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一)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讲戒开示
非常的高兴!看见各位菩萨们来到西方寺,我们明天(6月22日)早上就会授「三皈、五戒、菩萨戒」,所以,首先你们要给自己同家人一点掌声!你们有这个因缘来受菩萨戒(掌声)!这实在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记得自己出家的时候,那时洗尘长老还在世,在新界蓝地的妙法寺,他给我们开示,他问我们谁是菩萨?连着说了三声,当时没有一个人敢回答;他就拍拍胸脯说:「我是菩萨!」这以佛法来说,就是直下承担!一个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的人,他就是菩萨。好像台湾的慈航菩萨亦曾经说过:「愿汝称我为菩萨。」那为什么要这样呢?就是用菩萨的高度来要求自己──我今天受了这个戒就已经是菩萨。这就是一种肯定与担当。今天大家还不是,明天受戒圆满就是菩萨了。
当然,菩萨可分为多种:有「名義菩萨」、「凡夫菩萨」,还有「登地菩萨」、「佛菩薩」等。名義菩薩、凡夫菩薩是三界內菩薩,未開悟證果;登地菩薩(地上菩薩)(註)、佛菩薩是三界外菩薩,開悟證果的菩薩;三界以外就是已经出离生死了。我们都知道,菩萨有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觉、妙觉,层次是一层比一高,直至最后成佛。所谓「登地的菩萨」,就好像观音菩萨在因地修行之时,因持诵《大悲咒》的功德,从初地的欢喜地超越到了第八地,这就叫做「登地的菩萨」。像我座位后面就有三位菩萨,中间的是观音菩萨,左边的是文殊菩萨,右边的是普贤菩萨。而且菩萨又可分为在家菩萨与出家菩萨,而刚才所说的这三位菩萨,他们现的都是居士身,都是有头发的,跟你们一样,所以,在座的各位,你们明天受了菩萨戒以后,将来都会成为真正的菩萨。
当然了,做菩萨就不能随随便便;出了三界的菩萨,就是脱离了生死轮回,像观音、文殊、普贤这些大菩萨。而我们是刚刚学着做菩萨,所以大家明天所受的戒条,就有「六重、二十八轻」;我们都知道「戒、定、慧」,所谓「由戒生定,从定发慧」,有了戒就能生定;有了定以后才能生慧,这是佛教的「三无漏学」。而「戒」的目的何在呢?摄我们这个身体,摄我们这个色身,摄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古语云「非礼莫视、非礼莫言、非礼莫听」,不应该看的,你不要看;不应该说的,你不要说;不应该听的,你不要听。这就是我们言、行的道德规范,限制我们去做一些不适合的行为。但是我们脑子的东西、意念的东西,是不受任何规范所约束的,必需要靠「定」来稳固,所以,我们要有禅定工夫;也就是说,戒、定、慧三者是立体地相连的,这是我们学菩萨的佛弟子所应该要理解、要懂得的。
在《华严经.离世间品》中提到菩萨有十种戒:「何等为十?一、不舍菩提心戒;二、远离二乘地戒;三、观察利益一切众生戒;四、令一切众生住佛法戒;五、修一切菩萨所学戒;六、于一切法无得戒;七、于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戒;八、不着一切如来身戒;九、思惟一切法离取着戒;十、诸根律仪戒。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戒波罗蜜。」
一、不舍菩提心戒:如果我们舍离了菩提心,就不是菩萨,因为只有大悲才能生起真正的菩提心,有了菩提心才能成正等正觉,所以修学菩萨道,必须从大悲心开始,今天如果我们发愿要成为菩萨,就必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这个心,我们每一个人原本都具有的;佛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时候所说的第一句就是:「一切的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执着而不能证得。」就是说,这个菩提心是我们本来就具足的,我们毋须向外寻觅。只是由于我们有太多的妄想、分别、执着;种种愚痴无明的障蔽,以致无法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而愚痴无明就是没有智慧,令我们在身、口、意上作种种业,引起无穷的烦恼,这就是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所以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破除各种的无明,一品一品的去破,所谓「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菩萨修行从十信位开始,直至等觉、妙觉而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的漫长时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一个菩萨必须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大愿,必须生起无尽的悲心;如果没有誓度一切众生的悲愿,就只是罗汉的境界,只是声闻、缘觉的境界;一个大乘的菩萨必须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也就是精进不懈,勤求菩提,及利益一切众生为目的,所以,我们学菩萨,就必须以「不舍菩提心」为首要的戒。
注释:
注:「地上」指初地以上。菩萨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断一分之惑,证一分之理,称为欢喜地,是为初地;初地以上有十地,若满二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则可至佛果。故初地以上,称为地上;初地以前,称为地前。地上者称为法身菩萨,地前者称为凡夫菩萨。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二)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接6月24日文)
