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9 憨山大师
古人最初发心,真正为生死大事,决志出离,故割爱辞亲,参师访友,历尽艰辛,心心念念,只为己躬下事未明,忧悲痛切,如丧考妣,若一见知识,如婴儿得母,倘得一言半句开导心地,如病得药,若一念相当,胸中了悟,如贫得宝,拚身舍命,陆沉贱役,未尝惮劳。若二祖之安心断臂,六祖之坠腰负石,百丈之执劳,杨岐之供众,凡名载传灯、光照千古者,无不从刻苦中来。乃至过去诸佛,求无上菩提,舍身命如微尘数,无一类而不受身,无一身而不苦行,百劫修因,故感天上人间无量供养,乃至末法儿孙,犹受用白毫光中一分功德不尽,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者哉!
痛念末法,去圣时遥,法门典型,已至扫地,吾辈出家儿,不知竟为何事,生来只知惧饥寒、图饱暖,一入空门,因循俗习,游谈终日,捧腹纵情,徒骋六根,备造众恶,不耕而美食,不蚕而好衣,虚消信施,唐丧光阴,竟不知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岂复知因果难逃,罪福无爽,一朝大限临头,如石投水,三途剧苦,一报五千,再得出头,知更何日!
兴言及此,痛可悲酸!目击时流,滔滔皆是,望吾人之修者,如披沙拣金,非曰绝无,盖亦鲜矣!
嗟乎!三界牢狱,四生桎梏,大火所烧,生死险宅,何由能湿猛焰、离众苦、至无畏处耶?非丈夫儿、具灵根、含夙骨者,不能奋发猛勇,一超直入。汝等幸尔生逢佛法,形寓袈裟,早值明师,六根完具,若不痛念无常,深思大事,思地狱苦,发菩提心,改往修来,昼夜精勤,早求出离,因循度日,纵放身心,大限到头,悔之何及?
嗟乎!行矣!其无忘我临岐叮咛之言以负吾自负也。
2024-02-04 21:55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阿姜摩诃布瓦尊者:人死了还有没有来世?让禅修拯救流转生死的众生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一节 释有支还灭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三节 直趣还灭之道——三十七菩提分法
因为有了佛法,尽管生死别离却满怀幸福 父亲在一片悠扬佛号声中吉祥往生
第039集 修学三士道的下士道可以让我们往生善趣与解脱生死吗?
增广文钞|《阿弥陀经》言简义周,易于受持,古人列为日诵,欲其家喻户晓,咸沐法泽
探秘生死轮回的启蒙书·前世今生:第四章 已逝的父亲和儿子对我说话(3)
探秘生死轮回的启蒙书·前世今生:第四章 已逝的父亲和儿子对我说话(2)
南无金刚坚强消伏坏散佛--得超十万亿那术劫生死之罪,疾成无上正真道!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