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第二讲第三讲第四讲第五讲第六讲第七讲第八讲第九讲第十讲第十一讲第十二讲第十三讲第十四讲第十五讲第十六讲第十七讲第十八讲第十九讲第二十讲
(第一讲)
我们净土念佛法门,在大乘法的修学当中,是一个很特别的法门,因为它是一种本尊相应法门。也就是说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当中:我们所有功德都是弥陀本愿的摄受。这样的内涵,印光大师提出了两个概念:
净土宗的修学,什么叫本尊相应呢?就是他力门、果地教。
[他力门]的意思是说:在念佛的过程当中,当我们的心跟弥陀的功德接触时,我们今生会产生消业障 、增福报的功德,这叫他力。这个他指的是谁呢?就是指佛力的加被--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耀着我们,消业障、增福报!
什么是[果地教]呢?是指是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现前,把我们带到净土去。在净土的庄严当中,成就不退转,乃至究竟成佛,这叫果地教。因为我们本身没有净土,我们去受用弥陀的净土,受用弥陀的果地功德,这叫果地教。
净土宗的他力门跟果地教,事实上在中国佛教的传承当中,是有两个差别:
在唐朝之前,特别是在昙鸾大师之前,念佛人大部份是偏重在他力法门,比方说唯识的学者、比方说天台宗的学者,他也念佛,但是他们是把念佛当做消业障多障众生念佛观。因此,早期的念佛,并没有明确地想要求生净土。我在修止观的时候,身心出现了障碍,我祈求弥陀的加持帮助我破碍;破障以后,我继续修止观,所以早期的人念佛,偏重在他力门。
一直到昙鸾大师 ,提出了五浊恶世的概念,昙鸾大师他呼吁念佛人开始要面对,你必须要务实的面对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会受环境影响。他说我们现在的环境已经不是正法时代,正法时代过去,像法时代也过去了,我们现在是末法的一个五浊恶世来临的时代,这个时候我们在这个地方修学,将面临两大问题:
第一个 、善根的问题:我们本身善根的退化,我们本身善根就不足。我们那种出世的道心抵不过内心的烦恼---善根薄弱、烦恼粗重,造成用功不能够相续,第一个内因力的薄弱。
第二个 、外缘的问题:这个环境的干扰繁多,顺逆因缘的刺激太严重,使令我们容易生退转。
所以到了昙鸾大师他劝念佛人,我们念佛不应该只是消业障、增福报而已,应该要考虑离开娑婆世界为菩提道而求生净土!我们应该考虑换一个环境来修学!昙鸾大师就净土把真正的念佛提升到一个净土的思想。所以到了末流,我们现在念佛,其实包括了他力门今生的消业障,也包括了临终的往生,这两块现在我们是结合在一起。
因此念佛法门从一个纯粹是念佛来消业障,而提升到要往生的时候,我们这样的一种思想被提倡以后,我们对于净土的了解就变得很重要了。如果你只是为了念佛要消业障,你可以对西方净土的依正庄严,完全没有概念无所谓。你只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就够了;但是如果你念佛的目的,是要求生净土,我们就必须要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有所了解。
在本经当中,释迦牟尼佛讲到:为什么我们念佛人,除了持名念佛之外,要兼修观想呢?要观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佛陀在本经当中提出了:你能够如法的观想有两种功德:第一个净除罪障;第二个生诸佛前。
一、净除罪障:我们先讲净除罪障,因为阿弥陀佛的庄严,他怎么回事呢?阿弥陀佛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阿弥陀佛的功德本身他有一种愿力,他要救拔我们,他要入他能入,但是我们必须要去忆念他,才能产生感应道交。
所以我们经常的忆念弥陀的依正庄严,这个极乐世界的比方说七宝池、八功德水、莲华的庄严、楼阁的庄严我们心中不断的在我们这个身口意熏习的时候,唉,我们那个生死的重罪,慢慢的消灭掉了;比方说光明出现的时候,黑暗自然消失掉了,所以你经常熏习净土的庄严,消我们的业障,这是第一种功德。
二、生诸佛前:第二个是我们真实的目的生诸佛前,临命终能够,我们不断的熏习,会产生一种坚定的愿力,我们不可能往生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说你对极乐世界一无所知,极乐世界怎么回事你完全没有概念,那么你完全没有概念,你心中的愿力肯定是薄弱的。
真实的愿力是建立在一种智慧的基础上;其实不只是愿力,信心也是一样,真实的信心和愿力,肯定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我们不相信,说你完全对净土陌生,而产生坚定的愿力,不太可能!你对一个地方一无所知,而且你想去,不可能!不可能!
为什么我们一次又一次在娑婆世界投胎,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对于娑婆世界太过熟悉了!很多事情我们每一生当中重复的造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跟三界的业力会这么强,因为我们对娑婆世界太熟了。所以,净土宗就是说你必须要改变,我们必须要跟娑婆世界,由熟悉转成生疏;我们必须对净土的功德庄严,由生疏转成熟悉,你就成功了!
所以在本经当中,在《观经》里面很强调思想的改变,这个地方是不共于《阿弥陀经》,也不共于《无量寿经》的地方;它很强调你对净土宗那种皈依的心、意乐心的生起。它认为感应道交是来自于你对净土的一种欣求、对它一种意乐,对净土庄严的一种熟悉度。
所以我们在学习这一部经,我们可以得到两大功德:你不断的用净土的庄严熏习我们的内心第一个净除业障、第二个能生诸佛前;一个是现世的安乐,一个是来世的往生,这个就是我们研究本经的目的。好,我们看讲义,我们预定有十堂课,跟大家来共同的学习这个《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将释此经,大分为四:
一、解释经题:按照惯例必须要解释本经的经题,因为经题能总持经文要义。
二、经文大意:这部经的整个结构是怎么安排的,本经的修学纲要,它的大意,跟大家简单说明一下。
三、随文释义:正式进入经文,然后消释经文。
四、结示劝修:最后做一个总结,来跟大家互相劝勉。
一、解释经题:《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这地方有别题(是与其他经典不共的)和通题(一切经的通名)。别题就是《佛说观无量寿佛》,这个地方有两重的能、所:
第一个能、所,是约著教法,就是语言文字的教法,也就是佛说、观无量寿佛。
第二个能、所,是约著行法,就实际的修行来说,把观跟无量寿,这个能观的智跟所观的境要把它区分出来。
先看第一重能所,我们从语言文字的教法来解释这部经。就是说《佛说观无量寿佛》,这个地方有三层意思:
第一个、本经是谁宣说的?第二个、是在什么情况宣说的?第三个、说些什么事情?三个事情。
第一个本经的说法者是佛,古德说:经通五人,律唯佛制。其实经典是由五种人都可以宣说:佛、菩萨、罗汉、天人、仙人。但是这个净土法门是很特别的,因为它牵涉到众生的心跟佛心之间的相互的感应道交、牵涉到大乘的自他不二思想,所以净土宗除了佛之外,没有一个人可以宣说,菩萨也是不能宣说,这个是不可思议的法门,所以它这个是一个释迦牟尼佛宣说的。
那么在什么情况宣说呢?这个说,它的意思一种欢喜的心、一种欣悦的心。因为这个法门宣说以后,会有很多人能得度、有很多人能了生脱死,所以释迦牟尼佛因缘成熟的时候才宣说,这个说有欢喜的意思。
第三个说些什么东西呢?说我们应该如何来正确、不颠倒的来观察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其实极乐世界在整个本经当中,它的十三观,前面的所谓十三观,虽然包括了正报、依报,但是是以正报来摄受依报,所以是以无量寿佛来作代表,这个地方讲到这个教法的能所。
我们来行法,在行法当中,这个观无量寿佛,这个观是什么意思呢?在本经当中这个观有两个意思:
一、观想:观想它是完全靠语言文字的思惟,所以这个境没有现前,我们没有一个人去过极乐世界,对不对,我们也没有一个人看过极乐世界,但是透过语言、文字来进行思维、观察,我们可以在心中创造一个极乐世界的影像出来,叫观想,靠你的想像力。
二、观像:在十三观当中,有一个很特别的第八观佛菩萨像观。佛陀是要我们先看相状,一个画好的相状,所以说大部分是观想,只有一个第八观是观像,其他都是观想。那么,是观什么呢?是观无量寿佛的依正庄严。那么关于这一点,这个是主题,极乐世界的观法,它的观察的方法。我们在进入经文之前,来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我们看我今天附表:在观经的注解当中,讲的最圆满的,就是智者大师的《观经疏》。但是《观经疏》很深,所以四明知礼大师又把它解释,把它解释成《妙宗钞》,《妙宗钞》事实是智者大师的观宗疏,把《观宗疏》解释出来。那么,天台智者大师解释本经,他是用一心三观。这个一心,就是你修观之前,要先知道你心中的依止,你是依什么而修观呢?依止现前一念心性,来修空、假、中三观,叫一心三观。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附表一 总明一心三观
《妙宗钞》云:此经正当约心观佛也。实相为体者,心观之宗,方能显发中道实相深广之体。所以者何?若于心外而观佛者,纵能推理,但见偏真,即如善吉观佛法身,但证小理。今约唯心观佛依正,当处显发中实之体,中必双照,三谛具足。故云此经心观为宗,实相为体。
这个地方很重要!你要修观之前,这个道理不懂,你就没有资格讲修观。这个地方很重要,这个思想,什么叫做此经正当约心观佛也?
这四个字约心观佛是整个本经的中心思想。说我们观察极乐世界的佛陀,应该怎么观呢?要约心。就是说佛在哪里?你要向内心去观!这个很重要!你如果一开始就走错路,以后你可能会产生障碍,甚至于产生着魔,你要观佛要向内去观,你向外去观,你就错误了!
所以约心观佛这四个字,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中心思想。就是说你要观佛之前,你要先把心向内去观,把心带回家,在心中生起佛的影像,不能向外攀缘,这叫约心观佛。
为什么要约心观佛,这以下智者大师会解释了。说因为本经以实相为体,所有大乘经典,都是以实相为体。这个体跟宗有所不同;体是我们修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契入中道实相。这个宗呢是趋向目标所采取的方法。那么我们透过心观,以一念心性来起观,才能达到中道实相,方能显发中道实相这个深广的道理。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如果你心外求法,我们老是看佛像,看久了,这个佛像很庄严、眉毛画得怎么样、鼻子画得怎么样我们心去攀缘外在的相状,有个问题,纵能推理,但见偏真,即使我们能够依止这个地方来推论空假中的道理,但是最后的结果,毕竟会偏空。
智者大师举个例子,比方说善吉,善吉就是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尊者在般若会上,他也能够讲空性的道理,也能够依止空性的道理,去观佛的清净法身,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证得阿罗汉果,因为他没有把清净的法身,把他往内心中去会,所以声闻人是向外观的。
向外观包括了凡夫、包括了二乘都是向外观;所以我们大乘佛法修观之前,一定是要安住现前一念心性,来观佛的依正庄严,我们就能够显发中道实相圆满的智体。因为在中道当中,肯定是空有双照,肯定是三谛具足。这就是:
本经的修学宗旨以心观为宗,以达到实相为真实本体。
所以我们在进入到十三观的时候,你每取一次观,比方说落日观,你要想它是你心中的影像;琉璃地观,琉璃地在哪里呢?是你心中的影像;你观阿弥陀佛的相状,他也是你心中所出现的影像。你必须把整个十三观的影像的色尘,全部在心中显现出来,这叫做约心观佛。
一、先修空观
我们看,他怎么观的,首先先安住现前一念心性,然后起观,先修空观。
大乘佛法的修学,一定是先空观再假观,先离相再建立相状。所以刚开始观心,先观想我们这一念心因缘所生,当体即空,我们心中本来没有相状,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说那为什么我现在有很多相状呢?因为那个相状是你自己执着,我们心中有很多很多痛苦的相状,现在挥之不去,是你自己不让它离开的,是你自己抓住的。相状本来是缘生缘灭,但是你一住,你住在相状它就会重复的出现,但其实我们心中是没有相状的,说哎呀,我这件事情受伤很重,是你自己要这样子的。因为你把它抓住了,是你自己一次一次的伤害你。
从大乘佛法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来说,我们的心性本来清净,世间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伤害你,诸位你们猜猜看,那个人是谁呢?
对了,是你自己!
因为你自己自心取自心,事情发生以后,你老把这个影像抓住你自己不放,所以它才会不断的出现。我们心中本来没有相状,因为本来没有相状,我们才可能成佛;我们心中本来没有好、也没有坏,所以它可以重新塑造。本来没有相状,我们现在为什么弄到自己有很多的个性呢?我的个性、我的相状,那是我们自己把它抓住,我们住在这个相状,所以它变成,所以我们的心被物化,被物质同化,我们心本来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弄得现在胸量这样小,是我们自己操作错误。
所以在修观之前,先把生命归零,告诉自己因缘所生,当体即空。其实我心中,本来没有烦恼的相状、也没有所谓业障的相状,也没有生死的相状这是很重要的思想!
修行的第一件事情正念真如,就是把心先归零。
二、再修假观
接下来假观:当我们开始归零之后,我们重新出发我们要知道我们念头一动,一个思想的活动,就创造十法界的十如是,这个十如是,简单讲就是因缘果报,它有它的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而是在心中的相状,历历分明。所以生命是我们自己的思想活动,念念之间把它创造出来的。
三、中观
那么空、假二观中把它平衡起来,空有同时,空有无碍,这个就是不断的重复。
所以我们在修观之前,我们在念佛的人也好、持咒也好,你一定要知道,整个修行要先法法消归心性,不能心外求法。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对不对?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我们所有净土宗的修学目标,不管你礼拜也好、口业的持名赞叹、心中的观想、身口意的皈依,目的就是要一心皈命。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佛在哪里?
对啦!是在你心中!你心中如果不培养一个佛的影像,佛是不会出现的。如果你心中没有去产生一种佛的影像而出现佛,你就要小心了,这个有问题了!我们净土宗的人,很多人喜欢向外攀缘,这个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拜佛的时候看到佛像对你微笑了,这个非常危险。我们要借相修心,假借佛像来启发对阿弥陀佛皈依的心,佛像的目的是这样的。
以前参加斋戒学会的时候,有一位大专生就站在佛堂不动,一直看着佛像,忏公师父说:这个佛像不能一直看,会出事情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忏公师父知道这个人是向外攀缘,一个人向外攀缘的时候,魔王就有机可乘了。修行是托彼依正,显我心性,我自性本来有极乐世界的功德,但是我假借这个外境的因缘,来启发对弥陀的皈依,所以只要你心中的因缘准备好了,阿弥陀佛随时会出现,这叫做: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本经的整个思想,就在这两句话当中。
是心作佛是指因地,这个作包括了身、口、意的造作,当然主要是意业思想的造作;你去念佛、你去忆佛,你心中就在佛的因缘里面造作,心中先创造一尊佛,所以感应道交,你一定要有能感的心,才有能应的佛。
净土宗的思想是:你准备好了,阿弥陀佛才出现,是你的心去感应佛啊!所以是心作佛,你必须要把你心中跟这阿弥陀佛的因缘要具足了你的信心、你的愿力、你对于极乐世界的熟悉度要具足了,是心作佛,最后是心是佛。
是心是佛是约果,阿弥陀佛跟你感应道交。古德把感应道交讲出一个譬喻说,说是我们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是怎么回事?
千江有水千江月。
说身为月亮它很想跟我们感应道交,但是我们没有水,没有水的话月亮也不能显现出来。你今天把水准备好,月亮它的光明就映在水面上。身为月亮它没有意见,它随时高挂空中,你把水准备好,月亮就出现。
所以净土宗的感应,绝对不能向外攀缘,你自己没有准备好,心很散乱,那你看到的佛会有问题。所以你看我们净土宗追求什么?追求一心不乱;因为你一心不乱佛自然现前。净土宗很忌讳的就是你一开始念佛就想说:唉呀,阿弥陀佛什么时候出现啊?他用什么形状出现?他是坐着还是用站着出现?你已经仁者心动,你起了攀缘心了。
念佛人是你把自己准备好了,你把这个水准备好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你不要管阿弥陀佛什么时候出现,你只要把自己准备好,阿弥陀佛就随时出现,你要做的是做好准备的工作。
所以为什么要打佛七?打佛七是自己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好准备,为临终资粮做好准备。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讲约心观佛,就是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佛弟子莫向外求,往生净土的三资粮,完全在你的心中要建立起来。这是我们要学会观经之前的第一个概念。我们再看第二个,我们再看附表二:所观之境。
前面是约着我们在修观之前,能观的心,这个地方是讲当我们心开始把它拉回来了修空、假、中三观的时候我们的所观境是什么呢?我们把它念一遍:
附表二 别示所观之境。
《妙宗钞》云: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诸佛性,托境修观,佛相乃彰。今观弥陀依正为缘,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极乐依正,由熏发生。心具而生,岂离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终日观心,终日观佛。
智者大师提出一个概念说:大乘的修行人(包括净土宗),说我们如实的了知我们这一念心,本来就具诸佛性、我们本来具足净土的功德,但是虽然具足必须假借因缘来开显,所以必须要托境修观,这个佛的功德相状才能够彰显,你要借境来修心!
借境修心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借境修心?我们一开始是先离相,对不对,刚开始修空观的时候离一切相,把凡夫所有的烦恼相、业障相、生死相全部消灭掉,回复到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我们不能偏空,从空出假,那么从空出假我们要修功德,比方说修布施,我们要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要把布施的法修起来,布施怎么修?你要有一个所观境观苦恼的众生相;再借,我假借众生的苦恼相,来启发我的布施的造作,成就我布施的功德。
所以修行要借外相,但是不能执着;就是先把相拿掉,然后再把它借回来;我借众生的苦恼相来布施;我借佛像的庄严来启发我皈依的法、我信心的法和愿力的法。
大乘佛法不能执着相,要离一切相,但是你要修一切法,那么修法就要借相,把它再借回来。所以我们在修皈依的时候,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要借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相,来修我们皈依的心,叫借境托境修观。
那么今观弥陀依正为助缘,来熏习我们的心性;心性本具的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因为你不断的熏习,它就开显出来。像是说我们内心当中有这个种子,极乐世界的种子,每天给它灌溉、施肥、浇水,它就会开花结果,所以心性是本具,但是要假借外境的修学才能够引生。
所以一切功德不离心性,所谓: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全心是佛是约理具,心性中本来具诸佛性;但是你必须要造作,这个佛的功德才能够显现出来,所以全佛是心约事造;所以终日观心,终日观佛。那么这个地方的特点就在这四个字托境修观,所以我们要修习极乐世界的时候要有这个境,要有这个境才能够修观。
那么净土宗在修皈依的时候,其实净土宗最重要的就是信心、愿力,就是皈依的心。在修皈依有两个传承,一个是第十八愿,一个是第十九愿,我们先把这个念一遍:
一、观佛陀功德以生信心。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二、观净土庄严以发愿力。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净土宗的往生,不在于你念佛次数的多少,关键你那个信愿,就是你皈依心的强烈和坚定。但是皈依心,其实在净土宗的传承,是有两种不同:一个是约着佛陀而生皈依,因为有佛陀我生皈依;另一种人是因为净土的因缘,我为了要去那个环境,因为我在娑婆世界修行会退转,所以我必须去受用净土的依正庄严,那种清净的功德,依净土的皈依而生起信愿。都可以。
在第十八愿、第十九愿,弥陀都提出了往生接引的条件,但这两种人的思考模式是不一样的,我们先休息一下,再把这两段,这个所观境再说明。
(第二讲)
请打开补充讲表附表二:别示所观之境:
净土宗的修学,因为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法门,那么本尊相应开出来就是他力门果地教。也就是说,我们净土宗的所有的功德,包括今生的安乐、包括来世的解脱,完全是弥陀本愿的摄受。
那我们要做什么事呢?
我们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够了,我们只要做:想办法跟弥陀感应道交!做这件事就够了,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让它调到跟弥陀的心能够心心相应、感应道交。我们做这件事情,不是要你去修波罗蜜。
就是说弥陀的心跟我的心要能够相随顺。因为弥陀的心是寂静的,你是散乱的,你怎么感应呢?弥陀的心是正念的,我们是颠倒的,你怎么感应呢?所以当你的心极度散乱、当你的心极度颠倒的时候,你说你看到了佛陀现前了,你要小心了!你应该不是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有问题。没有一尊佛是在你起颠倒、散乱的时候、攀缘心的时候现前,不可能。
因为你的心跟他的心不相应,怎么感应道交呢?你的心攀缘娑婆,阿弥陀佛安住在极乐,这怎么感应呢?所以感应道交是我们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你的信心、愿力的思想准备。我们不一定要断烦恼,带业往生是不用断烦恼的,但是你要调整你的心态。所以临命终的时候,你必须要把你心态的最佳状态现前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这就是感应道交。
就是说我没办法断烦恼,但是我可以把我的心态,调到跟佛的心态相随顺。所以要带业往生,你的烦恼不能活动,带业往生是以正念来往生的;没有一个人起颠倒的时候往生的,没有一个人,因为阿弥陀佛没有办法跟你感应道交。所以你必须在临终的时候,把你的心态调到是厌离娑婆、调到是欣求极乐,调到对阿弥陀佛是一心归命的,你就可以往生了。
所以净土宗不是以修行的断惑证真往生的,是以心态往生的、正念而往生的,叫随念往生。
我烦恼没有断,但是我烦恼不活动,在种子位。带业往生,古人讲是带种子不能带现行;你烦恼就不能活动,你破坏你的心态、破坏你的正念,你就不能往生了,因为你不能感应道交,你用心力来带动佛力!所以我们在修止观的过程当中,关键不是说你看到了七宝池、八功德水,而是你看到这个以后,你怎么去培养你皈依的心。
不是说这个极乐世界有莲华很漂亮怎么样,然后呢,然后就没有了。你要把这个莲华的庄严,把它会归到你对弥陀的皈依,所以我要往生,因为这样所以我要往生,你必须要借相修心。就是把这个相状展开以后,培养你一种皈依的心。这样就对了!
所以在修止观之前,智者大师说要先做好心理建设,为什么要修观呢?这叫托境修观,佛相乃显,我们必须假借依正庄严的相,来启发我们对弥陀强烈的皈依,我们必须假借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相,让我们放弃对娑婆世界的贪恋,他完全在为我们临终正念做准备。
所以你在修观的时候,你最后的会归处,就是那个导向,你整个十三观修完以后,你的思想导向是很重要,整个观想念佛的导向,就是培养你一心归命的心,就这个导向而已。好,那我们在观的时候其实有两个,一个是观佛,一个是观净土。
那么在十八愿里面: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那么这个地方,这种往生的人在十八愿往生,善导大师解释他偏重在至心信乐,就是对阿弥陀佛有强烈的信仰:相信我是生死罪恶凡夫,我没有出离的因缘;相信阿弥陀佛有广大的四十八愿,一定可以救拔我,所以对阿弥陀佛一心归命通身靠倒。临终时,以强烈皈依心,持名十句佛号,这十句只是一个概念,不是刚好十句,念念相续,乃至净业成就。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所以这种人是信仰特别强烈的人,他完全是跟着佛陀的功德,产生强烈的信仰而往生的。《阿弥陀经》偏重在第十八愿;《无量寿经》和《观经》,就有一点偏重讲到净土的庄严。
我们看十九愿是怎么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这个人是一个大乘的行者,他有愿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且他还有行动,这个修诸功德当然包括了善业的布施、持戒、忍辱,也包括了正念的止观。但是这个地方偏重于止观,特别是观察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那么他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以后,考虑到五浊恶世的这个问题,所以他为菩提道,而发愿求生净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一定跟大众围绕,现在其前,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所以在修观的时候,有人是专观弥陀的本愿功德,有人是偏重净土庄严。
那么本经是偏重十九愿,偏重。当然这两种愿可以兼修,可以兼修。就是说我们在所以蕅益大师他提出的概念是以持名为正行,以观想为助行。因为你修观想可以提醒自己,培养一种对极乐世界皈依的心,所以你佛号提起来的时候,就能够以这种强烈的坚持,去抗拒你的妄想。佛号是要坚持的──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而那个坚持的动力,来自于你对弥陀的皈依。
有些人临终的时候提佛号,他没有办法坚持,就被妄想带走了,心随妄转。这是为什么?平常心态心理的准备功夫不够,只会念佛没有皈依的心,缺乏皈依、强烈的皈依。那么这个地方讲到所观境,本经的所观境,是讲到整个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产生强烈的愿力,这是我们要清楚的。
我们回到这个经题,所以我们这个经题讲观。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是[安住]的问题,第二个是[调伏]的问题。
我们观以何为住,以一念心性为住,莫向外求,这第一个。第二个如何调伏我们对娑婆世界的贪爱呢?以净土的庄严为所观境,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调伏我们对三界的爱取。
最后我们看这个经,这个有两个意思:第一个修多罗,叫契经;契经的契:上契十方诸佛实相之理,下契众生差别的根基,叫做契。在这个整部观经里面的经题,有两个字是重点:第一个是佛,谁说的?这个很重要,这部经谁说的;它在修行的份量就不同。第二个是观,我们怎么修这个观呢?
一个是佛,一个是观,这两个是整部经的主题。我们看经文大意:
贰、经文大意。(分五:甲一、逆缘触动令生欣厌。甲二、道前基础净业三福。甲三、端身静坐正修止观。甲四、观行转深圆发三心。甲五、临终正念成就九品。)那么我们在进入整个经文之前,我们把整部经的结构,把它分成五段来说明,先看第一个:
甲一、逆缘触动令生欣厌,这部经是什么因缘触动的、是在什么情况产生本经的佛陀的说法。
甲二、道前基础净业三福,那么在讲要修行,在修习止观之前,有什么要准备的工作;你必须把这个房子的地基要先盖好,才能够盖上面的楼阁。那么,基础准备好了之后,应该怎么修呢。
甲三、端身静坐正修止观,这是讲正修。那么到这个地方都讲因地,那么我们如法的修学有什么功德?有两个功德。
甲四、观行转深圆发三心。所以你看借境修心,有没有,修到最后是成就你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以这三种为功德。所以把这个相借过来以后,修过之后,最后相消失了,但是你的三心现前。那么三心有什么好处呢?
依此三心的浅深而分出九品九品往生,智者大师是以三心,你的具足不具足来判定三辈九品。那么这个地方,就是整个经的结构,我们看,先简单介绍甲一、逆缘触动令生欣厌:
诸法因缘生,佛陀说法也是要仗缘而生,那么这个是在韦提希夫人的一个:她的儿子阿阇世王,对他母亲的一个忤逆的因缘。
韦提希夫人一生都很顺畅,因为她是国王的夫人,她一生在荣华富贵当中,突然遇到他的儿子对她的忤逆,所以让她产生一种出离,她就说:我现在看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多不善聚,很多很多苦恼的地方现前,所以希望佛陀宣说无忧恼处,令我不闻恶声、不见恶人。由于她希望能往生到一个没有苦恼的处所,所以引生佛陀宣说本经。
那么这个逆缘的触动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来看凡夫生命的整个流转因缘。
说生死流转,为什么凡夫死了之后,又会在三界投胎呢?叫诸法因缘生,这个因缘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色蕴
凡夫的流转,第一个是从五蕴当中是色蕴,我们由于过去的业力,显现今生的色,这个色是指一切外在的环境,比方说你今生会做谁的子女、比方说你今生会跟谁结婚、比方说他为什么变成你的子女答案只有一个──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不是你说了算。佛法认为事出必有因,他今天会跟你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一定有它的原因,就是业力的原因。所以外在的环境,我们今生没有说话的余地。大概佛法讲人生,只要跟结果有关系的,你都没有说话的余地。跟结果有关系的,但是过程你就可以,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这个是我们可以去改变的。
二、受蕴
那么物质环境,接下来是受,我们心的活动,第一个就是受,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感受。如果你善业力强,你从小到大快乐的时间乐受多,如果你罪业重,你一生当中,你就觉得闷闷不乐,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常常出现苦受,这个是你过去生罪业比较重,善业力薄弱。
所以受是一种直接的反应,受很难改变,你修行也没有办法改变受,因为这是在还债,酬偿旧业。
三、想蕴
那么这个受下一个是想,这个重要。受是没有相状的,想可以把感受转成相状,叫于境取相,然后施设名言。它先把这个相状变现出来,然后在相状里面出现很多的想像,施设名言,这个是想蕴。
四、行蕴
再下一个是行蕴就厉害了,这个就是一种取着。我们生命的推动力,以唯识学说就是行蕴,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相续心。所以《大乘起信论》上说,修行是要断相续心──断除对娑婆世界的相续心、那一份的取着心。
我们举个例子,比方说:一个人从小他没有钱,他过去生悭贪,他今生招感贫穷的果报。贫穷没有对错,果报没有善、恶,果报只论苦、乐,所以佛法讲果报没有善恶。贫穷是一种痛苦的果报,但它不是罪恶,不是。但是贫穷有问题:我们对贫穷起颠倒;你贫穷就会产生苦受,苦受以后你会产生错误的想像──为什么我这么贫穷、他这么富贵,然后你就会去追求,但是刚好有人或者你刚好得到多钱,你得到快乐,这个时候你产生这个想像,你就会这个金钱产生养好的想像:哇,这个金钱是大功德的境界,它让我产生安乐!
其实你快乐是你的善业,金钱只是一个助缘而已,你不相信你福报享尽的时候,钱再多你也不快乐;外在的环境是个助缘,你的善业力,真正让你快乐是善业力!但是一般人看不到这个善业力,他只看到外在的环境,所以他想久成思,他就变成对金钱执着。因为他曾经小时候,因为这个东西而快乐,他曾经过去生因为别人给他的温情而快乐,所以我们人生当中,因为很多的感受经验,产生很多错误的想像,最后累积成一种对三界的执取,这个事严重,这个行蕴就是执取──我一定要得到。
在《楞严经》说妄想不可怕,你看我们一天打多少妄想?几十亿、几千亿个妄想,但是你所有妄想你都会去实践吗?未必,是不是?但是当你的妄想跟执着结合一起的时候,这件事情你一定要去做,这是一个住,心有所住。当你的心住在妄想的时候,当你对妄想产生执取的时候,这个妄想就会变成行动。当然这个行蕴也是妄想打久而来的。
所以在整个我们往生当中,跟你了生死有关系的,就是要改变你的执取!
我们过去在三界里面有太多的生命经验,尤其是那种快乐的感受是最可怕,我们最容易产生颠倒,就是它让我们产生快乐的感受,我们会产生认为说这个东西就是我的依止处,就产生贪爱的想法,最后产生一种坚固的执取,我一定要再得到它!那么这种是什么情况呢?
佛陀说:就好像一个小孩子,看到一个刀上的蜂蜜,唉,他去舔这个蜂蜜的时候很甜,但是他忽略了它背后那一把锋利的刀把他割伤。就是说我们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很痛苦,我们一生走来,如果说让你再来一次,不要太差,不要说三恶道,就你今生的生命再走一次,就没有几个愿意了,对不对?但是你相不相信,你来生还会再来,为什么?
因为我们在三界当中,有很多美好、快乐回忆,这些回忆我们给它太大的力量,产生取着。就是我们看到了刀上的蜂蜜,但是我们不知道付出的代价,就是娑婆世界的颠倒!
就是说,我们往往在人生经验当中,有些快乐的感受,而这些感受,却遮盖了我们曾经付出的痛苦。我们忽略为了追求这种三界五欲快乐,我们付出了生死疲劳的无量的痛苦。你看每一次的受生,你就要付出多少代价,一次就好。但是我们永远记得娑婆世界好的一面,这个问题在这里,这就是错误的想像,产生错误的执着。
而这个行蕴是最可怕的,行蕴后来就被储存成阿赖耶识,最后再变现果报,就构成生死轮回。我们的物质接触产生快乐跟痛苦,当然痛苦我们比较不会去执着,尤其是快乐的感受,富贵求道难,因为富贵的人,他快乐的乐受刺激太厉害,容易生产颠倒的想法。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受跟想。因为我们太重视自己的感觉,跟着感觉走。
在整个修行当中,必须把你的想像跟感受切割。如果你要修行的话,你的想法不能从感受而来,因为感受所带动的想像,往往是颠倒的,大部分的判断通通错误了。所以楞严经讲:六根是我们最大的骗子!你眼睛看到的给你的讯息、耳朵听到的讯息通通是错的,通通是错的!
六根向外攀缘,生死流转之本!
我们今天必须用想去学经典,再思惟法义、思惟无常、思惟苦、空、无我的道理而厌离娑婆;思惟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而欣求极乐。
所以在整个修行当中,善用你的想蕴,你第六意识的想蕴。
我们现在的想蕴,完全被感受误导了。如果你真的想要走上解脱道,如果说你修行只是为了求求安乐、来生安乐一点,那就算了;如果你要了生死,你临终要保持正念,你要慢慢的跟你六根给你的感受要切割,不要老说我喜欢什么,不要这样,你要讲,说我应该怎么做。
你看我们在做定课的时候,你看修行人的训练就是定课,我时间到了,这是拜八十八佛的时间到了,两点钟拜八十八佛或者两点半,但是我心情不想拜,你会怎么做呢?你跟着感觉走吗?你随顺它一次,它下次肯定还会再来。所以,我们就观察,我不能老是跟着感觉走,想不想是一回事,你那个衣服一披,往上面香一点开始拜──不能拜要它拜!你坚持几拜,你发觉你的感受,刚刚不想拜的感受消失了,它根本就是生灭的,所以关键那个坚持,你必须在你的生命当中,不断跟你的感受要抗拒,你才有可能正念分明。
诸位,我要告诉大家:临命终的时候,你的身心状态不是非常好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眷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一切珍宝不复相随。所以你的感受不会很好,所以你必须把你的想蕴脱离你的身心世界,去忆念弥陀。
所以我们在修行的角度,第一件事情,心要能够不随妄转,这个妄就是你的感受,虚妄的感受。你必须用美好的想像,培养一种美好的行蕴,这个想像变成一种愿力。所以想久成思,想像久了就变成一种愿望。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依报庄严;依报里面有阿弥陀佛在说法,旁边有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树上有鸟语华香等等,你这种想像就产生一种愿力,以愿导行,最后以行蕴带动想像,而产生逆转!