第二是「远离二乘地戒」,所谓「二乘」,就是声闻、缘觉,他们只偏于自利,修行的目的只是自了。而一位大乘菩萨道的行者,必须进入利他即他受用的范围;当进入一佛乘之后,就会发现声闻。缘觉的修法不究竟,所以才要远离二乘地;所以才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悲心大愿;我们学修菩萨行,就是要把这个「悲心」扩大到所有的众生,因为一个菩萨必须悲悯、爱护一切众生,才称得上是菩萨。因此如果我们想成为菩萨,首要的条件就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发大悲心,发菩提心;我們有了大悲心,才能發起真正的菩提心,如果没有大悲心与菩提心,那我们就不够资格做菩萨。是故《华严经.离世间品》中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如果我们忘失了菩提心的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那怕是布施、行善,乃至是种种功德,都不是正业,都变成了魔业。而且我们所受的戒,也会退失了。这一点大家必须要懂得。
第三是要「观察利益一切众生」,我们要懂得观察利益一切众生,假如不能够观察利益一切众生,也是犯戒。所谓「众生欢喜,则诸佛欢喜」,我们一定要做到利益他人、帮助他人,才算是菩萨。我们为什么尊敬观音菩萨?就是因为他大慈大悲,没有自己,不顾自己,完完全全的无我。「有我」是不是菩萨啊?「有我」就不是完整的菩萨行,这一点大家要懂得。
第四是「令一切众生安住佛法戒」;我们都知道,佛法是觉悟之法,但如何才能令一切众生「安住在佛法」之中?其实用什么办法都可以,譬如说,这个人没饭吃,你来救济他,你给他饭吃,这也是慈悲心的一种,但却不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慈悲除了给饭吃,给予救济以外,还要让他觉知到生命的存在,让他感受到苦的存在、无常的存在。那要如何转化呢?就是令他安住在佛法当中。
菩萨道的实践无非是「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我们不但承事诸佛如来,而且更要承事所有的众生,唯有令众生欢喜,诸佛才会欢喜,所以,我们承事众生就如同承事如来一样;对待众生就如同对待佛一样,这才是真正的菩萨行。
还有第五是「修一切菩萨所学戒」。「菩萨所学戒」,一般而言是「菩萨学处」,戒是学处、法是学处,也就是「六度万行」,而最基本的是「六度」、「四摄」;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而「四摄」则为: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些都是菩萨应该要学的,都是菩萨所必须具备的。所以菩萨所学范围很广。但是这些菩萨所学的理论,不能只是停留在概念之中,必须付诸实践。我们不要让它停留在概念中,否则那是阿罗汉的境界。也就是说,一切菩萨应该学的,我们都要去学、去修。
接着第六是「于一切法无所得戒」这是从理上来讲的。「于法无所得」是因为空性本来就是如此。而「一切法」涵盖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包含森罗万象。一切法就好像海水中的波浪;波浪是假相,假相就是幻化,幻化就无所得。因此菩萨要于一切法无所得,就必须看破波浪的本质,而进入性海的一真法界里,也就是进入一真法界。这种心性的体悟相当微细,它是实际修行的功夫。如果我们无法超越波浪的假相,就会停留在概念上,无法进入实际的状态。所以我们一定要破除概念的束缚,否则这就是「法执」。
第七是「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戒」。「菩提」是觉性觉知。因此,修学菩萨道的人,必须将一切善根趋向于觉知的目标,即是以善根来回向菩提。假如一切善根不是回向菩提,而是把善根用在其它的地方,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回向就是趋向于终极的目标,我们要把一切所作所为趋向于觉悟。离开这个目标就是犯戒。因此,回向菩提就是趋向于觉性,并将一切善根都用于觉性的启发上。随着我们平日功课的用功、所修的法门之深入,功夫的深浅,当然会有不同,但这些都是善根。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让我们所有的恶都不作,一切的善都奉行,这就是基本的戒,亦是菩萨道的基本精神,如果我们能坚持这种精神,我们就具备了一个菩萨应有的资格。
还有,第八就是「不着一切如来身戒」。如来是自性。如来身是「自性的体相」,我们要能够不执着,可是众生很容易执着如来身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初学的时候是要有执着的,对于诵经、念佛、礼佛、持咒,若不执着就无法进入状态。但是当我们修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放弃修持方法上的执着,这样就叫做「不执着一切如来身戒」。否则一直执着于外相与形式,就永远是初学者,永远都不能成就。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三)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跟着,第九是「思惟一切法离取着戒」。「取着」就是「执着」。取有贪爱的意思,因为有贪爱,所以才会执着。执着就会取,反之就不取。我们要知道,一切法都不过如幻,所谓佛如影,菩萨如幻,一切如响,转瞬就消失;因为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一切都是没有自性的,一切都是无所得的,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所以我们要思惟一切法,要知道法的殊胜、法的效用、法的不可思议性,然后要放下它,不再贪爱它,如此便能慢慢地破除我执与法执,而且还得认真修学。
也就是说,既修而又不要执着于修,修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到了巧还能不执着,才算是殊胜。那么如何达到不执着呢?就要懂得观因缘法。因缘具足就去修,不具足就放下。因缘随着我们的心念力可以达成。
