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2023-12-28 净界法师

第一讲第二讲第三讲第四讲第五讲第六讲第七讲第八讲第九讲第十讲第十一讲第十二讲第十三讲第十四讲第十五讲第十六讲第十七讲第十八讲第十九讲第二十讲第二十一讲第二十二讲 

(第一讲)

今天要跟大家共同学习的教义是《大乘百法明门论》。在正式讲课之前,先把研究本论的目的,跟大家作一个简要说明。我们每个人的学佛因缘,可能不一样,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离苦得乐,希望今生的生命乃至于来世的生命,能够永离痛苦而得究竟之安乐,这是我们学佛共同的目的。

佛法把生命分成十个法界﹙十个层次﹚──有佛菩萨的万德庄严、二乘的偏空涅盘、人天杂染的可乐果报,也有三恶道苦恼的果报。就学佛的目标来说,以「人」当标准,无不希望来生的生命,能够从人道而提升到天道;但是天道还不够究竟,因为天道是无常败坏之法,「饶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再进一步从天道出离生死,到达界外涅盘彼岸,乃至成就万德庄严的佛果、圆成佛道,才算是真正的离苦得乐。

问题是应该依循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令我们的生命增上,乃至成就佛道呢?目标是确定了,但是方法呢?就有各式各样的解释。

先看以下外道的说法:

一、「邪因缘论」:在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中,有一种思想叫「邪因缘论」;该教认为生命的本质,全是大梵天或是上帝所创造的。我们希望下辈子得什么样的果报,我们自己不能作主,大梵天、上帝是一切主宰者,主要是他作主的,所以应该以虔诚的态度,透过对上帝、大梵天的皈依祈祷,得到他对我们的欢喜,他自然就会赐给我们幸福与快乐。换句话说,不管我们造善或造恶,生命是大梵天决定的。佛法认为这样的因缘法不正确,因此叫做「邪因」。

二、「无因缘论」:此教认为生命的现象──为什么他升天呢?这件事情没有因缘;为什么他堕到三恶道去呢?也是毫无因缘。一切法都是无因无缘、自然而有,没有什么理由。其实这种思想就是「拨无因果」─否定因果道理。佛法认为也是不正确。

关于上面所说的「邪因缘论」跟「无因缘论」,就是古印度九十六种外道思想之本质。佛陀在《法华经》上说:「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十法界每一界的果报,都没有自性、没有一个决定性,就是「毕竟空」。在毕竟空当中,生命是怎么出现的?「一切从缘起」,是依因缘条件而生起的。

「因缘」是什么意思呢?表示:生命是可以改造的!

如果生命是无因缘的,那生命就不能改造;人永远是人,造再大的善还是人、造再重的恶还是人。为什么?因为人是「无因」产 生的。这样我们皈依三宝、修学佛法就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佛陀才特别强调──「一切法,从缘起。」生命的本质,背后有它的因缘存在。

而在「有因缘」教义中,佛教的思想有两种:

一、小乘思想:小乘法认为因缘就是「业力」,也就是身、口、意的业力。造作善业的因缘,使令你升天;造作恶业的因缘,使令你堕到三恶道;是你自己造的业力,影响你自己的生命。

二、大乘思想:若以大乘法来说,「因缘」就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宇宙万法就是我们心识的活动。为什么升天?因为内心常存善念;为什么堕到三恶道?因为内心恶念的势力强大;为什么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内心具足信、愿、持名三种功德。所以从大乘的角度来看:「因缘法」完全决定于你「内心」的造作;身、口、意三业,身业跟口业只是工具而已。

经典譬喻说:牛在拉车,主要是牛在做决定,车子不能做决定;『牛』是指我们内心的活动,『车』是指身业和口业。大乘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正表示:我们现在每一剎那的心念,都在创造未来的生命──如果你现在起一个善念,就创造未来一个可乐的果报;如果起一个恶念,就创造未来一个不可乐的果报。简单说:生命的本质是由你的「念头」决定的。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希望离苦得乐,应该怎么办呢?就要改造我们的念头:

转识成智。只要转变我们的念头,生命就转变了!

那么想要转变我们的念头,必须先了解心念的相貌;一定要先了解它,才能够改变它。在整个「唯识宗」教义当中<五位百法>,对于心识活动的相貌,讲得非常详细,什么是善念、什么是恶念,都有明确的定义。透过百法的学习,就会知道如何去断恶修善,使令生命能够增上。

总而言之,我们希望生命能够增上,研究「唯识」就非常重要;透过唯识的教义,来「观察」我们的念头、「了解」我们的念头,进一步「修正」我们的念头;使令我们的念头改变,进而实现生命的改变。而我们所要学习的第一个课程《大乘百法明门论》,正是《唯识学》最基础的课程,也是最重要的课程。

壹、解释经题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天亲菩萨造

「天亲菩萨」是印度的一位祖师,《百法明门论》是他造的。他当时造这部论,是用印度文写的,经过唐朝的三藏法师玄奘大师把它翻译成中文。因为觉得文字还是太深,所以我们又引用蕅益大师的注解《百法明门论直解》来讲解本论。

我们今年的唯识课程:《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唯识三十颂》,都是选用蕅益大师的注解,我在所有的祖师当中选择蕅益大师的注解,这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蕅益大师有一个基本观念,就是他认为「性、相」是圆融的。

大乘的思想是强调「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识是创造生命的主要因缘,但是天台宗所指的心识是什么?是「真如」「真如受熏」,真如清净本然,而受我们的熏习;唯识的思想是「阿赖耶受熏」。这两种思想,乍看之下不同,但是蕅益大师认为这两种思想可以融通,所以进入本文,你就会发觉蕅祖的注解,处处把唯识跟天台的思想加以融通,我们引用他的注解,将来学习天台教义就没有障碍,这就是蕅益大师最大的特色「性相圆融」的思想。

「性相圆融」蕅祖举出一个譬喻说:就像「画龙点睛」;唯识如画龙,把龙的头、身体、脚、尾巴画出来;唯识学所诠释的是一种行布分明,把整个心念杂染的相貌跟清净的相貌,很明确的分析:什么是烦恼?什么是菩提?都有很清楚的界限。烦恼里面就有贪烦恼、瞋烦恼、痴烦恼,每一种烦恼都有一个简明、易懂的定义和相貌,所以唯识学就是把龙画出来。天台如「点睛」,眼是龙的精髓,龙没有眼则无神,眼睛一点之后,龙就有神,就可乘云而飞。

所以唯识学最后的归处,还是会归到真如。从「画龙点睛」譬喻当中,我们就能够了解「唯识」与「天台」之间的关系了。

贰、经文大义

将释此论,大科分四

我们分成四大科,来解释这部论:

甲一、论主略史。首先介绍天亲菩萨简略的历史。

甲二、解释题目。

甲三、随文释义。随顺论文解释其中的义理。

甲四、结示劝修。

甲一、论主略史

首先看第一科「论主略史」,本论的造论者是「天亲菩萨」。这里分成三大段,第一段先介绍「无著菩萨」的历史,因为天亲菩萨的历史跟无著菩萨有关系,所以先介绍无著菩萨:

[佛灭度九百年顷,婆薮盘豆菩萨,初于萨婆多部出家,修习禅定而得离欲,思惟空义不能悟入,欲自杀身。时宾头卢尊者,于东毘提诃观见此事,从彼方来,为说小乘空义,闻已即悟意犹未尽。因乘神通往兜率天咨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为说大乘空义,还阎浮提,如说思惟即得悟入,时大地六种震动,因此更名「阿僧伽」,此云「无著」。]

「无著菩萨」的简要历史:

这个历史时代,是在佛陀灭度大概九百年左右,当时印度的小乘部派佛教中,有两个部派最为兴盛:一个是「萨婆多部」就是「有部」「根本说一切有部」;另外一个是「经部」。为什么取为『经』呢?因为「有部」是着重「论」,「经部」是着重「经典」,所以取名为「经部」。这两个都是属于小乘的部派佛教。「有部」传承小乘的原始佛教,完全是小乘的思想;「经部」就有一点大乘的思想,它是介于小乘跟大乘之间的思想。

「婆薮盘豆菩萨」(无著菩萨本名)他最初是在萨婆多部出家,也就是在「有部」出家,『婆薮盘豆』翻译成中文叫『天亲』,有的是翻译成「世亲」。这里我再解释一下:

当时在北印度有一富娄沙国,国王是信婆罗门教,他有一位国师,生了三个儿子。因为国师非常忙碌,整天为了帮助国王处理国事,又要到处宣讲婆罗门教法,所以没时间替儿子立名,因此就把他三个儿子全部立名为「婆薮盘豆」,有次第的分别第一儿子名「第一天亲」(无著菩萨),第二儿子名「第二天亲」(本论作者),第三儿子名「第三天亲」(师子觉)。因为父亲是当时婆罗门教的有名领袖,对婆罗门教法非常有研究,但是一向很忙,主要是教导大儿子,他的大儿子慢慢对婆罗门教法也有很深入的研究,而且受到当时富娄沙国很大的重视;当时整个国家除了他父亲,就是他最有名了。因为第一个天亲跟第二、第三天亲年龄相差二十岁,所以他的父亲就把教育弟弟的责任,全交给他负责,由他为他们上课、传授婆罗门的教法。

上课一段时间之后,发生了一件事,「第三天亲」就是最小的弟弟,生了一场重病,当时病得很严重,国家的医师没有一个人能够治好他。母亲就很着急,经常去寺庙礼拜祷告。有一天她做了一个梦:梦到她到一深山里,树木很高大,树林当中有一座古剎,这间寺庙盖得很特别,是一座很古老的寺庙,她就顺着寺庙进去大殿前有一棵树,树下有一块大石头,有一位老和尚在石头上打坐。

老和尚对她说:「妳今生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都会出家,其中前面两个儿子,都是不可多得的菩萨,而第三个儿子会证得阿罗汉。」听到这些话之后,她就醒过来了,心想:「不可能呀!我们是婆罗门世家!一直受婆罗门教法的熏陶,我的丈夫还是婆罗门国师,怎么可能去出家做佛弟子呢?」但是梦境这么地清楚,她也很疑惑,第二天就带着生病的小儿子,循着梦境去寻找这间寺庙。果然找到这位老和尚,老和尚就为小儿子说佛教的小乘教法,「第三天亲」听了之后,全身出了大汗,病就好了。病好以后,小儿子就很喜欢到寺里去找老和尚,因为母亲特别宠爱这小儿子,就常带他去。

「第三天亲」接受佛教的思想后,慢慢了解佛教,他的大哥为他上课,他就跟大哥辩论,一辩就胜,婆罗门教法当然辩不过佛法,狮子一吼,百兽都要称臣。第一天亲觉得这个小弟最近变聪明了,怎么回事呢?以前我上课,他都完全能接受教导,现在思想比他更高明。心里想:弟弟到底去哪里学习这些教法?当她的母亲又带着小儿子去找老和尚时,他也跟去了;他一听闻佛法,也起欢喜心。后来,第一天亲、第二天亲、第三天亲,三兄弟果真都出家。

经文:『婆薮盘豆菩萨,初于萨婆多部出家』这地方是指「第一天亲」。「第一天亲」出家后,『修习禅定,而得离欲。』他刚开始是修习禅定,由禅定的力量,使令内心明静不动,暂时把烦恼给调伏;但是他觉得不究竟,因为禅定还是有相的境界,有相境界都是属于生灭法,还是有苦恼的。这时他「思惟空义」观察诸法的空性,因为没有得到善知识的指导,『不能悟入』,无法悟入空性;他的个性很刚强,就想要自杀。

『时宾头卢尊者,于东毘提诃观见此事。』

这时候在东方的毘提诃,有一位大阿罗汉叫宾头卢尊者,他在禅定当中发现这件事情,以神通力来到「第一天亲」的地方,为他说小乘的空义。

「小乘空义」主要是阐明:「我空、法有」的道理。生命体的「我」不可得,但一切「法」都是真实的;生死的杂染法、涅盘的清净法,都有真实性。虽然「法」有真实性,没有关系,因为没有一个「我」,「我」就不在生死中流转,但是生死是真实法,这就是「我空、法有」的论点。

当他悟到小乘空义之后,觉得还不够,一切法有真实性,不够圆满。『因乘神通往兜率天咨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为说大乘空义,还阎浮提,如说思惟即得悟入。』因为当时小乘佛教非常兴盛,大乘佛教已经衰微了,想要更深一层的了解空义,没有人可以教他;他就以禅定神通力,一念即至兜率天,向弥勒菩萨求教,弥勒菩萨为他宣说大乘的空义。

「大乘空义」是开显:「一切法毕竟空,我空、法空二空真如。」但是,这里的大乘空义,主要是说「唯识空义」「万法唯识」的道理;一切法都是虚幻不实,都是由心识所变现的。如果我们的心识迷惑颠倒,就变现「生死流转」的境界;如果这一念心能够跟空性相应,就变现「涅盘」的境界,所以「法」也是没有真实性,是你的心所变现的,这就是大乘空义。

他听了之后,就从「万法唯识」的宗旨去思惟,而悟入大乘空性。这时候他已经不是凡夫,而是证得圣人的境界,此时大地六种震动,因此更名『阿僧伽』,「阿僧伽」翻译成中文叫「无著」。「无著」是他自己立名的,因为他这时候悟到大乘空义,对一切法已经无所执着了。这是讲到「无著菩萨」的简略历史。

尔后数上兜率天询问大乘经义,弥勒广为宣说,随有所得,还阎浮提,以己所闻,为余人说,闻者多不生信。无着菩萨即自发愿:我今欲令众生信解大乘,唯愿大师下阎浮提,解说大乘经义,令诸众生皆得信解。弥勒菩萨即如其愿,于中天竺阿踰阇国讲堂,说《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等,弘通大乘法相唯识之法门,其中以《瑜伽师地论》为唯识宗之正所依。

第二段是把整个「大乘唯识教法的兴起」,做一个说明。

『尔后数上兜率天询问大乘经义,弥勒广为宣说,随有所得,还阎浮提,以己所闻,为余人说,闻者多不生信。』无著菩萨有这次的经验之后,对大乘佛法起大欢喜,经常入定到兜率天向弥勒菩萨询问大乘的空义,弥勒菩萨广为宣说。他就随其心中所体悟的心得,还到人间,将自己所听闻的佛法,为他人说。但是,闻者多不生信;因为当时小乘部派佛教非常兴盛,听到「一切法毕竟空」,如刀伤心,好像用刀割心一样痛苦。你跟他说证得的涅盘没有自性可得,他不能接受;他认为「法」有真实性,所以不能相信。

这时候无著菩萨就发愿:

『我今欲令众生信解大乘,唯愿大师下阎浮提,解说大乘经义,令诸众生皆得信解。』他向弥勒菩萨求请,希望这些小乘行者都可以回小向大,信解大乘的法义,希望弥勒菩萨慈悲,能够从兜率天来到人间,解说大乘经义,使令他们都能够如实信解。

『弥勒菩萨即如其愿,于中天竺阿踰阇国讲堂,说《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等,弘通大乘法相唯识之法门,其中以《瑜伽师地论》为唯识宗之正所依。』弥勒菩萨即如其愿,下降在中天竺(就是中印度一个国家),阿踰阇国的一个讲堂,讲解《瑜伽师地论》及《大乘庄严经论》,主要是宣说这两部论。

一、《瑜伽师地论》

「瑜伽」翻成中文叫「相应」,这个相应不是跟「生死」相应,而是跟「涅盘」相应;说明这个教法的教、行、理,都是相应于涅盘;不论它的言教、一百卷的文字,或者所诠释的修行方法以及理论,都是随顺相应于涅盘,因此叫做「瑜伽」。外道不能说是相应于涅盘,因为外道虽然修种种苦行-- --有的整天卧在荆棘上面、睡在有刺的树木上,行持这些无益的苦行,能不能到达涅盘的境界?不可以!这样的法门不随顺涅盘,所以不能说是「瑜伽」。

「师」,是指修行人,修行「瑜伽」者叫「师」。「地」是依止的意思,一切草木都依止大地而住;意谓一切修行人都要依止本论的教法而修行。因为这部论广泛地讲到三乘修行人的「境、行、果」(声闻、缘觉、菩萨的境、行、果),所以《瑜伽师地论》等于是修学佛法的一部广论,整个修道次第都很清楚,共有一百卷。

二、《大乘庄严经论》

本论所谓的「庄严」有两种:第一个是「菩提心」,菩提心庄严,也就是「愿力」的庄严;其次是「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庄严是讲「行门」。本论如实地开示如来所说经义,所以名为「庄严」。

在弘通大乘法相唯识之法门中,是以《瑜伽师地论》的根本大义,为唯识宗的正所依,这是唯识宗最重要的基本论典;也说明唯识的教法,当初是在部派佛教兴盛的环境下,弥勒菩萨应无著之请求,从兜率天下降宣讲《瑜伽师地论》,唯识的教法才渐渐的兴盛起来,毕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天亲菩萨乃无著菩萨之弟,亦于萨婆多部出家,戒行清高,博学多闻,因立志改善有部教义,遂入迦湿弥罗国,研究《大毘婆沙论》,凡历四年,学成归国,为众讲说,并作《阿毘达磨俱舍论》,弘传小乘之教义。无著菩萨恐其造论毁谤大乘,乃派人告曰:「我今病重,不久将死,汝可急来!」天亲菩萨随来问曰:「兄云何病?」对曰:「我今之病,由汝而生。汝不信大乘,妄生毁谤,必致沉沦,我今愁苦,故得重病。」]

天亲菩萨即请无著菩萨解说大乘法要,闻即信解,深悔过去所造谤法之罪,即欲割舌谢罪。无著菩萨对曰:「汝先毁谤大乘,欲灭此罪,须当善巧解说大乘。」于是就兄广学,并弘扬大乘法门。其中因感《瑜伽师地论》文繁义广,乃于「本地分」中,略录百法名数,是名《百法明门论》。

─糅合《婆薮盘豆传》─

本论的作者天亲菩萨简要历史:

这段文正式说明天亲菩萨的历史,经文分成三小段,先来看第一小段:

『天亲菩萨乃无著菩萨之弟,亦于萨婆多部出家,戒行清高,博学多闻,因立志改善有部教义,遂入迦湿弥罗国,研究《大毘婆沙论》,凡历四年,学成归国,为众讲说,并作《阿毘达磨俱舍论》,弘传小乘之教义。』

这是讲到天亲菩萨刚开始学佛的因缘,主要是学习小乘教法,而且相当有心得。我们看经文内容:天亲菩萨乃无著菩萨之弟(第二天亲),也是在萨婆多部出家,看传记记载,当时印度的「有部」「根本说一切有部」在佛教界非常的兴盛。天亲菩萨的修行有两个特色:

第一个「戒行清高」,对戒波罗蜜特别的重视;其次「博学多闻」,有很高的智慧。

『因立志改善有部教义,遂入迦湿弥罗国』,天亲菩萨最初是从「说一切有部」出家,对于小乘教法有精深的研究,但是他曾看过「经部」的思想,慢慢发觉「有部」有很多地方的解释,并不圆满,他希望能够将「有部」跟「经部」的思想予以融通,同时也想要彻底改善小乘的教义,所以就冒险进入迦湿弥罗国(也叫:罽宾国),去学习《大毘婆沙论》。整个有部的主要教义都是融通在《大毘婆沙论》。

(第二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面。

『天亲菩萨乃无著菩萨之弟,亦于萨婆多部出家,戒行清高,博学多闻,因立志改善有部教义,遂入迦湿弥罗国,研究《大毘婆沙论》,』

上一堂课说到天亲菩萨初期刚出家的情况;出家之后,他的身口意有两种功德:第一、戒行清高;第二、博学多闻。因为深感自宗理论的缺点,有心想改善「有部」「萨婆多部」的教义,来挽救本宗;因此发心到罽宾国那里去学习《大毘婆沙论》。「毘婆沙」此翻成中文叫「胜说」,表示此论讲得非常殊胜圆满,为「一切有部」的广大结集。『大』就是广大的意思,一共有两百卷。《瑜伽师地论》是一百卷,《大毘婆沙论》是两百卷。这叫大,《大毘婆沙论》。

这部论造论的因缘,我们解释一下。在佛灭度后六百年左右,当时的印度有一个王朝叫「贵霜王朝」,第一代国王是迦腻色迦王,这个迦腻色迦王有两个特色:第一个、勇猛善战,他擅于打仗,一登位之后,带着他的军队把整个东印度、南印度、北印度等五印度完全都统一了,统一印度除了阿育王以外,就是迦腻色迦王。这个国王他很会打仗,打到哪一个地方对方就被他征服了。第二个他酷爱艺术,对雕刻艺术非常喜欢。但他因为好战,造了很多杀业,后来良心发现忏悔改过,就皈依于佛教,拜「胁尊者」阿罗汉做师父。

因为杀业太重内心经常不安,处理好国事回到宫里,每天请一位不同的法师来开示说法。听了之后也有点心得,但是他心中有一个疑惑。就问他的老师说:「为什么每一个法师所讲的内容都不一样?到底那个才是对的?」胁尊者回答他说:「因为去佛久远,佛陀灭度已经六百多年,每一个法师都把个人的思想放到里面去了,」好比「诸行无常」,每个人对无常的看法都不一样。这时迦腻色迦王听了就说:「我们佛教应该作一个整理,把有部的思想作一个整理。」就请国师胁尊者召集了五百阿罗汉,重新结集三藏。(这就是佛教历史上,迦腻色迦王所发起的第四个结集。)这次的结集可以说是「一切有部」的思想,《阿含经》的所有的论作一个整理,就成了《大毘婆沙论》,主要是把《阿含经》的思想,整个有部的原始佛教的教义整理出来,是研究「部派佛教」很重要的一部论典。「有部宗」集出《大毘婆沙论》之后,恐怕《大毘婆沙论》被别人破坏掉,所以严格限制传出他国,同时也不让他国僧人进来学习。这五百个阿罗汉就同时咒愿,阿罗汉的心力不可思议,五百个阿罗汉就同时咒愿这部论只能留在罽宾国,只要把《大毘婆沙论》背出来,这个人今生就不能离开罽宾国。那怎么会知道呢?就派夜叉在罽宾国的门口日夜守护着。哪一个人把《大毘婆沙论》学会了,就不准出去了。

这时候有一个小乘学者,这个人智慧很高,他混进罽宾国里面,就把《大毘婆沙论》两百卷全部背起来,当他要出去的时候,夜叉就叫说:「《大毘婆沙论》的论师要出去了!」因为夜叉有神通,看到他的内心摄持《大毘婆沙论》的文字,所以士兵就把他捉起来,交给国王。这位论师就装疯卖傻,国王问他什么,他一问三不知、随便回答,衣服也穿的破破烂烂,像乞丐一样。

国王说:「这个人哪是能够背《大毘婆沙论》呢?」就把他放掉了。放了之后,他又要跑出去,夜叉神又说:「《大毘婆沙论》的论师要出去了!」再把他抓起来,国王一问,他又是装疯卖傻什么都不懂。到了第三次,又被抓起来,国王说:「这个人根本就不是《大毘婆沙论》的论师,你们弄错了。」就把他送出去了。《大毘婆沙论》就这样流传出去。

但是,我看过天亲菩萨的传记,就是因为这样,后来他们对听《大毘婆沙论》,有很严格的要求,当时在迦湿弥罗国讲《大毘婆沙论》的风气非常盛行,讲得最详细、最广的就是「悟入法师」。当时天亲菩萨在小乘部派已经很出名,他从「有部」转到「经部」,大家都知道有「天亲」这一位论师,也知道他的思想已经倾向「经部」;所以他想要学习这种大法,根本就不可能,因此就改名换姓到迦湿弥罗去学习《大毘婆沙论》。

学了四年,把《大毘婆沙论》几乎全部学会了。有时私下跟师友谈论之间,不小心就会抨击《大毘婆沙论》的不当。里面很多人就说:「这个人怎么在批评《大毘婆沙论》呢?」就把这件事情报告给悟入法师。悟入法师想要调查了解,当然我们凡夫的境界就是叫过来问一问,但悟入法师是有禅定的人,他一入定就知道怎么回事;入定观察──原来这个人就是有名的「天亲论师」,来我们这里偷学《大毘婆沙论》。于是晚上就把天亲菩萨叫来,称呼他:「你就是天亲」,天亲菩萨非常的惊慌,他说:「你不用怕!我不会伤害你,但是我的弟子很多都没有离欲、都是凡夫,趁他们还没有知道之前,你要赶快离开这里!」因为当时部派争执非常厉害,你偷学别人的论典,这件事情是很严重的。天亲菩萨就连夜离开迦湿弥罗国,回到本国。凡历四年,他是这样因缘而学到《大毘婆沙论》。

回国之后,大家都知道他已经把整个《大毘婆沙论》都学通了,很多人希望他能够把《大毘婆沙论》的思想宣讲出来。当时他是融合「经部」跟「有部」的思想来解释《大毘婆沙论》的,一共讲了六百零四天,并且将每天所讲的教义,造一个偈颂来摄持今天所讲的内涵。总共讲了六百零四天,也就造了六百零四个偈颂,这就是所谓的《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天亲菩萨刚开始为大众一边开讲、一边造颂,这时弟子们觉得义理实在是太深了,又请天亲菩萨将这些偈颂造论,再作广泛的解释,所以完成今日普遍流行的《阿毗达磨俱舍论》。

「阿毘达磨」翻成中文叫「对法」,有两个意义:第一个是「对观四谛」。第二个是「对向涅盘」。在「因地」,这个法门能够引导你正确对观四谛;从「果地」来说,它能够引导你,不颠倒、正确的趋向于涅盘,就叫做「阿毘达磨」。「俱舍论」的『俱舍』翻成中文就是「聪明」的意思,说它是智慧、聪明的一部论。这部《阿毘达磨俱舍论》它是整个部派佛教集大成者,把「有部」跟「经部」的思想结合一起,弘传小乘部派的教义。这是天亲菩萨刚出家的初期,这时候他在小乘的僧团已经相当有地位,可以说是小乘的第一上座,当时的国王新日王就拜他做国师。这个是天亲菩萨刚开始出家的因缘,再看后来的变化。第二段:

「无著菩萨恐其造论毁谤大乘,乃派人告曰:『我今病重,不久将死,汝可急来!』」天亲菩萨当时在小乘部派相当有名,他本来是在北印度的健陀罗国,后来有因缘进入到中印度,无著菩萨(第一世亲,他的大哥)也在那里弘扬大乘唯识的法门。天亲菩萨起初不知道无著菩萨是他的哥哥,因为他不知道(第一世亲)改名了,就跟无著菩萨有多次的论辩,当时的论辩并没有亲自见面,所以大家也不知道。但是无著菩萨知道天亲菩萨就是他的弟弟,无著菩萨一直想办法要度他弟弟回小向大,但是没有因缘;后来因为天亲菩萨时常批评大乘佛法,无著菩萨就准备要跟天亲菩萨公开辩论了。

我们看当时的印度水平很高,每个人对于物质的享受很淡泊,但是对于思想文化的追求非常的重视;你的宗旨、你所摄持的法门比我高,我就皈依你;你能够把我辩倒,我就皈依你;只有两个选择,不是皈依你就是砍头给你,两个选择。无著菩萨因为看这个情况,已经很严重,恐怕天亲菩萨会造论毁谤大乘佛法,所以准备跟他在国王面前公开辩论。

后来无著菩萨有一位徒弟,有很深的禅定功夫,有一天在禅定当中,看到无著菩萨跟天亲菩萨辩论,当然小乘的教法哪能跟大乘法辩论呢?一场辩论下来,天亲菩萨就失败了。天亲菩萨当时是部派佛教的第一上座大德,内心非常悔恨。首先,在修行上他走错了路,都在弘扬小乘义理;而且对方既然是他的哥哥,为什么不私下告诉他,却在公开辩论中才告诉他。这时候天亲菩萨就自杀了。自杀之后,因为国王是皈依天亲菩萨,跟他有很深的因缘;国王非常生气,就下令逮捕无著菩萨,把他关起来、处罚他,整个论辩最后的结局,对两个人都不好。外道看到无著跟天亲菩萨之诤,两败俱伤,非常欢喜。他的徒弟在禅定中看到之后,说给无著菩萨听。

无著菩萨知道不好,心想这时候应该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什么方法呢?就想出一个方便,用情感来摄受他。无著菩萨就派人转送一封信,对他表明身分说:「我就是你的哥哥,本来也叫婆薮盘豆,修习空义之后改名为无著,我现在病得很重,不久将死,想见你最后一面!」因为天亲菩萨从小是无著菩萨带大的,他哥哥大他二十岁,他父亲将教育天亲菩萨的责任全交给无著菩萨,虽然那时候教授他婆罗门教法,但感情也是很深的。所以天亲菩萨得知哥哥病危,就连忙赶去见他。

见面的时候,天亲菩萨就问:『兄云何病?』你怎么会病得这么重呢?无著菩萨对曰:『我今之病,由汝而生。汝不信大乘,妄生毁谤,必致沉沦,我今愁苦,故得重病。』说:「我的病啊,是因为你生起的,怎么说呢?因为你不相信大乘法义,而且又毁谤大乘,说『大乘是非佛说』,你这样的谤法罪业,是要堕无间地狱的;我是因为太担心你,所以才生病的!」天亲菩萨内心感动了,就请无著菩萨为他解说大乘法义。这时候无著菩萨主要是跟他讲《华严经》的十地品,听了之后,因此而生起信解:「啊呀,华严经里佛菩萨的境界实在是太高了!」深悔过去所造谤法之罪,『即欲割舌谢罪』,就生起惭愧心,想割下自己的舌头以谢罪,因为他过去是用舌头造罪的。

无著菩萨对曰:『汝先毁谤大乘,欲灭此罪,须当善巧解说大乘。』无著菩萨告诉他说:「你当初用舌头来毁谤大乘,这时候不是割掉舌头来灭罪,应该利用舌头去善巧解说大乘,才是究竟的赎罪!」这正是大乘佛法的特色─「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大乘佛法的道理,的确是深广、圆满。舌头哪有罪?是心的问题啊!所以小乘认为「一切法是真实的。」是不对的。大乘是讲「不二法门」──色身能够造罪、也能够造善,看你怎么运用,这就是不二法门。他听了便舍小乘转入大乘教,跟着他的长兄广学唯识,回消息昂达,弘扬大乘法门。

传记上说,天亲菩萨当时回小向大,惊动了举国上下,套一句话说,是「轰动武林,惊动万教。」他那时候在小乘的地位相当高,他所著作的《俱舍论》,新日王还把它铸在铜片上,用象车抬出来在印度游行,哪一个人能够破它一字,立即重赏!没有人能够破其中任一个字,六百零四个偈颂,一个字也没有人敢动,天亲菩萨深受国王、有部、经部论师的尊重是这种境界,结果他回小向大,因此造成了影响,也有很多跟他一样回小向大;有些人善根不够就离开他。从此他就开始弘扬大乘唯识法门,所以在大乘佛教中,以「弥勒菩萨」为唯识宗初祖,「无著菩萨」是二祖,「天亲菩萨」是三祖。这是讲他回小向大的情况,看第三段。

其中因感《瑜伽师地论》文繁义广,乃于「本地分」中,略录百法名数,是名《百法明门论》。

前面第二段,主要是说明天亲菩萨回小向大的因缘,这一段是说明他造本论的因缘。当天亲菩萨看了《瑜伽师地论》之后,觉得文义实在很圆满。《瑜伽师地论》最重要的是第一分「本地分」,全书五分中,最重要的就是「本地分」。

「本地分」开出有十七地,从我们凡夫散乱心的境界──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到有寻有伺地、有寻无伺地、无寻无伺地禅定的境界,乃至于圣人的境界,小乘的圣人、大乘的圣人,众生五性根机,无一法不摄,可以说将十法界的差别境界都列出来,最后还是会归到「万法唯识」。那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相呢?完全是从我们内心去安立了。看你的心识到什么境界,所变现的果报就是什么境界!

