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

2023-12-28 净界法师

第1讲第2讲第3讲第4讲第5讲第6讲 

第1讲

《净土十疑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放掌。

我们从今天开始,有三个讲次,来跟大家学习《净土十疑论》。在讲这个课程之前,我们先简单的说明一下我们研究这个课程的目的。净土宗的往生因缘当中,有两种的差别:

第一种叫做随业往生。

这个随业往生,就是说这个修行人在今生当中,就已经成就了念佛三昧,在三昧的加持之下,他产生一种强大的业力,就是一种往生的业力。这个往生的业力,已经强过他过去生死的业力,就是我们讲的净业成就,所以他是靠他净土的业力往生的。

这种人在今生成就念佛三昧,这当中有两种特殊的功德出现:

第一个、他今生就可以见佛,现生见佛。我们一般人往生,都是在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才现前的,成就念佛三昧的人,在三昧当中,就能够亲见弥陀的现身。当然阿弥陀佛现身,用光明来照摄、或者为他说法,使令修行人业障消除、福慧增长。所以他第一个功德,就是现生可以见佛。

第二个、他能够预知时至。他整个生命能够预知自己的死亡时间,而且可以长短自在。这种人我们叫做净业成就往生,当然这种人是少数的。你看历代的祖师──莲池大师、蕅益大师,都是属于随业往生。

第二种,就是我们一般性的往生,叫做随念往生。

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引导我们生死的这个业力,还是非常的强大,但是,我们仰仗对弥陀的皈依,我们栽培一种清净的正念,从平常的累积到临终的现前,虽然引导我们十二因缘的无明缘行、行缘识的这个业力还存在,但是我们对弥陀信愿的正念,在临终的时候现前了,跟弥陀感应道交以后,那么往生净土,这个我们叫随念往生。

随念往生的特点,就是你临终的时候,要把你坚定的正念现前。当然,临终有正念,就是要平常的栽培。

很多人说:什么叫临终的正念呢?主要就是对弥陀的信心跟愿力,这当中信心又特别重要,因为你没有真实的信心,你决定不能有坚定的愿力。就是你临终的时候,能够万缘放下,一心归命的那种信心,就靠这样的念力,来扭转我们的业力。

所以我们在上一堂课讲到《阿弥陀经》,我们大家可以建立一个粗分的信心;但是在我们内心的深处,有很多微细的障碍、疑惑没有消除,所以这个课程就是消除这些微细的疑惑,使令我们的整个生命,是向弥陀的功德全部靠倒,这就是我们研究这部论的目的,就是破除微细的邪执。

好,我们看讲义第一页、《净土十疑论》导读。

我们简单的把这个标题做一个说明。首先我们讲这个净土。身为一个有情众生的生命体,他一定有他依止的环境,这个环境有两种的差别:第一个叫做秽土,第二个叫做净土。

这个净秽是怎么安立的呢?

就是说,如果是由于我们众生有漏的业力所招感的,我们叫做秽土,因为他国土的形成,是一种杂染的业力,虽然可能是罪业、也可能是善业,但是他的心中都是依止有所得的自我、都是依止无明妄想所创造,所以叫做杂染。他因地是杂染,所以这个果报体现前的时候,就带有十二因缘的一种杂染的力量。所以我们在秽土当中,很容易生起颠倒、生起烦恼,因为它刚开始形成的因地就是杂染。

第二种叫做净土。它的形成不是有漏的业力,是三世诸佛的清净愿力所变现的。在清净法身所变现的国土,因为它的形成是佛的法身功德所变现的,所以我们接触那个地方的时候,会产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它有这种清净的效果,所以叫做净土。如果广泛的来说,净土有很多,有十方的净土,有药师佛净土、阿閦佛净土等等,但是我们这个地方所说的净土,是专指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净土。

《净土十疑论》,这个地方是讲西方净土的十种疑惑,智者大师根据我们一般修行人最容易生起的十种疑惑,把它提出来。提出来干什么呢?加以论说,这个论就是发明义理、抉择是非,使令我们断疑生信。

最后叫导读,因为我们的时间有限,只有三个讲次,所以我们这一次的内容,主要的是删繁取要,并没有摘录全部的文,所以叫导读。

天台智者大师造,这个大家容易清楚。

总共要破除十种疑惑,我们先看第一个,修习净土者你要破的第一个疑惑是什么呢?

甲一、舍离众生疑

我们往生净土了,是不是就是我们心中舍离了众生呢?这个疑惑要破除。我们看乙一、征问,先提出一个问,大家请合掌:

乙一、征问

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祗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我们修净土的人,第一个要破的疑惑,就是舍离众生的疑惑。我们把问的地方简单的消释一下:

三世的诸佛跟十方的菩萨,他的内心都是以大悲为他的业用。初心菩萨在修行的过程,很多地方都是等同声闻来修学的,特别是要誓断一切恶。菩萨刚开始在清净自己身口意罪障的时候,他的所作所为跟声闻人是完全相同的,那我们怎么判定这个人是声闻还是菩萨呢?就是发心不同。

声闻人为什么要清净身口意呢?他是为了自身的安乐,叫出离心。菩萨为什么要清净身口意呢?他是为了利益有情,才清净身口意的,叫大悲心。所以说三世诸佛菩萨,表现在外的身口意是有差别的,但是他们的内心,都是以大悲心为业用,这一点是相同的。

好,这个地方就讲到他的根本,既然我们要有大悲心,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就应该希望能够救度一切如母的有情众生,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要生生世世留在三界当中、在五浊恶世当中,乃至在三恶道当中,来救拔这些苦恼的、颠倒的众生。

我们都知道菩萨道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四摄法──布施、同事、爱语、利行,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同事。比如说他没有饭吃,你把东西送给他,布施,这还不够,最重要就是要陪伴,做他的助伴。那你有大悲心,你离开了众生,那你怎么摄受他呢?怎么教化他呢?所以在整个四摄当中的重心点在于同事。

所以,既然我们有大悲心,我们就应该陪伴众生流转,在陪伴当中,做他的父母、子女、兄弟、眷属,你才有因缘教化他。为什么身为一个菩萨,反而自己求生净土,这样子的做法,你只顾到自身的安乐,而舍弃了这些在苦恼当中、在颠倒当中的众生于不顾,岂不是丧失了大悲心?你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成办自利的功德,那就等同于声闻人,这样子做是障碍我们的无上菩提道,因为菩提心是行菩萨道的根本,你菩提心失掉了,你整个菩萨道也失掉了。当然,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疑惑,就是我们想要往生净土,是不是有舍离众生的这个问题。

好,我们看智者大师怎么回答。

乙二、释疑

回答当中有三段,我们先看第一段的总说:

菩萨有两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发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

这个地方,智者大师说:我们详细的检视菩萨的行为,有两种的差别。

什么叫菩萨呢?蕅益大师讲得好,他说:悲智相应,这个就是菩提心。身为一个菩萨,他的内心当中,必须要有两种想法:第一个、他想要上求佛道;第二个、他想要下化众生;也就是他必须有慈悲跟智慧。这样子讲,到底是慈悲比较重要,还是智慧比较重要?那就要看你的程度。

我们往下看:

假设你是一个久修行菩萨道,什么叫久修行呢?就是你已经成就了无生法忍,你内心当中我空、法空的智慧,已经完全的现前,把心中的我爱执完全的消灭了,你那个大悲心,在我空、法空的光明照摄之下,你应该要去实当所责,那你应该是不能到净土去,你那个大悲心的背后,是一个强大光明的智慧在摄受,那你应该生生世世留在三界当中,陪伴众生流转,来度化他们。这个是讲他慈悲的背后,有一种坚固的智慧。

第二种,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凡位菩萨,就是还没有成就无生法忍的初心菩萨。凡位菩萨最大的问题,就是心中有很多很多的无明妄想,这个无明妄想的根源,来自自我意识,我们一直在心中认为有一个自我;有一个自我,跟众生就产生对立,有我就有你──我相、人相,在我相、人相当中,我们会习惯性的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多很多的烦恼出来。

也就是说,你虽然有大悲心,但是你的大悲心是建立在无明妄想的基础下,这时候的大悲心,不可以付诸行动,这个时候你要做的不是去亲近众生,而是要亲近十方诸佛。

也就是说,你心中有两个愿望,你受菩萨戒的时候:第一个、上求佛道;第二个、下化众生;但是你身为一个生死凡夫,你心中有很多很多的妄想,你刚开始要做的不是下化众生,你刚开始要做的是上求佛道,你要亲近十方诸佛、听闻正法,直到你忍力成就──我空、法空的智慧已经成就了,这个时候,你才能够在三界火宅当中、在五浊恶世当中,救度这些苦恼众生。

这个地方的总说,就说明了菩萨道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是有它的次第的。宗喀巴大师把修大悲心分成三个次第:

第一个叫做思维修:我想要成就大悲心,怎么办?你不是先赶快去度众生,不是的,先思维。思维修就是依照这个文字,思维一切有情众生,他跟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知母、念恩、报恩!你要思维她跟你是一个母子的关系,无量劫的流转,你都因为有母亲,你才能够受生。换句话说,每一个众生都做过你的母亲,上至天上的飞鸟,下至地上的蚂蚁,你要生起感恩的心情。

所以你刚开始修大悲心是思维,然后是作愿修。你思维以后开始发愿,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安乐,发愿回向,把功德回向。但是这个时候都还没有付诸行动,都是在修行一种大悲的意乐,等到第三个荷负修,承当众生的苦恼,就正式付诸行动。

所以宗喀巴大师说:凡位的菩萨修大悲心,那是偏重思维修跟作愿修;等到成就空性的圣位菩萨,才真实的从空出假,才开始产生六度、四摄的实际行动,所以,我们不要把发愿跟实践搞在一起。

初心的菩萨叫发愿,圣位的菩萨叫行动,这两个是有差别的。所以这个地方,智者大师讲得很清楚:你心中的愿望,跟你要付诸实践,这个地方是有它一定的标准。

这个地方是先作一个总说,就是你要先认清楚你自己的身份。

这以下把这个情况详细的加以说明,实践大悲心为什么要有阶位呢?这以下说明它的道理。看第二段,第二段当中有三小段,我们先看第一小段,请合掌:

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

身为一个具足缚,这个缚当然是烦恼,我们的心是被烦恼所系缚。我们为什么被烦恼所系缚呢?这个烦恼要我们干什么,我们只好干什么,我们没有办法去抗拒烦恼。我们的身口意是被烦恼所引导,所以说是缚。虽然我们心中有想要度化众生的悲愿,但是我们被烦恼所系缚,这样的一个凡位的菩萨,那发愿生生世世留在五浊恶世救度众生,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这是能力的问题。

这个地方,先引用龙树菩萨的《智度论》说明这一个问题点,这个问题没有说明理由,只把结果讲出来。这以下论文,智者大师针对这一点来解释,为什么凡夫菩萨不能留在五浊恶世的理由。我们看第二段:

何以故?恶世界,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涂,焉能救众生!

为什么一个凡夫菩萨,不能生生世世在五浊恶世行菩萨道呢?因为你所处的环境,这个外在的因缘,你所面对的众生,是一个烦恼特别刚强的众生,你面对的不是一些讲道理的众生,这些众生都是不讲道理的,都是习惯性的随顺情绪的,这第一个。

第二个、你自己的内因也有问题。他不讲道理,你自己也没有我空、法空的忍力;这好了,对方也是情绪化,你也是情绪化,结果心随境转,声色所缚。我们的内心当中不能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理,那只好向外攀缘,向外攀缘的结果,就一定受到外境的影响,心有所住即是非住。就是你心住在人事的因缘,这个人事对你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被这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所系缚。

也就是说我们没有我空、法空的智慧,我们就很容易受到外在人事的干扰,那这个干扰有两个结果:

第一个、你被这个杂染的因缘所干扰,就自堕三涂,焉能救众生!你生生世世流转,你刚好在哪一世当中遇到你的恶因缘,然后心随境转,就造恶业了。

《楞严经》讲到一个公案:频婆娑罗王的儿子阿阇世王,他过去世跟阿难尊者是同时发菩提心的,跟阿难尊者两个是同学,他发菩提心发得很早,多生多劫的积福积慧,今生做一个王子。虽然他做一个王子,但是他的因缘不太好,他跟他的父亲频婆娑罗王前生结下恶因缘,很难解开的,他父亲看到他就生气,他父亲非常讨厌阿阇世王,当然阿阇世王也感受到这样的情况,然后加上提婆达多又从旁边的怂恿,说你父亲对你怎么怎么的不好,糟糕了!前生就已经结下恶因缘,又遇到恶知识的牵引,所以就促成阿阇世王害父亲的行动表现出来──杀父的逆罪,就在这个菩萨的身口意现前了。大家都知道,阿阇世王是犯了逆罪,就是说阿阇世王虽然有大悲心,但是他内心当中,没有一种坚定的忍力,所以遇到恶因缘造罪了,造罪就到三恶道去了。这第一个、遇到恶因缘。

第二个、遇到好因缘,但是这个好因缘不会持久。比如说,你来生到三界当中,你遇到的都是比较好的因缘,我们看会是什么情况:

假令得生人中,圣道难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富贵自在。纵遇善知识,不肯信用,贪迷放逸,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涂,经无量劫;从地狱出,受贫贱身,若不逢善知识,还堕地狱。

就是说我在三界当中,我也不一定会遇到怨家,有时候遇到的是好因缘,我们看第二种情况:

说你来生的时候,都是遇到一些清净的好因缘、三宝的因缘;但是在人道当中,特别是末法时代,圣道难得。诸位可能会感觉得到,愈到末法的时候,你修学圣道就愈难成就,如果诸位有出家十年以上,就会有这种感觉。就是你刚出家的时候,感觉修学圣道比较容易,愈到后面,那个环境愈难具足。

不能修学圣道怎么办呢?只好修人天福报,因为你没有办法修学圣道。那修人天福报,或因布施、持戒,以这种人天的善福,生到人中,因为过去的善业,或者作大国王、大臣,或者作大富长者,富贵自在。在这样一种国王权势跟名利现前的时候,你遇到善知识的教化,不肯信用。一个人居在权位、财富当中,生命当中有自我意识的人,在福报现前的时候,很容易产生高慢,这个时候对佛法就不再产生谦卑、就不再信受奉行了,因为他的心被高慢心所蒙蔽。

不能信受佛法怎么办呢?

贪迷放逸,广造众罪。一个人不能随顺佛法的道理,只好随顺自己的感觉,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走的结果,就是放逸;放逸的结果,就是广造杀盗淫妄的罪业。这种罪业,就使令一个人堕入到三恶道当中,经过无量劫的时间,即使把罪业受完了,从刀山油锅的地狱出来,得到人身,也是一个卑贱之身。假设在那个时候,还是不能遇到佛法,又会继续造业、堕落。

所以说我们在三界当中,就算你暂时不造罪业,你有这个善业的力量,福报现前的时候,也是容易造罪。我们作一个总结:

如此轮回,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

这个就是在三界轮回当中最大的一个悲哀。我们在过去的生命当中,我们的历史不断的重复。什么叫历史?就是两种情况:

第一个,我们罪业起现行,在苦恼当中,一般有善根的人,在这个时候起惭愧心:诶,我福报享尽了、我罪业现前了、我苦恼的果报现前了,这个时候起惭愧心,开始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这是第一种情况。

好,你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罪业消了以后,福报现前,开始放逸。把福报享尽,开始苦恼,又开始起惭愧心、又开始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到了一段时间,福报现前,又开始迷失自己,又开始放逸。我们过去的人生就是这样!

哪一个人在富贵当中,能够看得破的,很少!就是不断的快乐痛苦、痛苦快乐,不断的在那个地方流转。这个就是诸佛菩萨,不同意一个凡夫的菩萨──就是习惯性随顺妄想而转的菩萨,他不同意我们在三界流转的原因。

这样子,该怎么办呢?不能在三界流转,那该怎么办呢?我们看第三段的总结:

凡夫无力,唯得专念阿弥陀佛,使成三昧,以业成故,临终敛念得生,决定不疑。见弥陀佛,证无生忍已,还来三界,乘无生忍船,救苦众生,广施佛事,任意自在。

我们身为一个没有我空、法空般若智慧的凡位菩萨,你要知道,你现在要做的,绝对不是在三界当中度众生,这个事情不是你现在该做的。那你说:我现在该做什么事呢?唯得专念阿弥陀佛,使令成就一心不乱,把今生剩余的几十年光阴,好好的成就净业,净业成故,临终的时候正念现前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地方,亲近阿弥陀佛,乃至亲近十方诸佛,在内心当中,成就无生法忍的圣道,这个时候,你要度化众生,这个时间就到了,还来三界,乘无生忍船。

这个时候,你来三界,不是来三界游泳,这个生死大海当中,你有一艘船,你不再被生死大海所漂溺。这个时候,你坐在船上,把这些过去有缘的众生,乃至无缘的众生,全部救到你的船上。怎么办呢?广施佛事,任意自在。你有种种的方便,你盖个讲堂、盖个念佛堂,都好。

这个地方,很多人疑惑:我们内心当中有智慧跟慈悲,有时候这两个经常矛盾,到底我是智慧比较重要?还是慈悲比较重要?

你看我们在读经典,也是这样子讲。你读《法华经》,佛陀告诉我们: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这个三界是一个大火,你在三界当中有一些美好的资具,你还是没有离开大火,你对三界害怕。但是你读《华严经》,那是不同的口气了: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诶,菩提是在众生当中成就,所以你不能舍离众生。

所以有时候,我们的智慧跟慈悲经常矛盾。龙树菩萨在《智度论》上说,菩萨道有两种:一者般若道,二者方便道。就是说,如果你是初地之前的菩萨,要偏重般若道,般若道的重点是以智慧来引导慈悲,这个时候偏重智慧;初地以后的菩萨,以慈悲来引导智慧;这样你就知道你这个心要怎么去调和了。

在清朝,有一个叫王鼎实的居士,这个公案是出自于《净土三要》。王鼎实居士,他生长在一个士大夫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做官的,他的祖父也是做官的,在这种士大夫的家族当中,也就苦读圣贤之书。到十六岁的时候,参加他一生当中最重要的考试,那个考试类似秀才,他离开家乡,到亲戚的地方住。考试考完以后,他考得非常好,公布上榜了,十六岁就考上功名,这是很难得的。

考上功名以后,他的亲戚就为他办一个庆祝的宴会,大家一起喝酒非常的欢喜。到第二天,这个王居士就生病了,生病生得很重,他就把亲戚叫过来,他说:我的生命要结束了,而且他还知道前生的因缘。我在生病做梦当中,我看到前生。他说:我前生是一个镜山寺的老和尚,我还是一个做执事的法师,看那个意思,好像是做当家、或者知客,我平常除了自己用功、拜佛以外,我对信众是很慈悲的接引。但是我在做知客或当家的时候,跟众生在互动当中,有两个问题出现,虽然我起了大悲心,但是这个大悲心里面有两种有漏的业力:

第一个、我看到那些考上功名的人做了官,很高兴的回到寺庙来还愿,我心生爱慕;第二个、我看到那些有钱的富贵人家、那些员外,坐好车子、穿好衣服,他们来寺庙上香的时候,我也是心生爱慕。我的心有两种的爱慕,所以我今生来酬偿这个业力,第一生先投生求取功名,第二生将要投生在富贵的家庭。

在《净土三要述义》后面,作者对这个王鼎实居士作一个评论说:一生的勤苦修学,只得两世的安乐,岂不哀哉!你看他一生的勤苦修学,结果因为心生爱慕,就流转了。流转以后,这两生的安乐福报享尽以后,后面就开始颠倒了,罪业就要起现行了。

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上求佛道跟下化众生,凡位的菩萨要偏重在亲近十方诸佛,刚开始不是要你去亲近众生。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往生净土,心中没有舍离众生,只是把度化众生的行动往后规划,这个地方要注意。

甲二、舍此求彼疑

这个此指的是娑婆世界,彼指的是极乐世界,就是往生净土,是弃舍娑婆,追求极乐,有所舍、有所求,这样子就产生了疑惑。我们看疑惑的意思是什么:

乙一、征问

诸法体空,本来无生,平等寂灭;今乃舍此求彼,生西方弥陀净土,岂不乖理哉?又经云:若求净土,先净其心,心净故即佛土净。此云何通?