但是,修此法要懂得应用,福报现前不必远离。因为我们要修的是无漏性福德与无漏的福德性,所以要想离一切法而不取执,就要懂得观因缘法──我们思惟一切法的殊胜,然后积极的去修行。这是一个菩萨应该懂的。
最后,就是第十「诸根律仪戒」。「诸根律仪」是讲我们的身相威仪。这个戒就是世间法所说的戒。诸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律仪是要做到不违犯。也就是说,让我们的诸根,摄受在一个向上、向善的、进取的方向──我们从十信位开始,精进修行,努力不懈,逐步上升直至成佛,这是一个菩萨应有的精神。为什么呢?因为诸佛如来都是以大悲心为体,因众生而起大悲,由大悲心生菩提心,以菩提心而成正觉。这在〈普贤菩萨行愿品〉里头说得非常的清楚,而且怎么样啊?「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行愿乃尽;而虚空界不可尽,众生界不可尽,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行愿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种向上的心,至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界、众生烦恼界,都尽了以后,我们的行愿才会尽;但是如果这些界都未尽的时候,我们的行愿就不会穷尽,而且还要随顺众生、供养众生,做到「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因为,做菩萨不能说:「我累了,我要休息、休息!」菩萨是没有休息的,而是要恒住在菩提心之中,念念之间都兴大悲之心,这才是菩萨。否则的话,就不具备一个完整菩萨的资格,所以我们做菩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却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因为「菩提心」是菩萨的生处,「深心」是菩萨的生处,「至诚心」是菩萨的生处;所以我们学菩萨道,修菩萨行要有「深心」、「至诚心」、「回向发愿心」,这也就是在净土里头所说的「三心」;具足此三心,就能达到「上品上生」的境界。
还有,「诸地」是菩萨的生处,刚才已经说了,菩萨修行要从初地起,而初地可分为十地,这些「诸地」都是菩萨要去的地方。「大愿」是菩萨生处,「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这个才是菩萨。「大悲」是菩萨生处,如果没有生起大悲心,那就不是菩萨;菩萨必须要大慈大悲,这个大家要懂得。「如理观察」是菩萨生处,因为菩萨必须要有善巧方便,善于观察众生的根性,然后应机摄化,正如《维摩经.佛国品》所说:「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菩萨为降伏众生而取佛土」,菩萨成就佛土的目的,就是为了摄化、降伏众生,这一点大家要明白。这就是菩萨的善巧方便。
还有,「大乘」是菩萨的生处;大家受了菩萨戒后,如果心量仍然很窄,这就不是学大乘,我们很多人都是「说大乘,行小乘」;大家受菩萨戒以后,就不要停留在小乘里,一定要行大乘,这才是真正的菩萨道。「教化众生」是菩萨生处;受了戒以后,我们就有教化的责任,我们要发愿协助观音、文殊、普贤菩萨,教化所有的众生,这些都是一个菩萨的基本的条件。「智慧方便」是菩萨生处;智慧(般若)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神、禅定、般若)最高的精神;智慧犹如人之眼目,引导前行,不会迷失;是故,如果没有智慧如何摄受?如何降伏?所以「智慧」是菩萨的生处。当然,更重要的是「修行是一切法」的生处,因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如来都是经过艰辛努力的修行,最终才得以成就的,而所谓「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错误,让自己的身、口、意与诸佛菩萨相应,这才可称得上是真正的修行。所以一个菩萨要如实的修行。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四)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大家知不知道,佛涅槃以后,佛弟子以什么为师啊?就是以「戒」为师。而在大乘菩萨戒法里面,有「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现在首先说(一)摄律仪戒,又作自性戒、一切菩萨戒;是舍断一切诸恶,含摄诸律仪的止恶门。为七众所受之戒,随其在家、出家之异而分别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条;亦可总归为别解脱戒、定共戒、道共戒三种。又此戒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净,由于恶覆,所以不得显;今离断诸恶,故而得以显现。
(二)摄善法戒,又作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提道戒。此为修善门,是菩萨所修的律仪戒,以修身、口、意之善回向无上菩提,如常勤精进,供养三宝,心不放逸,守摄根门及行六波罗蜜等,若犯过,则如法忏除,长养诸善法。
(三) 饶益有情戒,又作摄众生戒、作众生益戒,即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此为利生门。《菩萨地持经》卷四举出十一种,即:(1)众生所作诸饶益事,悉与为伴。(2)众生已起或未起之病等诸苦及看病者,悉与为伴。(3)为诸众生说世间、出世间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4)知恩报恩。(5)众生种种恐怖,悉能救护。若有丧失亲属财物诸难,能为开解令离忧恼。(6)见有众生贫穷困乏,悉能给予所须之物。(7)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众。(8)先语安慰,随时往返,给施饮食,说世善语。进止非己,去来随物。(9)对有实德者,称扬欢悦。(10)对有过恶者,慈心呵责。折伏罚黜,令其悔改。(11)以神通力,示现恶道,令彼众生畏厌众恶,奉修佛法,欢喜信乐,生希有心。