《瑜伽师地论》把每一法都会归到「万法唯识」,书中解释得很清楚──大梵天,是怎么、怎么回事欲界天的天人,他的长相是怎么样、生得多高、吃什么东西他为什么会这样?哦!原来在因地的时候,是培养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喜欢布施、持戒因为他的心识不同,就变现出各自不同的果报。从凡夫的散乱心到禅定心、到无漏心、乃至于成佛,分成十七个阶层,详细且广泛的说明。这部论共有一百卷。不过,虽然解释的很详细,『文繁意广』,文字太多,义理也太深了,因此天亲菩萨就从『本地分』六百六十法的名数中,摘要录出一百种法,安立作《百法明门论》;所以《百法明门论》可以说是「本地分」的一个略说。

以上是介绍天亲菩萨的历史,从他最初信仰婆罗门教,到最后皈依佛教、皈依小乘部派佛教,乃至回小向大、造论的整个因缘。

天亲菩萨造的论典很多,一生当中,造了五百部小乘论典、五百部的大乘论典,世人尊称「千部论师」,总共造了一千部论。我们看了他的著作有一种感觉,不论是小乘的《俱舍论》,大乘的《百法明门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他的论典有一个特色:「文简义赅」,文字很简要、义理很深妙。《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都是如此──「文简义赅,词约理富。」在佛教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甲二、解释题目

本科「解释题目」,「标题」总持一部论的要义,我们根据传统的讲法,必须先解释这部论的题目。

《大乘百法明门论》总共有七个字,前面的六个字是「别题」,最后的「论」字是「通题」。首先解释「别题」,别题分成「总相」跟「别相」;「大乘」是总相,「百法」及「明」是别相。

先看「大乘」,先解释『乘』这个字,「乘」是指「车乘」,车乘有运载的功能。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的内心,能够不断地在佛法中熏习─闻、思、修,从听闻之后,进入如理思惟,然后再「法随法行、如说修行」。这样有什么好处呢?「法」就能够产生一种「运载」的力量,把我们这一念杂染的心,运载到清净的境界去,法有这样的能力,这是不共于外道、凡夫。好比你研究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及一些世间法,研究了很久,就可以依止这样的学问,获得一些个人财富。但是你说研究这些学问,能够把我们这样杂染的心转变成清净心,这是不可能的事。有许多博士、硕士,都是烦恼很重的人,因为世间的学问没有「乘」,没有到达彼岸的力量,这就是佛法不共于世间法的地方。

那么「乘」的前面加『大』字,主要拣别它不是「小乘」,是一个大车子。大乘佛法为什么叫「大」呢?清凉国师明确提出了四个意义:

第一、愿心大─「求无上菩提故」

为什么叫「愿心大」呢?我们的大乘佛法,一开始就是要你发菩提心、要你成就无上菩提。「丈夫自有冲天志,不成佛道誓不休。」不像小乘教法的发心,只是希望成就阿罗汉果,这样的愿力不够大。大乘佛法愿心大,所以一开始在凡夫地,就要发愿成就无上菩提。

第二、修行大─「二利成就故」

为什么叫「修行大」呢?小乘佛教唯求解脱生死,所以选择远离人群自己用功,修学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他这一念心,从早到晚,只是念念观察自己当下的身心,别人怎么样,跟他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他的所缘境就在「身、受、心、法」这四个处所,众生还在苦恼的境界中,颠倒、造业,跟他没关系,完全是在「自利」的功德上用功。

大乘佛法就不一样,大乘强调「慈悲心」;要求你一方面要自利,一方面也要拨一些时间来关心众生,必须要自、他二利成就;所以你也要走出佛堂,把你所觉悟的法门,这样的光明智慧流传下去。所以大乘的「修行大」,这种修行功德太大了──是成就「自、他」一切功德,二利成就,叫做「大」。

第三、时间大─「尽未来际故」

小乘的修行,一般来说,利根人「四生」就可以成就:第一生出家栽培善根,结果没有成就阿罗汉,死了;第二生又继续出家;第三生又继续出家;第四生出家,就证得阿罗汉;利根人四生成就阿罗汉。在成就阿罗汉入涅盘之前,要是你遇到小乘的行者,你想向他请示佛法,他也会告诉你;虽然说他不主动弘法,但是你有困难、向他请教佛法,他也会显神通来帮助你。但是,当一个阿罗汉进入涅盘后,那是全面的休息,他在这个世界消失后,就不出来了;无量无边的众生,仍在生死苦恼当中,他完全不管。

「菩萨」就不是这样的态度,菩萨是尽未来际──「众生无边誓愿度」。菩萨自己跳出三界,由于他的大悲心,令他不住生死、也不住涅盘。他看到众生在三界里受苦,就像火宅一样,烧得很厉害,菩萨跳出来之后,为了利益众生,又跳回去。当然,这不是业力招感来的,是以愿力故,而在三界受生,生生世世再得「人身」,来度化众生。不然的话,你进入到涅盘去,谁都无法跟你接触,怎么能够度化众生呢?所以菩萨道是尽未来际,从凡夫修到成佛,一方面修行,另一方面度众生;成佛之后是完全度众生,那就没有用功修行这件事。总之,我们在因地修学,要做两件事,就是自利和利他的菩萨行;成佛之后完全是「利他」,因为「所作已办」应修的已经完全圆满。大乘菩萨是尽未来际无有休息、不到涅盘休息之处──不住生死、不住涅盘,所以说菩萨的修学时间大。

第四、功德大─「具足万德庄严故」

前面的「愿心、修行、时间」,是约「因地」来说,这里是约「果地」来说。大乘菩萨,生生世世在众生的污泥中打滚,积功累德,具足了万德庄严,所以是「功德大」。关于大乘菩萨,《摄大乘论》就有讲到:菩萨还没有成就「初地」之前,资粮位到加行位的菩萨,虽然还没有证入法性,但是只要他投生到人间,就会转世做「国王」,或是到天上做「天王」。为什么?因为他的福报大。就是在他证入圣位之前,他到人间不是做转轮圣王、就是做小国王,到天上就是做天王、释提桓因、大梵天王因为他在因地修行的时候,福慧双修,具足福德庄严。

这是说明为什么被称为「大乘」,因为「愿心大、修行大、时间大、功德大」,非小乘佛法所能比的。

以上「总相」已略解完毕,接下来解释「别相」。大乘佛法,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百法』是属于世俗谛;第二、『明』是属于真谛。

一、百法─「世俗谛」:大乘佛法的「世俗谛」,就是我们看到的因缘果报法,十法界的因果法则。为什么他会堕到三恶道去呢?因为他内心有贪瞋痴的烦恼;为什么他会投生到人间呢?因为他内心的善念比较强。所有世俗谛之法,因缘业力所变现的杂染法、清净法,都是属于「百法」,也就是宇宙万法。

二、明─「真谛」:「明」是真谛理,也就是「我空、法空」的智慧。「明」是个譬喻,是光明的意思。好比我们在停电时走路,如果没有光明,可能会踩到毒蛇或其他众生,也可能掉落水沟里;眼睛看不到路,完全凭直觉,其实很危险。如果有光明那就不一样,哦!有什么东西放在这里、这地方又怎么样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

那么「光明」是指什么呢?是说我们在三界流转当中,一下子在人间得果报、下辈子到三恶道去,做一只狗,做狗之后又得到人身,可能变成一个女人;这个时候生命的变化,不管是外在的身相、内在的心念,生命不停地变化。因为男人和女人的心情一定不一样,男人有男人的心情、女人有女人的思想,这个身心产生那么大的变化,到底是谁在流转呢?你说流转六道直到现在,那流转的人是谁呢?事实上找不到一个「我」的相貌!所以佛法讲『无我』,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我」在流转,只是一种「心识」的流动而已!因为「心识」剎那剎那流动,所以变现出剎那剎那的果报!这个就是「明」。

如果你知道这些道理就是「明」,表示你已经打开眼睛,看到真相了。事实上,我们现在的内心状态,有烦恼、同时也有戒定慧,而这些杂念没有真实性,还是可以改造的;只要继续用功、继续加强戒定慧,烦恼就会慢慢的脱落,戒定慧的光明越来越增长,我们的思想也会慢慢随之改变。就是说,我们的念头是可以透过不断串习而改造的。所谓「一切法无我」,这个就是「明」─「我空、法空」的道理。

那么学习「百法、明」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因为这两个都是「门」,都能够通达「涅盘之门」。比如我们想走进房子,如果没有门,谁能够进来?通往涅盘也是一样,我们透过「百法」的学习、透过「明」的学习,使令我们到达涅盘。《大乘百法明门论》,这个就是标题。

所以从这部论的标题,我们可以知道这部论主要是诠释两个道理:第一个「百法」:「何等一切法?」这是说明一切法的差别相。第二个「明」:「云何为无我?」这是说明「二无我」的道理。从这个标题可以看得出来,这部论主要诠释两个主题。

接着再看『论』,什么是「论」呢?抉择是非,断除疑惑。它能够帮助我们抉择是非、断除疑惑,叫做「论」。合起来就叫做《大乘百法明门论》,这是简单的解释。

以下看蕅益大师的解释,分成两段:第一段「总标教法传承」,第二段「别明教法的内容」。先看第一段:

『此于《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第一中,略录名数,而名为《大乘百法明门》者。』到底天亲菩萨造这部论是不是有根据?还是自己他在禅定当中,自己想出来的?这是说明教法的传承。

『此于《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第一中,略录名数。』意思是说:天亲菩萨他根据弥勒菩萨所造的《瑜伽师地论》第一分「本地分」,把它摘录出来的一个简单名数,而安立叫《大乘百法明门论》。也就是说『百法』的传承,是来自于《瑜伽师地论》的思想。

这是总标,再看它的内容。内容也是分成两段,第一段先讲理论,再讲修行方法。

『盖小乘立七十五法,但明「补特伽罗无我」,犹妄计有心外实法。今大乘明此百法,皆不离识,不惟实我本空,亦复实法非有。若于一一法中,照达二空,则一一皆为大乘证理之门也。』

这段文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以佛法的角度来看,为什么我们会起烦恼?人跟人之间的接触,为什么会有烦恼的活动呢?佛法是认为:主要是因为我们有「我」──「人我执」跟「法我执」。「我」是不可破坏的;在我的生命体里,有一个「我」,虽然生命不断变化,我今生做人、下辈子做狗、下下辈子又生天这个果报体、臭皮囊不断不断地变化,但是「我」是不能破坏的。举个例子:就像我住在一间房子里,因为房子旧了我不要了,又换了一间新房子,虽然房子一次又一次不断的变换,但是住在房子里的「我」,是不可破坏的。

就是因为有这个「我」的执着,就会产生我爱、我痴、我见、我慢爱着这个「我」;而且为了保护这个「我」──你不触恼我,就什么事都没有;一旦触恼到我,那我就不同意了。因为执着有个「我」,我就应该保护啊,你今天干扰我了,触恼我了,我就会发动很多很多的烦恼出来。为什么圣人无论别人怎么批评他、障碍他,他内心完全是不动呢?因他没有「我」的分别,他的内心是「常游毕竟空,无我、无我所」。好比你今天骂我,根本没有一个「我」,骂谁呢?这个是佛法把圣人跟凡夫的最大的差别,就是圣人「无我」,凡夫「有我」。

凡夫对于「我」的执着,加以细分的话分为「人我执」跟「法我执」。小乘法跟大乘法都认为「我」不可得,五蕴的生命里「我」不可得;但是在法上,大、小乘就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看小乘安立七十五法,是以四圣谛为主──「苦、集」是杂染法,「灭、道」是清净法,从四圣谛开出七十五法,『但明补特伽罗无我』,小乘只说明了「人无我」,『犹妄计有心外实法』,还是认为诸法是有自性、真实存在的。大乘就不同了,『大乘明此百法,皆不离识,不惟实我本空,亦复实法非有。』大乘认为一切法是由心识所变现,离开了心识无有少法可得,所以「我空,一切法也空」。

所谓「法空」,是什么道理呢?

我们在天亲菩萨的传记中,看到小乘论师经常跟大乘论师辩论法义,但是《唯识学》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可以立即破除小乘的论点;小乘宗说「法是有真实性」,什么叫「法我」呢?就是说:「法」有独立自主的体性,也就是「心外有法」,离开这一念心,有独立自主的体性,这个就是「法我」。

事实上不然,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一水四见」,人的善念比较多、善心比较强,看到的是「水」;饿鬼道就不是了,因为过去生所串习的悭贪烦恼太重了,所以他的心跟水接触,看到的是「火」;而天人的心,比我们人更善良、更慈悲,所以看到的是「琉璃地」。如果「水」离开了心识,有独立自主的体性,那就不应该三种众生不同的心识,而变现三种不同的相貌。

就是说,既然「水」有独立自主的体性,那不管是饿鬼的心、人的心,或是天人的心,大家看到的应该都是一样,是不是?如果有一个独立自主的体性,表示它不随因缘变化,表示这个法有真实性。事实不然,不要说是不同类的众生,同样都是人,也会有差别;比如说看这盏莲花灯,烦恼重的人看到莲花灯,会比较暗淡一点,福报大的人看到莲花灯比较光明一点,这是事实。这表示什么?表示莲花灯没有自性,完全是约众生的心识来决定──「一切法无我,一切法因缘生。」什么是「因缘」?「心识」就是一切法的决定因缘,你是什么样的心识、它就变现什么样的情况。这个道理你懂了,后面「万法唯识」的道理你才会清楚。就是一切法全是由个人的心识所变现,一切法全是由个人的心识所变现,离开了心识,这一切法就不可得。

我们不要说你跟我不一样,我们说同一个人好了,不久前我们这里打佛七,打佛七之前,我们的内心是烦躁扰动,看谁都不顺眼,打完佛七之后,佛七之前看他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但打完佛七之后我们的内心平静下来,我看他有很多优点,是不是?「他」哪有自性?是你的内心所变现出来的。因为你现在的内心状态好,所变现出来的影像也就好。

所谓「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一切法离开了「因缘」,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体性,完全是由心识的因缘所变现的。天亲菩萨就是用这样的思想,来破除小乘的法执;如果这个法有真实性,有真实性就是它就不随因缘而有变化,无论什么样的因缘都不能改变它。它有独立自主的体性,但事实上不是这样子。所以说:『今大乘明此百法,皆不离识。』「百法」就是宇宙万法,一切万法都不离开我们的心识。

『不惟实我本空,亦复实法非有。』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举一个例子:佛法讲「一切法空」,不是说这个法不存在,它有它的作用;是说这个法可以改造、可以改变,没有一个「决定的体性」。比如说你现在业障很重,为什么你业障很重?因为你内心有很多的烦恼。万法唯识嘛。那么怎么办呢?我希望业障早日消除,不是把手剁掉不让它去造恶,就可以业障消除,不是的,问题不在身体。这个牛车不走,你一生气把车子砸坏了,也没有用,问题是在那只牛。就是说:虽然我们有很多的罪障、晚上也经常作恶梦,这跟色身没有关系,它都是无辜的,是你的心有问题。

如果你能够不断的修行、忏悔,恶念头一来就转念念佛──因为「恶念」一起,都是不得了,一个恶念就是未来一个生命的果报,你现在起一个贪欲,未来就是一个地狱之火;烦恼火是会招感地狱火,招感果报火。从唯识思想:我想改造生命,先改变心念。烦恼一起来的时候,转念念佛;慢慢慢慢啊我们的内心也是无自性,你不断用佛号来熏它,让佛号由生转熟,佛号的势力一强大,烦恼的势力就薄弱,这个时候你的生命就改变了。你的念头一变化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我身体过去有很多病痛都好了;看谁都不顺眼,现在看谁都顺眼,整个法界都转变了;而这个只是花报,下辈子的果报也转变了。

佛经上讲:「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罪从心起」:为什么我们会造罪?因为我用手去杀他、我这双手真该死啊!不是手该死,是你那念心!「罪从心起」,手能够杀他,一定是你的「瞋恨心」去推动你的手,才会去杀他;所以罪业的根源来自于心。那怎么办呢?「将心忏」,调整你那一念心才对。

「心若灭时罪亦亡」:只要不断的忏悔、不断的呵责自己,从现在开始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开始持五戒,改变过去的坏习惯。慢慢的「心若灭时罪亦亡」,你的内心不再造作,烦恼的势力就薄弱了。等到你内心当中,这样的烦恼完全没有了,看到一切境界完全不起烦恼──「心若灭时罪亦亡」,你的罪业也就改变过来了。当然会有很多征兆──你会梦到你吐出很多脏东西、在虚空上飞、看到三宝等等,这是因为你内心转变所致,这才是真正的大死一番。「心若灭时罪亦亡」。

所以我们要知道:『今大乘明此百法,皆不离识。』就是十法界一切果报,都是依止我们的心念而变现的;你的心念杂染,就变现杂染的果报;你的心念清净,就变现清净的果报。这表示什么?「实我本空,实法非有」,因为一切法空。所以才能够由心识决定,它没有独立自主的体性,这就是「万法唯识」的道理。这个等于是把整个《百法明门论》的要义都讲出来了,「万法唯识」,一切法空,我空、法空。再看最后一段。

『若于一一法中,照达二空,则一一皆为大乘证理之门。』了解了这些道理干什么呢?就是要在每一法当中(以下的百法当中),要紧要照达二空:我空、法空,这样每一个法都是步入大乘,进入涅盘之门。

我们从这段文,就可以看出来:虽然《唯识宗》安立了很多名相,但是它的目的,就是要你──「悟入空性」!所以修行是要放下,跟世间法不一样。你看世间那些学问很高、财富很多、地位很高的人,「自我」的执着都很重,这些人你不能讲他的。因为世间人是有所「得」,不断的以自我为中心,这是我的财富、这是我的眷属、你现在一眼望过去,都是我的土地把「我」跟「我所」不断的增长起来,世间人是这样的观念。佛法的修学刚好相反,放弃自我──无我、无我所;佛法是「舍」──舍掉我所、舍掉自我,跟二空真如相应,然后趋向于菩提涅盘。

所以说:『若于一一法中,照达二空,则一一皆为大乘证理之门。』这就是说明《百法明门论》,主要的修行就是修「我空观」跟「法空观」,而趋向于大般涅盘。这个是讲到这部论的标题,也顺便把这部论的宗旨说出来了。

(第三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面,甲三、随文释义

我们这次研究《百法明门论》课程,总共分成四大科:甲一、「论主略史」,甲二、「解释题目」,甲三、「随文释义」,甲四、「结示劝修」。前面两科是前言,是进入正文之前应有的认识,这两科我们已经讲解过了。今天开始,我们正式进入到论文的内容。「随文释义」:随顺论文的文字,来解释其中的义理。这当中,我们把论文分成两大科:乙一、承圣言以标宗。乙二、设问答以明宗。

古印度的一些重要论典,比方说《瑜伽师地论》乃至于《百法明门论》等等,印度人在解释佛法,都是先做一个略说、总说,然后再广泛的说明。本论的结构也是如此,首先「承圣言以标宗」─先传承佛陀的圣言量,标出本论的宗旨,先简单的把本论的宗旨标示出来,其次再用问答的方式,广泛详细的说明本论的宗旨。这是本论的结构方式。

乙一、承圣言以标宗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

天亲菩萨在讲《百法明门论》之前,先标出本论的宗旨。『如世尊言』:这个「如」就是「随顺」。意思是说,本论的宗旨不是我(天亲菩萨)能够觉悟的,而是传承世尊在一切大乘经典的开示,这个传承来自于佛陀的说法。就像我们一般经典的「如是我闻」,这是阿难尊者在结集经典时,先作一个表态,以下的经文,不是我阿难能够觉悟到的,是传承佛陀的法──我如是闻、我如是说,这个法是大智慧光明的佛陀所宣说的,是没有错谬、不颠倒的。天亲菩萨亦复如是:「如世尊言」,皆是随顺于大乘经典佛陀的圣言量。

佛陀讲什么呢?『一切法无我』,这就是本论的宗旨。

「一切法」,在本论当中分成两类:一个是「有为法」,一个是「无为法」。有造作因缘的就是「有为法」;不是因缘造作、呈现一种寂静状态的是「无为法」。「有为法」又分成两类,第一个是「色法」,第二个是「心法」。「色、心」二法又分成两类:一个是我们凡夫的「惑、业、苦」杂染的境界;一个是圣人表现出来的清净的境界。上述这一切都叫做「一切法」,本论把它统摄成「百法」。这一切现象的百法,它的本质是什么呢?「无我」,也就是:「人无我、法无我」。简单讲,这一切法,一定要假借因缘才能够成就,离开了因缘,没有独立自主的体性。无论是人、或是法, 都没有独立自主的体性,这叫「无我」。

这是简单的消文。我们看蕅祖的解释,经文分成三段:

『此借圣言,以征起也。』天亲菩萨先假借佛陀的开示来「征起」;「征」就是「证明」,证明这个宗旨是正确、不颠倒的;因为这是佛说的,佛陀所说的道理,当然是不颠倒的。来证明本论的宗旨。以下把「一切法无我」「人无我」跟「法无我」做一个定义。

什么叫「法」呢?『法名轨持』,「法」就是轨持,「轨」就是一种轨范。有了轨范,「轨生意解」,能令我们生起了解;「持」是任持自性,能任意的执持它的体性,不失不坏。

我们举一个例子:譬如「抚尺」是一个法,是「有为法」的色法,有一个轨范,透过这个轨范,你就能够认识它是一个抚尺──它的材质是木头、形状是长方形下次再看到同样的东西,我们就知道它是一个抚尺。因为它有一个轨范,使令我们对它产生认识,而这个轨范在业力还没有消失前,能够任持自性,保持住它的体性。又好比我们「人」也是一样,这个人是某某法师,他的眼耳鼻舌身、他的相貌,有一定的轨范,他不可能今天是这个相貌,明天变成另外一种相貌,因为他有一个轨范,使令我们认识他;而且能够在某个时段里,保持他的轨范不失掉,这个就是「法」──凡是能够见闻觉知的这一切,都是「法」,它所涵盖的范围很广。

『我名主宰』,所谓「我」是指能够独立自主的主宰者。

我们一般常说:「我」住在色身里面、我能够主宰我的色身。其实我们哪能够主宰?我们的身体剎那剎那老、病、死,你说「我现在要把老病死给停下来!」没办法,根本作不了主!我们的身体每一个细胞,都会起老病死的变化,你不能主宰,你没有主宰的权力,是业力在主宰,所以讲「无我」是正确、不颠倒的。『我名主宰』,能够不受因缘的控制、能够主宰万法,这才叫「我」;当然这样的「我」是不存在的。

『今既言一切法无我,须徧于一切法中通达二无我义也。』既然讲「一切法无我」,不是某一部分的法,而是全部的法都是无我,因此我们学习本论,就应该普遍于一切法当中,通达二无我义──「人无我、法无我」,这是我们研究百法的目的;透过《百法明门论》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一切法无我」的义理。这是我们在进入本论之前,天亲菩萨先把本论的宗旨标出来,使令我们对到正文有一个明确的会归处。

关于「一切法无我」,我们看附表一:「万法唯识」。

『一切法无我』是整个大乘佛法的主要宗旨。小乘佛法但发明「人无我」,不发明「法无我」。大乘佛法主张二无我--「人无我,法也无我」,站在唯识的角度,它是以「万法唯识」的思想来发明「无我义」;为什么「一切法无我」?因为一切法是心识所变现,所以是「无我」。

关于这个观念,我们看图表来解释比较清楚:先看最上的第一个圆圈是「业力」;业力包括了身、口、意三业。什么是「业」呢?就是造作,身口意所造作的行为就是「业」。比如说我今天拜佛,身体的活动──从站起来到跪下去、然后头着地、再起来,你今天累积了一个善业;嘴里念一句阿弥陀佛,这也是一个口的善业;内心一动,忆念佛陀、思惟佛陀的功德,这也是一种业力,凡是身口意的造作都是业。这样的业力,它的本质是一种无常,佛法讲「诸行无常」,就是说一切「有为法」都是剎那剎那在变化,但虽然它剎那剎那变化,也有它的功能,能熏习我们的阿赖耶识,就像香气能够熏习衣服,当香气慢慢散发出来的时候,香气会熏到我们的衣服上。

我们解释什么叫「阿赖耶」?「阿赖耶」是印度语,翻成中文叫「藏」,蕴藏的「藏」。什么是「藏」呢?就是「摄持不失」。它能够把我们的行为,不管是外在身体、口的行为,或是内心的活动,把它保存起来,但是阿赖耶识本身不造业。

我们可以把八种心识,简单分成两类:「前七识」是造业的,它能够造作善业、恶业、有漏业、无漏业。而这个「第八识」它本身不造业,它是一种很微细的心识流动,非常微细。它不造业,它的功能是什么呢?「摄持不失」,它将前七转识所造的业力,保存下来,所以「阿赖耶识」其实就是我们有情生命的本体,也就是我们一般心理学说的「潜意识」。我们不容易发现,但是它存在。它是一个有明了性的心识,这个心识可以把你无量劫来所造的善、恶业功能,全部保存下来,就是所谓的「种子」;这个种子有引生未来果报的功能。

比如说:我今天念了十五分钟的佛号,每一句佛号剎那剎那生灭,念完之后,我的第六意识,这个粗显的意识,并没有感觉身心有什么变化;但是我们内心的潜意识已经开始产生变化了──-在你的潜意识里面,佛号的功能加强、往生的力量也增加了一分、有漏的业力又被破坏了一分,这就是阿赖耶识「受熏」的道理──你一造业,第八识的「阿赖耶识」就会有变化,它是我们有情生命流转的本体。

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阿赖耶识也不是有独立自主的实体,它是受业力的熏习;你一发动业力,它就开始变化,不断的变化──一下子善的功能增加、一下子恶的功能增加它把你所有的业力,以「种子」的方式保存下来,等到这个种子达到一定的势力,它就变现出果报来。

「果报」又可以分成两类:第一个是「心法」,这是指前六识;第二个「色法」,这是指五根六尘。「心法」能够明了分别,「色法」不能够明了分别。比如这个抚尺,你把抚尺做得再精妙、再光滑再好看,它还是不能了别。了别就是心法。「前六识」它是一个「能取相」。一般我们认为这个「我」,大都是指第六意识,很容易对它产生人我执。我们的第六意识是一种比较粗显的意识状态,比如说我们坐在这里,能够思惟很多事情─思惟法义、思惟过去、思惟现在思惟未来这完全都是第六意识的作用;第六意识是我们能够感觉到的,它能够分别种种事情。在经论当中,对于人的第六意识分成四种情况:

一、善根强、烦恼薄

这种人多数是从色界、无色界来的,过去生在高深的禅定中,几乎没有欲的活动;来到人间,他的烦恼很淡薄,也不需要什么修行,烦恼本身就很淡薄。因为烦恼淡薄,过去生又经常听闻佛法、思惟佛法,所以佛法戒定慧的功能特别强,他只要一修行马上就成就圣道。像舍利弗尊者最初虽然是信外道的,但遇到佛法,七天就证得阿罗汉果──善根很强、烦恼淡薄,这是第一种,这种根器的人,当然很快就能够成就圣道。

二、善根轻、烦恼薄

这种人虽然烦恼很淡薄,但是佛法的善根也淡薄,跟他讲佛法的道理,他也听不懂;讲很久,还是不明白。虽然他不皈依佛法,但是他的烦恼淡薄,所以不会去造恶业。也有这种人,这是第二种。

三、善根强、烦恼重

这种人你跟他讲佛法,虽然他能够接受、也愿意修行,但是一放逸,烦恼的活动也是很炽盛。这种人过去多数是从欲界天、人天而来的,生生世世在欲界的境界里面活动。我们要是从欲界天来的人,这个人烦恼就很重。为什么烦恼会重呢?因为你经常造作,业力去熏习阿赖耶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状态都不一样,为什么呢?这不是上帝创造的。你说「为什么我经常有这样的念头?」因为你经常做这样的事情,一次又一次造作,留下的印象就深刻了,不管是善法不管是恶法,都是这样。所以这第三种人过去在佛法栽培的善根深,但是五欲的活动也很强盛。

四、善根薄弱、烦恼炽盛

这种人最糟糕,跟他讲佛法的道理,他既不能接受、烦恼又很重,这种人多数是从三恶道来的;因为三恶道的果报不能听闻佛法,也没有机会听闻佛法。三恶道的果报除了地狱,畜生跟饿鬼也有欲,有男女的欲望、饮食的欲望、各式各样的欲望。长时间在欲望里面活动,所以烦恼也很重,却没机会栽培善根,很可惜,把时间都空过了。

「第六意识」有这四种状态,但是我们看经论,佛陀的意思:一个人烦恼重,要是「善根强」还有得救;如果这个人烦恼很淡薄,但是没有善根,佛陀很紧张。因为你没有善根,内心没有光明、就没有解脱的因缘。所以,我们的内心,经常的忆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经常的听闻佛法、思惟法义,让第六心识佛法的善根加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其次还有色法,色法分成两种:第一个是「五根」,第二个是「六尘」。

「五根」:眼、耳、鼻、舌、身,这是讲到我们的正报。有些人正报看起来很庄严,过去五戒十善的业力强;有些人看起来比较丑陋,就是五戒十善的业力薄弱;虽然他也有得到人的标准,但是他刚好及格而已,有些人福报大、人也高大、身体也健康,各人正报不同。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这是依报的环境。我们看欧美国家,像瑞士、加拿大,那里的山河大地、生活环境就是庄严,空气污染也没有那么严重;东南亚国家,生活环境水平就比较差,这也是各人的业力。

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一个人造了杀业之后,堕到三恶道去,等三恶道果报受完,得到人的果报,杀业的势力还会在,就像地震震完之后还有余震,什么样的余震呢?就是所招感的环境会有很多毒药,吃东西也有毒药、有各式各样的毒药,使令我们的寿命未尽就死了。这是因为杀业重。像我们台湾就是这种境界,人福报很大,但是环境污染也很厉害;我们从业力角度来观察:很喜欢修布施,但是也很喜欢杀生,就是这种果报,所以得果报的时候物质非常的丰富,但是有很多问题,很多会折损我们生命的东西在里面,就是为了这个问题,你要维持生命你一定要吃,一吃就会念念折损你的生命。

这个就是依报的环境,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境界。这个就是我们所受用的,不管是正报不管是依报,都是所受用的。我们根据这样的果报体,以「人」来说,多数会认为,第六意识住在我的正报里,这个正报就是我的依止处,就像一个人住在房子里,去受用这些色声香味触法,一般人是这样的心情。

当然「第六意识」是无自性的,你看《弘一大师传》你可以看得出来,弘一大师未出家之前,个性是一个风流才子,个性很豪放,但是出家之后,经过戒波罗蜜的熏习,个性变得非常小心谨慎,连走路都还看地上,看看有没有小蚂蚁。你看传记他出家前、出家后,判若两人。如果第六意识有一个「自我」,那到底哪一个才是弘一大师呢?出家前跟出家后的思想转变那么大。

所以我们的第六意识受于熏习,你用染法去熏习它,它就会有变化;你用清净的法去熏它,它也会有变化;它的本质是空,但是它受熏。而且第六意识、这个果报体,它会继续再造业,虽然它是过去串习而成就的一个心识跟色法,但是它会依止现前的心识跟色法再继续造业;造了业之后,就会再熏习阿赖耶识,再变现下一期的果报就这样循环不已。在这当中有三种「相续」的情况:

第一、生命相续

有情的生命是相续的,这一期做人、下一期生天,天的果报受尽之后,罪业的力量成熟了,又堕到三恶道去不管到哪里,这个果报不会断灭,它会一期再接一期。这是第一个生命相续。

第二、业果相续

生命怎么能够相续呢?背后是谁在支持呢?是「业力」,因为业力被我们的心识保存下来。第二个是业力相续。

第三、心识相续

业力怎么能够相续呢?就是「心识」的相续。因为我们的阿赖耶识,它一生一生相续,把我们业力的功能保存下来。生命相续、业果相续、心识相续三种相续。

我讲一个小故事,大家体会体会这个观念:佛在世的时候,舍卫国国王叫波斯匿王,波斯匿王有一次带着茉莉夫人到山林间去游玩,游玩不是两个人,他是带着很大的军队保护着他去。游玩过了几天后,就要回城里去,在回程当中,来到一个精舍(就是比丘修行的地方),这时候突然所有的大象,(他是坐着大象),都停下来,耳朵都竖起来,因为从僧团里面,有一位比丘诵经的声音非常的好听。发出很优美的声音,非常好听,连大象都停下来,波斯匿王也很欢喜,波斯匿王也欢喜、茉莉夫人也欢喜、军队也欢喜,连大象都听得很欢喜。

波斯匿王就说:「这位比丘发出这么美妙的声音,我一定要重赏他,我要赏他十万两黄金。」茉莉夫人说:「你想要赏他黄金,那你先拿出来。」波斯匿王说:「不可以,我要亲自供养他。」茉莉夫人说:「您要先把黄金交给我,我再交给他。」因为茉莉夫人是佛教徒,经常跟比丘来往,她知道这位比丘容貌非常丑陋,恐怕波斯匿王见到他就反悔了,所以才会提出这个要求。最后他们还是去拜见这位比丘,结果波斯匿王抬头一看:啊!这个人的声音这么美妙,怎么长得这么丑陋?看的都有点害怕,波斯匿王说,这个人的声音这么好听,怎么长这个样子呢?就去礼见佛陀。

佛陀告诉他说:在过去久远劫以前,有一尊佛出世,说法因缘结束后,就入涅盘,留下了一些舍利子。这时候有一位国王,很虔诚的皈依佛陀,准备盖一座七层宝塔,用种种宝物来庄严这座宝塔。当然这是一个很浩大的工程,他就召集国内所有工程师、耗资很多金钱和时间来打造。其中有一位工程师,就埋怨说:「供养这几个小舍利子,有需要这么大的宝塔吗?」经常抱怨,一边抱怨一边做。等到这座宝塔完成之后,宝塔很庄严,舍利子也供在里面。国王带着文武百官、老百姓礼拜,一礼拜的时候舍利子就放光。这个工程师本来看不起舍利子,经常出恶口毁谤,看到舍利子放光生起信心,痛哭流涕在舍利子前忏悔。我不应该起这样的恶口。忏悔以后,还买了铃挂在塔上供养佛陀的舍利,并发愿希望生生世世皈依佛陀。

佛陀说:以前的那个工程师就是这个比丘,因为他毁谤口出恶口,毁谤舍利,因为忏悔、发愿的力量,免除三恶道的果报。但是因为当时所面对的是三宝境界,今世虽得人身还有残存的旧势力在,所以招感丑陋的果报。由于他供养铃,所以声音特别美妙,内心当中曾经发愿要皈依佛陀,所以今生得值佛出家修行,成就圣道。

看这个意思:我们所造的善、恶业,是不能相互抵消的!不可能说:「我过去造了杀业的恶因,我现在用布施来抵消,没有这回事情。」当这个业力被保存下来,它会一个一个得果报。所以我们的果报各式各样都有,酸甜苦辣都有,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造业的时候,也是各式各样的。这些业造作了之后,绝对不可能靠布施来抵消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忏悔」,只有忏悔才能折损恶业。

我们造作「业力」去熏习「阿赖耶」,「阿赖耶」变现「果报」,有它的等流性,这就是发明「万法唯识」的道理──是我们的业力,熏习了微细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变现果报;果报当中,最主要的是「前六识」,这是比较粗的心识;前六识面对这个果报,又再继续造业,这个业力又再熏习阿赖耶识,又变现下一期的果报使令我们的生命相续、业果相续、乃至于心识相续。这当中都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我」存在,完全是由于「业力」的作用而显现出来的。

