第43集 大乘是佛说之一----三乘同闻大乘经典

2024-05-23 学佛正见一

正礼老师 (视频开示文稿)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我们修学佛法是要修学智慧,那么各位也在修学佛法,是不是想被错的知见所误导呢?相信各位都是很有智慧,一定不会想被一些错误的讲法所误导!我们这一次就来为各位介绍一个主题,就是学佛应有的正知见,也就是针对我们一般常常听到或是阅读到,或者说它是一个很重要而我们又很容易忽略的一些重要问题,来提供正确的知见。

我们在这个主题里面,今天要跟各位介绍的是:大乘是佛说。也就是说,大乘经典是佛陀亲口所说。我们这次就要从《阿含经》,也就是从大家普遍认为是二乘人所结集出来的《阿含经》里面举证;在这个《阿含经》里面,有描述到世尊说第二转法轮的经典,也就是在大乘的经典里面属于般若系的经典。

一般在说大乘非佛说这种错误说法的时候,事实上,他们不会直接说大乘是非佛说,因为我们现在的佛教─北传的佛教─普遍都是大乘教。所以他们不会直接来主张大乘非佛说,反而他们也会说大乘是佛说啊!可是他们会用一些变相的说法来主张大乘非佛说!所以我们应该要特别注意有些人,他的主张到底是要主张大乘是佛说呢,还是大乘非佛说?例如有人会写一本叫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类似这样的书籍,然后来说大乘是在部派佛教之后才开始有的,才开始有初期的大乘佛教,而他(自称)可以探源到《阿含经》,他是利用这种方式(主张大乘非佛说),所以我们可以从他的书名《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就可以知道事实上他主张的是大乘非佛说。可是主张大乘非佛说,他们有一个很严重的矛盾就是:他们也会写《唯识学探源》或者是《性空学探源》,或者是《如来藏思想探源》,乃至弥陀信仰的探源。而且他的探源都可以探源到部派佛教之前的《阿含经》。

我们知道,这个部派佛教本身,它有非常非常多的一些主张,而且这些主张里面,有些真、有些假,非常的纷歧;为什么会有这么纷歧的现象呢?那就是因为当时有很多的声闻人,他是没有证得三乘菩提,所以他就对于大乘经典的存在产生了(合法性的)怀疑。所以当时就有大乘非佛说的说法传出来,而当时就有实证三乘菩提的贤圣出来辩证说大乘是佛说,所以在部派佛教里面就有非常大的纷歧。可是如果说,大乘经典是在部派佛教之后才创造出来的,那么在部派佛教之后所流传的大乘经典,应该要比部派佛教的说法更纷歧才对啊!可是既然唯识学或者是性空学或者是如来藏思想,乃至弥陀信仰都可以追溯到《阿含经》,而且他们所说都是一致,所以显然,大乘经典跟《阿含经》同样都是佛陀所说啊!这样子才符合道理。那我们这样说,有没有什么证据呢?有!在《阿含经》里面有非常多佛陀在讲述大乘经典的证据。我们今天就举一小段,来为各位说明。譬如说在《杂阿含经》卷四十四:

【一时,佛住弥希罗国蓭罗园中。时,有婆四吒婆罗门尼,有六子相续命终,念子发狂,裸形披发,随路而走,至弥希罗蓭罗园中。尔时,世尊无量大众围绕说法,婆四吒婆罗门尼遥见世尊;见已,即得本心,惭愧羞耻,敛身蹲坐。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取汝郁多罗僧与彼婆四吒婆罗门尼,令着听法。尊者阿难即受佛教,取衣令着。】

在这篇经文里面说,这个婆罗门尼,因为她的六个孩子相继死亡,因为她思念孩子的关系,所以就发疯狂了,然后裸形到处游走,走到佛陀说法的地方。然后经文里面说这个婆罗门尼,她遥见世尊之后即得本心。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在《阿含经》里面,所说的本心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说,如果这个尊贵的族姓子,他是个尊贵的种姓,他想要出家来修学佛法,他有一个本心,那个本心就是想要解脱生死,那是他最初的根本,他想要解脱生死,所以说它叫作本心。在《阿含经》中,本心的第一个意思就是这个出家的本心。可是我们知道这个婆四吒婆罗门尼她不是出家,所以显然她的即得本心,这个本心不是出家的这个本心;因此在《阿含经》里面,这个本心还有第二个意思,这个本心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第八识如来藏这个真实心;所以从这部经典,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婆罗门尼,她发狂,然后遥见世尊,她就找到这个第八识如来藏了。我们从经典可以发现,为什么这个婆罗门尼她找到本心之后就不再疯狂了呢?因为,当她找到如来藏的时候,因为如来藏是不生不灭的,所以当她找到如来藏的时候,她马上可以对比出来:我们的五阴里面这个觉知心,这个发狂的觉知心,事实上祂是生灭的。因为祂是生灭的,她就知道原来她发狂的心也是虚妄的。

