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带来的苦与乐

2020-02-17 沙龙分享

我是净柘,很高兴与书友们在高山流水读书吧相聚。看到高山流水读书吧的名称,让我想起了三年前自己参加的古道幽兰读书会,感觉特别亲切和美好。真想说,如同这美好的名称,无论是高山流水还是古道幽兰,都是将我们从红尘喧嚣带到澄明意境的那个去处。

刚刚书友们在分享什么样的人才具有真正的美,大家都说到,智慧的人才是真正的美,慈悲的人才是真正的美……在三级修学中浸泡了三年,从读书会到同喜班再到同修班,虽然我现在距离智慧和慈悲还差得很远,但我多多少少明白了智慧是什么?慈悲是什么?在学修中也体会过智慧和慈悲的力量。

记得在我进入古道幽兰读书会大概不到半年时,我的人生开始遇到一些挫折和违缘。现在回想起来,正是因为当时有幸进入读书会,正是因为佛法的正知正见,不仅带我走出了困惑和困境,而且让我实现了生命的进阶。我想这个生命的进阶,也就是今天我们读书会的主题:生命的美容。借用导师的话说,生命的美容就是对那个“在一大堆错误的观念和一大堆混乱的情绪”中活着的生命状态的审视、反思、提升和改造。而之前,我从来不懂得,也没有回望过自己的生命状态。

我今年55岁,已经真正年过半百,有资格说“我的一生”了。我的一生可谓一路顺风,所谓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是几乎没有什么缺憾的人生,令周围很多人羡慕,自己也暗自庆幸。48岁那年,在世俗的意义上应该算是我人生的顶峰时期:我没费什么劲,顺理成章甚至自己都没怎么反应过来,就被提拔为单位的中层领导——副处级干部。从考学、工作到晋升职称乃至和同事相处,我几乎一路顺风顺水,没有遇到过什么难处。但是担任了领导职务后,我开始需要面对和处理一些真正复杂的问题和关系,考验来临。

很快地,我和上级领导出现了分歧,开始遭受“打击”。我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和深深的伤害,最初的反应是指责、抱怨,并被愤怒、委屈这些情绪所左右,时而觉得无奈无力,时而觉得应该勇敢地“反击”。其实这就是无明中凡夫的生命状态在遇到对境时的应对模式。因为无明,看不清自己,看不清关系,看不清真相,没有智慧,没有力量;要么退缩,要么去做一些所谓“用一种错误纠正另一种错误”的事情,以错纠错,给自己挖坑,不断种下恶的种子,不断收获业果,在轮回中循环往复。

非常幸运的是,在这一切发生之前,因为一些因缘我进入读书会开始学习佛法,我也把佛法智慧应用到生活中。比如说,我懂得了每一个发生都是因缘因果的作用。在最初的情绪反应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最终我没有对伤害我的人生起嗔恨,更没有所谓的“反击”。相反,我看到了他行为背后的无明和局限性,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因为理解而心生慈悲的感受,没有让伤害延续下去。

但这又不是世人认为的“退缩”或“忍让”,我内心的平静能够让自己冷静而有勇气去面对发生的一切,平静的背后是力量而不是无力,我感受到这就是慈悲带给我的力量。而对于一些无能为力改变的事情,我也顺应其变,守好自己的底线,做好自己。整个过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看清了更多的真相,不但没有体验到什么伤害和打击,身体和精神反而渐渐好了起来。

一两年后的今天,我深深体会到,佛法所讲的因缘因果法则真实不虚,一切的发生都来自于自己所种下的因,自己做了就承担后果,如果不想要这样的后果,只有一条道路,就是断除造成这种结果的因。若不是自己的原因,也无需诅咒、嗔恨,而是看到众生的苦,将其化为理解和慈悲。现在流行讲“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但我认为,这是有前提的:胡作非为,不会有最好的安排;无所作为,也不会有最好的安排;唯有好自为之,才会有最好的安排。

所以做好自己,如法生活,是至真法则。所谓“菩萨畏因不畏果,凡夫畏果不畏因”。畏因不畏果,其实就是佛菩萨的一种生命品质。和我们凡夫刚好相反,菩萨在行动时谨慎小心,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身口意业负责,能做到断恶行善,不种恶因,而一旦种下,就勇敢承担,绝不畏惧。我们凡夫则是,做的时候被贪嗔痴牵引着,被欲望驱动着,从没想过后果,从不知道害怕,而结果一旦发生,则怨天尤人,怪这个世界不好,怨那个人不对,唯独不反思自己,最终不但不能正确对待一切的发生,反而再造恶因,再给自己“挖坑”。这样的生命品质和佛菩萨的生命品质相比,不仅仅是需要做美容的问题,而是需要做大手术的问题。