生死凡夫的想,是由外境而来的,叫做心随妄转。修行人的想,是以愿导行,以愿力来引导你的想像。当你发觉心中的想法,跟外境已经慢慢脱离了,你大概就成功了。你要能把握正念分明,不敢说了生,不敢说断惑证真,起码外境对你的刺激影响慢慢淡薄了,你能够做得了主了!所以修行人他是内观他不是向外。我们凡夫的心,是向外攀缘,所以想是跟着感觉走;现在你回光返照,依止你心中的愿力来做引导,由愿力来引导想蕴,我要把心随妄转改成以愿导行,用愿望来带动你的想像,不是用感觉来带动你的想像,关键在这个地方。
整个修行止观就是在做两件事情──把跟着感觉走的想蕴,改成跟着愿望走,就是在改变这个想。
诸位都知道,舍利弗尊者他脾气很大、嗔心很重,为什么呢?他曾经做过五百世的毒蛇。这个公案,我再跟大家复习一次:舍利弗尊者他曾经做一个商人,做买卖赚了不少钱,当然每个人对于金钱的看法不一样,有些人把这些钱买房子,他对房子有执着,他从小可能没有房子住,所以他对房子有执取,这里有个取,所以他会把这个钱买房子。有些人喜欢买各式各样的珍宝等等。舍利弗尊者他无始劫来的取是什么?黄金,他特别喜欢黄金。他一看到黄金就受不了,一定要买。所以他几乎把所有的钱,除了日常生活开销以外,全部换成黄金。
黄金多了之后怎么办呢,他把黄金聚集起来,把它塑造成一个宝瓶,藏在地底下。他工作完累了以后,再把黄金宝瓶拿出来看一看,所有的疲劳就消失掉了,因为他有取。那他后来一生当中,他累积了七个宝瓶,赚了不少钱,赚了七个宝瓶。但是生命是无常的,他今生体力也耗损差不多就死掉了。死掉以后,色身死了他的心不死;我们的心是不死的、相续的,他对黄金还有执取,所以他变成一条很大的毒蛇,就在这个藏黄金的地方,就这样盘绕。有人一靠近它就出来恐吓他一下,如果你再不识相他就伤害你。结果生生世世死了又做毒蛇,死了又做,做了几世?做了五百世。
你看一个人的愿力,一种执取多厉害,让生命相续,五百世以后,但这个人有善根,一个人有善根他会反省,自觉、自省、自调、自我反省,他突然间睡觉醒来,我为什么要守着这些黄金呢?黄金又不能带给我快乐,我为了这些黄金,每天做这个同样的工作值得吗?一个人开始反省的时候,他就开始有希望了。就改变想法,他觉得应该把这些黄金去布施三宝。
这条毒蛇,就慢慢爬到马路旁边去了,就找到一个年轻人,跟他说:我现在希望,我前生挣了一点钱,换了这个宝瓶,我想把它供养给三宝,你可不可以帮帮我忙,把我带到寺庙去?这位年轻人被它感动,拿了一个扁担,左边放蛇右边放黄金,挑到寺庙去。如是如是的跟寺里的师父说。后来这条蛇得到这样的布施以后,没有多久,因为他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它对黄金的执取的心消失了,所以他生死的那种相续力量做蛇的力量消失了,他就升到忉利天去了。那么帮它抬扁担的人是谁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舍利佛尊者会相续五百世做蛇?就是那个行蕴。因为他一开始看到黄金产生错误的想、受,认为黄金是一种大功德、大安乐,它可以让我离苦得乐,是我生命的皈依处。产生错误的想像,但是想久成思,它变成一种愿力、一种执取。我们对于娑婆世界也是这样,我们累积很多快乐的经验,而对娑婆世界产生贪爱,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它重大的过失。
所以在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的想必须要如理思惟──从佛法的道理去思惟,而不是从感受的刺激,这个地方是整个修行的经验。
所以韦提希夫人,她是因为有这种痛苦的感受,去刺激她出离的想像,然后产生一种念念的相续坚定的皈依,才引生佛陀的说法。所以说在修行当中,就是想蕴的操作──远离感受,依止愿望。这是第一个。
我们看第二个:道前基础。佛陀讲修观之前,先讲到我们要怎样来修行善业,我们把它念一遍,有三种福德:
甲二、道前基础─净业三福
乙一、人天之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乙二、二乘之福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乙三、大乘之福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那么修行虽然是讲到想蕴跟行蕴,就是思和想,以正念为主,但是善业是基础。那么本经当中你修净土宗的人,虽然修观,你要有三种善业作基础。
第一个、人天之善,是孝养父母,它提出三点,第一个父母。因为父母对我们有生育、养育之恩,这是大福田;第二个师长,他对我们教导,奉事师长;第三个慈心不杀,在本经当中讲到这个净业三福,就是说这个杀盗淫妄这个杀生,因为你杀害众生,你临终的时候,冤亲债主会障碍你,那么它特别提出三点,对父母的孝顺、对师长的恭敬,第三个不能有杀生的行为,修十善业,这第一个。
第二个、二乘之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个地方讲到戒行,你所受的五戒乃至于菩萨戒。
第三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发菩提心、广修六波罗蜜、乃至于读诵大乘经典。那么劝进行者这是利他,把这些道理宣扬出去,来劝勉别人也去做。那么这个是整个止观的基础,就是这个房子的基础,所谓福德资粮的基础,这是第二段。
到了第三段,佛陀正式修学止观。那么本经的十六观,其实真正的修观是前十三观,后面的三观:十四、十五、十六是讲三辈九品的往生,讲到果地功德。
这十三观,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甲三、端身静坐─正修止观。分二:乙一、事观:十三观 。乙二、理观:一心三观。
乙一事观十三观
佛陀先讲日观,这个日是指落日,落日观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确定我们往生的方向。极乐世界是在西方: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对不对,那么落日夕阳都是在西方,这第一个。
第二个,它建议我们对光明相的认识。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都有光明、佛陀的光明是一种金黄色、菩萨就不一定,你看地藏王菩萨的光是青色的,观世音菩萨的光是白色的,菩萨的光明是各式各样。但是只要是圆满的佛陀,只有一种颜色,一定是金黄色没有例外。而那个金黄色,佛陀告诉我们很像落日,它不刺眼。你去看十二点的太阳会刺眼;落日我们眼睛可以去看它,它光明而温柔的,它那种慈悲的光明,所以落日观就奠定了整个后面的光明相的基础。
那么这个是一个总相。第一个确定我们往生的方向,第二个建立我们对依正庄严的一种光明的一个认识,那么接下来是依报观,水观、地观、树观、池观、总观、华座观依报观。依报的庄严,那么依报庄严以后,上面是谁在住呢?讲正报的佛菩萨像观。这佛菩萨像观是观像,在十三观里,只有一个是观像念佛,就是佛菩萨像观。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人看过佛菩萨,所以阿弥佛陀慈悲教,让我们先观这个像,观完以后再用想的,再用佛像观,观音观、佛身观、势至观再观想;先观像有个概念再观想,这个是正报观。那么观完以后,再讲到综合的普往生观,再杂明佛菩萨观。
所以它这个观想次第是:它是先建立一个落日的总相然后再观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再观正报庄严然后再做莲华的开合之想,往生观,后面十二生,莲华呢,先作莲华合起来想、再开想──华开见佛悟无生。再做莲华开合之想,做自己往生之想。
在整个依报、正报,和综合观里面,最重要的是莲华观,它通于依报也通于正报,所有佛菩萨之座,所有佛菩萨都坐莲华的,通于依报通于正报,也通于普往生观。莲池大师说,观想极乐世界最重要的是莲华观,因为你到极乐世界,你第一个去的地方是哪里呢?
对了!就是莲华受生。
你要跟莲华建立一个很亲密的因缘,你跟它因缘深,它就容易在你的生命出现;你就有这个行,就有想要去取,这个行蕴就会带动想蕴,就带动你的造业。所以在整个修观当中,我们特别要注意莲华观。因为它通于整个通前通后。
那么另外在《妙宗妙》当中,说这个修观,其实它的意思呢,在《妙宗钞》智者大师意思就是说,其实在修观的时候,我们要适当的跟娑婆世界做对比,要厌离嘛,本经对娑婆世界没有描述,但是你要加以对比,你观了以后,要相像我现在是怎么样,那么极乐世界是怎么样,你要有一种对比的心态。那么怎么对比法呢?
智者大师说:我们在修这十三观的时候,要有四种对比:
第一、苦、乐的相对:我们经常要告诉自己,极乐世界是安乐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娑婆世间多诸苦恼;一个苦乐的对比。你要把这种对比那个想像、要相像出来,苦乐的对比要对比出来。
第二、贵、贱的对比:极乐世界尊贵的,你看它们都是黄金所成、七宝所成,特别的高贵;娑婆世界是泥沙、砖块、污秽的泥土所成的,这是卑贱。贵、贱的对比。
第三、垢、净的对比:它的垢、净,主要是指受生,我们在娑婆世界受生是在污秽的胞胎;极乐世界受生是在清净的莲华、微妙香洁的莲华。这垢净的对比。这是第三个。
第四、粗、妙的对比:它这个粗,什么叫粗呢?就是不得自在,你看你在娑婆世界,你福报再怎么大,你也不得自在。你要吃一个好吃的东西,不是你有钱就可以;你的肠胃要好、第二个要有人卖、第三个你心情要愉快,你心情不愉快吃什么都没用,你要很多很多的因缘具足了,那种快乐的感受才会出现。而且很多快乐的感受,不是操之在你,所以娑婆世界的福报,是不得自在。你要跟很多人配合、你要付出很多的代价,快乐才会出现。极乐世界不必,极乐世界的快乐是大自在,你几乎可以心想事成。你吃东西,不必假借别人煮,跟别人卖不卖都没关系,你思食得食,思衣得衣,你吃饭你想吃什么东西它现前,吃完了它自然消失掉,它是一个心想事成的世界,它是一个大自在的世界!所以它有粗妙的不同。
所以在这个极乐世界的观想当中,我们在观想这个相状的时候,你要把四种对比要对比出来:第一个苦乐的对比,第二个贵贱的对比,第三个垢净的对比,第四个粗妙的对比。这四种对比,建立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一种坚定愿望。这个是在修十六观里面要注意的四个重点。
那么这个是事观,我们再看理观。在理观当中,智者大师在前面的讲到理观的时候,他在玄谈的时候他提出两个重点:第一个是一心三观讲通义,我们先把这两段念一次:
乙二、理观─一心三观。分二:丙一、通义。丙二、别义。
丙一、通义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丙二、别义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
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
因缘所生法,当然广义来说是五蕴身心,但是智者大师说五蕴太广,他就把想蕴抓过来,说我们观察这个想就好了。这个想蕴呢,智者大师说它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它可以往坏的方向想,现前一念心性向外攀缘的时候,跟着感觉走的时候,它启动了惑、业、苦。当这个想蕴跟着我们心中的菩提愿力而走的时候,它启动了法身、般若、解脱,所以它以这个一念心性为所观境。
简单的说,什么是因缘所生法呢?智者大师的意思是指一念心性。那么一念心性用空、假、中来观,这个识就能够转识成智,这是一般的圣道门的通义。但是净土宗,把这一心三观回归到净土的时候是第二个,我们真正要学的是第二个。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同样是一心三观,把它落实到净土宗,它是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这是讲到理具。十法界因缘果报这个圆融体在哪里呢?就在我们一心当中。
这个人为什么到地狱去?因为他内心有地狱的力量,他心中有地狱的业力和地狱的思想,所以他到地狱去了,是他的心把他带到地狱去的!这个人为什么到天界去了?因为他的心有天上的善业力,跟天的思想力量,所以他到天界去了;这个人为什么到净土去了?是他的心中有净土的业力,和净土的思想,特别是思想。
所以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就是说:生命是你的心变现出来的!这一点很重要。你到十方世界,都是你的心把你带去的;你的心去了,你的果报才会出现。所以十法界的因缘果报,是存在我们一心中。
我们一念心性,有很多地雷,有很多宝藏。你向外攀缘,《楞严经》讲心随妄转,你启动了惑业苦你启动了地雷,是你自己要启动的,生死轮回是我们自己去启动的、是我们自己去攀缘外境启动了我们的惑业苦,触到了地雷。我们回光返照,安住我们的本愿力,安住我们往生的愿力,跟着愿力走,不跟着感觉走,回光返照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启动了我们心中的宝藏──法身、般若、解脱。
所以在《楞严经》说,我们心有两个门:一个是生死之门,一个是涅槃之门。所以一个人怎么知道你生死业力重?你看我们同样念佛,有些人临命终的时候,他很容易就能够跨越生死轮回,然后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到净土去了。他生死业力很淡薄,他那个十二因缘,那个无明缘行那个的力量薄弱,他那个十二因缘转动的力量薄弱,有些人就是他念佛功夫很好,但是临命终的时候,他就是走不出去,他那个生死业力太强!什么叫生死业力强?我告诉大家,以《楞严经》讲:攀缘心重!
如果你现在的生活,你看一个东西,你快乐的时候非常快乐,痛苦的时候也非常痛苦,你的情绪很容易被外境牵动,你要往生比较困难。因为你的攀缘心太重,你自己创造生死的业力太强。因为你那个门,走的太厉害,流转门开得太大,如果你今天看到一个事情,不好的因缘,你有一点痛苦,但不是很强,比较淡泊,快乐也比较淡薄,你的生死业力淡泊,你往生的力量强,你容易往生。
所以《楞严经》完全看攀缘心跟安住心,你今天你对外境,你的心是全面的百分之百的攀缘,百分之百被外境牵动,你临命终你就很糟糕,你很危险,你很难出去,你念佛的功夫再大都没有用,因为你跳脱不了生死的力量,你跳脱不了感觉对你的刺激产生的妄想力。你平常把你的妄想,那个攀缘心养得这么大,你临命终的时候你就糟糕,修行人你要慢慢慢慢,你要把那个生死的门慢慢关起来。把涅槃寂静的门打开,你才有可能临终达到正念。
所以说:你整个生命的流转跟还灭,是你的心决定的!十法界的因缘果报,也是你一念心决定的!大方向来说,向外攀缘跟向内安住,就决定了生死流转跟涅槃寂静的大方向。
这个是讲理具,那么事造呢,事造: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所以我忆佛、念佛,我就进入了弥陀的功德法界,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
往生是从你心中栽培出来的!
有人说:唉呀!极乐世界这样远,十万亿佛土!我倒不如往生到弥勒兜率天。理由呢?因为它在三界里面,讲这种话是外行话。你往生不往生跟距离没有关系!你管它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你心中相应,就算它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你照去;你不相应,就算它在你的隔壁,你也去不了。讲台大,你住在台大的隔壁,你就读台大吗?对不对,这跟距离没有关系,你讲这句话表示你这个人心外求法。
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不构成往生的障碍,是你的心态准备好了,阿弥陀佛自然现前。
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你在念佛的时候,不要管它是十万亿佛土,或二十万亿佛土,你管你自己相应了没有?你准备好了没有?你准备好了,月亮就出现了。你准备好了,阿弥陀佛功德就跟你感应,阿弥陀佛随时想跟我们感应,问题是感应道交不是他说了算,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所以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
我们的思想,必须要调整成往生的思想。
以蕅益大师的标准说,一个人真实的往生的心态准备好,若真实信愿具足的人,临终十念乃至一念,都可以往生,一念就够了;如果你心态没有准备好,你的想法还是跟着感觉走,对娑婆世界还是看的很重、攀缘心还很重,还要去抓、还要去执取很多东西,信愿不具足。蕅益大师说,你把佛号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不得生之。
很多人都以为念佛就能往生,其实这个是不对的!你重点在你的思想准备。信、愿是根本,佛号是枝末。
所以为什么我们要修观,就是要调整心态,把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把它在心中出现,慢慢慢慢我们对于娑婆世界的颠倒的想法,就会改变。我们从苦乐的相对、贵贱的相对、垢净的相对、粗妙的相对,我慢慢地改变自己的思想。其实修行你要跟自己沟通,我们过去熏习很多错误的想法,现在用道理,跑到你内心深处跟自己沟通;用现在的你跟过去的你沟通,你必须说服你自己,你不一定要说服别人,但要说服你自己──我真实的放下娑婆,我真实的为菩提,要求生净土,你就成功了!
所以修止观,观想念佛,就是跑到你的内心深处,跟你自己沟通;跟你过去无量劫来,生命经验所留下错误的颠倒想法沟通,去纠正你的错误,这就是我们观想的目的,叫做转识成智──把以前带有感情的攀缘心的想法,把它转成一种正确不颠倒的智慧。
好,我们回答一个小问题,
【学员提问】:法师在净土十疑论谈到莲池大师、蕅益大师都是随业往生,我们凡夫只能够随念往生,但定期不少居士都是念佛三年往生,不知应如何修学,才有能力做到随业往生。
【师父回答】:随业往生不容易啊,你要念到业尽情空,不容易。我们现在只能够做到转识成智,你要把整个生死业力全部消掉。不容易做到,所以我们叫带业往生。我想你是不是念到业尽情空,这个可遇不可求,我不知道诸位的善根多深厚,但是我们可以先求随念往生,就是我的生死业力还在,我还有无量无边的生死业力,但是我不要触动它,不要用错误的颠倒思想,不要用爱取的思想去滋润它。
业力要消是很难的,一个人要念到业尽很难,但是情空我觉得做得到,思想改变容易做得到。当然我们可以兼修忏悔,助行礼拜、忏悔、赞叹都可以,但是正行,就是说我们的正修,就是调整心态培养信念培养皈依,这是正修,那助行方面,你可以修忏啊,把生死业力降低一点也都可以,都是可以的。
总而言之,我们的感应道交是一念心跟弥陀感应道交。说你的心哪,诸法因缘生,十法界都有他因缘,一个人会到那边去,一定有他的心态,这个人会到地狱去,他有地狱的心态,临终有地狱的心态,《楞严经》它是这样讲。你什么心态,哦,这个人是什么心态,所以他到畜生去了,这个人是什么心态,他到饿鬼道去了,他有一个心态、有一个思想、有一个思想导向,就是你的主流思想。你一天当中经常出现的思想你要小心哦,临终它就出来了。
强者先牵。我们不可能说对娑婆世界完全没有任何的贪爱,不可能。但是你要把它降到最低,重要的是你必须把往生的思想往生念想变成一种主流力量,强者先牵。在你生命当中,只要跟往生愿力有抵触的,你终能够坚决的放弃。其实愿力是你自己栽培的,你看我们平常在修止观也好、读经也好,你培养一种愿力,干什么?平常你感觉不出来,以愿导行,你看临命中的时候啊,是人临终时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一切眷属悉皆舍离,一切珍宝不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现在其前,于一切时引导其前,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你看你的愿力它不会辜负你。所以,我们每一次在拜佛的时候,为什么拜佛呢?我透过拜佛培养我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和愿力;我为什么念佛呢?透过念佛,培养我对阿弥陀佛的信心跟愿力。你每一次的修行,都从愿力出来而加强你的愿力,这个愿力的力量大了以后,临命终的时候,它就能够产生引导的作用。
我们净土宗的人是用愿力来引导业力,由愿力而往生,不是随业往生,不是业力。而这个愿力你平常要栽培,有些人只有念佛没有愿力,这个不行,你这个叫善业、福报力,你要用愿力来统摄你所有的修行,关键在这个愿,因为你临命终的时候是愿力现前,那么这个愿力哪里来的?当然是你平常栽培,从哪里来,是心作佛。你平常栽培临命终的时候才是是心是佛。
所以我们在进入观经之前呢,我们先有一些心态的准备,为什么修观?修观是托境来修心,主要是修你皈依的心。好,我们今天先上到这里,这个把因地上完了,那么果地的功德有两段,我们下一堂课再说。
(第三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面。甲四、观行转深,圆发三心,这次讲到经文大意的第四段。
本经的修学宗旨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观字,它是一种观想式的念佛,我们透过一种如理如法的观想,会加强我们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一种坚定的信仰、跟一种坚定的愿力,而达到感应道交的一种效果。
那么这个观想式的念佛到底是怎么个观法呢?在本经当中有讲到两种的观法:一种是事观,一种是理观。我们刚开始是透过事相的观察,事相观察它有三大段,本经它从前面的十三观,它有三大段的观察:
第一个,先观察极乐世界的一个依报环境。就是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怎么回事你要清楚,极乐世界依报环境本经讲出了四大主题:第一个是大地庄严,第二个是宝树庄严,第三个是池水庄严,第四个是莲华庄严。有四个主题,这就是整个我们所生存的极乐世界的一个依报的环境。那么依报环境观完以后呢:
第二个,接着观察极乐世界的正报庄严,正报有三个主题:佛陀的庄严、观世音菩萨的庄严、大势至菩萨的庄严,我们说西方三圣的庄严,这个是正报。
前面两种的依报正报都是属于静态的。
第三个是属于动态的。就是说极乐世界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如何跟极乐世界产生一种相互的作用,这第三个很重要!它是往生的一种观法──你观想你自己投入到极乐世界的莲华中,那么莲华先合起来,然后莲华再打开,打开以后,你就看到虚空中有西方三圣放大光明来照耀你的身心世界,你当下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华开见佛悟无生。
所以极乐世界它是观想静态的极乐依报正报庄严,然后再观想你自己的身心世界跟极乐世界一种相互的动态的一个作用。那么我们透过这样的观察有什么的好处呢?本经说,它是一种净法熏习!极乐世界它是一种阿弥陀佛所成就一种真实的功德,所以那种真实的功德跑到我们杂染的心中,产生一种清净的效果。这当中有两大效果:
第一个、净除业障:那么我们这样观想,可以把我们过去生所造作的,那些杀、盗、淫、妄生死罪业,慢慢的消灭掉。第二个、生于佛前:这是约临命终,临命终的时候能够感应十方诸佛、感应阿弥陀佛的现前,往生净土。
所以这个观想念佛有消除罪障,有临命终往生的效果。这个就是本经所说的事相的观察。
智者大师在《观经疏》,他提出了还有理观,就是每一观都必须配合理性的观察。理观,在这个智者大师提出一个偈颂说,整个我们观经的十三观,你一定要记住一个重要的偈颂: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
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这个偈颂其实是有两段:
第一段,是引导我们一个修行者你云何应住。我们一定要永远记住修行人的安住的地方只有一个向内安住。极乐世界的功德在哪里?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本来具足。所以我们在观想的时候,一定要知道是向内安住的,不要被外境而产生干扰,产生任何的攀缘,这是我们修观的第一个思想。
也就是他起观之前 一定要知道,我是安住一念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一念心性。这是我们在修观之前先求安住,佛法都是先求安住再求调伏。你自己的脚跟没有站稳,你就不可能有任何的造作,任何的功德可言。所以在安住的时候,第一个法界圆融体,整个极乐世界的法界功德在哪里呢?作我一念心,在我的心中,这个是摄用归体。
第二个、依体起用,借相修心。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当我们忆念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时,我们已经进入弥陀功德的法界了!这是从一念心性起观,所以我们是借事修心。
借事修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在修观的过程当中,重点不是说你把极乐世界观察得多么的清楚,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你在观极乐世界那个相状的时候,你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启示?你内心是不是产生一种向往的心、产生往生的愿力。那个心态很重要。所以观想是在干什么呢?是改变我们的心态,透过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个净法的熏习,把我们贪恋娑婆的心态,改成往生的心态,是这么回事。
不是说你把阿弥陀佛观想得很清楚,很清楚这叫禅定,跟往生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我们在修观,一定要记住借相观心,重点不是那个相,我们是借那个相状来启发我们往生的心,这是我们修观的人一定要清楚的。重点是在修我们一念的往生的心。但是我们要借那个相,借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净土的相状。
所以在理观的时候,第一个向内安住,第二个借相观心,这两个道理你在操作十六种观的时候,一定要谨记在心,它跟事观是配合的。我们透过如理如法的事观、理观以后,我们的心态会改变。
怎么改变呢?我们开始圆发三心,这是往生最重要的一个关键。极乐世界的在本经当中,讲到往生的心,是以三心来代表,我们看讲义:
甲四、观行转深─圆发三心
一:至诚心 愿作佛心
二:深心 求往生心
三:回向发愿心 度众生心
我们临命终为什么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呢?
第一个、至诚心
第一个我们要成就一种至诚的心。这个至诚,智者大师解释:就是一种真实而不虚妄的心,真实。那么这个真实的心,智者大师说,其实就是一种正念真如,直心者正念真如,就是仰信我们一念心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一念心性本来清净,没有任何相状,所以我们生命当中有很多快乐的相状、痛苦的相状都是虚妄不实的。所以我们一念心性安住在真如,不起任何的颠倒妄想,用这种心来拜佛、念佛,这个叫做至诚心。至诚心其实就是一种智慧的心。临命终你真实的安住真如,而不随顺攀缘心而转,这个叫至诚心。
第二个、深心
那么这个深心是什么意思?智者大师说:佛果深广,发愿祈求成就。就是十方诸佛有无量的功德庄严,那么我希望能能一一的成就种种的波罗蜜。所以这个深心,就是一种好乐修学功德的心。前面的至诚心是一种智慧,这是一种福德,我们对十方诸佛所成就的庄严,生起好乐,我一定要慢慢的成就。这个深心就是一种福德之心。
第三个、回向发愿心
是一种大悲心。我们真实的回向发愿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都能够求生净土。所以在临命终的时候,我们必须以智慧的心、福德心跟大悲心,三心结合,来忆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来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所以昙鸾大师解释这三心的时候,把它汇归成两种:
一、愿作佛心,这是偏重于智慧跟福德,一种上求佛道的心。
二、愿度众生心,是大悲心。
依止这两种心,就产生一种求往生的心──为菩提道求生净土。
本经很强调一个思想就是:你是不是往生,跟念佛多少没有直接关系,因为佛号它是一个声音,关键是在那个能念的心──你念佛的心态很重要!因为那个心是主人翁,你用贪恋娑婆的心来念佛,这个佛号就变成人天的福报,所谓诸法无性,尽随心转。你的心是主导者!所以在整个修观当中,其实就不断地调整我们的心态,所以净土宗关键是日常生活当中历事练心中,你要调整你的心态,把一种念恋娑婆的心狭隘的心,变成求往生心求度众生的心,这个是感应道交的根本。
那么我们看:甲五、临终正念成就九品:
透过三心的修学,本经分成九品往生;九品当中有上辈、中辈、下辈。这个地方,善导大师他把它判成上辈的三品,都是遇大凡夫──就是你具足三心,这个三心就是菩提心,具足三心的菩提心,而且广修一切菩萨的善行,三心具足而且福德资粮也具足,这种人上辈往生。但是这个地方是指凡夫,他没有说是圣人,三辈九品全部都是凡夫。
第二个中辈,中辈就是遇小凡夫──这个人他三心不具足,缺乏大悲度化众生的心,但是临终之前,遇到善知识的开导,回小向大,他还有小乘的习性,这个人是中辈,所以他在三辈九品,有人往生极乐世界证得小乘,证得小乘的果位,因为他有这种小乘的种性的存在。
下辈的三品是遇恶凡夫。我们解释一下,我们一般人对这个下辈的都会感兴趣,这种人是怎么回事呢?他有坚固的大乘善根,但是他有过失,他带有罪业。善根中夹杂着罪业,但是这个人临命终的时候,智者大师说他遇到两件事:
第一个、为苦逼迫:我们都知道有善根跟没有善根的人,平常看不出来,但是遇到逆境刺激的时候,他那个善根遇逆境一刺激的时候,他激发他的善根他会产生出离;没有善根的人,遇到恶境的刺激,他会自暴自弃。所以这个有大乘善根的人,他有杀盗淫妄的过失,但是临命终时,遇到痛苦的逼迫,激发他出离的善根,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值遇善友:他遇到大乘善知识的开导,善巧的开导把他的大乘善根慢慢的启发起来,所以他能够在临终的时候,把他的正念表达出来而带业往生。这个是遇恶凡夫,但他是有大乘善根的凡夫,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善导大师的判教的基本精神是认为净土宗是他力法门。就是说极乐世界的功德不是我们修来的,所以他不以布施多少、持戒多少、忍辱多少以这种资粮力来判教。因为你到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没有一个是我们修来的,完全是弥陀本愿功德所成就的,所以关键是在感应道交。你感应弥陀一分,你就有一分的功德,你感应弥陀三分你有三分功德。关键是你心态感应的心力有多强!因为极乐世界不是我们修来的,他力门果地教。
我们在修学净土宗的人,你心中的愿力很重要!你在念佛的时候,你其实是念佛的过程当中培养一种坚定的愿力──以愿导行,这个行又加强你的愿力。大乘经典上说,一个念佛人跟一般世间人,最大的差别在哪里?世间人也修善,我们也随喜一切善法,但世间人没有发愿,我们净土宗的人──是人临命终时,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一切珍宝不复相随,一切眷属悉皆舍离,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我们在培养愿力的时候,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们每一次都忆念我们的愿力,我一定要遵守我发的愿,慢慢慢慢到临命终的时候,这个愿力就表达出来,它不会让我们失望!
很多人在修行没有发愿,没有发愿的时候,你的修行没有一种强大的引导力,就很难抗拒阿赖耶识那种生死的业力。
我们慢慢知道,随业往生跟随念往生最大差别在哪里?随念这个念到底是什么?那个随念往生那个念,当然是包括了信仰和愿力,主要是愿力,你如果临命终没有愿力现前,那你就被生死的业力牵着走。所以这个愿力是怎么来的?平常事观、理观,你平常的点点滴滴的观察,就在加强你的愿力!到临命终的时候,那个愿力就表达出来,这一切生死的因缘结束以后,我们的愿王: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菩提道求生净土的愿力,这个时候现前,引导我们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是这个意思。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借事修心的整个思想,直到最后三辈九品。
我们看下一段,这一段是第四科的随文释义,第三大段的随文释义,我们这个地方就正解经文。
甲一、序分。分二:乙一、证信序。乙二、发起序。
乙一、证信序
前面的大意说过了,我们看经文的第一科甲一的序分,序分当中分两段:第一个证信序,第二个发起序。正信序又叫通序,因为它通于一切的经典。每一部经典要取信于后人,都必须要说明这部经的六种成就。
第一段标闻说时处: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这个地方先标出本经的六种成就当中的前面五种:信、闻、时、主、处。先看信:
一、信成就
这个信就是如是,这个如就是恒常不变,是真实不虚。所以以下的道理是恒常不变、是真实不虚的,这个是取信于后人。
二、闻成就
那么这个道理是怎么来的?是我闻,闻者,我阿难尊者亲耳所闻,那么标出我闻有一层意思就是说,这个大乘佛法它是有师承的,你看外道,外道诸位你看看,《唯识三十颂》(注解:成唯识论),外道有很多道理,都是他们在打坐的时候看到,哦,这个牛升天了,他在禅定中看到牛升天了,他就以为牛能升天,就持牛戒、持狗戒,完全是自己打妄想打出来的。所以外道的真理是没有传承,他是在禅定当中看到什么事就随便解读。佛法不是。佛法的真理一定是经由十方诸佛出世宣说,由弟子们的口耳相传流通下来的,叫如是我闻,表达了大乘佛法是有传承的。
三、时成就
一时,这个一时当然指的是时间。因为来参加法会的人很多,有人、有天人、有鬼道、有蟒蛇,每一道众生时间相都不同。所以一时就是一种师资道合──说法者、听法者,两种因缘成熟的时候。古德说,本经按时代的推演,应该是在释迦牟尼佛晚年时宣说的,应该是在七十岁以后宣说的,以佛陀活到八十岁,应该是往生前十年左右宣说的,是他晚年的一个说法的时间。
四、主成就
这个佛指的是我们的本师释牟尼佛,就是这部经的主讲者。
五、处成就
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我们一般说灵鹫山。佛陀的经典有两个地方讲的次数最多,一个是给孤独园,一个是灵鹫山。那么这个地方是说出了这个本经的五种成就。
六、众成就
我们再看众成就,与会大众有哪些呢?我们把这个经文念一遍: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同闻的大众有两类:第一个是声闻众,第二个是菩萨众。声闻的比丘有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是固定听法的常随众,佛陀到哪里,这些僧团都是一直跟随着佛陀的。那么有一类是临时来参加听法的,就是菩萨众,有三万二千,以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这是临时参加听法的大众。
本经的这个正信序六种成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一提,就是本经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这个六种成就这个时、处,时间和处所两种成就很特别。其实,本经在佛陀时代是同时宣说了两次,在经文里面有讲到,因为韦提希夫人被关在王宫里面,她没办法出来,所以第一次是佛陀到了王宫,带了目犍连尊者、阿难尊者,到王宫为韦提希夫人说法。所以第一次的当机众,除了目犍连尊者、阿难尊者、韦提希夫人,还有五百个侍女。佛陀第一次亲口宣说是这样的一个因缘。等到讲完以后回到了灵鹫山,佛陀要阿难尊者再重复跟这些大比丘众、为菩萨众,又再宣说了一次,所以本经是说了两次。那么这个记载是记载在第二次,第二次的一个时间、空间的情况。
乙二、发起序。分二:丙一、正明杀父。丙二、明欲害母。
丙一、正明杀父
我们看乙二的发起序,发起序又叫别序。每一部经的因缘不同,它是发起佛陀宣说本经的个别因缘,叫发起序。这个地方有两段:第一段是正明杀父,第二段是明欲害母。这个是阿阇世王想杀害父亲,要去杀害母亲,这样恶逆的因缘,而引生本经的说法。我们先看杀父的因缘,这个地方总共有四段,我们先看第一段:
(一)为子幽禁: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
尔时,就是前面说的一时,佛陀说法因缘成熟的时候。当时在摩伽陀国的首都所谓的王舍城,国王是频婆娑罗王。频婆娑罗王有一个太子叫阿阇世。阿阇世翻成中文叫做未生怨,就是他还没有出生之前,跟他的父亲曾结下了怨结。这是怎么回事呢?
