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连载031

2023-12-07 药师佛经典

药师坛城“早示”《华严经》连载031:《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所宣说,经中记佛陀之因行果德,并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

近几年“助印《法华经》、连载《楞严经》,很想听一遍《华严经》,今日机缘成熟,开始听《华严经》,听完后和大家谈“感悟”……

佛家有言:“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华严经》描述的是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海”,诸佛菩萨充满整个世界,我们的地球,在华藏世界海中,仅仅是一粒微尘,然而,就是在这尘埃般细小的地球上,我们能够见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一念愚即般若绝,

一念智即般若生。

【诸佛子,所言苦灭道圣谛者,彼离垢世界中,或名坚固物,】

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又继续对大众说,诸位佛子啊,苦、集、灭、道四圣谛的「道圣谛」,在「离垢世界」我们怎么讲呢?我们说,「坚固物」就是「道圣谛」的内涵,世界上最坚固的物质是什么?是虚空、是空性。当你成为虚空、空性,你就成了世界最坚固的物质,你的苦就灭了。

【或名方便分,或名解脱本,】

让苦灭的方式、方法还有「方便分」(无量的善巧方便),或者「解脱本」,众生迷是由心而迷,众生解脱也是由心而解脱。

【醍醐】

所以不管处理什么事情都是从心下功夫,如果想让所有的苦都消失,要从心上下功夫

【或名本性实,或名不可毁訾,】

「本性实」这也是苦、集、灭、道四圣谛的「道圣谛」的内涵,本性安于实相,或者说「不可毁訾」,世界上只有绝对真理是不可毁訾的,没有人去批评那个绝对真理,任何的宗教里都把绝对真理推到最高处去膜拜,都渴望和它合一。这种绝对真理,你没有办法去诋毁它、批评它,安于这里,你的苦就会消失、消灭。

【或名最清净,或名诸有边,】

或者「最清净」,净极则光通达,清净到极致就能成佛(成佛就是彻底究竟圆满的解脱),所以最清净也能够让苦消灭。看看哪个众生适合修习这种方法,就是最清净。把菩萨戒持得极其圆满,没有疏漏,你就最清净了,也就成佛了,所以菩萨戒被誉为千佛大戒。让苦消灭的方式方法,在「离垢世界」文殊菩萨说我们也讲「诸有边」,诸有之边就是跳出三界了(跳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外),这就解脱了。

或名受寄全,或名作究竟,或名净分别。

或者受寄全,就是让众生得到满足和信任。「受寄全代表让众生得到完全的满足,得到被信任的感觉诸佛是一切众生最信任的,所以如果你得到了像佛一样的那种被信任,说明你也成佛了让众生的一切苦都消灭的方式方法还有作究竟,寻求究竟圆满的了悟,而不是一知半解,这是无上的无等等的一种了悟(究竟的了悟),这样你的苦就会彻底消灭或者「净分别,消灭掉所有的分别不再起分别,这样你的苦也能消灭

诸佛子,离垢世界说四圣谛,有如是等四百亿十千名,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文殊菩萨说诸位佛子,在离垢世界我们讲说苦、集、灭、道四圣谛,就有类似以上这样的四百亿万种名称和说法,都是随着众生的心去给他们讲说不同的内容,目的就是调伏他们,让他们的苦消失、消灭。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所言苦圣谛者,彼丰溢世界中,或名爱染处,或名险害根,】

之后文殊菩萨又讲诸位佛子啊,我们在娑婆世界常讲的苦、集、灭、道四圣谛的苦圣谛」,丰溢世界这个地方,我们讲什么是苦你的爱染之处就是苦,你贪爱什么,染著什么,所贪爱之处,你所染著之处就是苦

【醍醐】

有的人说我烟瘾很严重,就是爱吸烟,那么这个烟瘾存在的地方就是你的苦的源头;有的人酒瘾严重,有的人毒瘾严重……你的爱染之处就是苦

或名险害之根」,容易让你犯错误的那一根,六根中哪一根你容易犯错误?是眼根、耳根,还是鼻根、舌根,还是身根、意根?那就是险害之根,那里就是苦。

【或名有海分,或名积集成,】

什么是苦?有海之一分也是苦,欲望无限大,只得到了一点点,那你就感觉苦;或名「积集成」,必须积集才得以形成,不积集就无法形成,你就感觉苦了,匮乏的感觉是苦的。

【或名差别根,】

或名「差别根」,众生的六根是不同的,因为业力的原因,也因为愿力的原因。众生与众生的眼、耳、鼻、舌、身、意是不同的,众生与众生的心也是不同的,心所起作用的这六根也是不同的。那么这差别之根也会成为众生与众生之间相互误解和不协调的根源。

我不懂你,正如你不懂我。为什么?

