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辩讹 第03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2024-01-18 坛经辩讹

接下来这一段。第二页这一段,《六祖坛经》〈顿渐品〉这一段,我念一下坛经原文。那刘灿梁讲的那一段,因为是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我只是要大家知道,但是我就不念了。

我念坛经的内文是说: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对曰:不是。师曰:何得不是。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那么这一段,在《六祖坛经》里面,当初有从北宗来的,神秀那边派来要盗法的。那个时候都是佛弟子,也就是盗法不是只有说,你不是佛弟子才叫盗法,就像说现在如果别的,在别的寺院,譬如说台北台湾那边,如果有别的寺院,有别的法师因为想要知道正觉学的是什么法,就派人到这边听,听回去的时候,让他去说去用,这也叫盗法。虽然说都是佛弟子,这也叫盗法啊!

你看当时六祖的那个时候,志诚就是在北宗神秀那边的人来盗法,那这个部分被六组发现了,后来他等于说礼拜六祖,认为还是要,等于说:我礼拜你,我认你当老师了,等于说要成为跟你学法的人了,可是这样子还叫盗法。

那这个部分呢,刘灿梁的解释,他并没有指责这个神秀的盗法,他还是认同。也就是说,他认为神秀这个盗法也是不应该,知道吗?所以呢,对他来讲他还认为说:神秀你还是来盗法啊。他应该要指责啊,可以他没有指责。所以这个意思是说,我们要大家知道,意思就是说,同样他解释这一点,他还是认为神秀是来偷东西的,对不对?神秀还是佛弟子,可是刘灿梁(梁)自己是一贯道的讲师;那一贯道的讲师他竟然不知道自己也是来偷东西的。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知道说:他不归依真正的这个三宝,我们后面会有讲到,不皈依菩萨戒,不认同法源,这个部分就是在盗法中,让人很厌恶的事。须深还有皈依佛,对不对?得法以后赶快忏悔。那么这个志诚还是真的佛弟子,只是说北宗、南宗当时啊,因为北宗那时候是以定为禅,北宗以定为禅的时候,那六祖这边为了要对治,所以说了很多方便,要让大家能够得法,所以《坛经》里面说的,都是因为当时的环境的关系,那个环境要让大家赶快证悟,才是真的,不要在定上着墨,这是有那个背景的。所以这个部分,只是举出来让大家知道,让大家知道这个部分在证明。

接下来呢,第三页,第三页同样的刘灿梁在《大方等如来藏经》所说的:我们这一期的佛是释迦摩尼佛,现在众生通通是祂的弟子,可是现在很多人都搞错了,不跟师父跑去跟师伯,背叛师门,你念的佛号是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是你师父,祂跟释迦摩尼佛是师兄弟,你们有没有背叛师门?阿弥陀佛只是释迦摩尼佛的师兄。祂只是告诉你,介绍过有这么一个净土,可是中国人讲求速成,自己不想求开悟,以为念佛号就可以去了,改背叛师门投靠师兄带枪投靠,很好笑。众生愚痴到这种程度,所以我念佛号不会单念一尊,我会先念完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后,我才会念别的佛号,你不能背叛师门,背叛师门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阿弥陀佛还敢收你啊?

这样说的人就是世间人啦,世间人完全不懂佛的证量,完全不懂!也就是说,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对于这个净土一向诽毁,不懂净土,对于净土诽谤非常多,我们后面会有证据。他对净土呢,把那个《阿弥陀经》说是小乘经典,认为说这个是为了小乘所讲的,可是这个是毁谤佛。因为《阿弥陀经》里面明明是能够成就佛道,怎么会又是小乘经典呢?等于说你如果不懂净土,你就宁可不说,那当你说到人家,教人家念佛,然后没有求开悟,意思说因为他还不知道这个法怎样往前走,你可以说这里,可是你不能去毁谤人家念 阿弥陀佛,知道吗?真正的佛弟子不会这么做。我们只是让你证明,让你证明他不是佛弟子,他如果是佛弟子不会这样说,你也不会这样说,对不对?你不会这样说,你连这个念都不会起这个念。所以这个地方只是让大家证明:他真的不是佛弟子,我们说他是一贯道的来盗法的,这是真实的。因为他心中没有真是归依佛,心中没有 佛,对 佛不是很尊敬。他只是为了想要自己说:我赶快有这个功德,我将来可以去什么什么,可以成就什么功德。他是不了解为求自己功德而做,可是却造了很多口业,所以你看,大家看看学法要不要谨慎?(要)要很谨慎,很谨慎!