印度有一个习俗跟中国很像,小孩子一出生先算命;那算命看了阿阇世,就说这个小孩长大之后,肯定会杀害他的父亲,做出这样的预言。所以频婆娑罗王听了之后,非常害怕,也非常生气,就叫人把阿阇世从楼阁上摔下来,要把他摔死。但是阿阇世是有大福报之人,没被摔死,断了一根指头。他的母亲韦提希夫人,就不忍心,赶紧把他抱起来,把他扶养长大。因为他从小被算命,有跟他父亲一段恶因缘,所以叫未生怨。他没有生之前就跟他的父亲有怨恨存在叫未生怨,叫阿阇世。
阿阇世在做太子的时候,发生一件事情,就是提婆达多出家之后,不修正法、不修止观,喜欢修神通。但是目犍连尊者、舍利佛尊者,所有的比丘,都不教他。所以提婆达多就去找阿难尊者。阿难尊者是他的亲弟弟,在他的请求之下,阿难尊者就起了慈悲心,就教他修学神通。修学了神通之后,提婆达多尊者就起高慢心,认为自己可以取代佛陀了,所以他就提出一个思想说,他是僧团里面的新佛,佛陀是旧佛,他就以神通力,来摄受阿阇世说:我做新佛你做新王,以后你新王来护持我新佛。所以他就怂恿阿阇世去推翻他的父亲。
这个地方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缘,为什么他能够说服阿阇世去杀害他父亲呢?因为提婆达多把阿阇世小时候从楼阁摔下来这件事情,就如实的告诉这个阿阇世王,说你父亲在你小时候出生的时候,他就从楼上把你摔下来,准备要摔死你。所以这个时候,阿阇世听了之后,就生起了怨恨之心。所以他就把他的父亲抓起来,关在一个七重室内,它有七道门,这个门禁非常严密的一个深宫之内,而且制诸群臣一不得往,规定所有的臣子都不能会见,他的目的要活活的饿死频婆娑罗王。
阿阇世王跟他的父亲频婆娑罗王过去生到底是结下什么怨恨?我们也说明一下:频婆娑罗王前生是一位大国王,有一天他在森林中狩猎,他的狩猎技术非常的好,但是这一天,却没有狩到任何的动物,他就恼羞成怒,非常生气,生气要回去的时候,刚好在树下,看到一位修行人在打坐。他就把怨恨就出在这个修行人身上,说你就是在这边打坐,所以我今天整天都没有狩到动物!就叫士兵打这个修行人,把他给杀了。临死之前这个仙人就说:王啊!无故杀我。我来世必当报仇!他说我在这地方打坐,也没有招惹你,你无缘无故把我杀了,来世我一定要报此仇,就咒愿。
我们知道这个发愿的力量是很大的,不管你是往好的方向发,往坏的方向发。因为他咒愿他来生要报仇,所以有愿就有缘!我们讲诸法因缘生,其实你发了一个愿,就是一个缘,因此构成父子的因缘,也就构成了未生怨,就这样来的。内因外缘,当然提婆达多的这个挑拨是助缘;但是他的内因上辈子就结下一个恶因缘。这是讲到阿阇世王他杀父亲的一个前奏,先把他关起来,然后断绝一切的饮食,这是讲第一段。
我们再看第二段,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看第二段:
(二)夫人奉食:
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麨,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蒲萄浆,密以上王。
国王有一位夫人,就是他的王后叫韦提希,那么当然这个时候,国王被抓以后,他整个大权已经失去了权势,但是韦提希她不是因为权势的关系,她是因为出自于恭敬。因为她平常对大王心存恭敬,所以即便他现在变成了阶下囚,她内心的恭敬并没有改变,所以由这恭敬心的推动,她就每天把自己的身体洗干净,而且以酥蜜麨来用涂其身。她找了三个东西:第一个就是酥,酥是牛奶煎成乳酪,非常营养的东西。第二个麨,这个麨是把五谷磨成粉,然后再用乳酪的油把它炒熟,最后再用蜂蜜调和成面饼涂在身上,再把衣服穿起来,别人就没有看到。然后她在她的整个璎珞当中有一些小孔,在璎珞当中的小孔盛满了葡萄浆,秘密的假借会客的因缘送给大王食用。因为频婆娑罗王被关起来的时候,阿阇世王命令一切的百官,不准会见大王,但是他并没有禁止王后去会见大王,所以王后可以自由出入,王后就私底下提供国王饮食。我们再看下一段:
(三)圣为说法:
尔时大王食麨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
大王吃了韦提希夫人的麨和浆之后,为了表示恭敬,他就求水漱口。我们佛弟子要做功课之前,吃了东西都要先漱口,表示恭敬。漱完口之后,合掌、恭敬,向灵鹫山遥遥地礼拜世尊,而且讲出他心中的话,说:大目犍连尊者,他平常是我经常亲近的善知识,希望他能够以慈悲心,来给我授八关斋戒!所以他吃完东西以后,这个时候想求受八关斋戒,心中产生一个这样子的期望。好,我们再看下一段:
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
那么事实上,站在频婆娑罗王的角度,他只是想要求授八关斋戒,但事实上,有两位尊者来,一位是授戒,一位是说法。我们看经文,那么目犍连尊者如鹰隼,鹰隼就是老鹰,他像老鹰快速的飞到王宫。每一天每一天来授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一天一天受的,早上受戒,隔日明相现前的时候(天亮了)就自然消失掉,然后再重受一次,如是的辗转,那么一方面受戒,一方面世尊也同时派遣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每天来为他说法。
从经文来判断,应该是为他说小乘的无常、无我道理。因为到后文,频婆娑罗王是证得三果。所以应该是为他说声闻人苦、集、灭、道的苦谛,从苦谛切入无常、无我。这是讲到频婆娑罗王被关之后,他发心受八关斋戒,而且听闻无常、无我的道理。他用这个道理来思惟自己的色、受、想、行、识,是无常变化,是没有一个主导性的,是作不了主的,完全受业力的主导,他自己想干什么,他自己没办法作主的。好,我们看最后一段:
(四)法食延寿:
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麨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
这样的因缘,经过了三七廿一天。大王一方面得到麨蜜来滋养色身,一方面听闻到佛法的滋养内心。所以他的身心世界,特别地和顺,也非常的喜悦。
在这段序分当中,阿阇世王害父的因缘,而启发了频婆娑罗王的修道。在古德当中说,从这段经文,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启示:
第一个、显发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多诸恶缘。
我们在末法时代有一个问题,如果你要继续在三界中轮回,你要知道一个问题就是说,你在正法时代、像法时代修习善业,善业出现快乐的果报的时候没有什么障碍,因为恶因缘少。但是越到末法时代,你福报大会带给你快乐,你要注意一点:娑婆世界的福报,到了末法时代带有业,福报带业带业障,障碍特别多──快乐当中,有诸多的不如意!
比方说以频婆娑罗王来说,他身为国王,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想害他。所以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不要以为你福报大就没有事!因为末法时代,人跟人之间的问题很严重,对立、仇恨心越来越严重。你的福报已经不能完全保护你,就是会变成快乐中夹杂着障碍。末法时代的快乐是有障碍,正如佛陀说的娑婆世界一个甜美的食物,夹杂毒药,越到末法时代,毒药的比例就越来越重,你修福报都没有用,因为人心邪恶了,你生长在整个共业当中,你逃不掉的,大家都醉你不可能独醒,所以在五浊恶世,多诸恶缘,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显发众生是以苦为师。
就是说身为娑婆频婆娑罗王,你看他学佛这么久,他也没有说哪一天要受八关斋戒,因为生活太安逸了。等到他儿子要去伤害他,他的第六意识跟苦受一接触,他产生伤害产生刺激,他产生出离之想,所以他才求受八关斋戒。所以痛苦的因缘,往往就是修行的一个增上缘以苦为师。因为他要没有受到这些痛苦的刺激,他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力量,来过午不食,来约束自己的身口意,不太可能。因为在那个地方环境太好了。这地方是讲到阿阇世王本来要害他父亲,结果使令他的父亲,反而因为这个因缘而成就了三果,这是讲这部经的第一个因缘。
再看第二段。其实真正的发起序,不是阿阇世王要害他父亲,真正发起本经的因缘,是阿阇世王想害他的母亲,才启发佛陀说法。当阿阇世王要伤害他父亲时,佛陀没有亲自出手,佛陀是派富楼那尊者去为他说法,因为频婆娑罗王是声闻种性佛陀并没有现前。但是韦提希夫人不同,她有大乘善根,所以佛陀亲自来说法。因此,本经真正的发起因缘,是在第二段。阿阇世王害了父亲之后,接着想要害母亲,开始引生佛陀说法。
看经文:丙二、明欲害母
(一)、为子幽闭
(1)欲害母:
时阿阇世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麨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时阿阇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剑,欲害其母。
这时候,阿阇世来问守门人。这个时是什么意思呢?是说:阿阇世王把他父亲关了二十一天之后的某一个时间。因为他想这个人二十一天没有吃饭,又没有喝水,肯定是要死亡的。所以就问说:我的父亲寿命还在吗?再确定一下。但是这个守门人却白言,因为这个时候守门人为了逃避责任,只好据实回答。他回答两个重点:
第一点说王太夫人,每天以身体涂面饼,还有在璎珞当中盛了葡萄汁,秘密的送给国王享用。第二点,沙门目犍连尊者跟富楼那尊者,每天从虚空以神通力飞来王宫,为国王说法。这两个人,我都没办法去阻止,为什么呢?第一个王太夫人,大王也没有说过禁止王太夫人进来;第二、沙门有神通力,我也没办法禁止。所以守门人,只好把这些事情,据实的禀报阿阇世王。
阿阇世王听了之后,非常生气,就对两个人生气:第一个,我母是贼!与贼为伴;说她的母亲是盗贼。为什么她是盗贼?因为她跟盗贼为伴,他父亲频婆娑罗王是贼,他就说你跟我父亲是狼狈为奸,都是盗贼。第二个,沙门恶人,用幻化的咒术用神通力,来迷惑人间,使令国王饿了二十一天,还没有死亡。这时候他就手持利剑,往他母亲的宫殿走去,准备要杀害他的母亲。
我们都知道前面的经文──阿阇世王要害父亲时,没有太多人反对,因为他们过去生本来就结了恶缘,所以在二十一天当中,大臣也没有人劝谏他。但是他要杀害母亲这件事,就严重了。
因为印度是一个父权的社会,母亲是没有权力,所以父亲对于子女的爱,是有偏私的。只要能够继承王位,能够为他打天下,父亲对这个子女,就有多分的偏爱,所以父亲的爱,在古时候是有所偏私的。但是母亲不同,因为母亲什么权力都没有,所以母亲对子女的爱,是平等的博爱,所以杀母亲极度不合理,因此引起朝野大众的共怒!所以刚开始他要杀父亲的时候,二十一天没有太多大臣太多激烈的反对,但是等到他杀母亲的时候,这件事情就很严重了。
(第四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八面,我们讲到丙二、明欲害母。
《大乘起信论》讲到我们修行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破和合识,一个是断相续心。这个和合识,就是五蕴当中的想蕴,主要是第六意识对外境的种种想像。相像当然会产生贪爱,所以破和合识,是破除我们对娑婆世界一种贪爱的想像。
以本经来说,频婆娑罗王跟韦提希夫人,都是大福报之人,一个是国王,一个是王太后。所以他们的想像肯定是跟外境坚固的结合一起。因为他们遇到的都是别人的恭敬、饮食乃至种种的受用资具,都是如意、安乐的境界,所以你要这两个人平常要破和合识,基本上很难。一个快乐的感受不断的在刺激他、不断的诱惑他,你要他的想蕴能够断然地放下乐受,不容易做到。但是遇到逆境的感受刺激他的时候,第六意识产生出离,为什么?因为他有愿力 ── 一个有愿力的人遇到逆境,会启发他的道行;一个没有发愿的人遇到逆境只会自暴自弃!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这两个人都不是普通人,都是有善根的人,他在福报当中只是一时的迷惑,但是善根一发起来的时候,他能够断然地求受八关斋戒、听闻佛法,一个证得三果,一个求生净土,不容易啊!这个都是因为逆境的刺激所产生的。他能够在逆境当中,破除合和识,使他令第六意识的想蕴,脱离了外境的尘、内在的感受的根──迥脱根尘。这是第一点,出离心。
但是,他真正要做的是断相续心,也就是第七意识的执取,这个就要靠智慧了。你要听闻佛法,完全只有逆境,你只是一种基础的出离道心,你真实要脱离三界的系缚,还得靠我空、法空的智慧,来断念念执取──相续的心。频婆娑罗王,这两点都做到了,他一开始就有出离心,求受八关斋戒,又听闻富楼那尊者说法,所以一方面破和合识,一方面断相续心,果然证得三果。这是讲到本经缘起当中,关于频婆娑罗王的情况。
那么阿阇世王本来是跟他父亲结下恶因缘的,但是因为他母亲过来帮助频婆娑罗王,所以引起了阿阇世王的迁怒,也要杀他母亲,这件事情当然引起了严重的反对,我们看经文:
(2)良臣谏:
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以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陀罗。我等不宜复住于此!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时阿阇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舍剑,止不害母。
正当阿阇世王拿着利剑,一步一步的走向韦提希夫人王后住的地方时,所出现的一件事情,时有一臣,当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大臣叫月光,这位大臣的特点聪明多智,非常有智慧;那么这个大臣,另外有一位王族叫做耆婆。耆婆是阿阇世王同父异母的弟弟,都是频婆娑罗王的儿子(一般俗称王爷)。耆婆大家都知道,他是当时一位有名良医,依止目犍连尊者修学。
这个时候两个人就劝谏大王说:臣闻毗陀论经说,这个臣是指月光大臣,其实那个时候耆婆并没有讲话,但是他跟月光大臣在一起,他也认同了月光大臣的劝谏,但讲话的是月光大臣。月光大臣他举这个毗陀论,就是吠陀经典,那在古印度婆罗门,最重要的经典,等同基督教的圣经。因为月光是做臣子的,阿阇世王是太子,他怎么好说劝谏呢?所以只好把这个他们所供奉的这个圣经,把它抬出来,这不是我说的,是我们婆罗门教所信仰的圣经─吠陀经典说的。
他说劫初已来,劫初是指自有人类以来,的确有很多很多的恶国王,为了贪求王位的缘故,有很多的王太子,这个王太子,太子做太久了,为了贪求王位的缘故,杀伤他的父亲,有一万八千人之多,在人类以来的确是有这个事情发生。但是我们未曾听闻过,有哪一个人恶到要杀害自己的母亲,这非常不合情理。因为母亲对于子女没有任何的得失心,完全是平等的关爱。所以大王你今天要杀害母亲,这种杀逆的事情,已经严重到怎么样呢?污刹利种,这句话就讲得很严重了。
在古代的印度有四种种性,他把世间分成四种人:
第一个是婆罗门,是最高的宗教师,负责祭祀、祈祷。
第二个是刹帝利,是王族、大臣,处理国家事务的。
第三个是吠舍,就是一般的农民劳工,还有商人。
第四个首陀罗,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奴隶,以及从事杀生工作的人。
阿阇世他们的种性就是刹帝利,是属于第二个贵族。月光对他说:你已经伤害到身为一个王族的最低的标准,你已经没有资格做王族,那么你杀害母亲这件事情,已经不见容于任何的刹帝利的种性。所以我身为臣子,我们不忍心见闻这件事情。换句话说,我不苟同你的行为,你这个行为,已经不是王族应该做的事,是一个最卑贱旃陀罗,旃陀罗就是奴隶,奴隶是从事杀生的事情,说你这个事情已经是像一个奴隶所做的事情一样。那么月光这样讲出这句话,是讲得非常的重,而且引出这个经典来证明这个道理的真实性,所以我等不宜复住于此!我已经不能跟你共住了。
在古时候印度这个种性是很严重的,各个种性大家不能住在一起,你是贱族,他是贵族,就不能往在一起。意思是说:你做这件事你已经不是贵族,你是变成一个贱族了!我已经不屑和你住在一起了。那么这两个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说完之后他要防备阿阇世王有杀害的举动,就按着剑就慢慢的退回去了。
那么,阿阇世王听到月光大臣的话,惊怖惶惧,因为他知道他失去了大臣的心,也就可能失去老百姓的民心,感到恐怖。但是,他还存一丝的希望,希望透过跟耆婆的兄弟关系,希望得到耆婆的支持,就对耆婆说:汝不为我耶?你是我的亲弟弟,难道你也不帮忙我吗?耆婆白告大王说:慎莫害母!我给你一句忠告的话,你一旦你害了母亲,你肯定会众叛亲离,上得不到百官的拥护,下失去广大的民心,你这个大王也做不久,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耆婆就提出劝谏,绝对不能杀害母亲。
王闻此语,忏悔求救,阿阇世王知道事情严重,连他亲弟弟都讲出这样的话来,就向他们忏悔,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把剑丢掉,不杀害他的母亲了。这个是讲到阿阇世王他一时生气要杀害母亲,造成了大臣的反弹。
我们看最后一段:
(3)敕幽闭:
敕语内官,闭置深宫,不令复出。
那么阿阇世王是不杀害他母亲,但是他怕他母亲又去帮助频婆娑罗王,所以就把她关起来,他命令内官(这是宫中专门管女眷的女官),就把这个王太夫人把她关在深宫当中,使令她不能够自由的出入。
这段经文我们要说明一下:前面阿阇世王把他父亲关起来,不送饮食,要活活的饿死频婆娑罗王。但是这段经文,他只是限制韦提希夫人的行动,他还是有定期的送饮食,因为他不敢杀害他的母亲。前面说过慎莫害母,他只是不让她自由行动而已,但是饮食的提供是正常的。
古德说阿阇世王之所以不敢伤害母亲,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他不敢违背婆罗门的宗教信仰:因为婆罗门教是当时贵族的宗教,婆罗门教里对于杀害母亲,有很严重的谴责,说无道害母。你这个人是完全没有道德观念,所以他一旦是违背了婆罗门教的吠陀经典,他肯定失去广大的婆罗门跟刹帝利两大贵族的支持,所以他不敢这样做,这第一个。
第二个、他不敢违背社会的道德标准:因为在过去的父权时代,没有一个人去伤害母亲的。因为母亲没有过错,母亲对子女是平等的慈爱,所以他也不敢触动社会的最低标准而失去广大的民心,所以就暂时把韦提希夫人关起来,但是正常提供饮食。这是阿阇世王杀害母亲后来忏悔了,把他母亲关起来,好,我们看下一段:
(二)因禁请佛: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
韦提希夫人被关闭在深宫当中,她的内心是愁忧的、她的色身是憔悴的。这个地方古人注解说:韦提希夫人她得到正常的饮食,为什么愁忧呢?她是愁忧她一旦没有送食,老王必死,这个时候她知道频婆娑王必死无疑。因为她不能再送饭菜,她是为老王死亡的到来感到愁忧。这个时候心情不好,就面向灵鹫山向佛陀礼拜,礼拜的时候心中向佛陀祷告说:如来世尊!过去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你老人家就常常派阿难尊者来慰问我。现在我被儿子关起来了,我感到非常愁忧不安。但世尊威德深重,无由得见,我也不敢惊动世尊您亲自来为我说法,但是我希望世尊慈悲,能够派遣目犍连尊者和阿难尊者,来跟我相见、来开导我,把我心中的结解开。这时候,作是语已,很悲痛的掉下眼泪,而且遥遥的向灵鹫山向佛陀礼拜。
这是韦提希夫人被关起来之后,她内心的愁忧,起而引发对佛陀、对尊者、对法的一种皈依乞求之心。我们看下一段:
(三)佛慈往赴:
未举头顷,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勅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阇崛山没,于王宫出。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华,目连侍左, 阿难侍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
这个韦提希夫人向佛陀启请以后,佛陀就有感应了──未举头顷,韦提希夫人拜下去,还来不及把头抬起来的时候,大慈悲的世尊在灵鹫山,就知道韦提希夫人心中所忆念所启请的事情,马上教敕目犍连尊者、阿难尊者,从空而来。佛陀就从灵鹫山隐没,从王宫出。这地方的两种神通力,我们先解释一下:
阿罗汉的神通是一对一,叫从空而来;阿罗汉从这个地方,飞到另外一个地方,他是用身体直接飞过去的,你说你看到虚空中有一个人在飞,那么虚空中飞,当然这个还是受业力的影响,还是有障碍。比方说在飞行途中遇到树,他就要闪开,他还是要受到业力的影响。所以阿罗汉的神通是从空而来,他从虚空中飞过来,如鸟飞虚空。佛陀的神通是一对多,他可以在一个地方消失,在很多地方现前,他不用经过飞的过程,他可以此方没、彼方出,这是不可思议的意生身──心念到哪里他同时可以在很多地方同时出现。所以这可以看出来佛陀的神通力跟尊者的神通力的确不同。尊者是从空而来,佛陀是此方没彼方出。
我们看经文,韦提希夫人很谦卑的想着: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我只是一个卑贱的众生,你老人家特别地威重,我不敢惊动您老人家,所以当时韦提希夫人并没有启请佛陀。但是佛陀是不请而来,表示佛陀是有说法的因缘,佛陀的出现肯定有因缘,所以佛陀亲自来到王宫,当然也带了目犍连尊者、阿难尊者而来。
那么这个时候,韦提希夫人拜下去以后,抬起头来看到了慈悲的世尊。这个时候世尊有三种庄严相,她看到三种庄严:
第一个正报庄严,身紫金色。看见佛陀在虚空中,端然安坐放大光明,现出紫金光身。
第二个依报庄严,坐宝莲华。佛陀坐在七宝所成的莲华上。
第三个眷属庄严,左边是目犍连尊者,右边是阿难尊者在,还有看见释提桓因(欲界的天王)、大梵天王(三界的天王)、护世诸天(就是四大天王)以为眷属。
这时候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虚空中之天人,降下了天华,夫人就持天华来供养佛陀、以及两位尊者、还有诸天等等。这是讲到佛陀的出现,现出三种庄严来安慰、鼓励韦提希夫人。我们看最后一段伤叹请法:
(四)伤叹请法: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
在序分当中,真正发起本经因缘,就是这一段。
韦提希夫人在感伤之余,请佛陀说法,请佛说法有两段,先看第一小段:正当佛陀以三种庄严出现在虚空当中的时候,韦提希夫人本来是拜下去的,当她抬起头来,看到佛陀、二位尊者,旁边还有诸天,放大光明。她内心非常感动,她就站起来,做出三件事情:
第一个、自绝璎珞:这个绝字,古人解释说,她是用手把这些璎络扯断,不是把它拿起来,而是用手把它扯断。这样的动作,是想表达她内心的一种真实出离,对于世间的荣华富贵,产生厌恶之想,把璎珞都扯断了,这个荣华富贵会带来障碍、带来过失。
第二个、举身投地:她本来已经站起来了又再拜下去。
第三个、更重要的是号泣向佛。
我们知道这个韦提希夫人,她在启请佛陀的时候,你看第九面,第九面的因禁请佛倒数第四行,我们看下半段: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陀。悲泣雨泪,她哭得也很厉害,但并没有出声,她还可以控制自己的感情。但是这个时候,因为佛陀亲自出现,她太感动了。所以这段经文古人说因为佛陀的出现,让韦提希夫人深为感动,有感恩的意思。所以她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就号啕大哭。号泣向佛就是说她前面的情感还是可以控制,看到佛陀之后,她控制不了。整个人的那种心中的痛苦情绪,整个发泄出来,她就向佛陀请示两件事情:第一个请问过去的因缘;第二个请问未来的因缘。
我们先看过去的因缘:过去因缘有两段,第一段: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我到底过去生造了什么罪业,而生此忤逆之子,竟然杀害父亲,又把母亲关起来。第二个,世尊您老人家过去生又是什么恶因缘,竟跟提婆达多共为眷属?我们都知道提婆达多生生世世害佛,连佛陀成佛之后都不肯放过。这是问到过去的两个因缘。
再看未来的因缘:唯愿世尊,这是讲到未来,为我广说无忧恼处,这个时候她希望追求一个无忧恼的处所。
忧跟恼不一样,恼是苦恼,当痛苦的事情出现时,跟痛苦的事情接触叫做恼;忧,是痛苦还没有出现,但是我害怕它出现,心中的挂碍叫做忧。所以我们一般人不是忧就是恼。因为你的福报很大,但是你不知道福报什么时候会失掉?这叫忧。当福报果然失掉了,就叫做恼。这两种心态,都会破坏我的安乐,福报再大有什么用呢?虽然吃得好、住得好,但是心中有忧、心中有恼,这两个东西会破坏我的快乐,所以我觉得关键不在快不快乐,关键是我心中不能有忧、有恼。
所以她就说:我希望能够往生到一个没有忧恼的地方去,我当往生,我一定要到那个地方去,不再好乐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为什么呢?因为五浊恶世有地狱、饿鬼、畜生,大部分人到三恶道去了。不小心造了罪业,临命终的时候罪业起现行,就堕到三恶道去了。就算你有布施、持戒有种种福德力,你往生到人天善处,也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多不善聚,有很多恶因缘不断地刺激你,会破坏你的快乐,譬如美食夹杂毒药。
所以我现在对娑婆世界完全不生好乐,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远离种种恶逆的音声,这个邪恶之人。这是讲到她对未来果报的一种祈请,我希望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忧恼、没有恶声、没有恶人、没有种种的三恶道、不善聚的恶因缘,这是第一个对果报的祈请。
第二个对因地的祈请,当然你要要往生到一个好的地方,你得要种因,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她先求忏悔,然后说: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这叫因地。我应该怎样去观想这种种的庄严的处所,我才能够往生到这个无忧恼的处所去。这是讲到因地的修学。
前面的阿阇世王一开始杀害父亲,后来被韦提希夫人救了以后,他又要去杀害母亲,所以引生了韦提希夫人请法。但韦提希夫人,我们看她跟佛陀请法的时候,是两段,一段是问过去,一段是问未来。
但是我们看经文,佛陀的回答,佛陀对于过去的因缘,在本经当中只字不提。说我为什么会生这个恶逆的儿子?世尊您又为什么会跟提婆达多为眷属?这两个问题佛陀在经文当中一个字都没有回答,佛陀只重视未来,这个地方很重要!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由两种力量决定的:
第一个,唯识讲阿赖耶识,它是一个大仓库,我们叫它业识,阿赖耶识管着我们的业力,它不断把我们善恶业力的种子释放出来,让我们去受用。这一部分我们叫做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你的生命当中,只要跟结果有关系的,你都作不了主。
比方说:谁作你的子女、你今生能够身体健康与否、你有多大的福报,这一部份你都做不了主,因为这跟过去的业力有关系。你看身为佛陀万德庄严,但是他的应化身,还是有很多的恶逆的因缘,比方说提婆达多常常伤害衪、毁谤祂,佛陀也没有办法,佛陀改变自己的心态──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佛陀自己很自在,但是众生的共业,他也是没办法。你生命当中跟结果有关系的,这个部份你大概就做不了主,就是阿赖耶识说了算。是由过去的业力来决定的!只要跟过程有关系就是思想,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生命,这就很重要!决定你的未来。
同样是恶逆的环境,你用自暴自弃来面对,你就没有未来;你用菩提心,布施、持戒、忍辱的心来面对,你是在积集美好的未来。
总之,生命当中有两个相貌:一个是结果,结果是还债,我们叫宿债:偿还过去的旧业。第二个是过程,你的心态又再创造未来。
所以你看佛陀对于韦提希夫人启请过去的因缘,佛陀后面只字不提,问过去干什么?虽然我们现在很想知道自己前生怎么样,其实过去就不要问了,你现在要知道你未来怎么样、未来才重要!因为未来你可以去开创──操之在我,你问你前生怎么样又怎么样,你要问你来生会去哪里,我们从什么地方来,这个已经不重要了,你将往哪里而去比较重要,未来比较重要。
所以我们看佛陀后面的经文是广泛的为未来的结果,还有未来的因地,作出回答──你要往生的无忧恼处有哪些、然后修行的方法有哪些,佛陀是在这个地方作出回答,这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从发起序的序分当中,看出了一点消息。一部经的序分,大概就知道这部经的修学定位是什么。你看《佛说阿弥陀经》所讲的功德庄严,跟本经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诸位如果有空,可以把《观经》跟《佛说阿弥陀经》同参。
《佛说阿弥陀经》讲依报庄严,它也有讲大地庄严,黄金为地;讲到宝树庄严,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讲到池水庄严,七宝池、八功德水;最重要的是莲华庄严;四种庄严。本经讲的四种庄严,《佛说阿弥陀经》都有,但是我们看到《佛说阿弥陀经》在发明四种庄严的时候,它的思想导向不太一样。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解释这四种庄严时:舍利佛,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如是,那么这个如是功德庄严,蕅益大师提出了三力:心力、佛力、法力。但是他老人家是偏重他认为《佛说阿弥陀经》在发明功德的时候,他偏重在佛力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就是因为你持名,所以有如是的功德庄严。
《佛说阿弥陀经》最后佛陀解释名号阿弥陀为──无量光、无量寿,是以名号来成就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所以《佛说阿弥陀经》发明极乐世界庄严,会归到一句佛号的音声去了,它强调佛力不可思议,培养我们对阿弥陀佛的一种信仰、名号的信仰。
本经不同,本经的缘起,是因为韦提希夫人遇到了痛苦的刺激,她追求无忧恼处,所以古人说本经是欣、厌二门而带动的,就是厌离痛苦,欣求安乐而带动本经。本经的会归处在于心力不可思议,在于一种愿力。所以在极乐世界庄严当中,本经讲这么多的庄严,主要目的,就是启发你对极乐世界的往生愿力,这是最重要的!
《佛说阿弥陀经》是强调佛力,你念佛你就有这种庄严;本经是说你要生命改变,必须先改变你的心态。这两个不一样。
本经认为我们来娑婆世界,是我们自己要来的,是因为贪恋娑婆,如果你心态不改变,念佛也没有用!
所以《佛说阿弥陀经》偏重佛力不可思议,《观经》偏重心力不可思议。
说:韦提希夫人你今天之所以受生在这个地方,是我们心态对娑婆世界有所贪恋,唯有你透过修观、会归心性,改变我们心中的愿望,把对娑婆世界的贪爱,转成对极乐世界的欣求,你来生就不会再来娑婆世界了。
我们从序分当中,古德说可以看出这一点消息。它偏重在对净土的一种欣厌二门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偏重在这一块。那么《佛说阿弥陀经》是偏重在对名号的信仰、皈依。反正你就是,不能念让他念,好好的执持名号。你就有极乐世界如此的功德庄严出现,强调佛力不可思议,这个地方有所不同。
好,我们今天刚好把序分讲完,我们今天就上到这个地方。到正宗分我们下一堂课再正式说明。
我建议大家,诸位在读《观经》的时候,如果你也有受持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你可以对比一下,合参。总而言之,我们临命终时有两种力量要现前:第一个是能念的心:能念的心不可思议,你自己皈依的心;第二个,当然佛力也要现前。心力跟佛力都要现前。
《佛说阿弥陀经》主要是强调佛力不可思议,但是本经告诉我们:你心力不改变,佛力也救不了你!他是认为以心力带动佛力。这两个之间的关系,大家要去参透一下。
总而言之,我们生命要改变,要仰仗两种力量:第一个你本身的一种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力;第二个弥陀本愿的摄受,所以临命终──能念的心、所念的佛,两个力量都要现前。
但是本经对于心力有很多的发挥,你透过如理的观想事观、理观,慢慢的调整我们的心态,成就一种往生的愿望,着眼在这个地方。
而《佛说阿弥陀经》是偏重在他力的加被:我是苦恼的众生,阿弥陀佛你来救我。完全从信仰下手。《观经》是从智慧的观照下手,就是你要改变你自己的想法,你不是只有信仰,你心中的智慧的抉择、心中的光明要打开。一个是以信仰为本,一个是以智慧的抉择为本,这两部经典,大家可以同时合参!
(第五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面,甲二、正说分。
我们在研究世间的学问,跟研究佛法的教理,它的目的是有所不同。世间的学问是增长我们生活上的知识,佛法教理的学习,能够成就我们生命中的功德。
从大乘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成就三种功德:
一、安乐的功德
第一个最基本的,是安乐的功德。就是透过修持人天法门,比方说布施、持戒、忍辱,以善业力来创造一种来生安乐的果报,当然这个安乐果报,是不圆满,有障碍的。
在本经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韦提希夫人对于安乐的果报,她提出了两种障碍:第一个多不善聚。比如频婆娑罗王,身为一个国王,他能在五欲中得大自在,但是过去生跟他的儿子阿阇世王有恶逆的因缘,所以今生注定要被他儿子活活的饿死。所以在这种安乐果报在受用快乐的时候,他也是有诸多的忧愁苦恼,你看频婆罗王的下场是被饿死的,一个大国王。所以在安乐当中,第一个有忧愁苦恼的障碍叫多不善聚。着很多恶逆的因缘,这个快乐当中夹带很多恶逆的因缘。
第二个、三涂盈满。那么快乐的果报,我们一个凡夫众生是有所执着的,会产生颠倒想,就会产生放逸。所以在放逸当中,会造作很多的罪业,来生就可能堕入到三恶道去,所以快乐果报的本身,有三涂的危机,所以叫三涂盈满。佛陀在经典当中,我们看佛陀对人天的快乐,佛陀说人天的快乐是有过失的!
夹杂过失的快乐──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
所以我们看大乘经典里面,佛陀讲到人天乘的快乐,佛陀的口气是诃责的,并不是赞美的。所以这个安乐的果报是一种基本,道前基础,我们大乘佛法不把安乐的果报当作目标,当作一种基础,叫作持戒为本。
二、解脱的功德
安乐的果报,进一步就是解脱的功德。从安乐的果报进入到解脱的功德,这个根本心态,是从一种慈悲心转成出离心。你一定要有出离的道心,开始修学无常、无我的智慧。
你做慈善事业不太需要什么智慧,只要有信仰,你相信善业能够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你有这样的信仰就够了,不要智慧,慈善事业不太需要什么智慧,只要你有善心、有行动,就可以成就安乐的果报。
但是,出世间的解脱,那你就得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你能够如实的看到生命的真相,而不是看到假相,是看到假相的背后是有一种真理,生命是无常变化的。所以我们知道我们在快乐当中,其实是很没有安全感的,因为生命是动态的、变化的,你看你今天和昨天不一样,你也可以预知明天和今天不一样,所以从无常观,我们对来生充满了无数的变数。
所以每一个三界内的众生,他的心啊,都是没有安全感的,而且福报愈大的人,愈没有安全感,因为他知道总有一天,所有的一切都会失去,这种无常的感觉就是苦──无常故苦。因为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你的心是不安稳的!所以从无常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生命的痛苦,而且我们对痛苦,我们没办法去改变,没有自主性──苦即无我。
所以从无常故苦、苦即无我当中,而证得我空之真理,从人天的安乐,提升到出世间的解脱;所以在大乘佛法当中我们从一种人天的善法,而提升到一种我空之真理,这就是所谓解脱的功德。
三、庄严的功德
第三个是本经所要诠释的,是一种庄严的功德,不但是从出世间空性的解脱,而且创造诸佛无量的功德庄严──种种的依报和正报的自在跟庄严。这是我们大乘佛法最高的境界,追求一种庄严的功德!
我们看经文的序分当中,其实韦提希夫人受到她儿子的刺激,她刚开始对佛陀祈求是: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无忧恼处。感觉上,她的祈请偏重在离开痛苦、偏重在解脱的功德。但是佛陀看她是大乘种性,佛陀是开显庄严的功德,不但无有众苦,而且是但受诸乐。她祈求一种解脱之法,佛陀是给她一种大乘的庄严之法。
前面的序分我们已经说过了,韦提希夫人她提出了两大请求:第一个、希望佛陀为她宣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是从果地的功德来祈求;第二个、她希望佛陀教我观于清净业处,我因地应该如何来修学。她等于是祈求了整个净土的因果内容:净土的果地功德,应该怎么选择?净土的因地修学,应该如何来修学?提出了两个问题。我们从正说分以后,佛陀都是在回答这两个问题。
甲二、正说分。分二:乙一、酬二问。乙二、明利益。
乙一、酬二问。分二:丙一、酬前生处。丙二、酬前净业。
丙一、酬前生处
我们看甲二的正说分,分成两科,第一科酬二问,酬答韦提希夫人的两个问题;第二个说明意义。
酬二问是主要的经文的结构,都在酬二问,酬二问当中分成两段,第一个酬前生处,第二个酬前净业。
生处,就是我要往生到无忧恼处,这地方是偏重在选择净土的功德,这个地方有三小段,我们先看第一段,放光现刹,请合掌。
(一)放光现刹: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复有国土,如玻璃镜。十方国土,皆于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
这地方,佛陀先酬答韦提希夫人第一个问题,说希望佛陀能为我广泛的解说、为我介绍在这个世界当中,有没有真正能够没有忧愁、没有苦恼的处所呢?这时候,尔时世尊,就在夫人请法以后,佛陀在眉间就放出金色的光明,这个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之后又回到佛陀的头顶。先放光出去然后再回来到头顶上。就在头顶当中这个光明,就化成一座金色的莲华台,这个台又高大又光明,就像须弥山一样高大庄严。在这个莲华台上面,佛陀就次第的显现,十方诸佛清净微妙国土的种种庄严,在这莲华台当中次第的显现。
以下,佛陀现出了四种佛国土:
一、或有国土,七宝所成。整个世界是七宝所成的。
二、复有国土,纯是莲华。这个国土到处充满了清净庄严的莲华。
三、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这个国土的人民的特点是心想事成,你心中怎么样的转想,它就出现什么相貌,自在安乐的天宫。
四、复有国土,如玻璃镜。它整个依报环境像清净透明的水晶所成。
乃至于有种种的清净庄严的国土,都在莲华当中显现。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而且它显现得非常的清楚、非常的明显,使令韦提希夫人以她的肉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段经文值得我们说明的是放光这块。佛陀说法的时候,很多时候,特别是宣说不思议境之法,佛陀会放光,而且放光都是表法。
比方说,本经当中佛陀是从眉间放光,眉间当然是白毫。白毫放出去的时候,它是一丈五尺,但是收回来的时候,它像一个圆珠,圆球的珠。你看我们现在雕佛像,白毫的地方就直接放一个圆珠在上面,这个是白毫的光明。那么这个光明,可遍照十方世界国土以后又回到佛顶。这表示什么意思呢?
