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4 其他文章
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这三者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
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点过失都没有的人,世间上是找不到的。对于别人的缺点,就算有些地方看不惯,也不要随便说出去。尤其是别人的隐私,千万不要到处散播。
《格言联璧》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伦人非。”弘一大师也曾说:“吾每日思己之过都来不及,哪里还有世间批评他人是非?”
可现在有些人不是这样,他们特别喜欢说是道非,稍微看到一点、听到一点,就赶紧添枝加叶地传播。甚至骂人的时候,故意揭露一些隐私,把别人伤得体无完肤。这是非常不厚道的行为。
古人言:“骂人不揭短。”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人都要学会留口德,管好自己的舌头。
“舌头是善恶之源。当它好的时候,没有比它再好的了;当它坏的时候,没有比它更坏的了。”
当然,语言的善恶关键在于心,心里怎么想的,口中才会怎么说。所以,要想管住舌头,首先应培养自己的德行。
《菜根谭》云:“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这三者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
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也讲:“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这是古人的处世之道,我们应当引以为鉴。
现在很多人一提到别人的过失,便兴致勃勃、积极发言,甚至添油加醋、颠倒黑白,然后谣言一传十、十传百,如此对别人的伤害极大。
其实,宣扬别人的恶行,也等于自己作恶。过多评论他人、说人是非,不但有损自己德行,也会因此与人结下怨仇,祸延及身。
所以,一个德行好的人,听到是非后会闭口不言,不妄加评论,更不会到处传扬。印度哲学家白德巴也说:“能管住自己的舌头,是最好的美德。”
静波法师:君子不会犯第二次过失
净土法门法师:根本就不能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上
黄柏霖:强夺他人财产,因果巧报丢功名
虚云法师:持戒的功德和犯戒的过失_持戒的功德与犯戒的过失
很温暖的故事:成全他人的圆满
“赞叹他人”你学会了吗?
审视自己,远胜于抱怨他人
严耀中:他人在先——儒、佛两家共同的人文情怀
借由外表来判断他人是有损无益
放生文库:放生是为他人的生命负责任
亲戚贪夺他人钱财建洋房,结果却苦了自己
弟子见到上师的过失时,怎么办?
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包容缺点
透过无分别智远离五种过失
如何获得他人的尊重?家庭故事、职场话题揭分晓
佛教故事:觊觎他人妻子的愚蠢国王
犯盗戒的过失跟持盗戒的功德
四空定的过失
要平息愤怒,必须舍去对他人的怀恨
以此过失,感得处胎六年的冥暗之苦
大妄语的过失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幸福不应伤害他人
犯哪些过失,会减损福报和寿命?
助念他人,启示自己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学会感染他人
可以败给他人,但要战胜自己
修行中的三种错乱过失
为人助念,即是成就他人作佛,功德难思
喝酒有种种过失,是故应当不饮
不淫戒的功德与淫欲的过失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知错就改的人没有过失
达真堪布:与他人交谈时,应该注意什么?
莫让你的言行,使他人退转道心!
懂得体贴他人的窘境
索达吉堪布:解释佛经观点时解释错了,过失大不大?
达真堪布:发现别人的过失怎么办?
达真堪布:可以强迫他人和我一起学佛修行吗?
达真堪布:同修之间如果发现对方有过失,应该指出吗?
达真堪布:可以强迫他人一起学佛修行吗?
达真堪布: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达真堪布:失言有什么过失?
达真堪布:如果发现同修有过失,应该指出吗?
索达吉堪布:在我帮助这个人的过程中,他伤害了别的人,我有过失吗
无论凡圣都应该发菩提心,都应慈悲助益他人
索达吉堪布:卖佛像、佛经、佛塔的过失极为严重
佛陀教你不生气:尊重他人
索达吉堪布:假如修安忍,会不会沦为他人眼中的受气包?
佛陀教你不生气:倾听他人
做人的佛法:不见他人过
索达吉堪布:佛弟子平常与他人交谈时应注意什么?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记住他人的好,用一颗感恩的心生活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别轻易揣测他人的用意
波斯匿王迷恋他人妻子
达真堪布: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祈竹仁波切:我信佛却常令朋友及他人评谤,应怎么办?
阿罗汉都还有习气,学会不要指责他人
达真堪布:怎样避免毁坏佛像、佛经、佛塔的过失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宽恕他人就是给他新的机会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以坦然的心看待他人的品评
寂静法师:发展自己时如何不伤害他人
佛教故事:佛学故事:善念使厉鬼变成菩萨!拯救了自己也解脱了他人!
生西法师答:躺着阅读佛经有没有过失?
生西法师:当面指出别人的错误属于说他人过失吗?
受到他人尊敬赞叹是因为他的默默奉献无私利众
达真堪布:接受他人的帮助或是布施,也是在消耗福报吗?
生活中应如何面对他人的热嘲冷讽和不公平待遇?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十 言行不一,指导他人为表面
地藏菩萨感应录:过失漏财暗叫苦,洋客突来迎善缘
达真堪布:自己发心清净别人起烦恼,有过失吗?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宽容看待他人
不必思索他人言语,只须培养自己的忍辱力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三十九节 见他人涂舍
过度攀缘的过失与不故瞋、不说四众过
轻视他人造口业 一句戏言堕五百世猴身
修行要在细微处反思,说的多做不到是“数他人珍宝”,危险
阿姜查:不慎杀了蚊虫是否有过失
虚云老和尚:犯淫戒的过失
济群法师:是否不该计较他人的伤害
济群法师:怎样才能对他人生起同情心
济群法师:如何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不为难自己?
关怀动物而吃素的插画家 作品促进他人思考
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之六:自己念佛 他人免难
饮酒的三十六过失
素食者如何做到不说教,又能积极影响他人?
不要说别人过失,一切错误都归自己
赞叹他人也是在净化自己的心
如何有智慧的利益他人?
获取他人对自己的善待
本欲赠与他人之物,因他人不需要而拿回,亦得偷罪!
击败他人千次,不如击败自己一次
世话、戏论、愦闹的二十种过失
你不必羡慕他人
为什么原谅他人过失是善法
乐于睡眠的二十种过失
学佛人的十八项过失
贬损你的不是他人,是嫉妒
感谢指出我们过失的人
长老莎伽陀误喝酒----喝酒的种种过失
宁可我被骗 不能再骗他人
心住在外境的二个过失
心经
金刚经
大悲咒
楞严经
法华经
药师经
华严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长阿含经
地藏经
普门品
净界法师
其他文章
佛教故事:做人的佛法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
慧律法师
新闻资讯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