前面是讲到菩萨的智慧跟慈悲之间偏重的怀疑,这个地方是讲理观跟事修的怀疑。我们先讲理观。一个菩萨入平等真如观的时候,他看到整个生命的相貌是诸法体空,这个诸法包括十法界的染净因果──造善得安乐的果报、造恶得痛苦的果报,当我们入真如观的时候,这个本性是空寂的。

什么叫空寂呢?就是本来无生,平等寂灭,它的体性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所以在平等的空性当中,观察这些染净的因果,是没有对立的──没有好坏的对立、没有快乐跟痛苦的对立,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寂灭相。那一个菩萨应该经常入平等观才对,你怎么能够舍离娑婆世界,而追求极乐世界,心中产生一种取舍之心?这种取舍之心,就乖违了大乘平等不二的真理──就是以理来妨碍我们的事,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再引《维摩经》上说:你想要求生净土,应该怎么做呢?先净其心,因为只要心净,你当下就是清净的国土。这个地方是唯心净土跟西方净土之间的差异。这个地方的问有两段:第一个、我们求生净土,违背了平等不二的道理;第二个、求生净土,违背了唯心净土的道理。这个地方,都是以理来难事。我们看智者大师怎么回答:

乙二、释疑

释有二义:一者总答,二者别答。总答者,汝若言:求生西方弥陀净土,则是舍此求彼,不中理者。汝执住此,不求西方,则是舍彼着此,此还成病,不中理也。

回答有两个:第一段、先作一个简略的回答;第二段、再详细的回答。我们先看简略的回答,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先设问,先提出一个问,第二个再正式的回答。我们看问的地方:你前面说求生西方弥陀净土,是舍此求彼,我们心中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有所厌离、有所欣求,这样子违背了二空平等之理,这样子讲的话,你对这个平等之理也是产生执着,你一定不求生净土,换句话说,你也是舍离极乐,执着娑婆,这样子也是有所求、有所舍,也是不合乎道理的。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前面的问题是慈悲跟智慧的调和,这个地方是理观跟事修的配合。我们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你的目标跟过程不能混乱。你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叫做四弘誓愿,这个叫做你的目标;但是你实践的时候,你不可能众生无边誓愿度,不可能,你是先度有缘的众生。

所以说,你在修理观的时候,观察一切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那是目标,但是你修行怎么能够说不垢不净呢?你修行是要断除污垢、追求清净,是有所断、有所追求!只要落入修行,一定是对立法,这叫对治悉檀。你在打坐的时候,入真如观,那是不能有对立的,内心是平等的,那是一种目标、那是一个意境,是你最后的一个目标。但是你的过程,你持戒,你说不垢不净,那你怎么持戒呢?你持戒要判定──这个是过失相、这个是功德相,过失相要尽量减少,功德相要尽量增加,有所断、有所修。

我们这样子讲好了,你从痛苦的此岸到安乐的彼岸,要坐船,但是你坐这艘船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这艘船就不用了。你的过程如果没有这艘船,你就到不了彼岸,虽然船不是彼岸,但是船能够引导你到彼岸。坐船叫做过程,到了彼岸就不需要船了,这个彼岸就是理观,你的目的地;虽然我持戒、我断恶修善,但是我很清楚──我真正的目标是离开断恶修善,但是我现在必须要断恶修善。

有一个法师问一个禅师说:你们禅宗都是不持戒的。这个禅师说:你怎么知道我们不持戒呢?你看六祖大师说:心平何劳持戒。那个禅师说:那你心平了没有?他说:我的心还没有平。嘿,赶快去持戒。

他没有告诉你不要持戒,他说:如果你心平了──别人触恼你,你心不动;别人赞叹你,你也不动:你的心平等,没有爱憎取舍,我不会喜欢顺境、厌恶逆境,你的心完全是平等,你不需要靠持戒,你自然持戒,这个持戒的方法对你是不需要的。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持戒呢?因为我们不平等。我们看到亲属起欢喜心,看到怨家起厌恶心,所以我们非常需要持戒,我们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众生,必须有戒法的摄受。

所以我希望大家,目标跟过程不要混为一谈,不要用理体来妨碍事修。这个地方先作一个总答,下面会详细的说明。

第2讲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页,这个地方是讲到甲二、舍此求彼疑。

前面的疑惑是讲到菩萨的慈悲跟智慧的问题,这个地方的疑惑,是讲到菩萨在修行当中,理观跟事修相互冲突的问题。这个地方的大意是说,我们在修理观的时候是平等的,当我们观察我空、法空真理的时候,我们思维心空如太空,豁然无所住;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所以我们在修空观的时候,是进入到一真法界,也就是说我们从一种对立的法界,回归到一个一分法的平等法界,在这个法界当中,没有娑婆世界可以厌离,也没有极乐世界好追求,也没有持戒跟不持戒的问题,这些对立的问题通通没有,那是我们进入真如三昧的时候。但是当我们从真如三昧出来的时候,我们又回到一个二分法的对立法界,持戒跟破戒的对立,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的对立,这个时候就要善知取舍。

所以我们不要用修观的意境,来混滥现实的生活,理观跟事修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你进入理观的时候,那个法界是平等的,你从理观出来的时候,现实的世界是一个对立的世界,所以你要把理跟事要弄清楚。

好,这个地方是理跟事的相互作用,我们看第二个别答,别答当中分成三小段,我们先看第一小段:

二别答者,夫不生不灭者:于生缘中,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于生体,亦不可得!

我们在修平等的真如观的时候,我们会从一个对立的世界,进入到一个不生不灭的世界。这个不生不灭是两句话:不生是一句话,不灭又是一句话。一般来说,我们经常活在生,存在;灭,不存在。你的生命体存在、你的生命体不存在,什么东西都是存在跟不存在的对立。那你入了真如观的时候,你是存在也不可得、不存在也不可得。

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个不生不灭的道理,是从哪里去体验的呢?就是在这个生灭因缘当中,你看到一切法因缘的和合,它这个时候就不守在自性空的真理,就显现出如梦如幻的现象出来。虽然有它现象的作用,但是它自性的本体是不可得的,所以这个空性是从缘起当中观空的,不能说离开缘起观空。

就是说什么叫空?你看到它──生也没有真正的生,灭也没有真正的灭,所谓的生是因缘生,灭也是因缘灭,从本性来说它是不可得,这个道理叫做不生不灭。

好,第二段就详细说明:

此生生时,无所从来,故名不生;不灭者,诸法散时,不守自性,言我散灭,此散灭时,去无所至,故言不灭。

我们讲不生不灭这个道理,我们要先看事相,就是你要了解不生不灭,你要了解什么是生,什么是灭?

我们先看什么是生?此生生时,无所从来,故名不生。刚刚我们上课的时候,维那师敲磬,大家听到声音的存在,声音生起来。那为什么会有声音呢?诸法和合嘛,因为有这个磬,有能敲的磬槌,然后敲这个磬,两个和合,这个时候,这个声音,从没有当中,突然间生,本无今有,显现出来。

但是这个生,你怎么知道它是生即无生呢?因为它无所从来。如果这个声音,是有真实的自体,它一定有一个来的处所,它不会突然间来,它一定有它的处所。那你问说:刚刚我们没有敲磬之前,声音还没有出来之前,它在哪里呢?它潜伏在哪里呢?找不到。既然它没有一个来处,所以它是无生,它是自性空。

什么叫不灭呢?诸法散时,不守自性,言我散灭,此散灭时,去无所至,故言不灭。你现在去听磬的声音,已消失掉了。那你说磬的声音,刚刚还在啊,现在这个声音跑哪里去呢?找不到了。去无所至,所以我们讲不灭。

也就是说,生只是一个因缘的和合相,我们安立做生;所谓的灭是因缘的破坏相,我们叫灭。从本性来说,没有真实的生、也没有真实的灭可得。因为它都是一个因缘相,因缘的和合,我们安立做生;因缘的坏灭,我们安立做灭,是这样子的。

就是这个生灭的相,它是自性空的,所以安立做不生不灭,你不能离开因缘所生法来谈真理,所谓的真理,是约着因缘所生法而安立的,就讲这个道理。

以下第三段就简别过非:

非谓因缘生外,别有不生不灭;亦非不求生净土,唤作无生。《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

所以我们在修空观的时候,要切记不要离开因缘所生法,而另外追求一个不生不灭的理体,就是你把因缘所生法跟真理切开来,这样是不对的。因为这个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两个是分不开的;一个是约诸法的本体,一个是约诸法的作用,所以你不是说不求生净土就叫作无生;你不求生净土,你在娑婆世界,你也是一个执着。你说求生净土是执着,那你在娑婆世界也是执着。

所以《维摩经》上说菩萨观一切法空的时候,是看到清净国土是空,众生杂染的国土也是空,虽然看到诸佛的国土跟众生的国土都是自性空,但是从因缘上,也不妨碍菩萨广修净土,成就自力的功德,广泛的度化众生,成就利他的功德。观一切法空,但是不妨碍它的作用。

你不妨观察娑婆世界是空,也不妨观察极乐世界是自性空,但是你照样求生净土,为什么?因为诸法皆空,因果不空、作用不空,作用是不能讲空的。你一个人空掉因缘、空掉作用,那是断灭空,你空只能空掉它的自体。

我们上次讲文昌帝君的故事,文昌帝君他的生命有三个阶段:你看他十七世做一个士大夫,一个知书达理的读书人。十七世以后做一个尊贵的国王,到赵王如意的时候,一个人福报现前,就会跟人家产生瓜葛,有所求嘛,然后就跟吕后结下恶因缘,结果起了烦恼,第三世就变成一条大蟒蛇,就开始造恶业了,后来就招感全身是虫来咬他的身体。文昌帝君现在可能是一个大菩萨,假设文昌帝君他现在是一个大菩萨,他回顾他的过去──自性空,但是在他的过去当中,每一个自性空当中,所留下的作用是不空的。

他曾经做过十七世的士大夫,现在他回顾是毕竟空,因为去无所止,不晓得跑到哪里去了;但是他累积那些读书的善根、智慧的善根不空,是不是?他曾经做过大蟒蛇,之后造的那些杀业也不空,他以后即使是一个圣人,也要为他的罪业付出代价。当然圣人在受果报的时候,没有痛苦,没有痛苦是一回事,只要你过去的杀业在,就算你是一个圣人,你照样要受这个如梦如幻的痛苦果报,这个因果是不能空的。

我们要把空跟有分开来看,比如说你拜佛,你在拜佛的过程当中,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意业的皈依,身口意这样的造作,它是不是生灭变异的?你也可以说拜佛的本性是空,因为它是生灭法,你看你拜完佛以后,那个拜佛跑到哪里去了?找不到,那个影像找不到了。

但是这个拜佛,在你的生命当中,累积了一种功能、一种潜伏的功能,那个功能不能讲空,它会引导你的生命趋向安乐的果报,这种潜伏的功能你不能讲空。

比如说你造了杀业,你杀死一只蚂蚁,你在杀的过程当中,是生灭法,剎那剎那生灭,但是你造完以后,累积在你心中的那个功能是不空的。

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诸法皆空,因果不空,这个地方你要清楚,你不能以理碍事。所以菩萨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菩萨他也知道净土是自性空、娑婆世界也是自性空,但是他还是炽然的求生净土、炽然的广度众生,这二个没有障碍的,理不障碍事,事也不障碍理。

这个地方,大家要好好体会。这个地方,说明往生净土是不违背二空真如之理的,因为一个是理、一个是事,这两个是没有冲突的。

下一段就说明唯心净土的问题,这当中有三小段,我们先看第一小段:

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

这个地方是一个简略的说明。说佛陀在解释生命现象的时候,他把生命分成两部分:一个是讲真谛,一个是讲俗谛。佛陀在解释生命的时候,往往是把生命分成:一个是体性,一个是作用。

所以我们在讲体性的时候,要怎么讲呢?要不坏假名,而说二空之相。你说一切法空,但是在空中,你不能违背它的假名、假相、假用,这个因果是不空的,你这样的空才是真实的空,空不能破坏因果的作用,就是你这个真谛不能破坏俗谛,这个真谛才是真的真谛。

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就可以看下一段,第二段就说明什么叫做唯心净土的道理:

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无生,此谓心净,故即佛土净。愚者,为生所缚,闻生即作生解,闻无生即作无生解,不知生者即是无生,无生即是生。

从二谛圆融的角度,什么叫做唯心净土呢?说一个真实通达空性的人,他的心情是炽然的求生净土,他明明知道娑婆世界是空,但是他非常的厌恶娑婆世界。为什么呢?虽然生体不可得,但是作用,娑婆世界它所带动的这些杂染的作用,这一部分是不空的,这样才是真正的无生。

所以说,心净故即佛土净。你想要到清净的国土去,你一定要净化你的内心,你想要跟弥陀感应道交,不是你佛号念得很多就能感应道交,你的内心一大堆颠倒、妄想,你怎么求生净土呢?佛陀的心是清净的,你的心是颠倒的,这两个怎么能够感应在一起呢?本质不一样嘛!

所以为什么往生净土,一定要正念分明?

我们不要求你的业跟佛陀的业完全一样,这样子强人所难,因为佛陀修了三大阿僧祇劫,我们才修多久!所以往生净土,我们不强调业相同,但是强调你的念头跟佛陀的念要相随顺,起码,比如说我跟他心心相印,那你们两个本质不相应,能够心心相印吗?你的心是杂染的、颠颠倒倒的,佛陀是清净的,这两个怎么相应呢?你说!

所以说你一定要心净,你才能够正念分明、才能够感招弥陀的本愿摄受,所以求生净土。所以心净故即佛土净,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莫向外求。

莫向外求不是叫你不求,你说:诶,莫向外求,那我什么都不求了,那你也错了,它告诉你要求,但是向内去栽培你的信愿行,向这个地方求,不要一天到晚做一些表面的工作。

所以唯心净土的意思,不是说叫你不求生净土,而是告诉你不要向外去追求,净土在你的内心,你要把你心中的信、愿、持名栽培好,你自然感应道交。所以我们要知道唯心净土的意思,就是要你莫向外求。

下面就简别过非:

一个愚痴的人,为生所缚,闻生即作生解,有些人讲求生净土,就对因缘所生法产生执着了,闻生,看到因缘法就向外追求,这个人是执有。这个人会求生净土,一般都是向外追求的,佛号会念得很多,但是心中的烦恼颠倒,从来不对治,还是心随妄转,他以为把佛号累积起来,就可以跟弥陀感应道交了,这个错了。

感应道交,不是以佛号的多寡,是在于你临终的时候是不是能够正念分明。

所以说,执着有相的人,在有相上产生执着;执着空性的人说,莫向外求,那我什么都不求了,那这样子也不对,它没有告诉你不求,它告诉你莫向外求。所以执着空的人,就什么都不求。那这两个都偏一边了,所以不知道生即是无生,无生即是生。佛陀讲缘起,是因为它性空,所以缘起,佛陀说性空,因为它性空,所以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

所以这个空跟有是一体两面。这一段是简别过非,第三段就说明邪见产生的过失。

不达此理,横相是非,嗔他求生净土,几许误哉!此则是谤法罪人,邪见外道也!

我们一个修大乘佛法的人,不能把理观跟事修加以调和,只是一味的执着空性,来否定事相上的对治,这样子就错乱了整个四圣法界的清净缘起;看到别人求生净土加以讥嫌,这种的过失,结果变成谤法罪人,因为你辜负阿弥陀佛依止大悲心所创造的净土的一片苦心,你也丧失了让众生得度的一个好因缘,那这样子就是邪见外道,自误而误人了。

如果有人受持《法华经》,你会对《法华经》里面的一段经文印象深刻──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人要能够消灭心中的无明妄想,一定要悟入真实相,一个人要明白道理才能够消灭颠倒。我们都喜欢真实相,但是你不能忽略了方便门。所以你看《法华经》二十八品,智者大师亲口说:《法华经》最重要的是方便品。他说没有方便品,所有的开权显实通通没有意义。

方便品当中广说整个修学的方便,其中有一句话讲得最感动: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你看这个佛法的方便!

一个人,他一生从来没有学佛,他经过一间寺庙,他还是散散乱乱的,他看到佛塔的庄严、看到佛像的庄严,合掌,称一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他未来就会因为跟三宝结缘,生生世世生长在有三宝的地方,然后受持三皈五戒,然后受持菩萨戒,然后修习空观、或者念佛到净土去,最后成佛。你今天看到他成佛,当初他为什么成佛?他刚开始就是因为来到寺庙,看到佛像,合掌。所以,你说他没有这个过程,他会有这个结果吗?

所以智者大师说:我们不要老是在那边讲真实相,重点是──谁能够掌握一个殊胜的方便门!你没有掌握方便门,你根本没有办法进入真实相。

我们净土宗的初祖慧远大师,他在卢山东林寺做住持的时候,有一天他在大殿经行,有一个读书人,这个读书人是饱读圣贤之书,在儒家是相当有名的读书人,他来到寺庙大殿,古时候的读书人他也读佛法,非常憍慢。他看到慧远大师说:佛门讲诸法皆空,你们安立这些佛像干什么?慧远大师说:没有这些佛像,你就没有办法悟入空性;没有住持三宝,你就没有办法进入到理体三宝。慧远大师这句话,刚好跟《法华经》的开方便门,示真实相相符合。

净土宗十二祖彻悟禅师,又叫做梦东禅师,从小聪明好学,二十二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他感到世间无常,觉得追求功名富贵没有意思,二十二岁因为病的因缘就出家了。出家以后,这个人不得了,看传记上说,这个人可以说是宗乘教义两融通,宗门当中,他广泛的参访临济宗的大师,教门当中,他通达唯识、天台、楞严、法华。

在他四十岁左右,他的师父,他的师父是临济宗的大师,往生了,就把寺庙交给他做住持。后来他将近五十岁的时候,遇到了净土法门,他除了念佛以外,带了很多的弟子念佛,最后他决定要离开临济宗的道场。他离开的时候,他的师兄弟就不满说:师兄啊,当初师父把这个禅宗的法脉交给你,你要弘扬禅宗啊,你现在要离开这个地方,那我问一个问题,你能回答,我就让你离开。

他师兄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娑婆世界是梦幻泡影,极乐世界也梦幻泡影,那你有什么好取舍的?你离开娑婆世界也是梦幻泡影,极乐世界也是梦幻泡影,那你为什么要舍此求彼呢?

彻悟祖师说:是的,这两个生命体都没有离开无明妄想,都是活在妄想当中,但是这两个梦是不一样的。他说:极乐世界是好梦,娑婆世界是一场恶梦;极乐世界是醒梦,娑婆世界是添梦。说你现在求生净土,另外一个不求生净土,两个人经过了一千年的时间,两个人都在做梦,是的,但是这两个梦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

一个人在极乐世界的一千年当中,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他的梦都是安乐的梦境;你在娑婆世界的梦境都是痛苦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他在极乐世界所做的梦,他梦境出现的都是诸佛菩萨,它有醒梦的作用、有对治梦的作用;你在娑婆世界做的梦,都是跟那些苦恼的众生,爱憎取舍、恩恩怨怨,不是报恩就是报怨,报恩的让你产生贪爱,报怨的让你产生瞋恨,结果你在三界当中轮回,愈轮回愈糊涂了。

同样的是如梦如幻,但是这两个梦幻产生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我希望我们修学佛法,不要忽略了作用,我刚刚讲那句话──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方便门虽然不是真实相,但是你弃舍了方便门,你进不了真实相,这个就是为什么要舍此求彼的原因。因为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这两个因缘法,对我们产生的引导的作用是不同的。

那这个地方是破除第二个疑惑,理跟事。从理来说,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理体是没有差别的;从事相上来说,这两个国土,对我们产生的染净、苦乐的作用,是千差万别。

好,我们再看第三个疑惑:甲三、偏念一佛疑

我现在知道求生净土对我很重要,因为我没有这个方便门,我还真的进不了真实相,但是这个净土很多,我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西方净土呢?这当中的道理在哪里呢?说我想求生净土,但是西方极乐世界感觉上不是唯一的选择,为什么要偏念一佛?我们看征问,请合掌:

乙一、征问

十方诸佛,一切净土,法性平等,功德亦等。行者普念一切功德,生一切净土;今乃偏求一佛净土,与平等性乖,云何生净土?