而且在这个情况之下,她就证得声闻的初果,因为她可以来确认五阴都是虚妄。可是为什么她就不再发狂了呢?为什么就不再思念她的孩子呢?因为她后来还有第七个小孩子死掉之后,当时她已经证悟之后,她就不再伤心了。可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就是因为当她找到第八识如来藏的时候,她就可以发现她自己有如来藏这个本心,她的小孩子也有,诸佛菩萨也有,一切众生都有。既然一切众生都有,诸佛菩萨也有,连自己都有,而且是永恒的存在,那显然一切众生连同自己,连同诸佛菩萨,永远都是在一起啊!从来都没有分离过啊!孩子的死亡不过是暂时离开到他方的世界而已,既然是这样子,毕竟将来一定可以再重新见面啊!那这样又何必要这么思念呢?

所以找到如来藏的人,他绝对不会去思念诸佛菩萨是不是存在呢?绝对不会去怀念这个事情。因为对于实证如来藏的人,一切众生本来永远都在一起,从来都没有分离过。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她就不再思念她的孩子了,不会因为这样而发狂。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来证明在阿含里面,事实上就有菩萨证得如来藏的记录;而且这个婆罗门尼她并不是由世尊直接跟她开示的,她是遥见世尊即得本心。表示说,世尊当时在说法的时候,事实上祂是在说大乘经典,而且祂说的是第二转法轮的经典;只是因为祂在说法的当下,祂同时也有很多机锋的使用,所以说这个婆罗门尼,因为她是个(情执但有智慧的)利根菩萨,所以她就找到了如来藏了。

我们从这个经典就可以知道,佛陀确实在当时有说过第二转法轮般若系的经典。而且在这里我们也可以证明:事实上佛陀一定会说到第三转法轮的经典。因为我们找到如来藏之后,一定会再探讨:众生有前六识,又找到第八识,那中间还有一个第七识。所以说,第一能变识就是阿赖耶识,就是这个本心;还有第二能变识意根;还有前六识,就是第三能变识,而且要探讨祂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从这里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如果说大乘经典跟《阿含经》所说都一致,都是说八识,我们就可以证明确实《阿含经》跟大乘经典都是佛说。虽然中间有一个部派佛教那么多纷乱的说法,可是《阿含经》跟大乘经典所说还是一致。那我们相反的来看看,大乘经典如果说是从部派佛教之后才创造出来的经典,或者是一些教法的话,那它一定是纷乱的。我们用相对的方式来检验,譬如说有所谓的后期大乘(密宗──藏传佛教),也叫作秘密大乘,他们的经典就叫密续。我们从密续里面可以发现它的说法非常的纷歧,我们来举例,譬如说在《金刚顶经》卷1里面说道:

【尔时,一切如来云集,与一切义成就菩萨摩诃萨坐菩提场,往诣示现受用身,咸作是言:善男子,云何证无上正等觉菩提,不知一切如来真实忍诸苦行?时,一切义成就菩萨摩诃萨,由一切如来警觉,即从阿娑颇娜伽三摩地起,礼一切如来,白言:世尊!如来教示我云何修行,云何是真实?如是说已,一切如来异口同音,告彼菩萨言:善男子!当住观察自三摩地,以自性成就真言,自恣而诵。】

这一切义成就,事实上翻成中文就叫悉达多,它的梵文叫悉达多,它的中文意思就是一切义成就,这是释迦牟尼佛原来太子时候的名号。所以这个经典是说:释迦牟尼佛,当祂还没有成佛的时候,在菩提树下思惟而要成佛之前,祂的修法事实上是错误的,所以一切如来来警觉祂,来告诉祂说:你在阿娑颇娜伽的数息法里面,你怎么样能够成就呢?所以警觉祂,来告诉祂说:真实忍诸苦行是要持念真言的,也就是要一直持念这些咒语;持念咒语,自恣而诵而能成就佛道。它要说这件事情,它要来否定释迦牟尼佛是因为观察因缘法─观察十因缘、十二因缘─而成佛的,《金刚顶经》它要否定这一点,所以从这部《金刚顶经》就可以知道这部经是没办法追溯到《阿含经》的,因为所说是不同的。