我们心不同、眼耳鼻舌身意不同、过去的业力和愿力不同,所以我们不同,所以你不懂我,我也不懂你。那么这样众生的苦就形成了,无法相互完美地理解,这是一种苦。诸佛菩萨他就不苦,为什么呀?修成诸佛状态的时候都入到法性了,佛与佛是无差别的,在本性上无差别的,相上显示得有差别,实际上无差别,这个佛不会误解那个佛,那个佛了解这个佛,是完全地懂得,所以就无苦了,但是众生是有苦的。

【或名增长,或名生灭,】

「增长」也是一种苦,因为有增长就有衰减。还有「生灭」,事物的生灭也是一种苦。我养的花今天开得好好的,明天死掉了,这就是苦;或者我养了一个孩子,还没有长多大就夭折了,这也是苦,生灭是苦。

【或名障碍,或名刀剑本,或名数所成。】

还有「障碍」也是苦,我想做一件事情,遇到了障碍让我无法顺利地完成心愿,这个时候就感受到苦;或者「刀剑本」是苦,很多众生在嗔心的激发下就会有一些暴力的倾向,这种暴力的倾向导致他造作恶业,这就是苦。有的时候暴力的意念还没有形成为行动,你的苦果已经在未来等待着,只要因缘会遇,它就会现形,所以要谨慎我们的每一个念头,因为这个世界是由念头推动起来的,行动的背后也是念头;另外「数所成」也是苦,就是说命数的安排、命数的掌控也是苦。很多人很信命——我命里有,我命里无……那个感觉让众生也觉得苦。

【诸佛子,所言苦集圣谛者,彼丰溢世界中,或名可恶,或名名字,】

文殊菩萨说,诸位佛子,苦、集、灭、道的「集圣谛」(苦的根源或者苦的凝结)。在「丰溢世界」这个地方,我们讲「可恶」,可恶的感觉是苦的凝结,是苦的集中。「可恶」(这个事物很可恶),无限的不良情绪就从心中像泉水一样冒出来,这种感觉是苦的,也是苦的源头;或名「名字」,世间有这个名字、那个名字,一开始是为了区分相,免得没有秩序,免得陷入混乱,但时间长了名字造成了更多的混乱,人被名字相所误导,从而迷失等等,所以名字也成了苦,成了让你苦的根源。

【或名无尽,或名分数,】

或名「无尽」,你的欲望是无尽的、无止境的,这个是苦的,也是苦的根源;或名「分数」,就是事物本来是完整的,散坏成部分了,散坏成无量了,让我们感觉是苦的。有些事我们希望它是集中的、完整的,它却不是这样,那我们也会感觉到苦。

【或名不可爱,或名能攫噬,】

或名「不可爱」,事物是不可爱的,我看一眼就不想看第二眼,视线就想逃开,不想盯着这个地方看,这种不可爱的感觉,也是让众生感觉不舒服的,是苦的;或名「能攫噬」,这个事物过于吸引我,它成了我欲望之源,我看到它就不可抑止地被吸引,被挟裹,像龙卷风,像旋涡一样被卷进去了,这种感觉是苦的源头,欲望之源这是苦的。

【或名粗鄙物,或名爱著,】

或名「粗鄙物」,在「丰溢世界」这个地方,大家普遍认为一切粗陋、鄙劣的事物都是苦的,我们不喜欢这些粗陋的、鄙劣的事物。相对的,我们喜欢那些高雅的、高贵的事物。我们喜欢文明的行为举止等等,我们不喜欢一切粗鄙之物,它让我们感觉是不舒适的;或名「爱著」,贪爱、执着,依然是苦。

【或名器,或名动。】

或名「器」,仅仅是一种零部件,一种被使用者,它没有主导意识,没有办法自我操控,这个是苦的。不被自己主导的一切会让我们感觉是苦的,我想用一个东西没办法使用,或者我想去一个地方,无有办法去;或者我自己感觉自己是神的零部件,像有些宗教认为我们是神的零部件等等,这种被奴役的感觉,也让我们感觉是苦的;或者妄动误作(虚妄的一种动作,或者是错误的一种动作),这些都让我们感觉是苦的,甚至是苦的源头,在「丰溢世界」针对相应众生的根性,我们是这样讲的。