佛顶,佛陀最尊贵的就是他的头顶。在楞严经上说,佛陀的头顶,表示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清净心,也就是我们的清净本性。当然,我们现在迷失了,因为我们向外攀缘,跟妄想打成一片,所以我们是离家出走,我们没有回家。但是佛陀已经把心带回家,佛陀把心性开显出来。那么为什么在显国土之前,要先表显清净的本性呢?这地方我们说明一下:
《楞严经》把我们的心,分成了心性和心识。心性是离相的,是跟我空、法空智慧相应的。凡夫的心,不是安住在心性,我们凡夫的心叫心识。这个识,是有情感、有执着、有爱取的。这是说明:十方诸佛,只要开始庄严国土,一定要先成就心性,才能够庄严国土。比方说,我们凡位菩萨,你现在去作布施、持戒,我们没有资格去庄严国土,我们叫做积功累德,我们现在正在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我们现在还在修学果报,只有初地以上的菩萨,他的心性开显出来之后,才有资格叫做成熟众生、庄严国土。
所以这个地方它所表显的就是:十方诸佛的国土,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是诸佛在因地的时候,因为一念心性的开显,用六波罗蜜,称性起修,才有这样的国土。所以佛从眉间放光,然后再回到佛顶上,这个地方是表法的,表示十方国土都是称性起修,不是凡夫的攀缘心所能成就的。
当然,有人就会问说:既然清净国土,是十方诸佛清净修学所成就的,凡夫的心是有妄想的,凡夫怎么看得到呢?韦提希怎么看得到呢?后面会解释,是因为佛陀神通力加持才看到的。
这段是佛陀先将十方国土的清净相貌,都从佛顶上的莲华台中,显现给韦提希夫人看。韦提希夫人看了之后,她要做出选择。因为佛法是先有目标,才有修行过程──以愿导行,先有目标才有过程,我们看下一段:
(二)专求极乐: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韦提希夫人看了很多很多的清净国土之后,她就白告佛陀说:这些国土当然都是清净的、光明的、庄严的,但是我个人的选择,我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在《观经》当中,韦提希夫人并没有解释她为什么要往生极乐世界,她没有做解释,她是看了之后,直接把答案讲出来。
但是我们看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他有解释说:十方世界有很多的清净国土,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偏赞极乐,乃至讲完阿弥陀经之后,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异口同声,都赞美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为什么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佛第一呢?有那么多国土,为什么十方诸佛却教他们国土的众生,要求生极乐世界,理由在哪里呢?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提出了两个理由:
第一个,从果地功德殊胜来说:因为极乐世界它的整个国土,特别是在凡圣同居土的庄严,每一个国土都有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方便有余土以上的这三土,都是摄受圣人,这一块我们就不谈。极乐世界的特点就是摄受带业往生的──凡圣同居土,这块特别的最重要!蕅益大师说:阿弥陀佛国土,尤其是凡圣同居土,它有胜妙五尘,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五尘,特别的殊胜而且微妙。
为什么叫胜妙五尘呢?就是你一个凡夫众生,即便你是带业往生,乃至于你是五逆十恶的众生,你到极乐国土,你的心跟这个胜妙五尘接触的时候,圆证三不退。
圆证三不退以判教来说,最少是初地以上,因为你要念不退,严格来说,要八地菩萨才有办法念不退。所以蕅益大师说: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的这些凡夫,是没办法判教的,说:十方国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因为你说他是凡夫,他身口意所表现的功德,等同八地以上菩萨;你说他是一个圣人,烦恼没有断。所以说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的众生,怎么判教呢?没办法判教啊!他也不是凡夫,也不是圣人。从他的表现来说,等同圣人;但是他的内心深处,烦恼种子没有断。
所以蕅益大师只好赞叹说:十方国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所以极乐世界的殊胜,是针对凡夫来说的。如果你是初地菩萨,去哪个国土都差不多,没有说什么,十方三世佛阿弥陀佛第一!如果你是初地菩萨这句话你就不适用。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生死业障凡夫,那就差很多了!你到药师佛的国土,到普光佛、普明佛、到阿弥陀佛的国土,你选择适合的国土,就差别很大了!因为你是凡夫,对你成佛的速度那就千差万别。
因为凡夫特别需要环境的摄受,圣人的心是无住的,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他什么环境,对他影响都不大。但是身为一个凡夫,你到不同的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摄受就差很多。所以身为凡夫众生,我们的确要慎重选择一个国土,这是蕅益大师说的。因为我们的心,还是有所住,我们选择一个胜妙五尘的佛土,能令我们圆证三不退,对我们的成佛,有加持的效果,这第一个从果地的功德来说。
第二个,从因地的修学来说:他说为什么十方诸佛偏赞极乐净土呢?因为阿弥陀佛和一般的凡夫众生,偏有缘故──跟我们的缘特别深。因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绝大部分是为凡夫而发的,不像有些佛陀所发的愿,他有些愿是摄受圣位的菩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每一愿都是为凡夫而发的,既然是这样,既然他的愿特别照顾到凡夫,使令我们容易跟他感应道交。
当然,每一个佛菩萨因地所发的愿不同,但是弥陀的愿,跟凡夫众生偏有缘故,使令我们在忆念弥陀功德时,容易产生灭恶生善的效果,这是从因地的殊胜来说。那么基于这两个理由,所以韦提希夫人在十方净土中,因为韦提希夫人她是一个凡夫众生,她受到儿子的刺激,心中还是有忧愁、还是有苦恼,心随境转,这是标准的凡夫众生,所以她选择了极乐世界,的确是正确的。选择以后,我们看下一段,正式的启请修行的方法,看经文:
(三)乞请净行:
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本经的修行,在整个净土的感应道交,它提出了两个方法来感应道交:第一个教我思惟;第二个教我正受。思惟,是一种比较散乱心的一种思惟;正受,是一种寂静的正念。所以善导大师把思惟判作散善,把正受看作定善,禅定相应的善。这个思惟,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净业三福,它是属于助行;正受,就是这个地方所说的十六观,它是属于正修。以十六观为正修,以净业三福来当助行。这段就是佛陀酬答往生的处所。这以下详细说明:应该如何来修学这个净业,才能够成就往生。我们看丙二的酬前净业:
丙二、酬前净业。分二:丁一、三种净业答思惟。丁二、明十六妙观答正受。
丁一、三种净业答思惟
这个地方分成两段,第一段是三种净业答思惟,第二段是明十六观答正受,这个科判是智者大师所判的科判。
智者大师认为思惟是一种散乱心的修学,是以净业三福为主的,是日常生活中,历缘对境的一种修学。十六观是必须在佛堂当中,息诸缘务的一种正念的、寂静的修学;这两个不一样,一个是历缘对境修,一个是坐中修。
先回答三种净业,来相应于如理思惟。我们先看第一段:
(一)正明净业
(1)光照频婆得道: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尔时就是指韦提希夫人选择了西方净土,当作来世往生的目标,这个时候,世尊并没有马上回答净土的修学,而是露出微笑。我们看佛陀在经典中不随便笑,笑当然是有特殊原因的。古德解释说,佛陀的笑,主要是针对频婆娑罗王来说的,因为他了知频婆娑罗王的善恶因缘,频婆娑罗王因为过去生跟阿阇世王结下生死的业缘,今生来酬偿业报,本来是一个痛苦的果报,但是频婆娑罗王有善根,有善根的人在痛苦当中能启发道心,反而激发他修八关斋戒、修无常无我观,使令他今生能够成就三果,所以这个逆增上缘,就是说看到频婆娑罗王当中的身心世界善恶夹杂,而且善能破恶,以善根超越痛苦。所以佛陀露出微笑,古德是这样解释的,这个微笑是针对频婆娑罗王的宿世的因缘而微笑的。
这个时候他从口中放出青、黄、赤、白、紫五种光明,从佛口而出。这个光明干什么呢?照到频婆娑罗王的头顶,为频婆娑罗王加持。我们知道世尊这时候是在哪里?他这个时候是在韦提希夫人的寮房当中,他带了目犍连尊者、还有阿难尊者,飞到韦提希夫人的房间,来为她说法、为她显现佛土。这个时候,佛陀并没有马上回答韦提希夫人的问题,而反倒是佛口放光,先照了离她好几个房间的频婆娑罗王。频婆娑罗王虽处幽闭,跟韦提希夫人之间有重重墙壁的障碍,但是这个时候频婆娑罗王得到佛陀的光明加持之后,心眼无障,遥见世尊。他内心当中的心眼和天眼都打开了,能够遥遥的见到韦提希夫人房间里的世尊,而且头面作礼。当他拜下去的时候,就任运成就了三果。当然这个地方应该有佛力的加持。
从唯识学的判教来说,正常人一般应该先成就初果,但是有一种人例外,他听闻佛法直接跳跃到三果,这种人要有两种功德:第一个他的智慧善根强;第二个他要有初禅以上的禅定才有可能;如果他只是微弱的未到地定,他应该先证得初果。定力强、善根深,频婆娑罗王就是这种根机的人,他是马上证得三果。三果叫不还果,已经不来了,所谓不来不是不来人间,因为他还有三惑,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他往生到四禅里面的五不还天,在五不还天修学。断最后的微细的上二界(色界、无色界)的思惑,然后直接从五不还天跳脱出去,他再也不来三界受生死了,在五不还天直接证入四果,叫阿罗汉果。
这段经文古德解释说:韦提希夫人启求佛陀,开示思惟、开示正受,佛陀却先加持频婆娑罗王,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频婆娑罗王本身善根已经成熟。因为他透过前面的受戒、闻法他善根成熟,所以佛陀先加持他,使他成就。
第二个,他消除夫人心中的挂碍。因为韦提希夫人被关起来以后,她对大王心中有所挂碍,她害怕大王得不到饮食,而受到痛苦乃至死亡,所以佛陀先把频婆娑罗王先度化了,消除夫人的挂碍,使令她能够专心修学以下的十六观,是这个意思。
这以下才是佛陀正式的对韦提希夫人开示:
(2)举果以劝修因:
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否?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
这地方,我先把因果说明一下。我们先看极乐世界的果,汝今知否?阿弥陀佛,去此不远。说极乐世界是我们的目标,那么极乐世界在哪里呢?离娑婆世界并不遥远,去此不远,古德有诸多说明。
你说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差了十万亿佛土,从事相来说,不应该说去此不远,因为十万亿佛土是很遥远的!一个佛土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去此不远应该是从理观说的。就是说,我们今天修学的目的,是要往生极乐世界,那么你今天在踏出第一步,我们设定的目标是: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那我先要知道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你连极乐世界在哪里都不知道,你要从哪里下手呢?
极乐世界它存在于两个地方:第一个从事相来说:它存在于十万亿佛土之外。第二个从理观上:它存在我们一念心中,我们内心本来具足。修行一定是用理观来带动事修!因为你没有理观只有事修,你心向外攀缘,你的心是散乱的,不可能一心不乱,你的心散掉了。
所以你一个修行人你不要老是眼睛打开说,阿弥陀佛什么时候来?我什么时候能梦到阿弥陀佛?这个不对了!因为你心向外攀缘了!你内心当中只要向内安住,好好地修学,极乐世界自会然显现,你根本不用去求,因为它本来就存在心中啊!
所以佛陀在修行之前,先确定我们修行的处所、道场在哪里──阿弥陀佛去此不远,修行是修心地法门,就在我们心中!
好,那么我们确定了修行的处所以后,应该怎么修呢?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就,谛观就是你要很专心的去观想。本经是以观想为主修,你要如实地去观想极乐世界清净的依正庄严,这是我们的修行处,这是总说。
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为什么佛陀要譬喻呢?这里解释一下:佛陀在讲解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时候,是用譬喻的方式,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人到过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长得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所以佛陀必须用我们生活当中,已经存在的东西来作譬喻。
比方说,佛陀用七宝,极乐世界的宫殿是七宝所成,难道极乐世界的宫殿,跟我们娑婆世界的黄金、白银一模一样吗?不可能!但是如果佛陀不引用我们现实生活所知道的,我们怎么下手去用功?怎么踏出第一步呢?所以佛陀必须先教导我们,用我们所认知的东西,来引导我们去认识一个我们从来没有接触的东西,这叫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先用譬喻来引导我们,也令未来世一切凡夫众生,欲修净业者,透过这个譬喻的思惟,而能够成就净业,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刚开始是先思惟佛陀的方便门,慢慢慢慢善根成熟了,极乐世界的真实相,自然会显现出来,是这个意思。
我们再看下一段,这段正式说明整个净土宗的道前基础:
(3)净业三福: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否,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这一段正式回答教我思惟。这是在修净土之前,应该有的基础的工作,就是净业三福。佛陀说:欲生彼国者,应当先修三种福业以为基础。
一、净业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第一个是讲到人天之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人天之福,佛陀提出了三个主题:第一个是孝顺心,第二个是恭敬心,第三个是慈悲心。
那么孝顺心当然主要的对象是父母,广泛来说是一切众生。因为父母对我们有生育、养育之恩,所以我们应该以孝顺心来回报父母。以孝顺心来孝养父母,古德解释,由浅入深有三种差别:
第一种是下品的孝养父母。下品就是指四事的孝养。我们对于父母亲,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四事供养,让父母亲衣食无缺,这是第一种四事孝养。
第二种是光宗耀祖:我们自己立身行道,不辱所生,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用的人,得到别人的赞美,使令我们的祖先因此而得到别人的赞美,这是光宗耀祖的孝养,属于中品的孝顺。
第三种孝顺是上品的谕亲于道:就是我们用善巧方法,引导父母亲能够信奉三宝、修学佛法,而了生脱死,这是上品的孝养,这种孝养是以法供养。
我们再看第二段的奉事师长:师长有教导启蒙之恩,所以古德说:如果没有世间的师长,则不知礼法;没有出世间的师长,则不知佛法。师长有方便力,能够开导佛法,启发我们心中的智慧,所以我们应该要尊重师长。
第三个慈心不杀:这个就是广泛一切众生。慈心不杀除了修慈悲心,《楞严经》提出两点说明,尤其是修净土的,你最好第一个不要杀生、第二个你最好吃素。
我解释这个道理给你听听:《楞严经》说,你杀生有两个过失:
第一个、欠众生的命债,你杀他一命,肯定要还他一命,临命终他绝对不会放过你的。
第二个、你说我没有杀生,我是吃三净肉。好,那你没有欠命债,你欠众生肉债,他的肉也没有说要给你吃,是你强迫把它拿去吃的,所以你吃它半斤,你要还它八两。所以你吃众生肉,虽然你没有直接杀生,但是你欠它的肉债,因为它心中对这个肉身有执着,就有业缘在那个地方。
这个事情是这样,我们修净土宗的人,要做两件事情:
第一个、要加强你跟弥陀的感应,比方说忆念弥陀、执持名号。
第二个、要减少跟娑婆世界的业缘,你跟众生的生死业缘结得愈深,临终就愈难离开,问题在这,因为他不放过你!平常你感觉不出来,临命终的时候,那是算总帐的时候,腊月三十算总帐。所以你不要以为带业往生,带业往生你必须在临终的时候,要先冲过你自己的障碍,然后再去接触到弥陀的光明;所以你本身障碍太深的话,可能会有问题。
在净土宗我们要拜忏,甚至于如果过去曾经有堕过胎,放蒙山也不可少,有些方便门都不能少。总而言之,一个方向,你必须要在临终的时候──愿我临终无障碍,这是一个方向,拜忏、放蒙山、吃素,尽量不要再跟众生结恶缘。
严格来说,以《楞严经》的高标准,你连牛奶也不能喝啊,因为这个也是众生身体上的一部分,你都不能再喝!严格来说,你看看《楞严经》,什么叫做不跟众生结恶缘?连牛奶都不能喝,连众生皮毛制成的衣服都不能穿,这个叫做愿我临终无障碍,要慈心不杀。
修十善业:身三、口四、意三,这是修十善业。当然人天乘主要是以十善业为主,开展出来有三个主轴,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这是十善业的三个主轴思想。
二、净业三福: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所谓三皈依,是学佛法的一个基础。为什么要修三归?因为佛有说法之恩,法有开慧之恩,僧有住持之恩;我们整个修学,必须仰仗三宝的加持。
具足众戒,包括了居士五戒、八关斋戒,以及出家比丘、比丘尼戒。然后最后身口意尽量能够威仪具足。人天的福业是十善业,二乘人的福业是持戒。持戒跟修善的差别,因为持戒有戒体,所以他的心力强。戒体就是一种愿望,有愿力来引导的善行,第一个他所缘境广,能普遍含盖一切众生。
前面的十善业,他是有对象,他的对象是针对父母师长,有一定的对象,持戒没有对象。比方说持不杀生戒,一切的有情,上至天上的飞鸟,下至地上的蚂蚁,都不能有杀生的行为,所以持戒第一个他所缘境广。
第二个他的心力强,所以他的功德超过十善,人天的福业是慈善家,二乘的福业是宗教家,宗教跟慈善最大的差别,就是有愿力。世间的善人,不见得有愿力,他到菜市场,临时看到有众生很可怜,一时生起恻隐之心,把它救回来放生,那种是一时的善念,由于境界的触动才启发他的善心。持戒的人,没有所谓一时的善,而是白天、晚上他经常考虑到:自己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他的愿力是超越时空的,愿力所带动的善法,功德是强大的!我希望大家要知道:
宗教的修学跟慈善的修学,最大的差别就是:一个是有愿力,一个是没有愿力;一个是一时的善心,一个是恒常的善心,功德就千差万别。
所以一个是人天的福业,一个是二乘的福业,不一样。当然,大乘的福业他的心胸就更广大了,我们休息一下再说明。
(第六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二面,我们这一科讲到正示净业三福,在佛法的修学当中,是很强调修学的次第,比方说我们盖一个房子,一定先有一个地基,然后才有柱子、才有墙壁,最后才有里面的装饰摆设。修学佛法的道理也是这个意思,我们一定要先有道前基础,一定先有基础,才有后面的功德的增上。
我们净土宗所追求的,是跟弥陀的一种感应道交。我们在临命终的时候,保持正念跟弥陀感应道交,也是要有基础,就是净业三福。
为什么在修净土宗即便是带业往生,也要有基础呢?因为如果我们平常身口意有太多的过失,在《楞严经》上说,一个人身口意累积太多罪业,有一个问题,你临终容易躁动不安,因为罪业它是不安稳性的。
你看我们造了罪业之后,我们的心会觉得弟子心不安,就是你身口意累积太多罪业,你的心就会躁动不安,所以临终想要无障碍基本不可能。你每天经常的杀生、吃众生肉,造了很多的罪业,你临命终时,即便你佛号提起来,但是你佛号的念头很容易受到罪业的干扰,乃至于破坏,你跟自己过不去,所以我们必须要先远离障碍。
净土宗要临终提起正念的共同条件──愿我临终无障碍。净土宗最大的福报就是善终─五福临门最重要的是善终,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
所以你看我们所有的修行,回向,并不是回向今生怎么快乐、来生怎么快乐,都不是。净土宗的修学者,回向只有一个方向──愿我临终无障碍,让我能够在一种无障碍的身心状态好好的往生!当然这个是要有条件的,不是你光回向就可以,你必须要有净业善业作基础,因为善业的力量是寂静的、安稳的。
佛教讲诸法因缘生,你有这种因缘,你就有这个结果。你一天到晚造罪业,你希望你临终无障碍,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既然诉求的是临终无障碍,就要造作无障碍的业力,就是净业三福。
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以智都大师的《观经疏》,他认为前面两个是助行,认为净土宗最重要的境界是第三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净土宗是大乘法门,大乘法门的共同思想就是发菩提心。那么发菩提心它投射到净土宗这一块是两种心:第一个愿做佛心,第二个愿度众生心,将这两个合起来,就是:愿往生之心!以往生来成就自己的菩提道。那么,发菩提心以后呢──深信因果,读诵大乘,这个是智慧门,前面那个是慈悲门,这是智慧。
读诵大乘的目的,当然就是开启智慧,解第一谛。第一谛简单说,就是我们能够如实的正念真如。我们在生命过程当中,要化解很多问题,因为我们有很多的过去,今生一定夹带着无量的过去,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不断地释放过去的因缘,所以人生充满了很多问题。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罪业,今生就一定要面对很多的恶因缘,那么除了忏悔业障之外,你的智慧水平非常重要,你的见地很重要。这个问题什么时候要发生,我们没办法控制,但是你一定要用智慧的力量,来化解生活上的问题。
从《楞严经》的角度,它是以空、假、中三观来看人生,以空、假、中来达成一个平衡的中道。《楞严经》在修观第一个先用空观,用空性的智慧来看人生。
空观是怎么观照的呢?
《楞严经》的空观是很特别的,它观照两个处所:第一个来无所从,第二个去无所止。它用空观来照我们的过去,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们找我们生命的来处!你说我从前生而来。对,然后呢?他的前生从什么地方而来?又从前生而来。那么,你就这样一直观照进去,最后找到你的本来面目,结果是什么?觅之了不可得!
我们是从空性而来,这个很重要啊!我们本来是怎么回事,当然现在是有很多的烦恼障、业障、报障,那是后来才有的,那我们本来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从过去的观察,一直找下去,探本求源,最后的结果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本来是清净的,这些所有的因缘假相都是后来有的。所以空观第一个先看无量的过去,第二个再看无量的未来,你将往哪里而去?
最后,你说生命最后结果是什么?你忙了一辈子,最后结果是什么?
答案是没有结果!人生没有结果,佛陀用做梦来比喻人生。这个人做梦的时候,说我们一个晚上做了五个梦,他梦一个国王,自己当国王,做了很多事、修了很多的善法;当国王梦境结束后,来世升天了;天人的果报结束之后,福报享尽了,变成了一只蚂蚁。那么你做国王做了半天,结果跑哪里去呢?没有结果!我们从第一个梦、接第二个梦只是把业力带过去而已,我们的生命没有结果,我们人生没有一个人生有结果,因为我们是在酬偿旧业,人生是来还业力的,当业力还完之后呢,这些因缘就消失了。
所以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当你第一个梦结束了,另外一个业力又显现,变成第二个梦、第三个梦所以人生啊,人生是怎么回事呢?人生是没头没尾,你没有个开始,也没有个结果,只是一个过程。
所以《楞严经》的空观,虽然说是空掉过去、空掉未来──来无所从,去无所止啊!但是,现在的过程不能空掉,它把过程当作假观──因缘和合,虚妄有生。你今生的因缘,是可以从这个地方去积功累德、去开创未来。当你把人生的过去空掉,未来也空掉的时候,你就容易发菩提心了,你就很容易放下当下的因缘而发菩提心。因为你知道,人生最后是没有结果。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有结果的,他都是从空性而来,因为某种业力成熟了,显现出来了;等业力释放完了之后又回到空性;下一个业力显现、又从空性而来、又回到空性而去,就这么回事。
人生没有结果只有过程,所以从这个地方,你就知道你今生如何从过程当中积功累德。
所以从这个地方读诵大乘,了解生命即空、即假、即中以后,以这个法义来劝进行者,这个是布施。当然,这个地方偏重法布施,也应该包括了财布施跟无畏施。
如此三事,名为净业。前面是净土宗的一个基础。所以佛告韦提希,汝今知否?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就是你能够成就清净之业、成就佛道的真实的因种。
净业三福,智者大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他说这三种善业,都必须由愿力来作引导,叫做有愿之思。他认为这个思就是如理思惟,他说这个思是以愿力来作引导的,因为思是一种行为的造作。有愿之思简单说就是以愿导行,所以它是以整个菩提心来摄受一切的善业,来当作净土宗的资粮。我们刚开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从善念要提升到一种愿力。因为你善念是不决定的,善念有时候会受情绪的影响,有时候很想做,有时候不想做。但是学佛之后,你说我学佛他没有学佛,同样都在做慈善事业,但是功德并不一样。他是个慈善家,他有善念,你是一个学佛人,你这个善念的背后,有一个菩提的愿力在引导,那不一样。
这个牵涉到你的心,坚定和不坚定的差别。
我们都知道一个公案,叫做善光公主的故事。波斯匿王的女儿善光公主,她的福报很大、身相庄严,而且得到她父王的宠爱,父王给她盖了一间很美丽的宫殿。有一天波斯匿王工作忙完之后,就去看他的女儿,看到这个美丽的宫殿,就赞美说:哎呀!女儿啊,你看你因为得到父亲的宠爱,才能受用这么美好的宫殿啊!善光公主是学佛人,她就回答说:父亲!你说的不对,我今天能够享用这快乐的宫殿,是我善业所感!波斯匿王听了不高兴,他如是的再三天的去跟他的公主会面的时候,他问三次:你这个快乐是我所赐给你的!但是,善光公主三次都回答说:我的快乐,是我的善业所感!最后波斯匿王生气了,就把他的女儿嫁给了一个乞丐。善光公主也认命,就跟着这个乞丐走了。
之后,就问乞丐说:你以前的祖先,是做什么的呢?乞丐说:我以前的祖先是做官的,不是做乞丐的,后来因为遇到事情,家道中落,到我们这一代变成了乞丐。她说:你应该至少有一间房子吧!这个时候,乞丐就带着善光公主,到他过去住的房子,老房子都已经破旧没人住了,长满了荒草,后来两个人就把庭院整理一下,开始种菜。结果在整理土地的时候,挖出了他祖先留下来的珍宝。挖出来以后,善光公主盖了一座宫殿,跟她以前住过的宫殿完全一模一样。
这个时候波斯匿王看了非常惊讶,就请教佛陀──为什么我的女儿在我的宫殿里被我赶出去了,她到外面还可以盖一个一模一样的宫殿?她的果报这么坚固不可破坏?
佛陀说善光公主过去,他讲到两个公案,两段因缘:第一段先讲善光公主在毗婆尸佛的时候,她出世的时候已经是像法时代,佛陀不在了。她有一次去寺庙看到毗婆尸佛的佛像,她起大欢喜心做广大的布施,她布施还不打紧,她在佛前咒愿,咒愿的力量很大,她发了两个愿:第一个,愿我生生世世护持三宝。第二个,愿我生生世世生于尊贵之家。结果她后来果然都遇到三宝,而且她到天上去、到人间,她一旦生到人间就生到尊贵之家,而且护持三宝。这是第一个讲到善光公主的公案。
第二个讲到善光公主跟她先生这个乞丐的互动因缘。佛陀说:在迦叶佛的时代,善光公主跟这个乞丐也是做夫妻,两个人都很有钱。善光公主经常布施,但是她先生没有学佛就障碍她,叫她不要布施,善光公主一开始是偷偷的布施,后来她先生年纪大了之后,慢慢也被善光公主感动,就跟着她一起布施。但是他跟着她布施,也是随顺外在的因缘布施,他心中没有产生一种真实的愿力,所以他这个乞丐的果报,要等到遇到善光公主,才能够表现出来。
所以你在因地的时候是一种善念,你在修善的时候是选择性的修善,选择你喜欢的因缘;你发了愿就没有选择余地;所以以愿力来引导善行,就没有喜不喜欢的问题了,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比方说慈济,谈一谈慈济这个问题,你看慈济它做的善业,全世界都赞美。我个人的看法是,慈济不只是一个慈善机构,如果只是慈善机构,它的力量没有那么大,更重要是它有宗教的理念,因为有宗教的理念,才能够让一个人产生强大的愿力。
诸位你可以试试看,这个人没有宗教理念,只是一个善人、是一个好人,他做善事,一定是有一定的时空、有一定的条件具足,他要有欢喜心他才会去做。宗教师就没有什么欢喜不欢喜,我欢喜也得做,不欢喜也得做,因为他已经超越情绪了。所以到愿力的时候,一个人开始产生愿力的时候,就没有什么道理不道理,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这个地方讲到三种善业,不是一般的善业,都是有愿之思。
善导大师说,这是一种强大菩提愿,所摄受的一种思心所,一种善念的造作,叫做以愿导行,这种善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我们修学净土宗,要注意这句话啊!
你看有些人他修净土宗修到,尤其是日本的本愿念佛,对我们的伤害很大。本愿念佛它整个圣道门的基础完全切开──念佛人也不要修善、也不要发菩提心、也不用持戒只要念佛就好,这个思想对于净土宗的伤害很大、非常的严重!你一个人不求临终无障碍,你就能够正念、生起佛号吗?你正念提起来不需要外在环境的帮助吗?这有点执理废事。
所以你看佛陀怎么说,他说这三种净业是过去如此,未来如此,现在如此,一切诸佛要成就清净的国土,乃至是你往生清净国土的净业正因。
净土宗不能跟圣道门切割,你是以圣道门做基础,然后提起佛号,这叫临终的正念!不是说圣道门的东西通通不要,只要一句佛号,那你这句佛号怎么生起的?你没有圣道门的基础,临命终的时候,是散乱的、颠倒的、是躁动不安的!那你怎么生起佛号你告诉我,所以这个地方要记住,净业三福是先创造一个愿我临终无障碍的环境,这个地方是基础。
我们再来看下一段,叹其所问,佛陀讲完净业三福之后,就赞叹韦提希夫人问得好,为后世众生提出一个修行的方法,我们看经文:
(二)叹其所问: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善哉!韦提希,快问此事。
那么佛陀讲完净业三福以后,就赞叹韦提希夫人这个问题问得好。他说谛听!谛听!这个谛就是如实而正确。你(韦提希夫人)应该要如实正确的谛听,而且好好的思惟忆念不忘。如来现今,已经为未来世,这个未来世, 特别是指末法众生。末法众生第一个烦恼重、第二个邪见深,各式各样的说法通通出现,我们已经搞不清楚谁说的是正确、谁说的不正确,因为圣人都已经离开了。所以我们内受烦恼的干扰,外受邪见的误导,所以佛陀必须要再为末法众生说出一个修学净土的一个基础,有三种的清净业。
善哉,韦提希,快问此事,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啊!让末法时代众生,有一个修行的指导他的道前基础。我们看最后一段的嘱付阿难:
(三)嘱付阿难:
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
这个地方佛陀就开始要讲后面的正修,前面净业三福是道前基础,它跟净土宗没有一个直接的关系,但是它会够创造一个愿我临终无障碍的环境,这以下正式宣说净土宗感应道交的法门。他说汝当受持,以上的三种净业,你应当好好受持于心,而且广为多众,一切广大的众生来宣说佛陀的教诲。如来今者教韦提希,以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这叫因地,就是以下佛陀将告诉我们,如何来作观想,这是因地。
第二个讲果地,那么我们如实的观想有什么好处呢?以佛力故。因为你能够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就能够触动佛陀的本愿功德力,得到佛力的加持,就能见到彼清净国土。见到是什么样子呢?就像是拿着镜子去照了身心一样,如此的清楚,好像一个人照镜子,见到自己的面相。见到彼国土──极乐世界的种种安乐、庄严的事情,一方面内生起欢喜,一方面即能成就无生法忍。
这地方有一个要注意!佛陀在讲十六观之前,先讲出我们的心力跟佛力的互动。说因地上我们观想极乐世界,果地上能够见彼国土庄严而成就安乐道,乃至解脱道。这个地方的意思是说:阿弥陀佛有广大的四十八愿功德,它是已经存在、是已经成就的,不用我们去修,这是已经既成的事实。但是我们想要启动四十八愿的功德,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执持名号。第二个观想彼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
本经讲到观想,为什么我们心去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能够感应佛力呢?在本经当中,讲出一个很重要观念说,因为: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它的大意是说:佛陀的身是什么呢?是法界身!佛陀可以用任何的身相出现。比方说佛陀可以用落日的光明出现、也可以用琉璃地的光明出现、他可以以任何的身相出现,而在这个身相能够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你在作观想的时候,佛陀就可以跟你感应道交。所以你在忆佛念佛的时候,你就具足了佛陀的功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当你心中忆佛念佛,你就能够得到佛陀的加持,种下一个往生的正因。
一方面能够见彼国土,能够离苦得乐,一方面成就无生法忍。就是你的心力接触这个观想的假相的时候,能够带动佛力,是这个意思,后面还会说明。这个思想很重要,这是借假修真的思想。你修观想的人,这个思想要清楚,以一种忆念的心力,去观想极乐世界的相状,由这个相状去带动弥陀的感应道交。
丁二、明十六妙观答正受。分二:戊一、明韦提见土之由。戊二、为未来请见土之法。
我们看丁二的明十六妙观答正受,前面的思惟是助行,这是讲正行。十六观分二:戊一明韦提希见土之由;戊二为未来请见土之法。第一个先说明韦提希在当下为什么能见到极乐世界,理由是什么?
戊一、明韦提见土之由
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
佛陀在讲十六观之前,先讲出这个方便门。佛陀告韦提希说:你是一个生死凡夫,所以妄想粗重、心思散乱,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未得天眼,又没有天眼通,只有肉眼,所以你不可能眼观在十万亿佛土外的极乐世界,不可能!但事实上,你却看到了,是怎么回事呢?因为诸佛如来有异方便啊,令汝得见。
这个诸佛如来的异方便,我们解释一下:佛陀的出世,他内心有真实的功德,但是他的真实功德不能直接传输给我们,因为我们跟他有落差,因为他是佛法界,我们是人道法界,落差太大了,所以人法界跟佛法界之间的落差要有一个桥梁,就是佛陀在法华经上说的──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也就是说我们的佛堂有佛像,那你必须从门才看得到佛像,门本身不是佛像,但是你透过门才看得到佛像。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一念心,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见得到极乐世界,因为太遥远了,谁见得到极乐世界?