而且《金刚顶经》也否定佛陀是独觉,它认为是一切如来云集之后才告诉祂的;而且它这里也说:有这个咒法,自恣而诵这些咒法就可以成佛。在大乘里面确实也有持咒的法门,譬如说大悲咒法门;可是大悲咒它有两种持法,一种叫作事持,就是一直持诵它;可是只是持诵这个事持,并不会开悟,因为还要有理持;也就是说,要来理解这个大悲咒里面的真实意涵。因为在大乘的这些持咒法门里面都有一个咒心,那什么是大悲咒的咒心呢?这大悲咒的咒心就是第八识如来藏真实心。也就是说,要能够理解大悲咒的咒心之后,这样才能够因为持诵大悲咒而能够实证这个理,实证这个理之后,就能够实证理一心,然后理事就可以圆融,因为大悲咒里面是有咒心的。可是在这个《金刚顶经》里面不说这个,它是说:学了数息法之后,还要持诵真言,那就可以成佛。可是这样所说,都跟《阿含经》、跟大乘经典所说不同。《金刚顶经》说了这段经文之后,说一切义成就菩萨也持诵了真言之后,祂就开悟了。接着《金刚顶经》又说道:

【时菩萨白一切如来言:世尊如来!我遍知已,我见自心形如月轮。一切如来咸告言:善男子!心自性光明,犹如遍修功用,随作随获,亦如素衣染色,随染随成。】

这段经文又说:一切义成就菩萨,祂持诵真言之后,祂就实证了真心──实证了自心。然后它说这个自心形如月轮,也就是说这个真实心,祂有一个形体,祂有一个边际,而祂这个形体就像月亮一样。可是如果我们从《阿含经》,还有从大乘经典来说,我们可以知道,自心,祂是不生不灭的,祂犹如虚空,祂没有形体,所以祂不会有边际,也不会有形相(当然不会像月轮)。所以从《金刚顶经》所说的,这个自心形如月轮,我们就可以知道,它是不能跟《阿含经》、不能跟大乘经典相符合的,所以它也不能追溯到《阿含经》。

而且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在这个《金刚顶经》之后,还有其他的经典叫作密续─是四大密续─这四大密续之后所产生出来的经典,那就更是纷歧了。譬如说,传到后世有所谓的应成派中观,他们也说自心是如何、如何,有种种的说法,譬如说也有说六识论的。那我们已经知道,应成中观说六识论,那一定是错误的;因为它不符合八识论,所以说它不能成就因果。如果它是主张八识论的,譬如它会主张说:有所谓的第七识,也有所谓的第八识。可是他所说的第七识或是第八识,又是从意识再细分出来的;意识是第六识,而第七识若是从意识分出来,所以祂被叫作细心──比较细的心;或者是祂再分出来,分出第八识,就叫作极细心,类似这样子。可是不管是细心或者是极细心,乃至极极细心,我们都可以知道祂们都是意识。既然祂都是意识,所以祂还是都一样,是生灭的。

因为各位可以想想看:我们所说的不生不灭,表示说祂是从来不被任何法所出生,所以祂叫作不生(不生才能不灭,有生则必有灭)。那如果说是从(因缘生的)意识再出生出来,再细分出来的,那显然祂就不是不生不灭的法。那就表示说,祂还是一样被出生的法,表示说他们所说的这个自心,还是属于生灭的,还是被出生的法,那就不符合《阿含经》所说,也不符合大乘经典所说如来藏是不生不灭的道理;所以应成派中观的说法,不管是六识论或是八识论,都不能探源到《阿含经》,也不能跟大乘经典一致。

(密宗的中观)传到后来还有所谓的自续派中观,他们(有时)也主张有八识,可是他们所说的八识,是说有阿赖耶识,另外还有所谓的中脉明点,或者是明体,然后就把这个观想出来的气脉或者明体当做是阿赖耶识。可是既然是观想,显然是它是观想之后才出现的、才出生的;既然是观想之后才出生的,那显然它只是观想中的一个影像而已,它并不是真实心。(自续派中观)也有另外一种说法主张:这个中脉的明点或明体,它要跟阿赖耶识合并。因为他们又把阿赖耶识称为种子。乃至还有主张说,将来人命终之后,这个真实心还要跟虚空,跟能量去结合,有非常多的种种的说法。

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到,《金刚顶经》说自心形如月轮,可是到了后世的应成派或是自续派的这些密续等等所说,又都不再说自心形如月轮了,他们又是改说中脉、明点,又是说是六识、八识,种种的说法非常纷歧;乃至还说有可能是虚空,是能量等等。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秘密大乘或者是密续,事实上它是部派佛教之后才被创作的,所以它会非常的纷歧。所以我们如果要说大乘非佛说,我们应当说秘密大乘非佛说,或者是应当说密续非佛说,因为不管是秘密大乘或者是四部的密续,它都不能追溯、都不能探源到《阿含经》,因为它们的说法是比部派佛教还要纷歧的。

