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精修连载008

2023-10-03 药师佛经典

药师坛城“法施”《华严经》精修连载008:《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所宣说,经中记佛陀之因行果德,并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

近几年“助印《法华经》、连载《楞严经》,很想听一遍《华严经》,2018年下半年机缘成熟,开始听《华严经》,后又听《华严经》法界实相,昨天已经连载结束,期间分享了自己听《华严经》和《华严经》实相的感悟,还有一些感悟在以后的日子里再分享……听了这么长时间,还是无法契入,听不懂。问了一下“醍醐老师”,醍醐老师也发现其它“师兄”们有类似的问题,所以又开始连载《华严经精修》复习一下,这样大家会觉得非常好,能够明明白白!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华严经》

位菩萨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复习《华严经》法界实相的第八节课,这节课内容也很简单、单纯。讲的就是在释迦佛成道的这一天,与会的这些圣众分别证得了怎样的解脱门,其实可以概括为:与会嘉宾的简单介绍,也有个别的嘉宾进行了发言,用偈颂来赞美佛。

其实听今天的这节课,配着这个背景的钢琴声音,很方便我们入三昧。关于「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这句话,有的菩萨可能暂时无法理解,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我们就做一些延伸的学习。在《乾隆大藏经》大乘华严部·第九十部,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这一部经的内容可以作为八十卷《华严经》的一个补充。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尔时,东方有十亿梵天皆住慈心,来诣佛所,顶礼佛足,以众妙供供养于佛。供养毕已,各自坐于众福所生莲华之座,恭敬尊重,瞻仰如来。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诸来梵天皆亦如是。尔时,诸梵天众在于佛所,各以慈目递相瞻顾,复共同时舒颜谛视弥勒菩萨。】

讲的是: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的鹫峰山(也就是灵鹫山这里),与无量的大菩萨们在一起,弥勒菩萨摩诃萨是上首。

【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白佛言:大德世尊,一切智者,于诸法性能正觉了;遍知众生善恶之业,凡愚由此生死往来;善能开悟三乘之道,及以三乘同归一乘;】【一切众生根性差别,及于烦恼缠盖之中,有如来种,普皆明见,无有谬失。】

当时弥勒菩萨就起来请法,问释迦牟尼佛说:「一切众生根性差别,及于烦恼缠盖之中,有如来种」,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有如来种(就是有佛性)。「普皆明见,无有谬失」,要是在佛看来,众生的佛性是非常鲜明易见的。因为佛能够透过众生相的表现,透过这些表相去看本质。

【又知诸法皆悉是空,如梦、如幻、如阳焰等,无有坚实,】

弥勒菩萨说:大家现在也了解,诸法的本性是空,都是如梦如幻的。就好像天气很热的时候,这个空气中的气流照得好像水一样,其实不是水,无有坚实。

【而大悲无尽,以善方便令诸凡夫,见佛色身微妙之相。】

但是诸佛如来以大悲无尽,还以各种善巧方便去教化众生,让诸多的凡夫能够见到佛的色身——微妙之相,就是「先以欲钩牵」,佛的真身无相嘛!但是显化这个色身的微妙之相,其实是想要摄受众生。

【佛身者,般若波罗蜜之所成就,自然真实,常住不变犹如虚空。】

弥勒菩萨讲了一句话非常棒,说「佛身者,般若波罗蜜之所成就」。般若波罗蜜就是究竟了义的诸法实相,什么成就了佛的真身呢?就是究竟了义的诸法实相,佛身就是实相、就是法身。佛身的自然真实,常住不变就好像虚空一样。

若有众生勤修福慧,不随心识驰鹜于境,非如渴鹿于旷野中追求阳焰以之为水,如是之人则得见佛,恒闻说法,亦能依教如理修行。

要是有的众生能够精勤地修习福德、智慧,修福——断恶修善,修慧——破迷开悟。如果这些众生不随着心识而转,不要奔走于外境的话,那这样的众生「背尘合觉」——不被尘相干扰,他们才能真的见佛,才能经常地听闻佛讲法,也能依教而行。如果你经常被尘相干扰的话,你没有办法去亲近真佛。

世尊,我今欲于如来应正等觉,少有所问。唯愿慈哀,为我宣说。世尊,菩萨云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少用功力,安乐无倦,而能速证广大佛法?】

接下来弥勒菩萨就问:世尊,菩萨应该怎么做才能够在追求无上正等正觉的路上,稍微地用了一点点功力,就安乐无倦,能速证广大佛法?就是说我们在修习佛法的过程中,在成正觉的路上(成佛的路上)有没有捷径呢?有没有可能说我们少用功力,安乐无倦,而能速证广大佛法?就是不用太努力、不用太辛苦,也能速速地证入佛法,有没有可能?这是弥勒菩萨问的。

【菩萨云何在生死中,不受无量众苦逼迫,于诸佛法速得圆满?