接下来讲说,刘灿梁(梁)讲《六祖坛经》〈随缘品第七〉他说:《道德经》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讲一句话,释迦牟尼得花四十九年帮他解释,那是老子厉害还是释迦摩尼佛厉害?

他的意思是老子厉害,对不对?因为这个就是一贯道嘛,一贯道它对佛是很轻蔑的。一贯道认为佛是老母娘的什么?老母娘的儿子啦,一贯道认为释迦摩尼佛是老母娘的儿子。所以你看他们,其实你要知道他的本质呢,不改,一贯道的本质不改。这个我只是让大家证明,他们真的一贯道的本质没有变,因为真正佛弟子,绝对不会这样说。

道,他说:道是如来藏空性,如果讲得让你很清楚的话,就不是如来藏。

如来藏可以讲清楚的,真的!你开悟的时候你讲不清楚,你就印证不过啊!当你要去,将来你有机会参加禅三的时候,你所开悟的如来藏,你讲不清楚,对不起!你过不了关的。所以怎么可能如来藏讲不清楚呢?只是说文字本身不是如来藏,是你真正一念相应到那个才是如来藏,可是你要用文字讲清楚啊,才知道你悟的对不对嘛!对不对?所以怎么可能如来藏讲不清楚呢?所以你就可以知道他到底有没有悟?你从很多地方都可以证明他没有悟。

他说:他背语言文字嘛,名可名非常名,能够给你按一个名字的绝对不是空性,绝对不是,永远是无常的嘛,就这么一句,佛要讲四十九年,老子一句话就讲完

唉呀!我们只能说这样一个外道来诽毁 佛,对不对?真的可以这样讲,这句话讲得一点都不重,这是事实。

所以他说:要是你不懂道家思维的人,很多出家人瞧不起道家,那是因为道教的关系,道教不讲开悟,讲神经学啦,简单《楞严经》也讲神经,也讲天道。

你看!他是以这个一贯道的东西为神圣、为重的,他对佛法不屑一顾,他只要盗得你的什么叫开悟,他的目标就是来盗法。所以很多跟他学的人,都认为说我们误会他:你一定是误会刘灿梁(梁)!我说:我没有!我没有误会他。我们现在举证出来,我有误会他吗?(众答:没有!)对,证据十足!因为这都是他讲的,因为我们实在捏造不出这些东西来欸!我们连起念都没有这个念,怎么会讲这个东西出来呢?所以哪一个佛弟子会去贬抑 佛呢?会去推崇老子?哪一个?(没有)没有嘛,不会嘛!所以我们说,他就是一贯道的本质。一贯道呢,是把 释迦摩尼佛贬得很低的,他们认为,他们的东西是最高的。这个是我们后来慢慢了解以后,发现到这个事实,果然它呈现出来也是这样。所以呢,以上是在证明,证明他对 佛非常不尊敬,证明他不是佛弟子,证明他知见错误。接下来,我们还要证明他很多知见错误的地方,还有悟错的地方,我们接下来继续说。

接下来是从刘灿梁讲《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这个二、三、四品,都非常多,非常多错误的地方。

《六祖坛经》的内文是: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这个是坛经的内文。

他的解释是什么?他说:所以前念着境你就烦恼了,当你六识心跟那个外境一攀缘,烦恼无明就产生了。可是你证到如来藏以后,如来藏跟境有没有互动?跟外境完全没有互动,那个就是菩提。也就是说跟环境的外面的诱因、外面的五尘会产生互动的,跟内法尘会有互动攀缘的,那个就是烦恼,就是六识心。你这个心如果跟外面的法尘从来不会互动不会攀缘清清净净那个,那个就是你的真心,这样听懂了吗?前面就是六识心,后面是讲八识心如来藏喔;六识心着境,那就是烦恼;八识心离境,跟境不产生互动,那就是觉,就是菩提。六识心是迷的,那是凡夫。八识心是悟的,那个才是佛。前念,讲的是六识心,后念讲的是八识心如来藏。一前一后。

这里他的错误在哪里?你们可能都发现出来,但是我跟你讲,你就知道他错在哪里了。也就是说,他说:这个六识心呢,跟外面的外境攀缘互动,然后呢,跟外面的法尘从来不会互动、不会攀缘清清净净那个,那个就是你的真心。