此三聚净戒可以说是大乘僧、俗的通行戒,然大乘僧众始受摄律仪戒,即受二百五十戒,此谓「别受」;后再总受三聚净戒,称为「通受」。
所以简单地讲,「摄律仪戒」是说,我们要「诸恶莫作」,不该做的就不能做,若做了就犯戒;「摄善法戒」,就是众善奉行,也就是该做的才去做;而「饶益有情戒」,就是对众生有好处的、能够帮助众生的,我们才去做,若不做就是犯戒。这就是菩萨戒的基本精神。如果不具备这三个条件,我们今天这个授戒就不圆满。
当然了,大乘佛教的戒律有多种,有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还有比丘戒、沙弥戒、比丘尼戒、沙弥尼戒等很多种戒。我们今天是给在家的居士授在家菩萨戒,而我们出家人所受的是出家的菩萨戒,戒条就比较多,相对来说你们所受的就比较少。但最重要的是,这里头有一个叫做「开遮持犯」,什么时候能开,什么时候不能开,大家一定要懂得,否则的话呢,受了戒以后给自己增加了很多的烦恼,而且也不懂怎么样来持戒,这就不正确了。所谓「遮」就是禁止,不能犯的;而「开」就是开缘,也就是行方便;但什么时候才能开缘呢?就是在利益众生、救护众生的时候,他们有急难,必须予以救助,所以是非不得已的时候,我们才能犯戒。不过,在这种情况的犯戒,不单没有罪,而且还有功德。
说到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小的公案:
佛住世时,舍卫国有一个波斯匿王,他原本是一个暴君,嗜杀成性,经常杀人;他为什么要杀人呢?就是因为他喜欢好吃的东西,只要那个厨师的饭菜煮得不好吃,他就把他给杀掉。但是他有一个王妃,这个王妃就是茉莉夫人,她是一个受过三皈五戒的优婆夷,为守五戒戒行,平常绝对不陪国王喝酒。
一天,波斯匿王打猎回来以后喝得有点醉了,由于厨师准备的饭菜不好吃,他非常愤怒,实时下令要斩杀这个最后剩下来的厨师,这时茉莉夫人听到这个消息,觉得杀掉这个厨师问题就严重了,因为其它人烧的菜都不合国王的口味,唯独这个厨师烧出来的菜国王才肯吃,若把厨师问斩,以后国王的三餐饮食就成问题,日子就会很难过,而且人命关天,也不能让国王在酒醉中糊里胡涂的把一条人命给杀死。
所以,本来已受了五戒,还守了八关斋戒的她,却打扮得非常漂亮来的赶到国王身边,来安慰国王并陪伴国王饮酒,对国王说:「王上别生气了,我来陪您喝酒,厨师我会代您下令斩杀掉。」然后马上到外头交待,叫人先把厨师藏起来,不可以处斩,因为这是国王酒醉中所下的命令,不可当真。茉莉夫人再回到国王身边时,向国王骗说:「王上,请息怒,厨师已处斩了,我来陪您一起喝酒,不要生气了!」
国王听到夫人要陪伴他喝酒,非常高兴,因为平常夫人是从来不会这样做的,今天有夫人陪酒,真是一件快乐的事。于是就不知不觉的喝到醉得不省人事;当醉醒过来后,想起自己在酒醉中下令把厨师处斩的事情,此后没有好菜可吃,觉得很苦恼,非常后悔,随即问随侍在身边的茉莉夫人:「您昨天说要帮我下令把厨师处斩,您真的把他杀掉了吗?」夫人说:「王上,您说要处斩,谁敢不遵旨?」国王听茉莉夫人这样说,非常后悔地说:「糟糕!我以后三餐的饮食怎么办?」
这时茉莉夫人就试探国王的想法,问国王说:「假如没有杀掉他的话,您要如何处置他?」
国王说:「那正是好事,我正在后悔把他杀掉哩。」
茉莉夫人听国王这么说,就放心的把真相说出来:「王上,当时您正酒醉中,我不能把您的话当真,所以先把厨师藏起来,骗您说处斩了,现在您要赦他无罪,我才可以把人放出来。」
国王知道原来厨师未死,很高兴的对夫人说:「那太好了,您救了他的命,助我解决了三餐饮食的问题,就赦他无罪算了。」
茉莉夫人为了救厨师的命,陪着国王喝酒并打说了谎话,却犯了五戒的不饮酒戒和不妄语戒,于是第二天中午时分,就赶去给孤独园,求见佛陀,向佛忏悔:
「世尊!弟子昨天陪国王喝酒并说了假话,犯了酒戒和妄语戒,现在向佛陀您发露忏悔。」然后将自己为喝酒的经过一一向佛陀禀告。
这时,佛陀对茉莉夫人说:「你为救人喝酒,不但没有犯戒罪,而且还有大功德。」
这个故事中的对茉莉夫人就是为了「饶益有情」而行方便,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说「开缘」,否则的话,不能说是「方便」;所以佛教不容许滥慈悲,所谓「方便出下流,慈悲出祸害」,不能随便给自己一个借口,让自己做坏事;一定要是利益众生的事情,我们才可以做,否则「犯」了还是有罪的。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五)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既然今天大家来受戒,就要对所受的戒条有清楚的概念与认识,所以接下来要简单地跟大家说一说菩萨戒里面的「六重二十八轻」。
我们现在所用的《在家菩萨戒本》,是由《优婆塞戒经》中的〈受戒品〉节录出来的,适用的对象,限于在家众,不适合出家众,所以叫做《在家菩萨戒本》。
我们都知道,在家菩萨戒,可分为六条重戒,与二十八条轻戒。
因为菩萨发愿利益一切众生;众生最珍惜者,无过于保护自己的生命;我们护生、度生都来不及了,反而杀生,这实在大大地违背了慈悲心;而且众生生命平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是未来的佛,所以我们杀众生就等于杀未来的佛,又怎可以称为善男子、善女人?而你们明天受完菩萨戒之后,也就是优婆塞、优婆夷居士,本来就应该维护所有众生的生命,甚至小到蚂蚁都不会杀害,何况是其它众生的生命呢?可见杀生实在是非常严重的罪,所以佛陀制戒,将不杀生戒排在第一位。
杀生实在是一个大的禁戒,我们受戒以后,不能轻易的去杀生。刚才已经说了,我们众最爱惜的就是自己的生命,最愿意保护的就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不但要爱护、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也要爱护、珍惜他人的生命;我们宁舍生命都不能犯戒,如果我们故意杀生的话,这对我们的菩萨性是有所违背的。
戒文:善男子!优婆塞〈夷〉戒,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受戒已,若口教授;若自身杀,是人即失优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夷〉,臭优婆塞〈夷〉,旃陀罗优婆塞〈夷〉,垢优婆塞〈夷〉,结优婆塞〈夷〉,是名初重。
因此,如果我们受戒后又犯戒,就会如戒文中所说:「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