还问了一句:菩萨怎么样在生死中,不用受无量的众苦的逼迫,就可以速速地圆满佛法?在生死中,大家都在这个业力当中,经常地忍受各种各样的逆境和违缘,我们有没有可能不受众苦逼迫,没有这些老啊、病啊、苦啊,没有烦恼啊,直证佛法的圆满,可不可以?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弥勒,汝于我所常有所问。今所问义,最顺我心。】

这个时候,世尊(释迦牟尼佛)就对弥勒菩萨说:你问得非常好!弥勒,你经常在我这里问问题,但是你今天所问的问题是我最愿意回答的问题。就是说成佛路上有没有捷径,可不可以不那么苦,而能快快地圆满?

【汝今哀愍诸天及人,一切世间无量众生,多所利益,多所安乐故,能问我如是之义。吾当为汝分别演说,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

释迦牟尼佛赞美弥勒,说:你今天确实是哀愍所有诸天及人,还有一些世间的无量众生,你想利益他们、安乐他们,所以你才问我这样的问题。我会为你讲说的,使得诸位菩萨不用太勤苦,就能速证佛的菩提(觉悟)。

接下来是核心内容了:

【佛子,若有众生为求菩提而修诸行。愿常安乐者。应修慈心以自调伏。如是修习。于念念中。常具修行六波罗蜜,速能逮及诸忍之地,速得圆满无上正觉,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最上功德庄严其身,尽于未来常住安乐,亦能除灭一切众生无始已来诸业重障。】

释迦佛说:佛子,要是有众生为了求菩提(觉悟)而修诸行的话,愿意常常保有安乐的话,他应修慈悲心来调伏自心。要在念念中都常修行六波罗蜜,要注意啊:念念都修习六波罗蜜,不是说刚才修了,修持戒了,这会儿忘了又犯戒了,造口业了,那就不是念念修了。你想速速成就,你要修慈心,念念修行六波罗蜜,你的每一念都符合六度的要求,大家能不能做到?审视一下自己,如果你念念都能修行六波罗蜜,你就会速速地证得诸忍之地,速成圆满,无上正觉。

这个念太重要了,你的念就是一切,我上一秒还是佛念,或者是上无量秒都是佛念,就这一念是地狱念,那也糟糕了,是不是?要念念相续都符合六波罗蜜。这样才能速成正觉,具足佛的十种神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最上功德庄严其身。尽于未来常住安乐,亦能除灭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的诸业重障,这要求其实是相当高的。

我们怎么样能念念具足六波罗蜜呢?我们能发现如果我们每一念都在佛念,每一念都在法,每一念都在戒律,每一念都在为众生付出,那么念念都具足六波罗蜜。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偏离的。现在住于六波罗蜜了,一会儿不住了。但是佛是念念都住的。六波罗蜜(六度)太重要了!《华严经》是从头到尾讲这六度,如果大家做到了,佛也不会再啰嗦了,关键就是你做到了吗?

【佛子,若诸菩萨修习慈心,应在空闲寂静之处,以清净信摄诸心法,观察其身上下支节皆微尘聚,地水火风和合所成。】

接下来,释迦佛又讲:佛子啊,如果诸位菩萨修习慈悲心,应该在空闲寂静之处,以清净的信心摄诸心法。你要以清净的信心摄诸心法,观察你身体的上下肢节,你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是微尘会合在一起构成的。

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是地、水、火、风的微尘和合而成的,对不对?并且我们应该思惟:这每一粒微尘之内都有虚空,对不对?虚空到处遍在吧?它契入一切处,也契入到微尘当中去。所以这个虚空本身容受一切,只要是虚空就能容受一切。要这样观,这样观的时候,你的心念就不住著在贪嗔痴了,对不对?你在空闲的寂静处再观:我这浑身上下都是无量微尘构成,都是地、水、火、风的颗粒构成的,而且微尘中都有虚空,虚空含着一切。这样迅速地我们是不是空了、化了,是吧?就没障碍了。