净土对一个凡位的菩萨来说是太重要了,我们从前面的学习,见佛闻法、亲近善知识,对我们的确是很重要。那么这样子讲,在十方诸佛的清净心,依止大悲愿力所创造的国土,有很多很多,这么多的净土它的法性是平等的,它对我们产生灭恶生善的引导也是没有差别的。你说阿閦佛净土也很好、药师佛净土也很好,你只要到那个地方去,都能够使令我们灭恶生善,这个功德是一样的。

换句话说,我们修行者在因地的时候,应该要广泛的、普遍的来忆念一切诸佛的功德,所以在果地的时候,才能够普遍的受生在一切的净土,这样的功德才圆满。在因地念一切佛,在果地生一切净土,刚好跟佛陀的功德圆满相随顺。

那么现在西方净土的传承,却是要我们偏念一尊佛、偏生一佛净土,感觉上跟平等的法性相违背了,那这样子怎么能够求生净土呢?这个地方就提出这个问。

乙二、释疑

一切诸佛土,实皆平等;但众生根钝,浊乱者多,若不专系一心一境,三昧难成;专念阿弥陀佛,即是一相三昧,以心专至,得生彼国。

这个释疑当中,其实有三段:第一段是约着能念的心,约着众生能念的心来解释;第二段约着所念的佛,所念的佛有差异;第三段作总结。

首先我们看为什么要偏念一佛,这当中约着能念的心来说。理论上来说,一切诸佛的国土,都是从法身所变现的,既然是法身所变现,它当然是平等的。但是约着众生的心念来说,这个地方就有问题了,因为我们众生的特性,根机愚钝。

什么叫根机愚钝呢?

简单的说,就是浊乱者多,就是我们内心不是污浊就是散乱,污浊指的是贪瞋的烦恼,散乱指的是胡思乱想。众生这个浊乱的心,本身的问题、障碍就很多,假设在因地的时候,不能够摄心专注在单一的所缘境,你今天念阿弥陀佛、明天念药师佛、后天念普光佛,如果你已经成就三昧了,那就不讲了,你本身的心就很难专注,经常被浊乱心所干扰,这个所缘境又不断的变化,结果就很难达到一心不乱。

所以说,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告诉我们:专念阿弥陀佛,这样子叫做一相三昧。一相三昧的意思就是说,它整个修行理论的基础,就是以一念来抵万念。你有很多很多的妄想,但是你就根据一个法、一个念头来对治就好。

我们一般来说,多贪众生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每一个法有它的对治,但是净土法门这个一相三昧,就是不管你遇到什么障碍,皈依阿弥陀佛,这样一个以一念来抵万念的法门,它的特点就是容易专注,容易专注就容易成就一心不乱,就容易跟弥陀感应道交,而得生彼国。

也就是说,我们能念的心是这个的浊乱,你要广泛的念一切佛,你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你倒不如专心念一尊佛,你能够因为一心归命,反而能够成功。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公案来说明,这个公案是出至于《念佛法要》。

在清朝有一个居士叫钱翼山,这个钱翼山居士,他在城里面开一间酒店,卖酒也卖肉,杀鸡杀鸭,每天生意做得很好,所以杀了很多众生。后来接触佛法,也开始念佛,就感到这个杀生不好,就把酒店卖掉,做其它正当的生意,也很虔诚的念佛。念了几年以后,突然间他最小的儿子死掉了,大家就讥嫌:你看,说造杀业不好,你看你造杀业的时候没事,你现在开始念佛了以后,你儿子死掉了!这个世间上哪有什么感应呀、哪有什么佛菩萨可言!这个钱翼山他念佛,儿子虽然死掉,但是处之泰然,照样念他的佛,完全不为逆境所动,照样一心皈命阿弥陀佛。

到了第二年,又念了一年,他的太太也死掉了,在书上说他念佛如故。他太太死掉,对他的打击很大,但是他不改变他对弥陀的皈依,他对佛号的所缘境,照样的皈依,念佛如故。

到了第三年,他自己生病了,这个病还吐血,可能是内出血吐血,书上说念佛益盛,念佛更加的专注、更加的炽盛。后来,到了临命终之前,他突然间神识昏昧,他觉得没有办法专心,他本来念得不错,临终的时候业障现前,神识昏昧。他本来想燃指供佛,消自己的业障,但是旁边助念的善知识说:业障现前,这个不是色身有问题,是你心中有杀业罪业,你倒不如把燃指供佛的心,好好的忏悔、发愿,你在一心皈命阿弥陀佛之余,兼修忏悔法门、兼修发愿法门来得实际,比你用这个燃指供佛更为实际一点。

他就听善知识的话,他在念佛之余,又忏悔、又发愿,诶,果然他神识昏昧的情况,就慢慢的消失掉,就像乌云,太阳一出来就消失掉。后来他在大家的助念当中,突然间打开眼睛说:吾已游净土,见无数莲华,吾坐其中,乐不可言!他说我在念佛当中,已经神游净土,我现在这个身体在这个地方,我的神识已经神游净土,而且看到莲华了。诸位要知道,临命终的时候,看到佛陀的正报、看到净土的依报,特别是看到莲华,这都是往生的瑞相,而且他发现自己在莲华当中,而且乐不可言,结果就往生了。

你说这个钱居士是一个浊乱众生,他一生当中还造了很多的杀业,中年以后才开始念佛,你说他今天念阿弥陀佛、明天念观世音菩萨、后天念地藏王菩萨,他今生肯定没有成就。

他为什么成功?就是他专一,他愿意把他剩余的精神体力,专注在一个佛号上,所以他成功了。所以为什么要专念阿弥陀佛?从能念的心来说,你容易成就一心不乱,而成就一心不乱是临终跟弥陀感应的一个重要条件。你这个所皈依的境,今天一个、明天一个、后天一个,我保证你脚踏两条船,一事无成。

所以这个地方是第一个,约着能念的心,你容易成就一心不乱。当然约着所念的佛,也有不同,关于这一点,我们下次再说明。

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我回答三个问题。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什么叫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请举例说明。

答: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这句话是印光大师在描述众生的心跟佛的心感应道交的一种状态。这个要举例子不容易,因为这是不思议境,我们勉强用日常生活来加以譬喻:

说众生的心是苦恼的,佛的心是功德的,这两个心感应在一起。诸位你做厨房的时候,使用过电饭锅吧,电饭锅一定要有电,才能够产生煮饭的功能,但是电饭锅本身没有电的,你要把电饭锅的插头插在插座上,才能够招感电。电饭锅的插头插上电力公司的插座,我们讲电力公司是一个很大的能量,没有错吧!电饭锅是没有能量的,它没有能量你就不能煮饭,你必须仰仗电力公司的加持,它是一个很大的能量,那这中间要有一个桥梁,就是插头。这个插头就是佛号,电饭锅就是我们众生的心,电力公司就是佛大威德的心,这样的譬喻,你体会一下就会知道。

诶,我的心是苦恼的,佛的心是功德的,那你要靠这个佛号的桥梁,才能够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这个即就是说:就着众生的心,直接进入到功德的大海,是这个意思。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就着念佛的人,是不是可以克期取证,提前往生?

答:这个我们刚刚有说过了,你要能够提前往生,那你要净业成就。我们一般的往生,是随念往生,那是不能提前的。你今生活八十岁,你还得把八十岁受完,才能够走;你是活七十岁,你七十岁才走。如果你是净业往生,那你今生的业不一定要完全受完,你可以把它递夺过来。这个公案很多的,你看在《高僧传》里面讲到一个出家众,他持戒修福非常精进,后来他起了一个非常上品的瞋心,他从今生人的果报,直接转成一条蟒蛇,没有经过死亡,就以一个人的身体,直接变成一条蟒蛇的身体,因为他蟒蛇的业太强了,他今生人的业还没有受完。

诸位学过唯识学就知道,业力的起现行,是强者先牵,不是先来就可以起现行,看哪一个力量强,各凭本事的。虽然你现在释放人的业力,但是如果你创造另外一个业力,这个业力超过你之前的业力,它马上把它取代过来。这个就是阿赖耶识在得果报的时候、这个业在得果报的时候,是看哪一个业力强。

你今生创造一个强大净土的业力,你前生虽然生死业力还在,但是那个业力已经羸弱了,你可以提前走了。

在《念佛法要》中很多的念佛人,都是念佛三年就往生。古德在当中批注说:为什么每一个人都念佛三年往生?刚好他的寿命都是三年吗?不是的,因为他净业成就了,他刚好三年净业成就。祖师大德说:一个人长时间住在厕所旁边,闻到臭秽的味道,你现在要引导他到王宫里去住,他恨不得早点走。虽然你净业往生,你也可以选择我不要急着走,也可以,但是大部分都会提前走,这是人之常情。你在厕所住久了,你总是早点离开早点好,你在娑婆世界待下去,你等于是浪费时间嘛!你也不能亲近十方诸佛,修善法也有限。你倒不如到净土去,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亲近十方诸佛。

所以大部分净业往生的人,都会提前先走,娑婆世界的生命他不要了、他放弃了,但是那得要净业成就。我们这种随念往生的,就只好等到最后一天了,先培养正念。

问:法师上课的时候提到,初地的菩萨要用智慧引导慈悲,初地以后的菩萨以慈悲引导智慧,可否举例说明。

答:一个是智慧的引导,一个是慈悲的引导。在座的诸位应该每一个人都受过菩萨戒,换句话说,你心中的愿力有三个: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断恶、修善偏重智慧,这个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是属于智慧,属于上求佛道所收摄;这个誓度一切众生,是大悲所收摄。

我不知道诸位遇到事情,是如何取舍的,但是一般来说,如果你出家时间不是很久,你遇到度化众生的因缘,刚好有人来请你讲经、有人请你做什么事,有利他的事业,到底你要不要答应?

你在佛前发愿要誓度一切众生,但是我这件事情做了以后,妨碍到我断恶修善,我要不要做?你会成就功德,但是你也会产生过失,你要不要做?

根据我对《瑜伽菩萨戒》的理解,如果是初心菩萨,你要拒绝。初心菩萨偏重在自利,理性的成分多一点。如果这个利他不影响我自利利他,不影响我自利的可以。如果是老参就不同,他有一点点自在力了。

所以这个菩萨道,说实在的就是一个取舍的问题。有些事情是牵涉到对错,这样子做绝对是错、这样子做绝对是对,但是有些事情我们很难说对错,就是你取舍的问题。

根据我的观察,我自己有这样的体验,我们讲现在的台湾佛教,有人间佛教跟净土佛教。一般来说,净土佛教的大德,相对来说比较保守,你看忏公师父、广钦老和尚,特别到晚年的时候都非常保守,几乎都是息诸缘务,为临终的正念做最后的冲刺。其实不只是现代,蕅益大师、莲池大师亦复如是,蕅益大师五十七岁往生,我记得他往生前三年就上山了,然后就没有下来,往生前三年就做最后的冲刺。

人间佛教因为没有往生的压力,反正他来生要继续轮回,所以你看它的事业就做得很大,他的道场盖得也多,他跟众生结的缘也广,那他为什么敢这么做呢?因为他没有临终要跟弥陀感应道交的压力,反正我来生是准备要轮回的,我今生要赶快积集资粮,他的重点不在培养正念。

我们不能够说谁对谁错,这个成佛之道就是你的取舍。但是正常情况,初学者要偏重智慧是对的,因为你不重视智慧,你这个大悲心夹杂爱见烦恼,你在造善业的时候,你夹杂着爱见烦恼,你就很难避免不产生过失,很难避免。所以这个安乐果报现前的时候,你也要付出一些痛苦的代价,就会带一些罪业,而且你不求生净土,也有退转的危机。

所以说,到底你是要用智慧来引导,或是用慈悲来引导?以现在的佛教界是各走各的,各有各的说法;但是如果你要求生净土,你有志于求生净土,一般来说,到晚年的时候,你要开始收心了。

前面的几年好好的学习;中间几年好好的利他,做执事也好、讲经也好;到晚年的时候,愈到临终的时候,你愈要小心,这个时候一定要低调收心,因为你临终的正念是不能有差错的。

所以一般求生净土的人,到晚年的时候他非常小心。就是说,你所设定的目标,会影响到你今生的布局,是这样子的。就是说你到底希望你来生怎么样?如果你来生是要到净土去,那你晚年不收心,你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了。你到晚年的时候,愈用愈复杂,跟众生的缘愈结愈深,那你就完蛋了,这件事情麻烦就大了,那跟你往生的正念相冲突、跟你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就相冲突了。

所以到底该怎么做,就看你的目标在哪里。

第3讲

《净土十疑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页,甲三、偏念一佛疑。

佛陀在《法华经》讲到一个偈颂: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释迦牟尼佛依止大智慧的光明,观察我们三界流转的相貌,他说:在三界流转的众生,就好像是一个人住在一间起火燃烧的房子一样。在这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到很多的痛苦,以及修行上的障碍。所以,基于离开痛苦、离开障碍的理由,几乎所有的凡位菩萨,在修习成佛的过程当中,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先离开三界,把出离三界火宅当做第一个目标。

谈到离开三界,我们修行的方法有两种的差别:第一个是圣道法门,第二个是净土法门。这两个法门最大的差别,就是难跟易的差别。

如果我们今天选择圣道法门,它的修学重点在于断惑证真,你要断除无始的烦恼跟罪业,你要证得二空的真如之理,那这个过程,肯定是内忧外患,障碍重重。所以我们看历代的祖师,甚至于三世诸佛在经论上的开导,基本上并不鼓励我们走这个高风险的方式,因为成功率太小了,那这障碍也特别的多。

第二个法门,就是我们说的净土法门,净土法门修学的宗要在于感应道交,就是我们凡夫一念皈依的心情,跟三世诸佛本愿的功德,两个能够心心相应、感应道交。这种感应道交的修学方法,相对于前面的圣道门,可以说来得更加的容易、更加的顺利。所以,不管是佛陀、不管是历代祖师,对这个法门是鼓励而赞叹有加。

关于圣道门跟净土门、自力跟佛力之间的差别,我们在前面的两个疑问当中,都已经完全解释过了。当我们觉得离开三界火宅,是我生命的第一个目标,这当中我要选择净土门这种成功率比较高的修学方式。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净土的念佛,到底我是应该专心的念一尊佛,还是广泛的念许多佛?哪一个效果最大?这是我们今天的题目──偏念一佛疑。

就是说我现在知道在三界流转,这个地方的障碍太多了,那我要到净土去,我应该念佛,那我要怎么念佛比较适当呢?是应该念一尊佛,还是要广泛的念许多佛?这当中的疑惑就是这个意思。回答当中有两段:第一段是约着能念的心,这个地方的大意是说,如果你广泛的念许多许多的佛,你今天念普光佛、明天专心的念普明佛、后天专心的念药师佛,你每一天都换一尊佛,到最后的结果──心思散乱,三昧难成,你很难产生感应的力量。

所以,从能念的心,你应该修一相三昧,你今天念这个佛、你明天还是念这个佛、后天还是念这个佛,你的成功率会比较高,这个是约着能念的心来说明。

好,以下我们约着所念的佛,来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这当中我们分成两小段:第一小段先发明正义,第二段再引经证明。先看第一小段:

又求一佛功德,与一切佛功德无异,以同一佛法性故。为此念阿弥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净土,即生一切净土。

这个地方是约着所念的佛来分别,到底念一尊佛比较好,还是念多佛比较好?这个地方是说,你刚开始只要念一尊佛就好,比如说你念阿弥陀佛这一尊佛,刚开始是得到一尊佛本愿的加持,其他的佛当然没有加持力;但是最后的结果,当你能够成就三昧以后,你可以同时得到一切佛的加持。

就是说你刚开始只是念阿弥陀佛,但是你成就念佛三昧的时候,真正得到佛的根源时,是一切佛加持。为什么呢?我刚开始是念一尊佛,为什么到最后会得到一切佛的加持呢?

它的理由是──以同一佛法性故。每一尊佛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比如普光佛有普光佛的本愿,普明佛有普明佛的本愿,但是他们的根源是同一个真如法性的,所以刚开始你有一个门进去,不管你哪一个门进去,到最后的根源是一样的,就是因为三世诸佛的作用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体性、根源是没有差别的。

从这个道理就可以知道,你刚开始是念阿弥陀佛,得到阿弥陀佛单一佛本愿的加持,但是你最后的结果,是成就一切佛的加持。那刚开始你是生于一个净土,但是当你到西方净土以后,你同时也可以到达一切净土。就是你刚开始是专一的成就一个功德,但是成就一个功德以后,其他的功德也同时具足。

这个道理,有没有经典根据呢?以下就引经来证明这样的思想,我们看论文:

故《华严经》云: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又云:譬如净满月,普应一切水,影像虽无量,本月未曾二。如是无碍智,成就等正觉,应现一切剎,佛身无有二。

这以下,论主就引用《华严经》来证明他前面的观念。《华严经》上说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一切诸佛的作用是有差别的。你念本师释迦牟尼佛,有本师释迦牟尼佛本愿对你的加持;你念阿弥陀佛,有阿弥陀佛本愿对你的加持,这个肯定是不一样的,每一尊佛的本愿不同嘛。但是等到你能够念到诸佛根源的时候,他的根源是一样的,所以说到最后每一尊佛的根源是同一个心念的、同一个智慧、同一个十力、同一个四无所畏,这个根源是一样的。

这样的道理很难理解,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比如说天空清净的满月,它普应一切水,影像虽无量,但是天空中只有一个明月。这个明月它可以照在台湾,在台湾当中生起一个月亮的影像;它也可以照在美国,在美国生起一个月亮的影像。我们相信它映在台湾的影像,跟映在美国的影像,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从影像当中找到月亮的时候,它的根源是一样的。所以影像虽无量,本月未曾二,你不管根据台湾的影像找到月亮,或者根据美国的影像找到月亮,它的根源是没有差别的。

从这样的一个譬喻,我们可以知道:三世诸佛这种我空、法空无障碍的智慧,他成就这种清净法身的等正觉,依止这样一个无差别的根源,他普现一切的佛身、普遍的成就一切的佛号、普遍成就一切的净土,但是他能现的这个佛的清净法身是没有差别的。

这段文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刚开始你念本师释迦牟尼佛、我念阿弥陀佛,他念观世音菩萨,刚开始的方便是差别的,但是到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这一点,我们凡夫是很难理解的,因为我们凡夫的妄想是对立的,你跟他不一样,他跟你也不一样,但是佛陀的根源不是妄想,他是法身,所以法身的思想,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他能够从一个根源,普遍的出现无量的差别;他也可以从无量的差别当中,回归到同一个根源。

这个就是说明,你刚开始的方便是不同,但是结果是一样的。

以下再把这个观念作一个总结,我们看论文:

智者以譬喻得解,智者若能达:一切月影即一月影,一月影即一切月影,月影无二。

故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法身无二。

故炽然念一佛时,即是念一切佛也。

我们以譬喻来做一个总结。

比如说,你在一切的月影当中,你随便找一个月影,只要你能找到月影的根源──月亮,每一个人依止不同的月影,但是最后得到的月亮是同一个的。也就是说,你刚开始选择任何一尊佛去忆念,刚开始的加持力有差别,但是最后的根源是没有差别的。

所以你刚开始不要因为你念一尊佛,好像功德有所欠缺、有所不足,这个想法是不对的。因为你刚开始念一尊佛,但是你最后的结果是具足一切佛的功德,完全没有欠缺、完全是圆满的,这个就是佛陀跟佛陀之间一种互含互摄的情况。

近代有一个数学大师,叫陈省身博士,这个陈居士是华裔的美国人,他研究数学七十多年,从二十几岁,到他九十三岁往生,总共研究数学七十三年。他在数学当中最大的贡献是,他提出零跟一的理论,他认为整个数学就讲两个道理:一个是一,一个是零。

什么是一呢?一就是动态,我们看到很多东西应该要主动的追求,是动态的、积极的,叫做一。另外一个是属于寂静的,我们有时候看到人事的时候不动,这个就是零。

一也可以表示刚强的、坚定的,零表示调柔的、善顺的。他这个理论提出来以后,他讲出一个譬喻,他说:你看一个人身体的结构就知道,我们外表皮肤、这个肉是柔软的,但是我们的骨头是刚强的,这就是宇宙间零跟一的配合。如果我们的身体全部是刚强的,那你就很容易受伤,整天伤痕累累;如果我们的身体全部是柔软的,你根本连站都站不起来。

这种零跟一的理论,这个思想提出来以后,在美国的科学界,产生很大的震撼,特别是对整个太空的发展,有很大很大的突破。因为西方人是赞叹积极、主动、刚强,而往往忽略了柔软的力量、寂静的力量。所以陈省身博士说:我们只看到活动的一面、积极的一面,但是我们忽略了宇宙间另外一种力量的存在,那就是一种寂静的力量、调柔的力量。

他说:你看下雨天,天空下了很多雨,但是这个雨活动的方向,它一定是往低处流。就是你刚开始下的时候下在高处、下在高山的地方,但是高山没有办法把雨水累积起来,它一定往低处流。所以低处本身虽然没有能量,但是它有一种吸收能量的潜能。

他这个思想是从数学的研究,最后达到人生的哲理,对整个美国太空的发展、技术的突破有很大的贡献,所以美国国会颁给他一个最高荣誉的终身成就奖,他的奖金有一百万美金。他说这些钱对我已经没有什么作用,就全部捐给慈善事业。当时国际行星协会,刚好在天空当中发现了一颗行星,为了纪念陈省身博士的贡献,就用他的名字立名。

他九十三岁往生,九十二岁接受访问,说明他一生的成功之道。他说:我们一个人的生命是有定数的,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所以你最重要的就是你一定要做好一件事情。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是你刚开始只做一件事情,但是你最后成功的时候,是普遍跟一切事情相融通的。

陈省身博士他自己说:他读高中的时候,跑步跑不过人家,不要说男生,他连女生都跑不过,他的体力不行;他上音乐课的时候,没有办法去分辨音乐的好坏,他音乐也不行;他上美术课,他的手非常笨拙,也没有办法画出美好的图画;他读高中的时候,唯一的兴趣就是数学。在他深入数学七十年以后,他的数学之道,提出了零跟一的理论,其实是通于宇宙人生的整个哲学之道,这个道是法法相通,所以他提出的理论值得我们去思维。他说:你一个人一生当中,刚开始只能做好一件事情。

蕅益大师对于修行一门深入的看法,也提出一个非常贴切的譬喻,他说:修行这件事情,就好像挖井一样,你口渴想要挖井,你今天在东边挖一个井、明天在西边挖一个井,你挖一辈子都挖不到水。为什么呢?心思散乱,三昧难成。你应该要设定一个目标,然后穷你一生的精力,在这个地方好好的深入,才能够得到水,而得到的水,这个结果是一样的。

这个地方,就给我们很重要的启示:你生命的数目是固定的,你与其今天修这个法门、明天持大悲咒、后天持往生咒,倒不如在一生当中做好一件事情。

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这个问题偏念一佛,既然你想要念佛,想要跟诸佛感应道交,这个根本思想,刚开始是要你一门深入,你不能广泛缘念一切佛的,这样子是没有办法成功的。刚开始念一尊佛,到最后的结果得到一切佛的加持,这个就是一即一切的道理。

好,我们再往下看,甲四、偏求一土疑。

那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我想要修习念佛法门、我要修习佛力加被的法门,而我只能念一尊佛,那我到底要念哪一尊佛呢?我要念一尊佛,但是佛太多了,我到底要选哪一尊佛,做为我一生所有精神体力的所缘境?提出这个问,我们看征问的地方:

乙一、征问

等是念求生一佛净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随念一佛净土,随得往生,何须偏念西方弥陀佛耶?