什么是「暖法」?什么是「须陀洹至阿那含」?在佛教里,小乘有四种果位,就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修行在得果之前,有四加行。四加行位就是:一、暖法位;二、顶法位;三、忍法位;四、世第一法位。
暖法位:「初学佛的人,当无漏智慧火将生,心中光明启发,名暖法位。如钻木取火时,木钻已开始生温热,但尚未达到生火境界。」
顶法位:「修行进而智能增长,达到顶点,名为顶法位。『顶』比喻山顶,用功修习已到顶点,但这顶点可进可退,进就到忍法位,退就到暖法位。」
忍法位:「用功修行到顶法位,若无退转心,努力精进,道心不动,名忍法位。」修行到了忍法位,心地不容易动摇,堕落恶道的机会就很少。
世第一位:「有漏智慧的最终点,在世间有情当中,最为殊胜,名为世第一位。」由世第一位再精进,就进入见道位,可到无漏智慧的境界,也就是转凡入圣,证入初果阿罗汉。
因此,受了菩萨戒的优婆塞〈夷〉,若口教授他人杀生,或亲自杀生,都是犯戒,就连最起码的「暖法位」都不能得到,当然就更不用说其它更高的果位了。
而小乘的四种果位是:一、须陀洹。二、斯陀含。三、阿那含。四、阿罗汉。
须陀洹:「小乘初果,译为『入流』,或『逆流』。」「入流」的意思是:「精进修行,舍离六道生死性,初获圣性,入于圣行流的意思。就是由凡夫性渐入涅盘性。」而「逆流」是指:「精进修行,脱离自然界生死之流的惯性作用,永不再受三途生死,故称『逆流』。
须陀洹是小乘初果,可说见道位。有七番往还生死,生死根已断,如树根拔起,虽然树叶于数日内未枯萎,但决定是必死无疑。
斯陀含:「小乘二果,译为『一来』。修行已断了欲界思惑中的前六品,尚余后三品。尚应在天界〈六欲天〉与欲界〈人间〉往来一次,故称『一来』。」
阿那含:「小乘三果,译为『不还』,或『不来』,是已断尽欲界的后三品思惑,不再来欲界投胎转世,故称『不还』,或『不来』。在人间修行证成三果,命终往生色界净居天,或者是五不还天。」
阿罗汉:「是小乘的极果,也称四果阿罗汉。」具有三种意义:
一、杀贼。二、应供。三、无生。
以下再略作说明:
杀贼:见思惑断尽,杀尽一切烦恼,烦恼如贼,故称杀贼。
应供:已出三界的圣者,人天供养能得无量福,故称应供。
无生:生死果报业尽,永入涅盘,不再生三界,故称无生。
什么是破戒优婆塞〈夷〉?所谓「破戒」是指已受过在家菩萨戒的优婆塞〈夷〉,其行为与戒法相违背,未能遵循戒法的规定行持,就称为「破戒」。但原受的戒体仍存留在身上──「种在八识田中,直至成佛」。
所以我们不应轻易破戒,因为破戒有很多的过失;有那些过失呢?破戒有五种过失:一、自害─断了自己善根。二、为智所诃。三、恶名流布。四、临终生悔。五、死堕恶趣。
又破戒有五种衰耗:一、求财所愿不遂。二、设有所得日当衰耗。三、所到之处众所不敬。四、丑名恶声流闻天下。五、身坏命终当入地狱。
破了戒的优婆塞〈夷〉,可以说天龙鬼神生厌弃,善神不愿守护,人天轻视,对佛圣戒不尊重。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六)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所以我们受了菩萨戒之后,就不应该再杀生,因为杀生的果报实在非常的大,可以说是一个「性罪」;什么是「性罪」呢?因为从犯罪的果报上说,譬如杀、盗、淫、妄,不论受戒或不受戒,凡是造成事实,便是一种罪恶,未来必定受报,因其本性就是罪行,就是业报的正因,所以称为性罪。
不过我们受戒,如果不去犯戒的话,还是有很多的好处,例如:第一是「十方诸佛,愍念守护」,得到诸佛菩萨的悯愍、加持、守护。第二是「临命终时,正见心欢喜」,如果我们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这个时候就会生起正念,内心就会充满欢喜。第三是,「所生之处,诸菩萨为友」,就是将来受生的地方都会和菩萨在一起,而且这些菩萨,都不是凡夫的菩萨,都是「三界以外」的菩萨。第四是「功德多聚,戒度成就」,如果功德累积多了,戒度就自然成就,你就会得到圆满。第五种就是「今生后世,性戒福慧圆满」,如果你受戒以后,持戒清净,现在、将来你的福就会圆满、慧也会圆满。我们都知道,佛是最究竟的觉者,所以只有佛才能福慧圆满,而大家明天受了菩萨戒,将来也会像佛一样福圆满、慧圆满;所以大家受戒以后必须坚持守戒,首先从不杀生开始──害伤其它众生的生命是不可以的、是有违慈悲心的,因为我们都是善男子、善女人,不是一般的人,所以要守护自己的心、守护好所受的戒。
不过,我们要知道,菩萨戒虽然犯了重戒而失戒,但只是受恶法阴影的遮没,却并未失去戒体的功能,因戒体不会从我们的本性理体上失去。所以说,菩萨戒是「有犯无失」的,我们一旦受持菩萨戒后,从生至生,直到成佛,戒体就会永远不失,因为戒体是一种无形状、无表像的无漏体用。当它一旦经过熏习在我们的本性理体之后,只有被遮没的可能,却没有失去的可能。这一点大家必须要清楚、明白。
据经典说,菩萨受持一戒,比小乘持具足戒的功德还要大,因为菩萨戒的每一戒都是「无尽戒」,持一戒即在一切众生分上得到持戒功德;由于众生之数无量,所以其持戒的功德也就无尽了,故受持菩萨戒功德之大,实在无可比喻形容。
如《璎珞经》云:「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又:「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
因此大家发心受持菩萨戒,特别是「六重」戒,这实在是非常非常的难得,为什么说难得呢?因为我们不容易有机缘,现在西方寺有这么一个殊胜的因缘;我们诵完了廿一天的《华严经》,然后特别礼请三师和尚为大家授戒,这样的机缘实在是不容易。
今天我们既然发心受戒要成为菩萨,就要利益一切众生、爱护一切的众生但是,如果我们犯了戒,就会成为臭优婆塞〈夷〉、旃陀罗优婆塞〈夷〉、垢优婆塞〈夷〉、结优婆塞〈夷〉。
什么是臭优婆塞〈夷〉?「臭」就是臭气,污秽的臭气,能使人心生不悦。所以破了戒的优婆塞〈夷〉,因为心生恶、不善法,所以被视为污秽不净,这种污秽,好像尸体的臭气一般,无人敢闻。
是故祖师说:「清净佛法,不容破戒四众弟子。清净大海,不停留死尸。」所以,如果我们犯了戒,就好像把死尸掉进清净的大海之中;大海本来是很清净的,如何容得下这个死尸?所以说,我们不应该犯这基本的戒。
什么是旃陀罗优婆塞〈夷〉?旃陀罗优婆塞〈夷〉,「旃陀罗」是梵文。其有三义:一、屠者。二、执暴恶人。三、下姓。
屠者:就是以屠杀动物为职业的人,也就是屠夫。
执暴恶人:为非作歹,犯科累累的恶人。
下姓:下等阶层的人,二等国民之类。