课前有师兄问,说「穿墙透壁」的原理,你想想:肉身是坚固妄想的集成,墙壁也是坚固妄想,这两者就很难相互含摄,就容易障碍对方,因为都是很具象的事物。如果墙是坚固妄想,但你像虚空一样,那么墙还能障碍你吗?不能了。其实墙的内体也有虚空的,如果你在穿墙的那一刻,你是虚空态的,你是不是就过去了?所以,以风大为主的,像中阴身、鬼道众生很多灵体,他不受这些物质障碍的影响,为什么?他们就是风大,接近虚空态嘛。所以有一个菩萨讲:比墙壁的微尘颗粒还要小,那是不是就穿过去了?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就类似虚空态。

【复应思惟:‘即彼一一微尘之内,皆有虚空;是诸虚空,莫不悉以容受为相。’又应想念:‘彼诸微尘,清净明彻外如琉璃,内如紫金,庄严妙好,柔软芬馥。’复应观察,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一一众生所有支节,一一支节所有微尘,皆亦如是。】

接下来还有重点的重点:为什么地狱、天宫都是净土啊?为什么佛看着哪儿都是佛呀?佛看到哪儿都是佛国,为什么?佛的念是什么样的?我们注意啊,刚才讲到你观你的浑身上下都是四大——地、水、火、风微尘构成的,微尘里都有虚空,虚空含摄着一切,你已经化开了,是不是?很松很松了、很空了、化开了。这个时候,再观:我身体的这所有微尘清净明彻,外如琉璃,内如紫金,构成我身体的这些微尘是清净明彻的,是透亮透亮的。你可以说像光一样,像能量体一样透亮透亮的,从外边看像琉璃,里边看好像紫金一样,紫金是黄金中最上乘的,庄严妙好,柔软芬馥。

然后再观察: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的每一个众生,他身体的每一部分每一肢节,所有微尘都是这样的——清净明彻,外如琉璃,内如紫金。如果菩萨们,你们总是这样观,观自己这身体的每一粒微尘都含着虚空,虚空含着一切,这身体已经空化掉了,再观这个身体就是清净明彻的,外如琉璃,内如紫金,总是这样观,观它庄严妙好,柔软芬馥……观一切世界所有众生,每一个众生的身体的每一个肢节跟你一样,都是这样的,你是不是生活在佛国了呀?

【若诸菩萨,于自他身一切众生,作于如是决定解已,复应想念自身微尘,一一尘中皆有佛国。】

如果你能够这样地观——观自身、他身一切众生都是这样的,然后再进一步地想念,观想自己身体中的这些微尘,虽然它虚空得好像不存在一样,这些微尘(这些能量体),每一尘中都有佛国,组成我们身体的这些最微小的颗粒,像空一样的颗粒,每一粒微尘中都有佛国。

【其中宫殿,琉璃所成,白银为门,黄金为柱,广博崇丽,光影洞彻,宝堂间列,宝墙围绕,宝阁、宝楼处处分布。其中各有诸天宝床、重茵绮褥,敷置其上。复有无量上好园苑,围绕庄严。】

这佛国的宫殿,琉璃所成,白银做的门,黄金做的柱子,广博崇丽,光影洞彻。宝堂间列,宝墙围绕,宝阁、宝楼处处分布。其中各有诸天宝床,重茵绮褥,敷置其上。又有无量的上好园苑,围绕庄严。观我们身体这最小最小的微粒,里面都是佛国,无比的美呀!

【其园苑中皆有浴池,悉以七宝而为堤岸,黄金栏楯四面周匝,清泉长流引注其中,香末为泥,金沙间错,八功德水弥满澄净,波头摩华、优钵罗华、拘物头华、分陀利华,菡萏开敷,周布其上。】

佛国里又有花园,又有浴池,七宝做的堤岸,黄金做的栏楯,四面周匝,有清泉、有长流水引注其中,香末做的泥,金沙间错着,有八功德水流淌着、弥满澄净着,各种颜色的莲花在这个水中开放着,周布其上。

【其池四边,多诸宝树,真珠为华,光色滋荣。其果成熟,香味具足。于诸树下,置天宝座。一一座前,宝器行列,甘露美食,莫不充满。】

再观想我们身体每一粒微尘中的佛国内,开着莲花的这个池塘的四边,有各种各样的宝树,珍珠做的花光色滋荣,果子也成熟了,香味具足。在树下边有各种天宝座,每个座前有各种各样的珍宝做的器皿行列着,种种甘露啊、美食啊,都摆在那里,都充满着这些珍宝做的器皿。