常有人误解说:“学佛的人都是那些人生遭遇了打击和不幸者。”对此,我想说,谁能保证自己的一生一片坦途?谁能保证自己的一生没有挫折和坎坷?就算有人可以保证自己一生万事如意,但最终还是有几样事情不能如你意,不能由你左右和主宰的,那就是疾病、衰老和死亡。问题的关键在于,遇到这些不如意,你有没有能力应对?怎样应对?世间大部分人,包括没有学习佛法之前的我,就是执著于自我,陷入自我得失的算计中,什么利益啊,面子啊,被种种情绪所绑架,最后做出最愚蠢的选择。

所以我要深深感恩,感恩生活对我最大的善待和最大的回馈,不是让我一帆风顺不经历挫折,而是交给我对待挫折的法宝,让我在挫折的历程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对我来说,今天的这个生命,和过去一帆风顺的那个生命相比,有了更丰富的体验,有了更深厚的积累,有了更宽广的胸怀,有了以往所不具有的一点点悲智的品质。更值得庆幸的是,这个生命开始走上觉醒之路,知道了未来的目标,是去追求更高的生命品质——佛菩萨的生命品质。这是将我们的生命导向高阶的一条道路,努力向这个高品质接近,就是此生来到人间最大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我通过修学得到的生命美容。

2024-02-04 21:56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邪YIN带来的要命果报 邪YIN带来的要命果报

选择三级修学 开启生命觉醒 选择三级修学 开启生命觉醒

智谕法师:修学佛法要求解脱味 智谕法师:修学佛法要求解脱味

善导大师:信愿法师:《观经》注疏者甚多,为何采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修学? 善导大师:信愿法师:《观经》注疏者甚多,为何采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修学?

净土法门法师:你每天批评,就显示你的心不清净,你对于佛法修学毫不得力 净土法门法师:你每天批评,就显示你的心不清净,你对于佛法修学毫不得力

学佛能为我带来什么好处 学佛能为我带来什么好处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的习性为何没带来今生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的习性为何没带来今生

梦参老和尚: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 梦参老和尚: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

大乘修学的基础_22 大乘修学的基础_22

净土法门法语:要怎样修学,佛菩萨才会住世? 净土法门法语:要怎样修学,佛菩萨才会住世?

黄柏霖:修学随喜功德,放下嫉妒障碍 黄柏霖:修学随喜功德,放下嫉妒障碍

第二、佛陀的修学历程 第二、佛陀的修学历程

仁俊法师:如何修学菩萨道 仁俊法师:如何修学菩萨道

济群法师:从禅宗式微看修学基本 济群法师:从禅宗式微看修学基本

零食也可带来营养健康 零食也可带来营养健康

大悲咒的修学方法 大悲咒的修学方法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这些与佛教结缘的皇帝,佛缘颇深并且终生信佛,觉得是佛带来幸运 这些与佛教结缘的皇帝,佛缘颇深并且终生信佛,觉得是佛带来幸运

不论修学哪个法门,都要有惭愧心精进心 不论修学哪个法门,都要有惭愧心精进心

整个佛法的修学,都在修正我们的思想 整个佛法的修学,都在修正我们的思想

修学时间少的人怎样定功课 修学时间少的人怎样定功课

年纪大了修学禅定,还能得定吗 年纪大了修学禅定,还能得定吗

如梦如幻的修学 如梦如幻的修学

修学佛法以什么为基础和根本 修学佛法以什么为基础和根本

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 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

第108集 修学“密宗观想”不得解脱 郭正昌老师 第108集 修学“密宗观想”不得解脱 郭正昌老师

第039集 修学三士道的下士道可以让我们往生善趣与解脱生死吗? 第039集 修学三士道的下士道可以让我们往生善趣与解脱生死吗?

第027集 修学佛法当随真善知识 何谓真善知识?何谓恶知识?(下) 第027集 修学佛法当随真善知识 何谓真善知识?何谓恶知识?(下)

第026集 修学佛法当随真善知识 何谓真善知识?何谓恶知识?(上) 第026集 修学佛法当随真善知识 何谓真善知识?何谓恶知识?(上)

佛法的修学,一定要靠你自己觉悟 佛法的修学,一定要靠你自己觉悟

净界法师:五戒修学法要 净界法师:五戒修学法要

净界法师:净土宗修学法要 净界法师:净土宗修学法要

修学大乘禅的目标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的「密意」 修学大乘禅的目标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的「密意」

修学佛法首先要培养内心的甚深见 修学佛法首先要培养内心的甚深见

净土宗修学的四个重点 净土宗修学的四个重点

《无量寿经》十二次翻译带来的启示 《无量寿经》十二次翻译带来的启示

修学佛法的人,解要圆,行要方 修学佛法的人,解要圆,行要方

大乘佛教修学的三个次第 大乘佛教修学的三个次第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不懂事带来的真诚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不懂事带来的真诚

印顺法师:修学观音大悲法

明证法师:基础佛法修学的次第与方法

佛弟子修学的四点建议

药师法门修学要点 药师法门修学要点

索达吉堪布:皈依十几年了,但修学境界好像没有进步,近几年生活也越发艰难,该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皈依十几年了,但修学境界好像没有进步,近几年生活也越发艰难,该怎么办?