那我们现在提一点:请问证得禅定的二禅三禅的人,会不会跟外面的法尘去互动?(不会!)那他是不是开悟了?(没有!)可是他却说那个才是真的是真心,对不对?你看你们比他厉害,你们比他厉害!因为你们有正知正见。他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悟错了嘛!他悟错了,他根本不知道法是怎么一回事啊?他根本不知道:那个十八界法的义理是怎么一回事?他根本不知道。所谓的外五尘内五尘是怎么一回事?他根本不知道;十八界法里讲的六尘是什么?他不知道。因为他这个偷了导师书里面的东西以后,自己去编,自己去用,他以为他证到、证的那个就是,所以去运用去了,运用导师里面的东西,可是用错了,因为不是自己的东西嘛!所以才会用错。

那我们现在说,绝对不是像他所说的,说:对外面的法尘从来不会互动、不会攀缘、清清净净,那个就是你的真心。

那我们要举证说:他一直说,一直说,跟他学的人也说,第八识跟外面都不互动,跟外面互动的是六识,都不互动的那个心才是开悟。可是我们刚刚有说,证得禅定二禅、三禅、四禅的,也跟外面的五尘都不攀缘啊!甚至于四禅、四空定完全是什么?完全离开所谓的一切的这个六尘,只有定境法尘,跟外面的法都已经断舍啦,都可以不起,连眼识、耳识、鼻识、舌识都可以不起啦,到四空定的时候,身识都可以不起,对不对?可是是开悟吗?不是开悟啊!所以他连禅定里面的意识心的境界他都不知道。所以如果是知道了,绝对不会用这一句话来讲说哪个是真心,因为他会落入这里被我们指责,对不对?我们一指责他就完了,被破了,不对嘛!所以不能这样讲,真正开悟的人不会这样讲。

所以我们说,为什么不能讲说第八识心跟外面没有互动?所以呢,就是表示是那个,因为他,我不知道他证的是什么?他说那个就是真心。因为他认为说什么都没有了,离见闻觉知了,然后空无的那个就是如来藏,然后祂的种子起现行,那个就是祂的妙有,这是他的理路喔!我们刚刚已经讲过,所以他的如来藏是什么?不知道欸!我们真的不知道他证的如来藏是什么?可是从这里可以知道说,其实他还是落在第六识的那种离念、一念不生的离念灵知里面,其实他的本质还是落在一念不生、离念灵知里面哪!才会这样讲。

然后呢,我们说他一直强调,强调说:八识心离境,跟境不产生互动,那就是觉,那就是菩提。

可是不是这样啊!为什么不是呢?因为我们下面有一个辩讹举出,《中阿含》卷七里面讲:若内眼处不坏者,外色便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眼识得生。

眼识生了要能够了别色尘,那意识一定有在嘛!那我请问大家一下:那这个外色便为光明所照,这个光明是眼识吗?(不是)对嘛!是意识吗?不是嘛!那为什么说外境,这个只有六识在跟外境互动?因为这个光明不是指眼识,也不是指意识;如果是这个眼识,是意识这句话,他讲的这句话才对嘛!可是你知道不是,对不对?那光明是指谁?(如来藏),对呀!但是你可不能说见闻觉知就是喔,不是啊!因为这句话里面有密意啊,但是我们只告诉你,理路上的落差在哪里?理路上说:你看外色便为光明所照,眼识才出生欸!所以不是眼识、意识去跟外五尘互动,对不对?这一点最起码要把他说:你这个理路不对!因为否则这句经文里面佛在讲什么?就不能成立。你总不能说佛在讲错,他才讲对吧?一定是以佛说的为主,可是我们不能硬拗,理路要对啊!理路要对。因为根尘相触以后才产生识的,所以根尘相触的时候,你看!前面讲的,识在后嘛!可是他说什么?他说:六识心,前念是讲六识心,后念讲的是八识心如来藏,一前一后;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他说啊,六识心在前念,后念呢,如来藏因为离境所以后念是菩提,竟然如来藏会落在后念。六识心是被如来藏藉因藉缘出生的,请问谁在前谁在后?(如来藏在前)六识在后嘛,对不对?不是他解释的这样的意思啦!