男人叫「旃陀罗」,女人称为「旃陀利」。
受了菩萨戒的优婆塞〈夷〉,本来具足无量善根,但若不遵守戒法,就会破戒,这样的话,就会将无量善根一一屠杀掉;这与「屠夫」杀玳动物没有两样,所以称「破戒优婆塞〈夷〉」,为「旃陀罗」或「旃陀利」。
什么是垢优婆塞〈夷〉?「垢」者,就是尘垢。不清净、烦恼的意思。有了烦恼、不清净的业因,就会结成生死的苦果;有了烦恼尘垢的优婆塞〈夷〉,就难以解脱生死,出离三界。
什么是结优婆塞〈夷〉?「结」者,就是束缚的意思。因有烦恼才会集成生死,若无烦恼就不会产生生死的因。所以,受了菩萨戒的优婆塞〈夷〉,就是要解开烦恼束缚的结,而后出离生死。若不守戒法而行破戒,反而又再打成了烦恼结,所以称为「结优婆塞〈夷〉」。
前面说到,「杀戒」是优婆塞〈夷〉的第一条重戒,破了这条戒的罪报就是第一重罪,所以称为「初重」。为什么杀业是第一重罪呢?杀戒可分为三等罪:一、五逆罪。二、重罪。三、轻罪。因为杀生里包含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所以它的罪跟五逆罪是一样的;当然杀人是重罪,杀畜生相对是轻罪。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七)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刚才说了,菩萨戒第一重戒就是「杀戒」。而第二重戒是「盗戒」。
戒文云:「优婆塞〈夷〉,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夷〉,是名二重。」
何谓「偷盗」? 「偷盗」的定义是什么?「偷盗」的定义是:「凡是有主物,不与而取,名为偷盗。」也就是说,别人没有给你,而你不问自取,这就是偷盗。佛经里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我们身为佛弟子,不但不偷,而且还要结缘。
戒法上的「一钱」,是指佛陀制戒时印度的币值,印度的「一钱」,相当于唐朝币值的「十六钱」。印度币五钱,即唐朝币值八十钱;八十钱在当时可买长衫一件(大约相等于现代的一千元),可见佛在世时的一钱,其币值是相当之高。
因此,以《在家菩萨戒本》为准则,偷盗「一钱」就犯了重戒。而在《沙弥律仪戒》中,偷盗「五钱」以上,才算是犯了重戒:「佛制盗戒,盗五钱以上犯重戒,失戒体,不通忏悔。四钱以下犯中罪。二钱一钱犯下罪,犹可忏悔。」
所以我们受了菩萨戒的人,偷盗一分一毫都是不可以的。
一般来说,偷盗对象有六种:一、常住物。二、信施物。三、僧众物。四、官物。五、民物。六、一切物。
而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是「常住物」?「常住物」就是:「佛法僧常住之地,曰常住。此常住地上,属十方三世常住三宝所共有之物,曰:常住物。如寺院房地,动不动产。」又什么是「信施物」?「信施物」就是:信徒供养众僧之物品,尚未交给僧众接收者,称信施物。
还有什么是「僧众物」、「官物」、「民物」及「一切物」?以下略作说明:
「僧众物」:亦名现前僧物,凡是界内现前大众僧皆有份本寺界外之僧,及不现前僧无份。盗取僧众物其罪甚重,如《方等经》中华聚菩萨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不能救。」
「官物」:在古代是指皇帝物、文武百官物;现在是各级政府的公物,以及军用物品等。
「民物」:平民老百姓,即世俗人家之物。
「一切物」:泛指公共所有的一切公物,及属鬼神、畜牲所有之物,皆不可偷盗。
因此,大家受戒以后,就必须严格地要求自己一分钱,也就是一分一毫都不能偷,大家要具备这样的精神。
其实,偷盗的性质可分为五种:一、夺取。二、偷取。三、诈取(诡计骗取,耍诈欺骗)。四、偷渡冒税。五、赌博。而犯偷盗戒的条件有六种:一、是有主物。二、有主物想。三、起偷盗心。四、用偷盗法。五、值一钱。六、举离本处。
要知道,偷盗的罪报是非常重的,如《律部》云:「偷盗戒以盗常住物,及僧众物之罪极重,应堕地狱。」又《阿含经》云:「一沙弥,盗常住果七枚;一沙弥盗众僧饼数番;一沙弥盗众僧石蜜少分,俱堕地狱。」「迦叶佛时,三沙弥犯偷盗,死堕地狱受无量苦。」
所以,大家受了菩萨戒后,要识得罪业果报,要时常自我警惕。
接着说「六重」之中的第三重:大妄语戒第三。
戒文云:「优婆塞〈夷〉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夷〉,是名三重。」
戒文中所谓的「不净观」,就是行者观境界不净之相,而停止贪欲的一种修行法门。依智者大师所说:凡修「不净观」厌离的行者,就可以到达「四空处定」的境界。四空天,即是: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如《释禅波罗蜜》卷一云:「行者于第四禅中,厌患色如牢狱,灭前内外二种色,一心缘空,得度色难,获得四空处定,是名无色界定。」
而妄语又可分为「大妄语」和小妄语两种。「大妄语」是:「以不清净之心,作不实的言说,企图欺骗、诳惑,覆隐事实而作出异言。」
也就是说,以不清净之心说一些不实的言说,或为了某一个目的,而企图欺骗,或是诳惑,或是隐覆事实,而做出与事实不符的种种言论,这些都是大妄语。受了菩萨戒的行者,就必须要保持净戒,不能妄语,因为佛菩萨是从不妄语的。
而「小妄语」是除大妄语之外的一切不实的言说,称小妄语。
我们要明白,不妄语戒的意义乃在于:「行者修持的境界,除了佛菩萨、声闻、缘觉可为别人证明以外,一般泛泛之辈绝对不能证明他人境界。修行人若自我夸张炫耀,自言:我得不净观,我得阿那含等词,是自欺欺人,故佛陀制此戒,若违反而破戒者,其所得之恶果如第一重戒。」
此外,妄语有十罪:一、口臭。二、善神远离,善神会慢慢离开你、远离你。三、虽然有实话,别人已不再或难以相信。因为你经常说大话,你所说的话,已失去了信用。四、智人谋议,常不愿与其参预。要商议、讨论什么大事,别人不会再找你参与,因为觉得你这个人不诚实。五、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由于你不诚实,渐渐就会失去了人缘,就会遭人诽谤。六、人所不敬,虽有善言教,人不承用。由于别人不再敬重你,所以即使你说最好的话,别人都不会听。七、常多忧愁。八、诽谤业之因缘。九、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十、若复出为人,当被诽谤。诽谤业的因缘,就是今生时常诸多忧愁;而身坏命终之后,必然会堕落地狱;如果再生而为人,将来还是受到别人诽谤,妄语的罪业何其深重!