第一个、我们没有神通,没有天眼通;第二个、我们妄想粗重。但是没关系,佛陀为极乐世界开出一个门。这个门从本经来看有两个门:
第一个佛陀用神通力加持,但是这个门只适用生长在佛世的时候;比方说韦提希夫人她跟佛陀在一起,佛陀用神通力令她得见,你生在正法时代你占了便宜,你跟佛生长在一起。但是他后面会说,佛灭度以后有问题了,佛陀已经不跟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只跟佛像生活在一起,这有问题了。他不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情了,这个时候,我们没有佛陀的神通力怎么办呢?佛陀必须说法,用语言文字来诠释极乐世界。比方说我们看落日观,看夕阳西下的时候,那个圆球相,那落日是不是极乐世界?当然不是极乐世界,因为它是娑婆世界的东西,但是开方便门,当我们的心接触到落日之后,就能够透过落日的假相,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极乐世界的功德。
也就是说:十六妙观,佛陀完全是从我们凡夫的世界,譬喻、施设出来的方便落日观、琉璃地观、宝树观,佛陀全部取材于娑婆世界的东西,并不是极乐世界的东西。重点是:这个方便门是佛陀施设出来的,你只要照他的方向走,你就有一天就能够慢慢、慢慢的看到真实相,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叫借假修真。
所以在本经当中有两个观法:第一个假想观,我们刚开始是假想观,我们根据佛陀的方法,生起落日观、琉璃地观、宝树观、池水观、莲华观,都是假想的。但是你慢慢慢慢假想之后,开方便门,最后就入如实观──真实的见到极乐世界,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这个假想是这样子,我们一念心性,现出了一个十六观的假相,这个相是个假相,是释迦牟尼佛施设的一个方便,但是这个假相当中,有两个是真实的:第一个、心是真实的,我们一念心性本来具足极乐世界的功德;第二个、弥陀的本愿功德也是真实的。相是假相,但是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也不可思议,透过这个假相,慢慢慢慢就能够开显真实。
假相跟妄想不一样!你在打妄想,你自己在那边胡思乱想,这叫打妄想;假想是说:你必须根据佛陀的开示,一步一步的应该先观什么再观什么。所以它后面会说:你照这个观者名为正观;不照这个观者是邪观。就是说,你照佛陀的开示,他要你观什么你就观什么,一步一步照这样去操作,就能够见到极乐世界的如实相,先开始是假想,但是慢慢慢慢的就能够借假显真。在这个地方,佛告韦提希夫人,因为她是在佛世,所以佛陀这个方便门是神通力,直接用神通来加持她,但是末法众生怎么办呢?
我们看下一段戊二、为未来请见土之法。当佛陀灭度后,我们不可能得到佛陀的神通加持,我们想要见极乐世界,怎么办呢?先看请,再看答戊二、为未来请见土之法。分二:己一、请。己二、答。
己一、请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韦提希夫人当然是很幸运,她遇到了障碍,但是她跟释迦牟尼佛因缘深,所以能生长在佛世,得到佛神通的异方便,所以见到极乐世界而产生好乐。因为她很有慈悲心,所以问佛陀说:世尊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她说我今生很幸运,蒙您老人家的神通加持,能够见到极乐世界,我见到的是一个如实之境。但是这个地方有个问题,假设您老人家灭度以后,到了末法众生,那个一个充满了烦恼障、业障、报障。
先看烦恼障,我们心中有无量无边的烦恼来干扰、污浊我们的内心。第二个烦恼不断的增长广大,变成一种坚定的力量的时候就造恶了,不善,杀、盗、淫、妄的不善,最后招感五苦。这个五苦注解很多,其中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它把阿修罗道并入前面的五道,因为五道都有阿修罗。五道众生各有各的痛苦,比方说地狱有烧煮之苦,饿鬼道有饥渴之苦,畜生道有斩割之苦,人道有八苦,天人有五衰之苦;所以这个地方是总称六道轮回的生死轮回的痛苦,就是惑业苦。
凡夫众生有惑业苦之所逼迫,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是说你生长在佛世,佛有神通力,但是佛灭度后,应该怎么样有方便力来借假修真?这以下佛陀就开出了十六观法,透过这个假相来引导我们步入到极乐世界的如实相。
己二、答。分三:庚一、六观依报。庚二、七观正报。庚三、后三观明三辈往生。
庚一、六观观依报。分六:辛一、日观。辛二、水观。辛三、地观。辛四、树观。辛五、池观。辛六、总观。
辛一、日观
我们看己二的回答,这当中分成三大段:第一段六观观依报,第二个七观观正报,第三个后三观明三辈往生。其实,我们讲十六观,真正的观行只有前面十三观。这十三观当中,前面六观是观依报,后面七观是观正报。首先看庚一观依报有六种观:第一个是日观、二是水观、三地观、四树观、五池观、六总观。先看第一个日观,我们先念第一段:
(一)总劝修观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
本经当中在正式讲到实修的时候,佛陀说:汝及众生,应当要专心都摄六根,而且要把念头提起来──净念相继,把心安住在一个固定的所缘处,叫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把心置在哪里呢?置在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这个地方,想于西方。我们想要往生到极乐世界,我们首先要跟极乐世界结缘,你看我们平常打妄想,都是打娑婆世界的妄想,所以我们跟娑婆世界的业缘就越结越深。现在要调整一下,开始要去假想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专心的能够正念的去观想西方极乐世界。应该怎么观呢?
以下有三段,我们把这个正观的三段念一遍:
(二)举所观境
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
(三)正示观法
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
(四)观成之相
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
我们在作极乐世界假想观:第一个观,云何作想?先要锁定一个所观境,就是说我们的所观境是日没,太阳下山的处所。佛陀说:一切众生自非生盲,除非你天生就是双目失明,生下来就看不到,否则只要有眼睛的人,我们一定都看过落日,就是以落日为所观境,应该怎么观呢?
当起想念,就是我们观想的念头,我们首先正坐西向,我们面对西方而坐,然后如实的观察日欲没之处,看太阳下山的处所。
它意思是这样:你眼睛先打开,打开的时候去取这个落日的相,取出以后你把它记起来,眼睛再闭起来。你在闭起来的时候,在心中把你取得的落日相,在心中把它现出来。当然,刚开始我们会生疏,现出来不清楚,但没关系,你再打开眼睛再取一次。取到落日相之后,眼睛闭起来,在心中再现出来。就是说:把外在的落日相把它取起来,在你的心中显现出来。如是辗转──令心坚住,专想不移。使令我们内心安定,而且专想不移。
见日欲没状如悬鼓,这个讲形状。这个太阳就像是挂在空中的圆鼓一样,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这是成功之相。落日观的成功,必须眼睛闭起来的时候,心中所现的落日,跟外面的落日,完全一样清楚明了。
有古德说:如果你在观落日时,中间有黑暗的阴影,那表示你有罪业在,要忏悔。如果你很用功观落日,很用功,但是你怎么观都觉得落日当中有黑色的阴影,那你就要配合拜忏,有障碍有罪业。那么你能够真实的把落日在心中,它那个光明相全部在心中观想出来,这个就是成功了。是为日观,名为初观。
(五)总结观名
是为日想,名为初观。
落日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意思,古德说是送想西方,就是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来生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避免我们想法太多,留恋娑婆世界,跟众生结下生死业缘,也就是把你的念头集中起来──送想西方!
诸位如果学过唯识学,你要知道想的力量很大!在五蕴里面色受想,这个想蕴就是说你一天当中,你大部份都打些什么妄想,你就要注意了。你走路,经常走什么道路,你就熟悉。那临命终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强大的等流性,你就习惯往这个方向跑。如果你平常经常想:我要修五戒十善、我要帮助别人,你是走人天道;如果你这个人出离心比较重,我想说我现在不想跟别人接触,走入山林不欲见人,你的生命是走上二乘涅槃之道,你在成佛之道,是先成就偏空涅槃,然后再回小向大,因为你心中是往这个方向在走;你的心经常发菩提心,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你是直趋佛道。
我们的心有一个轨迹,当然在死亡到来之前,你都还有机会调整,就是我们心中有一个道在走,你看你在一天当中经常出现什么样的想像,那个相状很重要!当然,你偶尔生起一个恶念,这没关系,这叫做一时的失念,这个念头对你来说很生疏,你起来以后马上忏悔把它放掉,这个就算,这个力量不大。但是如果有某一个念头,你一而再、再而三的生起,已经形成你心中一种强大的轨迹,这个你就要小心了,你的心中已经走出一道轨迹出来了,这个已经产生一个强大的力量、一个强大的灵动出来。
唯识学认为生命是你的想像力创造出来的,那么基于这个理由,佛陀就开方便门,说那我们想像力创造了来生。就是说你今生怎么来的呢?是因为你前生经常打一个妄想,把你今生创造出来。如果你前生经常生起布施的想法,我应该怎么样把我的东西跟大家分享,你今生就富贵;你前生经常打悭贪的妄想,有东西占为己有,你今生就贫穷了。你前生人家刺激你的时候,你经常是忍辱的想法,退一步海阔天空,你今生就庄严;如果人家刺激你,你马上就还击,生起嗔恚心,你今生就丑陋。所以你前生心中的想像,很多很多的想像就创造你今生一个综合的果报,由此类推,你今生的想像,你已经开始在描绘来生了,当然只要死亡到来之前,你还是可以重新塑造你的妄想。
第一个送想西方,你要经常告诉自己:我来生要到净土去,今生是我最后一生!落日某种程度它是在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一个方向的指导,叫送想西方。
第二个,取光明相,我们去取这个落日的光明,因为光明相在整个极乐世界观察里面非常重要。
极乐世界的观察依报有三种相最为重要:
第一个光明相:在唯识学上说,临终要堕落三恶道的人,你看到的一定是黑暗相,所以你作梦的时候,你经常梦到你在一个没有光明的房子里就不好。功德相第一个是光明,临命终人看到光明相,这个人大概不会到三恶道去了。
第二个清净相:极乐世界没有污秽,它是琉璃地啊,为什么琉璃地要内外清澈透明,就是在表显那个清净相、极乐世界的清净相。
第三个庄严相:七宝庄严。
所以极乐世界是三种相状,其实后面很多的的依报庄严,它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它是在表显三种相──光明相、清净相、庄严相。为我们在跟弥陀感应道交做一个布局,就是借假修真,你照佛陀的开示去思考,我们已经从一个本来是走上生死轮回的道路、本来是打着生死轮回的妄想,现在把它引导到走到极乐世界的道路上去。我们除了念佛,以佛号为所观境,佛号是听声音,它是一种止,是无分别住。但是你在念佛的时候,你心中的心态很重要,观,你要经常生起极乐世界的观想,你跟娑婆世界的业缘就慢慢淡薄,你跟极乐世界的缘就深。所以改变我们的妄想,就在改变我们生命的轨迹,改变我们在走的道路!
你读读唯识你就会知道,你平常打什么妄想,那是一个强大的力量。那个想蕴,唯识学怎么描绘想蕴?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造业力强、临终的时候牵引力强,引满能招业力牵,我们的生命是由我们的妄想在牵引,想蕴,五蕴当中,色、受、想、行、识,想蕴的影响力最大,其他都是跟它配合的。
佛陀为什么出世,佛陀不能把功德送给我们?佛陀你把你的功德送给我,不可能,佛陀出世只有一个目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就是说佛陀平常遇到事情,他是怎么想像的?佛陀遇到事情,他选择用布施的想像、用持戒的想像、用忍辱的想像,所以:我们是学佛之前,先学佛的知见,就是佛陀的思考模式!
天台宗说:你要成就佛的种性,如果你的思考模式经常是杂染的,你的生命就跟三恶道感应道交;如果你的思考模式是偏空出离的,你都不喜欢跟人家往来,也不想做善事,但是你又很清高,你一定是走向二乘涅槃,没有其它道路。
所以你要去改变你的想像,才能够改变你的种性,最后才能够改变生命的结果!这个十三观,就是要改变我们的想像,让我们本来跟娑婆世界感应道交的力量,转成跟极乐世界感应道交的力量,是这个意思。那么我们刚开始是一个假想,那没关系──借假修真。假的东西修久了以后,佛陀说假想修久了,极乐世界的真实相,就会在梦中、定中,真的东西就会出来!假想修久了,真实的极乐世界就会出现,叫借假修真。因为这个假是佛陀施设的,佛陀的方便门,不一样。
(第七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四面,辛二水观。
本经的修学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一种善业力的修学。
我们想要成就净土的人,我们的身口意要具足善业,这个善业包括了人天乘的世间善业,也包括出世间种种波罗蜜的善业。
在本经讲到净业三福,统摄世间的一切善法和出世间的波罗蜜,都包括在里面。因此,那么这个积集善业其实也包括了圣道门,因为圣道门它也要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但是圣道门在修习善业的时候,他心中的希望跟我们的希望是不一样。一个圣道的修学者,他积集善业是为了来生受用的。因为你要成就圣道、追求增上生,一定要得到人身的果报,六道当中,只有人道好修行,所以他积集善业,并发愿来世继续作人,他的善业就叫做资粮,来生受用的资粮。你要来生变成一只狗,你就不能修行了。你不是善根你要有善业,你善根再强你变成畜牲道,我这是报障,这个五蕴本身就会把你的善根给关闭了,所以修学圣道的人,他必须把善业回向到来生,善得人身要得到人身,而且要六根具足,他必须得到一个完美的人身果报。
但净土宗,我们的来生到净土去了,那有人问为什么要修善业呢?净土宗的善业不是来生来受用的,是今生受用的,是愿我临终无障碍,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在临命终创造一个往生的条件,就是你必须在一种身心世界没有病痛的干扰、没有躁动的心情情况之下,提起正念!所以印光大师警告所有修净土宗的人,你千万不能杀生,因为你杀生结下太多邪恶的因缘,临终的时候身体病痛躁动不安、冤亲债主干扰你,你就很难提起正念。所以我们一定要为我们临命终做好准备──广结善缘,积集善业,追求我们在一种身心安稳的情况之下来往生。
这是净土宗的第一个要求:成就善业力。
第二个,最为重要的就是成就正念力,临命终的忆佛念佛的正念力。
这个正念力在本经它不是强调持名,当然它最后也是会归到佛号,但是它前面的下手处是从观想,从观想中来启发内心的善根,然后从这个善根再提起佛号。它是先观想,再持名,本经的布局就是这样。
那么观想怎么观呢?智者大师有一首偈颂,来统摄本经观想的道理,他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这句话在智者大师的《观经疏》里非常重要!他一再的提到这句话。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个,是讲到修观之前,我们的心云何应住?以何为住?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事实上,这句话通于圣道门的所有止观。我们修习止观,心是以什么为住呢?以我们这一念的清净的心性为住。修止观的人,绝对不能向外攀缘,因为你向外攀缘,魔王就有机可乘了。攀缘心带动你的烦恼,带动生死的业力!
所以我们必须知道,我们所出现的落日观、水观、琉璃地观、宝树观、莲华观都是在心中出现的,跟外境没有关系。所以我们在修行当中,刚开始先回光返照、正念真如,依止一念清净心而住;安住一念心性──不迷、不取、不动。这个是你修观之前先作调整,一定要先把心带回家。
因为你一开始向外攀缘,就是说:即便你刚开始起观,可能有个相片让你看,但是你也要知道回归心性,所有的相是心显现出来的,你不能心去攀缘外境,这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在修观之前,一定是向内安住,这是第一点──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法法会归到一念心性,先安住下来。
第二个,开始起观了: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这个时候起观,起观的时候,你要注意第二个思想:就是借相修心。本经的整个思想就是在修我们这一念的善根的心,但是要借相,借的相不是借众生相,借佛的庄严相,从佛的庄严相当中,生起我们的波罗蜜的善根,生起我们一种往生的愿望。本经是借种种的依正庄严的相状,来显现我内心的善根,所谓的托彼依正显我心性!这个地方是我们要注意两个重点。
所以本经的修观:第一个向内安住,第二个借相修心,这两个思想你清楚了,整个十六观经的操作,止观的操作你就清楚了。
我们看辛二的水观:
辛二、水观
前面的落日观,我们主轴的观想是以光明相为主,当然光明在祖师的开示中,它所表的法是一种智慧。我们假借光明的想像,慢慢培养我们心中般若的观照智慧。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本经的光明相,它取相不是取正中午的太阳那么刺眼,它是太阳一天当中,最柔和、最温和的落日,表示菩萨的智慧是中道的,是一种温和的智慧,拣别不是二乘人这种对立的智慧,所以这个地方它取落日而不是取正中午的这个太阳,是取它的一个温和的光明,来表示这个智慧。那么这个智慧观察完以后,我们观这个水。当然水是柔软的,我们看我们怎么从柔软而转成一种清净、坚定的愿力?我们先看这个前面两段,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一)结前启后
次作水想。
(二)总标地体
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
次作水想,前面是取它的光明相,这个水呢主要是一种清净相,我们观想水的清净柔软,在这个地方,智者大师,看第二段,它有四段,第一段:心作水想,内心当中生起水的观想,当然我们可以前面摆一盆水,来帮助你借相修心,也是可以的。总而言之,不管外境有没有摆水,重点是你心中要出现水的想像。怎么想像呢?
一、见水澄清
这个地方他必须把水的两种相状观想出来;第一个澄、第二个清。就是说这个水要是一个沉静不动的,你不能观想那个水是一直有很多波浪的,不可以,因为它是一个寂静的水。这个水是平静没有波澜的,见水澄,沉静不动。第二个,这个水要清彻见底,这个水不能有很多的杂质,是非常干净的水,是一种清彻而能够见底的水。这个水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沉静不动,第二个清彻见底。而且在你心中要清楚分明的把这两个相状观出来,而且是无分散,要相续的、一而再,再而再的在心中出现。那么这个是你的心出现水的时候,它的水是寂静不动的,是清澈见底的水。在心中要有一段时间清楚的显现,这是第一个心作水想。
二、水变成冰
那么这个水它本来是寂静的、柔软的,但是你要观想这水慢慢、慢慢地坚定,本来是柔软而变成坚定,而变成一种冰。当然冰也是寂静、清彻的,但是它从柔软流动的水,变成一种固态的冰,转柔软而为坚定,这是第二个。
三、变冰为琉璃
这个冰虽然坚定,但它还是蛮脆弱的,把它变成一个不可破坏的琉璃。见冰映彻,作琉璃想。那么这个冰是映彻,就是内外非常的通明非常的清彻,但是这个冰从柔软而变成坚固,最后变成像琉璃一样不可破坏,最后转琉璃成大地。这个琉璃可能是,你可能刚开始观一盆水,它的数量很有限,将眼前的水观成冰,再将冰观成琉璃,但是你最后要把这个量,把它遍满法界,整个大地都是琉璃──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通明透徹,所以刚开始我们先观一个小脸盆的水是寂静的,是清徹如。然后慢慢慢慢变成坚定,然后慢慢的扩大为整个大地,都是琉璃地。
其实这个地方它的目的,主要是观大地,而不是观水。但它必须把水的特质引进来,说一个菩萨刚开始是一个柔软的慈悲心,而慢慢地转变成一种坚定的愿力。所以本科的水观,主要的目的不是在水,是透过观水的过程,让我们了解到菩萨的愿力,是清净没有杂染的,是坚定不动的,是这个意思,它的目的在琉璃地。
那个这个地方的主轴的概念,本经在这个地方的琉璃地观出来了,观出来以后,我们再详细观察它有三种庄严。其实这个琉璃地就是极乐世界的大地,我们常说黄金铺地,其实黄金是指道路,是我们走路的道路,真正极乐世界的大地,整个结构是琉璃大地,在经文会讲到。琉璃大地,这个地方有三种庄严,从地下到地上,到空中。本经是由下往上讲,先讲地下庄严,我们先看地下庄严的经文:
(三)地下庄严
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
我们先看看这个琉璃地的下方是什么庄严?那么这个琉璃地的下方,有一根金刚七宝所成的金刚幢,那么这个七宝的这个金刚幢。这个擎就是把这个撑托,这个琉璃地从下面把它撑托起来,有一个金刚七宝的金刚幢。这个幢长什么样子呢?这个幢它有八个面,八方就是八个面,八楞具足,八个角具足,每一角,它有百宝所成的宝珠,每一个宝珠有千种的光明,每一个光明有八万四千色。这些光明和颜色是做什么呢?映琉璃地,它从下而上照耀整个琉璃地,有无量的光明、无量的颜色。这种光明跟颜色混杂在一起像什么?如亿千日不可具见,就好像亿千个太阳般的光明,没有办法详细的加以形容。
它是以琉璃地为主轴,参杂着种种的光明、种种的青黄赤白的颜色,从下面照耀着琉璃地,这个是极乐世界的一个大地的其中一种庄严。我们再看地上的庄严:
(四)地上庄严
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
前面我们讲到琉璃地下面是怎么回事,这个地方讲琉璃地的本身地上,在琉璃地上是以黄金为绳。这个绳,很多注解都没有讲清楚到底什么叫绳?但是善导大师这个地方讲得就详细:他说这个绳就是道路。极乐世界的大地,基本上是琉璃的透明的大地,但是这个大地总有这个路,人车活动的道路,这个道路就是绳,它是黄金铺地的道路。这个道路是杂厕间错,杂厕间错就是纵横交错,有纵的公路,也有横的公路,纵横相互地交错,而且是以七宝为地界。
界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道路两边有人行道,就是这个台阶,所以道路是黄金的,但是旁边的台阶,是七宝所成的一个地界;使令这个道路,它的左右的界限,因为这个七宝的地界把它标明出来,使令纵横的道路更加的清楚分明。所以它是一个黄金的道路,七宝的人行道,这个是讲到地上的庄严。
我们再看第三段空中的庄严,琉璃地的上方有些什么东西,看经文:
(五)空中庄严
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
在这个七宝的地界,七宝就是我们一般说的人行道,有人车活动的黄金的道路,也有旁边的人行道、七宝的人行道,那么在这个七宝就是没有车走动的这个人行道的上面,有五百种的光明。我们看极乐世界的庄严,数量都是表法的,所以我们数量也不要太在乎它是五百、六百,总而言之它是无量的庄严。
那么这种光明,极乐世界七宝地所释放出来的光明,现出两种情况:第一个、其光如华,这个光明变成像华一样,这个华是指莲华。这个莲华是怎么回事呢?它高挂在空中,它本身又会放光,所以又好像是天上的星星,又好像是天上的月亮,悬挂在空中,变成一种光明的莲华台。这个莲华台是怎么来的?是光明变现出来的,光明向显现出来一种莲华台的相状,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它现出楼阁的相状,楼阁千万,百宝合成。极乐世界的七宝大地,它现出光明,这个光明变出一个莲华台。第二个变出种种的楼阁,有千万种的楼阁,也是百宝所成。
在前面说的这个莲华的光明台的两边,有百亿种的莲华所成的宝幢,宝幢的旁边有无量的乐器,围绕这个宝幢以为庄严,来庄严这个楼阁。所以在极乐世界的空中,在这个七宝的大地当中,它释放很多的光明,光明当中有莲华台,有这个楼阁。
这个楼阁我们讲一下:极乐世界的楼阁有两种功能,你看《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有讲到这个意思。
第一个、居住的环境。我们刚开始到极乐世界,是在哪里受生?是在莲华当中。那要看你的品位,品位高,离开莲华的时间就愈快,品位愈低你待在莲华的时间就愈长。总而言之,你因缘成熟了,华开见佛悟无生,然后就离开莲华了。离开以后,如果你是极乐世界的人,你的的善业力比较薄弱,那你就住在地上的楼阁;如果你福业力强,前面的道前基础善业力强,你就变成极乐世界的天,极乐世界有两道,一个天道,一个人道,那你的楼阁,你就住在树上的楼阁。我们今天会讲到树上的华果当中,有很多的楼阁,是天人住的,这是第一种是住处的楼阁。
第二个、是听法的楼阁:听闻佛陀说法或者你自己修行用的楼阁。这个地方所说的楼阁千万,百宝所成,是光明化现的楼阁。你听阿弥陀佛说法,可能是坐在空中的莲华台,或者坐在空中的楼阁,这个楼阁是悬空的,所以你看古人画的极乐世界庄严图,它的楼阁有一种是从地上画上去的,有一种楼阁是悬空的,旁边有很多莲华台。当然极乐世界的莲华池也有莲华,但它的莲华是悬空的,又像天上的星星、又像天上的月亮悬挂在空中,这个莲华是光明变现出来的莲华,是让你听法、打坐、休息用的,这是极乐世界地上的庄严。
好,我们看最后两段:
(六)风乐说法
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
我们在这种光明的莲华台安住、在光明变现的楼阁安住,来听闻阿弥陀佛说法,或者在那个地方修止观。这个时候八种清风,八种就是它的方向,从四面八方吹来种种清凉的微风。那么,风从什么地方来呢?从光明中出现种种的清风。
我们看极乐世界,光明代表重要的角色,很多东西都从光明出来,包括七宝、楼阁、莲华座,也包括了清风,都是从光明变现出来的。这个清风干什么呢?鼓动前面所说的空中的种种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的这些音声。这个音声当然是诠释这个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道理。
(七)总结观名
是为水想,名第二观。
其实这个地方,智者大师的判教,把它判作水观,其实它的目的是要成就大地观。我们如果比照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尤其《阿弥陀经》说到地上的庄严,依报庄严,我们可以把它会归成三个特点,在《弥陀要解》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蕅益大师提出说:极乐世界的依报五尘,它是胜妙五尘,殊胜微妙的五尘。也就是说极乐世界的五尘,跟我们娑婆世界的五尘有什么不同呢?它是互含互摄。你看它光明中含摄着宝物,宝物中又含摄着种种音乐,当然这当中它也省略了很多,其实它的触尘,它那个宝物是柔软的,这触。甚至于这些宝物,会释放出种种的香气。它的五尘,你随举一尘,是涵盖其他四尘──互含互摄。我们娑婆世界的五尘,你说那个宝物很庄严,但是你看过七宝放出香气吗?不可能!七宝的颜色很庄严,它会放光吗?也不可能!娑婆世界的宝物是反射光明,本身不能放光。
所以极乐世界的五尘庄严是很全面的,不像我们娑婆世界的五尘是有狭隘的。当然这个地方跟因地有关系,因为娑婆世界的庄严是业感缘起──因地依止一个善心、修一个善业,所以得果报时,这个业是单方面的。而极乐世界是三世诸佛,在因地时依止菩提心、空正见,所以它的功德是互含互摄的。这第一个,它的五尘是全面的,全面性的庄严。
第二个、极乐世界的五尘庄严是随心自在的。你往下看,这个相,这种特色越往下越明显,比方说你跟某人两个往生到极乐世界,你看到的庄严跟他看到的庄严,完全不同──它随心变化,随心自在,它会随顺你的心意产生变化,有自在力。你在娑婆世界买一条项炼、一个宝物,看久了你就常者生厌,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但是极乐世界的宝物,它是变来变去的,你今天的心情想看什么颜色,它就变成什么颜色;你现在什么心情,想看到什么光明,它就变什么光明,它有自在力。
所以蕅益大师说,你往生到极乐世界,就等于往生到十方诸佛的大般涅槃,因为它常、乐、我、净,特别是这个我,就是指自在。你到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水,它会随你的身体状态、心情,调整里面的温度、颜色、光明等等,所以我们在研究极乐世界的庄严的时候,你要知道它的庄严是全面性的,而且是随心自在的。
第三个最重要,极乐世界的庄严有圣道的功德──它往往会说法。娑婆世界宝物的庄严,我们看到之后会生起贪念,贪念生起之后就起烦恼,就造罪、堕落了。极乐世界的庄严,能演说大、小乘的佛法,所以我们说圆证三不退,主要是说极乐世界的种种光明、种种颜色,我们接触之后,产生一种坚定的善根,它有说法的力量。这个地方我们在研究极乐世界庄严的时候要把它拣别出来,它跟我们娑婆世界的业感缘起是不一样的。
再看下一段地观,第三观跟第二观是相关连的,这里将前面水观的琉璃地,做一个总结,我们先看第一段跟第二段:
辛三、地观
(一)正示观法
(1)渐想: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
这个地方是把前面的透过水的柔软、清净跟不动,慢慢变成坚定的大地。我们把它做一个功德的会归。我们在修观的时候成就,有两种的成就:一种是渐想的成就,一种是实观的成就。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假想观和如实观。
我们先看假想观──此想成时:这个想是从水观变成大地,成就以后我们一一的观,这一一的观想就是依照前面的次第,先观柔软清净的水、变成冰、再变成琉璃、最后变成坚固的大地,最后遍满法界。那么,你必须要一一的、有次第的,由粗到细慢慢地让心中了了分明的显现出来,乃至闭目、开目都能够使令这个相状能够忆念不失,唯除吃饭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最难修行,因为肚子在消化东西,你就很难专注(应该也要说唯除睡觉),其他时间恒忆其事,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土。
粗是很粗浅的跟极乐世界相见。不过这个见,本经的意思不是用眼睛去见,而是用你的心去跟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有少分的相应叫做见。
(2)实观:
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
(二)总结观名:
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如果你是从假想观到最后成就念佛三昧,在三昧当中见到极乐国土,那就不可思议了。我们先简单说明一下:智者大师说假想观跟如实观的差别在哪里?
假想观是片段的,我们要先看到水、然后再转成冰、然后变成琉璃、然后再变成大地。你在作观的时候,你要一个一个次第的把它观出来,如果我们是这种次第的观,那表示我们现在还是在假想观。如果你观极乐世界的庄严,是一时顿现,互含互摄,你都不需要依次第,一坐下来,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一下子就显现出来,那你就是成就念佛三昧了。你不用从头开始了,你一坐下来眼睛一闭,极乐世界的琉璃大地、地下的光明地、地上的庄严、空中的种种莲华台宝阁,一时顿现,那你是成就念佛三昧。
所以说:假想观是次第的显现,如实观是一时的顿现,差别在这个地方。好,我们看这个功德利益,后面两段看经文:
(三)结益劝修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
事实上这地方,包括了前面的落日观,也包括水观、大地观。佛陀告诉阿难:汝能够受持以上佛陀的开示,受持干什么呢?为未来世一切苦恼的凡夫众生,心中有无量的烦恼罪业,招感各式各样痛苦的果报,他想要脱离他的烦恼障、业障、报障,说这个观地之法。我们能够如实观察极乐世界大地的清净光明,就能够灭除八十亿劫的生死之罪!这地方的生死之罪是指什么呢?就是生死重罪!我们平常很难忏悔的。智者大师说,这不是一般的罪:五逆、谤法这种重罪,特别重的罪。就是你这个罪很难透过事相忏悔清净,必须透过这种观想来忏罪。
舍身他世,必生极乐国土,心得无疑。你能够坚定大乘的信心、坚定你这个大乘的愿力,你不但是灭恶,还能够增长你的善根。当然,大乘最重要的善根,就是信心和愿望,信愿这两个最重要的善根。
(四)辨观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你能够照着经文所说的次第,一个一个来观,那表示你尊重佛陀的传承,就是正观;如果你是自己胡思乱想,和经文不合者,就叫做邪观,那就达不到灭恶生善的效果了。
本经的修学目的,前面有说过我们为什么要作观想呢?第一个净除罪障、第二个生诸佛前。当然,消除业障有很多种方法,你可以拜八十八佛、拜大悲忏,用你的心力起惭愧心来拜佛也是可以啊!但是智者大师在《观经疏》中说:《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的持名法门当中,能够灭除种种罪业,但是不能灭五逆谤法之罪,必须要靠观想,因为观想和佛陀的功德是直接接触的,因为你这个相状是佛陀开示的──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这个相状不是一般的相状,那是佛陀金口宣说出来的相状。
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是自力法门?什么是他力法门?就是说你按照佛陀的开示,一步一步的观进去,你已经得到十方诸佛,乃至与阿弥陀佛本愿的功德相应了──即众生心,投佛觉海。
在大乘经典上说,佛陀的功德,乃至佛陀的相好,你见到、闻到绝对不会空过。佛陀的功德要嘛你见不到,你只要见到,绝对不会让你空空的见到。说你见到以后结果没有怎么样,不可能。十方诸佛的庄严,你要嘛没有善根见到,你一旦见到绝对不会让你空过的。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来做说明,讲到婆罗门见佛的因缘:
有一天,佛陀带着僧团要到舍卫国去说法,当他要进入舍卫国之前,五百个天人就预先化成清洁工人到舍卫国去,把所有的脏东西全部清干净,天人化成清道夫把街道的垃圾全部清干净,迎接佛陀的到来。当时那些国王、大臣、居士也到路上去迎接佛陀,佛陀就带着诸比丘,很庄严的、安详的,慢慢的走入舍卫国。
这时候有一个婆罗门,他本来信奉外道的,他看到佛陀的相好之后,就突然讲一个偈颂说:见佛心踊跃,我看到佛陀就心生欢喜;忧者皆消除,所有的烦恼都消灭了;永度生死海,因为见佛的关系,不但是灭业障而且还能够了脱生死;稽首礼大安,我很至诚的顶礼佛陀。讲完之后向佛陀拜下去,这时候因为很虔诚,赞美佛陀又礼拜佛陀,佛陀就从口中放出五色的光明,绕他的身体三匝,然后光又回到佛陀白毫里。
就在佛陀放光的当下,这些三恶道的众生,比方说,畜生道的众生,当下就解脱了;诸天的天人看到佛陀这种光明,也都发了菩提心了。这时候,佛陀就走到婆罗门的面前,为他授记说:你因为赞美佛陀、顶礼佛陀的因缘,你三十小劫当中,不受三恶道的痛苦,天上人间,而且得到人的果报的时候,因为这样的善根而成就辟支佛。
所以经典上说:我们跟佛陀的功德接触,是见闻不空过,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解释一下。蕅益大师说:我们能够跟佛的功德接触,这叫做不思议的熏习。在修行当中,必须经常跟佛陀功德接触的,有两个宗派:
第一个是密宗,修密宗的人,这个密宗它是观那个唐卡、观上师的庄严相、观那个纥哩种子字。
第二个是净土宗了,直接把佛的功德,直接引到我们的心中来──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是则名曰香光庄严。所以净土宗跟密宗,都很重视这种清净法的熏习。就是说:我是一个业障凡夫,但是我可以修皈依,我把佛的功德,引到我的身口意心中,运转以后产生灭恶生善的效果。
但是有一个条件:你想要把佛陀的功德引到你的心中,你必须要尊重传承,它有修习的次第,你要照这个次第做。只有佛陀能够宣扬佛陀的功德!你看《阿弥陀经》为什么无问自说?蕅益大师说,因为没有人有资格问!佛的功德只有佛陀知道,谁有资格问佛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谁有资格问呢?因为没有人知道,就没有人有资格问,所以佛陀只好无问自说。
诸位你看看,只要是修行的道理,一个凡夫要修什么样的法门?让我慢慢的灭恶生善?讲道理的你看看,大乘经典说的人多得去,不一定是佛陀;舍利弗尊者讲几句、须菩提讲几句、文殊菩萨也讲几句,佛陀都说如是如是,佛陀都可以印证,讲道理那很多人都可以讲出来,但是讲到极乐世界、讲到佛陀的功德的事相,没有一个人有讲话余地!因为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你没有曾经拥有过,你有资格讲吗?你有资格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吗?你看看《阿弥陀经》、你看看本经,从头到尾只有佛陀宣说,没有人敢讲半句话,因为只有佛陀彻证诸法实相,他才可以从空出假,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引导众生慢慢的进入到他的领域去,连等觉菩萨都没有资格去宣扬佛的庄严,没有资格。
所以一旦是赞美佛陀庄严的经典,你打开看看,菩萨没有一个人讲话,就是静静的听,因为只有佛陀有资格开方便门。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就是说你要达到这种功德庄严,你必须要遵从佛陀教导的次第,不能有任何差错,而这个次第也只有佛陀可以施设。
(第八讲)
请打开讲义第十六面,辛四、树观。
天台智者大师讲到我们修行的次第,他讲到有通、别两种:有些修行是可以融通的,比方说我们到底是先修小乘再学大乘?还是先学大乘再学小乘?这就很难讲了。有些人他先修小乘,然后他能够修大乘,回小向大;有些人是先把大乘的思想弄清楚,再用小乘的方法加以对治。这个就是良由众生根性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
所以佛陀在讲到很多自力的修行法门,佛陀的答案都是不确定的。对这个人这样讲、对那个人那样讲,这叫应机说法。在自力的圣道法门当中,佛陀用通的角度来宣说法门是融通的。到底是怎么样呢?没有标准答案,经常是这个样子。
但是一旦是属于他力门本尊相应的法门,我们怎么跟本尊感应道交,规矩就很多了,佛陀是用别,一种次第的教授。在密宗和净土宗的观想当中,次第不能有任何差错,因为这个是属于事相──托彼依正,显我心性。我们是假借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来开显我内心的善根、来灭除我的重罪,这种次第就很清楚了。
蕅益大师说,这种属于他力门摄受的,肯定是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过来人只有一个──就是佛陀,没有人有资格宣说。所以我们在研究本经的时候,这个次第就很清楚了,跟你研究楞严经、研究其他的教理,那你可以把前后混着修都没关系。但是只要讲到本尊相应法的东西,这个就要一一观之!