这就好比说,二乘人为什么会把大乘经典结集成二乘经典呢?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实证如来藏,所以他们没有(对大乘法义)成就念心所,虽然(与菩萨同时)听闻到大乘法,可是他们不能详细来说(或记录);就好比也有人来我们同修会上课之后,他听到亲教师说了种种法,也听到亲教师在说他的体验、真心的体验,可是他都不能再转述给其他人,因为不是他亲自所证。所以虽然二乘人也同时听闻了大乘经典,可是他会把它集结成二乘经典,就是因为他没有实证如来藏。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大乘经典才会被结集成二乘经典《阿含经》这种形式。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知道《阿含经》确实谈到,也有描述到佛陀说二转法轮的般若经典。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证明:大乘经典确实是佛说,而且是三乘同闻大乘经典。

我们修学佛法是要修学智慧,各位菩萨想要被误导吗?显然不愿意!我们下一集来跟各位介绍大乘非佛说的一些错误的说法。谢谢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大安法师:把心安在这佛号上就等于安在实相上,是大乘无上深妙禅! 大安法师:把心安在这佛号上就等于安在实相上,是大乘无上深妙禅!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如一般解释大乘经典的法师,断六根断一念无明,将小乘中乘修的法门来解释大乘经典,为害不浅。以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如一般解释大乘经典的法师,断六根断一念无明,将小乘中乘修的法门来解释大乘经典,为害不浅。以

济群法师: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济群法师: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无垢性品第四) 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无垢性品第四)

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嘱累品第十三) 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嘱累品第十三)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五节 三乘共学 佛学基础: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五节 三乘共学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大乘的般若思想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大乘的般若思想

没有哪部经典能够超过圣大解脱经的,它是无与伦比的。 没有哪部经典能够超过圣大解脱经的,它是无与伦比的。

第88集 略谈大乘解脱的密码 第88集 略谈大乘解脱的密码

第70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三) 第70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三)

第69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二) 第69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二)

第68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一) 第68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一)

第43集 诵经时,如果不解其中的道理有没有利益? 第43集 诵经时,如果不解其中的道理有没有利益?

大乘佛法密意被外道及盗法者所知,是破坏正法丶亏损法事 大乘佛法密意被外道及盗法者所知,是破坏正法丶亏损法事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大乘善根界」与「二乘种不生」 「大乘善根界」与「二乘种不生」

佛经与道教的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佛经与道教的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虽读大乘经典,仍以念佛为正行 虽读大乘经典,仍以念佛为正行

经典的戒杀文和戒淫文 经典的戒杀文和戒淫文

第024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四 第024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四

第023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三 第023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三

第022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二 第022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二

第021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一 第021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一

净业行人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净业行人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佛学知识】百句佛教经典名句,总有一句能渡你! 【佛学知识】百句佛教经典名句,总有一句能渡你!

这些佛经中的经典语录 这些佛经中的经典语录

读诵佛经的十二个诀窍(附经典合集) 读诵佛经的十二个诀窍(附经典合集)

百句佛教经典名句,总有一句能渡你 百句佛教经典名句,总有一句能渡你

佛教十部必读经典佛经(收藏) 佛教十部必读经典佛经(收藏)

修佛必读的十大经典佛经,蕴含无穷的奥妙与智慧! 修佛必读的十大经典佛经,蕴含无穷的奥妙与智慧!

第095集  大乘与二乘之三三昧  正国老师 第095集 大乘与二乘之三三昧 正国老师

第026集 二乘法非法,如何是大乘如法之说?  正村老师 第026集 二乘法非法,如何是大乘如法之说? 正村老师

第025集 何谓大乘宴坐?  (三)正村老师 第025集 何谓大乘宴坐? (三)正村老师

第024集 何谓大乘宴坐?(二)  正村老师 第024集 何谓大乘宴坐?(二) 正村老师

第023集 何谓大乘宴坐?(一)  正村老师 第023集 何谓大乘宴坐?(一) 正村老师

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人共同亲自听闻大乘经典 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人共同亲自听闻大乘经典

修学大乘禅的目标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的「密意」 修学大乘禅的目标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的「密意」

大乘生命缘起正见的两个重点 大乘生命缘起正见的两个重点

大乘、二乘所证人无我与法无我的差别 大乘、二乘所证人无我与法无我的差别

百丈禅师示大乘顿悟法要 百丈禅师示大乘顿悟法要

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第078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六) 第078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六)

第077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五) 第077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五)

第076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四) 第076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四)

第075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三) 第075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三)

第074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二) 第074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二)

第073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一) 第073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一)

第046集 受学大乘之因缘(二)、种子的意义、三种能变(一) 第046集 受学大乘之因缘(二)、种子的意义、三种能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