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集 略谈大乘解脱的密码

2024-02-04 学佛释疑三

何正珍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正觉教团所推出电视弘法节目《学佛释疑》系列,今天要谈的题目是略谈大乘解脱的密码。

在上一集中,我们随着佛陀对仙尼的引导,让仙尼能够正断我见;也因为仙尼能够无慢恭敬于佛陀的教示,至心归依于三宝、依教起观、见法,自知得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得阿罗汉。因此若是不能正信、正知真我如来的甚深微妙法要,是绝不可能证得阿罗汉果。在佛陀要入涅槃时,大迦叶菩萨请求佛陀开示:【世尊!唯愿哀愍,重垂广说大涅槃行解脱之义。】(《大般若涅槃经》卷五)佛陀赞叹迦叶菩萨说:【善哉!善哉!善男子!真解脱者,名曰远离一切系缚。若真解脱离诸系缚,则无有生、亦无和合;。譬如父母和合生子,真解脱者则不如是。】(《大般若涅槃经》卷五)佛陀先定调真解脱不是修行后才出生的法,也不是和合而生的法;也就是真解脱它不是要经过修行才出生的法,也不是众缘和合而生的法。

在《大般涅槃经》中,佛陀又接着仔细地、次第地开示真解脱的内涵,让后世因缘成熟、信力具足的弟子能够依教起观,不会再有所怀疑。如来、真我、真解脱是有什么特性?不是修得,那就一定是证得,如何证?这就是从《阿含经》、《般若经》一直贯通到唯识经论都有说的空、无愿、无相的三三昧。依弥勒菩萨的开示:【三种解脱门亦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谓由遍计所执自性故立空解脱门,由依他起自性故立无愿解脱门,由圆成实自性故立无相解脱门。】(《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也就是要了解如来、真我、真解脱,就是要能证得这三三昧;那要知道这三三昧,依弥勒菩萨的开示,就是要能够通晓三自性。但是三自性是依什么法而有的?经典中说;【阿赖耶海,为戏论麁重所系。五法、三性,诸识波浪相续而生。】无着菩萨开示:【已说所知依,所知相复云何?应观此略有三种:一、依他起相,二、遍计所执相,三、圆成实相。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摄大乘论本》卷二)也就是要知道三自性,先要知道所知依,也就是阿赖耶识,这就是大乘观行的密码所在;若能证解阿赖耶识,确实了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才是合于圣教量,是佛所要教示的真解脱法的法要、如来的实义。

大乘法师说法,如果不能依于核心法要来为开示,那么他所说的只是人天善法,只是三界中流转的法,无法帮助弟子真正的解脱。如果是否定如来藏阿赖耶识,讲大乘非佛说,那更是现身谤佛谤法,是邪教导、是邪师,食如来食、穿如来衣,却谤佛、谤法,现高座说法,这样的人是佛法中贼。这是经典中佛陀所一再告诫的事,我们不能不慎思。所以世亲菩萨回小向大后,所写的《六门教授习定论》中,清楚地定调:【求解脱者,谓于声闻乘等有差别故。于三乘中,心乐解脱,名求解脱。云何解脱?二种障全除,斯名为解脱。何者是二障,除之名脱?应知执受识,是二障体性;识者,即是阿赖耶识;执受者是依止义,谓是烦恼、所知二障体性。】(《六门教授习定论》)世亲菩萨的开示就是在三乘法中,如果心志在解脱道上修行,不断地依于解脱法上去实修,就是求解脱。什么是解脱呢?就是除掉烦恼障和所知障。有学者说所知障就是成见、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看法,只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智慧就开了,这是误会后执名取义的错解。妄想、分别、执着都是属于烦恼障的现行,还谈不上烦恼障的随眠,更无法及于所知障的内涵;所知障主要是对于二乘菩提的法、佛菩提的法、成佛之道的内涵、修证的方式不如实了知,所以称为所知障。学者这样的说法,是因为受了一分非以修行为起想,而以文字研究为导向的,现今学术研究者的错误认知与教导,因为这样的认知,就整个错会了佛法的修证。

