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经典的可信度

2024-07-13 学佛正见

有人说:听说大乘是后来才兴起,大乘经典没有结集史,大乘经典来路不明,不大能够相信祂的内容。其实在部派佛教时期之后所兴起的大乘,不是从声闻部派中兴起,而是外于声闻部派的菩萨们,所复兴的大乘教法,但不是第一次兴起,那已经是第二次兴起了。第一次大乘法的兴起,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宣讲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后,第三转法论时开演的。这已是大乘佛法的第一次兴起!

因此提出这样问题的人,事实上,对于如何确定经典的内容,是不能完全正确了知的。《阿含经》中的《游行经》里,佛陀开示:要确认经典的真伪,需采用实证的方法。譬如《游行经》中所说四大教法,第一:如果有人说,他亲自从佛陀那里听到的教法,当它成为一本经,这样的经典不应该怀疑、毁谤。同时佛陀也说:要跟其它的经典一起来比对它的一致性。第二:如果有人说,他从其它的僧团、多闻长老那里听到经典;佛陀说:这样的经典不应不信、毁谤。第三:若有人从很多的比丘、比丘尼那里,听闻到一部经,也不应不信、毁谤,第四:若是从某一位比丘听来的,也不应不信、毁谤,而是要把它跟其它的经典一起比对及验证有没有一致性。由此可知,所有经典不管是亲从佛闻,或是从僧团、诸多比丘,或是从一位比丘那里听到,最主要都要比对经典的一致性。三乘经典,不论阿含经还是大乘经,所说都是八识法,是有一致性的。可是只有一致性还不够,《长阿含经》卷3《游行经》讲: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律、依法,究其本末。也就是说,这些经典说的都是八识法,如果说的不是八识法,一定是错误的,不是真正的经典。即使所说的是八识法,也要来验证它的内容是不是符合法界的实相。即推其虚实,而且还要究其本末,是确认所说的内涵是根本法还是枝微末节。所以一样要用法界的实相来验证。譬如:《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这部密教经典里讲到: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是指如来的法身,说如来的法身犹如胡麻子。胡麻子就是芝麻。说胡麻子重叠无隙,就像如来的法身一样。可是我们知道,如果佛陀的法身,是由如这些胡麻子构成的,这样胡麻子本身成为根本,和合成就佛陀的法身!从一位法界实相者来判定:法身不是因缘聚合的,若是由像芝麻一般聚合起来的,将来因缘坏时,就会消散,就变成法身是不坚固的了。由此,我们从这部经典所说的内容,可以判定它是错误的。虽然它也说有法身,可是所说的道理,推其虚实后,却是虚伪的;究其本末可以知道,它所说是枝微末节的生灭法。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实证的方法,来验证经典的一致性,及跟法界实相的相符性。

再来探讨大乘经典为什么不需要结集史。这是因为大乘和小乘修学的内容是有差异的。虽然二者所修学都是法界的实相,但二乘人却没有实证第八识如来藏。何为此说?声闻的阿罗汉,最后入无余涅槃时,是灭尽五阴十八界,把自己全部灭除掉之后,才能真正入无余涅槃。可是入无余涅槃的状况是如何的,却不知道,还要等到未来世成为不生法;(于未来世,成不生法(《杂阿含经》卷12)。可是成为不生法时,他没有存在了,没有自己的存在来验证这个事实。所以小乘需要有结集史特别辅助,证明其所证的内容,只是生灭法,是可以灭掉的;但最后成为不生法时,却已不能验证自己已经成就无生。所以二乘法需要有经典来印证,相信及依止佛陀所说。但大乘所证如来藏,是永恒存在的法,表示祂过去已经存在,现在还存在,未来继续存在。祂是现前可以验证的。比如,我们去市场买东西,马上买,立即交付,不需要订立交货契约。又好比在禅宗,是以心印心,当下就已经把真实心交付给对方,即刻证明确实有真如,确实有如来藏的存在;小乘经典中已经说有八个识,而且有结集史可以证明其正确性,所以大乘同样是实证第八识,并可以现前验证,因此不需要结集史。

实证的方法是整个佛教的根本核心,其它的方法都是错误的。

阿弥陀佛!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出于何种经典?哪些祖师的开示?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出于何种经典?哪些祖师的开示?

读诵此16字经典,与读诵84000法藏 功德无异! 读诵此16字经典,与读诵84000法藏 功德无异!