【诸佛子,所言苦灭圣谛者,彼丰溢世界中,或名相续断,】

文殊菩萨说,诸位佛子啊,怎么样让以上种种苦消灭呢?在「丰溢世界」中我们跟大家讲,「相续断」的时候,苦就灭了。轮回的惯性不再持续的时候,苦就灭了;你的贪、嗔、痴、慢、疑断掉的时候,苦就灭了。众生的苦是因为贪、嗔、痴、慢、疑而导致的,如果不再贪、嗔、痴、慢、疑,苦就消失了。

【或名开显,或名无文字,】

或名「开显」,让隐藏的事物显现出来,我想知道这个事物的真相,真相显现的时候,我是开心的、我是快乐的,那一刻苦就消灭了;或名「无文字」前面讲众生容易被名字相所误导,太多的名字相让众生感觉困惑,那么无名之相、言语则道断(无言语、无文字的时候),当下是一种解脱态,那个时候苦就消灭了。

【或名无所修,或名无所见,】

或名「无所修」,长期的、刻意的修习,让我们感觉很累的时候,当下放下(很轻松),我无所修而修,当下那个留白的状态,其实也是舒适的、快乐的。或者你修证到了一定程度(比如说修成了佛),再也不需要修什么了,那也是极致的大自在、大舒适、大圆满、大休息;还有「无所见」,进入到一种「无所见」的境态,那也是苦的消灭。

【或名无所作,或名寂灭,】

或者进入到「无所作」的状态,也是苦的消灭;或者本身入灭尽定,入灭尽定的这种寂灭感,也是苦的消灭。

【醍醐】

这些阿罗汉其实是蛮舒适的,那种一切皆无,是很舒适的。但是佛陀并不倡导大家都沉迷于灭尽定

【或名已烧尽,或名舍重担,或名已除坏。】

已烧尽的感觉,烦恼的薪柴被智慧之火都烧尽了,我们感觉是快乐的,苦就消灭了;或者一直背在身上的重担,你舍掉了它,那么苦就消灭了;或名「已除坏」,该除坏的事物除坏了,那你也是快乐的、也是轻松的。

诸佛子,所言苦灭道圣谛者,彼丰溢世界中,或名寂灭行,】

苦、集、灭、道四圣谛的「道圣谛」(让苦灭的方式方法),在「丰溢世界」,文殊菩萨说,我们讲「寂灭之行」,就是「道圣谛」的内涵,常修寂灭之行,不要随着六根而奔逸,安处在阿兰若处修寂灭之行,你是快乐的,你能够解脱,这是「道圣谛」。

或名出离行,或名勤修证,】

要么常修「出离之行」,或者是精勤地修证佛法,按照佛陀经文中的指示去修证,这也是快乐的,能够让你解脱。

或名安隐去,或名无量寿,】

或者「安隐去」,随佛菩萨安隐而去,这也是解脱道了;或名「无量寿」,什么是无量寿?虚空是无量寿、空性是无量寿、法性是无量寿、涅槃是无量寿,如果证入了无量寿,那这绝对的解脱道了。

或名善了知,或名究竟道,】

还有「善了知」,了知一切诸法实相,这也是解脱道;或者是寻求究竟圆满的一种对于道的契入,这也是解脱道。

或名难修习,或名至彼岸,】

或者是修习一切「难修习」的圣人的行为,我们说菩萨戒难守,为什么?这是圣人才能守好的,不是一般凡夫能够守好的,如果你修习这些难修习的圣人之行,这也是解脱之道,因为圣人是解脱者;或名「至彼岸」,长诵心经悟入心经的境界,到达彼岸,这也是解脱道。

或名无能胜。】

或者「无能胜」,什么时候无能胜?你不跟任何人争的时候也无所谓输赢了,我执彻底消失了,到最后我执消失到极致,我成了真我、成了佛性。你成了佛,这个时候,「无能胜」的解脱道你已经修习成功了。

诸佛子,丰溢世界说四圣谛,有如是等四百亿十千名,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文殊菩萨说,诸位佛子啊,在「丰溢世界」这个地方,我们讲说苦、集、灭、道四圣谛,就有前面类似这样的四百亿万种的名称和说法,随着众生的心给众生讲,目的是调伏众生。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所言苦圣谛者,彼摄取世界中,】