这暂且不去谈它,我们说大乘佛法修证的密码,一定要先证得阿赖耶识,转依阿赖耶识本来自性清净、无染的真如体性,才能正观烦恼障和所知障;如果不知、不信受有第八识阿赖耶识,又名如来藏,是不可能正观所知障和烦恼障的内涵,只能在表相上,如世间学术研究者所言:只要放下不去分别、不去执着;那样不但不及世间人解放压力的方法,更无法证得二乘的解脱,更何况是甚深的大乘法。所以什么是解脱正见,实在是是否能够证解阿赖耶识的至要关键。而平实导师的教导要大乘见道,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着非常次第分明的开示,平实导师一直告诉我们要先具备次法的功德,也就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离为要。这样的内涵一再重复的说,因为这是重要的基础,这个内涵没能具足听闻、思惟、体会与修证,则纵然知道第八识的知识,也无法转依成功,因为根本不净。另外要能够勤修动中定的功夫,也就是无相念佛的功夫,如果无相念佛的功夫没能成就、没有定力,那也不能安住于第八识阿赖耶识,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体性;因为没有如实亲修无相念佛的功夫,所以没有发生定力,所以没有办法去观修真如智慧,没有办法真正的和真如相应。所以可知如果要见道的人,次法和定力先修的重要性。

弥勒菩萨也开示:【又复依止静虑律仪,入谛现观得不还果,尔时一切恶戒种子皆悉永害。若依未至定证得初果,尔时一切能往恶趣恶戒种子皆悉永害。是即名为圣所爱戒。】(《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弥勒菩萨的开示就是说:三果人至少必须有初禅具足实证的定力作为基础,才能够支持断除五下分结的功德。五下分结就是贪结、瞋结、身见结、戒取结,以及疑结。和初果不同的,三果人是实修正断三缚结,以及对于欲界的贪与瞋,他再也不会受到欲界的贪与瞋的系缚,所以才能证转三果人的解脱智慧以及解脱正受;所以三果人一定要具足初禅的证量,同时也断了恶戒的种子。如果有人自称三果或三果以上,或者自己觉得有初地以上的修证,乃至自称成佛;那么三果的证得内涵是最基本的检验法,如果连初禅都没有证得,连三果的内涵以及修证的方法都说不出来,这样的人一定是大妄语。如果我们有遇到这样的人,应该要用这个简单的方法来告诉他、来提醒他,而初果人的见地与解脱正受,也要有未到地定的定力作为基础,才能支持断除三缚结的智慧与解脱正受。

否则对于什么是往恶趣,恶戒的种子如何修除,那是没有力量去观照;没有力量观照,更不可能去修除以及永害,因为没有相应的定力,那他观行所得的智能都只是干慧,他所得的只是一个知见而已,没有办法成为有力的运转,那么未来还会因为恶因缘,例如:去受密宗的三昧耶邪戒,而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乃至成为下堕法。如果是去转修密宗的三昧耶戒,这样子不但没有办法得到真正的解脱,还会下堕三恶道中;因为整个三昧耶戒,就是以邪淫,以淫欲为最终的导向,走向乐空双运的一途。这样光是欲为不净这四个字,最基本的法都作不到;或者一个人空有初果的智慧,但是在名闻利养,或者恶因缘的诱惑下,因为没有定力,就会为了世间的利益而谤贤圣、谤正法,或者可能会被世俗法的五欲而诱惑,乃至于又造作了三恶道的种子,违犯重戒而导致下堕。

所以由此可见,藉由次法的修学而发起定力,要能够先调伏刚强的心性,能够正见五欲的过患,再来求证第八识阿赖耶识的相应,这是非常重要的,定力的重要,在于定力可以伏惑。当学人有了正确的观行智慧时,如果有能够降伏烦恼的定力时,他断三缚结的转依,以及证真如的转依才能够成功。如果没有定力作为助缘,断三缚结以及证真如以后,纵然他有了这样的知见,但是他的证转没有力量,所以那样的慧只是干慧。如果就像水塘没有水一样,没有办法起润泽的作用,所以转依没有能够成功的话,初果以及明心见道证真如,都没有实质的意义。这样的人,如果读了善知识的书、依善知识的教导,虽然知道实相心的内涵,但对他而言,只是多了一门的知识,见道的功德没有办法起行,这样的人不是真实见道的人。所以对于二乘见道断三缚结,以及大乘见道证真如,会再度地产生许多的疑问,而且纠缠不清。

