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无常的一次观察修

2020-02-26 如理思维

我觉得,“无常”就是相对于凡夫总期待的“恒常不变”而言的。

比如,我家有个小侄女,我特别特别喜欢她。从她说第一句话,迈第一步,长第一颗牙,我都会惊喜万分。有一天,我妹妹给我发视频,视频里,这孩子站起来大声对着我喊:姨姨,我长高高了,你看!然后举起手,头抬得高高的……我开心,又有一点莫名的难过。有一天我送她去幼儿园,她不再哭闹,不再喊着“姨姨不要走,不要走”。我觉得欣慰,但那种难过的情绪又冒了出来。我想,应该是我害怕她长大吧。我有一种期待,期望她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小孩,依赖我,爱我。

上一课学习到认知模式决定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孩子的世界很小也很单纯。在她的世界里,月亮会跟着她走,小草小花会疼,云朵也许是甜甜的,老鼠也能成为好朋友。我害怕她长大,因为我期待她永远这样单纯,她的世界永远那么美好。

这种想法基于我有一种设定:长大就意味着改变。为了适应这个世界,小孩子都会变成大人,变成世故圆滑、令人讨厌的模样。

这就是我的“所执”。

进一步分析,我有这样的设定,是因为我认为从小到大的小伙伴,包括我自己,都变成这样了。就拿交流来说,话说一半欲言又止,总要去猜测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角色社会化”好像是长大所必须经历的步骤。

但这种想法,这种解释,只是我自己的“想当然”,是我带着情绪,带着自己的偏执得出的结论。

上一课学完后,我认真反思了很多。我真的觉得自己的问题就是,我太偏执,想得太多。也许是学业的压力,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让我觉得成年人的世界好难。所以我总想回到小时候,过那种无忧无虑的日子。我害怕小侄女长大,其实是害怕她承担成人世界的压力。

我的童年其实并不是无忧无虑的。小时候家里穷,揭不开锅,屋里漏雨,交不起学费,这是物质层面的。父母大打出手,家里砸得稀巴烂,更是常有的事。但好在我有个妹妹,我们相互鼓励,相互依偎。所以我回忆起童年的时候,脑海里都是妹妹甜甜的笑容,让我觉得童年撒播了阳光。

也许是受父母影响,妹妹十六岁就辍学去了外省打工,开始给家里钱,并给我钱。然后我从高中到大学、到现在,顺顺利利,做着一切我想做的事。我人离家越远,心好像也离家人越远。有一次妹妹跟我说:“姐姐,我觉得你现在好像变了。小的时候你的世界里只有我,只对我好。”

刹那间我惊觉。是呀,我已经变得太多了。

提到这些经历,是对自己的一次深刻剖析,因为我真的是一个最不能接纳无常的人。因为在以前,于我而言,无常就意味着改变,而我觉得改变都是不好的。

只要有改变,对敏感的我都会造成影响。所以,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大学毕业,每一次的分别,我都是最最不舍的那个;朋友婚礼上,我也一定是哭得最凶的,更不要说父母离异、亲人去世这样的变故了。

我的诸多烦恼,诸多痛苦,都来源于我的那些想当然的设定,来源于我的偏执。期待一切如旧,期待恒常不变。

现在我的想法产生了改变。谁说长大就意味着失去纯真?谁说分离就一定是痛苦?难道结婚就一定意味着陷入围城?难道离婚就一定是凄惨悲剧?

还是那句话,“我们的认识模式,决定了我们看到的世界。”

放下我执,接纳无常。我们的心,决定了我们的世界;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心的本质就是世界的本质。

健康会失去,智慧不会失去;家庭会失去,爱心不会失去;生命会失去,爱心不会失去。

世事无常,愿我们保持慈悲。

更新于:2020-02-26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