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参禅是要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悟明真心、眼见佛性,因此也称为佛心宗,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禅宗所要参究彻见的,正是众生各个本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实相心如来藏。证得如来藏时,就是佛菩提的真见道,就是经中说的觉,就是证菩提、证真如。这时是真见道,算是真的进入内门修学佛法。以后就是相见道位的修学,直到通达了以后才能入地。
可是证得真如以后,还要眼见佛性,那可是个特大号的瓶颈,这个瓶颈比明心的瓶颈更难通过,因为它很坚固,也很细小。想要通过这个瓶颈条件要很多,而且这个佛性是要凭眼见。所以大慧宗杲禅师讲眼见佛性时说:菩萨眼见佛性,须是眼见始得。也就是说,所谓眼见佛性,须是菩萨种性的人才能看得见,而且得要以父母所生眼,亲眼看见才算数;并不是找到了如来藏,看到了如来藏有使人成佛的自性,就算是见性了。因为眼见佛性以后,是要在山河大地上,可以看见自己的佛性;而明心以后,却无法在山河大地上,看见自己的如来藏。
因此,禅宗实证有三关之别:第一个破初参证真如,亲证如来藏;第二个破重关眼见佛性;另外还有第三个破牢关。这样全部都成就了,一般而言,是可以使人成为慧解脱阿罗汉,一定会具足发起初禅,但是智慧却绝对不是阿罗汉所能想象。
所以,真正懂得禅宗的人,都不会小看禅宗的开悟明心,因为这是入道的基础。不管哪一个宗派,只要真的在大乘佛法中入道了,都是跟禅宗的破初参相应。因为大乘法的入道,就是发起般若的中道实相智慧,最主要的是要实证,要证真如,而真如是以如来藏为体来说。
偏偏如来藏的实证不能靠思惟,禅宗祖师所谓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正是这个意思。而如来藏的所在,佛陀又在经中告诫弟子们不可明说,因为知道众生不会在听闻时就信受,那就要让众生自己去参禅、去体究;众生若是自己参究出来就会信受,因为凡是自己参究出来的,一定会有智慧伴随着产生出来,就会信受而不退转。
因此达摩祖师所传的,就是这个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法。而这个般若的开悟,是参禅时一念相应突然找到的,不是靠思惟来整理才渐渐显露出来。譬如一颗芒果,它的香味,它的甜味、酸味,假使没有亲手拿在手上,送进口里来吃,任凭别人怎么样解说,自己怎么样揣摩想象,终究无法真正了解;众生听了很多芒果大概多大、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味道是如何,他听了很多,可是他从来不知道哪个是芒果的味道。一大堆的水果,他都要每一种去拿来尝尝看,终于找到并且亲自品尝了,那就不必再假借种种言说,因为他已经了然于心了。
禅宗的参禅也是一样,一定要自己真参实究,加上有正确的禅法知见,就这样子突然间找到了,而且有智慧确认是正确的,是没有错误的,这时就称为开悟明心实证般若。
所以,般若的难悟难证,原因就在这里;因为般若的见道,是一念相应而悟入的,不是经由思惟而渐渐增加出来的。
更新于:2023-11-27 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