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除心中忧愁之刺

2016-06-15 佛教故事

古印度时,那罗陀尊者在波罗梨国长者的竹林中修行。当时,统治者文茶王钟爱的皇后不幸逝世,侍臣立即禀报:“大王!皇后今日命终!”听到这个噩耗,国王怀着忧愁告诉侍臣:“速用麻油将皇后的遗体保存起来,让我可以时常看望。”侍臣依大王的命令,将皇后的遗体浸泡在麻油中。

悲伤的文茶王终日不思饮食,也无心治理国家大事。当时,大王身边有一位执剑的侍从,名为善念,禀白文茶王:“大王!国内有一位名为那罗陀的高僧,已证得阿罗汉果,不但博学多闻、辩才无碍,也很和蔼可亲。愿陛下拜望尊者,聆听开示,如此大王的愁忧苦恼便能烟消云散。”

文茶王回答:“善哉!你的建议很好!善念,你现在就先去通报那罗陀尊者。“谨遵王命!”善念马上前往竹园,恭敬地顶礼尊者后,说道:“尊者!国王所钟爱的皇后去逝了,他为此苦恼得不思饮食,也无心治理国事,所以想觐见尊者,唯愿您善加开导,使国王不再忧愁苦闷。”

尊者慈悲回答:“大王现在来正是时候。”善念得到应许,顶礼尊者之后,回去禀白文茶王,王随即命令善念:“快去整备宝饰华羽的车队,本王现在就去参拜尊者。”文茶王乘着御驾出城,下车步行入竹园中。参拜前,国王取下五种象征皇室威仪的宝物,然后恭敬地顶礼圣者,侧坐一旁。

那罗陀尊者开示:“大王当知,世事无常如梦如幻,亦如泡沫、飞雪般易逝,乃至执着虚幻的妄想,而心生忧愁。如来说过,世间有五件事最不可得,是哪五件事呢?世间一切终归有尽,想要其不尽,是不可能的;世间一切终归变灭,想要恒常不灭,是不可能的;衰老是世间常理,想要不老,是不可能的;生病人皆有之,欲使人不病,是不可能的;有生就有死,欲求不死,是不可能的。大王,这是如来所开示,这五种事最不可得。”

此时,那罗陀尊者复以偈开导:“不以愁忧恼,而获其福祐,设有怀愁忧,外境得其便。若使有智者,终不思惟是,外敌便有愁,而不得其便。威仪礼节具,好施无吝心,当求此方便,使获其大利。设使不可得,我及彼众人,无愁便无患,行报知如何。”

尊者进一步说明:“大王,应当失去的事物,因缘到了自然就会消逝,为其忧愁苦恼,只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如果执着不舍,而心生忧悲苦恼,只会让自己深陷无法言喻的痛苦中。大王,这是世间第一种愁刺,由贪爱染着心意,凡夫为此常在轮回,殊不知这就是生、老、病、死的根源。

然而,当如来的贤圣弟子失去所有物时,并不会因此心生愁忧苦恼,所以当如是学,思惟:‘不独有我会失去所有,其他人也有同样的经历;假使一味耽溺于忧愁,又有何益呢?只会徒增亲友的担忧、冤家的欢喜,或因为饮食不消化而罹患疾病,严重者还会导致四大不调而丧命。’如此思惟,就能拔除心中的忧畏毒刺,远离生、老、病、死,乃至种种灾患苦恼。

同理,应当变灭的事物,因缘到了自然就会变灭,若为此愁忧苦恼,便会深陷无法言喻的痛苦中,此是如来所说的第二种愁刺;若能像释门贤圣弟子一般思惟,不起愁忧苦恼,就能拔除这种愁刺。

大王!世间万物也会渐渐衰老、生病、死亡,最后只留下个躯壳,如果为老、病、死而愁忧苦恼,只会带来更大的痛苦,这就是如来所说第三、四、五种愁刺;若能学习释门贤圣弟子思惟:‘这世上非独有我会遭遇老、病、死,一切众生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假使一味沉溺于忧愁之中,只会令亲友忧愁,冤家欢喜,导致饮食不消化,甚至罹患重病,四大不调而身亡。’如此思惟,当下即拔除心中的愁刺,解脱生、老、病、死之苦。”

闻法当下,国王心开意解地问道:“尊者所开示的是什么法门?该如何依教奉行?”尊者回答:“这部经名为《除忧之患》,应当忆念不忘,如法奉行。”

文茶王感恩地说:“诚如尊者开示,能除愁忧苦恼,听闻您所说之法,所有愁苦今日永除!日后,如果尊者有所教诲,恳请您常来接受供养,俾使国土人民受福无穷。请尊者弘扬此法门,得以永远流传世间,使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弟子,昼夜身心安稳。我愿自今日起,皈依于那罗陀尊者座下。”

尊者道:“您应当皈依佛陀。”国王问道:“请问佛陀今在何处?”