如何在心中生起大乘境界 如何在心中生起大乘境界

邪YIN的罪报(摘自经典) 邪YIN的罪报(摘自经典)

犯淫戒的十一经典罪过 犯淫戒的十一经典罪过

梦参老和尚:在业障重的时候,应先读诵大乘经典 梦参老和尚:在业障重的时候,应先读诵大乘经典

梦参老和尚:业障重时先读诵大乘多看佛经,很多护法加持你! 梦参老和尚:业障重时先读诵大乘多看佛经,很多护法加持你!

大乘修学的基础_22 大乘修学的基础_22

唐仲容:关于大乘教义几个关键问题的解说 唐仲容:关于大乘教义几个关键问题的解说

夫妻如何相处,学习经典 夫妻如何相处,学习经典

净土法门法语:老师在哪里?经典就是老师 净土法门法语:老师在哪里?经典就是老师

大安法师:把心安在这佛号上就等于安在实相上,是大乘无上深妙禅! 大安法师:把心安在这佛号上就等于安在实相上,是大乘无上深妙禅!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如一般解释大乘经典的法师,断六根断一念无明,将小乘中乘修的法门来解释大乘经典,为害不浅。以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如一般解释大乘经典的法师,断六根断一念无明,将小乘中乘修的法门来解释大乘经典,为害不浅。以

济群法师: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济群法师: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无垢性品第四) 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无垢性品第四)

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嘱累品第十三) 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嘱累品第十三)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大乘的般若思想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大乘的般若思想

没有哪部经典能够超过圣大解脱经的,它是无与伦比的。 没有哪部经典能够超过圣大解脱经的,它是无与伦比的。

第88集 略谈大乘解脱的密码 第88集 略谈大乘解脱的密码

第70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三) 第70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三)

第69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二) 第69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二)

第68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一) 第68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一)

大乘佛法密意被外道及盗法者所知,是破坏正法丶亏损法事 大乘佛法密意被外道及盗法者所知,是破坏正法丶亏损法事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大乘善根界」与「二乘种不生」 「大乘善根界」与「二乘种不生」

佛经与道教的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佛经与道教的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虽读大乘经典,仍以念佛为正行 虽读大乘经典,仍以念佛为正行

经典的戒杀文和戒淫文 经典的戒杀文和戒淫文

净业行人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净业行人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佛学知识】百句佛教经典名句,总有一句能渡你! 【佛学知识】百句佛教经典名句,总有一句能渡你!

这些佛经中的经典语录 这些佛经中的经典语录

读诵佛经的十二个诀窍(附经典合集) 读诵佛经的十二个诀窍(附经典合集)

百句佛教经典名句,总有一句能渡你 百句佛教经典名句,总有一句能渡你

佛教十部必读经典佛经(收藏) 佛教十部必读经典佛经(收藏)

修佛必读的十大经典佛经,蕴含无穷的奥妙与智慧! 修佛必读的十大经典佛经,蕴含无穷的奥妙与智慧!

第095集  大乘与二乘之三三昧  正国老师 第095集 大乘与二乘之三三昧 正国老师

第026集 二乘法非法,如何是大乘如法之说?  正村老师 第026集 二乘法非法,如何是大乘如法之说? 正村老师

第025集 何谓大乘宴坐?  (三)正村老师 第025集 何谓大乘宴坐? (三)正村老师

第024集 何谓大乘宴坐?(二)  正村老师 第024集 何谓大乘宴坐?(二) 正村老师

第023集 何谓大乘宴坐?(一)  正村老师 第023集 何谓大乘宴坐?(一) 正村老师

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人共同亲自听闻大乘经典 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人共同亲自听闻大乘经典

修学大乘禅的目标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的「密意」 修学大乘禅的目标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的「密意」

大乘生命缘起正见的两个重点 大乘生命缘起正见的两个重点

大乘、二乘所证人无我与法无我的差别 大乘、二乘所证人无我与法无我的差别

百丈禅师示大乘顿悟法要 百丈禅师示大乘顿悟法要

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第078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六) 第078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六)

第077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五) 第077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五)

第076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四) 第076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四)

第075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三) 第075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三)

第074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二) 第074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二)

第073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一) 第073集 大乘佛法之精髓以如来藏为根本(一)