六祖的意思说: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说,前面他讲,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就是说,当他这一念还不知道什么是如来藏的时候,他还没有开悟嘛!他还不知道什么是真心,意识心这个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真心,可是他下一刹那相应了,相应了说:啊!原来那个才是真心哪。他所相应的那个,不是指说后念才是第八识,而是这个所谓的意识心在悟跟不悟之前,因为六祖在这里面都有方便说:一悟即是佛地嘛,对不对?六祖的方便说这里很多,但是我们要说:他只是告诉你,你悟的时候,你所悟的这个心,就是能够将来能够成佛的,他的意思是这个,所以叫见性嘛!见性成佛。对不对?你见到众生皆有如来藏,都有成佛之性,叫作见性,见性。你知道说:唉呀!原来众生皆能成佛。可是不是见性即成佛啊!我们刚刚讲,你开悟跟你未来你要全部都是真如,那还有一段好长好长路要修。所以《坛经》里面有很多方便说,我们要知道。所以这里面六祖的意思是这样子,所以他才说:前念着境即烦恼,六识,当前面一直在六境上要找真心的时候,那是烦恼,真心不在六境上;后念离境即菩提,当意识识心后念知道说,相悟到那个心不在六境上的时候,哪个才是菩提嘛!对不对?所悟的那个心才是菩提,是这个意思。不是指说如来藏那个心在后面,那个念在后面,六识那个心在前面,那这样哪有什么意思,对不对?所以我们说,从这里就知道,他对六祖的意思是不懂的,那从这里开始你就知道,很多地方他解释错误。

所以我们接下来再继续。继续说他所说的错在哪里?因为接下来很多地方都是在讲他知见错误,悟错的喔!从四、五、六页都很重要,很重要,都是讲他错悟的地方、知见错误的地方在哪里?基础的知见,对我们来讲,我们的禅净班的学员的知见,都不至于错到这么离谱,他还没有开悟,我们禅净班的学员,没有开悟的知见,都不会像他这么错误的这么离谱。

这里面呢,是他刘灿梁(梁)在讲《心经》的时候讲说,他说:在外面的叫外相分,他面对的是五根,色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面对五根,面对五根以后呢,他会产生法尘,叫作第六尘,这个法尘又叫内相分。我们先停在这里。

大家知道吗?在我们导师出来弘法之前,二十年前,没有人在讲开悟是悟到如来藏的,都说是要离念灵知、清清楚楚。对不对?明明白白才叫开悟,要放下才开悟嘛!二十年前导师出来讲法以后,才说开悟的是如来藏,那个时候才有说:喔!原来如来藏可实证。这个部分才开始慢慢的书出来了,然后法开始弘传了。还有一个重要的法就是内相分、外相分。你去查古德所说的一切着作,没有人在讲内相分、外相分,这是我们导师说出来的,从这里可以证明他是盗法得来的,对不对?只有导师的书有写这个东西嘛!如果有人可以去别的大德着作里面找到内相分外相分的话,来找我,我就修证今天所说,可是你一定找不到,你一定找不到。佛法里面有讲内相分、外相分的道理,可是没有这三个名相,没有这三个字的名相,所谓内相分外相分这个名相,这个名相是由导师把这个义理说出来的,所以我说到这里为止,证明他是盗法所得。

再来还要说他错在哪里?他说:在外面的叫外相分,所以色声香味触这五尘叫外相分;然后呢,他说:产生的一个法尘叫内相分,所以他的意思呢?内相分只有法尘;那么色声香味触这五尘统统叫外相分。那你来看十八界法,十八界法是不是六根六尘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根,六根嘛!然后六尘是什么?六尘是: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然后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十八界法。那如果说这个五尘是属于外相分的话,是属于外面的法,那么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十八界都灭了,是不是把外面的五尘都灭了?(不是,没有!)对不对?可是他却,刘灿梁却说:这五尘是外相分,内相分就是只有法尘一个,你看他的理路对不对?不对嘛!他说传进来的统统是法尘,那么我们就要说眼识所分别的也是法尘哦,耳识所分别的也是法尘哪!六个识所分别的都是法尘,这哪是这个道理呢?明明眼识所分别的是色尘,也是内相分,大家知道吗?十八界法里的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都是内相分,大家要知道这一点道理喔!眼识所分别的色尘也是内相分;然后呢,眼识在分别色尘的时候,意识也同时在分别眼识所缘的色尘内相分,也有;可是眼识所分别的我们称为色尘,意识所分别的比较细腻的这些色尘的内容,我们称为法尘,而不是说一切的传进来统统叫法尘喔!他搞不懂我们在说什么?所以就没有办法要原谅他,因为他基本上没有在我们这里建立很好的知见,可是又好为人师,想要把他的东西说给人家听,又偷人家的东西,又不知道人家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所以才会呈现这种结果:说五尘都叫外相分,传进来的,意思就是说,由你这个六识所分别的统统叫法尘,统统叫内相分,这不对!