尊者回答:“大王当知,迦毗罗卫国转轮圣王种姓的释迦王族,有一位太子名为悉达,出家学道,成佛后号为释迦文佛,您应当皈依此佛。”国王立刻又问:“佛陀今在何方?距离这有多远?”尊者回答:“释迦如来已经涅槃了。”大王感叹地说:“如来为何这么快就入灭呢?若还住世,即便距离十万八千里,弟子定不辞辛劳前往朝拜。”

此时,大王从座而起,长跪合掌至诚说道:“我愿皈依如来、佛法及比丘僧众,终生为优婆塞弟子,不再杀害生灵。感恩尊者,但因国事繁多,弟子现在得回宫了。”

尊者回答:“今正是时。”文茶王起身,顶礼尊者、绕行三匝而后离去。从此以后,文茶王依循那罗陀尊者所开示,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善聚品三十二(七)》

省思:

公案中提到,世间的五种愁刺,皆因众生无法了达“无常”真理,因而于万法生灭相中,常生愁忧苦恼。龙树菩萨言:“无常见有常,是名为颠倒。”众生因妄执颠倒,耽溺于生死缠缚之苦。该如何离苦呢?《无常经》云:“唯有佛菩提,是真归仗处”,唯有菩提、涅槃的境界,不受生、老、病、死所苦,是众生真正安稳的归宿。欲证得涅槃之果,就要在因上依佛法正见,断恶修善,净化身口意三业,去除妄想,日久功深必能契悟不生不灭的菩提自性。

更新于:2016-06-15 11:54

点赞 2

相关阅读

让自己的心中充满阳光 让自己的心中充满阳光

【文化大咖齐聚华岩畅谈九龙坡】“心中有风景·读懂九龙坡”莲心茶会昨日在华岩禅茶院 【文化大咖齐聚华岩畅谈九龙坡】“心中有风景·读懂九龙坡”莲心茶会昨日在华岩禅茶院

心中的顽石 心中的顽石

这里被藏族人称为“心中的日月”,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 这里被藏族人称为“心中的日月”,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

你认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吗? 你认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吗?

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 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

即便八十岁老娘已痴呆,我却依然是她心中的宝 即便八十岁老娘已痴呆,我却依然是她心中的宝

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 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

心中无贪念,便是人生大格局 心中无贪念,便是人生大格局

经常观心中的相状,就能知道自己的种姓 经常观心中的相状,就能知道自己的种姓

你心中有没有别人? 你心中有没有别人?

轮回本不存在,是因为你心中有轮回 轮回本不存在,是因为你心中有轮回

我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是我心中之佛 我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是我心中之佛

星云法师:心中有“素”善良道德尽在其中 星云法师:心中有“素”善良道德尽在其中

远离虚妄的感觉,依止心中的愿力 远离虚妄的感觉,依止心中的愿力

元宵,点燃心中的光 元宵,点燃心中的光

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心中的影像 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心中的影像

第七意识在心中所产生的影响力 第七意识在心中所产生的影响力

你心中在动,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动 你心中在动,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动

情绪变化多端,心中一定藏了很多相状 情绪变化多端,心中一定藏了很多相状

众生的罪业会跑到我们心中吗 众生的罪业会跑到我们心中吗

走出心中的妄想,才能去受用弥陀的光明 走出心中的妄想,才能去受用弥陀的光明

正当念时,西方净土依正庄严,就在我心中 正当念时,西方净土依正庄严,就在我心中

拔除一切业障的药师佛名号(普光) 拔除一切业障的药师佛名号(普光)

禅斌法师:酒肉穿肠过,魔在心中坐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让心中没有恨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让心中没有恨

放下你心中的“毒箭”! 放下你心中的“毒箭”!

如心中血般的告诫!请谨记在心,须臾勿忘! 如心中血般的告诫!请谨记在心,须臾勿忘!

心中妄念纷飞,要用什么方法对治

游本昌:无烦无恼无忧愁 游本昌:无烦无恼无忧愁

心中有一个【高度】束缚着自己

禅宗大德故事: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 禅宗大德故事: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

索达吉堪布:如何才能彻底忏悔罪业,免除心中的怖畏? 索达吉堪布:如何才能彻底忏悔罪业,免除心中的怖畏?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连起心中的线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连起心中的线

我的分享解开了她心中的疙瘩 我的分享解开了她心中的疙瘩

达真堪布:学佛人真的可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吗 达真堪布:学佛人真的可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吗

心灵美重要还是外形美重要?修行的我心中有一杆公平的秤 心灵美重要还是外形美重要?修行的我心中有一杆公平的秤

法云法师文集:心中有春天 法云法师文集:心中有春天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心中无一物 其大浩然无涯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心中无一物 其大浩然无涯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济公活佛会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济公活佛会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心中不灭的理想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心中不灭的理想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心中的烦恼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心中的烦恼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母亲,你永远是我心中的一座大山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母亲,你永远是我心中的一座大山

心中的顽 心中的顽

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心中空明,人自清明 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心中空明,人自清明

心中觉悟心自安

降伏心中的鬼 降伏心中的鬼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让自己的心中充满阳光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让自己的心中充满阳光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心中无“色”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心中无“色”

星云大师谈吃素:心中清净才是最重要 星云大师谈吃素:心中清净才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