以上是总说,我们再看第二段「问答释疑」,把「一切法无我」的观念,用问答的方式来解释。

『问:若实无我,谁能造业?谁受果耶?』

一般的思想是:应该有一个常住不变的「我」,这个「我」是独立自主的,造业的人是「我」、受果报的人也是「我」。我们一般是这样的思想。假设生命体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我」,那么谁来造业呢?我在拜佛,在拜佛的是「我」;假设没有一个「我」,是谁在拜佛呢?谁能够去创造业力,以后又是谁去得果报呢?换句话说:凡夫认为没有一个「我」,因果就不能成立,因地是「我」造作的,果地也是「我」去受报的,应该要有一个「我」吧?提出了这个问难。我们看大乘唯识论师怎么回答。

『答:然诸有情,心心所法,因缘力故,相续不断,造业受果,于理无违。』说:有情众生不一定要有一个「我」,才能够造业。如果没有「我」,谁能够造业呢?『心、心所法』──是你的心!你现在那个明了的心,它就能够造业,不一定要有「我」。就是你这个明了的心,烦恼重也好、善根强也好,都是过去串习来的。你的明了性─心王跟心所,它能够造业。

『因缘力故』,你内心的心识,剎那剎那的「起心动念」,这个就是「因缘力故」,一下子起善念、一下子起恶念,而这样的因缘造作相续不断,白天也活动、晚上也活动,如同水流,相续不断的流动。

『造业受果,于理无违』,你今世的心识去造业,下辈子的心识去得果报,这个道理是可以成立的,不一定要有一个「我」。就是说:你依止现在的心识去造业,好比你现在是一个男人,你以男人的心识去造业,下一生你没有堕到三恶道,也没有到天上去,你还是做人,做一个女人,当然这个心识就变化了,因为女人跟男人心识不同,这时候你就以女人的心识去受用果报。这个流转过程,现在的心识跟下辈子的心识不一样、思想也不一样。男人跟女人的心识怎么会一样呢?你今生是一个乞丐,没有钱,看到谁都会觉得很自卑,但是你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种种的善业,下辈子做一个转轮圣王,七宝千子、统领四天下,那时候的内心状态就完全不一样了,充满了自信。

『若实无我,谁能造业?谁受果耶?』就是:你现在的心识去造业,你下一生的心识去受用果报──「万法唯识」。没有一个「我」,因为你的心识有变化。如果我们的心识有一个独立的自我,那不管造再大的善业、造再大的恶业,这个心识都不会变化;因为有「我」,它就能够独立自主,它不受业力影响而变化,事实上这个「我」是不存在的。所以说:『然诸有情,心心所法,因缘力故,相续不断,造业受果,于理无违。』这跟缘起的道理是不相违背的;你的心识造业之后,心识就开始变化──造的善业强,心识善的功能就增强,心情也比较好,对自己的信心又加强;造的恶业强,心识就开始堕落;就是这样『因缘力故,相续不断,造业受果,于理无违。』我们将这个观念再解释一下:

「阿赖耶识」─我们生命的根本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的本质是不常又不断。它受你业力的熏习,就「不常」来说:「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它有生灭相、有变异相,这当中没有一个主宰者。我们的生命体最主要的根本心识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去后来先作主公」─「去后」生命结束的时候,前七识全都停下来,是第八识最后离开;「来先」也就是我们投胎的时候,第八识先投胎,先有第八识才创造出前七转识,所以「第八识」是生命体的根本。

但是这个生命体,它不是一个常态,它会变化。《唯识学》比喻说:就像一条手帕,这条手帕一下子变出一只兔子、一下子又变出一只老虎,其实那是一种魔术的力量,它的本质只是一条普通的手帕。兔子、老虎都没有真实性,这意思怎么说呢?「魔术的力量」就是比喻「业力」,如果你造五戒的业力去熏习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变现庄严的人天果报;如果你造杀盗淫妄的业力去熏习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把这些讯息保存下来,就变现三恶道的果报出来,这个果报就是一种苦恼的果报。就像手帕,能变出各式各样的花样来,这样的果报都是随因缘而变化的。

阿赖耶识它「不常」,但是可也「不断」─「恒常相续,无有间断」。虽然它不断不断地变化,却从没有断灭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从无始劫以来,生命的水流,从无始劫流到现在,有时候做人、有时候升天、有时候堕到三恶道去不断的变化,但是「恒常相续,无有间断」,从没有间断过,每一个剎那都有生命的存在。

『不常又不断讲出一个譬喻─喻如暴流』,就像是急速的水流。水流看起来有变化,一下子大波浪、一下子小波浪,但是这个水流一个接一个,中间没有空隙。我们生命的本质,就是这样不常又不断。最后做一个总结: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因果相续;由妄熏习,似我相现,愚者于中,妄执为我。』依照这个道理可以知道:我们的生命体,不管是人的生命、天的生命、各种的生命,都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自我」;没有这样的「自我」。那是谁造业?谁受果报呢?『但有诸识』,是我们现前一个明了的心识,就是「八识」──它无始劫来,前灭后生,剎那剎那的造业,使令因果相续。

这样一个心识的流动,剎那剎那创造业力,再由这个心识去得果报;在这样虚妄的业力熏习之下、相续当中『似我相现』,有一个相似于「我」的相貌出现。因为我们的心识流动太快,这个水流流的太快,会让我们感觉水流好像是一个水柱,其实这个水流是一个接一个的。我们的心识也是如此,它流动太快,我们察觉不到它的变化,以为是一种常住的;愚痴的众生就执着为「我」,有一个「我」的存在。

如果说:我们的生命体有一个「我」,这个世间就没有阿罗汉、没有佛陀了!就是说,如果「我」是真实的,不是「因缘」熏习而有的,那这个「我」就不能消灭掉,修再深的戒定慧,都不能破坏它、改变它。而是没有「我」,我们内心的本质是清净的,是我们自己想出一个「我」来,自己打妄想想出一个「我」来。所以才能够对治掉。因为这个「我」是不存在,就是真实的本来面目是没有「我」,我们自己想出一个「我」,当然这个不真实,是可以对治的,就把它消灭掉,就是恢复本来面目了简单讲,本来就是这样子,本来就是一个心识的流动,这个心识能够造业,也能够保存业力;一期一期的造业、一期一期的变现果报,心识就是这样相续──「万法唯识」。

「万法唯识」的道理,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做总结,古德说:「法性本来空寂,因果丝毫不爽。」这句话讲得很好!就着「法性」来说,一切法是空寂的──「无我、无我所」,没有一个的独立「自我」存在;虽然没有「他还不「断灭见」──因果丝毫不爽。「一切法空」,但是你不要造业,你一造业就有一种力量能够得果报!因果丝毫不爽。

禅宗有一则公案叫「野狐禅」:百丈禅师有一次开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一方面讲空、另一方面又不断灭。说法圆满之后,大家都离开了,这当中有一位白发的老翁,听了非常的欢喜,跟百丈禅师顶礼。禅师就问他说:「你是谁啊?」看这个人气质也不凡。他说:我过去是迦叶佛时代的比丘,(迦叶佛是释迦牟尼佛上一尊佛,迦叶佛时代的人,人寿二万岁),那时候他是一位上座比丘,他一位弟子问他说:「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大修行人他的内心经常安住在毕竟空,那么内心常游毕竟空,还受不受因果呢?「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我当时回答:「不落因果」。大修行人因果不能够系缚他,不落因果。讲这句话以后,五百世堕落野狐之身。因果也是各式各样,他造了罪业,但是善根还不失掉。做了狐狸以后头脑还很清楚,有些人做狐狸那就糊涂了。他有罪业使令他得到狐狸的果报,但是过去在佛法栽培的善根还在,所以继续地听闻佛法。这时候,他的心结解开了,希望能得到上师的印证,所以再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百丈禅师说:「不昧因果。」老人听了很欢喜,就说:「我已经解脱野狐之身了!明天到后山去,有一只很大的狐狸,就是我的尸体。」说完就离开了。

所以说:「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就是「不昧因果」。一切法的本质「毕竟空」──无我、无我所;但是你一造业,在这个空性当中,就产生一股势力、一种功能。虽然功能本身并没有一独立自主的我,但是在你还没有忏悔清净之前,它就有一种势力,使令你在六道里面得果报。如果它是一个善的业力,就会使令你在比较高层次的法界得果报,正报庄严、所受用的依报环境也庄严;如果这个业力是恶的,就会使令你在苦恼的三恶道得果报,正报看起来丑陋、外在受用的环境也苦恼。

「法性本来空寂,因果丝毫不爽。」这整个因果的建立,就是依止我们「心识」的流动,造业也是心识,去得果报、受用果报是谁呢?也是「心识」。「万法唯识」──你的心识去造业,结果还是你的心识去得果报,所以说「一切法无我」。佛法讲「无我」,不生断灭见,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本论的宗旨。

(第四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面,『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一切法无我」的观念我们一个修行人能够建立起这样的观念,这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这一切的果报都是可以改变。

比如说我们现在很贫穷,但是没关系,贫穷的果报是「无我的」,你开始去修布施,用布施的业力去熏习你的第八识,你的果报就会转变。乃至于你对世间的果报没有兴趣,想要成就阿罗汉、辟支佛、佛陀的圣果;你用「戒定慧」的因缘,来熏习你的阿赖耶识,它也能够转变。你说「我是业障凡夫,造了很重的罪业」,没关系,只要有信愿持名的因缘,就可以让你带业往生。因此龙树菩萨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因为一切法「毕竟空」,所以一切因果原理,才能够建立起来。

换句话说:既然「一切法」体性是毕竟空,表示我们的生命是可以改造、表示佛道可以成就。这是我们在学习「色、心」二法之前,一定要清楚的观念。你现在的身心状况,透过你心识的造作,都是可以改变的!

天亲菩萨在讲以下的《百法》之前,先要我们确认这些法都是「因缘」而有,可以透过修行而转变,所以说「一切法无我」,这正是本论的宗旨。

乙二、设问答以明宗

以下提出一个问答,来广泛的解释「一切法无我」的道理。这当中分两科:丙一、举百法无我合问,丙二、列百法无我分答。先提出简略的问题,然后再广泛的回答,是以问答的方式来发明本论的宗旨。

丙一、举百法无我合问

这当中有两个问题:第一「何等一切法?」,第二「云何为无我?」就像前文解释经题一样,问说什么是「百法」、什么是「明」。这里也提出两个问题,以下的论文就是分别来解释这两个问题。

丙二、列百法无我分答

这一科列出「百法」跟「无我」,并分别来回答。

丁一、答百法

先回答「百法」─「何等一切法?」什么是百法的内容。这当中又分成:戊一、略举五位总赅百法,简略的说明百法;戊二是详细的说明。

戊一、略举五位总赅百法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天亲菩萨把「一切法」归纳成五类:第一个是「心法」,第二个是「心所有法」,第三个是「色法」,第四个是「心不相应行法」, 第五个是「无为法」。先把五位百法的内容标示出来,下文还会详细解释。我们看蕅祖的注解有三小段:

『法既称为一切,则何所不摄?』

既然称为「一切法」,那么当然包括十法界染污的因果、清净的因果,十法界染净的因果都包括在里面。

『设欲广说,穷劫莫尽,今以五位百法收之,故名为略。』先解释这个略字,「一切法」略有五种,为什么要加一个『略』字呢?因为『设欲广说,穷劫莫尽』。这些法的差别,佛陀要是详说的话,那是穷劫莫尽,这里只以五位百法来收摄一切法,所以叫做「略」。

『略虽五位,已收一切世出世间,假实、色心、主伴,罄无不尽。』虽然是五位,但是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假法、实法、色法、心法、主伴,罄无不尽。这个「罄」就是收摄或者讲包括,都包含在里面。

这是总标,以下各别解释什么是「百法」,再解释「无我」。

先看「百法」,『何者』为什么说这五位包含了一切世出世间假实、色心、主伴呢?蕅益大师把「五位百法」,由粗到细,分为两类:

『前之四位,收世出世有为诸法。第五无为,收世出世无为法性。』前面四个,包括「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都是属于有为、有造作、有活动的。第五个「无为」,是属于无为法;它是一种寂静、没有造作的状态。譬如虚空,我们看虚空里面一下子造一间房子,地震一下子就把房子给破坏掉;一下子种了一棵树,一下子就把这棵树砍掉了;树跟房子都是变化的,但是「虚空」不变化,不管多大的地震,虚空没有任何的变化。你不要以为虚空就是空气,空气会流动,虚空不是一种动相,它空的相貌是没有造作因缘的,这就是「有为法」跟「无为法」的差别;「有为法」是因缘造作之法,都是造作而生起的,也会因造作而灭掉。另外是无为法。这是把「五位百法」分成两类,以下详细说明。

『就前四中,前三是实,第四是假。』

前面的四个「有为法」又可以分为:前面三个「心法、心所有法、色法」是实法;第四个「不相应行法」是假法。

在《唯识学》里面,「假法」跟「实法」的定义是说:假借业力所变现的,也就是「阿赖耶识」的业种子所变现的──-你去造善业就创造一个善的果报,你去造恶业就得一个恶的果报,这是「实法」。「假法」它不是业力,它是由于你的分别心而安立的,也就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心。第六意识去分别─喔,这是一个好人、坏人,这是一个大人、小孩由分别心而安立各式各样的名词,这就是「假法」。

『就前三中,前二是心,第三是色。』

在前面的三种当中,「心法」跟「心所有法」是属于心法,「色」是属于色法。心法具有了别的功能,有明了性;色法,是一种质碍,有一定的质量、空间;「碍」就是占有一定的空间,但是它没有了别性。比如说色界、无色法的色法,他们的四大特别的精妙;我们的四大不能放光,太阳日月能够放光,色界的四大能够放出光明,所以色界、无色界不需要日月。但是它这样的精妙,还是没有明了性。所以说「色法」,你的业力再怎么殊胜、果报再怎么庄严,还是没有明了性;色法没有明了性。唯识学「业力」的存在,是要有明了性的「心识」,才能去造业的。

如果再详细分类:『就前二中,初一是主,第二是伴。』「心法」跟「心所有法」再作比较,「心王」是主人,「心所有法」是伴。主人要到哪里,仆人就跟着主人走,这是主跟伴的关系。「主人」是决定者,「伴」是没有意见的,主人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

『有主必有伴,伴不离主。有心必有色,色不离心。』有主就有伴,有心法就一定有色法,为什么?因为「色」其实也是「心」所变现的。

『有实必有假,假不离实。有有为必有无为,无为亦岂离有为,而别有自性哉!』这里蕅祖讲到一个观念说:这一切法的五位百法当中,主要还是「心法」。心一动,这一切法就出现了。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生命当中,五位百法的运作,还是以「心」为主,心一动,就带动其他四个法的活动。这个就是蕅祖先把百法加以分类。

「于此五位百法,求所谓有情命者等了不可得,是『补特伽罗无我』。求所谓轨解任持者亦了不可得,是『法无我』也。」前面是发明「百法义」,这里是发明「无我义」──「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发明无我义。于此五位百法当中,我们求「有情生命中,有一个独立自主的体性」,这是了不可得的,这个叫「补特伽罗无我」。这个「补特伽罗」翻成中文叫「数取趣」;『数』就是「数数」,为什么把「有情」叫做「补特伽罗」呢?主要是表达一个观念:是说明有情众生,数数造业、数数得果报,这就是有情。换言之:什么是「有情」呢?就是「数取趣」。他一次一次的造业,由他的业力去感得果报,叫「数取趣」,也就是「补特伽罗」。果报的这种变化,完全是由业力主宰的,这当中没有一独立自主的我、没有这样的「我」存在。

「求所谓轨解任持者亦了不可得,是『法无我』」。不但「我」不可得,连我们所受用的一切法,也是随业力而变化,也是不可得,这就是「法无我」。

《唯识学》的教义跟《般若经》不同,般若经比较直接──「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只要是假借因缘业力所创造的法,本身就是空;至于「什么是因缘所生法」,没有详细说明,我们看《般若经》,没有详细发明什么是色法、什么是心法,心法当中又有烦恼、善根、有各式各样的差别性质。没有明显地发明出来。所以,蕅益大师说,如果你不学「相宗」,直接学「性宗」,有时候会含糊拢统。而《唯识学》是先详细说明──什么是因缘所生法、这个法是怎样的差别,然后再告诉你它是空性的。

当你能够对「因缘所生法」看得更清楚,对空性也会看得更深入;当你对空性看得更深入,空观的力量就会更大!不管你自己打坐修行,或跟人群接触,因缘的变化你会看得更清楚,那你对治烦恼就更有力量了!所以《唯识学》的思想,是先引导你去认识「什么是因缘所生法」──整个法的内容是什么,然后再引导你「云何为无我?」它是分成两个次第。这先是简说,再看第二段。

[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

这段文是说明五位百法所安排的次第。为什么「心法」排最先,心所有法排第二,乃至无为法是第五呢?我们看蕅祖的注解:

『此申明百法列为五位之次第。』

这是说明「百法」前后次第的一个理由。

『即显离心别无自性,故一切唯心,而无实我实法也。』这五位百法当中,因为心法的功能最大,离开了心,这一切法都没有自性。换句话说,一切法是心所创造的,离开了心,一切法都不能成就,所以说「一切唯心,万法唯识」。既然是万法唯识,这一切法唯独是我们的心识所创造的,这当中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也没有一个真实的法存在,「心生则种种法生」,心一动,一切法出现;「心灭则种种法灭」,当你入了涅盘,这一切法也就消失了。这一切法离开了心,没有真实的自我。

以上是「总标」,下文是「别释」。蕅祖把这五位百法的性质,作一个简要的解释:先看第一个:心法。

「心法─于一切法中最胜。由其能为主故,此能统一切法也。」心法,排在第一个,因为一切最胜故。于一切法中,它的造业功能势力最强大,就是它了别的功能最强大。心法就是「了别」,这一念心跟境界接触时,能够了别境界的好坏差别,这个就是心法。

「心法」为什么排第一呢?『一切最胜故』,心法于一切法中,造业功能最胜;什么是「最胜」?以下解释,『由其能为主故,此能统一切法』,因为它是业力的成就者──「心为业主」,能够统摄一切法。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心法在一切法当中的地位,就像是团体中的领导者;这个领导者的福报最大、智慧也最高;当这个领导者往东边,所有的人就跟着往东去,当这个领导者往西边,所有的人也跟着往西边去,为什么?因为这个领导者能够主宰、统摄整个团体。「心法」就是这样,能够主宰一切法、统摄一切法。

《大智度论》中讲到:有一位阿罗汉,带着一位小沙弥在山中修行,这位罗汉经常到龙宫去应供,应供回来之后就把钵交给小沙弥洗;有一次钵里的饭没吃完,留下几粒,小沙弥惜福,把饭拿来吃,啊呀,特别的香!他想:我师父到哪里去啊?这饭菜不是人间的饭菜。他师父下次又出去的时候,小沙弥就躲在座椅的后面,跟着师父一起去。到了龙宫,龙王当然长得像大蛇一样,但是为了供养他的师父,变现出人的样子,请阿罗汉跟他的弟子吃饭。小沙弥吃饭的时候,吃到龙宫的饭菜香啊,对面的龙女又长得很庄严,内心就起了一个烦恼的活动,回来之后,持戒精进、努力修福,但是他持戒精进、努力修福不是为了无上菩提,是希望下辈子做龙王,为了这个目的。

他的师父阿罗汉入定观察:啊呀,糟糕!我的徒弟起了一个不正确的愿力,就把小沙弥叫过来:「你为什么发这种愿力呢?做龙王有什么好呢?做龙王有五欲乐没错,但是龙王有很多缺点:大鹏金翅鸟要吃你,大鹏金翅鸟牠翅膀一张开,就有三百由旬这么长,牠往海里一扇把水拨开,一下子就把龙给吞掉,有生命危险。还有你的龙身里面有鳞片,有虫要咬你,你要扒也扒不到;你钻到沙地里去,沙飞到你鳞片里面,沙会割破你的肉。你好好持戒,可以成就圣道,至少能够升到忉利天。」小沙弥不听师父的劝解,他的心就像石头一样的坚固。这个愿力,正是果报的引导者,当然你单有愿力还不够,还要有业力的支持;他就努力的为大众师修福、持戒。有一天,他在经行的时候,看到他的脚出水,他知道业力要成熟了、要满愿了,这时候就用袈裟把身体包住,跳到大海去,变成一只大龙,就把龙王给杀死,自己做龙王。

所以说『一切最胜故』,心是业力的主宰者,你的心是染污的,所造的业力都趋向于染污;这个领导者带你到三恶道去,所有的人就跟他去了。为什么?『此能统一切法』,你布施、持戒的业力,也都是由你的「念头」来主宰的。如果你是发愿求生极乐世界,那你所有的业力都趋向于极乐世界那个方向,就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你的发心是求生极乐世界,一切的善法都成为往生净土的资粮。你嘴巴不讲,但是你内心当中一直想着:啊呀,我今生出家很辛苦,三点半起床,晚上也不能吃东西,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希望下辈子作国王。你内心有这样的想法,那你下辈子果然得人天果报;如果你的持戒功德大,就作一个大国王;功德小,作一个小国王;如果功德还嫌不够,就作宰相,果报就是这样来的。

为什么每个人所修的业力各有不同?你持比丘戒、我也持比丘戒;你持得不错、我也持得不错,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到海里做龙王去了,为什么?是不是上帝的安排?不是啊!『一切最胜故』。是你内心的愿力有问题,是主宰你业力、统摄你业力的「心王」有问题!

所以我们学佛「发菩提心」,这个的确很重要,先把你的目标确认,才能把所有的功德回向极乐世界。我们研究《百法》最重要就是「心王」─八识心王;八识心王当中,最重要就是「第六意识」。大概明天我们就讲到了。为什么将「心法」排在第一个呢?因为一切最胜故;在一切的法当中,它的势力最大,它能够主宰万法、统摄万法,所以排在第一个。再看第二个:

『心所有法─即与此心相应,故不离心也。』

「心所有」,第一个字「心」,是指「心王」,它是系属于心王所有。从这个名词可以看出来,「心所有法」有烦恼的心所、善的心所,它不能单独生起活动,一定要跟心王相应。心王往东、它就往东;心王往西、它就往西。就是心所有法。『即与此心相应,故不离心也。』因为它经常跟心相应,所以不离开心,因此安排在第二个,它跟心王的关系最密切。看第三个:

『色法─即是心及心所二者所现之影,故不离心及心所也。』色法是「心王」跟「心所」活动所表现的影像,所以不离开心跟心所。色法是由心法所变现的影像,一个人内心所累积的罪业比较重、烦恼比较重时,相貌看起来就比较粗重不安。一个人内心累积了很多戒定慧的功德,虽然这些功德我们看不到,因为它无形无相,但是从你的脸上看得出来安祥自在,所表现的色法也会不同。

就像智者大师的哥哥「陈针」,他们是生在隋朝末年。隋朝末年大乱,因为他的父母亲都死了,后来智者大师就出家,他哥哥去从军。做军人难免杀业比较重,因为我不杀你你就要杀我了;到了四十几岁得了一场病,算命的说:「你的死相已经现前!」这个时候他哥哥想:我跟我弟弟分离将近二十年,就去找他弟弟。这时候,他的弟弟智者大师在瓦官寺已成名了。他说寿命活不到一个月,智者大师那是不得了,通达缘起法,哪有说死相现前,世界上「一切法无我」,可以改变,就教他哥哥修忏,修忏几个月出来之后没死。又遇到那位算命的,就对他说:你的死相已经消失掉了,你一定是做了一个大功德,把这个业转过来了!

我们思惟这件事情:这个算命先生怎么知道他死相现前?「万法唯识」,他的罪业为心识所摄持,心识是无形无相,他怎么看得出来呢?因为色法是「心法」所变的影像,它有一个轨则──「相由心生」,所以「相」跟「心」还是很有关系的。

好比说你刚出家的时候相貌是这样子,刚开始不觉得,你要出家修五年、十年之后,你整个内心有很大的转变以后,你的相貌就跟以前的相貌不太一样了。虽然你戒定慧的功德,正式的果报是在下一生,但是今生就会有一些花报出现──「山雨欲来风满楼」,大雨要来之前就会有一点征兆会有风吹过来,。就是说你今生积集很大的功德,虽然这个果报是在下一生,但是你今生就会有一点气氛出现。我们看那些老和尚,像「忏公师父」,那种大功德的境界,你看他的相貌就不一样;内心摄持功德力大的人,虽然今生还是人的果报没有改变,但是就有一种气氛出现,为什么?「相由心生」。他内心功德太大了。

你看那些杀业重的人,像杀鸡的、杀猪的,你跟他的色身一接触,你也感觉到这个人的色身有问题,你能够判断这个人的内心,一定有很多罪业,摄持无量无边的罪业,可以看的出来。所以说「万法唯识」,内心有罪业有善法多多少少可以看的出来,为什么?因为色法是心王跟心所两个所现的影像,从影像多少可以看出他的本质。所以它不离心跟心所。第四个:

『不相应行─即是依于心、心所、色三者之分位差别而假立,故不离心、心所也。』第四个「不相应行」,什么叫「不相应行」呢?首先,它不跟「心法」相应,因为它没有明了性;但是它也不跟「色法」相应,因为它没有质碍;没有一定的质量,不占一定的空间。因为跟「心法、色法」都不相应,所以叫「不相应行」。

那这个法是怎么安立呢?『即是依于心、心所、色三者之分位差别而假立。』就是说:心法跟色法有各式各样差别,每一个人业力不同,有男人、有女人,男人里面有老人、有小孩子,这时候我们要分别它的差别相,就安立一些专有名词,这些专有名词就是不相应行法。所以「不相应行法」其实就是一种「名词」,是为了要分别种种差别相。所以「不相应行法」它是一种专有「名词」。前面四个都是有为法,我们看第五个:

『无为法─即是心、心所、色、不相应行,四有为法所显示故,亦与四有为法不一不异也。』前面的心王、心所有法、色法,以及不相应行法,四个都是「有为法」所显示的,有为法是通于凡圣。不过凡夫的有为法、凡夫的业力,多数是杂染的;圣人的有为法是清净的妙用,那就不同了。这两个「有为法」不同,一个是有漏业力,一个是无漏业力。

但是「无为法」不通于凡圣,这是圣人的境界,没有一个凡夫能进入无为法,凡夫都是在有为法活动,哪一个凡夫知道「一切法空」第一义谛呢?没有人知道,所以「无为法」只有圣人真正安住在这种境界。我们都是在这个家的外面活动。但是无为法虽然我们没有证入,它可也跟跟有为法不一不异,也不相分离。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以「心法」来说,比如说我们现在这念心是「无我、无我所」,既然是无我、无我所,怎么会有这么多烦恼呢?我们内心经常起贪烦恼、瞋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因缘力故』,因为你过去经常在烦恼境界里造作,经常起贪经常起瞋,所以它的势力很大。我们现在经常打妄想、起贪瞋的这个明了性,跟你将来坐在菩提树下一念相应的那个清净心,是「一」还是「异」?有没有一样呢?我们现在打妄想的这个明了性,跟你坐在菩提树下成佛的那个明了性,有没有一样?其实,是同一个明了性。

再举一个例子:好比「水」跟「波」,我们凡夫的境界都是波浪的境界,但是波浪平静下来,它的本质还是湿性。就是说,虽然我们现在这个明了性,会打妄想,但是并没有离开「真如」,不显现是另外一回事,你慢慢用戒定慧来修我空观,观察我们这个生命体,照见五蕴皆空──「色」毕竟空,无我、无我所;「受、想、行、识」毕竟空,无我、无我所。透过不断的思惟,把「我执」给破除掉了、把这些烦恼都停下来,这时候就从波浪转成平静的水。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你睡觉的时候,你内心是胡涂的,无明。会看到各式各样的梦境,醒过来之后,啊呀!那是一场梦!你就什么都知道了。但是你在睡觉那一念梦心、那个胡涂的梦心,跟你醒过来那一念心,并没有改变,还是同一个心,只是「迷、悟」不同而已。你作梦的心是颠倒的,随着梦境而转,醒过来之,那只是一场梦。但是你那一念梦心的那个明了性,并没有离开你现前这一念觉悟的心,本质是没有改变的。这个观念很重要。

「不二法门」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我们看佛陀说那么多譬喻,不要以为祂讲这些事好像不太重要;「真妄不二」表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因为我们本质都是「佛性」。比如说我们用白米去煮饭,如果你用沙去煮,沙再怎么煮还是热沙不是饭,「沙非饭本」,这个是《楞严经》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有妄想,如果打妄想的心性跟佛性不一样,那无论你怎么修行,就是不能成佛。因为沙就是沙,沙跟饭的本质不一样,你怎么煮,也是热沙,一定要用米去煮才能够成饭。所以大乘菩萨戒的戒体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这是很重要的观念。

「你说我只是一个烦恼众生」这句话没有错,但是要相信这些烦恼是可以对治的,你的本质跟诸佛一样──「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从后天的熏习来说,我有很多烦恼,是的,但是这个不是我本来面目,这些是后来的因缘熏习而有的,都是可以经由戒定慧的修行,把它消灭掉,恢复本来面目的。这个观念很重要。

「有为法」跟「无为法」,是「不一」也「不异」,你说它们完全一样,它们的作用是不同的;你说它们完全不一样,本质却相同,因迷悟而安立凡圣。所以说生死凡夫成就佛道这件事情是可能的,因为从众生的本质来说,众生皆有「佛性」,这就是无为法--我们的「真如」,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的妄心。

以上是蕅益大师,把百法以及生起的次第,先作一个简要说明。第二科之后就详细说明这五位的内容。心法,八识心法我们明天再讲,里面有很多很多内容。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

问:

答:我们举一个例子:假设说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打死一个人,这是什么业?是善业、恶业?什么业?其实,它不是一种业力。因为业力要有心,这个苹果从上面掉下来,这个不是业。以《唯识学》的理论,「业力」必须要有心识、要有造作者。苹果树它是一个「色法」,它没有心识,所以这棵树它不能得果报,因为树没有心识,它没有造业就不能得果报。「色法」是不能造业的。所以百法最重要的就是「心法」,心法之中最重要的是「心王」,下堂课会讲到八识心王,这是最重要的。

八识的活动、怎么运转、怎么创造业力,又怎么把业力保存下来;保存下来以后,又创造另外一个业力因为八识相互关系的活动,就构成了整个生命的状态。而八识心王并不是单独活动的,它还带动了五十一个心所法。第一个是「心」,第二个就是「心所法」。你对心王、心所都了解了,后面就比较简单──「色法」是随着心而转,「心不相应行法」只是一个名词,「无为法」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这样修学,主要是要达到「无为法」,研究《百法》的目的,不是让你来世做国王,是为了要让你达到我空、法空的真如。

当你研究过《百法》,你会发现你的生命想做什么都有可能,你说我下辈子要得大福报,也很简单,你好好的布施、持戒、忍辱,下辈子就出现国王的果报。有这样的「愿力」、有这样的「业力」,就可以实现。问题是没有必要。花那么多心血,得一个果报,结果死掉了,一切重新开始,然后沾满了烦恼习气。做国王并不好,你看看历史,会造很多很多的杀业。做国王的心情跟我们凡夫不同;我们凡夫,你不服从我就算了,各走各的;你一旦登上王位,你的心情就不一样,哪一个人不服从你,你一定要发动军队把他消灭掉;你站在那个位子,就有那样的心情。到时候,所有的杀业都算到你身上去,一生的国王,换来多生多劫的三恶道。在有漏位凡位的时候,最好不要去做太大福报的事情。要是圣人就不同了,圣人做国王,完全是为了利益众生。为了佛教事业,内心没有烦恼。

所以我们看大乘经典,佛陀的意思:还没有入圣位,最好把你的功德回向净土,应该先到极乐世界成就圣道,这件事很重要!成就圣道之后,你过去的善业,那就不一样了,你要到天上做天王也可以、到人间做人王也可以,你说我要去做蛇王,去度这些蛇,都可以。因为你内心是无漏的境界,不会创造烦恼业力了。所以我们在凡夫位也应该要积功累德,但是积功累德不要发愿在人间、三界,这种杂染的污泥得果报,应该回向无上菩提、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先成就圣道要紧。积功累德不要急着去花它,因为你受用果报的时候一定会造业,因为你控制不住,在五欲的境界你控制不住。

我们研究了《百法》,知道一切法都可以成就,「一切法无我」,只要你肯创造,果报自然会出现,但是我们不要这些人天果报,要人天果报不难,但是我们不要,没有好处:「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去舔刀上蜂蜜,虽然可以暂时得到快乐,以后就得要偿还这些罪业,不得了!这个意思我们了解一切法都是由心在作主宰,其实我们佛教徒要创造业力,比其他人更简单,因为我们掌握到重点;我们不追求这些生灭的境界,所求的是无上菩提,这个观念我们要先清楚:「无为法」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问:

答:因为心王以「第六意识」来说,它只有一个,但是我们的起心动念其实是很复杂的,如果不安立「心所法」,就很难了解内心的状态。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遇到饮食,可能会起贪心、也可能会起慢心、也可能起愚痴心我认为这个饮食是有真实性,起痴;我爱着这个饮食,起贪;我认为我能煮得比较更好,起慢。这时候你第六意识所相应的心所,会有很多很多种,而每一个法都有一种功能,所以一定要安立一个名称,因为我们内心状态不是单一的状态,懂吗?