既然是佛佛道同,我们平等心的念一切佛,生一切佛净土,都是合理的,在修行当中,我们可以在十方的佛土中,随便选择一尊我喜欢的佛、选择一个我喜欢的净土,而去忆念,而去往生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单单的专念阿弥陀佛,而单单的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就是说一门深入,那这个门有很多,不一定要以阿弥陀佛为门,我以药师佛为门、以普光佛、普明佛为门,为什么不可以呢?这个地方,从一门深入再说明哪一个门最好。

我们看回答的地方:

乙二、释疑

回答总共有三段:第一段先依止圣言量,先依人;第二段再依法。我们先看人怎么说,再看法怎么说。人当中有两段:第一个释义,第二个引证。先看释义:

凡夫无智,不敢自专,专用佛语,故能偏念阿弥陀佛。

说是应该一门深入,但是以哪一个门做为第一个门最为恰当呢?

智者大师谦卑说:我是一个没有高深智慧的凡夫,我哪有智慧去判断三世诸佛哪一尊最适合我呢,佛的功德太微妙了、太不可思议了,我没有办法判断阿弥陀佛本愿比较好、或者释迦牟尼佛本愿比较好,我没有办法去判断。那怎么办呢?

专用佛语!身为一个弟子,我只有尊重师长的教诲,依止圣言量,遵从师长的教诲,所以专念阿弥陀佛。就是依止人的教诲。

那释迦牟尼佛到底有哪些教诲呢?我们再往下看,看第二段引证:

云何用佛语?释迦大师一代说法,处处圣教,唯劝众生,专心偏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无量寿经》《观经》《往生论》等,数十余部经论文等,殷勤指授,劝生西方,故偏念也。

我们今天打开大藏经,把释迦牟尼佛一代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当中,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释迦牟尼佛可以说是处处圣教,唯劝众生,专心偏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日本的学者研究,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当中、在藏经当中,有一百一十几部经,讲到阿弥陀佛的法门,这个比例太高了。

这以下讲出例子,比如说《无量寿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观经》,它的修行也是观想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往生论》,它修五念法门──礼拜、赞叹、观察、咒愿、回向,它的所缘境也是西方的阿弥陀佛。所以一百一十余部的经论,都是劝我们念阿弥陀佛,然后往生西方。这个地方依止圣言量来加以说明。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在做一个比较重大判断的时候,我们不能相信自己的分别心,我们要知道这个分别心是怎么来的,说是根、尘、识,我们的分别心是六根、六尘碰撞以后,产生一个生灭的心识。所以我们的心识是受着环境的影响,因为分别心识的产生是根尘的碰撞才产生的,所以你的判断力,一定是依止当前的环境所影响。所以我们重大的抉择,一定是依止圣言量的。

台湾高雄南部有一个道场,提倡大家念南无毗卢遮那佛,这个就是自作主张了,因为你看所有的经论、历代的祖师,没有人提倡这个法。就是我们的修行,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一定要有佛陀、祖师尊贵的传承。

就是说,有很多的祖师弘传净土法门,从这个地方,我们只要好好的遵从历代祖师所走过的路就可以了。那这个地方是从人的角度,来说明以阿弥陀佛的法门当作主修的第一个理由。

我们再看第二个。

前面是依止人,依止圣言量,这以下依止法,我们也可以依止法义的抉择,来说明以阿弥陀佛为所缘境是最恰当的。这当中有三个理由,我们先看第一个理由:

又弥陀佛别有大悲四十八愿,接引众生。

就是说我们生死凡夫,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要祈求诸佛本愿的加持,离开了诸佛本愿的加持,实在是障碍重重。那到底要以哪一尊佛的本愿来当作第一个所缘境呢?

阿弥陀佛的本愿特别的殊胜,特别四十八大愿当中的第十八愿,所谓的临终接引,就是: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是十念必生愿。

我们看到其他诸佛的国土,你要到他的国土去,都是要靠你自己的力量解脱三界的业力,才能够到达的,没有哪一尊佛说在你临终的时候,像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一样现在其前,来接引你去的。因为阿弥陀佛的本愿当中,他有临终来到三界接引的愿力,我们在临终的时候是内忧外患,有阿弥陀佛的开示慰导,这是第一个理由,他有临终的接引。

再看第二个理由:

又《观经》云: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若有念者,机感相应,决定得生。

前面是约着临终的接引,我们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有阿弥陀佛的临终接引,这样子的成功率比较高;第二个是约着现生的安乐。就是说,身为阿弥陀佛,他的特色,就是他有八万四千相,相当中有八万四千微妙的好,而且每一个好当中,有种种的光明,来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这是出自于阿弥陀佛的第三十三愿──光明的摄受愿,就是你忆念他的名号,阿弥陀佛就以光明来照摄我们,使令我们身心调柔,业障消除。

我们讲一个念佛感应的故事:

在民国初年的时候,大陆江苏省有一个厨师,这个厨师以前是做荤的,所以造了很多的杀业,后来改做素食。做了素食以后,他一方面做素食,一方面只要哪一个地方有打佛七,他就去参加。他要做早餐、午餐,午餐做完以后,晚上没有事就到大殿去随喜念几枝香,只要大陆各地有地方念佛,他就会去参加。几年下来以后,他的大儿子生了病,往生之前经常做恶梦,晚上睡觉的时候,手又抓、脚又踢的,非常不安宁。

有一天大儿子醒过来,就跟他父亲说:这段时间我在睡觉的时候,经常有人干扰我,非常痛苦。昨天晚上那个干扰我的人出现了,他跟我说我前生造了很多罪业,所以今生要往生的时候就会有这些痛苦。我问他说:那应该怎么办呢?对方告诉我说:你父亲身上有很多阿弥陀佛光明的功德,只要你父亲答应你,把光明分一部分给你,你就能够把这个罪过消除掉。

这个时候做儿子的就非常高兴,有希望了,第二天早上就问他父亲说:父亲啊!你可不可以把你阿弥陀佛光明的功德,分一部分给我?他父亲说:我平常很少念佛,怎么分一部分给你?他儿子说:没有关系啦,你只要答应就好。他父亲就说:好啊,可以啊,我就把我阿弥陀佛的光明分一部分给你。诶!他讲完以后,从此以后睡觉就没有再出现事情。

这个作者在最后就讲一个评语说:这个厨师还没有真正的念佛,也可以说信愿还不具足,他只是护持别人打佛七,工作做完了,晚上闲着也闲着,看到别人念佛,就顺便进去念几句,也没有真心的念佛,但是你看他的身心就累积了很多光明的功德。

这个作者说:如果他真心的念佛,那还得了!所以,为什么一个法门会让这么多人来赞叹,这个地方有它的深义。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圣号,它有很多本愿的加持:

第一个、我们讲临终的接引,你的心经常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你就会产生临终弥陀现前的力量;第二个、光明的摄受,你每天跟佛号这样在一起,你肉眼上虽然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但是事实上你的身体就出现一种弥陀的光明,这是不可思议的。这个光明,就是消除罪障的一种征兆。所以阿弥陀佛的圣号,第二个他的光明特别殊胜,这是他第三十三愿所成就的。

我们再看第三个理由:

又《阿弥陀经》《大无量寿经》《鼓音王陀罗尼经》等云:释迦佛说经时,皆有十方恒沙诸佛,舒其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证成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乘佛大悲本愿力故,决定得生极乐世界。

这个是讲十方诸佛的称叹。说为什么我们今天一门深入,一定要以阿弥陀佛为第一个门呢?

因为我们看《阿弥陀经》《大无量寿经》《鼓音王陀罗尼经》讲到,只要释迦佛在赞叹阿弥陀佛功德的时候,讲到最后都有十方诸佛的现前,来证明只要念佛的众生,一定可以成就弥陀本愿的摄受,而使令业障消除,乃至于往生净土。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一个法门能够得到十方诸佛的赞叹,表示这个法门的普遍性,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这个就是我们从法义的抉择,我们选择阿弥陀佛当我们第一个感应的理由。

好,我们看总结:

故知阿弥陀佛,与此世界极恶众生,偏有因缘。其余诸佛,一切净土,虽一经两经,略劝往生,不如弥陀佛国,处处经论,殷勤叮咛,劝往生也。

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作一个结论:阿弥陀佛的一个特色,他的本愿加持力,对这种极恶众生,偏有因缘,这个地方很重要。阿弥陀佛对我们这些所谓的弱势团体、对我们这种障深慧浅的众生,他的本愿对我们有太大的加持力。如果你今天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其实你选择一门深入,你不一定要选择阿弥陀佛。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业障凡夫,阿弥陀佛的本愿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第一个、光明的摄受,现生消除罪障;第二个、在我们临终的时候、颠倒的时候、内忧外患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两个理由都太重要了,所以说他有这个愿力,对我们来说就有特殊的因缘。

在其他的诸佛当中,很少有佛陀有这样特殊的加持,这就是为什么在一切的经论及历代的祖师当中,乃至十方诸佛在教诫他们自己的弟子,都是殷勤叮咛以阿弥陀佛当做第一个本尊相应的理由。

这件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一个众生忆念每一尊佛,跟每一尊佛产生感应以后,这一尊佛对我的加持力,就决定于这尊佛的本愿。我们可以从平常的生活来理解,比如说我们依止一个善知识,这个善知识他发的愿是喜欢广结善缘、修习福报,他的愿力是这样子,你跟他在一起,你肯定很快能够成就福报,因为他的本愿就是这种力量;另外一个善知识,他的本愿是专门弘扬佛法、开启智慧,你跟这个善知识在一起,你肯定很快增长智能。

也就是说,每一尊佛他本愿的功德是不同的,所以你跟每一尊佛接触的时候,他对你产生的加持力、救拔力,就会有所不同,是这样子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佛在世的时候,摩伽陀国有一个国王叫做频婆娑罗王,这个频婆娑罗王有一个大臣,晚年才生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出生的时候,就从地上涌出一只金色的象,所以大家就把这个小孩子称为象护。这只象平常的排泄物都是黄金,因为它每天排泄的关系,所以他们家的黄金就不断的增加。

长大以后,这个象护就骑着这只象到处的游玩。有一天在整个王宫的宴会当中,阿阇世王就跟这些大臣的儿子玩在一起,大人跟大人玩、小孩跟小孩玩。这个阿阇世王就说我们家有很多很多的珍宝,别人也说他有什么珍宝,等到象护的时候说:我们家有一只金色的象,每天都能够出现很多的黄金。这个时候,阿阇世王就生起了贪心,他内心就发愿:等到有一天我做国王的时候,我一定要把这只象夺过来。

后来阿阇世王把他的父亲频婆娑罗王关起来,让他活活的饿死,杀了他父亲以后,就自己做国王,他回忆他过去的誓愿,就请象护来到王宫参加宴会。这个时候,象护的父亲就跟象护说:阿阇世王是一个坏人,你去参加他的宴会一定是不吉祥的。象护说:没关系,我跟他以前是好朋友,没问题的,所以象护就坐着象去参加这个宴会。

但是参加完了以后,阿阇世王就说:象护啊!你一个人回去就好了,这只象就留在这个地方。象护没有办法,就一个人回去了。但是这个象护得到这只象是福德所招感的,不是他人能强夺的,所以他回到家以后,这只象就从王宫的地下沉没,回到自己的家里,因为这样子就得罪了阿阇世王,所以他父亲说:你现在的生命有危险,你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出家。

古时候要是犯到死罪,能远离死罪唯一的方法就是出家。所以象护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勉强出家了,出家以后,后来就证得阿罗汉果。证得阿罗汉果,一个比丘托钵的时候,旁边跟着一只象威仪不好,后来释迦牟尼佛教导说,你应该对只象说:汝出去!汝出去!汝出去!念三次,后来这只象就离开了。

弟子们就问佛陀说:象护为什么一出生就有象来保护他?乃至于后来能跟释迦牟尼佛出家,在释迦牟尼佛法中成就阿罗汉?

佛陀说:在迦叶佛的时代,有一个商人,这个商人经商圆满以后,得到很多财宝。这一天在回家的过程,经过一间寺庙,有法师在讲经,他偶然到里面去听经,听了以后起欢喜心。他离开的时候到大殿去拜佛,礼谢三宝,这时候他发现在本尊迦叶佛的旁边,有一尊当来下生释迦牟尼佛。我们知道,所有贤劫千佛来到人世间,都是先生到兜率天,然后乘六牙白象而降生。但是当来下生释迦牟尼佛的象,有一点剥落了,所以他就出钱把这只象作一个修整,顺便把象上面的当来下生释迦牟尼佛也作修整,再安上黄金。这个时候跟释迦牟尼佛结缘、跟释迦牟尼佛乘的六牙白象结缘,所以生生世世招感象的出现,乃至于释迦牟尼佛出现的时候,跟他出家做他的弟子,最后在释迦牟尼佛的座下得度。

就是说,这个法界有三世诸佛,每一尊佛都代表一种加持力,而这个加持力的来源是他的本愿。你看,释迦牟尼佛刚好有本愿来到娑婆世界,而象护又刚好跟释迦牟尼佛结缘,刚好机感相应,就得度了。

所以一切法因缘生,当然因缘是你决定的,因缘是由你的心来引导的,你今天跟阿弥陀佛的圣号不断的结缘,一次又一次的忆念他,这尊阿弥陀佛就对你产生四十八种力量──四十八愿,包括现生光明的照摄、也包括临终的接引,乃至包括他很多很多的功德。而在整个三世诸佛的本愿当中,对我们末法极恶的众生来说,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对我们是最有效率的,这个就是为什么刚开始我们以阿弥陀佛为本尊的理由,因为他的本愿殊胜。

好,我们先讲到这个地方。

第4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页,甲五、具缚得生疑。

乙一、征问

我们前面广泛的介绍自力的修学跟佛力修学的差别,在整个佛力的修学当中,成败的关键在于一门深入,因为你广泛的念一切佛、广泛的念一切的咒语,到最后只有一个结果──心思散乱、三昧难成,你什么法门都不能成功。所以我们必须在有限的精神体力当中,集中我们的心力,在一尊佛当中,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这样才有成功的机会。

那么在这么多的法门当中,你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法门一门深入呢?

我们前面也说过了,从一个生死凡夫的角度,阿弥陀佛对我们的这种加持力,有他特殊的效果,所以我们选择以阿弥陀佛当我们的本尊。

这个地方的问题就是说具缚得生疑,这个缚指的是烦恼跟罪业,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念阿弥陀佛,这个时候我心中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得到佛力的加被;但是,我的心中有很多很多的障碍点,有烦恼障、有业障,那这些障碍怎么办呢?这些障碍是不是会障碍我往生呢?

虽然我有一种前进的力量,但是我也有一种系缚的力量,那这两种力量到底应该怎么达到平衡?这个地方就是说,我虽然能够得到佛力的加被,但是我自己也有烦恼障、业障,那这个应该怎么办?我们看征问的地方:

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

我们今天身为一个生死凡夫,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有很多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在阿赖耶识当中,有很多很多贪瞋痴的烦恼在那个地方睡眠。那我们现在以具足烦恼跟罪业的心态来忆念阿弥陀佛,我们也真心的皈依阿弥陀佛,但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我们的目标是西方极乐世界,它是超越三界之外的清净国土,而我的内心却有很多的烦恼罪业没有断,这样子怎么能够受生呢?

我们把这句话讲白一点,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受了十二因缘的引导,十二因缘简单的说就是惑业苦,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只有三个重点──惑、业、苦。

第一个、烦恼障(惑),我们会不断的在根境和合的时候起很多烦恼,这个烦恼就引导我们身口去造罪业,造罪业以后就得到一个报障,得到一个果报体;面对果报的时候,我们又起另一层的烦恼,又造另一层的业力,又得到另外一个果报,就造成我们生命一种强大的恶性循环,惑业苦的力量,谁也没有办法把它切断。

惑业苦在我的生命当中,它不断的在那个地方流动,而我们现在虽然创造一个佛的力量,那我现在有两个力量:一个是在三界流转惑业苦的力量,一个是跟阿弥陀佛往生的力量,那这两个力量应该怎么办?这两个力量在心中怎么达到统一呢?提出这个问题。

好,我们看释疑:

乙二、释疑

有两种缘:一者自力,二者他力。

这个地方的大意是说,你选择自力,那你只有完全的去面对你的惑业苦,你就是靠你心中的正念力、善业力,慢慢的断除罪业、慢慢的调伏烦恼,最后把生死的果报结束,自力法门就是这样。

第二个、你面对你强大的惑业苦,你可以仰仗佛本愿的摄受。

就是说,断除心中的惑业苦,你有两种的选择,这两种方法,我们下面会简单的说明。首先我们看自力的方法,自力当中有两段,我们先看第一段:

自力者,此世界修道,实未得生净土。是故《璎珞经》云:始从具缚凡夫,未识三宝,不知善恶因之与果,初发菩提心,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

刚开始,你如果从事自力法门,就是持戒为本,先成就善业力。说你如果选择自力修学要怎么办呢?要在这个娑婆世界修学圣道,当然你不是到净土,你受生的环境,是你过去有漏的业力所变现的一个有漏的国土,那在这个国土当中,《菩萨璎珞经》上说:身为一个生死凡夫,你开始是不识三宝、不知善恶的因果。

我们回顾我们过去没有学佛之前身口意的相貌,我们的行为是受着妄想的引导。就是说我们的六根跟六尘产生接触、或者产生碰撞,碰撞的结果就产生一个妄想,就把妄想创造出来,这个妄想对我们的行为、身口,就产生引导的作用。诶,我跟这个人讲一句话,我突然间就打一个妄想,那这个妄想要我干什么,我就去做什么;我突然间听到一个声音,我的耳朵跟这个声音一碰撞的时候,诶,我又打一个妄想,这个妄想要我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就是怎么样呢?心随妄转。

所以我们一个人生命没有因果道理的时候,我们是由这个妄想,或者说是一时的情绪,来引导我们的行为。那等到你学佛以后就不是了,你的六根跟六尘接触的时候也产生妄想,但是你马上产生一种觉照的力量,就是因果觉照的力量出现,一个光明的智慧出现。

所以你看一个人没有学佛跟有学佛差别在哪里?

