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精修连载019

2023-10-01 药师佛经典

药师坛城“法施”《华严经》精修连载019:《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所宣说,经中记佛陀之因行果德,并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

近几年“助印《法华经》、连载《楞严经》,很想听一遍《华严经》,2018年下半年机缘成熟,开始听《华严经》,后又听《华严经》法界实相,昨天已经连载结束,期间分享了自己听《华严经》和《华严经》实相的感悟,还有一些感悟在以后的日子里再分享……听了这么长时间,还是无法契入,听不懂。问了一下“醍醐老师”,醍醐老师也发现其它“师兄”们有类似的问题,所以又开始连载《华严经精修》复习一下,这样大家会觉得非常好,能够明明白白!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华严经》

大家好,今天来复习《华严经》法界实相的第十九课,这节课依然是普贤菩萨给大家详细地讲说,宇宙中世界海的种种情况。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应知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尘数佛出现差别,所谓:或现小身,或现大身,或现短寿,或现长寿,】

普贤菩萨告诉我们,每个世界海在佛的出现形式上,也有着种种的差别,有的佛可能示现比较小的身形(这个小的身形就不一定是在哪一道了),也可能示现比较大的身形,可能示现比较短的寿命,或者示现比较长的寿命,这个也是看因缘了。

【或唯严净一佛国土,或有严净无量佛土,或唯显示一乘法轮,或有显示不可思议诸乘法轮,或现调伏少分众生,或示调伏无边众生,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

有的佛只庄严清净一个国土,有的佛可以庄严清净无量的佛土;有的佛只讲一乘了义大法,有的就讲三乘、二乘、一乘,什么乘都讲;有的佛示现调伏极少的一部分众生;有的佛示现调伏无边、无量的众生。

所以我们看,诸佛本质里都是法身,但随因缘而化现的时候,使命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因为说这个佛讲的法少,那个佛讲的法多就说那个佛要更厉害,也不一定是这样子的。佛的真身是法身,只要他成佛了,其实都能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但是在特定的因缘下,他可能就行使相应的那一点点使命,所以不要盲目地去下判断。包括有的佛示现为细菌,或者是病毒,他去度细菌和病毒,那你也不能讲化现为细菌和病毒的佛,他的贡献就小,肯定不能这样讲。只要他把相应的使命完成了,让自己相应的心愿实现了,那就是圆满。可能实现完这个使命,立刻他就回归到法身本体当中去了。

【诸佛种种方便门,出兴一切诸刹海,皆随众生心所乐,此是如来善权力。】

所以,普贤菩萨的偈颂里强调说:诸佛有着种种的方便门,出兴在一切的世界海,随着众生心所乐的,去行使自己的使命,是以众生心为心的。

【诸佛法身不思议,无色无形无影像,能为众生现众相,随其心乐悉令见。】

诸佛的法身本体是不可思议的,是「无形无色无影像的」。毗卢遮那佛也是方便说,实际上毗卢遮那佛,他的真身法体,也是无色无形无影像的,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显现各种像,显像都是有目的的,都是有效用的。

【或于毛孔出化云,示现无量无边佛,一切世间皆现睹,】

在特定的因缘条件下,佛也可能在自己的毛孔中就放射出化身之云,从而示现出无量无边的佛。佛都有这个能力的,这是禅定境界了。毛孔中化现无量佛,这是很轻松的事情,比一念还要快。

【所谓:或有阿僧祇劫住,或有无量劫住,或有无边劫住,或有无等劫住,或有不可数劫住,或有不可称劫住,或有不可思劫住,或有不可量劫住,或有不可说劫住,或有不可说不可说劫住,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

关于宇宙中这些「世界海」的寿命,「世界海」大家也可以理解为星系,或者理解为无量星系的集合,因为世界海里有世界种,世界种里有无量世界,无量世界里又有无量微尘,无量微尘里又有无量世界,所以我们去理解世界海的时候,就可以理解为,是无量星系的一个总集成,这无量星系的总集成能维系多长时间呢?在时间的长度上是有区别的,有的长一点,有的短一点,有的是「无量不可说劫住」,非常长。只要是相,就偏有二元性。

【或有纯净或纯染,或复染净二俱杂,】

所以说,世界海如果相比较的话,有的就偏「纯净」一点,有的就偏「染污」一点,有的世界海本身就是「染净」二夹杂的。

什么情况造成的这世界偏净偏染,或者染净夹杂呢?