因此,戒文中警剔大家:若破了菩萨戒,尚且不能得四加行中的暖法,更何况是须陀洹乃至阿那含果?所以名为破戒优婆塞〈夷〉,名为臭、屠杀戒法、善法,名为污垢、烦恼束缚堕落之优婆塞〈夷〉,是名三重。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八)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接着我们讲第四重的的「邪淫戒」:
戒文云:「优婆塞〈夷〉戒,虽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夷〉。」
出家人是不能淫欲的;对在家人而言,淫可分为「正淫」与「邪淫」二种。「正淫」是指:合法正式夫妻可行淫,若受了菩萨戒的在家弟子虽仍可行淫,但在六日、八关斋或佛菩萨诞期中,都是不可以的,还有非时、非处行淫亦不可以。
而「邪淫」是指:若与夫妻以外之第三人行淫,名为邪淫。丈夫不得与妻以外之女子,妻不得与丈夫以外之男子行淫,如果行淫就犯了邪淫戒。
其实佛教并不鼓励淫欲;古德云:「万恶淫为首。」《楞严经》亦说:「纵得禅定智慧现前,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欲得菩提,终无是处。」就是说,如果你想了生脱死,而淫心不断的话,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淫欲为烦恼的根本,束缚我们不得出离生死。故佛制此戒。
所以,身为在家弟子,大家应该克己自守,在不应该非时、非处即不恰当的地方行淫,就是夫妻到了寺庙里头也要分开住宿。凡受过菩萨戒的佛弟子,犯了此戒,其所受的恶果,与第一重戒相同。
而第五重就是「不说四众过」:
戒文云:「优婆塞〈夷〉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夷〉所有罪过。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夷〉,是名五重。」
什么是比丘、比丘尼?比丘、比丘尼具三义:一、怖魔。二、乞士。三、破恶法。
怖魔:一人出家受具足戒,魔宫震动,魔王恐怖,故名怖魔。
乞士:上乞诸佛正法,下乞众生之色食。
破恶法:比丘、比丘尼勤修戒定慧破贪嗔痴恶法,名破恶法。
就是说,不管什么理由,你都不可以说出家的比丘僧、比丘尼、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居士,这些四众佛弟子的所有过失,你不能说,若说就就犯了说四众过罪,就不是菩萨戒弟子。所以受了戒的人,要做到口业清净,守口如瓶,不说别人是非长短;改除造口业的习气,因造口业会引致后患无穷,令人不敢信赖,心生恐惧,甚至与对方结恶缘,其果报是相当严重的。
正如古德所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个人他今天犯错,不等于明天犯错;他今天虽然犯了错,但将来还是可以改过的。所以我们要防犯是非,就要做到以下四点:一、不说是非。二、不传是非。三、不听是非。四、不打妄语。
古语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要择善固执、我们要知错能改;并且一定要与善知识为伍。
由于四众弟子,时常来往,如果彼此宣说罪过,就会破坏四众的和合。故佛制此戒,若犯了此戒,其所得恶果与第一重戒相同。
接着第六重就是「不酤酒戒」:
戒文云:「优婆塞〈夷〉戒,虽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夷〉,是名六重。」
就是说,受了优婆塞、优婆夷戒以后,即使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命也不可以买卖酒类,如果犯了这个戒,当下就失去所受的优婆塞、优婆夷戒,就不能得到煖法,何況是须陀洹乃至是阿那含果?所以这亦是六重戒之一。
而酤酒有两种意义:一者买酒。二者卖酒。
我們都知道, 饮酒会乱性,控制不了自己,前人都有饮了酒五戒齐犯的例子,所以身为受戒的菩萨戒弟子,应该停止饮酒;因为酒对身体有很多的坏处,而且可能会做出败德、乱性、发狂、杀人、放火,破一切戒的事,所以如果学佛之人再买卖酒类,就会残害到其它众生;正如《梵网经》所说:「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一切酒不得饮,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是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受恶果,与第一重戒相同。
六重戒结文云:「善男子!若受如是优婆塞〈夷〉戒,能至心持,不令毁犯,则能得如是戒果。善男子!优婆塞〈夷〉戒,名为璎珞,名为庄严。其香微妙,熏无不遍,遮不善,为善法律。即是无上妙宝之藏,上族种姓,大寂静处,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直发是心,尚得如是无量利益,况复一心受持不毁?」
意思是说:如果受了这些优婆塞、优婆夷的在家菩萨戒,能存着至诚心受持,不使令毁犯戒律,就能获得持守戒律的好果报。在家的优婆塞男居士,或者是优婆夷女居士所受的这些戒律,就像珠宝串成的璎珞,名为最庄严,清净戒的香气很微妙,戒香的熏染没有地方不遍满,能遮挡不善的恶法,是善好的法律,更加是至高无上微妙法宝的宝藏,是上等种族大姓,是最大寂静的处所,是如同灵丹妙药的甘露法味,能生一切善法的田地,能正直发起至诚心,尚且能得到这样多得无法计量的利益,何况更加能专心一意受持戒律而不毁犯呢?