佛陀在《大般涅槃经》上面开示:【善男子!如拔坚木,先以手动,后则易出。菩萨定慧亦复如是,先以定动,后以智拔。】(《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要先有修定的过程,而获得定力以后,刚强难调的心性先被定力降伏了,然后再以智慧证转,这样子才能够如实地断除结使。因为这个因缘,所以平实导师由他自己亲证的经验,在他所出的第一本书《无相念佛》中,就强调未到地定的重要;而平实导师的强调,就是在证悟之前,就必须要先有定力;这样的强调在平实导师许多书中,都一再重复着。例如平实导师《维摩诘经》的讲记中说:【但是菩萨证这三解脱门时,仍然不乐非时而求,非时而求的人一定不是菩萨。假使有人在大环境未成熟时,在自己的福德、定力、慧力都未成熟时而求证三解脱门,那就是非时而求。非时而求一定会产生烦恼,所以每天学佛修法时修学得很痛苦,到最后仍然一事无成。】(《维摩诘经讲记》第三辑,正智页出版社,页120-121)也就是自己的福德、定力、慧力都还没有具足圆满,就想证得三解脱门,那绝对找不到那个门;再加上自己的因缘、大环境以及跟自己相应的众生的因缘也还没有成熟,那在这样的自己以及外力的因缘之下,如果急求开悟解脱,就叫作非时而求,这样一定会徒生许多的烦恼及妄想。所以如果没有定力,悟后就不可能有受用对于观行所得无法生忍,就等于未悟一样,而所谓的悟也只是知识,而并不是真正的实证,所以世尊就破斥这样的慧叫作干慧。因为没有定力支持他所悟的内涵,所以没有办法安忍他所证的如来藏妙心,所以让他观行所得的智慧境界不能成为自己转依的境界;因为他观行所得的智慧不能恒时运转,所以这样的开悟是没有实质,不能称为开悟;必须有实证的解脱果,或实证的大乘见道,实证的大乘无生法忍,这样有定力的支持才是眞实,否则是无法证转。这样的干慧不是我们所要的。

所以 世尊说:一切的菩萨,他纵然是证得三解脱门,他也必须会先检视自己的定力、慧力、福德力,以及自己大环境的因缘。真正证得三解脱门的人,对于这个部分会如实地去观照,这也就是平实导师所领导的正觉同修会,从弘法初期就要求所有的学员,必须有深厚的无相念佛,动中定的功夫来修学;并且功夫成就以后再转为看话头,由看话头转为参话头,才可能会有真见道的功德。如果定力不足,又没有修学次法伏除性障,再加上不能依止善知识增上修学,一定会退转于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证。所以经中明载着先以定动,后以智拔。如果一个高慢的人、懈怠的人,不想依次法起修,不愿意培养基本的定力,这样就没有实证如来藏真如心的因缘和功德。在《阿含经》中,世尊开示:【我涅槃法,终不为彼,懈怠无智,之所获得;犹如良马,上大丈夫,断除爱结,尽诸烦恼;除祛四取,获于寂灭;能坏魔军,住最后身。】(《别译杂阿含经》卷一)由此证知必须要实修,获得定心以为依凭,然后断除见结,有结才能够实证初果,或者二乘的无余涅槃,乃至于大乘的真解脱门。所以绝对不是只是听到了什么是如来藏的义理的知识,或者人家告知我们的如来藏的密意,我们就真的证得了这个解脱门,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谈大乘的见道密码,一定要具足次法、定力、依止善知识,才有可能相应真正的解脱。

今天就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更新于:1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