比方说我们修行也是很复杂,有善根、也有烦恼,所以有时候对佛法有信心,但是信心当中,又夹杂着很多的贪欲,贪欲里面又有佛法的信心,这怎么分别呢?佛陀就把这样的染着相貌,安作「贪」烦恼;这样的相貌是一种深忍乐欲,安作「信」,透过这样的认识,就知道我现在的内心,第六意识的明了性有很多的心所,哪些烦恼是必须要消灭、对治的,哪些是要增长的。你可以把内心当中哪些是贼的相貌看出来,哪些是主人看出来。这些要消灭,这些要增长。因为我们的内心本身就很复杂,所以单一的心王,一定不够。

大家要记住,八识心王是「无记的」,它的善恶是由「心所」决定的,但是我们从八识心王的运作,可以了解生命创造业力的大纲,是怎么一回事,我们的八识是怎么活动的;当然每一个识,一定夹带着很多的心所,这是第二部分我们所要了解的。我们首先要先了解八识心王的活动。

(第五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九面,戊二、重举五位详列百法。

本论「随文释义」,我们分成两大科:第一大科、「承圣言以标宗」,是说明「百法明门论」的宗旨:『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天亲菩萨在造论之前,先标出本论的宗旨。如,随顺或者说是依止。我依止佛陀的圣教量来标出本论的宗旨。什么是本论的宗旨呢?「一切法无我」。换句话说:一切有为法、无为法,不管是生灭法、不生不灭法,这些法都不是自然而有的,也不是上帝创造的,都是要假借因缘和合才能够出现的,从本性上来观察,它是「毕竟空」──无我、无我所,所以叫做「无我」,学习本论就是要了解这个道理。这是第一大科,「承圣言以标宗」。

第二大科、「设问答以明宗」,就是设立了两个问答,来广泛的说明「一切法无我」的道理。这当中就有两番的问答:「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无我分成两部分,先解释什么是一切法的「差别相」,然后再说明「无我」的道理。那么天亲菩萨解释一切法,是先简略的说明一切法的项目,就是五位百法的名称,以及生起的次第。以下就广泛、详细的说明百法的差别相。

戊二、重举五位详列百法

己一、心法

所谓「心」,唯识的定义就是「了别」,是说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能够对所缘的境界,生起明了、分别的功能,这叫「心法」。它有明了、分别的功能。心法总共有八个识,先把它的内容标出来: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心法」在一切有为法当中,它造业的势力最强大,「一切最胜故」。它的内容有八个: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这是标出它的名称。

我们看蕅益大师的解释,解释分成两段:第一个「总标」,先将心法的体性跟作用作一个总标;第二段再详细的解释八识的作用。总标当中又分成两段,第一段是发明「心识的体性」,第二段是讲「心识的作用」。先看第一段:

『心性离过绝非,尚不可名之为一,云何有八?』

我们这一念心的本质,「性」就是本质,虽然经常起烦恼,遇到可爱的境界起贪烦恼、遇到不可爱的境界起瞋烦恼,这些都是一种外在的作用,就它的本性来说,是『离过绝非』;以教门来说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清净就是「离相」离一切相;以禅宗来说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的本性离一切的过非,那么既然是离一切过非,尚不可名之为一,云何有八?它是一种无我、无我所的清净法性,这种平等法性的境界是没有对立的,「一」都不可得,哪有所谓「八」识的体性呢?从体性来说是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离过绝非』,离一切对立的相貌。从作用来说:

『若论相用,浩然无涯,今就有情分中相用最显著者,略有八种。』既然它的「本性」是毕竟空,那么这八个识是怎么安立呢?是约着它的「相状」跟「作用」来说的。因为内心一动,就有作用、就有相状,可能是染污的相状,也可能是清净的相状;每个人的烦恼跟善根各式各样,所以内心不动的时候,是离过绝非,什么事都没有,但是这种情况我们做不到,凡夫就是喜欢起心动念,一动之后,『浩然无涯』,内心的活动就有各式各样。『今就有情分中「相用」最显著者,略有八种。』我们无法把每一个人的起心动念,很微细、清楚的讲出来,怎么办呢?就把比较明显的,列出八种作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研究《百法》,不要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我们这念心有八个体性,我们原本妄想就很严重,研究唯识之后,还打了八个妄想、有八个心,不是这个意思。是就着它的各种功能,各安立一个法──眼识的功能,能够了别外在的色尘,我们安立作「眼识」;能够听到声音,安立它是「耳识」;能够去尝味道,安立作「舌识」有这样的功能,就安立这样的作用。

比如我们说海公长老,我们可以称他「院长」,也可以称他「方丈和尚」,那他的名称是怎么安立的呢?是约「作用」。就着他在佛学院能够表现领导的作用,安立作「院长」;就着他能够住持一间寺庙,安立作「方丈」他有各式各样的名称,老和尚、长老这些都是约着他所发动出来的的作用来安立的;其实他就是他,海公就是海公,都是同一个人。

就是说这以下的八个识,是因为我们内心基本上有八个很特殊的作用,虽然每一个人的心识各式各样,但是大致上有八个最大的作用,所以安立了八个识,是约着它的「相、用」安立的。这是我们应该清楚的。不要认为有八个自体的识,这样就违背前面的宗旨,天亲菩萨已经告诉我们百法的宗旨是「一切法无我」。所以『就有情分中相用最显著者,略有八种』,这个「相用」是一种因缘所表现的作用。这是蕅益大师在解释八识之前,先作一个说明。

这八个识,我们先看附表二八识业用。这个补充讲表不是我有这样的智慧能够画出来,这个补充讲表引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所画的。

先看图的右上边,这个「性」是指「真如佛性」─「真者」,真实不虚,它的体性是不颠倒、真实不虚的;「如者」,恒常不变,纵使造了五逆十恶,仍然是一种清净的境界;它是「真」,也是「如」的一种佛性;佛者「觉」也,一种明明觉觉的本性。

从经典上来看,这个真如佛性是我们每个人本来具足的,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它恒常存在,它的相貌是清净本然、周徧法界,可以说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佛陀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三件事情一直在系缚我们:

第一个是「烦恼」,我们多多少少都有烦恼活动,有些人烦恼重、有些人烦恼轻,都有烦恼。其次,我们内心有无量无边的「业力」,常常感觉到有些事情自己实在做不了主。第三个是「果报」。就是惑、业、苦。

我们再来看看「清净本然,周徧法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惑、业、苦」不是本来有的,我们本来不是这样的境界,是后来才有的,所以是可以对治、消灭的。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清净本然,但是一念不觉、一念的妄动,如《大乘起信论》上说:「真如不守自性」,真如原本是很清净的,但是我们凡夫不欢喜安住在空性,就向外去动──「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觉。」就变成了「识」。

这个「识」虽然是了别,但是「识」有杂染的意味,凡夫才讲「识」,圣人是讲智慧,转识成智。通常我们在经论里看到「识」,就是有染污的意思,不是清净的,所以图表中有很多黑点,表示有很多的烦恼、业力、痛苦的果报,也就是有惑业苦的轮回。

第一个最微细的识就是第八识,就是异熟的功能。这八个识有八个功能,《成唯识论》把它会归成三大类:

第一个、「异熟」─第八识

「第八识」它的形相非常的微细,我们昨天有简单说过,第八识并不造业,它不造善业也不造恶业,永远保持「无记」的状态。你造善业它也不帮助你,你造恶业它也不阻止你,完全没有意见;前七识要造重大的善业、恶业,它完全保持没有意见,就是相续保持一种无记的状态。那么它的功能是什么呢?就是「受熏」,接受业力的熏习,把种子保存下来,就做这件事情。所以我们第八识的功能,《唯识学》安立作「异熟」,它的功能就是异熟;另外一个功能「阿赖耶」,前面有说过,就是「摄持」。这地方《成唯识论》是安立作异熟。

「异熟」的意思,简单说就是「果报」─果报识,它本身不造业,只是收集你造业的结果,它受熏。为什么不直接解释为「果报」呢?要讲「异熟」,因为它有三个特殊的意义:

(一)异时而熟:是说第八识的功能,我们前七转识在造业的时候,不能马上得果报,第八识先把它保存下来,这个业力要累积一段时间。好比我现在出了家、或者准备要出家;我现在开始造善业,造了极乐世界的善业、或者是天道的善业,虽然我造了那么大的善业,但是我现在的果报,还是人的果报。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异时而熟」,这些善业先被保存下来,不是马上得果报,你现在的果报暂时被第八识摄持住、这个果报的势力还没有消失,所以不能马上转变。就是:「造业时间」跟「得果报的时间」不一样,这就是「异时而熟」。

(二)异类而熟:前面是讲「时间」的差异,这里是讲「因跟果」性质的差异。异类,「类」就是种类,所谓「因通三性,果为无记」,是说:你造业时,有善业、恶业、无记三性;你能够造广大的善业,也可能因一时的糊涂,造了重大的恶业,业有善性、恶性,但是果报只有「无记」,果报不讲善恶。你当一个贫穷的人、得到贫穷果报,贫穷果报只能说「这是恶业所招感的不可乐果报」,不可以说「贫穷是属于恶性」;如果这个果报的本质就是「恶性」,因为恶性有招感性,它又会招感恶的果报,这样的话,一个人要是堕落到一个恶的果报,那就永远没办法解脱了。事实上有些人在贫穷当中奋发向上、更加努力,这种果报反而使令他增上,怎么能说它是恶性呢?所以:「果报」不论善恶,果报只论可乐、不可乐。这是第二个。

(三)「变异而熟」:这是说从因到果的过程,会有一些变化。比如说我造了五逆十恶,这些业力被第八识摄持住了,内心就会有一些不安,但是只要尚未得果报的业力,都还有很多的变数。你可以透过拜忏、念佛的修行功德──万德洪名,这个清水珠投到你的内心,跟你的五逆十恶一接触的时候,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念之间,就把你五逆十恶的罪业慢慢慢慢给消灭掉。

只要一口气还在,自己的业力,都有能力去改变!业力不是永远保持不变的,这就是「变异而熟」。除非这个「果报」已经出现了,那就很难改变了;只要这个业力还被第八识保存,那就有很大的变数,有可能会随因缘条件而继续增长,也有可能会消减下来,它会起变化。

综合上述:「因」和「果」之间有三种性质:一个是「异时」,指时间上的差异;第二个「异类」,是指性质上的差异;第三个「变异」,是从因到果,中间产生各式各样的变化。这三种性质都是以「第八识」为主,所以安立第八识叫「异熟识」。从无始劫来到现在,它负责收集你的业力,把你每一生所造的业力,全部收集起来,处于内心当中,并不断地变化。当然它自己不能变化,就是你前七识去造业,然后对它产生影响,总之第八识的主要功能就是「异熟」。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思量」─「第七识」

第七意识它不造善也不造恶,跟第八识的性质一样,都是属于无记,不过它的无记是「有覆无记」。前面的第八意识是「不覆」,它不覆盖真如、也不障碍圣道,第七意识它障碍圣道。第七意识的功能是「思量」,思量就是思惟度量。我们说「识」有了别性,那第七意识为什么安立作「思量」呢?因为第七识的明了性,它的特性──能够对所缘境生起很「深入」的思惟观察,它的深入跟微细,不是前六识所能比的,它能够对所缘境深入跟微细的观察,而且是「相续」的观察。

「第七识」不像「第六意识」的所缘境是变化的,第六意识有时候想善、有时候想恶,有时候想过去、有时候想现在,就像猴子去抓树枝一样,一下子抓住这棵树枝,又放掉、抓另一棵前六识都是各式各样的变化。但是第七意识是非常专一的,它的所缘境就是「第八识」,它就是从头到尾一直注意第八识。注意第八识做什么呢?就把第八识错认为「我」,执持第八识的「见分」为我。

这是怎么回事啊?就是说:第七意识的性质,并不向外攀缘,它的明了性不向外,它欢喜向内。它向内攀缘谁呢?攀缘第八识。第八识的明了性非常微细,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生、剎那灭但是因为第七意识的心识比较粗,第八识比较细,所以它看第八识以为第八识是恒常住、不变异的,它的明了性一直存在,是常住真心;就好像我们看日光灯一样,感觉灯光是相续的,其实日光灯闪烁的频率,一分钟有一百二十下,但是我们眼睛的观察力比较粗,看日光灯,也是感觉日光灯是常住不变的。第七识也是这样,它一次一次对第八识思量--恒审思量第八识,然后执为我,它的功能就是「执我」。

第七识在有漏位是「执我」,但是转识成智之后,就转成思量「我法二空」平等之理─平等性智;凡夫位是思量「我法二执」,这两个不同,但是都是思量。第七意识的功能是思量,能够对所缘境深入微细的观察。再看前六识:

第三个、「了境」─「前六识」

前六识的功能,《成唯识论》安立作「了境」,「了」就是「了别」的意思。虽然八识都有了别功能,但是前六识的了别功能特别明显,因为第八跟第七识的了别性,都非常微细,性质不是那么明显。第八识的了别性所发动出来的作用,是「异熟」的特性多;第七识是「思量」的特性多;前六识是「真实了别」──了别外在六尘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并且广泛的明了分别过去、现在、未来,所以安立作「了境」。

在图表中,我们看第六意识是在「中间」,然后从右边到左边,就是眼、耳、鼻、舌、身。前六识大都是一起活动的,它的功能就是了境,了别外在六尘的境界。从这个表,我们可以知道整个唯识大纲,依《成唯识论》的分类,分成这三类:第一个,它的体性是「异熟」;第二个「思量」这是第七意识:第三个「了境」是前六识。

这是个大纲的说明,以下看讲义第十面,我们再看蕅益大师说明「别释八识的相用」,别释当中蕅祖把八识分成了四类:一、是前五识,二、第六识,三、第七识,四、第八识。在唯识学有的地方把八识分成四类,有的地方是分成三类,都可以。先看第一个「前五识」:

『依于眼根,了别色尘,名为眼识。依于耳根,了别声尘,名为耳识。依于鼻根,了别香臭,名为鼻识。依于舌根,了别滋味,名为舌识。依于身根,了别痛痒寒热等触,名为身识。』前五识都有它「所依的根」以及「所缘的境」。我们看这个表可能会清楚一点,前五识的作用是「了境」,前五识都有它的所依跟所缘。所谓「依」,是指它的依止处要有「根」。「根」在《唯识学》是解释为「依托」,这是一种譬喻,就像一棵树能够生起枝叶花果,是要依托它的根去吸收阳光、水分跟矿物质等等,才能生长枝叶花果。比喻说我们前五识要生起了别的功能,也要依止「根」。叫做眼根,眼跟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这个四大,它是属于色法,眼根就是眼球。

这个「根」,医学上比较肤浅的看法,是认为我们眼睛能够了别青黄赤白,是因为眼睛里有「视神经」的系统,这个视神经是一个色法,可以用显微镜看到。但是佛法否定这样的思想,佛法认为我们眼睛能够看到东西,是我们内心有一个明了的「心法」,是「眼识」的作用。

举个例子:我从这个地方开车到竹山,从竹山开到鹿谷,没有错,能够走的是车子在走,但是是谁在开车呢?是「人」在开,真正能够开车的是人,你没有人,车怎么会动呢?这个意思就是说:人比喻眼识,因为有眼识、有心法在里面,这个心法是无形无相的,「根」只是依止处而已。

《楞严经》上佛陀说:一个人眼球败坏了,但是他的眼识仍然存在,怎么知道呢?你眼球败坏,你看到的是一片暗相,但是你那个明了性还在。如果说我们能够看到东西是眼球的作用,当眼球破坏的时候,你整个明了功能,应该都消失掉才对。但事实上不是,你的明了性眼识还是在,因为它所依托的跟败坏了,它不能分别青黄赤白,但是它那个明了性还是在。看到眼前是一片黑暗,还是看到了。你看到了没有?「我看到了!」看到什么呢?「看到一片黑暗!」一片黑暗也是所缘境。就像一个人在暗室没有灯光的地方,也是看到了暗相。

所以《八识规矩颂》中有解释:「愚者难分识与根」,就是这句话──愚痴的人不能分别「根」跟「识」,根是色法,没有明了性,真正明了的是「心法」。所以这里我们要解释一下,「根」虽然没有明了性,但是它是「识」所依托,当「根」败坏时,「识」的了别还是会有障碍。这是所依。

还有「所缘」─是色尘,青黄赤白「识」、「所依」、「所缘」,三者关系,《瑜伽师地论》讲一个譬喻说:有一个人,他开一部车到某一个地方去办事,能开车的人就是「识」,(明了性就是「识」);车子就是所依,就是「根」,必须要依止「根」;处所就是「尘」,要到那个尘境去造业;可能是造善业、造恶业、各式各样的业。就是人坐车到某一个处所去办事,那些要办的事就是「业」。从这样的譬喻就可以知道,「识、根、尘」这十八界的关系,主要的作用是在「识」,这个明了性,能够造业的是「识」。但是识要造业,还不能单独活动,必须依止「根」还有「所缘境」,才能够造业,这就是「所依」跟「所缘」。

那么,耳识要依止「耳根」,去分别各式各样、高低曲折的声音。鼻识要依止「鼻根」,才能够分别各式各样香臭的味道;舌头要依止「舌根」,才能够分别酸甜苦辣的味道;身识依止「身根」,才能够分别痛、痒、寒热等等触尘。「五识」依止「五根」,去了别「五种尘境」,这个就是五识的功能。

这个五识,我们一般讲「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界」就是界限。在凡夫位,眼、耳、鼻、舌、身、意,各有各的界限,「眼识」只能够了别「色尘」,你不能说我用眼睛去听声音,不可以,凡夫不可以!它有它活动的范围,「眼识」活动的所范围只能在青黄赤白这个色尘上活动,不可能跑到声音的境界去活动,圣人才可以,「初地菩萨」的六根就能够互用;比如说这个人的眼睛坏掉了,没关系,他用耳朵可以看到色尘,他的耳识能够了别色尘;这是入了「法性」的圣人,六根才能够互用;这十八法对他来说没有障碍,但是凡夫不可以,就各有各的界限,这是我们第一个要注意的。

其次,「前五识」不能单独生起了别的功能,「前五识」一定要依止「第六意识」。从这个图表可以看出来:你用眼睛看东西,但是你的第六意识在这里──心不在焉,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比如说,我的眼睛专心在看一件东西,又想要专心念佛,不可以!也就是说,我们「眼耳鼻舌身」五识的活动,一定要跟「第六意识」和合,第六意识不帮助你,前五识不能单独活动,它要以第六意识当作增上缘,这是前五识的情况。前五识我们比较容易了解,因为前五识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境界,不像第七识、第八识那么的微细。

前五识有没有问题?这是一类的,依止五根了别五种的尘境,叫做五识。当然,每个人的「五识」不太一样,这是过去的因缘。有些人的眼识功能特别强,能够看到阴间的事情,了别性特别广大,阳间的人看得到,阴间的鬼也看得到;有些人的舌识特别敏锐,你看那些卖茶的人,能够微细地分别这些茶的味道;再看「龙树菩萨」,分辨味觉的舌识也很特别,他拜一位师父学隐身术,他师父不肯教他,只把隐身术的药丸交给他,他把药丸放到嘴里嚼一嚼,就把七十五种药味,每一种药味的含量及其比例全部写出来,他师父被他吓到了,因为一般中医药味合在一起之后,就很难辨别出来,连用仪器都无法分别出来,他的舌识分别能力到这种境界。每一个人的「眼、耳、鼻、舌、身」也是各式各样。

其实,「眼、耳、鼻、舌、身」虽然不能单独活动,但是它能够帮助「第六意识」,特别是我们人道法界,「眼睛」跟「耳朵」就非常重要了。你的眼睛不能看东西,就很糟糕了,不能看经典;耳朵不能听声音,就不能听闻法义;所以这五识当中,「眼识」跟「耳识」对于修学佛法的人很重要。其它的识稍微钝一点没关系,「眼识」跟「耳识」就很重要。这就是「前五识」,它是依止「五根」了别「五尘」的境界,都是向外攀缘的。

我们看「第六意识」,蕅祖的注解:

『依于意根,徧了五尘,亦能分别落谢影子,亦能通缘过去未来,名为意识。』「第六意识」所依止的根是「意根」,这个意根就是第七意识,它是属于「心法」,很特别。前五识所依的根都是「色法」,是地水火风所成,没有明了性的色法。但是第六意识所依的「意根」,是属于心法,是有明了性的,依止第七识为其所依止根,来做三件事情:

一、徧了五尘

所谓「徧了五尘」,就是我们一般讲的「五俱意识」。前面的五识只能够分别自类的尘境,「眼识」只能够了别「色尘」,乃至「身识」只能够了别「触尘」;但是第六意识不同,第六意识能够跟前面的五识合作,普遍地了别五尘的境界,它的活动范围很广,能够了别颜色、也能够听声音、也能够嗅香,乃至于触觉。它可以跟前面的五识同时活动,普遍了别五尘的境界,所以叫「五俱意识」。这是第一点。

二、亦能分别落谢影子

第六意识也能够生起「独头意识」──脱离前五识而单独活动。「前五识」一定要配合「第六意识」才能够活动,但是第六识可以不需要和前五识一起活动。比方说我在打坐时,我的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的分别都停下来,第六识还是可以专心的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它能分别五尘所落谢的影像──独头意识,所以可以单独的打妄想、分别。这是讲到空间,再看它的时间。

三、亦能通缘过去、未来

前五识只能够分别现在的境界,第六意识不同──虽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它能够单独地把过去的影像,再次的回忆起来;虽然这件事情还没有出现,心中没有影象,它可以自己创造一个影象出来,筹计未来;所以它的分别功能,就比前五识广大──「通缘过去、通缘现在、通缘未来」,名为「意识」。

『前五识所依五根,皆是净色。此第六识所依意根,则是心法。』这是补充说明前面五识所依的五根,都是「净色根」,属于「色法」;那么第六意识所依的「意根」,它是有了别性的「心法」,就是「第七意识」。这是把第六意识做个简要说明。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

问:

答:前五识所依的根是「色法」,前五识是心法,识就是了别嘛。前五识所依的根是个「色法」,第六意识所依的根是个「心法」,依止「心法」生起了别,是它特别的地方。

问:

答:第六意识它能够不必要眼睛的帮忙,它自己就能够现出影像,比如我们修观,修不净观。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这种境界我们眼睛没有看到,眼睛是闭起来的,但是第六意识能够根据名言,创造出一个所缘境的影像。

种种不净物,一个人的色身是种种不净物,三十六种大小便溺等各式各样的不净物充满于身内。不但是充满于身内它还流出来,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就像臭皮囊,九个孔经常流出大小便溺等不净物。我们第六意识去分别这样的色身的境界,这个时候眼睛没有在看,耳朵也没有在听,这是第六意识的独头意识,去分别落谢的影像。这个落谢就是说你曾经学习过的法义,你一定是曾经学习过的。这个是第六意识的功能,它能够单独活动。

(第六讲)

请大家打开补充讲表第四面,我们看第一部分,第六识的业用。

我们前面说过:前六识的功能都是「了境」──能够了别六尘的境界。那么在这六识当中,主要是以「第六意识」为主。换句话说:是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去造业的。关于第六意识,《八识规矩颂》有一个偈颂,我们略加说明: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玄奘大师说「第六意识」有两个特性:第一个,它活动范围特别广大;第二个,造业的势力特别强。

一、先看「活动范围」

第六意识的「活动范围」是什么范围呢?「性界受三恒转易」,所谓『性』是指「三性」:善性、恶性、无记性。第六意识它不像第七识第八识保持一种无记的状态,第六意识能够生起善、恶、或者无记,有三性的功能。其次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的第六意识,也可能在散乱心的欲界活动在五欲的境界活动;也能够修习禅定,由定心进入到色界、无色界去,所以第六意识是通于三界的。

即使是四禅、四空定,那么高深、明静不动的境界,除了「无想天」之外,全都是第六意识活动的境界,只是差别在「由粗到细」如此而已。第六意识的活动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有。『五受』是指苦、乐、忧、喜、舍,就是第六意识有时候是痛苦、有时候是快乐;有时候是忧、有时候是喜、有时候是舍受。总之,「性」、「界」、「受」这三种情况,它不是固定而是经常变化的,「恒转易」会随外在的境界而变化。

「根随信等总相连」,它所相应的心所,有「根本烦恼」跟「随烦恼」,这些我们会在下一堂课说明。或者说善的心所,信等就是善的心所,总相连。这个意思就是说,第六意识只要在凡位,不管是再好的人,有时候也会起恶念;再坏的人,有时候也会起善念,这就是「根随信等总相连」。他的内心有烦恼、也有正念;有正念、也有烦恼,可以说是「善恶夹杂」。

这是说明「第六意识」的活动范围,通于三性、三界、五受;也通于染污、清净;也通于有漏,无漏,它的活动范围非常的广大。像前五识就不通于三界了「眼耳身三二地居」,到了二禅,眼识、耳识、身识就不活动了;到二禅以上,前五识就慢慢停下来了。五识不通三界,但是第六识通三界,这个表示它的活动范围。

二、再看「造业势力」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这个第六意识的造业功能。「动身」驱动你的身体去造善业、拜忏、念佛,都是第六意识,造恶业也是一样。「发语」,为什么你会讲这些话呢?不是嘴巴能够讲,是由第六意识发动的。它发动身业、发动语业在八识当中「独为最」唯独是最有力量的,所以八识当中造业力最强的,就是第六意识。造善业、恶业、造有漏、无漏业,势力最强大的就是第六意识,前五识只是帮助它而已;第七识跟第八识不造善、不造恶,是无记性的。

「引满能招业力牵。」它所造的「引业」跟「满业」,这样的业力有什么作用呢?「能招业力牵」,能够牵引第八识去三界得果报;造善业,就牵引第八识去受可乐果报;造恶业,就牵引第八识去受不可乐果报。也就是说:虽然第八识是我们生命的本体,是一个果报识,但是这个果报识第八识本身不造业,它只是得果报。那是谁在造业呢?实际上是「第六意识」造业,「第八识」去得果报。我们看这个表就清楚了。

第六意识它是「众祸之门」,为什么呢?「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切的灾难,来自第六意识这一念的胡涂起烦恼、发动身口去造业;无量劫来在生死里面流转,这不是上帝的安排,是第六意识胡涂了。但是它也是「众妙之门」,一念的觉悟,发菩提心、受戒,也是由第六意识发心的;这时候修戒定慧,把轮回给息灭了,也是靠第六意识。

「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

这一念是指谁?就是指「第六意识」。就像我们常说的譬喻:尧做皇帝的时候,黄河泛滥,大水一来就把房子、畜牲,乃至人类全都伤害了。这时候,尧帝就命令鲧去治水,鲧是怎么治水呢?用「围堵」的方式,筑了很多堤防,想把水给堵住,结果水一泛滥,势力太大,就把堤防给破坏掉。舜继承王位后,决定用鲧的儿子大禹来治水,大禹就比较聪明,用「疏导」的方式,挖了很多大水沟,洪水泛滥的时候,就去作灌溉,这样既不伤害人民,还变成一种功能。

这个故事跟我们修行有很大的关系:黄河泛滥,是谁在泛滥呢?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弟子心不安」,各式各样的烦恼,起波动啊,起贪烦恼、瞋烦恼、我慢心、嫉妒心只要我们的心一失控,就去「动身发语」,发动你的身体、嘴巴去造业了。那怎么办呢?不是去强压它!外道就是把方法搞错了,外道用禅定,外道也知道一切罪业不是身体、不是嘴巴,是内心造业的,但是他们就像鲧治水围堵,用高深的禅定把第六意识给压住了,「如石压草」。事实上是压不住的,八万大劫之后,烦恼一活动,就把禅定破坏掉,又恢复到烦恼的境界。所以佛法是用什么方法来对治烦恼呢?是用「疏导」。

既然造业是「第六意识」,那我们可以利用第六意识来修习我空观、法空观,也可以利用第六意识来念佛「转念念佛」。所以这个「转」字很重要,不是说念头起来,一定要把念头压下去,压不住的啊!你能够跟水的力量抗拒吗?你把它疏导一下嘛。第六意识欢喜在五欲的境界里面活动,意识的活动本身没有错,问题是向五欲的境界去了,你要把它拉回到佛、法、僧三宝的境界活动,这就对了。

近代一位上师说:「把心带回家!」这个心不是错,错在它跑出去了,你把它带回来就好了。我们的心喜欢攀缘外在五尘,造了很多烦恼、生死业力,我们不是用禅定压住它、入无想定去了,不是这个意思。你应该把它带回到佛、法、僧的境界,念佛念法念僧,就能够生起很大的功德。我们的修行,主要就是靠第六意识。你过去还没有学佛、不相信因果报应的时候,是谁在造业呢?是「第六识」在造业;你现在觉悟了,开始诵经、拜忏、念佛、发菩提心,这又是谁呢?也是「第六意识」「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就是迷悟的差别。

佛法是不二法门真妄不二的,造祸的是它,觉悟之后,修功德的还是它,只是「转迷为悟」差别在这个地方而已。所以第六意识「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在八识当中,它造业势力最强大,你造五逆十恶是它,你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也是它。修行就是在靠第六意识用功。不过第六意识要活动,也得要有前五识的帮忙,才能发生作用。这个是讲到第六意识的业用。

我们再看「第七意识」,先看蕅祖的注解,再来看补充讲表。先看蕅祖的注解,第十一面:

『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缘第八识见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名为末那识。』「意根」是指「第七意识」,第七意识从无始劫以来,它的明了性不像第六意识那么广泛「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第七意识的活动非常保守,就做一件事,什么事呢?『内缘第八识见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意思是说:第七意识明了性,它从无始劫以来,只做一件事,向内攀缘「第八识的见分」,攀缘(第八识的明了性),然后虚妄的执着认为这就是真实的我、真实的法。

这里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虚妄」这两个字;也就是说我们的第六意识,感觉有一个「我」的存在,其实这不是第六意识想出来的,是因为第七意识的活动。第七意识是第六意识的根,第六意识要依止「根」才能生起「了别」。「无我」的真理通于凡圣,只是凡夫看不到因缘法的真相。就是说,本来是「无我」的,是我们的第七意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是第七意识想出一个「我」的相貌出来。但是第七意识没有修习止观的力量,它只是「执我」,但不能造业,所以非得要第六意识修「我空观、法空观」,才能把这种虚妄的「我执、法执」给消灭掉。恢复本来面目。

修行很简单,就是要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还我本来面目。

这个就是「虚妄」,这两个字的含义很重要。「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名末那识。」「末那」就是染污的意思,它是「染污识」。我们看第二段:

『梵语末那,此翻为意,由其恒审思量为性相故。』梵语「末那」,此翻译为「意」,有的地方说是「染污意」。什么是「意」呢?「恒审思量,为性相故」,『恒』就是恒常,第七意识的作用是恒常、没有间断地起现行,不像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活动范围很广、造业力很强,但是第六意识有时候活动、有时候不活动。第七识恒常起现行,所以是「恒」;其次『审』,它能够深入的观察、思惟度量为它的性相。

这个恒审思量在《八识规矩颂》中说:「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这个「恒审思量我相随」,它恒审思量以后,就在一切法毕竟空当中,想出一个「我」的相貌哦,我的生命体有一个「我」,这个「我」是谁呢?「第八识」,第八识就是我的常住真心;因此「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使令我们不论白天晚上就是颠倒,保护这个我。因为有一个「我」,所有善的东西都要归于我,所有恶的东西我都不要。你有这样的心情、就很容易造业。要保护「我」,就很容易造业,很容易起烦恼。当然如果说真的有「我」是应该保护,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所以我们都做一些虚妄不实的事。没有「我」,你去保护谁呢?