一个没有学佛的人,他生命的行为,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想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完全是由情绪来引导的。学佛以后,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他有一定的克制力,他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是怎么样呢?他是先有一个目标,由这个目标来要求自己的因地。

所以我们刚开始学佛的第一个,就是相信善恶业果,相信善业决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决定招感痛苦的果报,所以依止这个因果的信心,我们发了菩提心,这个时候,刚开始学佛就是靠信心的支持,仰信三宝的力量。但是这个时候心还是动荡不安的,因为你只有信心,还没有目标,你对未来的人生没有目标。

第二个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你想要在三宝中安住,那你就必须有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你的持戒。

你看所有人持戒、所有人受戒,一定是发愿,以发愿得戒体,你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个持戒,我们刚开始是讲律仪戒,不是讲定共戒、道共戒,就是你心中的一种誓愿力。

那什么是誓愿力?说我这念心、我这个攀缘心,还不能达到觅心了不可得,还是有所得,还是到处攀缘,它一定要动,你要我这念心,安住不动、正念真如,做不到,它没有办法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它一定不守自性,住在六根、六尘的境界,就到处碰撞产生很多的妄想,这一定是这样子的。

但是没关系,我现在没有办法觅心了不可得,我这个心一定要动,我先把它动的范围设定下来,你的活动有它的范围,我有一定的标准。就好像一个小孩子,你要一个小孩子坐在一个地方完全不动,那是做不到的。那怎么办呢?你围一个围墙,你在这个地方可以动,这个地方是你动的范围,哪些可以动、哪些不能动,你围一个围墙,围墙之外很多的野兽就跑不进来了。

就是我们刚开始说是惑业苦,是不是!刚开始我们不是对治惑,你根本不是惑的对手,刚开始是对治这个业,避免造罪业。说你有没有情绪?有的。你有没有妄想?有的,但是我持戒。持戒的意思,就是让你妄想的活动有一定的范围,以这个戒法设定一个目标,成立一个保护墙,刚开始就是这样。

所以刚开始我们在惑业苦当中,要先对治罪业,这个就是所谓的持戒为本。

第二个就更深入了,成就正念力,止观双运。我们再往下看:

受菩萨戒,身身相续,戒行不阙,经一劫、二劫、三劫,始至初发心住。如是修行十信、十波罗蜜等无量行愿,相续无间,满一万劫,方始至第六正心住。若更增进,至第七不退住,即种性位。此约自力,卒未得生净土。

一个受了菩萨戒的初学者,刚开始先成就善业力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不想到三恶道去。慢慢的,你菩萨戒生生相续,时间久了以后,你戒行不阙,在这个善业当中,你心中要培养一种观照的力量,就是正念的力量,就是无常、无我的智慧。你开始用无常、无我的真理,来观察妄想的起伏,它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有这个妄想?因为你根境的碰撞才有妄想,所以它的根源是找不到的。它生起的因缘找不到,它离开以后,它过去心不可得;妄想消失的时候,未来心也不可得;现在也不可得,现在是生灭的也不可得。

所以我们经常用无常、无我来观察妄想,你慢慢累积了经验,你就知道原来我们这个妄想的真实性,是觅心了不可得。这个时候妄想的活动势力,就慢慢慢慢的薄弱,就从躁动转成寂静,就成就了发心住,这个时候断了三界的见惑,成就位不退。

慢慢的从我空观再继续修法空观,广泛的修十波罗蜜福德、智慧两种资粮,经过一万劫,经过六心住到第七的种性住,这个种性位就是成就了大乘的行不退,断除三界的思惑。这个时候,就把整个惑业苦的力量,全部停下来了。就是你修行自力法门,刚开始要先对治业,再对治烦恼,就这两个:第一个成就善业力,第二个成就正念力,这两个方式,这个是了生脱死的自力法门。

那这个他力法门怎么办呢?我们看他力怎么做:

他力者,若信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取念佛众生,即能发菩提心行念佛三昧,厌离三界身。

先到这个地方,这个叫做正行,净土的正行。

如果你今天选择他力呢,你刚开始要做的就是培养信心,你要相信阿弥陀佛本愿的加持力。这个信心很不容易,你看我们一路从结夏安居以来,《阿弥陀经》《净土十疑论》,其实就是在培养信心,培养对阿弥陀佛皈依的心情。我们讲一个严格的标准,你说打佛七,人家打佛七你也跟着进去念佛,你念佛的过程当中,你对佛号没有完全一心归命、通身靠倒的心情,其实你都不是在修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的根本,你之前的前方便的准备都没有做好,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代表什么?为什么你要皈依阿弥陀佛?有这么多佛可以选择,你为什么选择阿弥陀佛?你根本没有闻经达理,断疑生信,你没有明白道理,你心中就有疑惑,带着疑惑来念佛,根本不能构成净土法门,因为你的三资粮不具足。

所以净土法门第一个,深信弥陀本愿的加持,你相信阿弥陀佛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救拔你,他有足够的能力。

第二个、开始发愿,发起广大的菩提心,修习念佛三昧,你要有一定的定课,执持名号,先从一心,然后成就不乱。从这个发愿当中,虽然要成佛,但是你要先完成第一个目标,你要先离开三界火宅,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你在三界火宅,讲难听一点,你自己被火宅烧得已经是自身难保了,你根本不可能行菩萨道。所以发菩提心以后,成佛之道第一个先离开三界──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就是我们在修净土的时候,你要先成就信愿行三资粮,这第一个正行。

再看第两个助行:

起行施戒修福,于一一行中,回愿生彼弥陀净土,乘佛愿力,机感相应,即得往生。

你有正行是不够的,你还要有一些助行来帮助你心中的正念,那怎么办呢?布施持戒修福。所以在净土当中,它是先成就正念力,你对弥陀皈依的心情,然后再成就善业力。

那有人就说:我念佛为什么要持戒呢?诸位要知道,净土法门叫做带业往生,横超三界。那带什么业呢?古德说:净土的带业只能够带旧业,不能带新业。

什么叫旧业?什么叫新业?

这个业,这个杀盗淫妄业,没错,你以前曾经做过,但是我现在已经完全忏悔了,我也没有再做的意愿,你的相续心,已经被你忏悔的力量完全破坏了,这个叫旧业,那是可以带的。你曾经做过,但是你现在已经不想做了,对这个产生厌离,这个可以,这个业可以带,这个临终不会产生障碍。

如果这个业你现在还在做,而且有可能你还想做,这个业就不能带了,就叫新业,在临终的时候会产生障碍。所以我们要知道带业往生,讲得详细一点,只能带着旧业而往生,不能带新业,这个就是为什么要持戒的理由。

这样子讲,一方面我们持戒,一方面信、愿、持名,到临终的时候,乘佛愿力,机感相应,即得往生。

所以你看,到净土去的关键就是乘佛愿力,感应道交而往生,这个就是佛力加被的方式,就是第一个,你绝对不能再造作罪业了,从今以后,心心念念皈依三宝,皈依阿弥陀佛,到临终的时候感应道交,到净土去,到那个地方才开始断惑证真。

好,我们看总结:

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须臾即至千里,谓他力也。譬如劣夫,从转轮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转轮王力也。

这以下把自力的修行跟佛力的修行作一个比较。先看第一个譬喻:就像有人在水中前进,比如说我在水中,我靠自己的力量游泳。你靠自己的力量游泳,你一天能游多久呢?如果你是仰仗佛力,你是坐船,坐弥陀的本愿船,在短暂的时间,就能够日行千里。

就是说,你面对你的惑业苦,你完全不仗佛力的加持力,完全用自己的心力来面对你的惑业苦,那是非常辛苦、非常缓慢的,就像一个人游泳,根本不坐船;如果你能够坐船的话,那这个速度就快多了,断惑证真就更快了。以坐船跟个人的游泳,来作为第一个譬喻。

第二个、譬如劣夫,我们是一个果报卑劣的生死凡夫,我在地上跑,也是跑得很慢;那如果你能够跟着转轮王出巡,坐在转轮王的轮宝,你坐在轮宝上,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就能够遨游四天下,这个当然是转轮圣王轮宝给你的加持力,它真的能够急速成就的。

所以从断惑证真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

自力法门,它一定先成就善业力,再成就正念力。你看你要走人间佛教、求增上生的人,他一定要广修福德,广泛的跟众生结缘,因为善业力是他的基础,你福报不够,你修止观障碍重重。

但是净土法门它对于修善,也非常赞叹,但是它不是非常强调,它要你先成就正念力,你的心必须跟佛的功德,那种信愿的力量要先栽培起来,先成就正念力。

我们这样子讲好了,不管是自力也好、他力也好,其实整个佛法的核心价值,最重要的价值应该是正念力,就是你那个观照力,但是因为你观照的不同,就影响到你到底是走自力还是走他力。

诸位也可以检查一下你内心的世界,你就知道你现在生命的一个方向。就是说你现在遇到一个重大的逆境,顺境不算,你遇到了逆境的刺激,不管是身体的病痛,或者是人事的障碍,你回光返照一下你内心的世界,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对治的?如果说我遇到了逆境,我提起的方式是修我空观、法空观,观察这些内在的身心、外在的人事,都是如梦如幻的,它都是因缘生,它的本性是毕竟空寂的,然后你就在空寂当中安住,度过你的暴风雨,那这样子的结果,你是以空性来对治所有的烦恼,你的结果当然是不受后有──你不是修净土法门。你在整个逆境的过程当中,都没有提起佛号,也没有想到净土的极乐世界,那你现在的情况绝对不可能到净土去。你心灵的灵动,就代表你未来生命的征兆。

第二个、你遇到了逆境,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管外在怎么纷纷扰扰,我就专心的安住在佛号,我相信他会保护我,我相信我安住在佛号,一切事情一定会变得更美好,结果也度过了暴风雨,因为因缘法是生灭,他也度过去了,这个人肯定到净土去。

第三种人禅净双修,他遇到逆境的时候先提起空观,观察这是如梦如幻毕竟空的,然后再把佛号提起来,真空妙有,这种人也是到净土去。

所以你可以检查一下你现在的情况,就是说心为业主,你的心灵现在到底是往哪一个方向在走动?你可以遇到逆境的时候观察一下,你就知道你到底是走自力法门,还是走他力法门,就很清楚了。

好,这个地方讲到自力跟他力修学的差别。

甲六、生彼不退疑

前面都是偏重在因地的修学,我们在因地的时候,应该要一门深入,应该要专心念阿弥陀佛,这个都是在因地的建立信心。这以下讲到果地的功德,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以后的相貌,它的特色是不退转。身为一个净土,为什么有不退转的力量?这以下提出一个问,我们看问题:

乙一、征问

设令具缚凡夫,得生彼国,邪见三毒等常起,云何得生彼国,即得不退,超过三界?

我们往生的人,当然有很多的圣人,但是我们现在是一个凡夫,我们的心中有很多的烦恼跟罪业,我们只是在临终的时候,让烦恼罪业暂时不生起,这个时候弥陀现前,感应道交到了净土。但是到了净土,我们心中的烦恼跟罪业,还在那个地方睡眠,没有消除掉。你看邪见,邪见最重要的就是我见,我们经常认为有一个自我,我们认为别人跟我是不一样的,经常跟对方产生对立。有了对立以后,就经常产生碰撞,就产生贪瞋痴的烦恼,因为有自我,我们就习惯性要保护自我,保护自我的结果,就产生了贪瞋痴,这样子往生彼国以后,怎么能不退呢?因为我到极乐世界去,跟六尘接触、碰撞的时候,也会生起我见、生起烦恼,那怎么会不退转呢?怎么能够超过三界正念的功德呢?这个功德是怎么产生的呢?提出这个疑问。

乙二、释疑

得生彼国,有五因缘不退。云何为五?

这有五种因缘,我们把这五种因缘先念一遍:

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

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进不退。

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

四者,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良友,无恶缘境。外无神鬼魔邪,内无三毒等,烦恼毕竟不起,故不退。

五者,生彼国即寿命永劫,共菩萨佛齐等,故不退也。

这个讲出我们心中虽然有烦恼罪业,但是因为有五种的因缘,所以不退。这五种因缘,第一个是一个总相,最重要是第一个;二三四五是一个别相,我们先看总相:

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

一个生命体的产生,有两种因缘。如果是在秽土,这个生命的引导者就是业力,你造了善业,就出现安乐的果报;你造了罪业,就出现痛苦的果报。所以在这个秽土,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但是你到诸佛的净土去,那业力就不是重要因素,而是诸佛愿力的问题,你只要到净土去,你在净土的整个相貌,那完全跟佛的愿力有关,就不是你个人的业力,这个业力是完全不能活动的,被愿力所取代。

古德对于极乐世界它愿力摄持的功德相,我们从两方面来说:第一个是安乐的功德,第二个是解脱的功德。

为什么不退呢?

从安乐的角度,第一个、他远离三涂之苦,这是根据弥陀本愿的第一愿跟第二愿,你到极乐世界,虽然你的阿赖耶识还有杀盗淫妄的罪业,但是在你的生命当中,你不会再到三恶道去了。每一个凡位的菩萨,都把三恶道当做一个非常可怕的恶梦,我相信没有一个人愿意到三恶道去,不但是他的痛苦,因为你从三恶道出来,对你的善根产生太大的遮障。你到三恶道去一次,你这个人就变得非常的迟钝,所以三恶道是所有菩萨最可怕的恶梦。

到净土去,弥陀本愿的第一愿第二愿,保证你阿赖耶识的罪业,绝对不再起现行了,不会引导你到三恶道去了,不可能,第一个远离三涂之苦。

第二个、色身庄严美妙,这个是第三愿跟第四愿,你有美好的色身,有美好的色身,你要摄受众生就容易。

第三个、成就金刚那罗延身,这个是第二十六愿,你在未来的生命当中,决定不能有病痛,这个病痛对我们修行也是容易退转,你看一个人要是病得太厉害,你的戒定慧会退转的。你虽然还有很多的杀业,但是这个杀业不能起现行,不可以起现行,为什么?因为弥陀本愿把它压住,你的生命当中,只能够健康,不能有病痛,不可以有病痛的──金刚那罗延身。

第四个、具足五种神通。你说:诶,我在娑婆世界也没有修什么神通的业,为什么到极乐世界我就有神足通,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这是弥陀的第五愿、第六愿、第七愿、第八愿、第九愿本愿的成就。

所以你看安乐有四种的相貌:远离三涂之苦、色身庄严美妙、成就金刚那罗延身、具足五种神通,这个都是弥陀本愿。

从解脱的功德有两个:第一个是随意见诸佛,这个是第四十愿所成。你想要成就菩提心,见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在弥陀的本愿当中,你到了极乐世界,你随时可以在宝树的树叶当中,见到你想见的佛──我现在想要看看药师佛、我现在想要看看阿閦毗佛,你心念一动,这个树叶就现出佛的身像出来,就能够随意见诸佛,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自然闻妙法,你很自然的生起一种念头,就能够听到你相应的佛法,这个是第四十六愿。所以说,你在极乐世界的身心世界,因为弥陀本愿的摄受,你能够成就安乐的功德、解脱的功德,所以他不退。也就是说,你过去会产生障碍的烦恼跟罪业,通通不能活动,这是弥陀本愿的摄受,这是总相。

再看第二个、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进不退。

这个是佛力的摄受,你到了极乐世界,你经常跟阿弥陀佛在一起,阿弥陀佛有第三十三愿,他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照摄以后,你身心调柔、业障消除,当然不退──佛力加被。

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

第二个是法力的加被,到了极乐世界,它的依报、正报,经常的演说妙法,使令我们生起皈依三宝之心,这个法力会产生我们心中的正念力,所以不退。

四者、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良友,无恶缘境。外无神鬼魔邪,内无三毒等,烦恼毕竟不起,故不退。

虽然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还有无量无边的怨家要找我们报仇,但是到了净土,这种业力的种子都不能起活动,你根本不能遇到恶因缘,也没有神鬼、魔王来干扰你,你所接触的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个是讲僧宝的摄受力,佛法僧三宝。

五者、生彼国即寿命永劫,共菩萨佛齐等,故不退也。

这个是寿命的长久故不退,这个因素也很重要,这个死亡的因素。你看西藏的喇嘛,所谓的仁波切、转世的活佛,你看从理论上来说,他应该二世要比一世好,三世要比二世好,五世要比四世好,当然有的是这样;但有很多不是这样,有的是愈后面的时候愈糟糕。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这个死亡的中断,使令他产生退转。所以这个娑婆世界的寿命太短,这个也是一个退转的因素;而极乐世界提供我们一个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的寿命,这也是重要因素。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它的不退,一言以蔽之,就是弥陀大悲愿力的摄受,如果开展出来,就是三宝的加持力跟寿命的长远,所以不退。

甲七、易生弥勒疑

我们一个生死凡夫,在修本尊相应的时候,我们考虑的因素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是因地的考虑,第二个是果地的考虑。在因地上要下手容易:比如说这个净土很好,但是你没有成功的可能性,那这个本尊你根本连想都不要想。一定要有成功的可能性,下手容易,这个法门一定要能够带业往生,能够加被到生死凡夫,特别是造恶凡夫,这是第一个考虑。

第二个、它要成就高:我到那个地方去,必须要不退转。我到那个地方去,没多久我又退回来,那我还要再用功一次,那这个就不能列入考虑了。

所以诸位要知道,我们一门深入,你选择的本尊功德要具足两种条件:第一个下手易,第二个成就高。你在今生能够真实完成的,而且完成以后,你永远不会再退回来,这是一个判定的标准。

那现在就把这个弥勒净土跟西方净土作比较,我们看这个问:

乙一、征问

弥勒菩萨,一生补处,即得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处,见弥勒菩萨,随从下生三会之中,自然而得圣果,何须求生西方净土耶?

弥勒菩萨也是一生补处的等觉菩萨,他将来到娑婆世界是即将要成佛──当来下生。如果我们现在修行十善业,求生到兜率天去,见到弥勒菩萨,跟随弥勒菩萨修学佛法,等到弥勒菩萨下降到娑婆世界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下降,在龙华三会当中,自然成就三乘的圣果,为什么一定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弥勒净土是在三界之内,很近嘛;西方净土在十万亿佛土之外,很远嘛:我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提出这个问。好,我们看智者大师怎么回答:

乙二、释疑

求生兜率,亦曰闻道见佛,势欲相似,若细比较,大有优劣,且论二种:

我们先看这个地方的总说。

说是求生兜率天,如果从见佛闻法的角度,表面看起来跟西方净土是非常相似的。你说见佛,就算弥勒菩萨不是佛,他是等觉菩萨也跟佛差不多了。你说闻法,你在弥勒菩萨那里也可以听到很多的佛法。所以从见佛闻法的角度,表面上跟西方净土是非常相似的,的确不应该舍近求远,但是如果微细比较其它因素,那就有很多差别了。

我们看看这个比较,首先我们看第一个因地的比较:

一者、纵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

《弥勒上生经》云:行众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无方便接引之义。不如阿弥陀佛本愿力、光明力,但有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我们刚刚讲过,你今天所选择本尊的功德,必须要下手容易;而你要求生弥勒净土,你只是修习十善业是不够的,为什么呢?我们根据经典的记载,求生弥勒净土的标准──行众三昧,深入正定,你起码要有欲界定以上。

诸位都知道,禅定在戒律当中,被列为过人之法,因为这个禅定,在欲界不是正常的情况,因为欲界的众生是散乱的,所以说你要成就禅定是不容易的。成就禅定不容易,除了我们自己的善根不够以外,外在的环境也很重要,因为末法时代的环境是扰动的。大环境是扰动的,你的心要寂静下来就不容易,因为它的磁场是扰动的磁场,所以宗喀巴大师说,他那个时候是明朝,距离现在五百多年,那个时候成就未到地定的都很少了。

所以你要求生弥勒净土,你不是散乱心就可以去的,你要行众三昧,深入正定,而且他临终没有接引的功德。你到弥勒净土怎么去?你自己过去。那你临终的时候,你要是稍微有点差错,你就去不成了。没有像阿弥陀佛,临终的时候,你一旦跟弥陀的本愿感应了以后,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开示慰导,佛陀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所以能够正念分明往生。他临终没有来安慰你、开导你,这个地方也增加很多变量,就是在因地上困难度比较高,这第一个。

二者、兜率天宫是欲界,退位者多,无有水鸟树林、风声乐响,众生闻者,悉念佛发菩提心,伏灭烦恼。又有女人,皆长诸天爱着五欲之心,又天女微妙,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弥陀净土,水鸟树林,风声乐响,众生闻者,皆生念佛发菩提心,伏灭烦恼。

前面一段,我们是根据因地的修行来作比较,这个地方是讲果地的功德。你往生兜率天,兜率天是一种欲界的果报,它不是净土。那身为果报,当然就受了业力的引导,就会有退转的因素。

那为什么退转呢?