【愿海安立种种殊,住于众生心想中,】

一种是诸佛菩萨的愿力构成的,另一种是众生的心想构成的(众生的心念决定的)。所以说世界海的形成原因归根结底主要就是:一个是「愿力」,一个是「业力」。无论是「愿」或者「业」,也可以统一为一个字,就是「心」。一切「诸法唯心想生」,一切世界海也是唯心想生。

【有清净劫一佛兴,或一劫中无量现,】

经文中还提到,有的「清净劫」这个大劫(比如说十三亿年)一直比较清净,有一个佛出兴于世,住世的时间比较长,这一个大劫可能正法都住于世,或者说一个大劫中无量的佛出现,可能依次出现,也可能同时出现,这都很正常。

关于我们娑婆世界到底有几个佛,从相上方便说是目前只有一个佛是释迦佛,而且他灭度了,涅槃了,现在是末法时期,这是方便说。要是再究竟一点说的话,其实娑婆世界也有无量佛的,因为有其他世界的佛过来,有很多佛。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涅槃经》中提到,在《法华经》中也提到,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没有真的走,他只是隐身了,他的化身又是无量的,所以也可以讲,娑婆世界此时就存在着无量的佛。你再究竟一点再往深层次讲,本身就没有娑婆和其他世界的分别,也没有过现未来的分别,要是这样讲的话,所有已经出现过的佛就永远住世。因为没有过现未来,也没有所谓的生灭。本性里在法身层面所有佛一直在,永远在。从究竟了义的角度讲,就说娑婆世界现在是有无量佛的,无量佛「共一法身」都在这儿,可以在不同的因缘条件下有不同的显化,这样讲也都是对的,看你切换哪个角度了。

所以不要认为说娑婆世界只有一个佛是释迦佛,而且灭度了,弥勒佛还没来,现在就是青黄不接,没有佛,最好不要这样认为,为什么呢?你这样认为就会陷入到悲观主义,而且认为在弥勒佛来之前,我是修不出来的。那下一个佛不是弥勒嘛,好像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里面,就不可能有人成就,这样想就不合乎道理了。因为时间本空啊,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可能只是一念而已,你怎么知道你不是弥勒呢?你怎么知道你不是过去庄严劫千佛之一?或者现在贤劫千佛,或者未来星宿劫千佛?本身已经灭度的佛,他都没真的走,未来的佛可能早已来,在法身的层面上佛都是不来不走的啊,是永在的,所以我们时刻与无量佛共住。

学《华严经》就是这样的感觉。我们在法界内与无量佛共一法身。我们可能这个时期偏向于爱好某尊佛,然后产生了强烈的感应,梦中也见到他,定中也见到他,甚至看到自己就是他,过了那个阶段,在下一个阶段,可能又跟另一个佛有感应,又是这样子。梦中定中总见他,感觉自己就是他,再过一段时间又变了……然后你问自己,你到底是哪个佛呀,你都不知道了,原来你就是法身佛,你能变无量佛。

因为时间本空,时间的概念是你头脑意识的限定,时间本空。所以《华严经》讲,无量劫可以入到一个大劫中,一个大劫也可以拆分到无量劫中,这时间的模块可以任意地组合。那么弥勒佛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你自己都能够把握他。你在定中把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提前可不可以?再提到远古可不可以?都可以。因为这只是时间模块而已,这只是人为的限定而已。当你超越了这些限定,你就可以操纵时间和空间,所以弥勒佛你想让他什么时候出现,他就什么时候出现,都是你的心而已。

那既然我们能够操纵时间模块了,一个大劫内的一切庄严之事,我们也可以放到一个劫内去显现,一个劫内所有庄严事,也可以分散到其他劫中去显现。所以说低维度的众生确实相当的可怜,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和体验,没有任何的主控能力,但是到了高维度,你看看,你随意地主控,但低维度只能是被你操作,所以我们一定要到达高维度。

【所谓:法如是故,世界海无量成坏劫转变;染污众生住故,世界海成染污劫转变;修广大福众生住故,世界海成染净劫转变;信解菩萨住故,世界海成染净劫转变;】

接下来,普贤菩萨也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海的存在,只要存在,就会变化,因为一切相都是无常的,它在变化中有各种各样的差别。

有的时候,「世界海有无量成坏劫的转变」;「染污众生」住着在这儿,染污的众生多,世界海就变得越来越染污了。「修广大福德的众生」居住在这里,世界海可能就变得越来越清净了。「信解菩萨」住在这里,世界海也是会从染污变成清净的。

【无量众生发菩提心故,世界海纯清净劫转变;】

如果无量众生都发菩提心,都发觉悟心了,世界海就会有一种「纯清净劫」转变,它会越来越净,而且纯。这个世界海可能越来越像佛国一样,越来越纯,所以众生发菩提心相当的重要。

在《华严经》即将到末尾的时候,弥勒菩萨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赞叹菩提心的功德,一定要发菩提心!菩提心的全称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这种心可以让世界海变得纯清净,很重要。

【诸菩萨各各游诸世界故,世界海无边庄严劫转变;】

如果诸位菩萨各各地到世界各地去周游,度众生的话,世界海就会变得越来越庄严。

诸佛世尊入涅槃故,世界海庄严灭劫转变;

普贤菩萨也告诉我们,如果诸佛世尊都入涅槃的话,世界海可能会显现为一个庄严劫的消灭。

其实在《涅槃经》中,讲释迦佛将要涅槃的时候,整个他所在的这个世界都会变得黯淡,甚至有一些弟子知道佛要涅槃了,这些弟子不忍心看到佛涅槃,他们提前走,很多阿罗汉直接就走掉了。所以佛像世间的光明一样,佛出现的时候,三界都被照亮。当佛灭度的时候,世界突然就黯淡下来,甚至有些世界海就消失了。但还好,宇宙中有无量的世界,无量的世界海,有无量的诸佛。虽然这个佛示现隐身,其他佛可能又相继出现,所以整体来讲,法界内的基调依然是乐观的,向上的,它是不会显得很悲剧色彩的,只是局部可能显示有成住坏空,有相上的生灭变化,整体来讲,依然还是比较活泼的一个基调。