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这里要注意的是:前六转识是以第七意识作染净依,换句话说:第七意识是清净,前六识都清净;第七意识是染污,前六识都染污。第七意识恒审思量这个染污的「我」,没有消灭,你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去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善业,都变成有漏,都会被它染污了。所以「六转呼为染净依」。前六转识以第七意识做染净的判断标准。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恒审思量我相随」。

我们看补充讲表(二)─第七识的业用:

《识论》云:「契经说无想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灭,若无此识,彼应无染。谓彼长时无六转识,若无此意,我执便无,乃至故应别有染污末那,于无想天,恒起我执。由斯贤圣,同诃厌彼。」《成唯识论》上说:在大乘的经典中,无想天的有情众生(就是第四禅「舍念清净地」),他在五百大劫的寿命当中,因为高深的禅定,把第六意识的心王及心所都停止了,假设没有第七意识的染污,这时候这个无想天人就是清净了。换句话说,要是没有学习《唯识》,我们很容易认为「为什么会造恶事呢?」因为我的第六意识,我的心有问题,只要把第六意识停下来,一切都解决了。事实上不是,你把前六意识停下来,第七识还是染污,所以假设没有第七意识,那么这个人就应该清净了。事实上不是。看下一段:

『谓彼长时无六转识,若无此意,我执便无,乃至故应别有染污末那,于无想天,恒起我执』。

无想天人他在这么长的五百劫寿命当中,已经没有前六转识粗的分别,假设没有第七识的存在,这个时候「我执便无」,就入圣位了。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因为当他无想天果报尽的时候,他还是会堕落,并没有出离三界,可见应该另外有一个染污的末那,在无想天恒常的活动,还在继续的『恒审思量我相随。』所以总结『由斯贤圣,同诃厌彼。』一切的贤圣都诃责、厌恶无想天的果报。

我们要不学唯识学,不看经论很容易这样子,就是当「第六意识」经常保持不思善、不思恶,明静不动。但是你这「不思善、不思恶」,假设不是和「我空、法空」的智慧相应,很可能只是一种禅定的境界,就是一种「止」的境界。在「止」的境界里暂时也能把第六意识的分别停下来,让你感觉到好像没有烦恼了,但事实上不然,因为你无量无边的烦恼,都蕴藏在微细的第七意识「我」里面,只是被高深的禅定给压住了,如石压草。等到禅定被破坏以后,烦恼又从「我」生出来,春风吹又生,这个事情没有解决掉,所以没有修「我空、法空观」来破除第七意识,只是把第六意识停下来,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在《付法藏因缘传》中,有讲到「优婆鞠多尊者」,他是一位大阿罗汉,他住处的附近有一位比丘,住茅棚的比丘叫「善见比丘」。这个比丘善修禅定、持戒很清净。他能够从初禅、二禅、三禅修到四禅,但是不欢喜看经典,他以为「四禅」就是「四果」。因为四禅「舍念清净定」的境界,已经没有快乐、痛苦的感受,五受当中的苦、乐、忧、喜都停下来,只剩「舍受」不苦亦不乐、无喜亦无忧,这种感觉跟涅盘很接近,只是这时候不是跟「我空、法空」相应,还是有「我执」存在。这时「舍念清净定」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他就以为自己是阿罗汉,无学位了。当然,他是有禅定资粮的人,你想要劝他,不是那么容易。

这时候,优婆鞠多尊者,入定观察到这位比丘起增上慢心。他就善巧想出一个办法:在禅定当中现神通,使令虚空出现一个凶相,这个凶相通知龙王十二年内不准下雨;这个凶相,人间也看到了。大家紧张了十二年不下雨这问题很严重,很多人就祈雨,婆罗门教就请婆罗门的师父祈雨、佛教徒也请他的师父祈雨,但是怎么祈雨凶相就是不消失。

最后,大家没办法了,因为那时候「优婆鞠多」是第一上座,请优婆鞠多尊者出来主持祈雨法会。优婆鞠多尊者说:「这件事情我不能作!」信众就问说:「尊者,您是我们佛教的第一上座,你不能作,谁能作呢?」他回答说:「住茅蓬的善见比丘可以作!」大家就赶紧请善见比丘主持祈雨法会。因为善见比丘跟龙王的交情很好,入定问龙王说:「你为什么不下雨呢?」龙王说:「天空中出现这个相状,我就不能下雨。」这时候优婆鞠多尊者,就偷偷的把这个相状给消失掉。诶,龙王就下雨了,大家就很欢喜:「啊呀!你看,善见比丘一祈雨就下雨了,真是不得了!优婆鞠多尊者说不能作到,你看善见比丘办到了!」本来他是住茅蓬的比丘,很多人为他盖庙、皈依他,他就有很多的法眷属。

有一次举行一个法会,优婆鞠多尊者和善见比丘都去参加。优婆鞠多尊者虽然法眷属很多,但是他故意带了很少的弟子。在会场,善见比丘的眷属,在家、出家的弟子很多,内心就很欢喜:「你看,我的眷属比你多!」无形中就生起了慢心。我们讲禅定的境界透过禅定我们可以把三界的贪、瞋烦恼伏住,但是这个「慢心」是通于三界,「慢心」很微细、不易破坏;所以有禅定的人,只要还在凡位,一定都有慢心。当他没有所缘境,这个潜藏在心中的慢心还不会活动。问题是,在整个法会进行当中,善见比丘的慢心一直在活动。

像我们这样心粗的人,对于「慢」的微细活动,没有感觉,但是善见比丘是一个证得四禅的人,当法会结束之后,晚上他一观察:「诶,我是一个阿罗汉,是无我、无我所,怎么会起慢心呢?这个慢就是一个你我的对待,我比你高;这是还有一个『我执』,那根本不是阿罗汉啊?」他内心就很恐慌、非常紧张,误以为自己证得阿罗汉了,这时候跑去跟优婆鞠多尊者发露忏悔。优婆鞠多尊者便诃斥他,并告诉他修我空、法空的智慧,他也成就阿罗汉了。优婆鞠多尊者是用这样的因缘,使令他生起慢心的活动,让他知道自己还没有证得阿罗汉,只得四禅而已。所以说『由斯贤圣,同诃厌彼。』就是说假设没有第七意识的我执,那么外道就可以成就涅槃,事实上不是。这个地方是说明第七意识的存在。这是第一段,我们再看第二段:

《宗镜录》云:「创入道者,此意须明。是起凡圣之因,宜穷体性;乃立解惑之本,可究根源。迷之则为人法执之愚,悟之则成平等性之智,于诸识内,独得意名;向有漏中,作无明主。不间不断,无想定治而不消;常审常恒,四空天避而还起;虽有覆而无记,不外执而内缘;常起现行,能蔽真而障道;唯称不共,但成染而润生。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推寻,冥心体察,则何尘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断惑之门,斯为要矣!」『创入道者,此意须明。』这是总标,标出第七意识的重要。刚开始修学圣道的人,对「第七意识」这个思量的相貌,要特别了解。为什么呢?再看第二段,详细的说明第七意识的形相。

『是起凡圣之因,宜穷体性;乃立解惑之本,可究根源。』那么,第七意识的形相,这个「思量」是凡圣的差别所在,我们应该好好去了解它的体性。它的体性就是思量,它在有漏位是思量「我、法二执」;在圣位是思量「二空平等」之理,都是思量。『乃立解惑之本,可究体性。』所谓解惑之本,就像绳子打一个结,你要从中间去解开,而不是往两边拉扯,会愈拉愈紧。如果我们不修我空观、法空观,单是持戒,修苦行,不吃饭,我执法执还是很重啊,因为你没有把中间的「结」解开来,问题是不在于吃不吃饭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对治第七意识的我执、法执。

『迷之则为人法执之愚,悟之则成平等性之智。』当我们迷的时候,是思量我、法二执;悟的话,就成就「平等性智」。

『于诸识内,独得意名。』意,就是思量。因为在八识当中,它的「思量」功能特别强大。

『向有漏中,作无明主。』在凡位当中,它就是「无明」。其实十二因缘的无明,就是我执、法执。

『不间不断,无想定治而不消;常审常恒,四空天避而还起。』它的功能是没有间断、恒常起现行,无想定的禅定也无法调伏它。高深的禅定,只能够调伏「前六识」粗的心识,禅定不能使令第七意识恒审思量停下来,不可以,除非用我空、法空的智慧去对治。

『常审常恒,四空天避而还起。』它的恒审也是一样,四空天的禅定也不能转变它。『虽有覆而无记。』它是有覆,但是无记。

『不外执而内缘。』不向外,而是向内攀缘第八识。

『常起现行,能蔽真而障道。』它能够遮蔽真如而障碍圣道。所谓「蔽真而障道」就是在解释「有覆」这两个字,它遮蔽真如,障碍你修学圣道。

『唯称不共,但成染而润生。』它是第六意识的不共所依,是成染而润生:滋润三界的生死。三界的生死,主要是我执、法执所滋润,无量无边的业力要靠「无明」来滋润。前面这段文都是在解释第七意识的形相;这以下「结示劝修」,永明延寿大师慈悲告诉我们: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推寻,冥心体察,则何尘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断惑之门,斯为要矣!』我们想要超越三界的尘劳,一定要知道方法,不是盲修瞎练。『将施妙药,先候病源』,吃药之前,要先知道这个病是从哪里生起的。『若细意推寻,冥心体察』,好好的去细意推寻;「冥心」就是静下心来;根据佛陀的圣教量,去观察第七意识的思量,那么『何尘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所以说『断惑之门,斯为要矣!』

这个地方是说:佛法的修学,有的地方是共于世间的善法,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前面五度是共世间的善法;一般世间的宗教团体,也能够做前面的五度;但是般若波罗蜜是不共外道的,唯独只有佛法才有;要对治第七意识我执、法执这种生死根本,唯有佛法有这样的传承,其他外道都没有这样的传承,而这个是最重要的!你单是修习苦行、单是持戒、单是修禅定啊,再大的苦行、再大的禅定,也只能把第六意识粗的分别,暂时停下来;而「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第七意识的那个思惟,你是停不下来的!不是你用苦行、用禅定就能够把第七意识的我执、法执停下来,不可能!唯一方法就是修我空观、法空观,才能够对治它,所以这地方才说:

「断惑之门,斯为要矣!」。

你说你要断除烦恼,「断除烦恼」不是说一个一个把烦恼都断了,贪烦恼也断了、瞋烦恼也断了、六根本烦恼、二十四个随烦恼都断了,不是这样。佛陀是要我们把烦恼的根给切断,那个根就是「我」。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六祖大师说:有一个「我」啊,就会引生很多的烦恼,所以这地方讲「断惑之门,斯为要矣!」说出了第七意识的重要性,虽然它不造善业、也不造恶业,但是它很麻烦,「恒审思量我相随」,它一再的去思惟、度量第八识的见分,然后虚妄的执为实我,使令我们在三界里面,永远不能解脱,就是第七意识的问题。对治第七意识只有修我空、法空观。因为第七意识本身不能修观,只有靠第六意识修我空、法空观。再看讲义:

『前六识,时起时灭,喻如水波。第七末那,无始相续,忘执我法,喻如水流。阿赖耶识,则喻如水。』蕅益大师将八识分成三类,把它的形相,用「水」跟「波」来做比喻:

『前六识,时起时灭,喻如水波』:前六识有时候起现行、有时候不起现行。它有五种情况不起现行:「入无想定」;得到无想天的果报,「无想报」;「睡眠」的时候如果不作梦,第六意识也不活动;「闷绝」;还有一个是「灭尽定」;五种情况不起现行。它有时候起现行、有时候不起现行,就像水波,有时候起波浪,有时候不起。「水波」也是表示形相很粗的意思,第六识它的了别性最粗。

『第七末那,无始相续,忘执我法,喻如水流』:第七意识的末那,它是相续的一直起现行,虚妄执为实我实法,就像「水流」;这个形相就比较微细了,不是我们能够观察得到。那么第八阿赖耶识的形相就更微细了,就像水一样。

我们从水波、水流跟寂静的水,可以看出这八个识的粗细情况。我们看「第八识」:

「第八识」:梵语阿赖耶,此翻为藏。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

这是最微细的心识,那么第八识也是「无记」的。它有两个名称,一个「阿赖耶」,一个「异熟」,这地方是指「阿赖耶」。阿赖耶翻成中文叫做「藏」,就是摄持不失的意思;它能够把种子摄持不失,也能够把一期的果报摄持不失,这个我们待会再来解释。『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因为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种功能,所以叫做「藏」。这是解释它的名称,再看它的功能:

『若无此识,则根身是谁执受,器界是谁变现,一切善恶漏无漏种,是谁摄受。』前面讲到阿赖耶识翻成中文叫「藏」,「藏」就是摄持不失,那么它摄持什么呢?摄持「因」跟「果」。就着果报来说,它能够摄持一期生命的根身正报是它执受的,依报的器界也是它变现的。也就是我们今生得到人的果报,一切正报、依报「万法唯识」,是谁变现的?就是「第八识」变现出来的。第八识变现出来之后,它还能够摄持、保持不失,这是第一个功能,摄持果报。第二个,『一切善恶漏无漏种,是谁摄受?』那么前七转识所造的善业、恶业,是谁在摄受呢?也是第八识把它摄受。所以第八识「摄持不失」,等于是两件事,第一个:摄持「果报」不失;第二个:摄持「业种」不失。

我们看下面这段文,举例子来说明第七、八识的存在:

『且如吾人疲倦熟睡,梦想俱无之时,前六转识,俱不现起,若无此识,岂不同于死人。既无梦无想仍非死人,验知必有此第八识与第七识微细我执,仍自俱转。』意思是说:小乘法不安立第七识、第八识,小乘的百法只安立七十五法,没有第七跟第八识。不安立第七、第八识有什么过患呢?因为当我们疲倦熟睡时,这时候前六转识都不活动,如果说我们的心识只有前六识,那这个人就死掉了。因为只有六识,六识都不活动,那么万法唯识,生命是由识所执持,这时候心识不在,这个人就是死了。但事实上不是,因为这个人还会再醒过来,表示这个人还没死。既然没有死,一定有心识的摄持,表示有一个更微细的第七识、第八识存在,因为生命是由心识所摄持,有生命存在一定有心识。但这个时候前六识不活动了,表示说一定有一个更微细的第七识、第八识存在,是这个意思。我们再看第十二面:

『然此第八识,决非实我实法』,虽然第八识的形相很微细,但是我们也不要以为它是实我、实法。为什么呢?『若是实我实法,应常无变异。』如果它是真实的自我跟真实的法,就不随因缘业力而变化,它应该是没有变化的啊,不管是执持业力、或是变现果报,都不应该会变化。它变现人,就永远是人,但事实不然。

『而此识者,乃从先世引业所招,名异熟果,既从业招,便非常住。又善业则感天人乐报,恶业则感三涂苦报。往来六道,犹如车轮,变形易貌,曾无一定,岂是实我实法哉!』事实上,我们看第八识,是前七转识所造的业力去熏习它,然后把前七转识的业力保存起来;既然受业力的熏习,就会有变化。举一个例子来说:好比你「前七转识」造善业,第八识就变现一种天人安乐的果报;如果「前七转识」造恶业,第八识的执持,就会变现三恶道的苦恼果报。众生的生命,在六道中就像车轮,车轮在地上运转,同一个点有时候在上面、有时候跑到下面去,第八识也是这样,一下子变现出人天、一下子变现出三恶道,『变形易貌,曾无一定』,可见得它也是因缘所生法,随因缘而变化;那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所以它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法。第八识是有变化的,随业力而有变化。

我们看附表第五,补充说明第八识的业用;是《成唯识论》的一首偈颂:

第三、第八识业用:

无始时来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

及涅盘证得。

《成唯识论》解释第八识的功能叫做「藏」,它能摄持两件事:第一个、摄持『无始时来界』,这个「界」是指「种子」前七转识所造的善业种子、恶业种子、有漏种子、无漏种子,都被第八识保存了。第二个、摄持『一切法等依』,一期生命的果报,也是第八识所摄持。它摄持业力,也摄持一期的果报。

因为有第八识的执持,使令有「诸趣」以及「涅盘」的出现。就是因为这一切杂染的因果六趣的果报跟清净的涅盘,都必须要有第八识,假设没有第八识,业力就没得保存。因前六识是有时候起现行、有时候不起现行,你要第六意识保存业力,要是它不起现行,这些种子就丢掉了。它有时候不活动,不活动怎么办呢?种子跑哪里去了?第七意识虽然恒常相续,但第七意识它不保存种子,它只做思量的功能。所以一定要建立第八识「异熟、摄藏」的功能,才能保存我们杀盗淫妄的业力、也能保存我们戒定慧的功德,所以才创造出染净的因果出来,这样因果才能够建立。

再看一个问答:

问:阿赖耶识为断?为常?

「阿赖耶识」是我们整个生命的一个本体,它执持业力、又变现果报,那么它的形相到底是断灭呢?还是常住呢?看以下的回答。

答:非断非常,以恒转故。

这是「总标」它既不是断灭、也不是常住。为什么?因为它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恒」,一个是「转」。以下就详细解释「恒」跟「转」的内容。

『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先解释第八识「恒」的功能。什么是「恒」呢?就是第八识无始劫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第八识的相貌「一类相续」,它是无记的,不起善也不起恶,而且恒常起现行,没有休息的时候。『一类相续,常无间断』,这是总相,以下分成两类:

先看它的果报:它能够『是界趣生,施设本故』,它是三界、六趣、四生整个果报的根本,这些果报是谁变现的呢?是第八识变现的。其次,『性坚持种,令不失故』,它的体性很坚固,因为它能够把种子保存下来,使令不失。简单说:这个「恒」,从果报来说,它能够保存一期的果报;从因地来说,它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种子,使令不失。所以它有恒常、相续的功能,它不断灭。

第二个再看「转」的功能:

『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第八识它还有一个「转」的功能,就是『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它不断的受熏,因为前七转识从来没有闲住啊,一直在造业,那些业的功能一直在熏第八识,那么第八识它是受熏的,所以这时候念念之间,剎那剎那生灭;有时候善的功能增加、有时候恶的功能增加,看我们精进或者懈怠,就会有不同的变化,所以说是『念念生灭,前后变异』。

就从果报来说:『因灭果生,非常一故』,我们解释一下:第八识执持一期的果报,就一期的生命来说,它能够摄持你一期的果报不失不亡。好比我现在打了一个佛七,七天之内积集很多信愿持名、清净无漏的功德,但是我并没有到极乐世界去,为什么呢?因为第八识把这个果报给摄持住了。你过去曾经造作五戒十善,这个业力还在、还没有消失掉,所以不能马上到极乐世界去。虽然它能够摄持这一期的果报,但是这个果报还是会变化,等这一期的果报生命结束之后,它又换另外一个果报,就是「因灭果生」。这是从一期的生命来说,它是变化的。

其次,从剎那来说:其实我们的身心果报,从微细来说,剎那剎那的变化,比如说我现在的心情很好,其实你讲这句话的时候,是前一剎那的你,当你讲完这句话,不管是内心的分别、外在的四大,都已经不是刚刚那个果报了。就像我们看电影,影片的速度很快,一片一片过去,看起来好像相续,其实它是一个接一个。第八识在释放业力的时候,我们的身心剎那剎那变化,因为业力也是剎那剎那变化;有时候身体情况非常好,因为这时候善的力量强;有时候恶了,身体情况不太好;有时候心情好、有时候心情不好。为什么呢?「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因为我们所摄持的种子,也是各式各样,有善业的种子、有恶业的种子,各式各样的种子都有,所以它会转变,这是约果报来说。从因地来说:『可为转识熏成种故』,业力种子也是不断的变化,你要是精进用功,第八识的善种子就加强;要是懈怠放逸,第八识恶的种子就增长。

总结:

『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暴流,因果法尔。』─《成唯识论》

第八识的功能,这个「恒」表示它不断灭,不管是保存果报、不管是保存业种子,它永远不会使令它失掉。『转表非常』,但是虽然不断灭,也不是常住。讲一个譬喻说:就像是一个急速的水流,不常又不断。那么生命的因果法则,法尔如是,不是上帝创造,本来就是如此,不是任何人创造出来的,这就是宇宙生命的真相不常又不断。我们透过第八识的相貌,可以了解生命的真相。

以上是八识心王的简要说明。最后做一个总结,这八识可以简单分成三类:

一、「前六识」主要功能是「了别」,当然主要还是在「第六意识」,但是它有时候还需要「前五识」的帮忙,才能造业;是了别、造业的作用。

二、「第七意识」主要「思量」的功能,就是生起我执、法执。

三、「第八识」就是「异熟」功能,有保存业力、变现果报的功能。「八识」的功能,主要是指这三类。

(第七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二面,己二、心所有法。

在本论里面讲到百法,分成了五位,就是有五个种类;第一个「心法」跟第二个「心所有法」,都是属于有明了性的心识活动。前面讲到心法,是探讨八识心王,八识心王我们主要分成三个功能来说明:

第一、是「了境」的功能:这个功能是指「前六识」,前六识能够了别六尘的境界;也就是以「第六意识」为主,夹带前五识,广泛的在六尘境界活动。假设是在杂染的六尘境界活动,就创造很多的恶业;假设是在清净的六尘:佛、法、僧的境界活动,就创造很多的善业。所以前六识能够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里,创造善业、恶业、无记业,这都是属于了境,能够了别六尘境界;这个了别也包括了「造业」的意思。这是八识第一个功能。

第二、是「思量」的功能:这个思量是指「第七识」。前面的六转识在造业的时候,没有一种「我」的分别,到第七识的思量「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这个第七意识它不造善业、也不造恶业,它就是恒审思量,向内去攀缘「第八识见分」的明了性,执着以为「我」。

就是说:这个前六转识造善、造恶,是谁造的呢?是「我」造的。那么这个「我」的执着是从什么地方生起的呢?是是第七意识生起的,就是第七意识思量的功能,在「一切法无我」当中,把这个「我」的相貌创造出来,这是第七意识的功能─思量。这是第二个功能。

第三、是「异熟」的功能:这是指「第八识」。第八识它也是不造善业、也不造恶业,它的异熟功能主要做两件事:第一个,把前七转识所造的业力给保存下来。前七识造业但不能保存业力,这时候第八识就把前七识所造的善业、恶业、无记业,都保存下来,这是第一个功能。其次,它还能够把这些业力,变现成果报能够变现一期的生命果报。这就是第八识的异熟功能。

这八识主要有三种功能:第一个「了境」,第二个「思量」,第三个「异熟」;由于这三种功能在内心运转活动,使令我们业力相续,业力相续也就使令我们生命相续,所以说「万法唯识」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是一个大纲说明,以八识心王来解释生命的相续。这以下「心所有法」,就讲得更微细了,它也是属于心法,是内心的一种微细活动。看讲义: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前面的「八识心王」只有八个,这个「心所有法」,有五十一个。天亲菩萨把这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分成了六大类:第一个是属于「遍行」有五个心所;第二个「别境」也是五个心所;第三个「善心所」有十一个心所;第四个「烦恼」有六个心所;第五个「随烦恼」有二十个心所;第六个「不定」有四个心所,这个心所的体性不决定─不决定是善、也不决定是恶。有这六个阶位。

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心所有法,亦名心数。与心相应,如臣随王,如仆随主,故名心所也。此应甚多,今略明六位五十一者,举相用之最著者言耳。』这一段,把「心所」的安立,做一个解释。首先,标出名称:『心所有法』。这是玄奘大师新的翻译,罗什大师旧的翻译,叫做『心数』;所谓「心数」就是指内心的差别功能。我们内心的活动是很复杂的,《唯识学》为了让我们了解内心的活动状态,把内心的每一个功能状态,都安立一个名称,叫做「心数」内心的差别数目,这是罗什大师旧的翻译。

再看第二段,解释它的意义:『与心相应,如臣随王,如仆随主。』玄奘大师在《成唯识论》中,提出以下三个意义来做解释,因此而安立做「心所有法」:

第一、恒依心起:恒常依止八识心王而生起。换句话说,「心所有法」不能单独活动,一定要依止八识心王才能够生起活动。恒依心起,这是第一个意义。

第二、与心相应:主要就是这个意义。蕅益大师说「与心相应」的「心」是指八识心王。什么叫「相应」呢?就是和合随顺。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念佛,能念的是第六意识的心王,所念的是阿弥陀佛的名号。那么在念佛的过程当中,不只是第六意识在活动,第六意识跟佛号一接触,它会带动很多的心所;首先你有信心的心所,第二个有惭愧心,第三个有精进的力量,那么也可能会带动无贪、无瞋、无痴这些心所就跟心王和合、经常在一起,而且相应,和合随顺。什么叫「随顺」呢?就是「第六意识」去攀缘佛号,「心所有法」也攀缘佛号,它们的所缘境是一致的,同时去攀缘一个境界。如果第六意识不攀缘佛号,去攀缘其它境界,那么心所也跟着第六意识去攀缘其它境界。所以它依止第六意识心王生起之后,就跟着第六意识心王去活动,不离开第六意识心王,这叫做「与心相应」。

第三、系属于心:是说这些心所,它是系属于自类的心王。就像第六意识有相应的心所,眼耳鼻舌身都有相应的心所,每一个心王都有它相应的心所。

比如说我们现在看这个莲花灯,眼睛看这个莲花灯,这时候我们内心的状态,起码有两个心王在活动,第一个是「眼识」,眼识就带动它的心所可能是善的心所,看到莲花灯会有欢喜的念头出现。这是第一个,眼识的心王有它相应的心所。第二个是「第六意识」的心王,也在分别这个莲花灯,那么第六意识心王,也有它相应的心所。系属于心,每一个心所都有它各自系属的心王,换句话说,每一个心王夹带各自的眷属活动,是不能混滥的,这是系属于心。

关于「心所有法」,玄奘大师说有这三个意义: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

以下蕅祖讲出一个譬喻:『如臣随王,如仆随主』,就像臣子跟着国王,臣子不能有意见,国王到哪里,臣子就跟到哪里;也像仆人跟主人一样,仆人也是没意见的,主人到哪里,仆人就跟到哪里。这是从臣王、仆主的关系,看出心王跟心所的关系。

『此应甚多,今略明六位五十一者,举相用之最著者言耳。』当然,我们内心的活动很复杂,净土宗的祖师说,我们一天当中,念头的生灭就有八亿多个,内心相当复杂,不可能每一念头都安立一个名称,简单把它分成六个种类,举出最明显的五十一个功能来说明而已;就是把比较明显的作用举出五十一个,使令我们能够了解内心的状态。这就是心所的数目。

我们看第十三面,前面我们把心所的名称、意义跟数目,做一个简要说明,这以下正式各别来解释心所的内容。先看第一个:

[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

这是第一组心所有五个,我们看蕅祖的解释:

『具四一切,名为遍行。』

先解释「遍行」的名称;为什么安立这五个心所为「遍行」呢?因为它有四种一切。所谓「遍」,就是普遍;「行」就是活动。也就是它的活动范围很普遍、没有限制;它的普遍有四种情况:

第一个、『谓遍于善、恶、无记三性。』这五十一个心所,有的心所「善、恶、无记」三性是有限制的;比如说惭愧的心所一活动,一定是善性的,它的体性是决定的;贪、瞋、痴的烦恼一活动,一定是恶性的,无论表面上你做得多好──表面上布施、表面上持戒,内心只要有贪、瞋、痴的活动,那就是恶法。贪、瞋、痴跟惭愧,它们的体性都是决定的,决定是善、或者决定是恶。而这五遍行,它的体性不决定,它能够跟「善」相应,也能够跟「恶」相应;跟善相应就帮助善法,跟恶相应就帮助恶法。遍一切性,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谓遍于三界九地。』它遍一切地。这五十一个心所,有些心所并不能普遍于三界;比如说瞋烦恼,只有欲界才有,在粗重的散乱心才有瞋烦恼;色界、无色界,也有贪烦恼、也有痴烦恼、也有慢心、也有嫉妒心,但是有禅定的人,绝对不能有瞋心,一动瞋心,禅定就会被破坏掉,所以「瞋」跟「定」这两个不能在一起。所以瞋心不能普遍三界,只有欲界有,色界、无色界就没有瞋的烦恼。五遍行不是,它普遍在三界九地活动。这是第二个,遍一切地。

第三个:『谓遍于有漏、无漏、世、出世时。』它遍于一切时─时间;你在有漏位有五遍行,入了圣位也有五遍行。它通于一切凡圣的内心,凡夫的有漏心、圣人的无漏心,都有五遍行。这是它的特色,遍一切时。

第四个:『遍与八识心王相应也。』这五十一个心所,有些心所可能不跟某一个心王活动,是不普遍的。而这五遍行,它能够普遍的跟八识和合──能够跟前六识和合、跟第七识和合,也能够跟第八识和合,遍一切心。

就是:「遍一切性、遍一切地、遍一切时、遍一切心」,故名遍行。

简单说,只要你一起心动念、动一个念头,一定具足「五遍行」,除非你内心处在一种寂静涅盘的状态、一念不生的境界。你动一个念头,首先出现的,就是五遍行,因为它普遍在一切时间、空间、有漏、无漏的范围里面活动,这些心所是很特别的。这是把五遍行心所的性质,做个拢总解释,以下各别解释它们的性质。

五遍行第一个是:「作意」

『警觉心种,令起现行,以为体性;引现起心,趣所缘境,以为业用。』「作意」的体性,就是『警觉心种,令起现行』。这八识心王有时候活动、有时候不活动,而这个「作意」能够把八识的心王叫起来,警觉心王,使令本来在一种潜伏的种子位,变成一种现行位的活动。做什么呢?『引现起心,趣所缘境』。叫起来之后,还能够引导现行的心王,趋向于所缘的境界。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房间里面有很多人在睡觉,这时候有事情要做了,那么就有一个人到房间把人叫起来,不要睡觉了,有事情要做了,叫起来以后,还要引导他到工作场所去。

当然,这个『趣所缘境』主要有两类:第一个,是世间五欲的境界,就是一种杂染的境界;如果这个作意是趣向于五欲的境界,那么《瑜伽师地论》是安立作「不如理作意」;另外一个是趣向于三宝的境界,在佛、法、僧的境界活动,就安立作「如理作意」。

「作意」有两种性质:能够警觉心王,使令它生起,生起以后又引导这个现行的心王、心所趣向于所要攀缘的境界,可能是五欲的境界,也可能是三宝的境界。这样的功能,我们安立做「作意」。

二、触

『于根境识三和之时,令心心所触境,以为体性;受想思等所依,以为业用。』在「根、境、识」当中,主要是「识」,但「识」要生起了别,要有所依的「根」,跟所缘的「境界」。根、境、识三法和合,使令心王跟心所去接触境界,这个就是「触」。

前面「作意」是把心王引导到所缘境界,这时候还没有跟所缘的境界接触。当心王跟境界接触,或者跟佛号接触、或者跟五欲的境界接触,接触当下我们安立做「触」。比方说:我现在想要念佛,动了一个念头「我想要念佛」,这是一个「如理作意」,但这时候还没跟佛号接触,叫「作意」;假设心跟佛号接触了,就属于「触」了。『令心心所触境,以为体性。』它能令心、心所去接触一切境界,这样的功能安立作「触」。『受想思等所依,以为业用』,接触之后,它会带动受、想、思三个心所的活动,这个是它引生的作用。

三、受:这五遍行,它是有次第的,一个、一个的次第生起。

『领纳顺、违、非顺非违境相,以为体性;起于欲合、欲离、欲不合不离之爱,以为业用。』前面的「触」使令「心王、心所」跟境界接触;一接触之后,就会产生「受」,领纳顺违:如果是随顺我们的心意,是乐的感受;如果领纳是违背我们的心情,是苦受;如果是非顺非违的,那就是舍受─不苦也不乐;这是它的体性。「受」,就是领纳境界而产生苦受、乐受跟不苦不乐的感受。

『起于欲合、欲离、欲不合不离之爱。』当然,我们的心情都想要离苦得乐;如果是乐受,就爱着它喜欢和合;如果是苦受,我们也爱着它希望能分离,爱分离;如果是舍受,就爱着它不合不离,这是它的业用。

那么到底「受」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种果报,我们常讲因果,这个果报就是「受」。不过《唯识学》说「受」的出现有两个因缘:

第一、先业所感:是过去业力所招感的。经论上说,阿育王是佛灭度一百年后,转轮圣王出世,阿育王有一次办了一个无遮供僧大会,供养所有出家人。这当中有一位是佛在世的大阿罗汉叫「罗睺罗」,他来应供。阿育王很高兴,佛世的阿罗汉,不得了!就供养他很香醇的牛奶,之后阿育王问这位圣者说:「你觉得我们的牛奶怎么样?」罗睺罗回答说:「现在的牛奶比佛世的水,味道还差!」这表示什么呢?佛在世的时候,善业力强,不论喝水、吃饭,那种乐受都强过后世的乐受。你看佛在世的时候,水的味道都比阿育王时代牛奶的味道还要香醇。所以「受」跟业力有关,善业力强,乐受就大。这是第一个。

第二、跟烦恼的厚薄有关:烦恼粗重的人,身心很粗重,你的苦受会多一点,乐受会少一点。有些人刚出家,出家久就会有明显的感觉,要是你能够好好的依止僧团、心中的法宝,来调伏心中烦恼,慢慢内心会寂静下来,寂静下来会感觉到嘴里的唾液,有一种淡淡的甜味,发觉你吃什么东西都感觉特别香,跟刚出家「受」不太一样。因为出家久了,烦恼淡薄了,寂静的力量增长以后,舌头跟食物一接触,随便一种味道乐受就会出现。当然不只舌头,其实眼耳鼻舌身都是这样,当心中的烦恼淡薄了,你的果报─「受」就会产生变化。所以受有两个因缘:第一个你的业力,其次跟你的烦恼厚薄有关。

四、想:『于境取像,以为体性;施设种种名言,以为业用。』前面的「受」,只是一种直觉的「苦、乐、舍」的感受,心中还没有出现任何的相状,到了「想」的时候,就有各式各样的相状出现了。怎么会有相貌呢?因为它施设种种名言,分别心开始活动了──哦,这个东西真是美、真是好啊。我们可以说:前面的「作意、触、受」,都只是内心的微细状态,到了「想」,比较明显的「分别心」才出现,开始有名言活动。这个就是「想」。它能够使令我们内心出现境界的相状,并且在境界上施设种种名言。

当然这个「想」也很重要。比如说我们现在是一个凡夫,凡夫的心跟空性是很难相应的,虽然我们的第六意识能够普遍在有为法活动,但不能到第一义谛去。怎么办呢?佛陀有善巧方便,祂要我们去思惟法义,「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那么经过前面的「作意、触、受」之后,到了「想」的时候,你从这八个字里面,你心中就会出现一种空的相貌出来──「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相貌,是「想」来的,观想,就是依止名言而现出这样一个空的相貌。这是比较明显的心识活动。

五、思:『令心造作,以为体性;于善恶无记之事役心,以为业用。』这个「思」,就是造业的原动力。前面「作意、触、受、想」,不能造善业、也不能造恶业,到了「思」心所,才能决定去造善、去造恶。内心『于善、恶、无记之事役心,以为业用』,到「思」心所就正式造业了;它会带动烦恼心所、或是带动善的心所,跟它一起活动。如果是带动烦恼的心所,就造恶业;如果是带动善的心所,那就造善业。所以「思」就是正式的造善业、恶业、无记业了。

当我们跟境界接触的时候,首先生起的念头,就是这五个功能:「作意、触、受、想、思」。这五个心所,我们再简单说明一下:这五个心所都是在同一个境界,但是它次第生起的,速度很快,很难发觉现在到底是哪一个,等你发觉时,大概已经到了「思」心所了;速度非常快,一个念头决定下来,就到思心所了。当然五遍行本身,它不是善也不是恶,看它跟谁相应──跟善相应它就是善,跟恶相应它就是恶;它体性是不决定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五遍行心所的次第安立,有两种不同:《瑜伽师地论》的安立是根据这个本子,第一个是「作意」、第二个是「触」、然后是「受、想、思」。《成唯识论》的安立是把「触」放在第一个,然后才有「作意、受、想、思」。

憨山大师在《百法明门论论义》中,有解释这两种差别。他说:为什么有这两种安立呢?主要是在「修行人」跟「非修行人」的差别。

一、《瑜伽师地论》是讲「修行人」的境界。修行人对于内心,是主动控制的,所以是以「作意」为主。我们已经受了戒,受戒之后,经常要保持觉照功夫,面对一切境界,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经常有这样的作意,所以《瑜伽师地论》把「作意」排第一个。因为修行人的态度,不管遇到什么境界,就是要断恶、修善、度众生,所以内心的活动「作意」是第一个。

二、《成唯识论》是讲「凡夫」的境界。凡夫心中没有什么目标,你要不刺激我,我也不刺激你,你一刺激我,我就对你不客气。所以凡夫的内心状态是不决定的,看我跟什么境界接触,遇到好人,就起善心;遇到不欢喜的境界,那我什么事都做。所以凡夫的境界,念头的生起,第一个是「触」,本身没有先作意,就看境界来决定,就是随境而转,他的作用,「触」是排第一个。我们修行人「作意」排第一个,就是外面的境界怎么样我不管,我自己要做的了主。这个是五遍行的两种差别。大家有没有问题?