接下来文殊菩萨讲,诸位佛子啊,我们在娑婆世界经常提到的苦、集、灭、道四圣谛,换一个世界,在「摄取世界」,我们的讲法又有些不同了。当在「摄取世界」,我们提到什么是「苦圣谛」的时候,什么让众生觉得苦,我们挖掘一下。

或名能劫夺,】

「能劫夺」,当你拥有一些事物的时候,你不是无所得、无所拥有,你是真的拥有。比如说,财、色、名、食、睡,你是真的拥有,当别人劫夺(抢走)的时候,你就是苦的。你拥有很多财富,被没收的时候,或者被盗贼偷去的时候,或者被骗子骗去的时候,你是苦的,对吧?你拥有美色,被别人霸占的时候,或者你的爱人背叛了你的时候,你是苦的吧?是非常苦的。现在出问题的爱情和婚姻是非常多的,私下里很多师兄都在问相关的问题呀,这是苦的吧?因为你拥有,然后失去了,或者动荡了,你就是苦的。你拥有美好的名声,当名声被毁坏的时候,或者恶人诽谤你,或者你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名声坏了,你也是苦的吧。你拥有美好的食物,别人不让你吃,你很饿,他抢走了,你苦吗?你是苦的。你正睡着觉,睡得很香甜、很美,有人吵醒你了,很多人就会起嗔恨,是不是?所以,当我们所拥有的事物被劫夺的时候,我们会感觉苦。

【或名非善友,或名多恐怖,】

或者我们交了一些朋友,他不是善的朋友(非善之友),我们一开始择友不慎,结果他欺骗了我们,伤害了我们,背叛了我们,侵损我们等等,这也是很苦的。

【醍醐】

家贼难防,有的时候,我们特别信任的人,他像我们家里人一样,结果呢?背叛我们,对我们的打击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啊!非善之友,也是苦的

或者名「多恐怖」,有的众生从小就胆小,怕这怕那,这是苦的吧?又怕这,又怕那,怕蟑螂、怕老鼠、怕虫子、怕蛇,怕这怕那,什么都怕,晚上又怕黑夜,这种多恐怖的感觉也是苦的。

【或名种种戏论,】

或名「种种戏论」,很多人跟你讲话,但讲得没有什么意义,对于什么提高你的品质,增加你的智慧,指引你的人生,各方面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是讲一些戏论,浪费你的时间,这也是苦的。碍于面子,你又不好意思去打断他,还要去说;或者在公司里,人家朋友啊,同事啊,空下来都在聊八卦,你不想聊,那都是戏论,但是不参与,又觉得好像不合群,我还要硬要参与进去,随顺大众去聊一聊,自己也感觉是不舒适的、是苦的……戏论是苦。

【或名地狱性,或名非实义,或名贪欲担,】

还有「地狱性」是苦,在地狱里的众生是不是苦的?如果你造作了地狱之业,那也是苦的;或名「非实义」,我们的所作所为对于我们的觉醒觉悟没有真实的助益,实际上它是无意义的行为,却不得不做,这也是苦的;或名「贪欲担」,贪欲的重担也是苦的。

【或名深重根,或名随心转,或名根本空。】

或名「深重根」,你的注意力都在六根上,就是放不下,卸不掉那个六根,这也是苦的。你的累也是来自六根的,众生在六根上执迷、迷失,也在六根上觉悟(楞严经讲的)。我们靠六根迷,我们的觉悟也是靠着六根的,所以不能怪六根,怪的是你的心啊!

「随心而转」,随着你的感性而转,这个也是苦的。你无法控制自己的心,这里的心不是说真心自性的心,是你的妄心,你随着妄心而转,这是苦的;或名「根本空」,这也是类似断灭空了,陷入到断灭空里,觉得一切无意义,什么也不想做了,甚至有的众生学佛学偏了,想赶快地往生,我不想活了,我想现在就去极乐世界,我自杀,种种……那是根本空啊!那也是苦的。

【诸佛子,所言苦集圣谛者,彼摄取世界中,或名贪著,或名恶成办,】

文殊菩萨说,诸位佛子啊,当提到苦、集、灭、道的「集圣谛」的时候,在「摄取世界」这个地方,我们跟大家讲,你对于事物的贪著就是苦的根源;或者「恶成办」是苦的根源,你怀着恶意去承办某些事,这简直是苦的根源。

【或名过恶,或名速疾,】

或者「过恶」,就是我们不小心做错了事情,错误往往会导致一些不好的苦果,所以过恶也是苦的根源;或者过于贪图快,我快一点儿证得境界,快点证神通,快点成佛,快快快……这种着急呀,它也是苦的根源。