你看佛陀在这个地方,你的次第要很清楚,先观什么,再观什么,再观什么,最后什么都很清楚。作是观者,名为正观,如果你不是如此观者叫邪观,把这个的次第强调出来。
我们看第四个树观。这个依报的观法,它是越观越复杂,由粗到细。前面落日观,取它的光明相,是最容易观的。然后再观大地,取琉璃地的清净,大地能够离一切相,表显菩萨的愿力是没有杂染的。光明表示智慧,大地表示悲愿,那么树观就讲到庄严了。
菩萨的功德、菩萨的波罗蜜就是:光明相、清净相、庄严相,在依报的主轴相状有三种相状。到这个庄严相,树观就表达无遗,把这个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它的互含互摄就有详细的描绘。我们先看前面的三段,看经文:
辛四、树观
(一)结前启后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
好,我们来说明,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你地观想以后,接下来观什么呢?观宝树。所以他那个观是由粗到细,由粗的光明清净到微细的庄严。它是一步一步的往里面观。那么这个树要怎么观呢?
(二)观相之法
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
观宝树者,一一观之。跟前面的道理一样,有次第的。这个地方的次第,是先观树的树干、再观它的小枝、再观叶、再观华果,枝杆花果是由粗到细观下去。怎么观呢?首先,你要取一个单位,因为极乐世界的树很多,有很多树,不是一点点树,所以它用七重来作一个小单位,叫七重行树。
七重行树我们解释一下:
它是一重的宝树,中间有一重的道路;再一重的宝树,一重的道路,如是到七,叫七重行树。当然极乐世界的树,不是七重而已。它这个地方是说,首先先作七重行树,因你取太大的单位你也观不来,所以一般是以七为一个极限,先取七重当一个小片段,观想成功之后,你再把它由此类推,再观想它遍满极乐世界,是这样子的。
以七重行数为一个小单位,那每一棵宝树,要观想多高呢?八千由旬。这个由旬有小、中、大,最小的是四十华里,中的是六十华里,大的八十华里,我们姑且用最小的是四十华里,四十华里就有八千由旬,三十二万华里,极乐世界一片叶片,就比台湾还大,所以它那个都是一个很广大的境界。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极乐世界的宝树,有很多七宝所成的华、七宝所成的叶,无不具足。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七宝不是娑婆世界的七宝,但是极乐世界那些宝,我们娑婆世界没有,所以只好用譬喻的方式,用我们已知的东西来譬喻未知的东西,是引用七宝来作譬喻。这个地方是讲到观相,必须要有次第、先观树干、再观枝叶华果,慢慢的观进去,无不具足。我们再看它华叶的相貌:
(三)色光映饰
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一一华叶,作异宝色。
那么极乐世界的树叶和华朵,有不同的光和不同的颜色,比方说这以下讲出譬喻:在青色的琉璃当中,出金色的光明;在绀青的玻璃当中,出红色的光明;在红色的玛瑙色当中出砗磲,砗磲是白色的光明;在白色的砗磲当中,出绿色的真珠的光明;乃至珊瑚、琥珀等一切众宝,它的颜色光明,是互相参杂、互相照耀、互相装饰的。极乐世界的的五尘,前面说过是互含互摄的,为什么呢?你看诸天的宝物,诸天的宝物是单一的,光明就是光明、颜色就是颜色,因为诸天的光明是业感缘起。
所以一般慈善家在做善业的时候,第一个他没有我空、法空的正见,没有空正见。第二个他没有菩萨的愿力。所以他造善事,往往是怎么样?叫做一时兴起;他突然间跑到菜市场看到一个众生很可怜,启发了恻隐之心,就把它买下来放生,他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我一时的生起恻隐之心。所以慈善家做善业,他第一个善业和第二个善业,没有连贯性,他没有一以贯之,没有贯穿所有善业的愿力。他没有这种贯穿性。一般的慈善家,他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他生命没有一个智慧和愿力来贯穿他的身口意,没有说吾道一以贯之,没有这个东西。他完全是想啥就干啥去了,就这样子。所以他第一个善业跟第二个善业没有连带性。
菩萨修学善业就不是这样,菩萨修学善业有空正见、有菩提心,所以叫做什么?菩萨的善业叫做波罗蜜啊!人天乘没有波罗蜜,二乘也没有波罗蜜,一个阿罗汉去布施,也不能叫波罗蜜,叫善业。只有菩萨去布施、去持戒,后面加一个波罗蜜,因为他有道啊!吾道一以贯之!菩萨的所有善业,一定是跟般若智慧相应,一定跟他的菩萨本愿相应,他有光明有大地,大地能够摄持所有的树木华草,所以得果报时,他的功德就不可思议!互含互摄。
所以你看菩萨在那个《摄大乘论》上说:菩萨行布施的时候,他是依止菩提心、空正见,他布施的心态也具足了持戒的心、忍辱的心、精进的心、禅定的心、智慧的心,六度都具足了。他布施时不是只有施舍的心,还包含了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因地的善行是互含互摄,得果报时,当然也是不可思议,互含互摄,叫做法界缘起,这个跟我们业感缘起、跟我们诸天的业感缘起,是不一样的!他的颜色光明是互含互摄的,这叫波罗蜜。
到前面三段都只是一种纲要的总说,其实真实的宝树观,是在下一段,它就解释得很详细,它的庄严相是怎么回事?它有什么样的功能呢?我们看华树的庄严,这个地方总共有四段,我们把它念一遍:
(四)华树庄严
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
我们解释一下,我们在观察宝树的庄严,分四段来观察:第一个先观宝树里面的宫殿,这讲到宫殿的问题,居住的环境。妙真珠网,弥覆树上。这个宝树当中,有很多真珠所串的真珠网,弥覆,满满的覆盖在七重树上。就是树上有很多的真珠网,在每一棵的宝树上,有七重的宝网,这个七重的宝网就好像是七重的宝塔,它是一重网、一重网、一重网,有七重,就像宝塔的高度一样,越来越高,有七重的真珠网。
这七重的真珠网是干什么的呢?每一个网当中,有五百亿个微妙的香华所成的宫殿,这宫殿就像大梵天王所住的宫殿一样,那么这个宫殿是干什么呢?极乐世界的诸天童子,自然在中。童子,是譬喻相貌庄严的天人,极乐世界的人民是住在地上,他那个楼阁是从地上盖上去的。但是极乐世界的天人,是住在树上的真珠网当中的这些宫殿,诸天童子自然在中。
每一个天人、每一个童子,他的身上都有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释迦毗楞伽就是翻成如意,叫如意宝珠。挂在身上来做一个装饰,这种如意宝珠,它放的光明能照耀百由旬,就好像有一百亿个日月一样互相的照耀,是没有办法形容的。树上的众宝,也是互相的间隔、交错,它的颜色也是最为殊胜的。这是讲到极乐世界的宝树,有七重的真珠网,而每一个真珠网,都有宫殿,诸天童子就住在宫殿当中。讲到这个宝树的功德,再看它的华:
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
宝树是行行相当,它这个宝树的排列,每一排列有一定的次序。叶叶相次,树叶跟树叶之间的间隔也有一定的章法。在这众叶当中,有种种的华、开种种微妙的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七宝庄严的果实,所以极乐世界的华果是同时的。我们娑婆世界是先开华,等华谢了之后,果实才出现。极乐世界是生诸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这是比喻菩萨修因、证果是同时的,因为他称性起修──因地的心性就有果地的功德,所以是因果同时。
这是讲到华,以下再讲到果。
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
每一片树叶,它的纵就是竖,广就是横,横竖有多大呢?二十五由旬,大概是一千华里左右,它一片树叶比台湾还大。树叶有千种颜色,有百种的画。所谓树叶上的画是指什么呢?就是树叶上有叶脉,它的脉络就好像是一幅很精美的画一样,很像画一样。
如天璎珞,就像天人所挂的璎珞,很有次序也非常庄严的样子。而这当中有很多的妙华,它是什么颜色呢?它是紫金磨色,就好像是一种光明的火轮,宛转的移动在树叶之间。在极乐世界的树叶,它的光明是会流动的,前面讲到的光明是静态的,琉璃色当中有金色的光明、玻璃色当中有红色的光明,前面的光明是静态的。这地方树叶上的华,会释放出光明,这个光明是跑来跑去的,就像旋转的火轮,在树叶华之间旋转,它这个光明是从下面跑到上面,从上面跑到下面。后文讲到池水,极乐世界的功德水,也是流动的,所以它的庄严有静态的庄严和动态的庄严,就是它的光明是跑来跑去的。
涌生诸果,如帝释瓶。极乐世界的华,华的这个地方,有这个果,有各种果实,这果实有什么功能呢?就像帝释的宝瓶。帝释有一种宝瓶,能够所求如愿,极乐世界的这个果,也是可以让我们所求如愿,你向极乐世界的水果祈求什么东西,它能够让你心想事成,如帝释瓶。帝释是指释提桓因,他有无量的上品善业,所以招感一个宝瓶。你到极乐世界你有无量无边的水果,都可以让你所求如愿!
我们再看这个水果有什么好处呢?
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
极乐世界的这些果,它是放大光明,在光明当中,能够变化成很多的幢幡,乃至无量的宝盖;在宝盖当中,能够现出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诸佛,弘法利生的事业。十方诸佛在哪一个地方行布施波罗蜜、弘法波罗蜜、各式各样的波罗蜜,种种的佛事,我们都可以在宝盖当中看到,在这个极乐世界华的果实当中,看到十方诸佛的弘法的事业,乃至于十方的国土的庄严亦于中现。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这什么意思呢?这个果实出现十方诸佛的国土,是什么意思?有人问蕅益大师说,十方世界这么多佛土,为什么偏赞西方净土?你看中国的佛教传承里面,几乎讲到净土,绝大部分都讲西方净土,少部份讲弥勒净土,极少部份。那么为什么十方诸佛的净土偏赞西方净土?乃至在《阿弥陀经》当中,释迦牟尼佛赞叹极乐净土以后,后面的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异口同声赞美阿弥陀佛净土的庄严?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蕅益大师说的因为往生西方就等同生十方!
表面上我是很狭隘的锁定西方净土,表面上,我锁定一个目标,把求生西方当作我生命的唯一的目标,我因地锁定一个目标。但是果地上我往生西方净土以后,我等同往生十方国土。这地方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说,为什么生西方就是生十方净土呢?因为你到了极乐世界,你可以受用十方诸佛说法的情况,你可以同时看到药师佛说法、你同时看到普光佛、普明佛说法,这是十方世界所没有的!
所以蕅益大师说:极乐世界的规划,特别对我们凡夫众生有很大的帮助!他说:十方凡圣同居土,没有人做出这样的规划。你到了极乐世界,你在凡圣同居土能够受用的,几乎是等同实报庄严土的互含互摄的功德,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十方的佛土,四土是清楚分明,你有什么功德,你就到哪里去;你是带业往生的凡夫,就到凡圣同居土去;你是法身菩萨,就到实报庄严土去。凡圣同居土绝对不可能说在一个果实当中,看到十方世界诸佛的显现,不可能的!这是什么境界啊!这是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法界缘起啊!那没有初地以上菩萨,你不可能有这种功德相。
但是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就有这种情况,不可思议啊!如果我们来比较各佛土的实报庄严土,那这个佛土没有好坏。药师佛的实报庄严土,到极乐世界的实报庄严土,我们很难分出,因为到了实报庄严土的时候,都是法界缘起。但是比较凡圣同居土,一个带业往生的凡夫,去受用凡圣同居土,那我们真的要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极乐世界是最为殊胜的!就着凡夫来说,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某种程度偏重在生死凡夫,对我们生死凡夫阿弥陀佛帮助最大,所以才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如果我们是生死凡夫,这句话是对的,的确是这样。因为他的四土是互含互摄,横具四土啊!一个凡圣同居土的众生,能够受用实报庄严土的功德,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得出来──宝盖当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这个是实报庄严土的境界!我们看最后的总结:
(五)观成之相
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
(六)总结观名
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这地方讲到功德相状,就是说我们在观树时,也应该次第观之,凡是观极乐世界的庄严,一定是有次第的,怎么观呢?先观它的树干,再看它的细的枝叶,最后是华果,然后再观成七重行树,再慢慢的扩大到整个的极乐世界。你必须要次第观之,而且是了了分明,不能有任何的模糊或含糊笼统,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宝树观的时候,在依报观可以说是把极乐世界的庄严,我们看是一览无遗,光明中有宝物、宝物中有光明,把光明相跟清净相整个表现出来。古人在讲这个宝树观,有一首偈颂,可以跟大家分享:
五百亿童华里住:这是说有五百亿天人,住在宝树华上,真珠网当中的宫殿里。说这个树是干啥的?是用来住的。
三千世界果中藏:那么你住在宫殿里面,你可以透过前面的华果,看到三千世界的十方诸佛,正在宣扬佛法的相貌,你等于是坐地参方,根本不用去亲近十方诸佛,广学无量法门。你就在极乐世界里面坐着,就能够亲近十方诸佛,这就是我们说的坐地参方。
自心种子栽培得:而这么多互含互摄的功德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也是我们在因地的时候,忆佛念佛栽培所成的。
各各撑天柱地长:由于因地的庄严,成就果地的圆满;各各撑天柱地长,就是指果地的功德都圆满了。
我们要知道,在观想过程当中,当你起观,不管是观极乐世界的光明相、或者是清净相、或者是庄严相。你心中一旦出现一个相状的时候,你要知道你的心在你的生命当中,产生了两道力量:
第一个、弥陀的加持力。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是说:如果你能按照佛陀所教的次第而观,你等于是把佛的功德,引到你的身心世界,你把佛的光明功德、庄严功德都引进来了,所以说是佛力不可思议,你已经进入佛陀的功德庄严。
第二个、心力不可思议。
你能够从这个地方,慢慢启发自己的善根,这叫借相。我们现在自己要生起善根有困难。比方说,你为什么需要借这个相呢?你有本事自己就生起善根,有困难。凡夫要仰仗佛力,先借十方诸佛的功德相,但是重点是怎么样?借相修心!关键还是要把你的善根启发出来,透过光明相来启发我们智慧的观照力。做什么呢?不要老是跟着感觉走,要用光明来观照,透着清净的琉璃地启发菩萨的悲愿、透过这个庄严相来成就菩萨波罗蜜的功德,借这个相某种程度是来修我们的心。所以除了佛力之外,我们自己的心力也是很重要!
就是说我没办法带动我的心力,我是生死业力凡夫,要有人帮我拉一把,佛力来带动我。用果地相就是说:用已经成就的果地功德,来带动我因地的心。我们很难自己生起善根,很难!但是你慢慢慢慢的观想,把极乐世界观想久了以后,你发觉你的心态会改变──不思议熏不思议变!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讲到释迦牟尼佛因地的修行,释迦牟尼佛过去在波罗奈国,发生一件事情。波罗奈国有一个国王,晚上作了一个梦,在梦中看到一只金光闪闪的金毛兽,这个大小像狮子一样的金毛兽。全身放大光明。国王看了起大欢喜,他想:要是能把这个金毛兽抓过来,把它杀了,毛剥下来放在我的宝座上坐着,那可是非常荣耀的事情。所以当他从梦中醒来之后,他就重赏说:哪一个猎人帮我抓到这只金毛兽,我有重重的财富和官爵的赏赐,当然很多人 就到深山去找这个金毛兽,找了几年,都没有看到金毛兽的踪影。
这其中有一个猎人,在几年以后,他要去找金毛兽的时候,不小心从山上滑落到山谷去,跌倒受伤,身上流血。这时候白天过去了,晚上即将到来,他又饥又渴,身上又流血,引来很多的虫来咬他的身体。就在他绝望之余,突然间眼睛一打开,看到了金光闪闪的金毛兽,就在他的面前出现。金毛兽看到猎人受了重伤,即将死亡,就对他起了慈悲之心,金毛兽把他叼起来,把他送到浅水的地方让他喝水,然后又找了很多水果让他充饥,吃完之后他就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起来的时候,他看到金毛兽在他旁边,一个晚上照顾他,他是又感动又矛盾,心中就现出忧愁的样子。金毛兽看到他的表情,问说:你为什么闷闷不乐,有忧愁之相呢?猎人回答说:说实在的,我为了找你,可以说是倾家荡产,几年来就是为了要找你。现在终于让我找到你。但是要是把你杀了,我就是忘恩负义的人,因为你救了我一命;要是不杀你,多年的愿望又不能达成,所以我非常矛盾!
这个时候金毛兽就思惟,他就看着这个苦恼的猎人以及他心中的期待,又看到满地的虫为了咬猎人身上的血,在那个地方充满了饥渴。金毛兽就如是思惟说:我生生世世就是为了贪恋这个身体,我也不能做出什么功德,现在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满众生的愿。于是金毛兽就说:这样好了,我去撞树,把我的血肉,布施给地上的这些众生,等到众生吃完之后,再把我身上的皮剥下来送给国王,就能够满足你的愿望,也满足地上虫子的愿望。
金毛兽说完话之后,就开始作愿:第一个、它发愿吃到它血肉的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第二个、凡是吃到它血肉的众生,未来都能成就无上菩提。它的善业还有这个咒愿力。他作愿以后就自杀了,自杀以后就生天了,因为这样而死亡,它发了善愿,升到天上去了。那么这个想要皮的国王是谁呢?就是提婆达多的前生。咬它肉的这些八万的众生,就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最初度的八万天人,发了菩提心的这些天人。
所以释迦牟尼佛修布施的时候,他说过:三千大千世界,没有一个地方不是他舍生命处。当然,我们除了看到释迦牟尼佛的善业,更重要的是看到他的本愿,这个地方很重要!一个宗教师跟慈善家最大的差别,他有愿力的支持──本愿功德。如果你在修善业的时候,没有生起菩提心、空正见,你就不可能产生果地上互含互摄的庄严。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啊?
诸位可以想一个问题:如果你以一种狭隘的自私心去忆佛、念佛,阿弥陀佛是菩提心,你的心是狭隘自私的,这两个能够心心相应吗?对不对!昙鸾大师在《往生论》的注解上说:如果你不发菩提心来忆佛念佛,没有广大的胸量──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没有愿作佛心、愿度众生的心,以这种心态来念佛,你就是看到极乐世界很漂亮,为了乐故而欲求往生,我看到极乐世界很快乐,所以我也愿意去,结果你不能往生!因为你为了追求快乐,刚好跟诸天相应,诸天就是提供你快乐,所以你不发菩提心,你把忆佛的功德,本来是一颗摩尼宝珠变成糖果。
印光大师说:因为你不发菩提心,本来是无量功德庄严的东西,变成一种狭隘的业果,那就变成什么?变成受用诸天有漏的快乐果报,带着满身的贪欲烦恼升到天上去,你这样享受快乐后遗症很严重,因为贪欲特别重,乐报受完之后来到娑婆世界,很可能会堕到三恶道去,因为你透支了,福报透支太厉害了。
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阿弥陀佛的圣号,都是无量的功德庄严,佛力不可思议,但是进入到你的心中之后,到底是一种无量庄严的法界缘起?还是一种狭隘的有漏业感缘起,你的心态就很重要!所以我们讲借相修心,你本身的心态很重要,这一点在阿弥陀经讲得不多。我们看《阿弥陀经》,蕅益大师虽然把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会归到三力不可思议,某种程度偏重在佛力不可思议。他最后的会归是:因为有佛力的加被、名号功德的加被,所以才有这种功德庄严,鼓励的性质多。
但是你看观经就不一样,智者大师说啊: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某种程度就是说:借佛的功德庄严,来启发你的菩提心!你菩提心还得生起,只是说借佛的功德庄严,来启动你的菩提心。如果你看到这些庄严相,没有启动菩提心,还是贪爱的心、自私自利的心,那这些庄严相以后变成天界的有漏果报;如果你看到这些庄严相,果然发起你的菩提心,那你就是念念在成就你未来的净土。
本经在忆佛、念佛的时候,讲到两种力量:第一个是佛的力量,第二个是心灵的力量。但是本经是偏重于心力不可思议,是用佛力来启动你的心力,叫做借相修心。这些庄严相如果不回归到你的心性、如果还启动不了你的心,那就没办法。你必须把这种光明相、清净相、庄严相,用来启发你的菩提心、启发你愿作佛心、愿度众生心。如果这些相能够启发你的菩提心,那这些庄严相跟你的菩提心一接触的时候,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那就是你未来的净土庄严!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借相要修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
好,我们看池观,我们先把这个第一段跟第二段念一遍:
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 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
这个观,我看我们下次再说好了。我们回答两个问题:
【学员提问】:请示法师,愿力跟八识是否有关?愿力是否为第八识的种子之一?临终的时候,乱心位起,以愿力以何种生起大作用?
【师父回答】:当然跟我们的八识有关,因为我们活在八识。我们现在是带业修行,或者说带着烦恼在修行。那肯定跟八识有关,识,这个识有两层意思,第一个跟业力有关,我们是业力凡夫,这个识它跟心,心就是清净的,这理论上我们是追求心,但是实际上我们活在识。
第一个,我们摆脱不了过去的业力。虽然我们尽量要脱离过去,我们规划未来,但是你很难离开你的过去,太难了。我们过去所造的善恶业,我们要无条件地概括承受。当然,你业力轻你今生修行可能比较顺利。你业障重你今生障碍重重,但是这个业力不足以决定好话,因为顺逆皆方便,有些人业障重,他启发他的道心,也可能。
所以业障轻重,不表示你的成败得失,不一定,但是你要有善根很重要。你要没有善根那就很难修行了。佛法不怕你业障重、也不怕你烦恼重,但是你没有善根,就没办法了。因为佛陀没办法启动你的善根,没办法,因为这个修行不能替代的。
修行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主动要修行。我真的要改变了,什么东西都可以被动,你看你上班哦,你不上班,你没有真的上班也没有人知道了,反正你到时间打卡下班就走了,你有没有在上班没有人知道,但是修行你不想修行,谁拿你都没有办法,所以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你自己愿意改变。你看做母亲的说:唉呀你要去拜几拜,这是方便。他不想拜,通通没有用。
一个人修行,什么叫修行上路?就是我真的要改变了,那种众生的愿力发起来了。你就有希望,你生命真实的变化是从那个时候,当然所有的善根就是以菩提心为根本,你真实要做改变了,我从今以后不想做凡夫了,我要愿作佛心,我要作佛要度化众生,我要为佛教干一点实事,为众生做点事情。你这个愿力发起来你就有救了。你才可以从过去的烦恼业力里面,看到一处前面的光明,从过去跳脱出来。
所以你要超越过去一定要发愿,一个人要摆脱过去有两种智慧,第一个智慧,一个愿力,但智慧很难,空正见真的很难。菩萨修行没有几个靠空正见,都是靠愿力的。不能拜要他拜,不能专要他专!就是那份坚持!哪几个把烦恼空掉了,没有嘛。我们还是觉得说,生病那种感觉,痛苦的感觉,还是真实的是吧。
空正见我们凡夫只是在寂静中相应,在动中很难相应,那菩萨的空性薄弱,靠什么?靠的是绝不放弃、愿力!那份的坚持!那如果你的愿力也没有,那就完了,那就变成善业,善业不足以庄严净土,你们要知道,极乐世界是出世间的功德。只要是超越三界的,都要有善根,善业不行。善业是成就人天的安乐的果报,要有善根才能构成出世间的功德庄严,我们佛法的善根有慈悲、智慧跟愿力,当然你慈悲跟智慧,这个我就不知道修得怎么样,但愿力是最重要最根本的菩提愿力。
当然我们的成佛的愿力是跟净土结合,我们是为菩提道求生净土。有些人说你们净土宗的人很自私啊,也不来娑婆世界流转,先到净土去。其实你话不能这样讲了,我们是为了成佛而到净土去,充实自己再回入娑婆,这个也是佛陀的规划,这叫做智增上菩萨。
但是即便到净土去,也是有成佛的愿力。这个地方是讲出什么事情呢?就是说心在持法、法在持心,当我们开始修行的时候,你那一念心去操纵佛陀的功德的时候,佛力的加被没问题,这个佛已经准备好了,你的心态准备很重要,你准备好了没有?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不断的熏习,但是你本身的善根要够,才带动起来借相修心。如果你善根不够,这个相也修不起来。相在熏习你,你的善根迟钝也带不起来。到最后这个相变成成就安乐果报。
所以你本身的准备很重要,尤其是菩提的愿力,愿作佛心,愿度众生心,所以你看后面的果地功德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所有的修行回归到三心,这个三心就是菩提心嘛。
你可以暂时不产生行动、你也可以什么事都不做,你说我没有能力做善事,没关系。但是你不可以没有这种心态,你没有能力做慈善事情佛陀不怪你,因为菩提心本来就有愿菩提心,有行菩提心,菩萨本来刚开始先修意乐,先从功德回向,先随喜嘛。没有人说一开始发菩提心就付出行动的,没有。你今生可以因为因缘不具足,做的很少很少的慈善事业,这不是问题。但是你连这种心态都没有,那就完了,你连这种希望都没有,那就完了,那就什么都不用谈了,那就谈不上什么所谓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就没有这件事情,那就是人天福报了,不是功德庄严。
所以,你的菩提心是一种心态的准备,这个是修净土的根本。你有这种愿力,你可以暂时不产生行动,但是你必须有这样的愿力。这样子,你有这个愿力的种子,在透过名号的加持,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启动,那就是托彼依正显我心性。
你只要有这个愿力、有求生净土的愿力,有愿作佛的愿力、有度众生的愿力,阿弥陀佛就有办法救你。你不一定要做很多事情,但是如果你连这个愿力也没有,那没办法了。因为你根本不想改变,你不想成佛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有自觉,那么佛力才可以加持进来,这是第一点。就这个愿力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我们的心力的代表。
【学员提问】:请问师父要怎么修行才能够达到预知时至?
【师父回答】:预知时至可遇不可求了,要有念佛三昧。当然我不知道诸位善根怎么样,可能你前生修得很不错,只是临终一时的颠倒,现在变这个样子,那就有可能,你前生修的差不多了,只是临终的时候被某一种因缘牵绊了。
但是一般来说,我建议大家,你不要做这种想法,不要有这个求预知时至的念头,我说个道理你听听看,印光大师说修净土宗的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老是去设定某一个目标。因为这个会形成障碍,我曾经在过去在北斋上课,有一个居士跟我讲说,师父我一定要站着往生,我说你不要发这个愿,你求临终正念就好了,你站着往生,你万一站不起来怎么办?你就讲说,哎,你把我扶起来,那你不是勉强是啥呢,是吧。
修行你自然功力到了,水到渠成。不要设定那种你看不到,就是说你相信你有这个因地就有这个结果,你只要检讨你的方向对不对?你走的道路对不对?然后保持进步,让生命保持活水,我今天比昨天进步,明天比今天进步,然后绝不放弃的往前走,只问耕耘,你自然会有收获,不要设计一个太高的目标,反而变成挂碍了。
我们应该以求生净土为目标,至于用什么方式求生,不要设定太多了。反正我要求临终无障碍正念分明往生净土,至于你是站着走,坐着走,躺着走,都没关系了,是不是,预知时至都没关系。因为这个东西都可遇不可求了。生命是无常的,我们要面对无量的过去的业力,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只能够把握:我今生对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我绝不放弃!我请求佛力加被,我也祈求我自己的善根,尽量表现出来。
所以你不要设定一些,太多一些事项的目标,我们凡夫只能够定一个方向性的引导,无障碍、保持正念往生净土。至于太多的结果,很多东西不是你说的算啊,不是你说的算。
(第九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七面,辛五、池观。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过程当中,有两种力量是不可思议的:第一个、是我们内在心灵的力量不可思议;第二个、是外在佛陀的加持力也不可思议。一般来说,圣道门的修学,偏重我们内在的心力,我们打开《金刚经》、《楞严经》,乃至《法华经》、《华严经》,它是教导一个菩萨,我们这一念心要怎么样能够发菩提心、怎么去修六波罗蜜,去突破我们自己的障碍,去建立诸佛的功德。
那么在这些经典所诠释的,都是在把我们的心灵的力量把它发挥出来,以心力去创造你的生命──心力不可思议,这是一种传承。另外净土宗的修学,比较偏重于佛力。
佛力是什么意思?就是虽然佛陀灭度了,或者佛陀没有在我们身边了,但是佛陀有法身,法身常住、无所不在啊。佛陀一念清净的法身,他有无量无边的大悲愿力,恒常在照了我们、恒常在加持我们,只要我们忆念他的圣号,我们就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把佛陀的力量引导到我们的生命当中。这个就是蕅益大师说的,叫做转他成自。
我们透过忆佛、念佛,把佛陀的力量转成我们的力量,做一种转换。佛陀的力量本来是佛陀受用的,但是我们透过种种的善巧方便,能够把佛的力量转成我们的力量,这个是佛力的加被。我们从本经的规划来看,《观经》它的修学宗旨,是把心力跟佛力结合,怎么说呢?《观经》的修学宗旨在智者大师的《观经疏》里面,主要就是一句话而已: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智者大师是以一心三观,来统摄本经的观想念佛,它的次第是如何呢?首先,先观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当然这个是空观,在修习本经之前,他是要先空掉我们一切的颠倒妄想。我们在娑婆世界打滚太久了,累积很多很多的妄想,很多的生命记忆,不管是好的坏的,都在我们心中留下了痕迹。那这怎么办呢?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我们必须把一切的妄想消灭了,回归到一念的清净心,就是用空观的智慧,把心带回家,来做第一件事情。如果我们修止观,不能把心中的妄想消灭,你要夹着妄想修习止观。就很难成功。
所以修净土的人,你本身要知道两件事:第一个、破妄,第二个、显真。你要把娑婆世界的相要慢慢的减少。在本经很强调相,在《观经》里面说:你今天心中经常忆念什么相状,你就会跟这个相状感应道交。它认为我们心中的相状,对我们生命是有引导性的,你一天到晚忆念娑婆世界的相状,你来生一定到娑婆世界去了。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娑婆世界的相状消灭掉,把整个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清净心,把一切的相状消灭了,把它回归到一念的清净心,那么接下来干什么呢?
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假观。从一念的空性的清净心当中,提起本经的观照。比方说:落日观、宝树观、楼阁观,乃至阿弥陀佛观等等,从清净心当中又建立一个新的相状,来作我们生命的引导,来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所以它是先修空观破妄,再修假观来显真,叫破妄显真。
本经的结构很清楚的把心力观想的力量,跟阿弥陀佛的加持力结合在一起,心力跟佛力的加持两个结合。
好,我们看这个经文,辛五的池观。前面的宝树观,是讲到这个宝树跟楼阁是不可以区分的,因为宝树中有楼阁,楼阁一定是在宝树当中。所以这个宝树是讲到我们住处庄严,一个极乐世界居住的环境。这个地方的池是七宝池,是讲这个生处,我们受生的处所的庄严。我们先看前面两段:
辛五、池观
(一)结前启后
次当想水。
(二)明标池体
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 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
次当想水,这里的水跟前面的水观,不太一样。前面的水观,水是沉静不动的,是一种寂静状态,因为它那个水是要作琉璃地的一个准备工作,所以前面的水想是琉璃地是静态的。这个地方的水是什么呢?是指八功德水,它是动态的。前面的水是要表显极乐世界的大地庄严,这个地方的水,是要表显极乐世界水中的莲华,乃至于这里的水能够演说种种妙法,所以水是流动性的。我们看经文就清楚了,所以这个水跟前面的水不太一样。
那么怎样观八功德水呢?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首先标出极乐世界的水,是怎么回事?是八池水有八种功德,它是澄净、清冷、甘美、润泽、轻软、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有这八种功德。这八功德水应该怎么观呢?
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
它说每一个八功德水,它是七宝变化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个水的颜色,它的颜色有七宝的妙色。当然极乐世界的宝是柔软的,它是其宝柔软而不坚硬。那么极乐世界的水是从什么地方来,从如意珠王而生。这个地方很重要,我们娑婆世界的水,是从云层下雨下来的,极乐世界的水,它那个八功德水,诸位你要看极乐世界庄严图,八功德水中间,它一定画一个如意宝珠,然后从如意宝珠当中,就像那个喷水池一样,有十四个方向,把这个水喷出来。
如意宝珠的意思,是说八功德水,它有随心自在随众生的欢喜。它的温度、各种味道、甘美等等,都能够随众生的心意,自在变化。从如意珠王出来时,分为十四个方向,古人解释这个十四支,认为是表法,他把十和四分开的,十就是这个八功德水,它是遍满十方没有欠缺的;四,表示八功德水有常、乐、我、净四种功德,这叫十四。就是它的前后左右上下十方,每一个方向都是常乐我净,叫十四。
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
每一个支流,都是有七宝的妙色。前面有说它是七宝所成。那么以黄金来做这个道路,七宝池它的本质当然是七宝,但是它四边的这个水池的岸边,是黄金的,在池底有金刚的宝沙。智者大师解释说,为什么池底是金刚沙呢?因为这个水,它的功德是佛的不生灭心所变现出来的──金刚不可破坏,表示坚定而不可破坏的意思。这个地方先把水的本身的相貌讲出来,但是本经的结构,主要讲这个水是讲两个重点:一个是水中莲华的庄严,一个讲它可以说法。下一段才是这个观想的主轴。我们看下一段:
(三)莲华庄严
一 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 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
这个水,当然有它的功能德用。在每一个水池当中,它都有六十亿的七宝莲华,它是承载莲华的,而且每一朵莲华的体积,它的周围有十二由旬。我们一般到极乐世界,你不是马上去住楼阁,不是这样,一般的人是先在莲华待一段时间,到后文九品往生就会知道。有些人时间长,有些人时间短,就像我们投胎娑婆世界,也不是马上就生活了,而是在母胎十个月。那么到极乐世界也是一样,它是莲华化生,你品位愈低,你待的时间就长一点,你品位高,你的华就容易早一点开。总而言之,我们到极乐世界,是先在莲华作一个过渡的生活,所以这个必须介绍。
(四)水演妙法
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
这莲华跟水的配合,是有作用的。这个摩尼宝珠流出来的水流注华间,它在莲华的华瓣当中流动,而且顺着宝树,这个宝树应该是八功德、七宝池旁边的宝树,它不但是在莲华当中流动,而且它还跑到岸边的宝树是上下的流动,不是静态的。那么水一流动起来,肯定有声音。这个声音是做什么的呢?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乃至于赞叹诸佛相好。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
这个地方是诠释极乐世界所说的法。当然佛法跟世间法最大的差别,就是佛法有解脱分,它有解脱的功德,它能够了生死!你看你信基督教、一贯道,它的教义能够让你升天,但是不能了生死。所以佛法不共于外道的地方,就是它有空性的智慧。空性的智慧,在天台宗的诠释主要有三个内涵:
第一个、是以众生法为所缘境:
它观察的所缘境是以众生法,空性的智慧以众生法为所缘境,就是小乘法。它是从苦谛下手,它是观察我们的身心世界是无常的,小乘的法它是从无常去体会,我们生命会有变化,你比方说年纪大一点就有感觉,你现在的相貌跟年轻的时候不一样、体力也不一样。
所以在整个生命当中,我们得到一个人的果报,我们的生命就有一种极度的不安全感。不管你福报大不大,你心中没有安全感,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因为娑婆世界你没有一个人敢说他永远住在娑婆世界,谁敢说你永远住在娑婆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过客,我们来到娑婆世界都是随时准备要走的一个客人!