第一个、你很难有听到佛法的因缘。极乐世界是五尘说法──色、声、香、味、触,你到极乐世界,你在那个地方喝一口八功德水,这一口水喝下去,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你到极乐世界闻到了香气,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它的五尘是说法的。弥勒净土没有这样的事情,它是一个果报体。

我们看祖师大德对我们的开示,祖师大德修行告诉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所有的修行在娑婆世界,六根都要收摄起来,可见得六尘对我们产生不好的影响。在极乐世界没有所谓都摄六根这件事情,因为它整个六尘都是弥陀法身的功德,你干嘛要都摄六根呢?所以说外在的尘境的确不同,一个是愿力所成的净土,一个是业力所成的国土。

第二个、弥勒净土有女人的问题,有女人就容易造罪业,这个地方就是诸天的一个障碍。

这两个理由:第一个、闻法不容易,第二个、有女人的障碍,所以在果报上也有退转的因缘。所以说,弥勒净土虽然距离比较近,但是它往生困难;第二个、往生以后,它不保证你不退转。

这个感应道交跟距离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即使这个净土就在你家隔壁,你跟它没有感应,你就是没有办法去。你要是跟它有感应,你看〈净土发愿文〉:一剎那顷离五浊,这十万亿佛土,一剎那就去了,这个距离不是问题的。所以说,今天你要知道你为什么选择西方净土、你为什么选择阿弥陀佛当你的本尊?下手易,成就高,就是这句话。

好,我们今天先上到这个地方。

问:恭请法师慈悲开示,为什么等觉菩萨还有一念的生相无明,他还不能明白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道理?请法师慈悲开示。

答:所有本尊相应法门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基础上,我们从佛陀的方便教法来看,从因缘上,佛跟众生是有差别的,所以才会有十法界的差别;但是这个是从心的表层来说有差别,佛是功德庄严,我们是业障深重。但是这个心佛众生这个心,是指着他的本性,就是佛心的本性跟众生心的本性,是没有差别的,那这就讲到所谓二空真如的道理,所以我们看这个心态,有表层的心态跟理体的心态。

等觉菩萨对二空真如已经证得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但是他还有一部分没有证得,特别是那个微细的、俱生的这些我空、法空的真如,那个俱生的烦恼还没有断除,所以他对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道理,还不能完全明白。所以你看显教也好、密教也好,只要讲本尊相应的,没有一个菩萨敢讲话,到了流通分也不敢交给菩萨来弘传,绝对不敢。

你说普贤菩萨可以弘传《法华经》《华严经》,可以;你看《阿弥陀佛经》的流通分,是六方诸佛来弘传,六方诸佛在虚空现前。这种大圆满、大手印本尊相应的法门,只有佛陀跟佛陀之间可以弘传,因为它的理论基础,建立在这种平等不二的真如法门,那这个地方是大乘一个不共的法门。

问:法师上课的时候提到要一门深入,如果我们曾经立下誓愿力,要持往生咒三十万遍、大悲咒十万遍等等功课,那现在万缘放下,专念阿弥陀佛、礼拜阿弥陀佛、一心归命阿弥陀佛,这些没有完成的誓愿,应该要怎么办比较正确?

答:我以前在佛学院读书的时候,还没有遇到《弥陀要解》之前,我曾经发愿要礼拜《楞严经》十部,后来我拜了三部,当然所谓的拜是一字一拜,《楞严经》每一部有六万多字。我拜了三部以后,看来也不错,消了不少业障,刚开始有点躁动,拜到最后心就寂静多了。后来我读到《弥陀要解》,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要不要继续拜下去?后来我就想:我剩下的七部,我到净土再拜。

因为你一个人不能做太多事情,就像陈省身博士,你只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如果你不想做好事情,你什么事情都是结缘式的,那就不提了;你要把事情做好,你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情,因为你的精神体力有限。

你看看历史上的成功人物,没有一个人是做好两件事情的,没有这种事情。你要扣除睡觉、吃饭、打妄想的时间,这个妄想让它打累了不想再打的时候,你才可以修行,是不是?你斗得过妄想啊?它是熟境界,你的修行是生境界,是不是?所以说,你只能够先拜佛,把妄想调和一下;经行,寂静以后,才能够开始修行,这很多前方便的。所以你真正的修行很短很短,而你要做很多的事情,结果你什么事都没有做好。

就是说,你要认清楚你现在的时间不多了,而你来生又充满了变量,阿赖耶识有很多烦恼跟罪业,等着要伤害你,你现在能够做的第一件事情,先离开三界,因为三界的问题太严重了,三界火宅太严重了。

我们这样子讲,如果你对三界还不想离开,你不可能老老实实念佛,因为净土法门的特色──带业往生,横超三界。一个人会老老实实念佛,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他是真的下定决心,决欲现生出樊笼,今生说什么都要离开三界。第二个、他相信他自己做不到,我现在就开始不睡觉、不吃饭,什么事情都不做,就专心的修学戒定慧,也做不到。这不是要不要的问题,是实际上做不到的问题,没有办法断惑证真。

当你是真的想要离开三界,当你也知道你现实的情况做不到,只有弥陀的本愿可以救拔你,那个时候你念佛就有希望。

其实我们这个净土的课程一路走来,就是一直在告诉你这个观念:第一个、离开三界很重要;第二个、你做不到。就是告诉你这两个观念,这个时候,你对阿弥陀佛的圣号,才能够死心塌地的、老老实实的,所有的妄想通通不要打了、通通放下,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到最后就是四个字──老实念佛。

我在想老实念佛,老实这两个字,应该是要经过学习以后,这个人才有办法老实的,是整个经论通达了以后,把所有的因缘都做过比较以后,这个人的心老实下来,死心塌地的,所有妄想都不再打了。如果这个人完全没有学习经论,你说他可以老实念佛,我不太相信的。

他的表层意识可能不打妄想,但是他内心很多微细的疑惑应该是存在的。为什么我要念阿弥陀佛?我还有很多选择,我为什么不念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他心中有很多问号。你带着很多的问号来念佛,你的力量是大打折扣的。所以讲临终十念,为什么临终十念能够往生?下一个问题就提到了,因为那个临终十念,是真实的信心,没有任何虚妄,那是完全真实的信心,一个实心的东西。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净土法门很强调正念。本尊法门是很重视心理建设的,我希望在净土课程,大家好好体会一下,为什么净土法门释迦牟尼佛一再强调?为什么六方诸佛要出来证明?为什么历代祖师,唯识宗的祖师、天台的祖师,连律宗的祖师灵芝律师,都弘扬净土?几乎所有的祖师,到晚年以后,他们的选择都是相同的?这个地方就是你要弄清楚的。

当然这个都是要经过学习的,没有一个智慧的产生,是靠我们的胡思乱想想出来的,绝对不可能。所以断疑生信,要从闻经而达理。

第5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页,甲八、十念得生疑。

净土宗在整个大乘的法门当中,它修学的一个特色与不共其它法门的地方,就是它是一个佛力加被的法门,要是按照一般的说法,它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在一个本尊相应的修学过程当中,它的重点在于感应道交。所以古德常说: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也就是净土的整个修学当中,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你的目标就是使令你这个明了的心,跟阿弥陀佛万德庄严的功德,心跟功德这两个能够感应在一起,这就是净土宗的成功。

讲到感应道交,早期净土宗的传承当中,有两种不同的方法:第一个是慧远大师的方法,第二个是善导大师的方法,我们先说明慧远大师的方法。

隋朝的慧远大师对于感应道交,他的方法是观想念佛,以阿弥陀佛的依正二报当做所缘境,而观想念佛最终的目标是成就念佛三昧。所以慧远大师认为:我们凡夫的心跟弥陀的功德要感应道交,你必须要成就一种定心,禅定心,所以慧远大师感应道交的思想,是定心感应的方法,你必须在明了寂静的心中,跟弥陀的功德感应道交,这个是慧远大师提倡的法门。在那个时候,得到很多人的响应,也很多人成功。

到了唐朝的善导大师,他提出散心感应的看法,他认为:感应道交,其实观想不是最好的方法;应该以持名念佛,为最好感应的方法。他的理由是:观想法门,境细心粗,观难成就。说是所观境太过微细,你去观想阿弥陀佛的白毫光、整个相好,这个境太微细了,而我们能观的心太过躁动,所以这个观想很难成就。所以善导大师认为:你就专心的听你心中佛号的声音,这个是来得比较容易。

所以在整个所观境当中,善导大师提出的是持名,而他的目标是散心感应。他认为跟弥陀感应道交,不必然是定心,散乱心也可以。但是善导大师提出一个原则说:你必须要一心归命。所以善导大师说:我们凡夫的心跟弥陀的感应道交,重点不是在你是不是得到禅定,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在你对阿弥陀佛的那个强烈皈依的心,这个才是重点。

善导大师提出了散心的感应,提出了持名念佛,使令念佛法门所加被的根机更加广大。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从唐朝以后,大家所采取的念佛法门,都是以善导大师的持名念佛、以散心感应的方法,来当做修学的宗旨。

到了宋朝以后,因为禅宗很多的大德转到净土,所以提倡禅净双修。特别到了明末的时候,禅净双修到了颠峰的时代。但是你看看禅净双修的内涵,也没有离开善导大师的持名念佛,没有离开善导大师一心归命的内涵。

善导大师提出了散心的感应,但是有一个最低的标准,他的最低标准,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第一个主题──十念得生。他说:你要在散乱心跟弥陀感应,你在临终的时候,必须具足十念的相续。这个法门是来自于弥陀的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以善导大师等于是把第十八愿的思想,广泛的提出来,而整个净土宗的思想,就得到一个定位,就是往生的最低标准,就在临终的十念。

善导大师提出这个思想,也是有很多人产生质疑,关于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

甲八、十念得生疑

十念得生疑这个十念,是指临终的十念,这个地方是说,只要临终的十念,必定能够得生;只要临终十念,必定能够感应道交。这个地方,有人提出了疑问。我们先看疑问的内涵:

乙一、征问

众生无始已来,造无量业,今生一期,不逢善知识,又复作一切罪业,无恶不造。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过三界,结业之事,云何可通?

这个人提出质疑说:我们念佛人,我们不是圣人开始念佛,我们是凡夫的时候开始念佛。凡夫有什么问题呢?我们过去无始劫以来,已经造了很多的罪业,凡夫跟圣人的内心最大的问题,就是凡夫心中有罪业。这个罪业不只是前生造罪,即使在今生的一期生命当中,在我们还没有遇到佛法的善知识之前,我们也造了很多身口意的罪业,所以我们观察我们的内心世界,是罪业深重。

就是说我们念佛的人,刚开始的起点,不是在一张白纸的时候去念佛,而是在一种罪业深重的因缘当中开始念佛,这样子怎么说在临终的时候,只有十念的佛号就能够成就往生呢?

这个地方,十念我解释一下:

历代祖师在解释十念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解释,就是说这个十念指的不是一个数目,十念是一种概念,是比喻短暂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造的罪业是这么长的时间,无始劫来在心中已经熏习了很多的罪业,怎么说在临终的时候,这么短暂时间的念佛,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而超出了三界的轮回?从因果的道理来说,这怎么会通呢?

我们只要稍微学习过唯识,大家都有个概念:我们阿赖耶识有很多善业的种子、也有很多罪业的种子,临终的时候,到底是哪一个业先得果报呢?学唯识的人都知道答案,那就是强者先牵,按照次第,一定是业力强大的种子先表现出来。

我们一般说,无始劫造的罪业应该是强者,你临终的十念应该是弱者,就从一个强弱的角度,而产生质疑。

我们看智者大师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把总标念一遍:

乙二、释疑

汝以无始已来,恶业为重,临终十念为轻者,今以道理,三种校量,轻重不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云何为三?一者在心,二者在缘,三者在决定。

智者大师先作一个总标说:我们总是认为我造罪业的时间特别长,你看我过去生有很多的生命,而每一个生命都造很多罪业,这个业是特别的长,所以应该是重;我今生的念佛,是在临终的时候,具足了十念的相续,时间特别短,所以这个业是轻。智者大师认为这个思想是错误的,他认为所谓的重业、轻业,不在造业的时间,我们应该从缘起道理,从三个角度来加以比较,才能够决定这个业的轻重,才能决定招感的决定性、不决定性,重点不在你造业时间长短,从三个方面来决定。

哪三个方面呢?

一者在心,就是你造业的时候,你那个能造的心有差别,那个心有差别;二者在缘,你所造的境缘,你是在什么境缘造作,这个缘也有差别,这也是一个判定的因素;三者在决定,你在造业的时候是决定的、还是犹豫不决的,这个地方也是决定轻重的一个差别。

就是说,我们从时间上判定业的轻重,这是错误的概念,应该从能造的心、所造的境,跟你造业的时候决定不决定来判断。

这个地方,是先把业力的轻重判定的方式作一个总标。以下我们就各别解释,首先我们看约在心:

在心者:造罪之时,从自虚妄颠倒生;念佛者,从善知识,闻说阿弥陀佛真实功德名号生。一虚一实,岂得相比?譬如万年暗室,日光暂至,而暗顿灭。岂以久来之暗,不肯灭耶?

我们先看看我们造罪的时候的心态是怎么回事。

一个众生他会造罪,那个能造罪的心是怎么有的呢?是从虚妄的颠倒生,这个重点在虚妄这两个字。为什么一个人好端端的会去造业呢?他就是有一个虚妄的妄想生起。

这个妄想是怎么生起呢?简单的讲,我们身为一个果报,我们有六根──眼睛、鼻子、嘴巴等等,这个六根感受的功能,跟六尘相碰撞的时候,根尘相接触的时候,就会创造一个心识出来。这个心识大部分来说,都是盲目的、情绪的念头。

比如说现在我要去骂一个人,这个骂一个人是一个能造罪业的心,就算我还没有产生行动,那你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你一定是眼睛看到某一个人,或者耳朵听到某一种声音,你根境没有碰撞,你是不可能产生念头的。那么你要去骂一个人,这个心态是怎么一回事?

第一个、它是直觉性的,他绝对是没有透过智慧观察的。

第二个、它是盲目的。

第三个、它是生灭的。最重要的是它是生灭的,它是随境生灭的。你如果把这个所缘境拿掉了,你当初是缘某一个声音生起这个念头,直到你把这个声音在心中拿掉,这个心念就消失了。

所以我们常常说生灭心是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在这个过程当中,是剎那生灭的。所以我们简单的讲,虚妄心就是觅之了不可得,因为它来也不知道怎么来的,去的时候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就算是在造作的过程当中,它也是剎那剎那生灭的。

所以你要知道,我们每一个造罪的念头,虽然有很多的差异相──有的是贪烦恼、有的是瞋烦恼、有的是高慢心,但是它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它是虚妄的,是盲目的、情绪的。

我们看看念佛是什么心态?念佛的人他的心,你为什么会念佛呢?你能念的心是怎么回事呢?是从一个佛法善知识的开导,你听闻了阿弥陀佛的真实功德以后,你经过你如理的思维,而产生一种智慧的观照。所有修行念佛的人,他念佛的心,都是透过智慧的判断才产生念佛的。

所以你看,你造罪的时候是盲目的,那个心是一种虚妄性;而你念佛的心,是透过智慧,智慧的心它的形象是真实的、永恒的。所以说,一虚一实,岂得相比?你造罪的时候是虚妄心,你念佛的时候是透过观察真理而产生的一种念佛的心;一个是随顺于情绪,一个是随顺于真理,这两种是有虚实的差别。

这以下我们讲出一个譬喻,说是一个万年的暗室,这暗室是比喻我们无始劫的妄想,这个日光指的是我们对三宝功德真实的皈依,那是一种智慧的观照。观照力现前的时候,我们的情绪马上消失掉,这是很正常的道理,不可能说因为它时间长、已经很久了,不管它多久,因为它的本质是虚妄的,所以光明能够破除黑暗。

这个地方,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修行人的心态有两种:一种是真实的心,一种是虚妄的心。比如说我现在要去骂一个人,这个心是情绪化的,这个念头你只要不管它,它自然会消失掉。你看我们每一次发完脾气以后,每一次都后悔。为什么?一个人会后悔,表示你那个心消失了,所以你才会后悔,如果你那个心还在,你怎么会后悔呢?

所以你看只要是恶念的心,都是突然间来、突然间消失,来得快、去得也快,都是那种很情绪化的、很躁动的心。但是我们每一次修行的心都是很平静的,我要广度一切众生,这个念头它是从智慧而生的。

诸位还记得吗?诸位在受菩萨戒的时候,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也是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是一个恒久的心。你受完戒以后,你当初缘三宝的境而发心,你回来以后这个心还在,它是一种持久的心态。为什么呢?因为它随顺于道理,它是一种真实的心。

所以我们要知道,问题不在时间的长短,问题是在于它是一种真实的心,还是虚妄的心,这个本质上是不同的。

《净土圣贤录》讲到一个公案:

在唐玄宗的时候,有一个居士叫做马子云。这个马子云从小就当兵,他不断的建立功劳,就做到上尉军官,他这个人平常也是念佛的。有一次唐玄宗的北京政府,因为当时的地方有判乱,所以唐玄宗派兵去讨伐,讨伐判乱需要很多粮草的供应,就要地方军队的粮草提供到北京来,而马子云就负责督送粮草到北京。

他带领很多的船,载着很多很多的米要运到北京去,但是在中途的时候,不小心船就沉没了,整个米都掉到海里面,当然就延误了军机。这个在古时候的法律是要判死罪的,所以当初负责运送粮草的人,包括主官马子云,还有旁边所有押送的军人,全部都被关起来,当然这个结果就是一个死罪。

马子云这个时候万念俱灰,他知道死亡将至,就万缘放下,在监狱专心的念佛。他这一念念了五年,很奇怪,这个军法官因为忙碌的关系,忘了审判这个案子,当时要是一审判,那当然是死罪了,但是就是有很多的因缘,结果把这个案子给忘掉了。后来换了一个新的军法官,就把这个案子重新的审理,发现这个过错不是人为的疏忽,而是天灾所造成,当初的马子云是没有过失的,就把他放出来了。

放出来以后,马子云不想在世俗生活,于是就出家了。出家以后,他又修了几年,得到了宿命通,他跟他的同参道友说:其实我应该在押送粮草的那个时候寿命就结束了,应该要死亡的,我后面的生命是因为念佛的关系,把这个业转过来。我再过几天就要往生了,希望那个时候大家来跟我助念。

到那天的时候,他的同参道友为他助念,他就端坐在那个地方念佛,就讲一声佛来接引我了,果然就安然的坐化。

我们现在可以探讨一个问题,马子云遇到死罪这个灾难之前,他也念佛,但是那个时候念得不相应;为什么他一定要遇到死罪的时候,他到监狱才真实的念佛,把这个业转过来,现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乃至到临终的时候招感佛陀的接引?我们可以这样讲:他刚开始在家念佛的时候,没有真正的念佛,因为你一个人念佛那是要真实的心,那是缘菩提心、缘圣道的心而生起的,他那个时候是遇到了逆境,这个时候对世俗的因缘,那个攀缘心开始得到收敛,这个时候心中才真实的看到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

所以你看我们出家人,只要你一出家,你发了道心以后,你的业就改变了,算命先生怎么算你的命都不准。因为你以前的心是虚妄心,你以前的心是怎么样呢?心随妄转,你的根跟境接触的时候,产生一个情绪,这个情绪就是你的心,它要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这个时候,我们开始缘无上菩提的功德,生起一个出世的道心,这种心是不可破坏的。

所以说我们念佛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一种出世圣道的心,那是真实的心;我们过去造业的时候,是在当下的所缘境产生一种一时的情绪,这个是虚妄的心。所以说真实能够破除虚妄,这是第一个理由。

我们看第二个理由:

在缘者:造罪之时,从虚妄痴暗心,缘虚妄境界,颠倒生;念佛之心,从闻佛清净真实功德名号,缘无上菩提心生。一真一伪,岂得相比?譬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碜、伤肌破骨,一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岂以箭深毒碜,而不肯出也?