所以我们受菩萨戒的弟子们,必须以至诚的心来受戒,不要毁戒、犯戒,如果你守戒守得好,将来自然会有好的果报;如果守得不好,将来就必定会得到坏的果报。而且,大家知不知道什么东西可以远播呢?可以逆风而走呢?很多的香都是顺着风走的,只有一种香,就是戒香──唯有戒香才能逆风而走。我们守戒守得好,就會有戒香,就可以远播,就可以逆风而走。所以大家一定要守好这个戒。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常一切诸善根(九)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接着,我们继续讲「二十八轻戒;虽然是轻戒,但是我们不要「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啊!所以我们轻戒也要把它当做重戒来想。
二十八条轻罪小戒的第一条──「不供养父母师长戒第一」
戒文云:「善男子!如佛说言,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佛陀制供养父母师长戒的用意:人伦之始,我们这个色身受之于父母,也就是说,父母给我们色身,师长给我们法身慧命,他们对我们都是恩重如山,百千劫报答父母、师长恩德,犹不能尽,所以我们应尽心尽力供养,奉事父母、师长。如果我们受戒后又犯戒,即是得失意罪,善法就不能生起,就会退步堕落,戒行不清净,造下生死的业因,永劫沉沦。
在净业「三福」里头,第一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指的是实践世间的善行。所以大家要知道在世间善之中,首先就是要供养父母、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这是二十八轻中第一个的轻戒。
第二条:耽恋乐于饮酒的轻戒──「耽乐饮酒戒第二」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耽乐饮酒,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佛陀制饮酒戒的用意:因饮酒能伤身体,并能迷魂,麻醉神经线,使人失去理性,甚至发狂发癫,百病丛生,不但不能行道业,连正业亦不能为,所以受戒之人,不可饮酒,饮酒为恶业,自害害人,能破一切净戒,所以饮酒属于轻戒。
因此,大家受了菩萨戒后就不能饮酒,不过如果饮酒是为了救度众生的话,这个时候才能「开」缘,但一般不能随便开,都要「遮」,遮就是不能犯,即使再轻的戒也不能犯。这个「开、遮、持、犯」前面已经说过了,大家必须要紧记。
第三条:不能瞻顾病苦的轻戒──「不瞻病苦戒第三」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恶心不能瞻视病苦,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就是说,有人生病了,优婆塞、优婆夷应该怎么样呢?我们应该去看望他,要照顾他、关心他,可是却因为「恶心」而不肯去。
所谓「恶心」,就是对一些事情不耐烦,譬如见到肮脏、糜烂的病苦之人,连想到不想见,这就叫做「恶心」。这里的「恶心」,含有憎恶、厌恶,不耐于心三种意义。
而「瞻视」病苦,即是看顾、关心的意思。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是第一福田。若父母、师僧、弟子病,诸根不具,百种病苦恼,皆供养令差。」
世间有八种福田:一、佛。二、圣人。三、僧。四、和尚。五、阿阇梨。六、父。七、母。八、病人。
佛、圣人、僧,是敬田。
和尚(受业本师)、阿阇梨(教授威仪)、父、母,是恩田。
病人,是悲田。
如果有人能够恭敬供养这八种人,就可得到无量福报,所以叫做福田。
此外,瞻视病苦应具五德:一、应知病苦之人,什么可食,什么不可食。二、不嫌恶病人的大小便利、吐痰、脓血不净。三、慈悲探病,不是私意去瞻视病苦。四、能为病苦者调理汤药。五、能为病苦者说法。
我们前面说了,大慈和大悲都是菩萨的生处,所以当众生有病时,都要去瞻视,而且瞻视的时候,要具备五德:第一要知道病苦的人有什么可以吃、什么可以不吃。第二不要嫌恶病人的大小的便利、吐痰、浓血不净。第三要以慈悲心探病,而不是私意的去探望、去关心他。第四还可以帮他调理汤药。第五还能为病苦者说法。这些都是我们瞻视病人的应有的品德,也就是说,我们要给病人啊多点关心、关怀、多点安慰。
佛制瞻视病苦戒的用意:生、老、病、死为四苦,而病苦尤为苦中之苦,最需要他人安慰、关怀、照顾;所以慈悲的佛陀,为拔众生病苦,特别制定此戒。若受了菩萨戒的优婆塞〈夷〉,犯了此戒,所得罪恶如第一轻戒。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常一切诸善根(十)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接着是第四条:见乞求不给与的轻戒──「见乞不与戒第四」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见有乞者,不能多少随宜分与,空遣还者,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就是说你见到有乞丐来向你来求乞,你却不愿意随分施予,令他空手而回,这就是犯戒。本来出家的比丘也是乞士;这个「乞士」是什么意思呢?
乞者有三种解释:一、乞食。二、乞法。三、乞力。
乞食:贫穷者、受伤者、残废者、病患者、命苦者,无以自活,而以乞取食物、财物以活命,这类人俗称为「乞丐」或称「乞食」。
乞法:根基钝、愚痴、作恶忏悔之人,乞求佛法,请求开示法义,或者乞求经书、佛像,以为读诵、供养。
乞力:自己力量不足,请求别人帮助一臂之力,以解其困。凡有乞于我者,若是善事,都应慈悲心助之;若是恶事相乞,则不得助之,并应以劝止。
更新于:2024-01-07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