在《楞严经》上说,你今天到一个地方去挂单,它说你是挂几天,只是时间长短不同。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来娑婆世界,没有一个人可以长久住世的,这个就是无常。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要走,这死亡的威胁,所以福报愈大的人,面对死亡愈害怕,因为他不想失去这一切。在娑婆世界,就是说你得到一个果报体,你好不容易来娑婆世界投胎,刚开始很不习惯、很陌生,你在生命里面搞了三、四十年,你很熟悉了,你对家庭环境熟悉了,跟你的亲属也熟悉了,再没多久就死掉了。死掉之后,业力风把你吹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去,你又出生,出生的时候又很不习惯,然后你又熟悉了,又死掉了。
所以我们在三界中飘来飘去,这就是无常怖畏,这就是一种痛苦!因为你没有一种安稳性,我们的人性对于快乐的诉求,就是安全感。所以我们的快乐也叫安乐,安稳快乐嘛。但不幸的是,你作为一个人你永远没有安全感,不知道来生要去哪里、不知道这个业力要把你飘到哪里,你不知道。所以说在小乘的空观是认为:因为是无常所以痛苦;因为痛苦,所以是无我,我们没有办法做主;所以无我故空。小乘的空性,就是从无常去观进去的,这第一个。这地方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这个地方就是从众生的五蕴的身心世界而切入空性。
第二个大乘的空义有两种:
从自利的角度大乘的空性是从道谛,前面小乘声闻的苦谛,是声闻的空性从苦谛切入。大乘的空性是从道,这个道它的所观境是以心为所观境,它观察我们一念心性──当体即空、即假、即中,所以它认为说人生没有痛苦,不绝对是痛苦也不绝对是快乐,因为它从道谛。
大乘佛法看人生,人生是无自性的,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就是说人生对我们到底是一种负担呢?还是一种功德呢?就看你怎么去经营。如果你明白道理,能够假借这个臭皮囊来积功累德,来拜忏,这个人生对你是加分效果。你会因为今生的生命,而到极乐世界,创造你来生的功德庄严,靠你这一生。当然,你也可能把人生给糟蹋了,你攀缘、执着,结果把人生搞得满身的罪业,那么这个人生对你来说,就是一种障碍了。
所以大乘佛法认为人生的本质是什么呢?答案是不一定!诸法无性,尽随心转!大乘的空性是这样解释的,小乘的空性是认为人生没有价值,他赶快要到涅槃去,小乘是用悲观的思想来诠释人生。因为他用无常观察生命,人生就没有价值。有什么价值呢?你终究要死,今生荣华富贵又能怎么样呢?空欢喜一场!在小乘的思想认为人生是一场梦,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梦。
大乘佛法看人生就没有这么悲观,大乘佛法说: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轮回顿息。看你的心是觉悟还是迷惑,你带动出不同的人生。所以大乘佛法的人生观是从道谛,它强调方法,你掌握正确的方法你操作得当,人生是有价值;你不知道方法你胡思乱想,你的人生就充满了障碍,这就是大乘的空义,它向内心观进去。
那么有一种特殊的净土法门他力门。它不是以心为所观,而是以佛的功德为所观境,也就是以四谛里面的灭谛,直接趣入佛的涅槃。他认为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虽然人生充满了障碍,但是我可以透过正确的忆佛、念佛,而进入到佛的功德庄严中,跟佛感应道交,这就是他力门,果地教。
直接观佛的相好庄严──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是业障凡夫,但是透过正确的观想、观像、持名,我可以受用到弥陀的功德庄严。所以这个就是净土宗的空义,它建立在自他不二。净土宗的空是什么呢?是空掉我是业障凡夫,阿弥陀佛是万德庄严。我虽业障深重,是弥陀心内的众生,阿弥陀佛虽万德庄严,也是我心内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应道交。所以净土的空性是建立在感应道交──就是把自跟他之间的障碍消灭掉。
所以,同样是空性,个人诠释不同:小乘的空性,从悲观的无常去诠释;大乘的空性,从一念心性去诠释;那么净土宗的空性呢?从感应道交去诠释空性。那么这个法在极乐世界通通有宣说,所以叫作:有时候宣说苦、空、无常的小乘空性、有时候宣扬大乘诸佛的相好的空性,这个地方就是由这个八功德水的流动,来演说这些妙法。我们看最后的两段:
(五)结归佛力
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
(六)总结观名
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前面我们讲到流水的说法,这地方又讲到另外一个演说妙法的一个方式。说这个如意珠王,能流出八功德水,但是这个如意珠王本身能够放出微妙的金色光明。这光明是干什么呢?这光明能够化作种种颜色的鸟类,这些鸟类的音声特别的清亮高雅,能够赞叹佛、法、僧。赞叹佛陀有说法之恩,赞叹法有开慧之恩,赞叹僧有住持之恩,赞叹三宝的种种功德,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这个地方的池水观,主要是在诠释两个东西:第一个、当然它这个地方的池水观主要的主轴是莲华,就是我们受身的地方。但莲华主要是诠释两个东西:第一个莲华以什么为住呢?当然是以八功德水为住,所以强调我们受身的处所是安乐的、如意的。因为八功德水有如意安乐的功能。
第二个这个莲华在你还没有到极乐的居住的环境之前,你能够听到的水声、还有鸟类的种种说法,道业的增上,是这两种意思。其实极乐世界的殊胜微妙,它是五尘庄严,色、声、香、味、触。但是我们一路看过经文走过来,依报环境快要结束了,我们发觉佛陀在诠释极乐世界的庄严,偏重于两尘:第一个、色尘,眼根所对的。
比方说你看极乐世界的光明相,佛陀讲了很多光明相,甚至于为了光明相佛陀作准备,先讲落日观,佛陀头的前后都有圆光,那个圆光就有点像落日,那种光明很温和、柔软。清净相,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琉璃地;还有庄严相,那就有种种的七宝庄严。当然它的光明、清净、庄严是互含互摄,光明中有庄严,庄严中有光明,互含互摄,这是色尘。
第二个、声尘,现在慢慢讲到声尘,音声,你在这个地方接触到音声,它唱很多微妙的音乐,包括天上的奏乐、包括鸟类的说法、包括八功德水流动的音声都在演说妙法。所以到这个地方,我们看到色尘,声尘。但是极乐世界的触感怎么样、它吃的东西味觉怎么样、诠释得少,但是不是没有。
蕅益大师解释说:因为释迦牟尼佛介绍极乐世界的时候,他是顺从我们婆婆世界的根机, 我们六根当中经常用到的就是眼根跟耳根。你看韦提希夫人刚开始的时候,她跟佛陀说:愿我不见恶人、不闻恶声不见恶人就是指色尘,不闻恶声就是指声尘。所以释迦牟尼佛就顺从众生的喜欢,他的方向,我们看本经在诠释极乐世界的方向,偏重色尘偏重声尘,有所偏重。其他的香尘、味尘、触尘没有说出来,但是事实上也是具足的。
我们看第六科的总观,总观就是把依报的庄严做一个总合。经文当中我们分成两大段:第一个先说明因地的观法,第二个再看果地的功德,先看前面的四科:
辛六、总观
(一)举所观境
众宝国土,一 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
这一段是把前面的极乐世界所有的依报的庄严做一个总结。他说极乐世界总而言之是众宝所成的国土,众宝当然指的是庄严,不像我们娑婆世界有很多的泥沙、石头。它都是七宝所成。而且在每一个区域当中,有五百亿宝楼,这些楼阁跟宝树有相当关系。极乐世界的楼阁,归纳成三类:
第一个是树上的楼阁:这是天人居住的。天人不是住在地上,是住在八千由旬的宝树上。
第二个是地上的楼阁,就是我们一般往生的人民,住在地上的楼阁。
第三个是空中的楼阁。前面的两种楼阁是实体的,这个是光明变现出来的。在空中有光明,那变现种种的楼阁,这是给你听法跟修行用的,有三种楼阁。
(二)阁内庄严
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
楼阁的当中,有无量诸天,作种种美妙的音乐,这个音乐一方面供佛,一方面说法。
(三)楼外庄严
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
在楼阁旁边,有很多乐器悬挂在虚空当中,它的样子有点像天上的宝幢。不鼓自鸣,这些乐器不须要打击,自然会演奏种种的音声。
(四)天乐说法
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这个音声,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赞叹三宝的功德。这个地方讲到因地的观照方法,再看以下果地的功德,看经文:
(五)观成之相
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
(六)总结观名
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
那么前面的这个观想,他说此想成已,这个此想当然把前面的包括宝树、宝地、宝池都观想成功,我们就粗见极乐世界了!为什么叫粗呢?因为相对于正报来说,极乐世界依报庄严是比较粗显,不像佛陀在解释正报,解释阿弥陀佛的庄严、观世音菩萨庄严、大势至菩萨庄严,那么的精致微妙,我们看佛陀解释依报是比较粗显的,光明的庄严,这个清净庄严音声等等,是比较粗显的。这是第六观。
(七)观成之益
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
那么如果你能够把这些前面的观想观起来,能够灭除无量劫的极重恶业。前面有讲过五逆十恶、谤法之重罪,透过你能够忆佛、念佛都能够消除,而且命终之后,必生净土。
(八)辨观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能依照如此作观者,名为正观,否则,就是邪观。到这个地方,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全部讲完。
我讲一个小故事,给大家做参考,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净土三要述义》里面,有讲到一个公案:明朝时有三个兄弟,叫做袁宗道、袁宏道、跟袁中道,很有名。这三个人生长在士大夫的世家,他的父亲、祖父都是做官的,这三个兄弟非常聪明,很年轻就考上功名,考上举人、进士,做了地方官。但是他们三个人的个性,特别的刚正清廉,所以在当时的官僚体系当中,跟大家不合。后来他们三个人就在中年的时候,罢官隐居,专修念佛法门。在他们的传记当中说,除了念佛,他们还兼修止观、修禅观。后来袁宗道大哥往生了,袁宏道二哥也往生,只剩他弟弟袁中道。
有一天他弟弟晚课做完的时候打坐,他在一个窗户的旁边打坐,他看出去还能够隐隐约约看得到外面昏暗的月光,他打座的时候突然间一念相应入定,入定以后他的神识就飞出去了。当然禅定的神识是很清楚的,禅定心跟作梦的心不一样,作梦的神识是暗钝的。所以他飞出去的时候,他看到虚空的云层当中,有两位童子跟他招手,然后他就很自然地跟两位童子一直往上飞,飞到一个地方,他看到有很多的宝树,这些宝树排列地非常整齐,一排宝树、一排街道;宝树之间的距离也非常清楚分明。再继续往前走,他就看到七宝池、八功德水,各式各样的莲华放大光明,再往前走就看到很多的楼阁,大大小小楼阁。
当他走到其中一间楼阁时,那两位童子就飞下来,然后就站在楼阁的门前,其中一位童子就对他说:你在外面等一下!有一位童子陪他在外面等候,另一位童子就跑进去,跑进去以后,走出来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他的二哥袁宏道。他二哥说:唉呀,你今天来啦!就带他到楼阁里面去坐。袁中道就问:这个地方是极乐世界吗?袁宏道说:对!这就是我们平常修行忆念的极乐世界。他说这个极乐世界,你现在看到的是地居,有地居跟空居,我们是人道,所以你看到地居的极乐世界。他说你再往上走,就是天人住的空居,比这里超过百千万倍庄严;那么再往上走呢,就是法身菩萨住的地方。
他讲到极乐世界的住处有三层,我们一般往生的是地居;再往上是空居,天人住的极乐世界;再往上去就是法身菩萨住的。袁宏道又说:我在娑婆世界修行的时候,虽然誓愿坚定兼有这个福德(袁宏道著作了一本书叫做《西方合论》,有弘法的功德)。他说我往生的愿力很强,那么兼有弘法的福德,但是,我在娑婆世界修行有两个过失:第一个、戒行不全,戒行没有持得很清净;第二个、情染未除,对于娑婆世界的情感没有彻底的消灭,所以我只生于地居,就是我只能够生在地居。
但是虽然生长在地居,我现在飞行自在游诸佛国,我还是可以飞行自在,而且可以亲近十方诸佛。他的弟弟就说:那你可不可以去天人、法身菩萨住的地方?袁宏道说:我但能神游未得久住。他说我偶去,以神通力飞到天人住的地方,只能够跟他们做一些参学神游,但是不能在那个地方长住下来,可以跟他们做暂时的见面、暂时的参访,但是他的神通力,如果他愿意的话,他可以离开极乐世界到十方诸佛去参访,他能够飞行自在游诸化国。
他的弟弟又问说:你觉得在这里修行,跟在娑婆世界修行有什么差别?他说在这个地方无诸杂染,胜解易成。这个地方没有五欲的杂染。你看我们在娑婆世界,我们也很用功做功课,但是我们的修行老是进进退退。就是印光大师说的:娑婆世界修行逆水行舟;因为很多的杂染的因缘不断刺激我们,所以我们进步又退步、进步又退步,修行很难成就正念。那么在极乐世界无诸杂染,胜解易成。对于这种清净的智慧很容易生起来。
那么谈完之后,他弟弟要离开极乐世界,要回到娑婆世界的时候,他就问他哥哥说:你有没有什么样的,对净土宗修学者有什么建议?要怎么修行比较好?他哥哥临走前告诉他说:
第一个、戒行清净。
他说很多修净土法门的人,因为戒行不清净,结果多为业力所牵。虽然你的愿力很强,信心也具足,但是你的杀盗淫妄的罪业,他在传记里面特别讲到杀业,诸罪业中,杀业尤重!特别的重,他说你如果戒行不清净,往往堕入八部鬼神。虽然你有菩提心、有波罗蜜的善业,但是因为持戒不清净,容易堕入八部鬼神,这第一个。
第二个、实悟实修。
这个地方就禅观了破妄。很多修净土的他只强调把清净庄严的相状引进来,但是忽略了把我们已经在心中的妄想消灭掉。就是这个杯子你要装甘露之前,你没有把它洗干净,就直接把甘露装进来,临命终的时候,有杂染的妄想,也有清净的力量,两个都有,最后的结果是──心随妄转,因为它是熟境界,所以他说在平常的时候要兼修禅观,实悟实修。
第三个、誓愿坚定往生的愿力要坚定。
只要能够遵照他这三个法去修,不久必能相见,你跟我一定就能在极乐世界相见。说完之后,袁中道突然感觉从空中掉下来,又回到他的身体,眼睛一打开啊,竟是清晨了,月亮已经没有了出现光明了,清晨。关于这个公案,诸位可以去看《净土三要述义》,讲得非常详细,他从极乐世界回来之后,他特地把它记下来,他怎么样从禅定当中到了极乐世界一趟。
当然我们在观想的时候,在整个印证极乐世界庄严,一定要有经文的根据,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有一位大陆的法师,写了一本极乐世界游记,很多人看过。他说到了极乐世界看到很多男男女女怎么样,这就不对!极乐世界根本就没有女众相!我们所有的功德庄严一定要跟经典相符合,极乐世界的人民,都是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那我们怎么知道袁中道去的是极乐世界,而不是天界呢?其中有一句话很重要。他说在这个地方无诸杂染,胜解易成!天界也有很多的宝树、楼阁,那跟极乐世界有什么差别呢?天界是一个放逸、杂染的地方,因为有五欲,它肯定有男女相、有放逸相。但是他说这个地方无诸杂染,这个地方一定是清净的国土!肯定!所以说,我们在判定这个,当然我们今天的皈依境是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但这个依正庄严,必须以经典来做根据,叫做: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要以经文做根据的。
(第十讲)
我们净土宗的修学它的主轴思想是一种他力法门,也就是说我们在整个修行的灭恶生善的过程,是把佛力引到我们内心来──转他成自。那么在本经当中就是说,我们怎么样把阿弥陀佛已经成就的功德庄严,转到我们内心,来消我们无始的生死重罪,乃至往生净土呢?在本经当中你要观相,你心中要有极乐世界的相状,你才能够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
就是说我们众生的心是苦恼的,阿弥陀佛的心是庄严的,你中间有一个桥梁,是吧,这个桥梁就是你要能够生起极乐世界的相状。本经在解释极乐世界的相状,是先解释依报的相状,再解释正报的相状,依报庄严它的主轴思想它是以清净为根本。你看极乐世界的观法,第一个大地观:它用水来带动,先从水的观察到冰到琉璃地。这在诠释什么呢?就是在诠释极乐世界的庄严相、清净相。
所以比方说你要看到极乐世界,你在打坐的时候看到极乐世界的莲华,看了以后非常贪爱,然后躁动不安,那不对了,肯定不对了!这朵莲华应该不是极乐世界的功德相,可能是有问题。所以极乐世界的相状一旦心中出现的时候,一定有一种清净的力量,让你感到寂静,这是第一个思想,所以清净是整个极乐世界功德的一个根本。
第二个,从清净当中,能够引生三种功德:第一个、极乐世界的本质,它的的依正二报的本质,它是光明相的,处处讲到光明。所以为什么佛陀先讲落日?就是建立一种光明的概念。所以你要看到莲华,你突然间看到莲华是黯淡的,那就有问题,极乐世界的环境,没有一个是黯淡无光的,没有,全部放光的,它是充满光明的世界。
第二个,极乐世界充满了庄严,如果你在打坐间看到极乐世界的楼阁,是石头、泥土做的,那也不对!这个就是邪观。极乐世界的东西没有一个是不庄严的,一定是七宝所成没有例外。它是充满光明的世界、充满庄严的世界,它是充满音乐的世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音乐来演说妙法。这个是整个极乐世界的三种特色、三种本质:光明,庄严,音乐。
那么它的结构呢?在本经当中讲到结构,当然主要的我们看它的大地庄严以后,讲到宝树、楼阁、莲华,目前是三个主轴。第一个我们到了极乐世界,第一个去的地方肯定是莲华,有些人待得久,有些人待的短,肯定要在莲华待一段时间,在莲华当中享受八功德水的安乐、享受那边的说法,等因缘成熟了,华开见佛,然后离开莲华到宝树、楼阁去居住,甚至于遨游十方世界。它的结构是这样安排的,它的整个极乐世界的描绘,是以莲华为中心,而带动了宝树、楼阁,乃至种种的依报庄严。那么这以上是讲到依报的功德庄严,这以下我们看庚二的七观观正报。
庚二、七观观正报(分七:辛一、第七华座观。辛二、第八佛菩萨像观。辛三、第九佛身观。辛四、第十观音观。辛五、第十一势至观。辛六、第十二普往生观。辛七、第十三杂明佛菩萨观)以下有七个观,来观察极乐世界的正报,哪七个观呢?第一个华座观。第二个佛菩萨像观。第三个佛身观。第四个观音观。第五个势至观。第六个普往生观。第七个杂明佛菩萨观。它是先观静态的佛、菩萨、再我们观众生跟佛菩萨之间相互的互动,先观静态再观动态。
我们先看辛一、华座观,这个地方很重要,莲华观几乎贯穿了极乐世界的整个依报正报庄严。我们先看前面两段的这个纲要的说明,看经文:
辛一、第七华座观
(一)许说劝持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二)三圣现身
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
佛陀讲完了前面依报庄严以后就招呼了一声阿难跟韦提希,对他们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为什么佛陀讲完以后,又重复的再提醒阿难尊者要认真的听闻,而且好好的思惟呢?古德说:因为以下的正报庄严更加的精致、更加的微细,如果你不加以专心的话,很难契入,所以必须提醒与会大众,要提起精神好好的听闻、思惟。
那么佛陀以下是说什么法呢?说除苦恼法。除苦恼法这个地方得两说:你能够观察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你等于是跟阿弥陀佛的功德直接接触,念念之间消除我们的生死重罪。极乐世界的庄严,你一旦观进去啊,你只要顶多三个月你就有感觉,你的身心世界会有变化。因为阿弥陀佛那种功德相啊──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但是你必须根据经文去观才可以,然后配合拜忏,有些助行。那么从现世的角度来说,我们能够将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在心中显现出来,能够消除我们的罪障,这是第一个除苦恼法。
第二个、临命终的时候,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往生净土,彻底的远离生死的痛苦。
这两种除苦恼法,我们应当要好好忆持,并且广为大众来宣说这个殊胜的除苦恼法门。那么佛陀讲完这件事的时候,这个时候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住立空中,突然间在空中现前,乃至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两位大士菩萨在左右两边站立。他们身上的光明,特别的殊胜明亮,没办法仔细去瞻仰,犹如百千的紫摩金色一样,放大光明。
这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释迦牟尼佛说法的时候,竟然有他方佛现前,这是非常不寻常的。我们都知道在佛法的规矩,一世不能有两尊佛出世,一世无二佛。所以在戒律里面说:你说你是佛陀出世,不犯根本罪,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你说你是菩萨示现,犯重罪、大妄语;你说你是什么佛乘愿再来,犯轻罪,因为不可能有佛陀这么不守规矩的,以这个地方释迦牟尼佛的法还没有灭,即便是末法,至少法还在。
它是这样的:每一个世界都有一个教化主,但是也有例外,比方说《法华经》这种难信之法,开显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不管你造什么样的罪业、不管你起了多大的颠倒,你的清净佛性没有失掉,你还是有成佛的可能性,这个思想很难让人家相信。因为我们一般都是活在妄想当中,我们哪一个人知道说,把妄想拨开来看,它的本质就是清净的,谁知道呢?没有人知道,也很难相信。说:我们无量劫来打滚,打这么多妄想、造这么多罪业,还好,清净的佛性不受污染,有谁敢相信呢?这些罪业都是虚妄相而已。
所以佛陀诠释《法华经》,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的时候,很多声闻人,心中有很多质疑,即便他对佛陀有强烈的皈依心,但是他觉得心中还是有挂碍,所以他必须有多宝佛塔出现他方佛出来作证明,从佛塔中出来宣说,你们要相信你们的教主所说的是对的!
这个佛陀说法,另外一个佛陀来帮助你证明,在《法华经》出现过一次,在《阿弥陀经》也出现这种事情。
《阿弥陀经》在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讲了很多很多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之后,说这些功德是怎么来呢?是你心中忆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念之间创造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所以《阿弥陀经》是以音声来开显极乐世界功德,《观经》是以相状。这两个当然是可以相辅相成,你听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音声,你就能够趣入弥陀的功德,很难相信!尤其是声闻人认为音声是生灭法,一个生灭的音声怎么能够带动佛的功德呢?所以到流通分,只好请六方诸佛现前,出广长舌相,来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是对的──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释迦牟尼佛跟你们讲的法是对的,我们也是如是宣说的。
本经亦复如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观想莲华,下面有八功德水、莲华中有很多的光明我们这样观想就能够灭除重大罪障呢?也是很难相信!是啊,所以这个时候阿弥陀佛亲自跟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亲自出来作证明,这个地方就是有启信。就是说在特别难信、不可思议法门当中,他方的佛陀会到娑婆世界来互相作证明。
好,我们再看下一段:
(三)为众祈请
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
(四)示所观境
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
这个地方等于是讲到怎么去观极乐世界正报庄严的一个准备工作。还没有开始观喔,只是准备而已。那么韦提希夫人见到无量寿佛之后,就很虔诚的拜下去,当她拜下去的时候,她说话的对象不是对阿弥陀佛说,而是对释迦牟尼佛说,因为毕竟释迦牟尼佛是教化主嘛。
她就说:世尊啊!我现在因为佛陀的神通加持力,能够见到无量寿佛,跟两位菩萨亲自现身,当然我是生长在佛世,正法时代,但是未来末法时代的众生,想要观想无量寿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希望得到西方三圣的加持、能跟西方三圣感应道交,应该怎么办呢?已经没有佛陀的现身加持,怎么办呢?
佛陀说: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这地方两个重点:第一个、想,你心中要生起想像,想就是一种相状─于境取相。第二个,要把这个相状,在心中念念相续、明记不忘,你要让它相续的时间长一点,产生一种净化的力量。怎么想怎么念呢?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就是莲华座。本经观想西方三圣是先观莲华座,我们都知道莲华表示清净,因为它居尘不染,莲华的清净不是说远离染污的清净,而是它即便处在污泥当中,它的华瓣有一种透明的油质,那些染污的因缘,没有办法染污到莲华,再脏的地方它永远保持干净。
这个是表示十方诸佛菩萨,他的成就功德是以清净心做根本!
我们看菩萨的座像,比方说文殊菩萨他坐狮子,对不对?表示智慧啊,他能够狮子吼,调伏一切的妄想;普贤菩萨坐六牙白象。菩萨有某一些特别的功德,他有时候坐野兽、坐动物都有可能,但是你没有看过一尊佛是坐野兽的,不可能!所有的佛陀他坐一定是坐莲华座,没有例外,佛陀不可能坐动物,菩萨有可能。这表示什么意思呢?佛陀是尊贵的、清净庄严的,他肯定是要坐莲华座的。
这个地方,就在七宝地当中,我们要观想佛的庄严,先做莲华座的想,就是告诉我们:佛陀的功德是怎么成就的呢?他是依止清净心,而不是依止攀缘心;他是依止离相的清净心去修波罗蜜而成就的!先把这个基础工作做好。
再往下看,莲华除了清净,上面还有什么东西,看经文:
(五)华叶庄严
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
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莲华,具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
好,我们把莲华的这个莲华座,它这个座本身的庄严解释一下:那么莲华应该怎么观呢?我们观想莲华它的华瓣,有百宝颜色,华瓣的颜色是各式各样的都有,不是只有一种颜色很多颜色构成;每一个华瓣有这个脉,脉有八万四千脉,好像天上图画一样庄严美妙;而且它的每一华脉上,放出八万四千光明,了了分明,皆令得见。前面说过极乐世界的莲华是放光的,它的华脉放出八万四千光明,了了分明。
在《阿弥陀经》上说:极乐世界的莲华,如果它的颜色是青色的,就放青光;要是白色的,就放白光;青黄赤白颜色,青色青光、黄色黄光、白色白光,《阿弥陀经》是这样讲的,它的颜色跟它的光明是对应的,这是第一个。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那么最小的莲华,它的一片华叶,就有一万华里这么大,比台湾都还大,每一朵莲华,有八万四千个叶片,在每一个叶片当中,有百亿个摩尼珠王以为映饰。华瓣上面镶了很多的摩尼宝珠,来庄严这个莲华,而这每一颗摩尼宝珠,都放千种光明,这个光明在虚空中,好像宝盖一样,覆盖着整个大地。
所以,莲华除了清净之外,还有光明,光明当然表示智慧,菩萨在修行的因地的时候,是以智慧来引导的,还有种种波罗蜜的庄严。就是说:莲华本身是清净义,但是莲华本身有光明,还有很多的摩尼宝珠在莲华当中来做一个点缀,庄严和光明。
我们再看莲华的上面的种种庄严,有三段,我们看经文:
(六)台上庄严
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为校饰。
(七)幢上庄严
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
(八)珠光德用
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
莲华台上有三种庄严:首先看第一个: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这个宝叫释迦,释迦就是能胜,释迦毗楞伽宝就是说这个宝特别的殊胜,因为它是晶莹剔透,叫做释迦毗楞伽宝,是晶莹剔透特别的殊胜,来当作莲华台。所以我们说莲华是清净义,连台座都特别的晶莹剔透。这个莲华台,有八万金刚的甄叔迦宝,红色的宝石、还有清净透明的摩尼宝,还有美妙庄严的珍珠网来做一个点缀装饰,在莲华台周围的边缘地方,这是莲华台本身的华台周围的庄严。
我们再看台上的幢上庄严:于其莲华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这个宝幢,古德解释:表示四无量心,就是说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一念清净庄严的心性,他有慈、悲、喜、舍四种的愿力,来摄受众生,所以叫做四柱宝幢。一一宝幢,有百千万亿须弥山,这个宝幢就像须弥山这么高大,这个是讲到台上有宝幢的庄严。第二个我们看宝幔的庄严: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宝幢是菩萨的四无量心,宝幔是比喻菩萨的四摄法。他实际付出行动的时候,菩萨的调柔犹如宝幔──有布施、爱语、同事、利行,有四种方便来摄受众生。这个宝幔就像夜摩天,夜摩天是欲界的第三天,它的光明特别殊胜,形容它的光明就像夜摩天宫的宝幔一样这么的光明。
第三个、宝珠: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这个宝珠是比喻菩萨的波罗蜜妙行,它除了有四无量心、善巧的四摄法,还有实际的利他行动,就是宝珠。在这个宝幔当中,镶了很多很多的微妙宝珠来做装饰。所以这个极乐世界的莲华台上面有宝幢,宝幢旁边挂了很多宝幔,宝幔上面镶了很多的宝珠,有三种庄严。
那么,这么多的宝幢、宝幔、宝珠,有什么好处呢?先解释它的德用──每一个宝珠有八万四千光明,每一个光明,有八万四千种不同的颜色,每一个颜色有种种的变化,这种颜色各做各式各样的变化,以下提出三种:第一个它能够变出金刚台、或者变现出真珠网、或是变现各式各样的华云。在十方世界,随众生的欢喜而变现,来施作佛事,来宣扬菩萨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种种波罗蜜的佛事,显现给众生看,在宝珠当中的光明当中,来宣扬菩萨的佛事。这是极乐世界莲华台的庄严相貌,跟它的功能德用。我们看下面两段的总结:
(九)总结观名
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
这个叫第七观华座观、华座想,也是正报的前方便。
(十)结示本愿
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
那么这个莲华座跟前面的庄严是怎么来的呢?是法藏比丘愿力所成。
这一段这种经文在《阿弥陀经》有四次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是由功德之所庄严。极乐世界的庄严,当然是弥陀本愿所成就的,这个没有话说。因为,没有阿弥陀佛因地的发愿、尘点劫的实践,就没有极乐世界的庄严,我们也就得不到他的摄受。但关键是:就是说阿弥陀佛所成就这个功德庄严,是他老人家自己受用;我们身为一个凡夫,我们比较在意的是:怎么跟他的功德相应?就是转他成自?所以在《阿弥陀经》讲,蕅益大师解释三力,佛力不可思议,这个没有话说,我们赞叹阿弥陀佛的发心,我们末法时代才有人帮助我们去灭恶生善,如果没有阿弥陀佛发心,我们必须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那是一种漫长辛苦的菩萨道,所以我们感戴弥陀的发心,带给我们一个希望!
但是我们怎么契入他的功德,跟他感应呢?这个地方,就有两种差别──以《阿弥陀经》强调名号功德,它是从音声契入。本经也有讲到在临命终时,如果你真的无法观想了,那就提起音声。但是你真的想要消除重大罪障、增加品位的话,相状是很重要的!你看后面的九品往生,九品的分判啊,它是从相状契入,是品位比较高的。所以我们今天知道阿弥陀佛是法界身,能够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可以从音声契入、也可从相状契入,当然也可以两个兼修。虽说这个莲华是阿弥陀佛成就的,但是我们在观想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成就我们自己的莲华;就在我们观想莲华的时候,也念念成就自己的莲华,是这个意思。这个地方有佛陀的莲华跟我们众生的莲华,这两层意思。我们看最后的总结:
(十一)重显观仪
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 一观之,一 一叶、一 一珠、一 一光、一 一台、一 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
(十二)结观成益
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
(十三)辨观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我们想要忆念阿弥陀佛功德之前,要先做莲华观,这是一个正报的准备。所以在作观的时候呢,不能够混杂其他的观想,要很专心而且注意它的次第,什么次第呢?
先观它的叶,莲华它每一个叶,每一个叶当中有宝珠,宝珠当然放光了,那么莲华观完之后观华台,莲华台上有四个宝柱,宝柱旁边有华幔,华幔上有很多的宝珠。你要得很清楚,先观莲化本质再观莲华台。要像我们照镜子看到自己的颜面一样清楚分明。作莲华观有什么好处呢?灭除五万亿劫的生死重罪,消除我们心中的罪障,而且临终必定往生。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这个佛陀的法身,我们慢慢会讲到佛陀的法身,法身的救拔,下一段马上讲到,跟小乘人的法身不太一样。我们前面讲过,小乘的是以空性的无常观成就了法身,他也叫清净法身,但是阿罗汉的清净法身啊,叫素法身,吃素的素,他不能够他受用,不能救拔众生。佛陀的法身叫做妙法身,他是一一理性具足庄严,一一庄严全体理性,他在清净的法身当中有救拔的力量。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来比较一下,凡夫功德跟佛的功德的差别:佛在世的时候在舍卫国,有一位大富长者,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生出时很奇怪,她的头顶上长了一颗宝珠。这颗宝珠白天看没有什么特别,一到晚上就放光,而且越晚放光越明显。所以大富长者,就取这个女儿名字叫宝光。当然这个是善业力,而且这个女儿善根很强,父亲去听法的时候,她就跟在身边,长大之后,就要求出家。她也是属于那种善来比丘,根本不用佛陀剃度的根性。佛陀说:善来比丘尼!须发自落,袈裟披身。她就自然成就戒体,那么后来她在修行当中很快证得阿罗汉果。
那么,弟子们就问佛陀说:这个宝光比丘尼,为什么一出生,头上就有一颗宝珠呢?乃至于出家之后,那颗宝珠都还在呢?佛陀说:这个比丘尼啊在毗婆尸佛入涅槃后,到了像法末法时代,她是一个在家女居士,她有一天到大殿拜佛,礼拜毗婆尸佛的佛像,拜下去,便非常感动痛哭流涕,拜完之后,就把身上非常喜欢的一颗宝珠,供养毗婆尸佛的佛像,而且还咒愿:以此布施的功德,生生世世,出生在尊贵家。她因为这种供佛和咒愿的力量,生生世世都出生在天上,或是人间的大富长者家,而且生生世世头顶上都有一颗宝珠放大光明。
我们要说的是:凡夫依止有所得的心,以善业力、咒愿力,所创造出来的这种宝珠庄严,它本身没有自在力!