第二个讲到我们在造罪的时候,他当初的所缘境有所不同。在造罪的时候,他的所缘境是依止一时的情绪,那个情感性的黑暗的心,去攀缘一种虚妄境界而生,这个虚妄境在唯识学叫做遍计所执性。

你看到一个人,你会对他生起贪爱,就是你没有看到他的真实相,你一定是把这个人想得太美好了,就是你对他有所增益了,这个增益的相是你心中捏造出来的;你看到一个人起瞋心,你也没有看到他这个人的真实相,你把这个相给损减了、把他丑化了,你才会生起瞋心;所以我们过去起颠倒的时候,我们没有一个人是看到真相,你只是活在你心中错误的影像。你把这个影像或者过度的美化,或者过度的丑化,所以那个影像是错误的影像,你当初所缘的境界是一种虚妄的影像。

而我们念佛不同,我们念佛所缘的是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我们真实能够感受到无量光、无量寿的真实功德,我们真实的为了要追求菩提心生,为了要成就无量光、无量寿的一种依正庄严而生起的。所以说你念佛的时候的所缘境,是真实的境,因为那是从听闻正法、如理的思维而产生的,所以真妄也是有所差别。

我们举个例子,譬如说有人被毒箭射中了,这个箭射得很深,不但射到皮,还射到骨头里面,而且这个毒性也特别强,它是伤肌破骨,但是重点不是它射得多深,重点也不在于它的毒性有多强,重点是你是不是有消除箭毒的药鼓,这个药鼓你一打起来的时候,这个箭就自然跑出来,这个毒性也自然消除。

也就是说,这个药本身有救拔的力量,就好像我们讲:你生病了,不管你这个病毒有多深,重点是你能不能找到解药,你找得到解药,它就能够救拔这个病毒。

我们从阿赖耶识受熏的角度来看修行这件事,你看我们以前在阿赖耶识的熏种,在虚妄的境造了很多的业、熏习了很多的种子,这个种子在唯识学叫虚妄的种子;但是你真实的发菩提心,你在受戒的时候,你缘三宝的境而发起一种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个种子在唯识学叫金刚种子。为什么?因为你所缘的境界是三宝的种子。

诸位要知道,一个人受菩萨戒,你要么在一个法师的面前受,最低的标准是在佛像的面前受,你如果没有在佛法僧三宝面前受,你说我对一棵树来受菩萨戒,你不可能得戒,你面对的不是一个真实的境,你熏习的种子,你得这个戒体是生灭的,一下子就破坏掉了。所有的戒体要成就,一定要缘真实境的。

什么叫真实境呢?就是三宝的境,你这个戒体才会强固的。你说我面对虚空来受菩萨戒,不可能的,不管你怎么发心,你缘的境不是三宝的境是不可以的。所以,你当初造业的时候,是缘着你心中的一个虚妄性造业;你念佛的时候,是缘三宝的功德,那种真实救拔的功德而念佛,那这个境就有真妄的差别。

总而言之,我们念佛的时候,那个信心要建立,你要相信真实能够破除虚妄,你要相信这件事情,破除虚妄这件事情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是很急迫,当然我们不断的修习很多善法,看到大乘经典诸佛菩萨的德行,我们生起好乐,但是我觉得生起善法这件事情不是很急迫。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远离灾难这件事情很重要。

一个人要远离灾难,你要知道灾难是怎么来的,灾难就是你心中的情绪,就是你六根对六境的时候的第一个念头,那个情绪、那个盲目的念头,那个念头你一定要有克制的力量。当然我们也可以修止观──多贪众生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问题就是你能观的智慧,不净观、慈悲观你不一定修得起来。

我告诉大家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对治负面的、破坏性的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动,印光大师说的: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诶,这个不动法门很重要,印光大师讲这句话实在是太殊胜了,他这个法门是来自于《楞严经》的一段话,它有很多对治妄想的方法,其中一个就是不动。

诸位知道,所有的妄想它有一个天敌,就是时间,时间是所有妄想的天敌。你试试看,你打一个妄想,你只要把这个妄想拖过一段时间,你这个妄想自然消失掉、自然消失掉!你要是敢跟它拖,妄想经不起拖的。所以你看世间人讲主动积极,修行人这四个字不适合,尤其是你要远离过失,主动积极绝对是增长过患。一个刚开始修行的人,你有什么念头,你就是不管它,不随妄转。所有的初学者,都是先从否定自己、不随妄转开始,等到把这个妄想离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再开始培养美好的德行,开始修禅定、神通、三昧、陀罗尼,这个时候才开始所谓的修善。如果一个人他连不随妄转这四个字都不知道,怎么修行?那你说要避免灾难,那是很困难的。因为你一个妄想起来,你就跟着它走,妄想起来要做什么你就做什么,那就麻烦了。

所以我们讲虚妄心它是一种生灭相,我们念佛的心是真实的功德,从真妄的角度来判定强弱。

第三个我们看决定:

在决定者:造罪之时,以有间心、有后心也;念佛之时,以无间心、无后心,遂即舍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围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挥剑,须臾两分。

前面是讲真妄,这个是讲它的强弱。

我们造罪的时候,心是有间断的、有终止的,所以我们前面说过:带业往生,你所带的业要带旧业,不能带新业,新业你带不走的。

什么叫旧业?

就是这个业你已经忏悔了,你已经断相续心了;如果你这个业还一直在造作,这个业就障道了。也就是说,这个业因为你的忏悔产生间断,而产生终止。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不是随便就念佛,也不是一时的冲动,我们是长时间的听闻大乘法义,建立了成佛的菩提心。我们长时间听闻净土的教义,对阿弥陀佛生起了皈依的心。所以那个时候的心,是无间心,特别的坚定,而且是无后心,念念的相续没有终止,坚定而相续,那个时候才舍命。

你想想看,一个坚定而相续的心,面对一个犹豫不决、间断的心跟有终止的心,那当然是善心猛利,所以就能够往生。

以下作一个譬喻,如一个十围的绳索,这个绳索很粗,十个人才能够把它包起来,一千个人都不能使它断裂,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坚定的剑,即使是一个童子,他也没有三昧力,他只是一个散乱心,但问题是他那个是剑,一刀就可以把它两断。

所以念佛的时候是一种坚定心、相续心,所以可以往生。

我们作一个归纳,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临终的时候要达到一心不乱,在本论当中,把一心不乱作出一个很明确的标准,一心不乱:

第一个、它是真实的心,你念佛的时候要缘到真实的功德,你不能说心里面念佛,心中还是想到世间的情感,那你就不是真实的心,你没有缘到真实的功德,第一个你要有真实的出离心、成佛的心。

第二个、你要有坚定的心,无间心、无后心。所以说一心不乱的最低标准,就是真实的心跟坚定的心。

这个十念必生,在《净土圣贤录》也有一些公案,我们讲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唐朝的张善和居士,这个人一生是杀牛的,他父亲也是杀牛的,他出生以后也跟着杀牛,杀了一辈子的牛。到了临终的时候,他经常做梦,有十几只牛冲过来,用牠的头去撞张善和,所以他每一次都是在恶梦中惊醒。后来有一次撞得实在太厉害了,他感到非常的恐怖,就赶快请他太太去请出家的法师来开示,出家法师就开示净土殊胜的功德,叫他要念佛。

这个时候,张善和听闻阿弥陀佛的真实功德以后,在《净土圣贤录》上说,他念佛未满十念,未满十念,还不到十声,这个时候他就说:牛去也,佛来也,就走了。牛已经离开了,这业障已经消除了,阿弥陀佛现前了──未满十念。

大家会说:他造了一生的杀业,他临终的时候念佛是未满十念,为什么未满十念的念佛,能够把重大的杀业转过来,转成清净的莲华呢?转地狱的火成清净的莲华呢?理由只有两个:

第一个、他念佛的时候是用真实的心来念佛,不像我们一般念佛的时候打妄想,你没有用真实的心念佛;第二个、他用坚定的心来念佛,专注、坚定,因为他真实心故、坚定心故,所以他把整个杀业转过来,所以牛就消失了,佛就现前了。

诸位看看《净土圣贤录》,唐朝的张善和,这个是标准的临终十念,所以,我们不要以时间的长短来判定业力,应该从本质的真实、虚妄,跟量的坚定、不坚定来判断。

好,十念必生的这个问题我们就讨论到这个地方。

我们看第九个:

甲九、路远难到、根缺不生疑

乙一、征问

这个地方有两个问题,我们看论文就容易清楚了:

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剎,凡夫劣弱,云何可到?又《往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既有此教,当知女人及以根缺者,定必不得往生!

大家都知道净土法门,是一个他力加被的法门,所以它的重点在于佛力要现前,也就是你必须要感应道交。感应道交就牵涉到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空间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很想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但是阿弥陀佛离我们实在太远了,离我们有十万亿佛土这么远,我们凡夫又没有三昧神通,身心劣弱,怎么能够跟十万亿佛土之外的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呢?这是第一个问题,距离会不会构成感应的障碍。

第二个是果报,说我是一个女人,我是一个六根不足卑劣的果报,即使我很虔诚的念佛,也可以感应道交吗?这是第二个,卑劣的果报体是不是影响感应道交。一个是距离的问题,一个是果报的问题,提出两个问题。

第6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一页,甲九、路远难到、根缺不生疑。

净土法门的修学重点在于感应道交,这个地方有两个疑惑,就是我们的心很想跟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感应道交,得到他的救拔,但是这个地方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距离的问题,我们感应的距离太远了,是不是会构成障碍;第二个、这个卑劣的果报,我现在安住在一个卑劣的果报体,这个卑劣的身心世界的果报体,是不是会构成感应的障碍,一个是距离的障碍,一个是果报的障碍。

我们先看第一个距离的问题:

乙二、释疑

丙一、释路远难到

为对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说耳,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剎。但使众生净土业成者,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是生净土时。为此《观经》云:弥陀佛国去此不远。又业力不可思议,一念即得生彼,不须愁远。

这段论文我们分两段来说明:第一段是发明正义,第二段就引经证明,先看发明正义。

所谓的距离是对凡夫心中的妄想执着来说,才讲到所谓的十万亿佛土。《楞严经》上说:我们的生命体有两个内涵,一个是色身,一个是内心。

这个色身是业力所招感的一个果报体,这个业力所招感的果报体是有时间相跟空间相的,这是事实;你是活在过去、或者你是活在现在,他是活在未来;你活在高雄,他活在台北,这个色身是有距离的。但是我们的内心,是没有时空距离的障碍,我们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为什么我们这一念心长时间的熏习,到最后也变成有时间的障碍、空间的障碍?因为我们长时间对外境执着。

就是说我们的心本来没有障碍,但是因为你的心有所住──心有所住,即是非住,你的心老是住在外境,所以外境时空的障碍,就转成你内心的障碍。你的心本来是没有老病死的障碍、没有所谓空间的障碍,后来为什么变成你感觉有障碍呢?因为你的心住在外境,所以变成有障碍。

这个地方就详细说明,其实我们内心是没有时空障碍的,所以只要你内心当中,真实的信愿具足来忆念弥陀的圣号,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这句话是智者大师的名言,后世的弟子很多人引用。

说我们临命终往生是怎么回事呢?你临终的时候,你内心安住在佛号,万缘放下,安住在真实的心,缘弥陀真实的功德,放下娑婆世界虚妄的境界──缘真实的心、坚定的心,当下的念头,就是你在莲华受生的心。这个地方是娑婆世界,这个地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莲华,你当初在定之心,当下就是莲华的心,这两个心是不二的。

也就是说,你前一念灭,当下下一念就受生,距离绝对不会构成障碍,所以起心动念一剎那间,就是受生净土的时候,因为你的心本来就没有障碍,那是你自己感觉有障碍,是你的感觉。

为什么会感觉呢?因为你的心长时间在外境攀缘,外境本来是有时空障碍,你攀缘久了以后,你感觉你自己也有时空的障碍,是这样子的,其实你的心本来是没有障碍的。

以下引经来证明,《观经》上说:阿弥陀佛国离我们是不远的,它这个就是约内心的真实相,只要我们因缘、业力具足,一念就能够生彼,不须愁远,所以我们常说要恢复我们内心的本来面目,我们的心已经被外境熏习的不是它本来的功能。

天台智者大师,他刚开始出家的时候修法华三昧,修了三七日,在三七日当中息诸缘务,心中所缘的就是诸法实相,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念诵经、意业的观想《法华经》的诸法实相,在三七日中得到法华三昧的前方便,叫做旋陀罗尼,旋有入空。他进入到旋陀罗尼的时候,把整个心中有所得的心,暂时的调伏下来,他那个时候在定中,真实的看到现量境,他看到佛陀在灵山说《法华经》,很多菩萨在场,他自己也坐在现场。

诸位要知道,佛陀讲《法华经》是在两千五百多年前,那是过去的时间,那个空间是在印度的灵山,智者大师是活在现代的人,他是活在中国,但是他入了旋陀罗尼的时候,他回到了过去、他回到了印度,而且那个相不是妄想境,那是定中的现量境。那你说这个时空相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明明是活在现代的人,他怎么能够跑到过去,真实的感受到佛陀亲自为他说法?

因为我们的内心本来就没有时空相,那是因为后来不断的熏习,让我们感觉到:现在的我跟昨天的我不一样,明天的我跟今天的我也不一样,那是我们自己的感觉,其实我们的心不是这样子的。

所以《楞严经》上说,我们的心本来是一个大海,这个大海碰到石头产生一个小水泡,我们就认为这个水泡是我,其实失掉了整个大海。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时间、空间,是因为我们的执着而产生的。

好,我们再看下一段:

又如人梦,身虽在床,而心意识,遍至他方一切世界,如平生不异也。生净土亦尔,动念即至,不须疑也。

比如一个人做梦,他的身体虽然在床上没有任何的动作,但是他那个第六意识的心、明了的心,可能受到佛菩萨的加被,就神游到十方世界,看到很多的菩萨,经历很多的环境。他当时的感受,就跟他平常接触人事的感受是完全一样的,完全有这种真实的感受;但是他的身体明明是躺在床上,而他的内心能够遍至他方一切世界,完全没有所谓空间的障碍。这个道理,我们从梦境的譬喻也就可以合法,你的梦心能够遨游十方世界,你在念佛的时候,你内心专注皈依在阿弥陀佛的那个临终在定之心,当下就是净土受生之心,这个道理是一样的,那是一种心念的感应,那跟外在的距离是没有关系的,这个距离只是你心中的执着而已。

我们这样子讲,距离不是障碍,你心中的疑惑、你心中的贪恋那才是障碍,真正的障碍不在距离。

丙二、释根缺等不生

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者,但论生彼国无女人,及无盲聋瘖哑人。不道此间女人、根缺人不得生。彼若如此说者,愚痴全不识经意。

这个女人及根缺,我们从业力的角度,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业力,业力就会出现受用的果报,有男人、女人,有的六根具足、有的盲聋瘖哑,盲就是眼睛看不见、聋就是耳朵听不到、瘖哑就是不能说话,就是六根不具足的。我们的外表有男人、女人,六根具足、六根不具足,但是我们能念的心,没有这种差别,那个明了的心、本来面目是没有这种差别的,那是一个果报的差别。你如果要这样解释,说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那你就是完全不了解天亲菩萨造作《往生论》的意思。

丙三、结论

故《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称我名号,厌恶女身,舍命之后,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觉。况生彼国,更受女身!根缺者亦尔。

这以下引证,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上说:为什么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极乐世界为什么没有女人呢?他说:假设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的女人,她平常以清净的信心称念我的名号,但是她的心中不是发愿要往生,她是希望厌恶这个卑劣的女身,她有这个愿力,舍命之后,她再受女身的话,我就不取正觉。

所以极乐世界,在弥陀的本愿摄受之下,是没有女身、根缺的情况。不过这个地方的二乘种不生值得注意,你不发菩提心是不能往生的,极乐世界是为了大乘的无上菩提而安立的,你只是想要去成就自受用的安乐,以成就自受用功德的这种狭隘的心量,你就不能往生了。

为什么不能往生呢?

祖师解释说:因为你的心跟弥陀的本愿根本不相应。你说感应道交要心心相印,你的心是狭隘的心、卑劣的心,阿弥陀佛的心是广大的心,你说这两个怎么感应在一起呢?狭隘的心是不能感应无上广大的菩提心。

十方世界有很多的净土,有的净土摄受三乘人──声闻、缘觉、菩萨,有的净土只摄受大乘根机的人,阿弥陀佛国土就是属于这种,它不摄受二乘人,二乘人你不要来我这个地方──二乘种不生。人天乘的它也不收,后面会说到,你对娑婆世界有贪恋的它也不收,所以天亲菩萨说:极乐世界是大乘善根界,它只摄受大乘的凡夫菩萨跟圣位的菩萨。

所以这个地方,大家要清楚。就是说,一切法因缘生,阿弥陀佛创造一个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存在法界,但是你要跟他感应,有一定的规矩、一定的章法,你把这个规矩具足了,你跟他相触,他就出现感应。你因缘不具足,你就是没有办法跟他感应。你要去启动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是有它的因缘的,这后面会说明怎么去启动。

每一个人都在念佛,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把佛号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启动,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到;重点不是在阿弥陀佛对谁偏心,而是他因地发愿的时候,他在设定无量光、无量寿的时候,就有一定的规矩,你不遵守这个规矩,你怎么能够启动无量光、无量寿呢?那到底我心中念这句阿弥陀佛,我要什么样的因缘才能启动阿弥陀佛这四十八愿的加持力?把这个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正式的全部启动起来?我们看最后一个问,作一个总结,这个最重要。

甲十、如何修行疑

我们看这个问题:

乙一、征问

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种子,得生彼国?  又凡夫俗人皆有妻子,未知不断淫欲,得生彼否?

我现在决定要求生西方,我是为了菩提道而求生净土,但是我在因地要作何行业?我要用什么样的因缘,才能够启动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这第一个,讲到修行的正行。第二个讲到破除遮障,我不但是要修行正行,我在启动弥陀功德的过程当中,这种男女的淫欲如果没有断,是不是会构成障道的因缘?

所以这个地方,第一个讲到感应道交的真实方法,第二个讲到感应道交障道的因缘,一个讲到正修,一个讲到破障。这两个主题都非常重要,这个是成功的关键。

我们看智者大师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乙二、释疑

欲决定生西方者,具有两种行,定得生彼:一者、厌离行;二者、欣愿行。

我们想要求生极乐世界,我们想要跟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寿感应道交,你要做两件事情,你才能启动这个功德:第一个厌离行,这个就是破除障碍;第二个欣愿行,这是讲到成就净因。

智者大师是先讲破障,就是你要先破障,你这个障没有破,你怎么也没办法启动无量光、无量寿的。这个障碍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看第一段,把这个障碍的相貌讲出来:

一,言厌离行者:凡夫无始已来,为五欲缠缚,轮回五道,备受众苦,不起心厌离五欲,未有出期。

先说我们为什么很多人念佛,但是为什么一直没有办法启动无量光、无量寿的问题点。

说凡夫无始劫已来,罪业还不是个问题,你说他造了很多罪,若肯忏悔,这都不是问题。问题点在哪里呢?在于对五欲的缠缚,就是说你虽然念佛,但是你心中对财、色、名、食、睡,还是深深的爱着,不肯舍离,这个就会让我们这一念心跟阿弥陀佛佛号之间,筑成一道非常坚固的墙壁;也就是说,我们因为贪着五欲,所以轮回五道,备受众苦。

就是说三界是痛苦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但是为什么我们知道了,还是不断的受生呢?因为在痛苦当中,我们认为它有一些,些微的快乐,因为对这个快乐的执着太重了,所以我们宁可去承受这个痛苦──这就是一个生死的根源。所以身为一个念佛人,假设不能厌离五欲的话,是无有出期的。

这个地方就讲到,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念佛,但是很多人失败的主要原因。同样一句佛号,在不同人的心态里面运转,产生的功德是不一样的,因为有人有障道的因缘,他没有厌离世间的五欲。

好,先把这个病根找出来,这以下讲对治。对治当中有两段:第一个先讲到修观对治,第二个讲到发愿远离。我们先看第一段:

为此常观此身脓、血、屎、尿,一切恶露、不净、臭秽。故《涅盘经》云:如是身城,愚痴罗剎止住其中。谁有智者,当乐此身?又经云: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不净,扼缚痈疮等,根本无义利。

首先你要修观。为什么要修观呢?我们今天贪恋娑婆世界的五欲,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生起了颠倒。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是贪恋娑婆的五欲,不是说娑婆世界的五欲有真实的功德值得我们贪,不是的,是我们没有看到五欲的真相,没有看到这个真相。所以对治贪欲,你不必从贪本身去对治。

人为什么起贪呢?一个人会起贪,前一个念一定是起颠倒,你只要把这个颠倒破坏就好。

怎么能够破除颠倒呢?

