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在哪里?佛在心中,心即道场

2025-03-27 为人处世

道场在哪里?佛在心中,心即道场

多数情况下,道场是指修道或成道的场所,是佛道两教诵经礼拜的场所,有时候,和尚或道士做法事也被称为道场。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大多人所了解的道场是与佛道教相关的圣地、山岳、场所、名山、石窟等自然空间,比如驰名域内外的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以及九华山等。但是,在佛教中,这仅仅是一种有相道场。

在佛教的教义中,对佛教道场的认识远比能看到的有相道场更为丰富。在《普贤行愿品》中,有偈曰: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意为一尘中即有尘数佛,法界虚空,自然是诸佛皆充满,这就是佛住,即诸佛之住处。而诸佛之住处,自然便是道场了。

关于佛住,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讨论王舍城时有所言及:

复次,四种住:天住、梵住、圣住、佛住。三住如前说。佛住者,首楞严等诸佛无量三昧、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等种种诸慧,及八万四千法藏度人门。如是等种种诸佛功德,是佛所住处,佛于中住。

四种住中最后一住是佛住,是说诸佛无量三昧、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等种种诸慧,及八万四千法藏度人门。这种种佛的功德,就是佛所住处。从中可以看出,在龙树的笔下,道场的外延进一步扩大,佛智、佛法、佛度众的法门等皆是佛所住处,这其实是说,道场就在佛的智慧中,就在佛法中,就在佛的法门中。

这其实涉及到了无相道场。明代云栖古德法师曾言诸佛住处,无量甚深法性也,这便是对无相道场的一种释义。

《维摩经抄》中有句话:有相道场,有其处所实有来去;无相道场,本无处所何有去来。无相道场实际是在表法,所表达的是甚深的佛法,表佛的福德、智慧、慈悲、大愿、大行、大力等。能感知到这种甚深法性,不仅利于佛教徒修行,而且还可从其神圣性中净化身心。无疑,道场是神圣的。

宗萨钦哲仁波切认为:从佛教的观点,一个人、一件东西、甚或一个时刻被描述为神圣,是指它不为人类的贪婪与嗔恨,或者更重要的,不为二元与分别的心所污染。藉此观点,道场又可用来修心了。

再发展到后来,就是佛陀在人心中,而人心就是道场了,如星云法师在《佛陀,您在哪里》中指出,佛不是坐在山上,而是映在人的心中,终于,我知道了您在哪里?

您安住在每个人的心中。甚至,有人认为还可以创造道场,如宗萨钦哲仁波切说:由于这些人有着如此专一渴望的虔诚心,因而创造了圣地,甚至迎请了圣者亲身示现在他们自己的感知之中。这里的圣地无疑就是道场了。这一思想,其实是更多的受到了中国文化尤其是禅宗的影响。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