【复应想念,如是一切诸佛国土,青绀琉璃以为其地,众妙七宝绮错庄严。是诸土中所有微尘,清净细妙如天上宝,其光晃曜如盛明日,其色美好如阎浮檀金,香气氛氲如乌罗伽栴檀,质性柔软如迦旃延衣,触著于身能生悦乐。】

我们再观想这一切的诸佛国土,青绀琉璃做的地面,众妙的七宝绮错庄严着。这所有土中的所有微尘都是清净细妙的,好像天上的珍宝一样,这个光晃曜着,就好像是盛明的大太阳,颜色美好又好像是阎浮檀金一样,香气氛氲又好像是乌罗伽旃檀一样,质性柔软又好像迦旃延衣一样,这些微尘触到我们的身体就让我们感觉非常的舒适快乐。

【作是观已,即应想念:‘从此东方,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皆来入我诸佛国土宫殿之中。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彼诸世界,所有众生皆亦如是。’】

就这样观想:我们身体内每一粒最细最细的微尘里都是佛国,佛国是如此的美好。这样观的时候呢,再观从我们所处的这个地方往东,东方一切世界的所有众生,都来到我身体内的这些诸佛国土的宫殿中了,从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到到处处所有世界的所有众生,都来到我身体内微尘里的佛国当中了。

【又应想念:‘如是六道一切众生,皆同威仪,色相相似,其身柔软常有香气,丈夫之相具足庄严,离诸苦恼受天快乐。是诸众生,若须衣服庄严之具,即时往诣劫波树下,随其所须应念而得,种种众具以为严好,譬如他化自在之天。】

然后再观想:这六道的一切众生都是同一种威仪,色相都是相似的,身体都非常柔软,都有香气,这六道的所有众生都有着丈夫之相,具足了庄严,离开了所有的苦恼,享受着天上的妙乐。这所有众生如果需要衣服或者庄严之具,他们就来到我的佛国的这个劫波树下,在这个劫波树下,众生需要什么,立刻当下就得到了,种种的(各种)庄严之具非常的美好,就好像他化自在天一样。

【复有香风从八方来,其风触身令心适悦。有诸乐器,无人抚击,随风回动出妙音声。】

然后再观想:我们身体内每一粒微尘当中的佛国中,又有香风从四面八方吹过来,这个风接触到众生的身体,让众生感觉非常的舒适快乐。再观想我们身体每一粒微尘的佛国内有各种各样的乐器,没有人去演奏,但是呢,随着风而发声了,回动着发出了美妙的音声。

【是诸众生或在宫殿,或游园苑,或有食于诸天美食,或执宝器而饮甘露,】

这所有的众生,有的在我们佛国的宫殿里,有的正在花园游玩,有的正在吃天界的这些美食,或者执持着珍宝器皿,正在喝那个甘露……

【或有坐于莲华之台,身佩璎珞两边垂下,财宝充满,众具备足,随其所好种种欢娱,面目熙怡,身心悦怿,】

再观想:有的众生就坐在我们身体内微尘中佛国的莲花台上,这些众生身体上佩戴着美丽的璎珞,在两边垂下来,到处充满了财宝,一切众生需要的物质完全具足,随着众生的喜好,可以享受种种的欢娱,大家看上去面色都非常的好,而且个个是无比的快乐,身心悦怿。我们就这样观想……

【体常无病,盛年好色,不老不死,功德势力皆同一类,无有为人之所使者,】

在我们身体微尘内的佛国的一切众生没有任何的疾病,个个都是青壮年的样子,长相都非常的端正,不老也不死。这所有众生他们的功德势力都是一样的,都非常的平等。没有谁去奴役别人,也没有谁被谁奴役,大家都完全平等,要什么有什么,就是这么快乐。

【悉能摧灭淫怒愚痴,当证菩提,究竟安乐。’】

再观想:我们身体微尘内佛国里的这所有众生完全摧灭了淫怒愚痴,全都没有淫欲、没有嗔怒、没有愚痴。大家当证菩提,大家都会证得菩提(觉悟),都会获得究竟的安乐……就这样地观想。

这个《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我们先讲到这里,这一部经真的是非常有利于我们速速地成就佛的境界。

今天的精修课倒是可以反复地2-3遍(《华严经》的第八节课可以听一遍)。这一部分内容如果你天天能够去受持,那么你天天都生活在佛国,你想想你身体的每一粒微尘都是佛国。你是诸佛之母,诸佛之源,你的命运也改变了。你再去听《华严经》,那简直太简单了!

更新于:2023-10-03 12:03

《华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