【诸佛出现于世故,一切世界海广博严净劫转变;

如果说诸佛都出现于世的话,一切世界海就会变得越来越广博严净,这个大家也能理解。

【如来神通变化故,世界海普清净劫转变,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

如来有着无量的神通变化,使世界海普遍的清净,就是这样的普遍清净的世界海,也是无量无数无边的。

【诸佛子,应知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尘数无差别,一一世界海中,诸佛出现所有威力无差别;】

讲了世界海的种种差别之后,普贤菩萨也告诉大家说,诸位佛子,要了解世界海也有无量种无差别,就是说共性还是很多的,比如说每一个世界海中都有无量的世界,在这一点上没有什么差别,每个世界海都包含着无量的世界,而且在每一个世界海中诸佛出现的时候都有种种的威力、神通力,无有差别。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道场遍十方法界无差别;】

而且每一个世界海中,一切道场都能够遍满十方法界。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心之道场,它不是很物质态的一种存在。在定中大家了解到一切如梦如幻,每一个世界海中有佛住世有佛讲法,如梦如幻,这个佛讲法的音声可以遍及十方法界,所以道场也遍及十方法界。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如来道场众会无差别;】

普贤菩萨说,每一个世界海中,一切如来的道场众会也没有太大的差别。来的这些圣众们,声闻多少,菩萨多少,天龙八部以及各类众生都差不多。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佛光明遍法界无差别;】

每一个世界海中,一切佛的光明遍法界也没有差别,只要他成佛了,必然是法报化(三身)合一了。在法身的层面讲,每一个佛的光明都遍及法界的任何一处,所以说佛的光明遍法界没有差别。

在佛陀的某一些经中,为了突显某一个佛,就说这个佛的光明,能够辐射的范围有多广,其他佛没有办法跟他相比,只是在相上的方便说,是从应化身角度的方便说,要是从法身的角度看的话,每一个佛的光明都是周遍法界的,所以说佛与佛没有高下之别,只是众生喜好的不同而已。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佛变化名号无差别;】

普贤菩萨说:每一个世界海中,一切佛的变化名号也没有差别。像「如来、应供、正遍知、名行足、善逝、世间解、调御丈夫、天人师」等等,不管你怎么称呼佛,基本上不外乎这十种名号。当然,有的时候经文中也赞美佛是大仙,或者说解脱者,或者有的时候尊称他们为菩萨,尤其是,讲这些佛在过去因地修行的时候啊,就说菩萨怎么样怎么样?其实指的都是那个佛。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佛音声普遍世界海无边劫住无差别;】

普贤菩萨说:在每一个世界海中,「一切佛的音声普遍世界海无边劫住无差别」,每一个佛的音声,从法身的角度来讲,他当然可以周遍世界海到到处处,因为法身不动不变,不生不灭,所以说这个音声遍及一切处,而且遍及无量劫,每个佛都一样。

【一一世界海中,法轮方便无差别;】

而且在每一个世界海中,「法轮方便无差别」,每个佛都有着无量的差别,就是转法轮的方便上,有着无量的差别,都是依着众生的需要和喜好而生的。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世界海普入一尘无差别;】

在每一个世界海中,一切世界海都可以普遍地入到一个微尘当中去,因为没有小与大的概念,在法身层面没有小与大的概念,所以你可以把任何事物放到其他的任何事物当中去。

【一切三世诸佛世尊广大境界皆于中现无差别。】

一切三世诸佛世尊的广大境界,都可以在一粒微尘中显现,因为无有小大的分别。所谓的那粒微尘只是你注意力的落脚点而已,你的注意力落在哪儿,这一切诸佛的境界就显现于哪儿,就是这样子,它只是一个显现的落脚点。

普贤菩萨在后面的偈颂中也告诉我们:

【一一尘中无量光,普遍十方诸国土,悉现诸佛菩提行,一切刹海无差别。】

其实在佛眼看来,每一粒微尘中都有无量的世界,无量世界都有无量的佛,都在放着无量光,但是众生眼拙,业障重看不见,其实佛看来真的到处都是佛,微尘里都是无量的佛国、无量的佛,所以这种光明就周遍到到处处了,佛看到哪里都能看到佛和菩萨们,看到佛的菩提觉悟之行。

最后一句话:

【一一尘中三世佛,随其所乐悉令见,体性无来亦无去,以愿力故遍世间。】

每一粒微尘中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无量佛,你想见哪一个都能见到,你心里喜欢哪个就经常见哪个,这诸佛的真身,体性没有来去,应化身的层面,靠着愿力,他们周遍世间,所以「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你见到的每个佛,归根结底都是法身的示现。

更新于:2023-10-01 11:59

《华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