我们要慢慢把凡夫的业感缘起跟佛陀的法界缘起作说明:因为佛陀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他也同时一定施舍过宝珠,乃至于施舍过祂的身体。但是佛陀为什么他的功德有自在力呢?他能够随意变现、施作佛事呢?因为佛陀的心是依止菩提心、空正见,他以无所求的心去做布施,所以你看他的这个庄严,我们看经文处处变化,各做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
同样一件事情,比方说你现在去做一个财布施,你用有所得的心态去做,你来生的福报是固定的,它是一颗宝珠永远就是宝珠了,而且别人看到它,也不可能生起灭恶生善的效果,人家看到宝珠顶多起欢喜心,甚至起贪心,想要偷你的宝珠都有可能。如果你今天同样一件事,你是以菩提心、以无所求的心去做,而且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你以后得到这个宝珠,那是不可思议啊!它能够每一个人看到都会起欢喜心、每一个人看到都能够生起灭恶生善的善根、都能够施作佛事。
所以我们要知道:同样一件事,你的心态不同,结果就不同!我们现在除了仰仗佛力来帮助我们自己之外,我们要慢慢知道佛陀为什么可以有这种功德。其实观经它某种程度当然它是他力的加持,但是某种程度它也是提醒你──自己要发心!所以观经还讲到托彼依正,显我自性,就是说:自性功德我都已具足,为什么我不把它开显出来呢?我们在观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时候,某种程度当然我们生起皈依之心,某种程度也有一种自我勉励的意思。
这个就是讲到莲华的庄严,这种庄严能够有各种变现,而且在变现过程当中,能够宣扬佛陀的功德,让众生能灭恶生善、施作佛事。好,我们看辛二的佛菩萨像观:
辛二、第八佛菩萨像观
这个地方是一个总像观,是把佛跟菩萨合起来观。到下文再把它分开来,做个别的、微细的观察,先做总像观。我们看经文,先看前面三段的总说:
(一)结前启后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
(二)想佛缘由
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三)结归一心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这段经文很重要!你在修《观经》的观想,这段经文不懂,你就没办法修了,这个道理非常重要!
我们解释一下。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你能够把极乐世界的莲华座观,观想成就以后,你就可以观想佛。当然观想佛坐在莲华座上。所以者何?就是说为什么要观想阿弥陀佛的身相庄严呢?他解释一个道理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这是讲到佛陀的身-以法性为身。
我们解释一下,佛陀的救拔有两种:一种是应化身的救拔,一种是法性身的救拔。
什么叫应化身的救拔呢?比方说,诸位有幸生长在佛陀时代,你能够看到佛陀,整天跟在佛陀的身边,这个时候佛陀可以主动救拔我们,而且是无条件的救拔,这个叫做为诸众生不请友。你不用观想他,诸位你可以看看佛弟子得到佛陀的加被,即便他在打妄想,佛陀都有办法去改变他,而且你不用去祈请佛陀他主动救拔你,为诸众生不请友,但是有一个条件,你要生长在佛世而且要有善根。你就是打妄想,都可以救拔你。佛陀可以毫无条件、主动积极的救拔你,不用你去启请他,这是应化身的救拔。
但是,等到佛陀一期的应化结束了,佛陀涅槃了,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佛陀了,这时候剩下法身。法身的救拔跟应化身的救拔有所差别,他是有条件的救拔,他有一定的条件,你要遵守一定的规矩,他有一定的道路,你要跟他的道路相应,佛陀才有办法救拔你,所以佛陀灭度之后,就没有所谓的为诸众生不请友,没有这件事情了,他不能主动救拔你。
所以你看:诸佛如来是法界身,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这句话是针对像法、末法时代,就是说我们出生的时候,佛陀灭度了,那怎么办呢?没关系!还有希望。因为佛陀应化身灭度了,佛陀的法性身──遍一切处,恒常存在。
而佛陀的法性身有什么好处呢?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关键在这个入。智者大师解释说,就是一种自在力。
其实我们凡夫也会造一些功德,对不对!我们也曾经布施、持戒、作很多慈善事业,那么布施持戒的功德我们要把这个功德输送给我们的亲戚。比方说你的父母亲、你的子女,你能够怎么做?你只能够回向,是不是?你不能说:某某人啊,你在美国,没关系,你观想我的形状,我就能够入你的心中,我们做不到。他观想你的形状,他还是苦恼依旧、他还是业障依旧,因为我们不能入众生的心中!所以我们凡夫的功德,只能够透过回向来输送,当然这中间的过程,障碍重重,问题就比较多,因为彼此之间的因缘浅深都有问题。
但是:佛陀的力量很大,即便佛陀灭度了,剩下法身,他都能够入于众生的心想当中,所以即便佛陀没有在我们身边,我们还是可以跟佛陀感应道交!为什么?因为佛陀的法性身,他有能入的功能,能透过我们的妄想,进入到我们的心中,产生一种感应加持的力量。但是,这个地方要有条件,我们说过佛陀灭度之后,佛陀对我们的救拔,是有条件的救拔,我们必须做一些准备,不是无条件的救拔。我们必须准备好了,佛陀才能够产生入的力量。至于怎么准备呢?这个地方说来话长,我们等下一堂课再来说明。
我们虽然生长在末法时代,我们感到一种遗憾,我们得到人身,佛灭度了;我们还有很多的烦恼要处理,我们有很多的业障要处理,谁来帮助我们呢?佛陀应化身灭度了,佛陀法身还在,只要我们有正确的方法,我们也可以达到跟佛陀正法时代一样的效果、得到他老人家的加被,当然这个方法就很重要了!那至于什么方法,我们下一堂课再来说明,好,今天先讲到这里。
我们回答三个问题:
【学员提问】:弟子本来是不杀生的,就连蟑螂也不杀,但是弟子无法忍受德国蟑螂,因为它繁殖速度很快,造成生活上的困扰,弟子无法停止对他们的扑杀,如果不杀的话繁殖得更是惊人,请问师父该怎么办?
【师父回答】: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受戒,不过听你的口气你应该没有。我们受了戒以后有些戒是可以开缘,但是杀生这条戒几乎是没有开缘,几乎没有开缘。
我们不能给他杀生用任何的理由,我是维持正义呀,我是干什么的,通通不行!那么这理由是什么呢?为什么连蟑螂都不能杀?表面它是一种毒虫,伤害我们,那你好像是杀他的理由很正当啊。不是这样子的,佛法在看人生啊,它不是顺着外境去看,他是从内心的缘起去看的,所以佛法是向内观察。
就是说为什么有蟑螂,诸位知道吗?因为我们要看缘起法,我们要消灭一个东西,先观察它是从什么地方来。那是众生的共业所感,那是众生的循业发现。如果你说今天蟑螂很多,我好好的拜忏,我好好的改变我自己,蟑螂会慢慢地消灭,我相信!但是你说你打他,他会消灭,我不相信。因为你跟缘起不符合,你越打他繁殖越厉害。因为你的仇恨越积越重,你打他怎么会消失呢?
我们去想一件事情哈,人类的历史啊,我们的科技越来越进步,我们的杀虫剂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是我们的毒虫减少了吗?没有,是不是,问题在哪里?我们一路都是向外攀缘,《楞严经》讲你到一个世界,你有什么环境?那是众生的循业发现。如果我们今天发现了很多的病痛,表示我们过去有杀生的业,如果我们今天发现很多人在互相欺骗,那我们前生有这个妄语的业、欺骗别人的业,我们到一个地方环境特别的污染,污秽不堪,我们有邪淫的业。那是我心中有那个共业,所以我们看到共同的环境。
你不是从外面改变,如果说我们从外面可以改变世界,那修行就不要说什么心地法门。那这个缘起论就要重新说,那就不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那每一个东西都有自体了,不是这样子的。佛法是说一切法都不存在,本来没有的,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它本来没有怎么有呢?因为我们念头开始动就有。一念妄动而有世界,那么你往好的方向动,比方说布施,你念头往布施的方向动,你生长的国土就会在一个非常富足的事情,你看美国人福报很大,你去看看,不管依报正报很大,他那个布施心强共业。
所以你要是往悭贪的地方动,你所招感的世界就是贫穷。佛法解释人生是认为,你的生命的现象,完全是你的内心变现出来,完全。我们每一个人都想改变生命,是不是。我们希望痛苦不要出现?我们希望快乐能够出现。但是你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你不是去改变外在环境,你这样是搞错方向了,问题不在这里了。你如果好好的修行,你即便不到极乐世界去,你能够培养一种慈悲的心,从此不杀生,从此不伤害别人,连讲刺激别人的话都不讲,我保证你来生绝对不会生长在有毒虫的地方,没有人可以伤害你的身体。
你看到事情,我们讲借相修心,我们看到我们生命出现的障碍,我们是要反省自己,佛法是这个道理,就是我们是用回光返照、自我检讨。我们前生要没有杀生的共业,我们不可能生长在一个有毒害的世界,不可能。我们前生没有伤害别人的身体,我们今生不可能受有毒的东西来伤害我们,不可能,这叫因缘果报。
所以你今天继续的杀他,那就构成了《楞严经》的恶性循环,你前生杀他,他现在来伤害你,你又杀他,好了,没完没了,因果相续。所以我们现在的众生,你没有遇到佛法,我们是活在一种轮回的恶性循环,今天你福报大你伤害他,他也不甘愿,他哪一天蟑螂做完了,他过去生曾经有布施过的善业起现行,该他幅报大,你福报享尽了,他伤害你。这是恶性循环。
因果轮回,你今天杀他,来生他伤害你,就是这样业果相续,直到有一天。你遇到了佛法你真实的觉悟。你开始回光返照,一个人开始自我反省,这个人就有救了。你说我的生命什么时候改变?当你遇到事情,你知道自我反省的时候,法法消归心性,我今天会跟这个人结恶缘,他会这样伤害我,事出必有因。你向内心中找,一定找得到答案,然后好好忏悔,你就可以从痛苦的轮回中跳出来。如果一个人还不知道回光返照的时候,那你学佛法叫结缘,你生命不可能改变,你向外攀缘就是产生惑业苦的循环。
所以。你今天用杀生的因缘要使他消失是不可能的。你修慈悲心他就消失了。所以我们要知道,佛法你要知道,什么是流转门?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你要知道,你连世界是怎么来的都不知道,你就回不去了。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们从颠倒妄想而来,我们从哪里而去,我们从诸佛的功德庄严而去。我们来的地方不见得好,但是我们去的地方肯定好,这叫活在未来。
如果你不根据佛法的思考去思维,你还是活在过去的妄想,那你从妄想而来,你也从妄想而去,就是这样,来生依旧如此,更严重,来生更严重。你来生再来的时候,蟑螂比现在更厉害,我保证,因为佛陀是说末法时代,这个世界是往坏的方向走。不可能明天会更好,明天会更好,这句话是骗人的。明天只有更糟糕,佛陀的预言是众生是减劫吗,一代不如一代,你来生再来的时候,蟑螂更凶、蚊子更凶,毒性更强五浊恶世更厉害。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今生的机会。
【学员提问】:请示法师,发菩提心和行菩萨道有何区别?
【师父回答】:发菩提心是一个内心准备,菩萨道是付出行动。发菩提心不必有因缘,你有没有钱、有没有能力都不是问题了,只要你在佛堂,只要你方法正确,你就可以发菩提心。但是行菩萨道就有外在条件的配合,你要布施要有很多的配合,比方别人要接受,你自己有能力各方面。
所以发菩提心是操之在我,行菩萨道要等待因缘、随顺因缘。
【学员提问】:只念佛而不行菩萨道可往生否?
【师父回答】:你如果没有行菩萨道也可能会往生,但是品位低了,但是你没有发菩提心,你就不太可能往生了。因为你不发菩提心,你就是世俗的心,自私的心。自私的心,你肯定贪恋娑婆。诸佛如来是法界身,他能够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但是他入的心中是有条件的。你必须要有正念,如果你是颠倒妄想,他进不去,他进不去。法身的救拔是有条件的,这个诸位要知道,如果你临终起颠倒佛陀进不去你的心中。他不是不来,他是进不去。所以我们自己的准备很重要。
【学员提问】:上念佛堂领众的居士须搭海青吗?如果没有搭是否有过失?
【师父回答】:当然你共修有龙天护法一定要搭海青,那你如果没有搭的话,就有不庄严的过失了。
【学员提问】:法师慈悲,山河大地会因众生的共业而快速的毁灭?
【师父回答】:山河大地不会快速毁灭,是慢慢毁灭。有些人说什么世界末日,这个是外行人讲外行话。世界的成住坏空它有一定的时间的,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世界的成住坏空,你看佛经的记载,地球毁灭的时候,它不伤人,它不伤害人,它只有毁灭依报。就是说,当这个地球要毁灭的时候,这些人都一定要投生到其他国度去,地球才毁灭。自然界的自然成住坏空的毁灭,所谓世界末日,他不伤害有情众生。是众生都投生到其他世界去了,这个地球没有众生的心识的摄持,它自然毁灭,是这样子的。
(第十一讲)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常钦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一面:
辛二、第八 佛菩萨像观
本经的修学宗旨,一言以蔽之,就是讲到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我们一个佛弟子,当然我们心中的目标是要成就佛陀的功德庄严之海。那应该怎么办呢?佛陀告诉我们一个下手方法,就是从我们心中的想象里面去创造佛的功德!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佛陀没有出世之前,我们凡夫用心中的想象,那叫颠倒妄想。在《唯识学》上说,你一个人会起烦恼、去造罪业,一定要有想象力。比方说:我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踩到蚂蚁,这个没有透过想象所造的罪,是无记业,没有罪业的,你跟牠有误杀的因果,但是你没有心想要杀他,这个是不能结罪的。所以结罪一定要经过想蕴的想象──一种错误的想象,推动你的身口去造业,才能构成罪业。
所以我们以前习惯性用自己的想象,去贪求五欲,累积了很多罪业,大智慧的佛陀出世之后,知道众生有这个问题,所以在《法华经》上说: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意思是说:众生执着有一个相状,一定要有一个相状让他去攀缘,否则他没有一个下手处,因为他一定要有个住的方法。唉,佛陀的大智慧:没关系!我们喜欢想象,佛陀引导他也是用我们习惯性的思考模式,安立了很多的相状,但是这种相状是趣向于解脱的,所以佛法说是大乘的不二法门。以前起惑造业的是谁?也是我们的想象力是吧;现在创造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的是谁?还是我们的想象,只不过这个想象是透过佛陀圣言量的指导,叫如理如法的想象。以前我们叫胡思乱想,凭着感觉胡思乱想,现在是凭着佛陀的智慧的引导来作想像。
那么应该怎么想象,我们才能够成就诸佛的正遍知海呢?我们看前面的经文,佛陀引导我们的想象方法,是由粗到细有一定的次第。你看依报庄严就有三个次第,第一个讲到三种基础的想象。哪三个基础呢?
第一个、落日观:从落日观去做一种光明的想象,当然这个光明是温和、柔软、不刺眼的想象。第二个、水观:看到澄清的水,它是这么的清澈、调柔,我们得到一个什么想像?看到水,清净的想像、调柔的想象、没有杂质。第三个、瑠璃地:它那琉璃地是庄严的,瑠璃地本身是充满了七宝黄金,而且瑠璃地的下面有很多珠宝放光,瑠璃地的上面,从光明当中,现出莲华台,还有种种的楼阁,显现一种的庄严的想象。
所以我们前面三种基础的想像,得到极乐世界一种光明想、清净想跟庄严想,这是你要进入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的三种基础。那么透过这三个基础,佛陀就带入主题了。极乐世界依报有三个主题:
第一个宝树:我们都知道树跟我们的自然环境有关系,因为它能够调节温度、净化空气,对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帮助。你看佛陀的八相成道,佛陀来人世间有八个相状的成道,有四个跟树有关系,有四个是在树下成就的:第一个出生,佛陀在树下出生;第二个降魔,佛陀在树下打坐,调伏所有的魔王;第三个成道,佛陀成道不是在房间,是在树下成道;最后,佛陀入涅槃,也在树下入涅槃。所以佛陀的八相成道有四个是在树下完成,所以当然树跟我们关系了,佛陀必须把极乐世界的树,长得什么样子,他有需要说明一下,因为树在依报环境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第二个楼阁:就是我们居住的环境。有地上楼阁、树上楼阁和空中楼阁,各种楼阁有各种庄严。楼阁是第二个主题。
第三个跟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莲华。我们到极乐世界,第一个受生的环境就是莲华化生,当然那里的莲华不是在污泥中,是在八功德水中,而且这八功德水是流动的,它前面的水是寂静态的莲华的时候,它那个水是一个如意宝珠流出种种的八功德水,这个莲华就漂浮在流动的水中,当这个水在流动时,边流动还边说法,这是莲华的庄严。所以极乐世界依报的主题有三个:宝树庄严、楼阁庄严跟莲华庄严三种,三个主题。
佛陀讲完依报的三个主题之后,开始强调三种功德,就是极乐世界除了相状庄严之外,有什么内在功德呢?当我们去受用极乐世界的宝树、楼阁、莲华,会产生什么效果呢?我们在本经可以读到佛陀讲到三种功德:
第一个,身心安乐:极乐世界的人民没有痛苦的感受──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不管你是带业往生、不管你是圣人去的,你在极乐世界受用种种的依报环境,你不可能出现痛苦,没有这回事。因为它不是业感的环境,它已经超越我们的业力了,它是法界缘起,所以我们在生命当中没有任何痛苦的感受,叫身心安乐。
第二个,极乐世界的环境是随意变现。它不是固定的,它会随你的心情变现,你现在的心情想要一个复杂的环境、想要一个多元化的环境,极乐世界的整个庄严、光明就变得多元化;你现在的心情喜欢简单的,它就变成简单化。所以极乐世界的环境不是固定的,随意变现。
第三个,最为重要,极乐世界的庄严能够施作佛事──它能够演说妙法、增长我们的善根。
所以,极乐世界的庄严当中,有三大功德是诸天所没有的:第一个它能够身心安乐,这个是共诸天的,在天上也没什么痛苦。身心安乐、世间的安乐是共于诸天的,但是不共于诸天的是后面两个:随意变现、施作佛事。因为天界的快乐,是让我们放逸颠倒。这个地方讲到极乐世界佛陀在引导我们想象,是透过三种基础,然后进入三种主题,最后进入三种功德,把极乐世界的依报环境,我们把它想象过一次,接下来,佛陀就介绍了极乐世界正报的庄严。
这个地方是一个总观─佛菩萨的像观。这个像观是一种假想观,就是说我们先找一个娑婆世界的佛菩萨像去观,虽然它不是极乐世界的一个真实相,但是可以作一个真实相的一种方便法门,叫做佛菩萨像观 。
我们先看前面的三小段:
一、结前启后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
二、想佛缘由
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三、结归一心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这段经文很重要!整个极乐世界观想的理论基础,都在这段经文当中。
我们解释一下: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当我们观察极乐世界整个依报庄严之后,接下来做什么呢?接下来开始观正报,观正报的佛陀。
为什么要观佛的相好呢?观佛的相好有什么好处呢?
佛陀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陀是以什么为身呢?凡夫的身叫业报身,我们是受业力的主导,但是佛陀的身是法界身。法界身什么意思?
他是能够以一切法为身,所以能够入于众生的一切想象当中!
比方说你想极乐世界的莲华,跟他想的莲华肯定不一样,没有一个人莲华想像是一样的。我们一百个人去想象极乐世界的莲华,依止同样的文字,但是心中出现的莲华肯定不一样。但是没关系,佛陀有自在力,他能够入到你的想象当中,你的莲华比较小朵他也进得去,你的莲华比较光明他也进得去,只要你虔诚恭敬,照着佛陀的文字相来想象,佛陀就有办法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这个入什么意思?智者大师说:佛陀有大自在力!当然这个自在力,跟他因地修学善业的时候,他有菩提心、利他的心、有空正见,没有我相、人相的对立,所以他得果报时,有这种救拔一切众生的自在力,这一部份是约佛来说的,身为佛陀他有大自在力,来进入到众生的想像当中。这是佛陀这一方面来说。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做什么事呢?看下一段: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所以我们一个生死凡夫,当我们依教奉行来想象佛陀的依报、正报庄严,我们这一念心、这种想象的心,当下就契入佛的功德庄严──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所以这叫: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这两句话是整个观经的重点。观经的重点,就在是心作佛这个作,本经的意思就是想象,透过对佛陀功德的想象,我们的内心就能够生起佛的功德,所以是心作佛是──约因,是心是佛是──约果。
当然,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智者大师解释的比较详细,他从两方面来说:
第一个,从自力的角度三昧能成己之果佛。这是说你在想象的时候,成就一种禅定的三昧,他就能够开显我们凡心的自性功德。从自力的角度,他叫三昧能成已之果佛。
第二个,从他力加持的角度─净心能感他方应佛。当我们以一念至诚皈依的心去想象佛陀,就能招感他方应佛,这地方特别是指阿弥陀佛的功德,他力的加持。
我们把想这句话再解释一下。既然整部观经的操作就在这个想,这个想它有两个相貌:
第一个是于境取相:比方说我看这朵华,这朵华本来跟我们没有关系,它是我心外的华,但是透过你的想,就可以从外境的华,变成心中的华。怎么办呢?就是透过想去取这个境,透过想像力把外境的华把它转成你心中的华,就是想。所以当这个华在你的心中出现的时候,就有个相状了,这第一个于境取相。
第二个是施设名言:这个名言它本来是一种概念,讲概念一般人听不懂,简单讲就是心态,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所以想有两个内涵:第一个是你心中的相状;第二个是你内心的心态。
比方说我们今天想极乐世界的莲华,这个地方以智者大师讲,他有两个心态:第一个,是从莲华当中的专注,成就三昧,你就可以从莲华当中去启发你内心清净的功德,因为莲华表示清净,所以三昧能成己之果佛。就是说:你能够从相来修心,这是从自力的角度。你看莲华看久了,你的内心自然清净,那是用一种专注的心态来看莲华。第二个,你是用欣求皈依、好乐的心来看莲华,能够感应弥陀的功德。
从自力的角度,我们叫做借相修心,开显自性的功德;从他力的角度,我们生起皈依的心去感应佛陀,所以这个其实都可以叫感应。你心中出现一个极乐世界的相状,第一个向内感应你的真如本性,第二个向外感应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这两种心态不同,一个是摄心专注,一个是至诚皈依,两个心态不同。
所以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个作包括一种专注的意思,也可以说是一种皈依的意思。专注启发自性的功德,皈依能感应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这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好,我们做一个总结,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所以一切诸佛的功德是怎么来的呢?是我们心中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这个思想在佛陀《法华经》讲得非常详细。佛陀在临灭度之前,晚年的时候讲《法华经》说:为什么我要出世?为什么我要说法?我是怎么说法?我们讲方便品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佛陀说:我觉悟的真理─诸法实相,是没办法言说的,怎么说你们都听不懂。佛陀没办法言说、我们没办法想象,那我们永远没有希望,因为真理是离言说相,但有言说就错误了,佛陀必须怎么做呢?慢慢的引导众生──开方便门、施设方便。佛陀就讲:真如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你就可以想象了──哦,它是清净本然,它有一个相状对不对。它的本质是清净的,它的量是周遍法界的,这就是这一个相。
但是没关系,那你着相,你就没办法得到真如啊!没关系,你先着这个相,但是慢慢慢慢的你把凡夫的有所得心,先对治粗重的烦恼,那么我们凡夫叫带妄修真,先假借佛陀所安立的妄相来修真实,但是慢慢、慢慢的你把其他的烦恼调伏以后,最后这个相也把它舍离掉,最后就入真如了。你刚开始肯定要有一个相状来引导你,所以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比方说我们今天借相修心,我们今天想象孔夫子──于境取相、施设名言。我们想象孔夫子是什么相状呢?诸位读读《论语》就知道孔夫子是什么相状──他是一个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孔夫子讲话很温和,他很少骂人,他讲很多道理、讲很多譬喻,来发明你要遵守礼节。但是,你看孟子的相状就不一样了。我们读《论语》如沐春风,读《孟子》如闻战鼓,孟子讲话是咄咄逼人,他讲浩然正气,孟子强调行侠仗义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所以孟子在批评一个人,那是非常尖锐的,所以我们看到孟子的相状啊,就是总想找点事情做,很有气势的。那么你要读《老子》就不一样,老庄的思想是强调与世隔绝、自由自在,因为老庄认为生命的价值就是自由自在,没有比自由自在更重要,所以是一种与世无争的相状。
所以我们去读不同人的思想,会产生不同的相状、会产生不同的引导;你读孔子的相状,他的语言文字相,他会引导你变成一个谦谦君子,卑以自牧,非常谦卑;你读孟子的文字,这个相状会引导你变成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侠客,仗义直言;你读老庄的文字相,会引导你变成一种清净无为。那我们今天看佛菩萨的相状呢?引导我们进入慈悲跟智慧,所以叫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我们以前起烦恼的时候,就是用这个打妄想的心胡思乱想,现在学佛还得靠这个想象,来想像佛菩萨的整个文字相,整个所带动的依正庄严的相状!
你看外道跟二乘人的方法就错误了,外道二乘说,我以前打妄想靠这个想,我现在什么都不想,结果变成一滩死水。如果你一天当中的功课,就是拜佛,一天拜一部八十八佛,然后念个佛、持个咒,然后什么都不想了,完全没有解门只有行门,那你的修行叫做如石压草。很多人,我发现很多人,尤其在家居士修行都是如石压草,我现在跟人家吵架烦恼很重,我去拜一部八十八佛好了,功课做好了就去睡觉,第二天早上起来再去拜一部八十八佛、再去睡觉。
那么你都没有培养一种心的想象,你的生命只是吃止痛药,你没有一种增上的力量来引导你,因为你没有创造一个心的想象。
我发现很多居士都是这样,一天当中把行门功课做完,他就觉得心里安慰,我功课做完就可以睡觉了,但是你心中的想象,还是停留在过去的想象。这个你要知道:你心中的想象,智者大师说有多重要啊,这个是你的种性!你种性没有改变,你以前是一个葡萄的种性,你还是生起葡萄,就算做了很多善心加行,只是长出比较好的葡萄而已,葡萄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你没有听闻佛法,你就不能产生一种高层次的想象,你就永远活在凡夫的想象,就不能超越三界!
所以你不能只做行门定课,你要听经才能够提升你的见地、提升你的想象,这个叫做返妄归真。如果没有听经,你的生命就很难进步,就是做个功课调伏你的烦恼,然后第二天烦恼又起来、再做个功课再调伏下去,这个叫做吃止痛药,根本问题没有解决。
所以我们这个地方很重要──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我们透过佛陀语言文字的引导,做出正确的想象,才能够灭恶生善,这个地方包括了开显自性的功德,也包括感应佛陀的本愿,两个都是想象,你有这个观念,你就知道为什么要修观。我们看下一段,那怎么修观,我们看下一段修观之法:
(四)修观之法
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想彼佛者,先当想象;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
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
我们看这个观想佛陀的方法,我们应当一心系念,去观想彼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这以下提出了三点:
第一个多陀阿伽度:是指的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陀的法身遍满法界,没有所谓的来去相,这是讲佛的法身。
阿罗诃:意谓应供,能够堪受九界众生的供养,这是指佛的应化身。
三藐三佛陀:意谓正遍知,是指佛陀的大智慧光明,无所不知、无所不见,这是讲佛的报身。
但是我们在作观的时候,因为法身、报身是境界很高,我们就以佛的应化身为下手处。本经后面讲到以佛的应化身为下手,那么在观想阿弥陀佛的时候,先当想像:我们没有一个人看过阿弥陀佛,那怎么办呢?先找一个相状,或者是木雕的、或者是画像的,那么你闭目、开目就见到一尊佛像在你眼前,他是放紫金光色的,端坐在莲华台上。那么坐在莲华台上,你慢慢的、慢慢地你的心眼得开,了了分明,心中的想象力慢慢的增加,然后让这个你前面的相像变成你心中的相状。让他在心中显现出来是了了分明的。
我们这个地方你要知道,佛陀是先观正报再观依报,那么佛像观好以后,再观想在佛的旁边,有七宝庄严、有大地的国土、有池水的庄严、有宝树楼阁、还有各式各样的宝幔,这个宝幔是在宝树上面,挂在这个宝树上面的宝幔,还有宝树上面的珍珠罗网等等,都: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
我们看佛陀解释极乐世界,他是先解释依报再解释正报,是由粗渐次到细这样的次第,但是当正报依报合在一起的时候,是先观正报然后再把依报配进去,因为你这个正报是主导者,你往生极乐世界是为了什么?因为有佛啊!
你看我们今天观想一个国土,你比方我们观想美国,美国的马路比较宽是事实,停车也方便,它的树也特别的漂亮,依报环境那真的是开阔,但更重要是美国人怎么样?他的人心怎么样?这个正报最重要,我们今天往生极乐世界,我们也不是为了环境而去的,我们是见佛闻法,所以当你把依正二报合在一起观的时候,那你要以正报为主,先观正报庄严,然后再把依报环境配进去,佛陀是这个意思。好,我们再看下一段:
(五)成三身观
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
(六)成多身观
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
那么正报的庄严是很难观,因为正报比较精致微妙,所以佛陀说我们先找一个相状,你熟悉的相状,你先把这一尊佛像观起来,这尊佛像观起来以后,旁边有很多宝树、楼阁、池水的庄严。然后你在佛的左边又观想一个很大的莲华座,这个莲华座观起来以后。再观想右边也有一个很庄严的大莲华座,先观莲华座,然后再观左边莲华座上面,坐一尊观世音菩萨,当然观世音菩萨比阿弥陀佛稍微低一点,也是金色的。然后再观想在右边有一尊大势至菩萨,在右边的莲华座。是先把佛观出来,再把菩萨配上去。
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我们前面在观佛菩萨像,是静态的,先观一尊、然后一对,这是静态。这个时候就由静态变动态了,观想佛陀身上金身放金光。他一放光的时候,就照了宝树,那么照宝树干啥?在宝树下面因为你光明的照了,每一棵宝树又产生三朵莲华,又是一尊佛两个菩萨。你看观想极乐世界有很多宝树,无量无边的西方三圣在宝树下出现。 我们是先观一尊阿弥陀佛,两个观世音菩萨,然后再放光,再观想有无量无边的西方三圣。
我们供养佛像,你要嘛供养一尊,要嘛供养三尊,没有人供养两尊的。诸位知道。你供养两尊佛像,那就不知道谁是本尊。也没有人供养四尊佛,四尊的话就有一尊在前面,千手观音。佛菩萨他一定有一个本尊相应,就是说你的佛堂跟你的功课一定有关系──你修什么法门,你就供养什么佛像。不过,以前我们佛学院的老师,我的恩师上性下梵长老,他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说,修净土的人,他老人家专攻净土,他作了很多净土的经论,上性下梵长老,他说你一个佛弟子,不能忘本啊!他看到很多在家居士只有供西方三圣,他觉得这个作法是不对的。
他说你再怎么样供西方三圣,当然我们净土宗以阿弥陀佛为本尊,是吧!但是你为什么知道净土法门呢?你怎么知道的呢?是释迦牟尼佛介绍的。所以起码身为一个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我们生长在释迦牟尼佛的法中出生,一定跟释迦牟尼佛有缘,即便是末法,末法也是法。我们是在释迦牟尼佛的法下,受三皈依、受他老人家的教化,所以不管你怎么样,你一定要供一尊本师在前面,然后再供西方三圣,你不能够佛堂当中连一尊本师都看不到,你身为一个佛弟子就不好,忘本。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讲到佛像要注意:因为佛像代表我们的心态,借相修心嘛。一般来说是供奉三尊,智者大师说:表示中道、远离二边、顺入中道;远离空、有二边,顺入中道。所以大乘佛法供一尊,代表一心真如,要嘛就是空、假、中三观三尊,这有表法的意思。好,我们看下一段:
(七)观成之相
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
(八)辨观邪正
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
此想成时,这个想是指前面说的:佛,一尊佛二尊菩萨,还有配合依报的庄严,这个极乐世界的想像,那你慢慢慢慢的想像,我们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我们透过这个想象,我们这一念心跟阿弥陀佛冥冥之中感应道交,等到因缘成熟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听闻到水流,极乐世界七宝池的水是流动的,它会放出光明,光明当中能说法,或者是宝树微风吹动也会说法,或者是凫雁鸳鸯,凫雁:凫是水鸭,雁子是候鸟、鸳鸯也是水鸟,这些鸟类也都能够演说妙法。
极乐世界它的说法是有情、无情同宣妙法;有情是指鸟类,一个有明了性的;无情是指流水、宝树也都可以说法。那么你听到这个法以后,出定入定,恒闻妙法。
我们作极乐世界依报观的时候,顶多就是消你的业障,你要往生到净土,那是来生生诸佛国,所以依报庄严它的感应,是偏重在破恶、消业障。但是你一旦进入正报的时候不是,你见佛不是来生见佛,就今生见佛──见佛闻法。所以观依报跟正报都可以消业障,但是你观依报没办法见佛,你要见佛是来生见佛;你观正报不一样,今生就可以见佛闻法。所以行者等于是正报庄严以后,所听闻的佛法出定之时,恒忆持不忘,你即便出了定,出定都可以想像得到,不像作梦,作梦那心是暗钝的,你作梦的时候,你梦中出来就忘得一干二净,但是你入定所听闻的佛法,出定以后是忆持不舍,而且最重要是要和修多罗(翻为:经典)合。
我们在观阿弥陀佛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观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佛菩萨现前,但是我们不知道这到底是魔王显现的、还是阿弥陀佛现的?在《楞严经》上说,我们没有能力判断魔所现的三十二相跟佛本身的三十二相?我们没有能力去判断,但是我们可以知道他所说的法对不对,只要这个法违背了圣道的根本思想,所谓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比方说你看到佛三十二相问你说:世间的快乐是永恒常住的,它就是涅槃,你不用再去找涅槃,世间的五欲快乐就是涅槃了。这就错啦!佛陀说世间五欲是杂染相、是无常败坏相,所以你所听闻的佛法,必须跟修多罗的经典相符合,假设与经不合,那表示你招感了魔境,堕入一种颠倒妄想。假设合者,那你就是如实见到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跟阿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关于这个魔境的判断,我们说明一下:降魔是每一个修行人必经的过程。如果你一生都没有魔境,表示你没有真正用功,因为当你开始回光返照、真妄交攻的时候,它一定会有一些事情出现,这是修行人必经的过程。那么判定魔境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以教印心:就是这个人告诉你的讯息、观念,跟佛陀说的修多罗、法义上有没有相合?这是第一个方法。
第二个以心印心:这是直接用心来印心。因为有时候只有现相没说法。就像《小止观》说的:当我们在修莲华观时,突然有一个东西坐在莲华上面,放大光明,那这个景象,到底是佛给我们的加持、鼓励,还是魔王来干扰的呢?他没有说话,怎么办呢?就以心印心。
智者大师说:你用你的心去感受这个相状,如果这个相状出现之后,你开始躁动不安、不想坐下去了,那这个就有问题。如果说你坐了以后,这个相状出现以后,你更加的安定、更加的法喜、寂静,随顺于涅槃,这个相状就真实的。就是:这个相状是随顺于无明的躁动相、还是随顺于涅槃的寂静相?这个我们可以直接的以心印心,这是另一个判定方法。好,我们最后一段把它做一个总结:
(九)结示观名
是为像想,名第八观。
(十)修观现益
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这是正报的第一观,所谓的第八观─佛菩萨像观。它除了跟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观有相同的效果,能够灭除我们重大的五逆十恶、谤法种种生死的重罪,更重要的是:它有不共于依报观的功德,能够现生得念佛三昧,你能够今生当下能够见佛闻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这是正报观不共于依报观的地方!现生得念佛三昧。
更新于:2023-12-28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