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集 文殊师利问疾品(一) 正翰老师

2023-12-29 入不二法门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门──空性中道真实义。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题目是《维摩诘经讲记》的〈文殊师利问疾品〉。

各位大德听讲这一个题目到现在,相信对于三乘菩提的分际,应该已经领会了解很多;而且从《维摩诘经》中的开示,我们了解到释迦如来传下来的佛法,一直都有两个系统在人间并行运作----也就是解脱道与佛菩提道这两个部分,而这两个部分都是我们学佛修行必须要去了解的,不能偏废任何一方。

佛教中的第一个修行系统,就是声闻法、缘觉法的修行系统,解脱道的修行,是以断我见、我执及断我所执作为修行的主要方法和内容。佛菩提道则是函盖了解脱道的修行内容,但是不以解脱道的断我见、断我执作为修行的方法,而是以亲证如来藏为中心法义,由现观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来成就实相的般若智慧;再进而细观如来藏所含藏的一切种子,具足成就一切种智而发起佛地四智,之后才能圆满成就佛道;所以,这两个是截然不同的佛法系统。四阿含讲的解脱道,只是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不含摄佛菩提;但佛菩提却函盖了二乘菩提,二乘菩提的果证,只是佛菩提道修行过程中的副产品而已。想必诸位大德一路听讲过来,都能心领神会。

接下来的〈文殊师利问疾品〉更是《维摩诘经》中最精彩、最胜妙的部分。前面说到十大声闻弟子及四位菩萨都说不堪任前去看望维摩诘菩萨的疾病,因为跟维摩诘菩萨对话非常的困难,如果不是旗鼓相当,当然不可能配合演出一场好戏了。佛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啊!所以把文殊师利菩萨排到最后来询问,并请文殊师利菩萨前去探望,共演一场无生大戏;并从这两位大士的问答中,去显现出不共声闻道的佛菩提道,是多么的胜妙和尊贵!所以才会有一见面就说:善来!文殊师利!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维摩诘所说经》卷2)这种禅门自家人相见的问候方式,以这样的方式来开场,这真是禅,是教外别传的实相之法,这不是天人、二乘的阿罗汉所能了知的法;因为这是无门之门里面的真心话,不是未悟者所能了知的。但从这个地方,也显示出两位大菩萨慈悲为人之处,不断从各种面向来显示二乘解脱道与大乘佛菩提道的殊胜优劣,让有缘的众生清楚地知道中道实相而生起向往的欢喜心,而去探究学习;同时也让后世广大的学佛弟子能从中得到大利益。

从这样的应答中,一直到现在所要讲的虽摄一切众生,而不爱著,是菩萨行。(《维摩诘所说经》卷2)为什么我们要在佛道修行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摄受众生呢?而摄受众生又要作什么呢?又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摄受众生呢?这些问题真是值得去深入探讨与推敲的。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0有这么一段开示,而且非常直接地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就来看看佛是如何开示的,请看屏幕上的字卡: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所以佛不是平白无故成就的,是因为有众生才能够成等正觉也就是成就正等正觉,也就是圆满成就佛道成佛了。

但是为什么能够成佛呢?佛告诉我们是因为发起了菩提心。那什么是佛所指示的菩提心呢?龙树菩萨在所造的《大智度论》当中说道:菩提可分为三大类;哪三大类呢?第一类是声闻菩提:是依四圣谛的法而修,能断三界束缚;所得到的解脱智慧,因为是依止于佛,听闻佛的音声而有的智慧,所以能够到达最究竟的果位阿罗汉,所以称为声闻菩提。但因为害怕生死,只求自度不顾他人,如同羊在奔逃求生的时候只顾自己,不会去回顾身后的羊群是不是逃离了危险,所以用羊车来譬喻声闻,只能自救而已。

第二类是缘觉菩提:是以观因缘法而修,在十因缘的逆观当中,将现象界的法一一地往前推看,至最后推知名色由本识出生,万法只到本识为止,就无法再前进推度了,这在《杂阿含经》中叫作齐识而还,不能过彼。(《杂阿含经》卷12)了知有一个本识存在,这只是推知而已,但没有亲证实相;之后再转入十二因缘作顺逆观,来断我见与我执,所证得的究竟果位是辟支佛果。与声闻人相比,稍微有为他人之心,虽不说法,但常示现神通境界,令众生对佛法生起了信心而学,稍微能够救度众生。这两种菩提智慧,是除见惑、思惑、断烦恼障的方法,能够断除分段生死,不在三界中现行而入无余涅槃,这只能利益自己及极少数的众生,所以《法华经》里面就说道:这两类人只是羊车及鹿车而已。

那么第三类是佛菩提:依亲证本心如来藏而发大愿心,不作自了汉,永不入无余涅槃,发愿在三界当中自利利人,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断除了烦恼障、所知障,也断了分段生死及变易生死;然后证得四种涅槃当中的无住处涅槃,这才是成佛,才是究竟果位,又称之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无上道。所以从前面所说的,我们就知道菩提是成就三乘道果的智慧。

另外,在《大智度论》卷41又说道:

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这是很明白清楚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要成就三乘菩提中的佛菩提道,就是要缘于无上道,而无上道就是佛菩提道;也就是依于无上道的般若智慧,及菩萨道的五十二个修行次第,进至成佛。换句话说,发菩提心就是发成佛之心,如同我们所发的四宏誓愿当中最后一愿佛道无上誓愿成也就是发愿要成就无上的佛道。而这无上道,会是二乘声闻道或是缘觉道吗?那当然不会。因为这二乘道不究竟,只是佛的方便施设,只是佛道上的一个化城,只是一个稍微作为休息的中继站而已;成佛这才是发菩提心最究竟的目标及目的地,也是最难能可贵的发心。