问:「作意」跟「想」有什么差别?

答:我们这样讲,比如说在没有学佛之前,不知道世间上有因果的存在,我们想要离苦得乐,那怎么办呢?就想尽办法及时行乐,不在因地上去栽培,在果上争执。这时候,我们内心所要追求的,是一种五欲的境界,这个叫「不理如作意」。就是说:我们凡夫的心情啊,就是「警觉心种,令起现行,引现起心,趣所缘境」,很容易把我们的心引导到五欲的境界去活动,所以「作意」很重要。所有的心所都是随心王而活动,只有「作意」它能够控制心王。换句话说,第六意识的心王,会去哪一个境界活动,这「作意」很重要。

虽然造善、造恶是由「思」心所决定,但是「思心所」是「作意」来的,如果一开始你就引导心王到五欲境界,那「思」心所,就在五欲的境界活动;如果「作意」引导心王到佛、法、僧三宝的境界去活动,去诵经、念佛,那么这个「思」心所,就在三宝境界里造业。这个「作意」能够决定我们这念心要跟什么境界接触。我现在想要享受五欲的境界,这是不如理作意。我现在想要念佛、念法、做定课,这也是作意,如理作意。

不过讲实话,我们烦恼还没有调伏,这个「作意」心所,很容易引导我们趋向于五欲境界,为什么呢?因为「熟境界」,无始劫来作意很容易往那个方向跑。等到学佛以后,慢慢思惟五欲的过患:五欲就像大火一样燃烧,使令我们苦恼;五欲就像毒蛇一样、就像刀一样,有各式各样的过患;不断去思惟五欲的过患、思惟三宝的功德;刚开始勉强自己去作定课、拜佛、诵经,慢慢慢慢经常这样「如理作意」──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久了之后,它也欢喜了,也就习惯了;就想要念佛、喜欢去思惟义理,就是说方向转变过来了,所以讲『引现起心,趣所缘境』。

这个「作意」对修行人太重要了!经常保持如理作意,使令你这念心经常在三宝的境界安住,皈依三宝。只要你的「作意」心所「如理」以后,后面的「触、受、想、思」,那都是带动善法;假设你的「作意」心所把心王引导到五欲境界去,后面的「触、受、想、思」一定是跟烦恼相应,所以五遍行是以「作意」为主。

不过,我们刚开始一定要有定课,为什么僧团每天要做早晚课、规定你要拜二百拜、诵经呢?就是「习久成性」,经常这样强迫你自己,你的作意心所就会慢慢慢慢、很习惯喜欢到三宝的境界活动,因为习惯了!你整天就是这样做嘛。过去你看世间人放逸,你看到他放逸你也习惯了也跟着放逸,你的作意心所也很习惯把第六意识引导到五欲的境界去。所以「作意」心所你要不断的串习,刚开始要强迫自己,当警觉心王生起之后,一定要使令我们这念心趣向于佛、法、僧三宝的境界。这个作意心所很重要。

问:

答:什么因缘会作意啊?作意它一定会有,你只要有心王就一定会有作意。就是说除非你不动念头,你动念头一定有作意。一般我们不知道这个作意心所,因为它太微细了,但是你要是不管它,这个作意心所多数会跑到五欲境界去,不如理作意多,因为这熟境界嘛。我们心王跑这个方向跑习惯了。你只要动念头一定有作意,除非你在涅槃的境界。

不可能,你不可能同时在三宝的境界活动,又同时在五欲的境界活动。

问:体性跟业用

答:唯识的心法、心所有法,每一个都有它的「体性」跟「业用」,我们举例子来说明好了。比如说「火」是属于色法,它的「体性」是什么呢?火的体性是「热」性的,使令我们不敢接触,一接触有一种热的感觉。火的体性是「热」。那么火有什么「作用」呢?它有两个作用:第一个熟食,第二个除暗;能够把生食煮成熟食、能够在黑暗当中生起光明,破除黑暗,这就是火的作用。这样能理解吗?火的「体性」是热的,但是它的「作用」─熟食、除暗。以下的每一个心所都是这样──它性质是什么,依止这样的性质,产生怎么样的作用,那叫「业用」。

(第八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四面,二、别境。这个是心所的第二类。我们看讲义:

[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

别境的心所有五个:欲、胜解、念、定、慧。有五个心所。我们来看蕅益大师的解释:

『所缘境事多分不同,缘别别境而得生故,名为别境。』蕅祖先解释为什么安立作「别境」呢?因为所缘境多分不同,『缘别别境而得生故』。前面的五遍行,五个心所的活动,是共同攀缘一个境界;当然这个境界是由「作意」心所决定,如果它引导心王到五欲的境界,那么触、作意、受、想、思,也到五欲的境界去;如果它引导心王到三宝的境界,那么触、作意、受、想、思,也到三宝的境界去。总之,前面的五遍行是在同一个境界上活动,但是「别境」不同,它是『缘别别境而得生』,个别个别的境界,每一个心所都有它所缘的个别境界,这是不同的地方。看第一个:

『一、欲者,于所乐境,希求冀望,以为体性;精勤依此而生,以为业用。』这个「欲」的活动,就是它所欢喜的境界,所以它有它的活动境界;如果说这个境界我不欢喜,那「欲」就不能生起,它只有在所乐的境界里活动。怎么样活动呢?『希求冀望』,内心有一种希望成就的心情,这就是「欲」。比方说我希望成就三宝的功德,在三宝的境界生起希望,这叫「善法欲」;在世间的五欲里希望成就,这叫「恶法欲」,都是欲。对于所欢喜的境界,内心生起『希求冀望』,这个安立做「欲」。

这样的『希求冀望』有什么作用呢?『精勤依此而生,以为业用。』有这样的希望以后,你就会精进而且相续的努力,使令你的希望早点成就,所以「欲」能够带动「精」跟「勤」,这是「欲」的作用。

这个「欲」啊,我们心中的希望,对我们的生命有决定性的影响,「欲」太重要了!其实前面的「作意」心所跟「欲」还有关系,虽然「作意」心所是决定善、恶业的关键,但是「作意」是怎么来呢?就是跟「欲」有关。

宗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说,人的欲望大致上可以分成两种:

一、希望我今生的努力,要追求我自身的安乐。这种欲望当然是自私自立的,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生命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使令我的身心去除种种的苦恼、得到最大的安乐,我要追求个人的安乐。当然有这样的欲望,就会带动很多行为,当然也会带来很多的苦恼,这是第一种希望。

另外一种是:生命的目的,是要使令一切众生得到安乐。他把自我放弃了──不是为了得到自身安乐,是为了使令一切众生得到安乐。宗大师说,这样的希望所发动的行为,反而会使令他得到安乐的果报。就是说,如果我们只是希望自身得安乐,这是增长无明,而无明的烦恼正是痛苦的根本。相反的,你希望一切众生得到安乐,这样的发心,刚好能对治「自我执着」的无明;无明烦恼一调伏,你反而得到安乐。

当然这样为利益众生的一种「欲」,不容易生起,我们可以经常作这种观想──在我们眼前有一个天秤,天秤的左边是我一个人,天秤的右边是无量无边的众生,你说你现在有快乐要给谁呢?你给左边,只有你一个人;给右边,是无量无边的众生,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给无量无边的众生,比较重嘛。就是说同样一个功德,给自己那就很狭隘,给无量无边的众生你看这个多广大。

我们心中的目标,如果不能确定下来,生命就很难改变。有些人说「我修行很久啦」,是很久了,心中还是苦苦恼恼,怎么回事呢?就是你的目标有问题,你一直自私自利想要去追求自身的安乐,反而得不到安乐,因为你不断增长你个人的无明;如果你把自我放弃了,反正左边的天秤才一个人,那么多无量无边的众生,当然是先照顾无量无边的众生;反而这个心生起之后,就能对治心中的烦恼,烦恼一调伏,内心一太平,所有的功德都容易成就。

我们看《普贤菩萨行愿品》上,说到菩提心: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意思是说:我们都想要成就诸佛的功德庄严,但这跟众生有关。怎么知道呢?因为众生是树根,诸佛菩萨是华果,一个想要成就华果的人,一定要以大悲水来饶益众生,当根得到水的滋润之后,才能够出现诸佛菩萨的智慧华果。如果你不利益一切有情,你就不能够成就诸佛功德。

在《成唯识论》上说:菩萨行六波罗蜜,在初地之前的六波罗蜜,其实都是在「自利」,虽然表面上是在行布施,其实都是假借众生的因缘,而成就自己的功德。只有到初地以后,从空出假,才真正让众生得到最大利益。所以我们从凡夫到初地之前,所修的六波罗蜜,都是假借众生因缘,来成就自身的功德而已,自利的成份多、利他的成份有限。

既然「利他」成份有限,为什么佛陀又要我们发菩提心呢?因为一定要这样发心,才能够趋向于这样的功德。所以这个「欲」太重要了!你有要利益众生的心,才会有各式各样的「作意」──作意去布施、作意去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作意「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而这样的一种善良的作意,都是由「欲」而来的,你清净的目标所引生的。所以说这个「欲」很重要。当然我们有很多不同的欲望,不同的欲望便会引生不同的生命。这是别境的第一个心所。再看第二个:

『二、胜解者,于决定非犹豫境,印可任持,而为体性;不可以他缘引诱改转,而为业用。』前面的「欲」,它的活动境界是「所乐境」;这里的「胜解」是一个「决定境」,这个境界是决定的,你在不犹豫而决定的境界中,生起「印可任持」的心态。『印可』就是很坚定,就像印章盖下去,不可以改变;而且是『任持』,能够保持不失,使令它相续下去。那么它的作用:『不可以他缘引诱改转,而为业用』,任何外在的人事因缘,都不能改变你的思想,这个就是「胜解」。

其实「胜解」心所,是你在一个境界里面,经过长时间的听闻思惟以后,生起一种坚定的理解,譬如我们说诸法实相:「法性本来空寂,因果丝毫不爽。」从真谛的角度来看,法性是空寂的,是无我无我所的,没有一个主宰者。那么,既然一切法毕竟空,怎么会有生命出现呢?因果丝毫不爽,你的心识一活动,就创造了业力;有业力就会招感果报。一切法毕竟空,你动一个念头,生命就出现,生命是由我们的业力所创造,因果丝毫不爽。

这个观念、这个胜解对我们太重要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因果观念,《唯识》是讲「异熟果」─异时而熟,就是造业不是马上得果报;好比我现在皈依佛陀了,对佛法已经有信心,准备出家或者已经出家,来到僧团,本来我身体很健康,但是一修行下去,这个地方生病、那个地方也不对;我过去在世间放逸的时候,身体健康、心情也愉快,尽情的造业;现在修行之后,身体所有的病痛都出现。那么为什么我现在造善业,反而得到不可乐果报呢?假设我们对因果没有「胜解」在支持,这个人就容易退失道心。

如果我们经过佛法的学习,知道现在的痛苦果报,不是现在的善业所引生的,而是过去恶业引生的,现在是重报轻受──本来这样的恶业是要到地狱得果报,现在修戒定慧的力量,把地狱的业破坏了,小小的病痛把它消掉就算了,「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那么我今生所栽培的善业,果报在来世,来世一定能得到广大可乐的果报。你内心有这样的胜解时,你会更加努力修行,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再大的逆境现前,你也不动心。

为什么能够不动心呢?因为你对因果的道理生起胜解,你相信走这条路是对的,眼前的痛苦果报不是修行而来的,是因为过去造恶而有的,把它消掉就算了,我现在所造的善业,一定会使令我生命增上安乐的。也许你会问说:「谁看到因果?」是的,我们不一定看到,但是我们从佛陀的圣教量得到胜解,有这个胜解就能支持我们,当风浪逆境现前时,菩提道能继续走下去。

「胜解」对凡夫来说太重要了!凡夫没有一个人看到诸法真相,但是支持我们修行的就是靠胜解──对于佛法理论,经过长时间的听闻思惟以后,得到一种坚定的理解。

所以《摄大乘论》中,它把凡夫跟圣人之间安了一个阶位,叫「胜解行地」,就是指还没有达到胜解的人,很容易进进退退,遇到逆境就不想学佛了;本来吃荤吃的好好的,身体多健康啊,现在一吃素,哇,这个地方也不对、那个地方也不对,又开始吃肉了。就是从凡夫到胜解行之前,你所成就的功德很容易退转,但是一入胜解行地,那就不一样了;虽然说是一个凡夫,但是他想要成就一个功德,再大的逆境考验他,他都不退转。为什么不退转?因为他内心对真理有胜解有坚定的理解。这是还没有见到真理之前,透过佛陀圣教量、长时间的听闻跟思惟,所产生的一种坚定理解。这是别境第二个心所,胜解。

『三、念者,于过去曾习之境,令心明审记忆不忘,而为体性;定之所依,而为业用。』这个「念」心所,所对的境界是什么呢?『曾习之境』。这个境界你曾经学习过,如果你没有学习过,「念心所」不能活动的。比如说你过去曾经有念佛,或念过大悲咒,这些境界都曾经熏习过,而你对过去曾经熏习的境界,『明审记忆不忘』,简单说就是明记不忘,一次又一次的去忆念所缘境──心于所缘,数数忆念,这就是「念」。数数,一次又一次的忆念。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定之所依,而为业用』,依此能够使令我们成就禅定。

有些南传佛教的比丘,也会批评我们北传啊,大乘佛教的念力太薄弱了!当然现在是末法时代,正法时代的大乘菩萨都有强大的禅定。念力薄弱有什么坏处呢?就是我们在造业的时候,比如你要作早晚课,诵一个楞严咒,虽然这个咒语广大功德,或是你要放一堂蒙山,你没办法专注。一堂蒙山放下来,功德大概只有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为什么呢?蒙山是给众生忏悔、皈依、说法、施食,又法施、又财施,祖师设立这么好的仪轨,一堂蒙山一个小时下来,功德怎么那么少呢?因为你的念力薄弱!很多的精神被你妄想折损掉──打妄想、放一放,打妄想、放一放。所以「念力」也很重要,如果你不收摄你的念头、不使令你念头专注,很难成就大功德。

你说「我不想栽培念力」,你不栽培念力啊,心老是散散乱乱的,你今生很难成就大功德,所以我们佛学院每天有十五分钟的打坐,早上一次、中午一次、下午一次,做什么呢?不是让你打妄想、不是让你睡觉,就是要栽培念力。

假设我们的根本法宝是「佛号」,那你就是心与佛号数数忆念,第一个念头忆念佛号,一句弥陀念、诵、听;下一个也是忆念佛号,念念相续;这就是栽培念力,经常让你的心专注于当下。假如十五分钟里面,已经有十分钟的专注,五分钟跑出去所缘境,再过一段时间,专注达到十三分钟、十四分钟,到十五分钟,十五分钟当中偶尔生起小小的妄想,一下子就消失,那你这个念力就有点基础了。之后,从十五分钟到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能够在一个所缘境安住一个小时,那你修行念力就更强了,平常遇到境界,就不会像过去,一下子就发动烦恼,不容易,内心多少能够作得了主,所以说「念力」是很重要。「令心明审记忆不忘,而为体性;定之所依,而为业用。」它的功能就是明记不忘。

『四、三摩地者,此翻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而为体性;智依此生,而为业用。』「三摩地」就是「定」,就是心一境性,这个是前面「念心所」的功德,由于「念」加强以后,得到的定。那么什么叫「定」呢?是说它在所观境,这个「所观境」不是在散乱的阶段,有一个前方便,要静下来把「所观境」现出来。这个「所观境」可能是佛号,或者是出入息,在所观境当中,『令心专注不散』,使令心专注于所缘境而不流散,而为体性。这样的专注寂静,有什么好处呢?『智依此生,而为业用』,帮助我们生起智慧,也就是说:禅定能够引生智慧是当增上缘。

在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他把「禅定」与「智慧」的关系,讲一个譬喻说:好比我们看墙壁有很多的风景画,就是诸法实相;如果我们是在黑暗当中,当然看不到墙壁,需要有蜡烛的光明;他说这个光明,就是代表智慧;但有时候风一吹,蜡蠋晃动,也看不清楚,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屏障把风遮住,让蜡烛的火稳定一点,那么这个屏障就是禅定,把风遮住,能够让蜡烛的火光稳定,而看到诸法实相。定跟慧就是这个譬喻,「慧」是比喻作蜡烛的火,「定」就是那个屏风。

我们个人用功也会有这样的经验,比如说你现在去出坡,在尘劳的境界里面活动,出完坡之后你马上去看书,这样你对法义的理解会很浅;假设出坡结束后,你先去拜佛、经行一下再打坐修止,内心寂静之后再去看书,感觉就不一样了,你可以看到经文里面很深的义理。所以说『智依此生,而为业用』,禅定能够作智慧的增上缘,因为寂静的状态,对于我们观察诸法实相有很大的帮助。

『五、慧者,于所观境,简别决择,而为体性;断疑,而为业用。』「慧」的活动跟三摩地一样,不是在散散乱乱的境界,都是专注在「所观境」上;但是前面的禅定对于「所观境」,只能够无分别住,是一种无分别的状态;「慧」能够简别、决择、区别,这个是善、这个是恶、这是可以做、这是不可以做,恶业引生不可乐果报、善业引生可乐果报,有这样的判断作用。前面「定」对「所观境」没有分别、判断的能力,只是专注不散而已。「慧」能够对所观察境界,加以区别,加以判断,这个安立做「慧」。

这个「慧」有什么好处呢?『断疑而为业用』,能够断除我们心中的疑惑,生起信心。信心是以智慧作基础的,所谓「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我们在学习经论,要契入真理,它能够破除我们疑根─断疑生信,这个是「慧」心所。

虽然「止」─禅定,能够使令我们心于所观境专注不散,一种无分别的状态;内心这种寂静的力量,能够暂时把所有烦恼活动都停下来,就像石头压草一样,但是心中的颠倒原封不动,无量无边的颠倒─「常、乐、我、净」四种颠倒,都被禅定给压住了,这时候我们想要破除颠倒,还得靠「智慧」─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智慧。所以「定」跟「慧」要等持,定能够帮助慧,慧也能够帮助定。

你看外道修行,没有佛法「四念处」的智慧,所以一路修定;他内心烦恼不活动,因为定力的摄持,但是内心的贼没有杀死,就像《释禅波罗蜜》上说的:听到女众唱歌的声音,禅定就失掉了。得到禅定多么不容易,因为没有「四念处」的保护,一下子就把禅定失掉了。但是圣人得到的禅定不同,阿罗汉也在定中,当外在的五欲境界刺激他,「四念处」光明一出现,他的禅定照样保持明静不动。所以定要有慧,慧也要有定,这两个能够互相帮助──定能够引生慧,慧也能够保护定。三摩地跟慧互相有帮助。

以上这五个心所就是「别境」,都是在各别的所缘境界活动。「别境」心所也是通于善恶,不决定是善、也不决定是恶,跟烦恼相应就是恶,跟善心所相应就是善。好,到这里有没有问题?

问:修行的下手处是否从「作意」开始?

答:下手处应该是从「欲」,先要有目标。如果没有目标,那么你「作意」,你的心趣向什么境界就不一定了。所以说为什么修行要发菩提心?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修行第一个先把目标确定下来。我修行的目的是为什么?为了「上求佛道、利益一切有情众生」,你有这样的希望以后,才能够生起「作意」。哦,既然我有这样的目标,就尽量使令我这一念心安住在佛、法、僧的三宝境界。所以说「作意」会带动很多的业力,但是「作意」还跟目标有关。就是你要先有「善法欲」,虽然不能马上做到,但是心中先要有这样的「欲」。

比方说我们以持戒来说,一定要先受戒;受戒的时候,你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三种广大的功德,不是你现在马上作到,但是你有这样的希望,这时候你就得到了戒体。有这个戒体,以后遇境逢缘,因为心中有这样的希望、愿力摄持,就会产生一种作意;就是你跟烦恼的境界一接触,你的戒体就会活动,就会如理作意,不可以。它就会引导你的心往三宝的境界去。所以这个「作意」是由「戒体」而来的,而这个戒体的本质也是一种愿力。所以「欲」─「希望」,跟我们的修行有很密切的关系。

问:「三摩地」是不是「止」?

答:「三摩地」翻成中文叫作「等持」或者翻成「定」。「止」一般来说是约因地,三摩地是果地功德。所谓「等持」就是明静不动,它能够平等持心,于一境转。什么叫「平等」呢?内心保持「明了而寂静,寂静而明了」。所以这个三摩地是果地功德。

他是这样的,宗喀巴大师对于「止」的定义,约修行人来说,它是无贪、无瞋、无痴,但是这里的三摩地是通善、通恶的,它没有强调与善相应。比如说你做恶事专注、你在五欲的境界里专注不散,也是三摩地所收摄。所以《百法》别境的三摩地,跟宗喀巴大师所说的三摩地不太一样。宗大师所说的三摩地完全是善的,那是修行人的事情,这里的心所三摩地是通善、通恶。

问:要生起「善法欲」,是否要有因果观念?

答:是的。你一开始必须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然后重复思惟恶法的过患,经常告诉你自己五欲的过患,『五欲譬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你内心要稍微改造一下,就是呵责五欲、赞叹涅盘的功德,让自己对涅盘的佛道有好乐心,所以「善法欲」的产生,跟智慧还是有关系。

就像这个小孩子,一天到晚喜欢玩火,这时候他一玩火,你就打他一下,告诉他玩火有很多过患,有十种过患你一一讲给他听,这个小孩子下次遇到火的时候,就不敢再去玩了,他心中对火已经有一种过患、危机的思想。所以「善法欲」要生起,先思惟恶法的过患、思惟善法的功德。

我们再看讲义第十五面:三、善十一者

前面的「遍行」跟「别境」,性质都是通善、通恶,以下这十一个心所的体性都是善,决定是善。

[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瞋。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在我们内心的活动当中,这十一个心所,都是属于善良的心所。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

这种善良的心所,在我们心中活动,有什么好处呢?有两个好处:

一、此世的顺益:它能够使令我们今生「顺」─随顺、如意。其次,它有「益」,对我们的生命有利益。这个多数来说是花报。这种善心所活动一次,对我们今生的生命就会多一分的好处。

二、他世的顺益:你内心经常生起这十一个善心所,对你来生的生命也有顺益、也能够得到如意,得到功德利益的果报。所以安立作「善」,它的体性是决定的。就是这十一个心所,活动得愈多,你此世、他世的顺益就愈大,所以安立作「善」。这是解释「善」的意义,再看它的差别内容。

『一、信者,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而为体性;对治不信,乐求善法,而为业用。』对于「信」,唯识的定义,必须依三种情况而生起:

第一「实」:对三宝真实功德的存在性,随顺忍可。

第二「德」:是说三宝不但真实存在,而且具足大功德。

第三「能」:是说你相信三宝的功德,不是只有佛能够成就,经论里面所说的无量无边功德,只要我们肯努力,都可以成就。

『实、德、能,深忍乐欲』,当内心与清净相应,没有任何的虚假,很真实、很清净的一种状态,这时候表现出来的『深忍乐欲』是很真实清净,那么就安立作「信」。

「信」有什么作用呢?『对治不信,乐求善法,而为业用。』它能对治我们的疑根─不信,有了信心之后,就会主动去追求善法。相信善法是真实的、有功德的,而且我能够做到的,所以就会乐求善法而为业用。这是总说,以下再看蕅益大师把「实、德、能」分别出来。第一个:

「实」:『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其为实有,而随顺忍可。』是说对于诸法的真实事相──好比因果事相:持五戒十善得人天果报,修四谛十二因缘得二乘果报,修六波罗蜜成就佛菩萨的功德,这些因果事相,或者是二空的空性道理,能够深信其为实有。事实上,这些事相和道理,不是佛陀捏造的,都是诸法的真相;那么你能够随顺忍可,内心能够随顺,能够同意而不排斥,虽然没有看到,但是我相信它的存在。

「相信三宝的存在」,这件事情很重要!以净土宗为例,净土宗它所强调的是「他力门、果地教」,就是阿弥陀佛把无量无边的功德,摄持在这句名号当中─「名以召德」,阿弥陀佛的功德太大了,我们没办法观想,所以阿弥陀佛以方便力,把祂无量无边所积集的功德,都摄持在「阿弥陀佛」这四个字里面,使令我们凡夫这一念心跟佛号接触时──「即众生心,投佛觉海」,我们这念心就能够生起很多的功德;就像古德说的: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个清水珠跟污浊的水一接触,能够使令污浊的水变成清净,有这种力量。那么佛号亦复如是,万德洪名在我们散乱杂染的心运转时,乱心不得不佛;它能够把我们杂乱的心,就像清水珠转成清净的。那么这样的功德要生起,首先一定要相信这个名号的功德是真实的。

藏传佛教有一个本尊相应法,是说:看你跟哪一位本尊有缘,头顶一朵花,然后丢下去哦,丢到本师释迦牟尼佛,你跟本师释迦牟尼佛有缘,你的本尊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丢到文殊菩萨,哦,文殊菩萨是你的本尊;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你的本尊。然后你就念祂的名号、修祂的法门。那么在这当中,你要观想本尊现前,然后放光照射你的心,最后你这念心跟本尊和合为一,有这三个次第。

上师强调这当中最重要的是:「你的本尊一定要现前」,什么叫「本尊现前」呢?就是你可以观想本尊的相貌,观祂的头部也可以;有些人观想力强,把头部观想的很微细清楚,乃至色身身体都观出来;有些人观想力差,那也可以;你观想一道白光也可以。这当中最主要的是什么呢?上师提出一个很重要观念,说:上师的现前,不在于你观想的是不是很清楚,而是你认为你所观想的,就是上师的化身!

好比你说:「我只能观想祂是一道光。」那也没关系,但是你内心很肯定地相信:「那一道白光就是本尊的化身」。诸佛菩萨是法界身,以一切法为身,这样子安立作本尊现前。就是你要相信你所观的境界就是本尊的化身。

这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你不要说:「这只是一句佛号!」你要相信这句名号就是弥陀的化身,它本质就是弥陀,这个观念很重要!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对你会产生多大的功德,跟你对这句名号的信心有关系。所以这里说:『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其为实有』,必须相信它是存在的,而且随顺忍可。第一个,你先相信三宝的功德,你所修的法的功德真实存在的,这个叫做实。第二个:

「德」:『复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而生喜乐。』

第二个就是『喜乐』;前面是深信三宝功德是真实有的,第二个是生起喜乐的心。假设我们对于三宝功德,你也知道阿弥陀佛有大功德,但是你觉得祂有大功德我承认,但是跟我没关系,你内心不觉得这个功德对你有什么重要性,这样也不构成信心,不构成归依。

就是说:你要对这样的功德有欢喜心、对你太重要了──「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死。」我是三界的生死凡夫,没有出离之缘,「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阿弥陀佛决定能够救拔我,所以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对我太重要了,是我唯一的出路!这时候『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而生喜乐。』你对这样的功德就有一种好乐心。第三个:

「能」:『又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其有力,能得乐果,能成圣道,而起希望之欲。』你内心当中相信你能够成就,有一种希望成就;对于世间的一切善法、五戒十善出世间的善法、六波罗蜜、信愿持名,你相信这些善法有广大的功德力,能够让我们得到世间乐果,也能够得到出世的圣道,你也相信你能够成就,希望成就。这是讲到这个能。

这三个条件都具足了,才构成这个「信」,所以「信」也是不简单。

『由斯对治不信实德能之恶心,爱乐证修世出世善。』「信」能够对治我们的怀疑,对于三宝的存在、或者三宝的功德,以及我们的能力,这样的一种疑根的恶心,能够消灭。使令我们爱乐证修世出世善;以为业用。这就是信心。

其实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还没有入圣位,都是靠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一切功德都必须仰赖信心才能够生起。

修学佛法是这样的:有些人比较重视学术研究,学术研究的思想就是什么事情都可以怀疑,他就把这一套方法,也拿到佛法来。但是这样的态度,刚好跟学佛的情况相反,佛法是强调「信、解、行、证」,要先「相信」。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见闻觉知」有问题,如果你只相信你的见闻觉知,而三宝的功德,哪是我们凡夫的「见闻觉知」所能够理解的?比方我们讲眼识的「见」,一张纸就把你的眼睛给遮住了,我们不能说看不到就不相信,不能用这样的态度。

中国佛教祖师都很强调「老实」,这个经典我看不懂,我不会说这部经典哪里错了、又讲错了,不要用自己的见闻觉知来看三宝。这部经典我看不懂,怎么办呢?去拜忏!忏悔自己的罪障。看不懂,不是法有问题,是我自身有罪障,佛法是这种态度,对三宝永远存着一种真实的信心。不断的忏悔、不断的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一次又一次栽培善根,慢慢就懂了。信、解,慢慢就能够理解,而修行证入。如果你没有信心,你就永远不能够进入到三宝的功德海。所以佛法不能老是用怀疑的眼光来看,不可以,「信心」是道源功德母,是成就一切功德的基础。我们今天先讲到这,有没有问题?