【醍醐】

什么事情不能太着急,急就不稳了,不稳就容易出差错了,不能着急

【或名能执取,或名想,或名有果,或名无可说,】

或者「能执取」,有事物能够被我执取,我就进一步地执取,这也是苦的根源;或名「想」,想是心中相,心里总有事,就是无法空掉,这也是苦的根源;或名「有果」,有果证明你有造作,有造作,有果,那还没在涅槃里,所以也是苦的根源;或名「无可说」,真正该说的时候还是要说的,该你讲法还是要讲的。那你该讲的时候不讲,这也是苦的。

【或名无可取,或名流转。】

或名「无可取」我们真的可以把著什么吗?又好像「无可取」。有的时候,在这种状态下众生容易绝望,无可取,他容易绝望、沮丧,这也是苦的,苦的根源。或者我希望有一些境界,有一些瑞相来鼓励鼓励我,但是总是没有。看这个师兄那个师兄都有种种的感应和境界,我一点儿都没有,这个时候容易丧失信心,这也是苦的;或名「流转」随着业力流转也是苦的。

【诸佛子,所言苦灭圣谛者,彼摄取世界中,或名不退转,】

那么苦、集、灭、道四圣谛的「灭圣谛」,什么情况让苦消灭呢?在「摄取世界」,文殊菩萨说,如果你能够在修行之道上不退转,你的苦会慢慢地消灭。也许在这个道路上会遇到很多的坎坷,但你一直不退转,那么苦就会慢慢地消灭。

【或名离言说,或名无相状,或名可欣乐,或名坚固,】

或者你证入一种「离言说」的「空、无相、无愿」的解脱境界,那苦也消灭了。或者证入到「无相状」的境界;或者证入到「可欣乐」的境界。初禅(离生喜乐地)开始入初禅了,开始感觉到一些快乐了;或名「坚固」证入了金刚之地了(金刚波若波罗蜜多坚固之地),这也是让苦消灭的方法,苦就会灭。

【或名上妙,或名离痴,或名灭尽,或名远恶,或名出离。】

或者你学习「上妙」的佛法,听佛那上妙的开示,你也是法喜充满的,苦就消灭了。或者离开了所有的「愚痴」,你的苦就灭了。有的时候,阿罗汉证入「灭尽定」那一刻,他的苦也消灭了,什么都灭了,包括苦也消灭了。或者你远离一切的恶行,那就没有恶果了,那苦也会消灭。或者修习「出离」之心(不著之心),苦也会消灭。

【诸佛子,所言苦灭道圣谛者,彼摄取世界中,或名离言,或名无诤,】

在「摄取世界」,讲到苦、集、灭、道的「道圣谛」的时候,文殊菩萨说,什么方式、方法能够让苦消灭啊?经常修打坐的师兄,喜欢沉默,不太喜欢讲废话,他安于法性的自足状态,这种「离言」的状态,其实他是喜悦的,是超越的,这是「道圣谛」的内涵;还有「无诤」,就是不跟任何人争吵,经常修习禅定的人不太爱争吵的,这种无诤的状态也是「道圣谛」的内涵。

或名教导,或名善回向,

或者「教导」,把自己所拥有的智慧传达给别人,去开发、启悟别人。这样的话,你的智慧会更加的倍增,进一步地增加,这也是「道圣谛」的内涵。

【醍醐】

所以法布施是属于「道圣谛」的,自己解脱,也帮助别人解脱

还有善于回向,喜欢回向你的功德,把功德回向给虚空法界的众生,或者回向给家人,或者回向给自己速证无上正等正觉,这都是可以的,「善回向」也是「道圣谛」的内涵。

或名大善巧,或名差别方便,或名如虚空,或名寂静行,或名胜智,或名能了义。

或者拥有大的善巧方便,无量差别的方便,这都是「道圣谛」的内涵;在「摄取世界」我们也讲虚空,要学习得像虚空一样,这也是「道圣谛」的内涵;或者常修「寂静之行」,修习殊胜的智慧,学习究竟了义等等,都是「道圣谛」的内涵。

诸佛子,摄取世界说四圣谛,有如是等四百亿十千名,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文殊菩萨说,诸位佛子啊,在「摄取世界」我们讲说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时候,就有以上种种不同的,大概有四百亿万种名称和说法,都是随着众生心性的不同给他们讲说不同的内容,目的都是调伏他们。调伏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说控制众生。调伏众生是帮众生调伏心性,让众生解脱,让众生快乐,这是讲说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意义。