第046集 受学大乘之因缘(二)、种子的意义、三种能变(一) 第046集 受学大乘之因缘(二)、种子的意义、三种能变(一)

第045集 受学大乘之因缘(一) 第045集 受学大乘之因缘(一)

大乘行者回家的过程 大乘行者回家的过程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一】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一】

值得学习的经典人生箴言 值得学习的经典人生箴言

清净法师:大乘攻略:再学 四、转识成智 清净法师:大乘攻略:再学 四、转识成智

清净法师:大乘攻略:初学 十一、准提观修 清净法师:大乘攻略:初学 十一、准提观修

清净法师:大乘攻略:前言(大准提祈祷文) 目次 清净法师:大乘攻略:前言(大准提祈祷文) 目次

法眼宗禅诗与大乘佛典 法眼宗禅诗与大乘佛典

给天下父母亲☆知恩报恩☆报父母恩☆孝亲系列之经典选辑(一) 给天下父母亲☆知恩报恩☆报父母恩☆孝亲系列之经典选辑(一)

听世尊为我们讲孝养父母之道--- 佛说经典 选辑 听世尊为我们讲孝养父母之道--- 佛说经典 选辑

毁谤大乘不生极乐 毁谤大乘不生极乐

实修大乘之行门--念佛法门 实修大乘之行门--念佛法门

纯智法师: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358-360) 纯智法师: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358-360)

二十徒劳行--十六:若修大乘教法,无大悲心为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十六:若修大乘教法,无大悲心为徒劳也

花椒食疗的13个经典偏方(图文) 花椒食疗的13个经典偏方(图文)

索达吉堪布:大乘佛法去除痛苦、得到快乐的方法有何殊胜之处? 索达吉堪布:大乘佛法去除痛苦、得到快乐的方法有何殊胜之处?

第21集 读诵大乘(二) 正纬老师主讲 第21集 读诵大乘(二) 正纬老师主讲

障碍大乘的32种因缘与速得成就菩提的32种因缘

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经典依据 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经典依据

陈大惠:三个经典比喻和三句名言 陈大惠:三个经典比喻和三句名言

第16集 毁谤大乘不生极乐 正礼老师主讲 第16集 毁谤大乘不生极乐 正礼老师主讲

陈兵:大乘根本加行论 陈兵:大乘根本加行论

祈竹仁波切:有人说小乘是低级佛法,大乘行者不应修持,对吗 祈竹仁波切:有人说小乘是低级佛法,大乘行者不应修持,对吗

大乘尊之为大乘天,小乘尊之为解脱天 大乘尊之为大乘天,小乘尊之为解脱天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做人做事的经典原则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做人做事的经典原则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经典爱情哲理故事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经典爱情哲理故事

劝请发大乘菩提心 劝请发大乘菩提心

皈依三宝后,首先要读的佛经典有哪些? 皈依三宝后,首先要读的佛经典有哪些?

前世今生未了缘----全球经典轮回案例集 前世今生未了缘----全球经典轮回案例集

古代经典放生故事四则(一) 古代经典放生故事四则(一)

古代经典放生故事四则(二) 古代经典放生故事四则(二)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高僧形貌丑陋却记忆超群,研习经典终名声远播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高僧形貌丑陋却记忆超群,研习经典终名声远播

二十三条经典语录

现代因果实录:经典文字不宜简化 现代因果实录:经典文字不宜简化

大乘菩萨道的真义    大乘菩萨道的真义   

什么是有机维根生活?“上海唤觉”的演绎绝对经典! 什么是有机维根生活?“上海唤觉”的演绎绝对经典!

古代经典放生故事四则(三) 古代经典放生故事四则(三)

古代经典放生故事四则(四) 古代经典放生故事四则(四)

地藏菩萨感应录:为报亲恩抄经典 无意事业突发达 地藏菩萨感应录:为报亲恩抄经典 无意事业突发达

古代经典放生故事四则(五) 古代经典放生故事四则(五)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传奇 第五章:大乘佛法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传奇 第五章:大乘佛法

佛教经典有关素食的描述 佛教经典有关素食的描述

最奇妙的介绍职业感应(观世音菩萨亲自帮一信女换工作的经典 最奇妙的介绍职业感应(观世音菩萨亲自帮一信女换工作的经典

海涛法师:怀孕的妈妈读诵哪一部经典比较好? 海涛法师:怀孕的妈妈读诵哪一部经典比较好?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