经中有这么一段故事,用来说明发起一念的菩提心是非常殊胜的,而且难能可贵。经中说在这个雀离寺有一位证得解脱果的阿罗汉和一位沙弥,他们进入城中来游化、来行化游观,因为行李衣钵很沉重,所以就叫这个沙弥挑著衣钵在后面跟随著。这个沙弥在挑担行走的过程当中,生起了一个念头,他想著:众生在世间没有不受苦的,那应该要兴起什么样的心,成就什么样的法,才能免除众苦呢?他就这样思惟著,忽然他想起了佛的开示教诲,佛常常赞叹说:菩萨发起成就佛道的菩提心最为殊胜!所以,这个时候这个沙弥就想说:嗯!我应该行菩萨道,而不是求涅槃就好。

这个沙弥的念头刚生起,这个阿罗汉师父,他有他心通,他知道了他的想法,马上告诉沙弥说:把我的衣钵行囊拿来,我要自己背。这个沙弥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就照著师父的意思,把衣钵行囊交到师父手上,让师父自己去背负;而且这个阿罗汉师父还要求沙弥要走在自己前面,这就很奇怪了?但是这个沙弥不敢问,继续这样子走。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个沙弥因为走路过程当中感到很辛苦,他又起了一个念头:行菩萨道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难行而行,难忍而忍,精进不懈怠才能够成就佛道;这在长远的过程中,这个众生求头与头、求眼与眼,这样的修行方法,真的非常的困难,那不是我所能够办到的啊!倒不如早一点取证阿罗汉果,然后入涅槃去吧。结果,这个阿罗汉师父又知道了,知道沙弥生起了退心,然后马上叫住前面的沙弥说:你过来把我的行李背著,而且跟在我后面走。

你看看,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这一个人天应供的大阿罗汉,对于才刚刚发起菩提心的沙弥都敬畏有加,然后自叹不如,何况是进入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乃至地上菩萨中所发的菩提心呢?那更是阿罗汉们难以窥伺及想象的啊!所以发菩提心,也就是发愿要成就佛道;而佛说成佛须经历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完成,所以这是很大的愿力!这么大的愿,菩萨为什么能发得出来呢?因为有大悲心的关系啊!悲就是拔苦,除去苦的束缚的意思。那么为谁去拔苦,拔苦的对象是谁呢?对!大家都知道答案了,就是众生。因为看见众生有无明、贪爱,因此就产生有漏的取不断取著三界有就不断被束缚在三界轮回当中。菩萨就是因为这样观见众生的苦因,所以产生救度拔苦的大悲心。

从这段经文这样的开示演述中,让我们深刻地体会了解,众生是让大悲心生起之因;而大悲心又是发起菩提心的重要条件,而发起菩提心,也就是成佛之心,才能成就佛地正等正觉。从这样的脉络思惟以后,我们得到一个结论:没有众生,就没有办法成就佛道,众生和成就佛道是息息相关的,我们需要与有缘的众生一起来成就未来的佛国净土;所以摄受众生,就是摄受自己的佛土,就是在庄严自己的佛国净土。这当中的摄受众生与成就佛道之间的关系,这种微妙的关系,终于让我们了解清楚,真的应该要至诚地感谢十方世界一切诸佛,让我们能够了解到这一层深意。

那接下来,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摄受众生呢?经文里好像没有提到,但是呢,不是这个样子喔!只是深藏著您没有发觉而已。经文里不是这样写道吗?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这就是说,成就佛道必须发起菩提心。发起菩提心是个起点,成佛是目的地,从起始点到目的地之间,有一段过程必须去经历与洗练;而且这段经历过程必定是与成佛有关的,绝对不是去一一经历三界世间的一切诸法而已,因为三界世间一切诸法,只会束缚我们,使我们无法离开;应该是与世间法相违背,而且能够脱离世间法束缚的法才对。

说到这里,各位大德应该都想到了吧!对!应该以六度波罗蜜为主要的修行方法,透过六度万行来达成,达到解脱的彼岸的目的。其中还要学善财童子依文殊师利菩萨的指示,先参德云比丘,再次第辗转参访了众位善知识,最后参普贤菩萨,才能求得一切佛刹微尘数的三昧门。善财童子游历了一百一十座城,参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而成就普贤行。所以,菩萨证悟以后不要急著去断我执,反而是从般若见地的通达上面去努力用心;不去断我执的目的,就是要生生世世摄受众生,在无量的未来世中,不去取涅槃而与众生广结法缘。

结法缘就是在摄受众生,就是在摄取自己将来成佛时的佛国净土。可是菩萨摄取一切众生的时候,不能够对众生生起贪爱和执著,如果在摄取众生以后对众生有贪爱与执著,就是落在眷属欲当中,将众生执为自己所有,就是一种我所;如果不能够断除这种眷属欲,被眷属的情执所束缚牵绊的话,那摄受的众生就会少,就无法摄取到将来成佛的佛土。舍不下信徒的情谊,那就不是菩萨,那叫作什么?世俗人。所以,菩萨摄取一切众生以后,就不该有眷属欲,不能将摄受的这些众生看为己有;有眷属欲就是心中有这个爱著,就不是在行菩萨行。这一点,诸位大德在我上述的讲述当中,应该都已经非常的清楚。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

更新于:2023-12-29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