佛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众生,因为在无限大的这个层面,佛心里包裹着所有众生,所有众生都是佛陀心的化现,度了众生也是度了自己心的一些不完美,让自己的心变得越来越完美,度众生就是利益自己本身。在究竟意义上,所有的佛度众生其实就是在安慰自己、舒适自己、解脱自己,这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

苦的表现,苦的凝结、根源,苦灭的表现,让苦灭的方式、方法。

这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

《华严经》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情爱的沦陷与救赎》连载 1:新婚 《情爱的沦陷与救赎》连载 1:新婚

《情爱的沦陷与救赎》连载 2: 情变 《情爱的沦陷与救赎》连载 2: 情变

《情爱的沦陷与救赎》连载 3:决裂 《情爱的沦陷与救赎》连载 3:决裂

《情爱的沦陷与救赎》连载 4:回家 《情爱的沦陷与救赎》连载 4:回家

小药师钵(药叉盏广而告之•不是所有“盏”都能叫药叉盏)连载1005•1005尊小药师钵(药叉盏) 小药师钵(药叉盏广而告之•不是所有“盏”都能叫药叉盏)连载1005•1005尊小药师钵(药叉盏)

大般涅盘经40卷连载 第二十六卷 大般涅盘经40卷连载 第二十六卷

大般涅盘经40卷连载 第二十八卷 大般涅盘经40卷连载 第二十八卷

大般涅盘经40卷连载 第六卷 大般涅盘经40卷连载 第六卷

药师家族十二生肖风湿骨病专用连载12(猪) 药师家族十二生肖风湿骨病专用连载12(猪)

药师家族十二生肖妇科专用连载9(猴) 药师家族十二生肖妇科专用连载9(猴)

药师家族十二生肖男科专用连载5(龙) 药师家族十二生肖男科专用连载5(龙)

药师家族十二生肖肝好专用连载9(猴) 药师家族十二生肖肝好专用连载9(猴)

众经之王《华严经》的不思议功德 众经之王《华严经》的不思议功德

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坛城加持药师家族连载1(属鼠专用) 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坛城加持药师家族连载1(属鼠专用)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傻娘与如归法师的前世今生(三)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傻娘与如归法师的前世今生(三)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傻娘与如归法师的前世今生(四)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傻娘与如归法师的前世今生(四)

有位老和尚走几步路,就把《华严经》念完了 有位老和尚走几步路,就把《华严经》念完了

读《华严经》为何我们只有「随喜赞叹」的份 读《华严经》为何我们只有「随喜赞叹」的份

《华严经》连载117 《华严经》连载117

《华严经》连载130 《华严经》连载130

《华严经》连载094 《华严经》连载094

《华严经》连载101 《华严经》连载101

《华严经》连载084 《华严经》连载084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雾中山奇缘录(二)金榜题名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雾中山奇缘录(二)金榜题名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雾中山奇缘录(三)再续前缘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雾中山奇缘录(三)再续前缘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雾中山奇缘录(一)孤漠菡萏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雾中山奇缘录(一)孤漠菡萏

《华严经》连载092 《华严经》连载092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傻娘与如归法师的前世今生(二)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傻娘与如归法师的前世今生(二)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雾中山奇缘录(四)凤凰涅槃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雾中山奇缘录(四)凤凰涅槃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傻娘与如归法师的前世今生(一)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傻娘与如归法师的前世今生(一)

《华严经》连载155 《华严经》连载155

《华严经》连载156 《华严经》连载156

《华严经》连载170 《华严经》连载170

《华严经》连载074 《华严经》连载074

《华严经》连载055 《华严经》连载055

《药师经的济世观》•南怀瑾先生讲述连载1 《药师经的济世观》•南怀瑾先生讲述连载1

《华严经》连载178 《华严经》连载178

《华严经》连载184 《华严经》连载184

《华严经》连载188 《华严经》连载188

《华严经》连载195 《华严经》连载195

《华严经》连载199 《华严经》连载199

【坛城法语•连载7】 【坛城法语•连载7】

【坛城法语•连载10】 【坛城法语•连载10】

《华严经》连载048 《华严经》连载048

《华严经》连载054 《华严经》连载054

《华严经》连载035 《华严经》连载035

《华严经》连载207 《华严经》连载207

《华严经》连载214 《华严经》连载214

《华严经》连载219 《华严经》连载219

《华严经》连载226 《华严经》连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