外相分基本上就是外五尘,就是器世间的法,器世间的山河大地,那个才叫外相分。那五尘,由你五个识以及意识所分别的这些法,都叫内相分;所以你十八界法,你才可以说:阿罗汉入无余涅槃,灭了是他自己的什么?对嘛!自己的内十八界法,而不是去灭掉外面的山河大地法。这理论你要前后都一致,不能说这里成,那里不成。所以我们说,这个地方已经知道,他知见上基本上错误会很多,基础,是没有基础,可以这样讲。

我们刚刚跟大家说,你的眼根触色尘以后,我刚刚说,外色便为光明所照,眼识得生,便有内眼识得生;眼识得生以后,所分别的不是外面的那个器世间的外法,因为眼识是心,外面的这些法是色法,对不对?所以眼识所分别的仍然是内相分的色尘;但是,眼识所分别的有祂的范围,眼识只能分别的这些青红赤白,这些色,其他的一切都是由意识来分别,所以意识所分别的,仍然没有离开这个色尘的部分,没有离开眼识所缘的色尘,可是内容更细呀,这个所缘是相同的,只是意识的分别是超越了眼识的内容;所以才会说,那些内容我们称为法尘。不然你会说色尘也是眼识分别,也是意识分别,你搞不清楚对不对?所以才用一个,这个色尘上的意识所分别称为法尘,来说法尘。所以法尘有哪些?意识缘于眼识所缘的色尘所分别的意识所分别的内容,意识缘于耳识所缘的声尘所分别的意识分别的内容,意识缘于鼻识所缘的香尘这个意识所分别的内容,以及味尘,以及触尘,这些统统叫作法尘。所以意识所分别的法尘,没有离开五尘的内相分嘛!对不对?而且这个时候的意识要去分别这五尘,一定要五识同在,意识不能单独去分别那个色尘,意识不能单独去分别声尘。佛地的时候是可以,佛地的时候,每一个识都单独运作。可是现在,你一定要是意识要缘于眼识所缘的色尘,那各自分别不同。但是现在因为你的证量跟智慧不够,所以你没办法去证检验说:眼识到底缘的是什么?现量是什么?然后其他的部分是意识所缘所分别,你会不知道,因为那个将来需要有证量,需要你禅定的证量、智慧的证量,这个是可以亲证的。可是不是你现在,不是你现在,将来这个都需要禅定的证量,你没有禅定的证量没有办法做到的。但是确实是可以检验的,可以检验这个法的差别,眼识所缘,意识所缘,还有意根所缘。你看,眼识,前五识嘛,第六识意识,还有意根所缘,各有不同,你现在知道吗?不知道,你现在只知道意识的所缘是什么?你现在都是有意识的能力,可是在里面却没有离开五识,也没有离开意根,都在,可是你不知道,你觉得都是一个。那么这种内容的差别,将来都是要实证,经过最起码一定要有禅定的证量。也就是说,这些东西最起码要到初地呀!接近初地的时候你才能实证。因为菩萨开悟以后,发起禅定就是接近、快要能够有这个初地的功德了。那还有就是要有种智,你中间要行这个从七住位到十住位、到行位、到廻向位,你要一直为众生做事,为众生付出,为正法付出,守护正法,要做很多事情,一世一世的为护持正法做很多事情,一世一世的培植福德,一世一世的摄受众生,然后利益众生,同时来修道,你才能成就这些。

所以我们说这个法有差别,但是绝对不是像他所说的:只有这个传进来的法尘,叫内相分,所以大家现在知道了,所以内相分这个法,是 导师透过 佛在经典中有说这个法义,用这个名义,用这个名相,来让我们知道说:喔!所说的内相分,就是我们六个识所分别的,不是只有意识,连意根所分别的那个部分也是叫内相分;可是那个部分跟外法比较有密切关系,外法一切变动,都是意根所分别的法尘。但是那个部分,需要你将来经过经过明心见性以后的证量去检查,现在呢,你只要知道就好,不要产生疑惑说:我都不懂啊!怎么办?没关系,你现在不懂,可是你知道理路,因为现在是因为讲到,我们总要讲嘛!你知道这个理路,你不要急于说:那我都不知道,我要什么时候才能够证?现在不急,现在先把我们的基础先建立起来:我缺了什么?我要建立清楚。你只要知道说:这些法,你跟对了善知识,你的路走对了,次第走对了,你将来都自己能够依止善知识而实证,都不用担心的。