就是你要让他看到真相。在整个五欲当中,智者大师的大智慧就说:先远离色身,所有的五欲都离不开色身。所以我们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贪爱色身,然后就顺便贪爱五欲。那这个色身要怎么远离呢?你观察这个色身有内相的不净,把这个皮肉剥开来以后,我们看到色身里面是脓、血、屎、尿,根本没有干净的东西;即使他的外表,也是九孔常流出不净,颜色是不净的,味道也是臭秽的。

所以,其实我们所贪爱的色身,它的本质是不净、是臭秽的,它不值得我们贪爱的。我们之所以贪爱,是因为我们过去的颠倒。

这以下引经证明:如是身城,愚痴罗剎止住其中。谁有智者,当乐此身?说我们贪爱的色身,这个色身是怎么回事呢?是有很多很多烦恼的罗剎鬼安住在这个地方。

什么叫做罗剎安住在色身?简单的讲,色身是造作罪业的根本。

诸位可以回忆一下,你过去为什么会造罪?你为什么而忏悔?因为你有色身,你才会造罪,你要是没有色身,你要造什么罪呢?所以,因为你有色身,你就必须去满足色身的需要,就产生很多的贪求,所以才造罪。所以色身对我们来说是负担的,它是一个集谛、它是一个造罪的根本。

其次,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不净,扼缚痈疮等,根本无义利。我们这个色身不但是造罪的根本,它是一切痛苦的根本。

诸位也可以回忆一下,你每一次痛苦的时候,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因为你有色身,所以你才会痛苦。你要是没有色身,你怎么会有痛苦呢?所以这个色身叫做扼缚痈疮,这个痈疮就是一个毒疮,但是我们把它扼──抓住,我们这个身体本来是一个痛苦的毒疮,但是我们一定要把它抓住,你说这个是不是颠倒?

在《净土圣贤录》上说,有一个在家居士罗允枚,因为多病而弃举业,后来回心净土念佛,六十几岁往生,他往生的时候讲一个偈颂说:六十年来拖着皮袋,如今放下,何等自在。你看一个开悟的人,他回顾他过去的生命,是拖着皮袋,就是这个色身对他产生负担。所以我们一个修念佛的人,你要有两个观念:

第一个、色身是造罪的根本。我们不喜欢造罪,但是你有色身就会造罪;我们不喜欢痛苦,但是你有色身一定会痛苦。所以我们要远离造罪、我们要远离痛苦,唯一的办法就是远离这个业报身,别无选择。

你看智者大师很有智慧,他说:远离五欲,简单的讲先远离你的色身。当然大乘佛法远离色身,它不能讲断灭,它一定要追求另外一个,它要发愿。

我们看下一段,那我远离色身怎么办呢?就是发愿:

又发愿,愿我永离三界,杂食臭秽,脓血不净,耽荒五欲,男女等身;愿得净土法性生身:此谓厌离行。

这个发愿太重要了!

就是说你这个念佛人,你不能只是念佛,你经常要有一个愿力,就是你心中经常要有一个想法:我希望在未来的生命的当中,要永远远离这个三界的业报身,这是一个杂食臭秽的色身、这是一个造业的色身、痛苦的色身。那你远离这个色身,你怎么办呢?愿得净土法性生身,我希望得到净土弥陀本愿功德所创造的法性生身,你要有这种想法,你才能够去启动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

《净土圣贤录》讲到一个公案,在明朝末年,有一个居士叫做黄元孚,出生在一个读书的家族,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读书人,在朝廷上做一些小官。这个黄居士从小也读一些圣贤之书,但是结婚以后身体一直不好,没有办法做官,因此就闲居在家。他的身体怎么不好呢?得到肺痨病,严重的时候还吐血。有一次发作以后,就吐了很多的血。这个时候他的小舅子来看他,这个小舅子是有念佛的,就说:姊夫啊,你被病痛折磨成这样子,倒不如我带你去参加我们念佛会念佛,可能你心中有个皈依处会好一点。这个黄居士说也好吧,反正我现在生病,也不能工作,闲居在家,打妄想也是这样过,我跟你去念佛好了。诶,他去念佛以后,就有些好转。但是要是时间长没有去念就会再发作,就断断续续、时好时坏。

经过几年以后,突然间有一次,这个病发作得很厉害,吐了很多的血。这个时候他的小舅子又来看他,讲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使他产生很大的觉悟。他说:姊夫啊,你有没有想过你死亡以后要到哪里去?这件事情就刺激到黄居士,他说:我念佛的目的,是为了要让身体好转起来,我继续的过生活,我哪有想到念佛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他没有这种想法。这个时候,他一回光返照:哎呀,我过去的念佛,方法是错误的,没有厌离色身。我为什么念佛呢?我希望病赶快好起来,没有修厌离行,把所有的功德都用在表面上。

那个时候,他就真实的觉悟了,这个人是有善根的,他就辞亲出家了,出家以后就很用功。他这个时候是到莲池大师的一个道场出家,莲池大师那个时候已经往生了,出家以后修行,最后临终的时候,最后的七天,断绝一切的外缘、断除一切的饮食,七天不吃饭、不睡觉,为临终作最后的冲刺,念到最后,异香满室,安然坐化,整个房间都是莲华的香味,而且是坐着往生的。

我们今天回顾一下黄居士的修行方向:他刚开始的念佛是什么情形?没有厌离行,他刚开始是利用佛号要把他的病痛消灭,恢复一个健康的身体而念佛,当然不能启动无量光、无量寿。它本来是一个摩尼宝珠,结果这个摩尼宝珠对你只是转成一个糖果而已。后来他心态改变了,他知道把色身治好不是重点,要远离色身,追求另外一个法性生身,这个时候他的心就真实的感应道交了,你看念到异香满室、安详坐化。我看那个传记,他出家念佛也没念多久。所以我发觉念佛不在时间的多久,你那个方法要对,就是你那个感应的方法要对,而其中一个就是厌离行。

这个就是说,你应该要先破障,破除我们的心跟阿弥陀佛功德之间的障碍。

我们看第二段的明欣愿行,这个讲正修:

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两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彼净土庄严等事,欣心愿求。

净土的正行有两个:一个是讲到往生之意,讲到你求往生的愿力,你的目标在哪里,这是一个发愿的问题;第二个你念佛的方法,观彼净土庄严等事,这个地方是因为早期的念佛,你看智者大师、慧远大师都是观想念佛的,所以讲观想极乐世界的庄严等事。前面是讲念佛的目标,后面是讲到念佛的方法。

我们先看念佛目标,这个地方也是有两段:第一段是发明正义,第二段是引经正明。我们先看第一段:

明往生意者:所以求生净土,为欲救拔一切众生苦故。即自思忖,我今无力,若在恶世,烦恼境强,自为业缚,沦溺三涂,动经劫数。如此轮转,无始已来,未曾休息,何时能得救苦众生?为此求生净土,亲近诸佛,若证无生忍,方能于恶世中,救苦众生。

这个地方讲到往生的心态问题,这个往生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个会决定你是不是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关键。这个心态有两段:第一个先作一个总标。说你为什么求生净土呢?为欲救拔一切众生苦故,这个很重要。念佛的心要跟大悲心相应,诸佛的心是大悲心,你的心是自私的心,这两个就没有办法感应了。

所以诸位要知道,我们每一次回向的时候,虽然愿生西方净土中,到最后一定是回入娑婆度有情。所以诸位要知道,我们离开娑婆世界,你说:净土法门是离开了娑婆世界,二乘人也是离开娑婆世界,这两个心态其实是不同的。

二乘人离开娑婆世界是什么想法?他是一种断灭见而离开的,他离开以后,你问二乘人,他有没有想回来的心情?绝对是没有。你看他怎么说?所作皆办,不受后有,他是把这个后路砍断的。你要是想说你不受后有,那你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净土法门离开娑婆世界,是暂时的离开娑婆世界,我暂时先离开一下,但是你真实的心,是为了救拔一切众生而暂时离开的。

你说你是大悲心,那你为什么要离开呢?你是大悲心,你就应该留在娑婆世界,那你说你离开是大悲心,这两个心不是矛盾吗?没有矛盾,我们往下看就知道。

说你自思维,我是想要求大悲心,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今无力,我没有足够戒定慧的圣道力来加持我自己,我也没有方便力来救度众生。那没有自利利他的功德力,我就算有这个心情,在这个五浊恶世当中,我面对的众生,都不是一般的众生,都是烦恼很刚强的众生,我自己烦恼也粗重,众生的烦恼也粗重,两个人都堕落,沦溺三涂,动经劫数。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也没有办法救度自己,也没有办法救度众生,如此生生世世的轮转,恶性循环,就未曾休息。也就是说,我们自己在大海当中,我们自己不会游泳,而去救度那些也不会游泳的人,两个人都会沉沦下去的。

那怎么办呢?为此求生净土,亲近诸佛。

我应该先到净土去,远离这个干扰太重的五浊恶世,先到那个地方,暂时的亲近十方诸佛,赶快听闻正法,成就无生法忍的船。我找到坚固的船,再到生死大海,依止这个船的力量,就能够把众生放到我的船上来,是这个意思。

你说这个大悲心,暂时离开的心情,这样的想法,有没有经典根据呢?这以下引证:

故《往生论》云:言发菩提心者,正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则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则是摄众生生佛国心。

这个地方,是净土的菩提心最重要的证明。天亲菩萨说:什么叫发菩提心呢?简单的讲就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就是说你不想再做一个生死凡夫了。

不想再做生死凡夫,印光大师《文钞》讲得非常贴切,他说:一个修净土的人,他心中的想法就是:你来生做一个大国王,你可以护持三宝;你做大富长者,有钱有势;你做一个大法师,能够成就大总持,你的弟子有好几十万、好几百万,你都不生起一个受生之想,你现在想到的是愿作佛,因为那些都是凡夫。你不管是国王也好、大富长者也好、大法师也好,重点是那都是一个生死凡夫,我不要。

所以菩提心的本质,是你想要愿作佛心,对那个圣道的渴望。

愿作佛心就是度众生心。你为什么愿作佛呢?重点就是你有圣道的力量,才能够救拔有情。而度众生心,就是摄受众生往生净土的心,把大家都度到净土去,这个是最圆满的做法。

这个菩提心简单的讲,就是要救拔一切众生的心,但是做法上有两种:一种是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流转,这个不容易,悲增上;第二种是先暂时离开到净土去,然后再回入娑婆。

这个菩萨暂时离开娑婆世界,他也是菩提心的一种,你把《往生论》读一读就知道,暂时离开是不会伤害菩提心的。不过这个地方我要说明一下:

《往生论》是天亲菩萨作的,昙鸾大师有一个《往生论》的批注,他解释这段说:一个人不发菩提心,他都没有读过什么大乘经典,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做无上菩提;他读到《阿弥陀经》,看到净土的依正庄严,有种种的安乐,为安乐故求生彼国──这个人不能往生,你把净土当天界看了嘛!净土哪是为安乐,净土是为圣道而安立的、是为菩提道安立的。

当然我们也承认净土有很多安乐,那是一种方便,它真正的重点在见佛闻法,见佛闻法。所以,如果你把净土法门想象成一个安乐的受用资具,你是不可能往生的。为安乐故,求生彼国,不得往生。所以这个地方你要知道,就是你修净土的人,你念佛的动机,是为了利有情而求生净土。这个地方是讲发愿。

这以下讲修行:

二、明欣心愿求者:希心起想,缘弥陀佛,若法身、若报身等,金色光明,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常照法界,摄取念佛众生。

这个地方讲到正行,正行当中先讲观想正报。前面讲到心理的准备,厌离三界的色身,好乐净土的法性生身;第二个、你要生起一个度众生的心,而求生净土。

这以下讲到正行,你这个时候要怎么缘呢?要缘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的功德怎么缘呢?或者缘法身,我们讲实相念佛,你思维阿弥陀佛的心是我空、法空的,我的心也是我空、法空的,所以自他不二,这个是缘法身,这个是实相念佛。能念所念性空寂,这个就是思维法身。

报身,前面是理观,这个等是应化身,这两个都是事相上的观察,观想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或者是观察应化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总而言之,观察色身的两个重点:第一个金色,第二个光明。

所以观想念佛,第一个是他的身相,第二个是身相所释放出来的光明。比如说八万四千相,这相有种种的好,重点就是你观这个相好,一定要有光明相出来。

这个是讲观想阿弥陀佛的正报庄严,我们再看依报:

又观彼净土,七宝庄严妙乐等,备如《无量寿经》《观经》十六观等。常行念佛三昧。

这个是观想依报庄严。

正报观察以后,观察依报,观察这个净土。经典上说:生处的庄严,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或者住处宫殿的庄严,这个经典上讲很多。那这个地方讲常行念佛三昧,早期的念佛是定心念佛,当然这个标准是高了一点。这个地方讲到正行,就是观想极乐世界正报、依报的庄严,这以下讲助行:

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悉已回施一切众生,同生彼国,决定得生。此谓欣愿门也。

前面是直接跟弥陀感应道交;这个地方是透过回向,间接的感应道交,修行布施、持戒的善法,这是当做佛号的眷属。

蕅益大师做一个譬喻说:念佛如果是一艘顺风的船,你的布施、持戒就是船上的桨。你这艘顺风的船已经很快了,再加上这个桨的推动,就跑得更快了。布施、持戒当然不是净土的正行,但是你用回向,它也变成一种感应的力量,这个就是欣愿门也。

这个地方,我们把早期的修行作一个总结。

净土法门,不管是定心念佛、散心念佛都好,总而言之,临终的一心不乱是最终的目标,这个谁也不敢否定。不管说你这个人平常修得多好,只要临终颠倒,你就完蛋了,只要这个人临终的时候昏睡,就完蛋了。所有念佛人的特色,就是到临终的时候,心里是非常清楚的,他的色身可以败坏、可以病痛,但是那个明了的心一定要很清楚──正念分明。

这个正念分明有两种相貌:第一个、他的心是真实的,他心中缘真实的功德,一种出世的道心、成佛的心、救度众生的心。如果你临终的时候缘的是虚妄的心,还在打妄想──世间的名利、成败得失,那你以这个虚妄的心,你怎么念佛都没有用的。

我们知道,感应道交的第一个就是真实的心,这是判定的标准。你临终的时候看这个人讲话,如果还讲一些颠颠倒倒的话,那这个人是不可能往生的,因为他活在虚妄当中。阿弥陀佛的功德是真实的,你活在虚妄当中,真实跟虚妄是没有办法感应的,你要培养一种真实的心出来。

第二个、你要培养一个坚定的心,就是无间心、无后心,这当然是行门。前面主要是一种经论的观想、解门上的观想。这个无间心、无后心,就是靠平常三业的加行──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名、意业的观想,身口意的加行,培养一个无间心、无后心。

这个无间心、无后心,慧天老法师说:你先锁定一百零八声。他说:临终的十念,我们把它乘以十倍,为了安全起见乘以十倍,差不多一百声,还多八声,一百零八声。就是你平常训练自己,专注的念一百零八声,这一百零八声当中没有妄想,无间念、无后念。

所以你这个念佛,我觉得两个重点:第一个培养真实的心,你现在还活在虚妄的心、还在贪恋三界,那是不可能感应道交的;第二个培养坚定的心:一个是解门,一个是行门。

这个就是智者大师从种种的经论当中,摘录出的修行法要。好,我们《净土十疑论》就讲到这个地方,阿弥陀佛。

我回答几个问题。

问:弟子喜欢静坐,也归心弥陀,常常念佛一段时间,心就渐渐的寂静下来,心中只有弥陀佛,其它妄想都不生,但是在寂静的时候,弟子发现,连提起佛号的念头也不生。这个时候,是应该安住在寂静当中,还是提起佛号?

答:你说呢?你安住在寂静,你的因缘是成就禅定;你提起佛号,是感应道交。

诸位要知道,净土法门是他力法门。他力法门不是说阿弥陀佛主动来感应你,没有这回事情的。我们光听到感应道交,就知道这不是单方面的事情,一个大悲心是能应,我们的信、愿、持名是能感。诸位从缘起的角度想想,你安住在寂静,你跟谁感应道交呢?你跟你的真如本性感应道交,那这不是自力法门吗?

你今天打坐,你的目标很重要,你到底为什么打坐?你如果是为了成就禅定,那你就把这个佛号当成摄心的方便而已,你的重点不是要去启动蕴藏在佛号内心深处的这个无量光、无量寿,你只是把这个佛号当作摄心的方便。你把佛号当作摄心的方便,你的心寂静了,这个佛号已经完成阶段性的任务,把它舍掉,正常。

你念阿弥陀佛的重点,不是要成就禅定,而是成就往生,那你把佛号舍掉,你就完了。有一个古德讲到念佛要四不:第一个不求神通,第二个不求禅定,第三个不求开悟,第四个我忘掉了。

不求神通──你求神通,那你这个念佛就是心外求法了。

那为什么不求禅定呢?你求禅定,你就跟这位法师写的一样,你在寂静的时候就把佛号舍掉了,你为了成就禅定嘛。没有错,你在寂静的时候提佛号,会对你的心产生干扰,问题是你的目标在哪里?所以他讲不求禅定很有道理。

他不求开悟,你求开悟的话,你念佛的时候就参念佛是谁,你重点不是在启动弥陀的功德,而是在参念佛是谁,所以他也不求开悟。

就是说,一切法是因缘生,看你今天念佛,你的目标是在哪里,就由目标决定你的方法。如果你的目标是要跟弥陀感应道交,而现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临终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你一定要提佛号;否则,你就不是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了。

我刚刚讲过,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你心中没有提起佛号,阿弥陀佛绝对不会主动跟你感应道交的,不可能,他做不到。

我们下一堂课《念佛圆通章》就会讲到,感应道交,你要忆念他,他也要忆念你,我释放一个磁场,你也要释放一个磁场,两个才能够感应。一个人释放磁场,对方根本不释放磁场,这就没有办法感应,下一堂课就会讲得很清楚,这不是单方面。

所以提不提佛号,就看你为什么念佛、你的动机在哪里?

问:别教的佛跟圆教的佛差别在哪里?

答:断惑不同,别教的佛在断十二品无明,圆教的佛断四十二品,最大的差别在这里。

问:法师末学有一个问题没办法圆通,现在写出来请法师示教。学尼学戒,明白一些重戒的情况。但是有的戒,比如说四独戒很难做到不犯,因为因缘很难具足。自学戒律以来,很多事情本来想主动去做,现在怕犯到而不敢去做。有人讥笑太执着,大乘经典在顿教法门当中,都说一切法当体即空,我们持戒是处处不空的。如何把第一义谛跟持戒结合起来?

答:我认为空观跟持戒是完全不冲突的,我认为不冲突。

诸位知道空观在破什么吗?

空观不能破因缘法,它是破你心中的执着,你把空观来破因缘法,那你就破错了。空观是你心中有很多的妄想,你观察它是生灭的,不随妄转,这是空观所破的。持戒,是在因缘当中,你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那是在依他起当中抉择是非。这个抉择是非跟破遍计执,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我不认为修空观跟持戒有冲突,我不认为。

当然,你有时候为了持戒,你会趋于保守,就是这件事情我本来想做,但是可能会犯到四独戒,所以我放弃了。如果你是一个初学者,我同意你的选择,初学者本来就应该保守。

我刚刚讲过,趋吉避凶,刚开始不要想要趋吉,一个人不要刚开始就想要贪功德,一开始先远离过失。这是一个杯子,这个杯子的殊胜来自于它没有破洞,所以它这个水可以装得很满;如果这个杯子有破洞,这个水装得再满也没有用,所以我们刚开始要先求无漏。

我发觉刚出家的人跟出家很久很久的人的心态是一样的,刚出家的人会偏向减少过失,像我们这出家很老的,呵呵,我现在的想法也是减少过失。先把这个正念保就是说,一个人到晚年的时候,他会趋于保守,很多事情他宁可不做。我们的杯子不要要求把它装得很满,但是我要求这个杯子不要漏,我觉得这个想法是对的,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对。你装了很多水,你一天到晚在漏失,你也得不偿失,所以我觉得让杯子先不漏这件事情很重要。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观无量寿佛经》跟《观经》是不是就是《十六观经》?

答:对,这三部经是完全一样的,因为《观经》有十六个观,所以又称《十六观经》。

我们《净土十疑论》的课就上到这里,下一堂课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我们前面的《阿弥陀经》《净土十疑论》,其实是偏重在理论的教授;整个实际的修行,下一堂课才是重点。这《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属于《楞严经》的一部分,《楞严经》是一个总相,开出来有二十五个法门、二十五圆通,《念佛圆通章》是其中一个法门。所以从这个地方你会知道,它离不开《楞严经》。

所以我们下面两堂课讨论的主题:第一个是讲《楞严经》的首楞严王三昧是怎么禅修的;第二个是讲《念佛圆通章》的念佛三昧:一个是禅观的,一个是念佛的,这两个怎么把它融通起来?我们下一堂课的主题,就是首楞严王三昧跟念佛三昧之间相互的运作。

好,我们这一堂课就到这个地方,阿弥陀佛!回向。

更新于:2023-12-28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