问:

答:如果你对这个功德你认为不能成就,那你对这个法还是没有信心。你说念阿弥陀佛能够往生,你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存在,而且这么大功德一定能够救拔你,但是你不相信你能够往生,不能构成信心。因为你不相信你能做到,你相信这个功德所加被的对象是某一种人,你是业力凡夫,你认为它加被不到你,不能构成信心,表示你对这个法门还是没有信心。信心的条件,你对于你所修的法门要:实德能,深忍乐欲。这三个都要同时存在。

(第九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五面,三、善十一者:

『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瞋。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在「心所有法」当中,前面两个「遍行」跟「别境」,总共有十个心所,就是「作意、触、受、想、思」,以及「欲、胜解、念、定、慧」,这十个心所它不决定是善,也不决定是恶。假设跟善的心所相应,就能够加强善心所的势力,就变成了善;假设跟烦恼相应,也能加强烦恼的势力,就变成了恶;所以遍行跟别境的心所,体性是不决定的。

而这十一个善心所,它体性决定是「善」的。换句话说,这十一个心所在我们内心活动的时候,能够产生两个功能:第一个、令我们今生得到安乐;第二个、令我们来世也得到安乐。它的体性是决定的,不管它表现出来的身业、口业是什么情况,是寂静的相貌、或是粗暴的相貌,只要内心跟这十一个心所相应,就是属于善的。

这十一个善心所:第一个「信」、第二个「精进」、第三个「惭」、第四个「愧」,刚开始先从这四个心所下手,因为这四个心所让我们建立因果的观念,深信因果而启发「精进、惭、愧」,进一步达到「无贪、无瞋、无痴」。「无贪、无瞋、无痴」必需要有一点止观的力量,内心有对治的力量;而「轻安」、「不放逸」、「行舍」,跟「不害」,这个多少要有一点禅定的力量,这四个心所要生起就比较不容易了,不是散乱心就能够生起的。多数有一点禅定相应。

上一堂课讲到蕅益大师说:『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是说善心所的活动,能够带动此世顺益、或是来世顺益,所以说它的体性是善的,因为它能够成就可乐的果报。

第一个「信」,昨天大致讲过了,我们再简单说明一下。什么是「信」呢?『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而为体性;对治不信,乐求善法,而为业用。』这个「信」,所信的对象,主要是对三宝的境界,假设是对外道的教法生起信心,那就不是这里讲的「善」。因为你对邪知邪见生起信心,不一定能够引生今生、来生可乐果报,所以不能讲善。这个地方的「信」,所信的对象一定是佛法僧的三宝境界。我们对于三宝境界,有三方面要生信:

第一个、「实」:相信三宝的功德是真实存在的。第二个、「德」:相信三宝具有大功德,内心生欢喜心。第三个、「能」:相信三宝的功德,通过努力是可以成就的;这不是天方夜谭,是可以成就的事情。

『深忍乐欲,心净而为体性』,对于三宝的实、德、能,出自内心的真诚,没有一点虚假,是一种很清净、很真诚的皈依,这个就安立作「信」。「信」一活动,能够把我们不信的疑根消灭;既然相信三宝,就很容易会去修习一切善法,这是它的作用。

我们对于三宝的信心,大乘跟小乘有点不同;我们讲「皈依佛」,小乘所谓的「佛」是指应化身,因为《阿含经》里面,并没有明显讲到佛陀的法身、报身。在《阿含经》里面是说:佛陀在迦毘罗卫国出生,之后出家修行,然后在菩提树下菩提迦耶成道、转法轮,最后八十岁入涅盘。经中对于佛陀是这样描述的,其他的就一字不提了。所以小乘所皈依的佛,是两千五百多年、那一期应化的佛,应化身佛是有老病死的,所以佛陀就灭度了。

你看《阿含经》的思想,强调自依止、法依止,不强调皈依佛,因为佛陀入灭了、入了无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是一种不生不灭的境界,没有生灭相。以《大毘婆沙论》说,一切阿罗汉入涅盘之后,等于是一个无情境界,这时候你去忆念祂的名号,不能感应道交。

这一点也是大乘跟小乘不一样的地方,大乘所皈依的佛,主要是佛的法身、报身,就是天台宗说的「迹本二门」。天台宗的思想是认为:虽然佛陀的应化身有老病死,但是佛陀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积功累劫、所成就的清净法身跟报身,是没有老病死的──「深信诸佛皆充满」。所以大乘里面讲到「他力门」,有净土宗跟密宗,很强调与本尊相应。

就是说:我们一个念佛人,你一定要相信阿弥陀佛没有灭度,这件事情很重要。虽然说我们的眼睛看不到、耳朵也听不到,见闻觉知都感觉不出阿弥陀佛的存在,但是我们从大乘经典─佛陀的圣教量,可以确定阿弥陀佛没有灭度,祂无量功德庄严的法身、报身,存在法界当中。

天台圆教宗也说:佛陀那一念清净心是有明了性的,不像阿罗汉的涅盘,是空空荡荡的没有明了性;大乘的涅盘有明了性,有明了性那就可以感应道交,你忆念祂的名号,就能够「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念跟弥陀的大悲愿力感应道交。所以这地方大乘、小乘对于「佛」的定义是有点不一样。这是大乘不共小乘的地方,我们皈依佛的应化身,但是我们更要皈依佛的法身、报身,这就是所谓「感应道交」。

在《阿弥陀经》讲到往生的条件,临命终时要「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这个正念分明,以唯识来说,正念起码有三个心所要现前:第一个,你的「信心」要现前。第二个,你的「愿力」要现前。第三个,名号,名号那个「声相」要现前。三者合起来说就是:「信、愿、持名」。也就是:当佛号现前时,你一定要相信这句名号总持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祂一定能够救拔你,然后你对这个名号通身靠倒、一心皈命。如果信心的力量没有生起,那这句名号就不能帮助你。

所以说弥陀的功德,对你到底能产生多大的加持力,完全决定于我们的信心;你一分的信心、一分的加持,十分的信心、十分的加持。当然,临命终的信心,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靠你平常的栽培,不断的去串习这样的法义,一次又一次「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把道理弄懂。对于佛陀的皈依,先把无始的疑根拔除,相信弥陀是存在的,存在于法界,这时候你才能够对祂生起皈依,这是「信」的范围。

再看第二个善心所:「精进」。

『二、精进者,于断恶修善事中,勇猛强悍,而为体性;对治懈怠,成满善事,而为业用。』精进的对象有两件事情:第一个「断恶」,第二个「修善」。我们对于这两件事情,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勇猛强悍,而为体性。』不是畏畏缩缩的,是一种勇猛的、强悍的,任何逆境现前都不能够障碍,这是精进的体性。『对治懈怠,成满善事,而为业用。』当精进心生起时,懈怠的心就消灭了,能够快速的、乃至在一生当中,就能够成就圆满善事。所以说「精进」能够使令我们快速成就功德。

精进的对象有两个─「断恶」和「修善」;就着「断恶」来说,有两件事情要做:

第一、已生的恶法令断:这是说我们一个修行人,要经常保持觉照的功夫,就是不要老是看别人的缺点,多反观自己的身业、口业、意业,有没有出现恶法。假设这三业有出现恶法,马上就要让它停下来。为什么?因为恶法的出现,表示它会引生你未来痛苦的果报,假设你不停止的话,你就要为现前的恶法,付出痛苦的代价。所以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强调说:「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就是「当下」这两个字,你马上要转念念佛,因为你内心的烦恼相续,表示你未来会出现痛苦。所以断恶的第一个态度,就是在你身口意里面,已生的恶法,要赶快令它断灭。

第二、未生的恶法令不生:讲实话,我们都是烦恼众生,有时候在清净的环境,身口意不出现恶法,但不表示我们内心就是清净的。所以随时要注意,尽量不要跟恶因缘接触,修行就是要「戒慎恐惧」,小心一点,不要太过于大胆。

我们看忏公师父的修行,他老人家一生都很谨慎小心,我听说忏公师父五十岁之前,不正眼看女众,亲近他再久的女众信徒,他跟妳讲话,眼睛是看地下的,当然他老人家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他要做给后辈看。像这样一个修行人,尚且要战战兢兢,尚且跟女众保持距离,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出家几十年来,我发觉很多人在菩提道上栽跟斗,栽在女色境界的,多数都是艺高人胆大的人,不怕死的。所以说修行人要保守一点,烦恼没有断,它随时会活动,古人讲:「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一直到临命终为止。

你要是入了法身境界,那是无障碍境界,那是可以的,现在不是啊。我们从现在到往生极乐世界之前,都要随时小心,一步走错,很可能你这十几年来,努力的积功累德,完全破坏掉,多可惜啊,还得重新开始。所以这个「未生的恶法令不生」很重要,你经常要注意外在的恶因缘,不要让它生起。

这是我们对于恶法的两个态度─已生的恶法令断,未生的恶法令不生。其次,对于善法也有两个态度:

第一、未生的善法令生:我们每个人的善根不一样,这个人欢喜打坐、他打坐很好,这个人欢喜持戒、这个欢喜拜佛,每个人善根不一样。对于别人的优点,我们都要赞叹,看到别人修行我都要随喜;这种随喜的心,能够使令我们没有生起的善根,容易生起。为什么呢?先结个善缘。我们修行人最怕的就是嫉妒心──「你一天拜一千拜,有什么了不起!」他是没什么了不起,我们是起不了,你就是不能拜啊。所以说我们对一切善法的态度要随喜,先跟这样的善法结善缘,这个善法在你的身心要出现,就会比较容易。这是未生的善法,要使令它赶快生起。

第二、已生善法令增长:如果你已经能够打坐一个小时了,不要得少为足,不要说「能够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很多人十五分钟都坐不下去!」你这样想就障道了。修行善法的态度,应该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我们对于善法的追求,是没有满足的、愈多愈好;一个小时成就以后,再往一个半小时努力。已生的善法要使令它相续增长,善法是愈多愈好。

这是对善法也是两个态度:未生的善法令生,已生的善法令增长。

这是「精进」的相貌,是对断恶、修善能够勇猛强悍而为体性。透过精进,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成就大功德,这是精进的作用。

再看第三个「惭」,第四个「愧」,这两个一般都是合起来用的。

『三、惭者,依于自身及法,生于尊贵增上,由斯崇尚,敬重贤善,羞耻过恶而不敢为,以为体性;别则对治无惭,通则息诸恶行,以为业用。』

「惭」,主要是依止两种力量:第一个是「自身增上」。第二个是「法增长」。「自身增上」,就是一种自我的期许,自我期许有两个:一个你要想:我得到暇满人身,比如说我得到一个天人的果报,天人的果报太快乐,没有出离心,这不是修道的法器,这种身心的快乐绵延不断太快乐,太快乐了这个人静不下来,他也不想静没有出离心。而三恶道的果报是有出离心,但是太苦恼了,苦恼的逼迫太厉害了,想要修学佛法没办法专注,因为那个苦恼太厉害了。只有「人」的果报,才是修道的法器,所以得到暇满人身要知道珍惜,这就是「自增上」,珍惜自己的一种自我期许。

另外,思惟得更深一点:「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阿弥陀佛具足大功德,祂是已成之佛;虽然我是苦恼凡夫,但是我是未成之佛,从「佛性」的角度来说,是无差别的,只要经过努力,我们有成佛的可能。如果说我们没有成佛的可能,那大家就自暴自弃了,再怎么努力都不能成佛;但事实上不然,只要我们努力,都有成佛的可能,这个也是自增上,自己要对自己一种期许。

第二个是「法增上」:这是思惟佛法的功德。佛法是黑暗中的明灯,我们能够遇到佛法,一定要好好尊崇佛法,不要违背佛法,随顺佛法而行,这是法增上。

虽然说我是一个生死凡夫,依止自增上、法增上的一种尊贵心,这时候崇尚敬重贤善,对于一切贤善的事情崇尚敬重,那么羞耻自己身口意的过恶,不敢作。这个不敢作是带一点勉强,那么本来是想做,因为自增上、法增上的关系,也不敢做了。这样的一种体性,能够对治我们的「无惭」,通来说它能够息灭我们身口意的恶行,以为业用,这就是「惭」。

『四、愧者,依于世间他人,诃厌增上,轻拒暴恶,由此羞耻过罪而不敢为,以为体性;别则对治无愧,通亦息诸恶行,以为业用。』

前面的「惭」是依止自增上、法增上,而产生尊贵增上的力量,崇重贤善;因为这样的力量,使令我们不敢去造恶业。而这个「愧」是依止世间增上,就是我们去思惟:不能去做一些身业、口业、意业的恶法。为什么不能做呢?因为我是一个出家人,或是一位五戒优婆塞,我做了错事,世间人会讥嫌我,你看这个人,这个出家人做这种事情。其次,这无量无边的鬼神啊,像山神、树神,他们也都有神通,虽然是在自己房里造恶事,他们也都知道啊──你看,出家人起这个念头,根本不像一个出家人,护法会神讥嫌我;第三,无量无边的诸佛菩萨,在大般涅盘、光明的境界,我们的起心动念,如来悉知、如来悉见,也看得到我们起恶念。

换句话说,我们知道有很多眼睛在看着我们,不能做错啊,虽然我很想做错事,但是我不敢,为什么?世间增上,世间的讥嫌、诃厌使令我们增上。就是这个增上不是我自己的力量,而是顾虑世间的诃厌,使令我能够增上。这样的增上缘故,『轻拒暴恶』,一切暴恶的事情,我们就能够轻视、能够抗拒,『羞耻过罪而不敢为,以为体性。』而它的作用是『别则对治无愧,通亦息诸恶行,以为业用。』「愧」一活动的时候,也能够消灭我们的恶行。这是就是「愧」。

「惭愧」啊,对一个凡夫来说相当重要,印光大师自称为「常惭愧僧」。意思是说,他心中经常保持惭跟愧的心所在活动。有时候世间人看到我们佛教徒,都已经吃素几十年了、出家几年了,还做这种错事啊!就是诃责我们。诃责我们是应该的,因为呵责我们才会进步。

我们从缘起的角度来看,一个佛教徒,虽然吃素也懂很多道理、深信因果,但毕竟还是烦恼众生,有时控制不了,就会造作一些恶业。但是一个有正见的佛教徒,跟一般世间人去造恶业,还是不同。世间人没有因果观念,反正人死如灯灭;世间人造恶业,是什么境界呢?尽情的造恶业!反正人死如灯灭嘛,就是及时行乐,所以造恶的时候,内心没有惭、也没有愧心所活动,完全没有,造完之后也没有任何感觉。而佛教徒多少有一点因果观念,虽然有时候控制不住也造恶业,但内心有惭愧,当这个惭愧一活动的时候,『息诸恶行,以为业用』,就能够把身口意恶业的势力,削减掉一大部份。

所以我们看这个因果,在得果报的时候,有坚固跟不坚固的差别。好比有些人业障一现前,特别坚固,拜忏也不行、求上师加行也不可以,这八十八佛拜了三年、五年,还是不能转变,就是那个业障特别坚固;有些人的业障不是很坚固,业障一现前,至诚忏悔,拜了一百零八部的八十八佛,诶,消除了。为什么呢?就是因地的时候有惭愧心。

对于这个「惭愧心」,《南山律》说有三种情况:

最好的惭愧心,是在「方便时」:就是在造罪之前,你要去造罪,马上起惭愧心:啊呀,我不能起这个念头,这件事情是不能做的啊!我应该要「崇重贤善,轻拒暴恶」,我是一个深信因果的人,对于一切善法要尊重、对一切恶法要诃责,我怎么能够去随顺恶法呢?在「方便时」就起惭愧心,那是最好的。

第二等人是「根本时」:就是正造恶业的时候,惭愧心活动了,那么把恶业的势力给削减了,这是第二等人。

第三种人是「方便时」、「根本时」都没有惭愧心,造完以后「成已时」。造完以后,啊呀,我刚刚不应该作这件事情。依此惭愧心而诃责自己。造完以后再惭愧这个是下品,但至少还有惭愧心。

假设你造一个恶业,「方便时」没惭愧心、「根本时」没惭愧心、「成已时」也没惭愧心,那这个就是一个定业,很难转变,一定得果报,果报也特别坚固。所以律上说,我们平常就要注意,当一个恶的行为出现时──「数数现行,都无惭愧」,这个业就要小心了!不管是大业、小业。经常出现而你已经习惯了,内心已经没有惭愧心在活动了,那这个业力是不得了,以后得果报时候必定坚固,难以转变,所以惭愧心是我们断恶的一个指标。

当然,惭愧的心所,还要靠深信因果做基础,如果你不深信因果,不相信世间上有善业、有恶业,你当然不可能崇重贤善、轻拒暴恶,所以这「惭」与「愧」还是依止正见而来的;这两个心所对我们修行太重要了,一旦失去了惭愧心,那你的恶法就很容易出现。

再看:第五「无贪」。前面的四个善心所「信、精进、惭、愧」,大都是在初学的阶段,依止佛法的正见,由正见而生起信心,这个信心还不是很深,就是仰信,仰信因果;之后,生起惭、生起愧,将恶法降低一点,就是这样子而已。第五个「无贪」就不一样了,内心有法的力量、有对治的力量,多少能够作得了主。

『五、无贪者,于三有及三有资具,无所染着,而为体性;别则对治贪着,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无贪」的境界,简单来讲就是一种清净心,内心没有贪烦恼的活动,这样的境界是针对「三有」,就是「三界」的正报,男众、女众;或是三有的资具,一切的依报如山河大地、房子、财物、动产、不动产,都是属于三有的资具。那么面对这样的境界,内心是什么状态呢?『无所染着』,没有染着,这个就是「无贪」,没有染着的体性。这样有什么作用呢?『别则对治贪着,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它能对治贪着心,当你内心清净了,再做善法就容易了,不论是去布施,或是持戒等等,很容易去做,这是它的作用。

这个「无贪」心所,是普遍于三界的一切正报、依报环境,不过这当中有轻重的差别。在道宣律祖的《净心戒观法》说:我们出家人有两关很难过关,一个是「财关」、一个是「色关」。这财色两关,年轻的出家人,血气方刚,多数是贪色;年纪大的人,内心对自己没有安全感,多数贪财,为什么?因为他觉得财富能给他安全感。事实上这两个思想都是颠倒的、不正确的,都是要对治的。

「无贪」的对治,先从「贪色」来说,我们之所以会贪着女色,就是贪烦恼会活动,它是依止「净」的颠倒。好比说:诶,我见到这个女众就起欢喜心,怎么回事呢?因为我们心中有一种颠倒想,认为女众很清净,外相清净、内相也清净,但事实上不是这样。我们看《智度论》上说:

「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龙树菩萨有大智慧,他告诉我们事实真相:从内相来说,『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是说我们看到欢喜的女众,你把她这层皮剥掉,看她的内在啊,有种种不净物:脓血屎尿,大小便利,充满于身内,而且不是很少,是很多很多。你说内相不净,那外表看起来总好看吧,不是,『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这些不净物不是只留在身体里面,它有九个孔:两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朵、一个嘴巴、大便处、小便处,经常没有停止的流出不净物来。

讲出一个譬喻:『如漏囊盛粪』,就像一个皮囊装满了大便,破了九个洞,今天流出、明天也流出不净物。如果我们依止这样的正法去思惟这件事情,就会知道:原来色身是这样子的啊,我过去的思想是颠倒的,不净为净。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佛者,觉也」,就是觉悟了,这时候「贪」烦恼就停下来,「无贪」的心所就现前了,面对于色的「无贪」的心所就现前了。

至于对于财富的对治,就需要修「无常观」。为什么我们会贪着财富呢?因为我们觉得财富能带来安乐、各式各样的保障。但是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大师讲一个偈颂,说:

诸未施财无常灭,由施反成有财库。

饶利有情所惠施,诸财无坚亦有实。

「诸未施财无常灭」,如果我们把这些钱财,放在身边不肯布施,总有一天会死亡会被无常破坏,也会失去它;你对它没有所有权了,无常把它破坏掉,你一块钱也带不走。假设我们趁这口气还在的时候,把这些钱财布施出去,那就不一样了;「由施反成有财库」,由于布施的善业,在我们的第八识当中,积集了一种财富的资粮;「饶利有情所惠施」,我们饶利有情所作的这些布施,使令「诸财无坚亦有实」,虽然钱财是属于无常、不坚固的,但是你能够把这些不坚固的钱财布施出去,反而能够使令你得到真实的功德。

在《智度论》里,讲一个小故事说:有一栋房子起火,火烧得非常厉害,一个愚痴的人,就拿水去救火,结果救了半天,房子全被烧掉,里面的财富也被烧掉了。而隔壁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看这个火不能救了,火太大了。怎么办呢?跑到房子里面,把珍贵的财宝全拿出来,虽然房子烧掉了,没关系,他拿这些财宝在其他空旷的地方,又盖了一间新房子。意思是说:「房子起火」表示生命是无常的,无常大火会烧尽我们的寿命,一天一天的「是日已过,命亦随减」,色身是不能够常住的。但是你把这些珍宝拿去布施,哦,你能够创造一种善业,下辈子又盖一个新房子,又得到一个可乐果报。

「诸未施财无常灭,由施反成有财库」。如果你能经常去思惟这个道理,就会明白:原来财富对我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是「善业」才能够帮助我。所以说:我们生命不要去留财富,应该多留一些善的业力,因为财富你带不走,但是布施所累积的善业是可以带的走,能够跟着你的生命到下辈子,又创造一个可乐果报。你把钱财抓住,死亡以后,丧失了所有权什么都没有了。透过这样的无常观,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把钱财布施出去。这是以无常观,来对治我们对财富的执着,这是一个无贪的心所。大家有没有问题?

问:何谓「三有」?

答:「三有」是指「欲有、色有跟无色有」,「有」是「存在」的意思。「有」在佛法上有两个意义:一个是约「因地」,就是指业力。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这个「有」是指你所造的业力,经过爱取的滋润之后,能够得果报的强大势力的业力,十二因缘得有指的是业力,我们这里的「有」是指果报──三界的果报;就是存在的意思。本无今有,世间上本来是没有的,你动了一个念头就是一个业力,这个叫「有」,你得了一个果报也叫「有」。不过这个「有」多分来说,是指三界杂染的「有」;因为佛菩萨的功德,是加一个「妙」字,「妙有」。

(第十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六面,六、「无瞋」,这是第六个善心所。

『六、无瞋者,于三苦及三苦资具,无所憎恚,而为体性;别则对治瞋恚,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

「无瞋」心所的体性,是面对「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这个「三苦」是指正报,就是人所承受的种种苦恼;「三苦资具」,指外在环境,寒冷、炎热、各式各样不如意的境界。面对这些人事、或者依报环境,种种不如意的境界刺激,我们内心是什么态度呢?『无所憎恚』,能够安忍,无所憎恶、瞋恚,这就是「无瞋」的体性。

『别则对治瞋恚,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因为这样的慈悲心现前,就能够把瞋恚心给消灭,通者容易做一些利益众生的事;因为众生对你的刺激,你能够忍受,你度化他就比较容易。这个是「无瞋」。

「无瞋」跟「无贪」这两个心所,一般初学者很难同时俱足。有些人无贪的心所,过去栽培的善根强,对于环境、财富、男女色看得很淡,但不一定有慈悲心。有些人慈悲心很强,但是对于世间还有一些贪烦恼,所以无贪、无瞋很难同时俱足。如果从自利、解脱的角度来看,「无贪」就很重要了。因为小乘的戒律,强调自利的解脱,在二百五十条戒中,对于比丘的衣钵、饮食、男女众的距离,都有很严格的限制;多数的戒律都是在对治贪烦恼,小乘的戒律对于「无贪」是很强调的,内心要清净。

大乘的戒法就不一样,因为要跟众生接触、要摄受众生,「慈悲心」就很重要。所以大乘的菩萨戒,对于菩萨拥有多少衣服、多少钵、跟女众保持多大的距离,佛陀没有很严格的限制。但是众生对你有触恼的事情、向你忏悔,你一定要接受;而且你不能起瞋恨心去毁谤三宝、去毁谤说四众过,这些罪都制得很重。你看菩萨戒,菩萨要是以瞋恨心造罪,都是制得很重,你有点贪烦恼啊,制得比较轻,刚好跟小乘相反。为什么呢?因为众生要亲近你,你的修行功德是一回事,你的慈悲心最重要。你在自利、解脱的角度,那你清净的力量很重要,但是你摄受众生,众生不管你有没有功德,你对他好一点,他就容易亲近你。

《阿含经》也有这样明显的事情:舍利弗尊者是佛陀的第一上座,智慧第一,也是一个大阿罗汉。佛在世的时候,阿难尊者作佛陀的侍者,事情比较忙,也没有时间修行,只证得初果。但是舍利弗尊者这大阿罗汉跟阿难尊者出去托钵的时候,遇到比丘尼,比丘尼有问题都是问阿难,不是问舍利弗尊者。为什么呢?舍利弗尊者,当然他是没有烦恼活动,阿罗汉是无我、无我所,但是他过去的瞋习还在,舍利弗尊者的身影,要是映在鸽子身上,鸽子还会颤抖,虽然他没有烦恼,但是那种肃杀,严肃之气还在,所以众生不太敢跟他接触。而阿难尊者只是一个初果,已经断了见惑,三界的思惑─爱取的烦恼还会活动,但是众生那管你爱取不爱取,只要你对他好一点,他就亲近你。

所以说:这两个善根作用上还是不一样,站在小乘自利的角度,「无贪」的心所很重要,但是你要摄受众生,慈悲心也很重要。不过这两个都很重要,其实真正的慈悲是没有爱着心,以佛法的高标准,慈悲心是没有任何的爱着,那是普及而平等的。当然凡夫行菩萨道,慈悲心里面,难免夹杂一点爱取的烦恼在活动,凡夫都是这样,但是真正的慈悲心不应该有爱着心,那是一种平等的境界。

不过我们要强调:这两个善根都是经过长时间的修止、修观,所生起的一种对治力量,并不是坐在那里,没人来干扰我、内心当中没有贪也没有瞋;缘缺不生的情况,不能构成无贪、无瞋。你没有三有跟三有的资具来引诱你、没有三苦跟三苦的资具来刺激你,不起瞋烦恼是正常的。这个地方的无贪、无瞋,是经过你长时间的修止、修观,所生起的一种对治的力量,而不是缘缺不生的情况。这个大家要注意。这两个心所都很重要。

第七是「无痴」,「无痴」简单说就是一种智慧。

『七、无痴者,于诸谛理及诸实事明解,而为体性;别则对治愚痴,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

什么是「无痴」呢?就是对于两件事情,能够明白了解:

一、谛理:所谓「谛」就是真实不虚。这个真实不虚的道理,是我空跟法空的真如我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我空法空的真理,是一种不颠倒的真理,所以叫做「谛理」。

二、一切实事:即对于因果道理──造杀盗淫妄,到三恶道得果报;造五戒十善,得人天果报;修四谛十二因缘,成就二乘的涅盘;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成就佛菩萨的功德。这十法界的因缘果报,都是真实的事情,你能够明白、能够理解因果的事相,这是它的体性。

『对治愚痴,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有智慧的人,做善事就简单了;而智能的生起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是从谛理,一个是从实事。

不过我们刚开始学佛,都是先相信因果,先从事相上去了解:哦,这宇宙人生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它有一个轨则,什么轨则呢?就是「业力」的观念;造善业,就到可乐的法界去得果报,造恶业,就到三恶道去得果报;世间之事,都是由业力主宰的。我们刚开始学佛,先了解这个道理─善业是功德的相貌、恶业是苦恼的相貌,由这样的因果道理,慢慢生起惭愧心。

这个时候,你要进一步去研究经典,就会发觉我空跟法空──「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生命只是由业力变现的一种剎那剎那相续的相貌。生命的本质,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自体叫「我」,这个「我」是不可得的,这个了解就更深了,这是「空性」的道理。

如果说我们学佛以后,智慧一直停留在因果的事相上,有什么缺点呢?我就认为生命中有一个「我」,由这个「我」来造善业、也由这个「我」来得果报;这个还是有因果,虽然说因果不断的变化,有时候造善、有时候造恶,但是这个「我」是不变的,这样的思想有一个问题:就是当你要对治烦恼的时候,你会有困难。因为你有一个我的时候,「我」是真实的,是不能改变的。使令你在整个菩提道中,生命的增上很慢,因为这件事情是真实的,你总是认为这件事情是不能改变的。你这样认为,这件事情的确就是这样子。

如果你能够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空性的道理,你会发觉过去一直在系缚我们的这些烦恼,并不是那么坚固、也不是那么有力量;当你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时候,你会发觉把烦恼消灭是有可能的,因为本性是清净的,烦恼是因缘熏习而有的;当你知道烦恼如梦如幻的时候,要对治它就容易多了。就是说:一个懂得空性道理的人,在佛法上想要进步是非常快的,日劫相倍。就像我们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用走路的要走好几天,你坐车一下子就到了;你有般若波罗蜜那就不一样了,就能够在短时间里面,使令你的生命产生很大的转变。为什么?因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般若波罗蜜对我们生命的增上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的。

不过,刚开始当然要先从因果上建立,慢慢、慢慢从缘起再看到空性;看到空性之后,你会更相信因果因为一切法空,所以一切法因缘有。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有人问他说:师父你是一个开悟的人,开悟之后是什么境界呢?开悟以后做什么事?蕅益大师回答说:一个开悟的人,了解一切法毕竟空,他会炽然修福!加上『炽然』,表示修福是主动积极的。因为一切法毕竟空,所以你创造的善业,就会炽然得果报。一切法就会毕竟有。所以才说你看到空性,你对因果就更深信了。所以蕅益大师说:炽然修福!炽然修福。这个就是智慧。对于「谛理」,真实的道理,二空的道理,对一切因果的事相,能够明白理解而为体性。

当然,智慧的生起,一定要依止圣教量,不是在那里静静打坐,从禅定当中自然生起,不是这样,必须透过闻、思、修,次第生起。「无痴」是一个很重要的心所,前面的无贪、无瞋都要依止智慧。因为无贪的心所要生起,要透过不净观、无常观;无瞋的心所,也一定要修慈悲观─观功念恩,观察一切众生都是我过去的母亲,她对我有很多的功德,她对我有很多的恩惠。观察众生的功德恩惠你才能够生慈悲心,而这样的观行,都是依止智慧做基础的,所以说「无痴」是「无贪」跟「无瞋」的基础。总之,无贪、无瞋跟无痴,在整个菩提道上,这三个心所都非常重要,无量善法都以此为根本。

第八个「轻安」,这就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够得到的。

『八、轻安者,远离粗重杂染法品,调畅身心,于善法中,堪任修持,而为体性;对治惛沉,转舍染浊身心,转得清净身心,而为业用。』

「轻安」是什么样的性质呢?『远离粗重杂染法品』,所谓「粗重」是指欲界的身心是粗重的,欲界的色身跟色界、无色界不一样;色界、无色界的色身是一种精妙的境界,没有什么负担。而我们欲界的色身有负担,你坐在那个地方太久,不是脚痛就是腰痛、不是腰痛就是头痛、脖子酸痛,就是感觉到色身很粗重,这是第一个。其次,就是约内心来说,攀缘心东去西去,躁动的境界也是粗重的。这个轻安,必须要把欲界身心粗重调伏、远离。就是这个粗重的境界停下来了。使人身心调畅;所谓「调畅」是指「轻安乐」,一种调和顺畅的身心。『于善法中,堪任修持』,这时候堪能性加大,而为体性。

关于「调畅身心」,是这样:我们欲界的身心粗重,身体粗重、内心也粗重。但是我们可以修止,世间上的事情都是可以改变的,诸法因缘生。我们厌恶这种粗重的身心,可以找一个根本所缘;假设你是选择佛号,你就「一句弥陀念、诵、听」,心在佛号专一安住,乃至于相续安住,慢慢慢慢这句佛号把心给摄持住了,这时候从「欲界定」一直到「未到地定」;到了未到地定的时候,虽然还没有进入除禅,但你的内心就寂静下来,无量无边躁动的烦恼,被这个定摄持住不动了,如石压草,不动了,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寂静的力量。

所以「调畅身心」的出现,是先生起调畅,你的内心特别的调畅。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内心寂静,色身会产生一种风大,这是一个气息,周徧身心;有时候是从脚部生起,有时候从头部生起,总之最后这个气在身体流动,身体感到很调畅。我们刚开始打坐,总是觉得色身坐在那个地方,有很沉重的负担,但是现在这个色身感到很调畅,这就是与「定」相应,起码是未到地定,就有一种轻安的三昧乐。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于善法中,堪任修持』,这时候你的堪能性就加强了。堪能性简单来说,就是你内心的造业功能加强了。好比一只羊、一匹马,马比羊的堪能性大,马能够拖很重的东西,羊只能够拖轻的东西,但是牛的堪能性又比马大,牛拖得东西更重、力量更大。当「轻安」出现时,心想要造善、造恶,力量都很大;你说你要背《法华经》,七卷《法华经》六万多个字,要背很久,有禅定的人背一次就可以全部背下来;一个散乱心的人持大悲咒,持很久,没有什么力量;一个有禅定的人,他持大悲咒,一遍力量就很大,堪能性很强。当然这样的禅定力量,要是造恶业也是不得了,他可以把一个世界毁灭掉。不过相信佛法的人,会把这种力量用在佛法上,这时候修止、修观,力量都很大,这就是轻安的体性。远离了粗重,得到了调畅身心,内心当中有强大的勘能性来修习善法,这个是它的体性。

『对治惛沉,转舍染浊身心,转得清净身心,而为业用。』得到轻安以后,昏沉的心所就调伏了,内心完全明了、不会惛沉,明了性很强。『转舍染浊身心,转得清净身心。』这时候若身若心,都比较清净。

清净就是说:我们今天是一个人的果报,人的色身是很脏的,「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你得到的定是色界、无色界的定,虽然你还是人的果报,欲界的果报没有轻安乐,只有色界、无色界的四大才有轻安乐,但是你一入定,你的色身就有少分的色界、无色界四大出现。而色界、无色界的四大特别精妙,它有轻安乐。那么你一出定之后,这个色界、无色界的四大,就会慢慢消失掉,又恢复到欲界的四大。

所以得到禅定的人要经常入定,久不入定,你的身心还是会照样粗重;但是你一入定,那种粗重的身心就消失,会变成色界、无色界调畅的身心。在定中能够「转舍染浊身心,转得清净身心,而为业用」。当然这样的轻安,我们没有得到未到地定之前是不会出现的,就算你坐在那个地方感到很轻松,也只是一种轻松,而不是轻安。

『九、不放逸者,即精进及无贪无瞋无痴三种善根,于所断恶,防令不生;于所修善,修令增长,而为体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而为业用。』我们看「不放逸」,这个心所,要有四个心所做基础:首先要有「精进」的力量,来断恶修善,勇悍为性;其次,要有「无贪、无瞋、无痴」的心所帮忙;你内心当中这样的精进,是没有贪着心、是无瞋的、无痴的,以这四个心所来做基础。这四个心所在活动时,对于所断的恶法─防令不生,对于所修的善法─修令增长;不断的忏除罪障、积集资粮,这就是它的体性。

『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而为业用。』

这个不放逸,对我们出家人的确是个很大问题。你说世间的在家人,平常就是活在五欲境界里,偶尔来僧团打个佛七,这七天当中,睡得少、吃的也少,拚个七天,短时间不放逸并不难,回去以后,就继续在五欲境界里打滚。但是我们出家人就不一样了,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尽形寿要在菩提道上,长时间的减少饮食、长时间的减少睡眠、长时间的断除五欲的境界,这件事情就不是很容易了。

所谓「勇猛心易发,恒常心难持」,我相信每个修行人都知道,在菩提道上,我们还没有见到法性、证到空性,都是带业修行;所以有时候正念强、有时候正念薄弱,烦恼缠缚着我们。我们内心当中,多数来说依止的都是信心跟惭愧在支持我们,内心的活动就是信、惭愧,偶尔有无贪无嗔无痴但多数没有。长时间要不放逸不容易,几十年的用功不容易。

那怎么办呢?忏公师父有一个办法,他说「依众靠众」。就是说你完全靠你的力量来抵抗无始的烦恼,你想想看,无明烦恼它在你内心活动,不是一生一世,它是多生多劫就控制你的内心。你现在皈依三宝了,要把它给推翻掉我现在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我不皈依无明了。我们有这样的希望是一回事,但是无明烦恼在我们内心是一个熟境界,三宝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生疏的境界;想要转变整个内心,不容易,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不容易。所以末法时代,依止一个有制度的僧团,每天跟着大众运作,就非常重要。依众靠众,你就不敢放逸,一打板你一定要去。所以这个不放逸有时候还要靠外在的因素,对一个初学者来说,尤其重要。

『十、行舍者,亦即精进及三善根,能令其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而为体性;对治掉举,寂静而住,以为业用,此与五受中之舍受不同,故名行舍。』

「行舍」跟前面的「轻安」一样,都是与「定」相应,不是散乱心能够出现的。『亦即精进及三善根』,它的出现,也是要依止精进力跟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和合运转,使令我们内心在所缘境、或者是佛号当中,达到三种境界:

第一「平等」:就是心于所缘能够平等而住,也就是内心不昏沉;内心昏沉就是心太沉了。也不掉举,掉举就是太高举、太浮了。能够调到中庸,不太高、也不太低,不要沉没也不要浮动,这个就是平等。换句话说,内心是明静而住,这第一个。