接下来我们说,他说:我们是根据里面的这个来了别,不是根据外面的这个,不管你是听到了声音,也是根据这个道理来了别。

你看,他现在说听到了声音,里面都是法尘,那这里有没有耳识的存在呢?好像没有耳识的存在,他认为就是只有意识在分别,这是很大的过失,过失很大。因为如果说,你是一个懂得这个知见基础的人,不会这样讲,一定会把这个道理说清楚,说:在里面一定有声尘,那声尘呢,是耳识所缘,所以耳识所缘的是声尘的内相分;当然不是属于真正外面的这个色法声尘,然后呢,意识再缘耳识所缘的声尘,来分别更细的内容称为法尘。要这样说嘛!那这个部分也叫内相分,一定要有解说的。不能这样说,含糊笼统的说了,就好像说统统变成法尘,你看他讲的统统变成法尘。你说,他听到以后传到里面的内相分变成法尘,闻到味道也变成法尘,尝到味道也变成法尘,那等于没有五尘了嘛!所以他那个五尘,就指外面的东西,那我们刚刚也说这个理路不对。

接下来他说:通通变成内相分以后,我们才根据这个来了别,什么叫有为?有互动!这个眼根跟色互动,耳根跟声互动

他的意思就是说,所以这样子表示有跟外界互动,这个统统叫作由意识去互动的,他认定是由意识去互动的;但是意识祂基本上是攀缘,我们不叫互动,这种用词是错误的。意识呢,祂就是会攀缘这六尘,为什么会攀缘?因为就是这个我执,把见闻觉知当做自我,当作真实的嘛!所以呢,这个我执,因为有意根的这种把十八界法当作自我,因为这个是意根的俱生我执,无始劫以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意根就这个样,把见闻觉知当作是真实,当作是自我,所以呢,意识就会一直攀缘这些见闻觉知,所见所闻所觉所知的这个六尘诸法,那祂一直攀缘,这是指祂攀缘不叫互动,用这个名词不对,等于说没有办法真正知道佛法的道理。

那这里我们说,他说这样子:叫作有为法,又称为有所得法,有所得,有所得法,眼得到色,耳得到声,只要世间法,我们世间的一切,通通是有为法,互动的,通通是有所得法,佛法不谈这个,这是世间法。

请问大家:佛法为什么不谈五阴十八界法?为什么不谈说意根作意,然后五根触五尘,由意根的俱生我执,让这个意识一直缘于见闻觉知、一直缘于这个五识所缘的五尘?为什么不讲这个?这个也是佛法啊!不讲这个的时候,你如何去了解这个法的本身的功能体性?这些法它有差别嘛!眼识的范围只能分别这个色尘,耳识只能分别声尘,祂有祂的范围啊,所以叫种子功能嘛!叫界嘛。为什么佛法不谈这个?佛法为什么不谈十八界?谈啊!非但谈,菩萨还要让你知道,这五阴十八界本来是由哪里来的?不是自己因缘就能出生的,对不对?还要你求根源,求根源以后还要将祂来一直修,修到祂能够有真如法性,把你这个俱生我执断除,把所知障断除,无始无明断除,对不对?所以佛法怎么会不谈这个。所以他的佛法是什么?我们真的不知道,他所谓的佛法不知道是什么?我知道啦,后来我发现,他所谓的佛法是:你就一直讲如来藏就对了,你一直讲,从头到尾一直讲如来藏,才叫讲佛法啦。

所以我们说真正的佛法,它是含摄了有为法、无为法、世间法、出世间法,因为是中道嘛!不落一遍,对不对?所以你前面已经懂得什么叫不二的道理,什么叫中道的道理?你就对这有一个基础了。你要记得,从明天开始一直接续下去,都是不离开这个主轴,来说他错误的地方。因为他的知见错误,可是你会觉得好像,好像是,可是其实不是。那我们从刚刚到现在讲的这些道理,你已经可以发现到说:喔!真的有差别!真的有差别啊!

那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因为时间已经超过六点了,那明天再继续好了。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更新于:11个月前

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