修学无相念佛或修定过程中妄想散乱心的种类 修学无相念佛或修定过程中妄想散乱心的种类

索达吉堪布:有家庭的人,为了修学佛法,是否应该放弃伴侣 索达吉堪布:有家庭的人,为了修学佛法,是否应该放弃伴侣

劝请修学念佛圆通法门 劝请修学念佛圆通法门

念佛的方法和修学过程(一、二) 念佛的方法和修学过程(一、二)

达真堪布:地球为什么给人类带来灾害 达真堪布:地球为什么给人类带来灾害

留意!戏言和恶语会给你带来严重的后果 留意!戏言和恶语会给你带来严重的后果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头脑、心灵、本能的平衡才能带来和谐,和谐才会快乐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头脑、心灵、本能的平衡才能带来和谐,和谐才会快乐

陈大惠老师访谈录之:婆婆不是妈带来的灾祸 陈大惠老师访谈录之:婆婆不是妈带来的灾祸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说只有佛法才能给整个世界带来和平与快乐?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说只有佛法才能给整个世界带来和平与快乐?

蔡礼旭老师:骄奢淫逸的习性给孩子带来的后果

佛教故事:法音集:修学佛法 佛教故事:法音集:修学佛法

菩萨--发菩提心,是修学佛法的第一尊贵大事 菩萨--发菩提心,是修学佛法的第一尊贵大事

三业端正的人,才能具足福德资粮进入佛道中修学! 三业端正的人,才能具足福德资粮进入佛道中修学!

给人类带来好处 给人大众谋取福利的人会受人尊敬 给人类带来好处 给人大众谋取福利的人会受人尊敬

宽恕别人给你带来的12种好处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修学八大人觉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修学八大人觉

达真堪布:有的师兄要退出修学,怎么办 达真堪布:有的师兄要退出修学,怎么办

灵山居士:我这么糟糕的人有资格修学佛法吗? 灵山居士:我这么糟糕的人有资格修学佛法吗?

魏德东教授:唯识思想与佛教修学 魏德东教授:唯识思想与佛教修学

在家菩萨修学佛法第一要务:布施 在家菩萨修学佛法第一要务:布施

达真堪布:这些年地球为什么给人类带来这么大的灾害? 达真堪布:这些年地球为什么给人类带来这么大的灾害?

达真堪布:这些年地球为什么给人类带来这么大的灾害 达真堪布:这些年地球为什么给人类带来这么大的灾害

菩萨在住位应如何修学布施行? 菩萨在住位应如何修学布施行?

菩萨修学忍辱的三项主要内容 菩萨修学忍辱的三项主要内容

菩萨在住位所应修学的戒行与忍辱行 菩萨在住位所应修学的戒行与忍辱行

郑石岩:慈悲带来丰足自在 郑石岩:慈悲带来丰足自在

佛化家庭:如何促进家庭和睦,带来最究竟的根本利益? 佛化家庭:如何促进家庭和睦,带来最究竟的根本利益?

佛与人生:修学佛法戒除邪淫的历程 佛与人生:修学佛法戒除邪淫的历程

佛与人生:修学佛法后的感受:为人处世更有智慧 佛与人生:修学佛法后的感受:为人处世更有智慧

如何修学真正的禅定? 如何修学真正的禅定?

何谓一心不乱?怎样如说修学入一行三昧? 何谓一心不乱?怎样如说修学入一行三昧?

菩萨如何修学禅定? 菩萨如何修学禅定?

佛学常识:悟显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分为四种念佛 佛学常识:悟显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分为四种念佛

佛学修行:在家学佛如何入门_初学佛者应如何修学_皈依需要什么条件 佛学修行:在家学佛如何入门_初学佛者应如何修学_皈依需要什么条件

什么是“三三昧”?修学三三昧的目的是什么? 什么是“三三昧”?修学三三昧的目的是什么?

修学佛法如琴弦 修学佛法如琴弦

佛学入门须知:佛教初入门的修学四大阶段_佛教初入门的指南书单 佛学入门须知:佛教初入门的修学四大阶段_佛教初入门的指南书单

佛教初入门的修学四大阶段 佛教初入门的修学四大阶段

佛教初入门的修学四大阶段与指南书单 佛教初入门的修学四大阶段与指南书单

修学佛法遇到挫折,不应自轻 修学佛法遇到挫折,不应自轻

生气会带来的8种危害

微笑会给你带来好运

一匹马带来的慈悲与忏悔

修学佛法的四种过程 修学佛法的四种过程

信是修学佛法的基础

感恩带来富裕的人生

如何解决堕胎所带来的困扰

对孕妇带来危害的六种调味品

最好修学哪一宗? 最好修学哪一宗?

舍弃大仙,修学正法 舍弃大仙,修学正法

惟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 惟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

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

修学佛法,绝不可离开净土法门 修学佛法,绝不可离开净土法门

善心能带来最大的福报! 善心能带来最大的福报!

佛法修学,以智慧为先导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