第二「正直」:这样的平等状态要相续安住。就是前一念明静而住,下一念也明静而住,中间没有任何的邪曲、任何的妄想出现,这种状态要相续,不是短时间的,要正直。

第三「无功用住」:就是前面的:心于所缘明静而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必须是任运现前,不假作意,就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涌出来。

具足这三个条件,就是「行舍」。它有什么好处呢?『对治掉举,寂静而住,以为业用』。这时候你掉举的心就消灭了,内心就能寂静、明了、安住,以为它的业用。

一般我们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得到禅定,就是以「行舍」这个心所来作判断。比方说你念佛,念到功夫成片──佛号一句接一句,内心没有昏沉、没有掉举,明了而寂静,寂静而明了,明静而住;你的佛号也能够维持很长时间,那么你的佛号到底是成片,还是得到一心不乱呢?就看你内心是不是有「行舍」的心所出现。如果你对佛号明静而住,是一种平等的、正直的、无功用住的,那么就是「一心不乱」,得定了。如果还要假借如理作意,那就只是「功夫成片」而已。所以一般判断「你是不是与定相应」,就看你的内心是不是有「行舍」的心所在活动,这是主要关键。

『此与五受中之舍受不同,故名行舍』,为什么「舍」,前面加一个「行」字呢?这地方解释,因为它跟五受「苦、乐、忧、喜、舍」的舍受不同。「舍受」是不苦不乐的一种感受;「行舍」它是一种修持的功德,不一样,所以前面加一个「行」字,来拣别五受中的「舍受」。

『十一、不害者,于诸有情,不为侵损逼恼,即以无瞋,而为体性;能对治害,悲伤怜愍,以为业用。』

所谓「不害」是我们对一切众生,不要有任何的侵损、任何的逼恼;身业不去侵损逼恼他,口业讲话要注意,不要讲话伤人,乃至于意业也不去侵损逼恼;这就是以「无瞋」为体性。『能对治害,悲伤怜愍一切众生,以为业用。』我们再看这一段,蕅祖再把「无瞋」跟「不害」的体性,做一个拣别:

『无瞋名慈,不害名悲,与乐拔苦,度生胜用,故体虽一,约用分二。』

前面的「无瞋」是「慈」,就是「与乐」,经常想要给众生种种方便、随时想要帮助众生。而「不害」名为「悲」,就是「拔苦」,尽量不要给众生制造苦恼,所以走路的时候留意不要踩到蚂蚁,讲话的时候注意自己的口气,不要像刀子一样伤人,内心也是这样想─不给众生添麻烦、添痛苦,这就是悲。

『与乐拔苦,度生胜用,故体虽一,约用分二。』

「与乐」和「拔苦」,是大乘度化众生最重要的根本,你想要利益众生:第一个,为众生拔苦,最起码不要给众生增加痛苦;其次,就是给众生种种方便、种种快乐;这是度化众生最殊胜的作用。虽然体性是一个,但是在《百法》当中这两个心所太重要了,所以约它们的作用把它分成两个。因为这两个心所太重要了,各有各的作用,所以把它拣别,把这两个分别出来。

这个「不害」,我们上学期研究小止观时,有谈到:有些人修行从最粗重的散乱心,到欲界定、未到地定、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一帆风顺,什么事都没有,身体没有病痛、鬼神也不干扰他,很自然就这样一路修上去。有些人不是这样,身体也病、鬼神也干扰、人我是非一大堆,什么事情都出现。这是不是上帝的安排?不是啊,这跟你的因地有关系。

上次我们有讲过「关于释迦牟尼佛成道的因缘」,释迦牟尼佛要成道的时候,他在菩提树下先观察──三世诸佛成道之前都要先降魔,我也应该遵循三世诸佛的轨则,就放光通知魔王,魔宫都震动了。魔王一看,啊呀,不得了!悉达多太子要成佛了,这件事情不可以。魔王就下来,问说「你在这边干什么?」太子都不动,魔王就很生气的离开,准备要找军队来伤害他。这时候,释迦牟尼佛入定,观察两件事:

第一件事情,看看谁的福报大。观察他怎么会作魔王:第一个,持守一日一夜八关斋戒;第二个,办了一次无遮供僧大会;第三个,盖了一间寺庙。因为三件善业,爱着五欲,感得魔王的福乐。

然后,释迦牟尼佛看看自己的因地,那不得了的啊,祂观察三千大千世界,每一片土地,都是祂行六波罗蜜、舍生命的地方!没有一块土地不是祂舍生命的地方!这福报哪能比啊?当然完全看福报,还不能决定,再看看有没有罪业,有些人有福报还有罪业。

释迦牟尼佛从今生一直看到过去──啊,我多生多劫,从来没有恼害众生,别人在那地方打坐,我不敢干扰他;你在修行,我不敢破坏你,从来没有去障碍别人修行,没有这样的罪业。所以释迦佛知道,魔王不能干扰他。果然,魔王带着军队来,拿箭去射释迦牟尼佛,结果箭射到佛陀身上,变成莲花掉落下来。

这是在说什么事情?是说:世间种种事情,都有它的因果。如果你现在有事没事,就去刺激人家,人家修行好好的,你讲一句话来刺激他,让他退道心、离开了道场,那你以后修行就会有问题。所以我们要留意,在道场里面,身口意不恼害众生──他在打坐,我走路、讲话就小声一点,他在诵经,我也小声一点。不要只看到自己,看看别人在干什么,内心经常保持这种「不害」的心情,虽然不能帮助他,起码不要去干扰他。你有这样的因地,你以后修行就没有障碍,我们讲「如是因,如是果」,这个大家要注意!

讲到这里,十一个善心所都解释完了;这十一个善心所,在我们内心当中经常活动,能够使令我们今生、来生成就可乐的果报;所以没有生起的要赶快让它生起,已经生起的要使令它增长广大,这个心所是愈多愈好,没有坏处。

我讲一个小故事,让大家体会一下,我们能得到这个暇满人身,的确要多栽培善根:佛陀灭度后七百年左右,在北印度的一个罽宾国,国内有一个很大的湖泊,作为南北交通的要道;就是你从南边要到北边,或者从北边要到南边,都要坐船渡过这个湖泊。很多商人、旅客,都在这个湖泊来来往往。

但是湖泊里面住了一个龙王,叫「阿利那」;龙王的个性非常凶暴,福报大但是个性非常暴躁,瞋心很重,他高兴就好,不高兴的时候一发动,船跟人都会丧生到河里去。大家很怕,但是怕也没办法,南北要道一定要经过那个湖泊。所以佛教徒就来到僧团,说:师父啊,我们实在很苦恼,坐船提心吊胆,不知道阿利那什么时候要生气。那么僧团,佛陀灭度后七百年当时还有阿罗汉住世,就集五百个罗汉去降龙;这五百个罗汉一起入定,运用神通力,龙王也有神通,结果还是不能遣走这只毒龙。

这时候有一位比丘叫「祇夜多尊者」,他也是一个大阿罗汉,他带着弟子要去托钵,刚好路过看到这个情况,稍微观察一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他就走过去,三弹指说:「贤善!出去,不应住此!」说啊:龙王,你出去,不要住在这个地方!那只毒龙马上就跑掉了。

之后,这五百阿罗汉问说:「我们同是阿罗汉,我等同入法性;你证空性,我们也证空性,为什么你老人家三弹指,我们却花很大的力量,也没办法调伏牠。」祇夜多尊者回答说:「我从凡夫地修行的时候,就是平等持戒──轻重等持,不管是根本戒,或是任何微细威仪,我都守得很好;我的因地圆满,所以我的果地功德也是圆满,特别有威德,就是这个原因。」虽然说都是阿罗汉,但是有些阿罗汉威仪也不是很好,所以威德就比较差一点。这时候,大家对祇夜多尊者就很尊重,称为「降龙尊者」。

之后,祇夜多尊者又继续带着弟子,往城里面走去,看见树上有一只乌鸦,就对乌鸦笑了一下,给乌鸦做三皈依,简单说法就走了。进到一个城里面去,但是进城没多久又出来,内心有点忧伤的感觉。托完钵、吃完饭,弟子就问师父说:「师父啊,你在这个过程中,先看到一只乌鸦,对他微笑,然后进了城,出来之后,面带忧伤,这是怎么回事呢?」

祇夜多尊者说:「这是讲到我过去的往事,在九十一劫之前,时间很长九十一劫。那个时候毗婆尸佛时代,毗婆尸佛已经入灭了,到了毗婆尸佛像法末法时代,我是一位大富长者子,因为父母年纪大,才生我这个儿子,那时候毗婆尸婆虽然已经入灭,但是佛法还留存于世间,还有法宝流通,还有出家人住世。我经常去寺庙听经闻法,就想要出家。但是我父母亲反对,说:你怎么能够出家呢?我们家这么大的产业要你继承啊,怎么能出家呢?我那时候坚持一定要出家,怎么办呢?母亲就跟儿子协调说:这样子,你一定要出家,也不是不可以,你帮我娶个妻、生个儿子,有人来继承我们的家业,我就放你出家。这个儿子想想有道理,生个儿子来继承家业,他就答应结婚,结婚以后就生了一个儿子。

等儿子慢慢长大,他又跟母亲说:当初说生了儿子你就让我出家,母亲说你怎么能出家呢?要有责任感啊,就怂恿他的孙子说:要把你的父亲留住!这个儿子就哭哭啼啼跟父亲说:你不能放下我们不管啊!当然父子就是有一种天生的感情。经过这一耽搁没有出家,我又在三界里面流转生死,到三恶道受了很多的痛苦。好不容易才得到人身、多生栽培善根,一直到释迦牟尼佛出世,经过九十一劫,今生才证得阿罗汉。那树上的乌鸦,就是我那时候的儿子,现在作乌鸦了,九十一劫后现在又见面了,见面的是乌鸦的色身。」

那么在城外,我看到一个瘦弱的饿鬼,这饿鬼对我说:「尊者啊,我的母亲到城里去找东西很久,都没有出来,我肚子很饿,你帮我找母亲啊!」我进城找到她的母亲,告诉她说:「你儿子在外面等很久了,你要赶快去!」饿鬼母亲说:「我在城里,好不容易找到一些脓血,但是我刚生产没有体力,一下子就被其他鬼抢走了,好不容易等到最近有一个大富长者,生了一个脓疮要割除,我拿到这一点脓血,躲躲藏藏不敢让人家看到,要出门的时候,守门的大力鬼神又不让我出去,请尊者您帮我带出去!」带出去以后尊者就问他的母亲说:「你做鬼很苦恼?」「是的,很苦恼,没东西吃,经常饥饿,偶尔就吃一点脓血屎尿。」「那么你做鬼多久了呢?」她说啊:「多久我不知道,不过我看这座城盖起来之后、破坏掉了,又盖起来、又破坏掉了,已经七次了,就这么久,很长啊。」尊者跟弟子开示之后,大家听了就发心精勤修行。

这意思是说:我们不要轻易丧失这暇满人身,你看尊者失掉一个机会以后,经九十一劫的生死流转、受尽老病死的种种苦恼。所以《大智度论》告论我们:

「莫失好时,若失好时者,不可救!」不要随便去浪费美好的时光。

什么叫美好时光呢?第一个「善得人身」。第二个「生于胜处」。首先,能得到暇满人身,人的果报对修道很重要。其次,生于佛法住世的地方。虽然正法消失了、像法也消失了,但是语言文字这些经典都还在,至少末法还在。「生于胜处」,这个殊胜的处所就是指「三宝住世」的地方。

这两个因缘具足了,就是「好时」,莫失好时!你随便丧失好时,以后没有人能够救拔你,就得继续流转。所以我们得到暇满人身,要赶快把前面的十一个善心所,没有生起的使令它生起,已生起的使令它增长广大,也只有暇满的人身,才能够生起这十一个善心所,其他的果报都不容易生起,所以的确要好好把握,多多的积功累德。

(第十一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五面,上一堂课讲到「三、善十一」,这是解释良善的心所。所谓良善的心所意思是说,这十一个心所的活动,能够使令我们今生跟来生招感可乐的果报,所以我们安立作善心所。这十一个善心所的体性跟业用,我们已经全部介绍完毕了,最后把它生起的次第,再做一个拢总的解释。

这十一个善心所的生起,我们分成三个次第:

第一个次第是:信、精进、惭、愧,四个心所。

第二个次第是:无贪、无瞋、无痴,三个心所。

第三个次第是: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四个心所。

我们简单解释:我们在无明的妄想当中,由于过去的善根,今生跟佛法接触时,第一个出现的善根就是「信」,就是我们在无明的妄想当中,出现了一念的清净信心;这个信心最主要就是深信因果。我们相信生命的本质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生命的痛苦和快乐是怎么来的呢?是由业力来的。我们由于过去杀盗淫妄的罪业,而招感三恶道的果报;由于五戒十善的业力,得人天果报;由于四谛十二因缘的业力,趋向于二乘的涅盘;由于菩提心跟六波罗蜜的业力,成就佛菩萨的万德庄严。

这时候,我们对宇宙人生的因果法则,生起了清净的信心,因为这一念信心的支持,就会皈依三宝──在无量无边强大的业力洪流当中,我们没有依靠,唯有皈依佛、法、僧,相信三宝能够在强大的生死业力当中,决定能够救拔我们。这就是我们初到佛门的信心,包括了「深信因果」,也包括了「皈依三宝」。

我们会进一步「精进」,会去接触一些佛法,或者到道场去亲近三宝、或者做一些慈善事业;勇猛精进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受持戒法,或者受在家五戒、八关斋戒,或者是出家戒。由于戒法的摄持,内心就有一个标准,在受戒的时候面对三宝境界许下誓愿:我某某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个时候内心当中有一个标准,就是「惭愧心」,以「崇重贤善,轻拒暴恶」为标准。

一个没有学佛的人,内心是没有标准的,对于圣人的理想追求,以及对罪业的厌离,完全不当一回事,只要现在快乐就好,管它是贤善、是暴恶,完全没有标准。但是受过戒的佛弟子,内心有惭有愧,开始会尊重善法、会排斥恶法,有惭有愧。

从修善进一步去断恶,就是由惭愧心的摄持,对于身口的恶业,杀盗淫妄的恶业,能够慢慢降低下来,不但能断恶,也能修善。这断恶跟修善,内心所依止的四种功德就是信、精进、惭、愧。这是我们刚开始学佛的第一个次第。

进一步由于惭愧心的加强,我们对于善法的追求,以及恶法的调伏会更深入,这个时候就进入到第二阶段──无贪、无瞋、无痴。这三个首先生起的是无痴─「般若波罗蜜」,前面所依止的是一种世俗谛的智慧,主要是在有相的境界活动。皈依三宝,三宝在哪里呢?佛像就是佛宝,要是看不到佛像,就忘了佛宝;法就是这些经典,诵经的时候皈依法,离开了经典,内心还是苦恼的;僧就是僧团。都是在有相的境界分别、攀缘;虽然身口二业由于惭愧心的摄持,能够减少恶业,但是内心受境界刺激的波动,还是不能停下来。

到了「无痴」,才慢慢学习大乘经典,解第一义谛;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时候依止圣教量的指导,开始回光返照,看到内心深处那一念的清净心,是无我无我所、没有贪瞋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由于空性的体会,我们能够把内心贪、瞋的烦恼调伏下来,这就是修习止观。

这时候所皈依的三宝,就不只是皈依外相的三宝,我们也皈依外相的三宝,更皈依了内心的三宝。什么是「佛」?「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清净心就是佛,所以要经常皈依佛,保持清净心,心中有一个家。不像前面的惭愧,内心没有家,境界八风一吹,就动荡不安,这时候有止观的力量,内心有一个家,多少也能够作主,面对烦恼的波动,止观法宝一现前,很快就可以把心带回家,烦恼就停下来了。这是第二个次第:无贪、无瞋、无痴;从前面惭愧的戒波罗蜜,进步到「止观」的力量。

我们应该还要再进步,这时候就是要加强「禅定」。前面的无贪、无瞋、无痴,这个止观,经常能够做定课但心还是散乱,虽然有时候入无相行、有时候是有相行,但心都是散乱的境界,完全都是闻思的智慧。这时候息诸外缘,加行,把这散乱的心,以一句佛号摄持──「一句弥陀念诵听,十句成片三三四」,慢慢把散乱心收摄回来,从欲界定到未到地定,乃至于到初禅。这时候内心有了禅定,就会出现「轻安」,身心有殊胜的三昧乐。当这种轻安乐一出现,对佛法的信心那是不得了,更加有信心,三宝是大功德的境界,由于轻安乐我们也不容易放逸了。

这个禅定的力量不得了,这时候「行舍」任运现前,不像前面无贪、无瞋、无痴,有时候打坐正念分明,离开了座位,回到尘劳的境界,烦恼多少还会活动;但有了禅定,正念任运现前─「行舍」。更进一步「不害」─慈悲心生起、心调柔了。这时候继续修慧─般若波罗蜜─空性的智慧;因为有禅定的摄持,突然之间一念相应─「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把无始的我执跟法执给破坏掉,证入无生法忍。

这就是我们修学十一个心所的次第,这十一个心所的次第,它的总相都不离开皈依三宝;刚开始是外相三宝,然后提升到内心三宝,最后是一念的相应,原来「能皈依的心」跟「所皈依的三宝」是不二──证入了法性。

换句话说,我们如果不是皈依三宝、跟三宝相应,你在外道也能够生起信心、也能够精进、多少有点惭愧,但是都不是「百法」所说的十一个善心所;这十一个心所都必须要跟皈依三宝相应,才能够成为大乘的善心所。这个是我们把十一个善心所,它生起的次第做一个总结。

接着再看心所法的第四类,第十九面:

[四、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

这里的烦恼是指「根本烦恼」。我们看蕅益大师的解释,分成两部分,先解释烦恼的定义,再解释烦恼的差别相貌。先看第一个解释:

『烦躁扰动,恼乱身心,故名烦恼。』

什么是「烦恼」的体性跟业用呢?『烦躁扰动』。就是烦恼出现的时候,不管是贪、瞋、慢,烦恼在我们内心出现,它的体性都是烦躁扰动,不是寂静的状态,不是随顺于涅盘。这样的烦躁扰动,产生什么作用呢?『恼乱身心』。本来我们内心很寂静,结果境界一刺激,贪烦恼、瞋烦恼现前,就把我们寂静的功德破坏了,恼害我们现世的身心,也恼害来生的身心,因为烦恼的活动,使令我们堕到苦恼的法界去得果报。恼害今生的身心,它也恼害我们来世的身心,这是怎么有的呢?就是因为烦躁扰动的境界引生的,故名「烦恼」。

中国禅宗二祖,去见初祖时,对初祖说:「弟子心不安。」初祖就说:「将心来,与汝安!」二祖这时候一回光返照:「觅心了不可得。」初祖说:「与汝安心竟!」我们从这个公案可以了解──「弟子心不安」,为什么我们不学习佛法,心会不安呢?因为这个人怎么样、那件事情怎么样我们会认为不安的原因缘,来自于外境,是外面的人,外面的事让我们心不安。但是我们从初祖的回答:「将心来,与汝安」、「觅心了不可得」、「与汝安心竟」。意思是说,我们内心不安,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烦恼,这时候二祖一回光返照,从粗重的烦恼,观照到内心深处──喔,「觅心了不可得」,在空性当中,那个不安的心不可得,这时候整个烦恼心就停下来了。所以佛法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一切不安的状态,都是由于内心有烦恼的缘故。

《唯识学》有一个名词叫「烦恼障」,是说烦恼的活动能障碍我们修学圣道。因为菩萨的一切功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是在寂静的心境下生起的,不能够跟烦恼相应,烦恼一活动,会障碍六波罗蜜,因为它的体性是违背涅盘──「烦躁扰动,恼乱身心」,由此可知,它的体性能破坏涅盘。

这是解释烦恼的体性跟业用,以下再看烦恼的差别相用。

「一、贪者,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善根,生苦为业。」

六根本烦恼的第一个是「贪」,贪的体性是『于有』,这个有是三界的正报,是我们所贪的境界;或者贪爱自身,或者贪爱他人的色身,都是属于三界的正报。『有具』就是我们正报所依止的环境,房子、或是车子等等资具,这也是我们所贪爱的境界。对于这一切正报、依报,内心出现一种状态,什么状态呢?『染着』。因为这些是我们所欢喜的境界,我们的心已经跟这些境界合在一起了,虽然这个境界已经不出现,但是我们内心经常想起这些境界、我们这念心跟这些境界不可以分开,时时刻刻希望这些境界能再出现,心已经跟这些境界合在一起了,这就是「贪」的体性。

这样有什么过患呢?『能障无贪善根,生苦为业。』如果我们经常思惟、附着在三界的色身、三界的资具,就会把我们过去生,所栽培无贪的善根给破坏掉。你过去生本来修四念处修得很好,今生一放逸、贪烦恼一活动,就把这些善根破坏掉,『生苦为业』,内心很多的苦恼。

如果我们没有学习佛法,世间人的心情就是:从小学、国中、高中一直到大学,读很多书,到社会上工作,干什么呢?就是追求五欲,娶个太太、买个房子、生活美满,我们总认为五欲的快乐,能够使令我们内心安乐。但是我们观察世间的环境,历史的变化,虽然物质一天一天的进步,人类的苦恼却愈来愈厉害,自杀率、犯罪率、离婚率都在提高,所以说『生苦为业』,其实苦恼的本身,不是外境来的。你为什么苦恼呢?因为我的生活环境太简单了,不是!是因为爱烦恼的爱着心,「爱是苦本」,我们的「爱着心」才是痛苦的根源。

在《涅槃经》里,佛陀讲一个故事说:有一个贫穷人向天祷告,祷告了几年之后,突然有一天,天人就到这个贫穷家去敲门,一开门,啊呀,看到一个相貌庄严的女众,穿得非常高贵庄严,贫穷人问说:「你是谁呢?」她说:「我是功德天。」贫穷人说:「妳来我们家干什么呢?」她说:「我到你们家来,可以赐给你种种的幸福、快乐。」这个贫穷人说:「太好了,妳赶快到我家来!」就把功德天供奉在家里。

那么隔没多久,又有一个人来敲门,门一打开,啊呀,一个很丑陋的女子,这个贫穷人问说:「你是谁啊?」她说:「我是黑暗。」「你来这里干什么?」她说:「我来这个地方,我要把你的幸福全破坏掉,带给你种种的痛苦。」这贫穷人说:「我不希望你进来!」黑暗说:「不可以!因为你前面接受的功德天是我姊姊,我是她妹妹,我们两个姊妹从来没有分开过,你一旦接受我姊姊,也一定要接受我。」这个贫穷人一想,我要是得到了功德天、也一定要得到黑暗,那干脆两人都不要,就把她们姊妹统统驱逐出去。这两个姊妹就到另外一家贫穷人,那个贫穷人就接受下来了。

佛陀讲这个故事是说:前面的贫穷人是一个修行人,他知道痛苦的根源,来自于内心的贪烦恼,他能够拒绝五欲的境界,以戒定慧来调伏烦恼。第二个贫穷人收下功德天跟黑暗,是世间愚痴的人,虽然能得到暂时的安乐,却为未来种下很多痛苦的因。意思是说:世间的五欲果报,它是由业力因缘所变现的,我们过去造业的时候,有一定的时间,好比布施也不是经常布施,持戒也不是经常持戒,这个业有一定的势力,当业力一消失,我们果报就要变化了。我们面对五欲的境界的时候,面对眷属、面对房子、财富,已经深深的爱着,我们的心住在这些境界上,当境界被破坏时,我们内心就很痛苦,痛苦是这样来的。

所以说「爱是苦本」,痛苦是因为我们内心的爱着;因为「诸行无常」本来就是诸法的真相,但是我们看不到,染着心住在境界上,境界一变化,就很苦恼。所以说贪烦恼的过患,能令我们生起很多的痛苦,这是贪烦恼的体性跟业用。

『二、瞋着,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瞋善根,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

前面「贪」,所面对的境界是如意的境界;「瞋」烦恼所面对的境界是不如意境界,是三界的一种苦果。也就是我们正报─老病死的苦恼,这个苦是约正报来说的;而正报所依止的外在环境,饥饿、或者是寒冷等等,这些不如意的环境,叫「苦具」。我们对于不如意的依正二报,内心出现了憎恚─「憎恨」跟「愤怒」,这就是「瞋」的体性。当憎恚心一活动,『能障无瞋善根,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我们过去所栽培的慈悲观就被破坏了,引生不安稳,内心躁动,引生身口意种种恶行依止憎恚心都生起了。

「贪烦恼」能引生痛苦,但不一定不安稳,但这个「瞋」烦恼是不安稳的。古德形容:「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是说我们来到佛门以后,又是布施、又是持戒,积聚了很多功德,就像种树一样,今天种一棵、明天种一棵,慢慢慢慢形成树林,但是我们瞋烦恼一活动,就把这些树林全都烧光了,很可惜,它会破坏我们的功德。

在《高僧传》中,讲到南北朝有一位道秀法师。这位法师,他持戒相当严谨,又博学多闻,但是这个人胜负对立心很强,老是跟人家辩论。而他辩论不完全只是为了理解,而是胜负心、瞋恨心重,一定要把对方辩倒为止,是以一种对立心情来跟对方辩论。

有一天,有一位慧懿法师,从外地来这个地方讲经,慧懿法师是一位年轻法师,而道秀法师是一位老和尚。慧懿法师也听说到这地方讲经要注意,这里有一位道秀法师会当众问难、让你出丑。慧懿法师听了以后,特地去拜访道秀法师:「我要来这个地方讲经,我是一个初学者,你老人家高抬贵手,不要在讲座上问难我。」讲完之后,慧懿法师就回去了。

过几天开始开讲,大家听得法喜充满,结束的时候道秀法师还是站起来,提出很多问题来问难,他的口气完全不是为了求解,就是想把对方给驳倒,一种胜负对立心。但是他的问题刚好是慧懿法师最熟悉的,慧懿法师马上就回答出来,胜负很快就出现了,慧懿法师把对方给驳倒了。

道秀法师本来是要问难的,结果反被对方驳倒,就起瞋恨心,恼羞成怒,当众带着他几个徒弟离开,就往森林走回去。走到一棵大树下,他心中的火(瞋是心中火),烧得很厉害,他叫他的徒弟:「你们赶快爬到树上去,我快要变成一条蛇了!」徒弟听到马上爬到树上去,道秀法师心中瞋心一起,他的脚就开始变成蛇的尾巴,慢慢慢慢变成蛇的身体,最后只剩下一个人头;那个人头往树上一撞,把人头撞破,变现出一条大蟒蛇出来,两个眼睛目光如炬,之后丛林里面几百条小蛇出来迎接牠,东看看、西看看,就爬进蛇洞里面去了。

《高僧传》上说:你看一生的修持,持戒精进、博学多闻,所有的资粮换成三恶道的蛇身。我们布施、持戒本来是要成就尊贵身,结果为什么得到蛇身呢?「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因为瞋烦恼一活动,把功德全破坏掉。所以在六波罗蜜当中,你行布施之后还要持戒,持戒以之后还要忍辱。

宗喀巴大师说:忍辱就像一个大仓库,能够把布施跟持戒的功德保存不失。因为瞋心一动、经常发脾气,功德都被破坏掉,就像一个人有珍宝,赚了很多钱没有用仓库锁起来,就常常被贼偷走,所以「忍波罗蜜」很重要啊!

「瞋心」的杀伤力,我们看经典分析超过于贪烦恼;尤其是菩萨戒,对于慈悲心、菩提心善根的要求很高。贪烦恼的活动,还不会破坏我们慈悲心跟菩提心,但是瞋心一活动,就会把我们无始劫来,辛辛苦苦打坐思惟所栽培的慈悲破坏掉,所以「瞋心」在大乘里面呵责的很严重。这是我们应该要了解的过患:『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瞋烦恼一活动,种种躁动恶行就会发动出来,这是讲到「瞋」的体性跟业用。

『三、慢者,恃己所长,于他有情,心生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

对于「慢」,凡夫总认为我们的生命体、五蕴身心中有一个「我」,是「我」来受用我的身心世界──我来造业、我来得果报。要是「我」没有资粮,比较不会起慢,问题是『恃己所长』,当「我」累积了一点功德、造了一点善业的时候,由善业感得庄严、财富、眷属,这个时候『于他有情,高举为性』,就会以自我为中心,夹带这些功德把这个「我」给提高啊呀,你们这些人,没有一个比得上我,心生高举。

经论上说,舍利弗有一个在家弟子非常虔诚,社会地位很高,是一位很有名气的医生,有时候坐着大象,在路上遇到舍利弗托钵,也会马上从大象下来,在大众当中至诚向舍利弗顶礼。行医时间久了、老了之后死掉,就生到忉利天去。有一天舍利弗尊者打坐时想到:这个弟子到哪里去了?很久没见到。一入定观察,生到忉利天去了。舍利弗有神通就到忉利天去看他。这时候他是一个天王,有很多眷属围绕在身边,这些眷属唱歌、跳舞很快乐,徒弟看到师父来,是斜着眼睛看的,连正眼都不看一眼,也不站起来,舍利弗看了以后,只有默然离开。一般人喜欢生天,但是得到天的果报──正报庄严、依报庄严,心就高举了,看到他师父来,是用斜眼看的,这就是「慢」。

就是我们以自我去创造一些善业,由善业感得可乐果报,这时候自然就会把「我」提高了。这样有什么过患呢?『能障不慢,生苦为业』,会引生很多的苦恼,为什么?「我慢山高,法水不入。」因为「慢」就像一座尖峭的高山,对我们有帮助的劝谏法语,我们一概不能接受,就像那山上的水都流掉一样。我们是凡夫众生,身口意哪没有过患呢?别人劝谏你、你又听不下去,这个过患就会慢慢慢慢的累积,总有一天会因为这些罪业而受诸苦恼,生苦为业。

好比我们的僧团,在大众当中,有些人身口出现小小的罪业,很多人会告诉他:「某某人这件事不要做、那件事也不要做」有很多人帮助他观照身口意、帮他把恶法除掉。有些人恶法一出现,没有人敢讲他,他的恶法从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一直相续下去,到毕业为止、到老为止,三十年后看到他,还是过去的老样子,身口意的罪业,还在继续活动。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心生高举为性』,你不受劝谏,人家就不讲你了,是谁吃亏呢?是自己吃亏!因为我们得不到别人的劝谏、看不到自己的过失,这些过失在身口意相续的出现,会给我们带来苦恼,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已,使令我们在道业上很难进步,所以我们谦卑一点,古人说:「谦受益,满招损」,谦卑一点,才能受善知识的教化,同参道友会劝谏你、老师也会指导你,有很多镜子帮你看清自己,身口意有过失,很快就能够修正过来。所以这个「慢」是修行的一大障碍,这是慢心所。大家有没有问题?

问:

答:不安稳就是说,我个人的经验,比如说我们有时候做定课,拜佛、止静。止静或者半个小时,或者四十五分钟,这个时候内心是很安稳的。内心安住佛号,心与所缘,专一安住,心与所缘,相续安住。这个佛号是大功德的境界,我们经常皈依佛,内心就会有少分的寂静。但是我们也不是一直打坐,有时候会处理一些事情发脾气,发脾气以后回到佛堂打坐,就坐不下去了。就是前面那个安稳的状态不在了,很奇怪昨天坐的时候佛号现前,到三十句佛号的时候心就安定下来了,现在已经念了三十分钟心还是波动,就是前面那个嗔心的等流一直在干扰你。所以嗔心的力量很大,它的体性就是不安稳,让你的心经常保持躁动状态。就是你想静下来静不下来。

我们可以自己体会,你发了脾气以后,再去打坐你坐不下去了,不管是身体、不管是内心都不安稳,身心都不安稳。所以要修习止观的人不能跟太恶的人住一起,他经常触恼你你就坐不下去,打坐的人大家要和合,这样的环境就容易修行,一个环境里如果你也触恼我,我也触恼你,你也不安稳我也不安稳,大家都没有道业了。所以刚开始修行为什么要来到僧团,就是避免这种不安稳的状态出现,就是「嗔」它会带给我们不安稳、躁动。

贪烦恼活动的时候还不会不安稳,但是嗔就会,慢也不会,慢的烦恼是最微细的。你看色界、无色界的天人,他高深的禅定,那一念明静不动的心其实慢心都还在活动。高举,他那个禅定心当中思惟,你们这些欲界的众生实在苦恼,他看不起欲界众生。得到禅定人我慢心很重,看谁都看不起,释提桓因都要对他恭敬,他是初禅的境界。慢心所的活动非常微细,贪嗔慢当中嗔烦恼最粗重,第二个才是贪烦恼,慢心所非常微细。

慢心所只有修无我观才能对治,贪烦恼可以修不净观、无常观可以破坏,嗔烦恼修慈悲观,观察:哎呀,人家对我一点触恼,没关系嘛,为什么呢?观功念恩,这些众生无量劫都是我的母亲,她过去对我有很多恩惠嘛,我看在她过去对我有恩惠的份上,我应该原谅她,为什么呢?她是我过去的母亲,如母有情,那么我们去观察众生对我们的恩惠,就会对众生包容,起慈悲心。

但是这个慢心的对治,因为他是因为我,主要是我而起的,所以这个慢,就是修无我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不可得,这个时候那个高举的相貌就消失掉了,内心那个高山啊就崩溃了,变成平地,这跟平等法性、无诤三昧相应,所以这个外道要不修习无我观修习禅定,那个慢、内心的高山是很高的。你看那个外道,不要说我们这些凡夫的境界,讲他听不进去,佛陀讲他都听不进去,这个慢心是这种境界。那么这个是讲到这个贪嗔慢。

问:

答:有跟有具:一个是有一个是有具,有跟有具是两个东西,一个是正报一个是依报。不过有跟有具是依着如意的境界,苦跟苦具是不如意的境界,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更新于:2023-12-28 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