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2 青年佛教网
我们务必要切记,
心善的话,一切都会好;
形象上做再多善事也不重要。
关于心善一切都会好,汉地的《德育古鉴》中讲过一则故事:
从前有个人叫元自实,他对缪材有恩,可缪材却忘恩负义,做出很对不起他的事情。元自实感到愤恨不平,天未亮就带着刀,准备要去杀死缪材。
路上经过一座庵堂,庵主轩辕翁是位有道之士,很早就起来诵经。他见几百个奇形怪状的鬼跟着元自实,每个鬼的手中都持有刀斧,杀气腾腾,样子非常凶恶。
没过多久,元自实又回来了,轩辕翁看到这次跟随他的,都是头上戴着金冠、身上佩有玉佩的神人,手持香花幡幢,露出祥和愉快的表情。
轩辕翁深感讶异,就上前询问元自实原因。
元自实说:“姓缪的忘恩负义,我正要前去杀他,但到了他家门口,我突然心想:他虽对不起我,但他妻子儿女却是无辜的,况且他还有老母在堂,我若杀了他,岂不是等于杀了他一家吗?因而于心不忍,念头一转,就回来了。”
轩辕翁将刚才所见告诉了他,并恭喜道:“你的所作所为,神明都已知道了,你将来必定会有厚福!”元自实听了这番话,更加精进认真地行善,后来考取了功名,官做到宰相。而缪材却颓废身亡。
由此可见,
一个人的心若是特别恶,
旁边就会有
许多恶魔非人推波助澜;
若是产生特别善妙的念头,
如普利一切众生的大悲心,
对上师三宝的恭敬心、
清净心、欢喜心,
那不但自己过得快乐,
周围气氛也会变成和谐。
所以对这个道理,每个人务必要有一种认识。
如果你的心能常常处于利他状态中,即使不看病、不吃药,四大也会十分调和; 倘若时时产生强烈的害他心,那身体肯定不会健康,而且动不动就发脾气、摆脸色,让旁边的人也很不舒服。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在做一件善事之前,首先要详细观察自己的动机。如果动机是善,那不用问别人就可以去做。
倘若是为了与人竞争,或者装模作样、贪图名誉,就必须认真加以纠正:
能变成善心的话,便可以接着做;
假如不论怎样也无法扭转,则还是延缓为好。
《佛遗教经》亦云:“纵此心者,丧人善事。”
所以,心态若没有调整好,表面上做的善法再大,也没有真正的功德。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有时这样想:一切法缘起所生,所以自性本空。缘起即性空。「我」是空,一切法亦是空,空性无有上
慎重:妄谈“一切法均是佛法”即是大妄语!~ 一则《地藏论坛》的讨论帖(二)
大安法师:"往生后,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这是不是违背因
智海法师答:开悟的人是不是看问题很宏观、很彻底,一下就想到事情的结果,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生灭的?开悟人是
呷绒多吉上师:一个有智慧、真正的修行人眼里示现的一切都是因果的正见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不被万缘所转,一切无碍,这个境界如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将一切思想灭尽了不起,如明镜现前,是佛性否?
观世音菩萨名号的无尽功德~华严经节选心念礼敬若称名、一切应时皆解脱
净土法门法语:要怎样才如法?一切时,一切处,这一句佛号没有丢掉,这就对了。
佛说前世不相欠,今世不相见,万事;皆因果,命运自会安排好一切
宣化上人:为什么不说“解脱一切苦厄”,而说“度脱一切苦厄”?
观想修持莲花生大士,就能够获得一切的功德,并且得到一切的成就!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