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2023-11-29 净界法师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在以下的经文当中,佛陀都是用问答的方式,等于是自问自答。因为这个净土妙门不可思议,说实在的,是没有人能够问,所以佛陀只好自己提出问,也自己回答。佛陀就招呼了舍利弗说,这个彼土,这个西方净土,是什么样的因缘,才有资格来安立作这个极乐的名称呢?

如果大家有读过大乘经典,对于佛陀两大功德(第一个是法身的功德,第二个是净土的功德,法身是正报,净土是依报),不管是佛陀的法身还是净土,只要它安立一个名号,这个名号就是诠释一个真实的功德。我们讲南无普光佛、南无普明佛、南无普净佛一个佛陀安立一个名号,没有真实功德是不能安立这个名号的。这跟我们凡夫是不同的。

你说你的法号听起来很庄严,你的法号叫作什么什么,有些在家居士叫长寿,其实他不见得长寿,是不是?你的名字叫富贵,你也不见得是有福报。这个往往都是师长对你的期望,你的名号不能代表你真实的功德。但是佛菩萨不是这样子,他敢安立这个名称,这个名称是名以召德,他没有这个真实功德,是不能安立这个名称的。

所以这个地方释迦牟尼佛就问,说在这么多的无量的佛土当中,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国土有资格安立作极乐呢?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了,这个地方有什么样的真实内涵?佛陀问舍利弗这个问题,当然舍利弗没办法回答,佛陀只好自己回答。我们看第八面。

回答所谓的极乐这个问题,佛陀是从两方面,第一个是约能受用的众生,第二个是约所受用的国土。比如说我们现在想要到一个道场,我们要到义德寺。诸位到义德寺来结夏安居,你要先打听一下,义德寺的所受用的国土怎么样:它大殿怎么样、寮房怎么样、斋堂怎么样?它的依报国土怎么样?第二个,住在义德寺的住众,他的身心状态怎么样?他是苦苦恼恼还是很安乐?这个是很正常的嘛,对不对?我们介绍一个国土,一定是能受用的众生、所受用的国土,这是一个人的常情。释迦牟尼佛就根据这样的一个想法,先介绍能受用的众生。

我们看经文。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这个国土之所以有这样的能力,能够安立作极乐,因为这里面的往生的众生,他的五蕴身心状态有一个特点,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在他一期生命当中,没有痛苦的感受,而有种种的清净安乐的感受。这个是它安立极乐的第一个理由。

关于这个理由,我们看蕅益大师的解释,为什么它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我们看附表第三,就是《补充讲表》的第三面,释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蕅益大师解释经文,习惯性都是用对比的方式。我们看第一段。

娑婆苦乐杂。其实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乐是坏苦,不久住故;非苦非乐是行苦,性迁流故。

我们先讲我们住在娑婆世界的众生的身心状态。从表面上来看,我们的生命是有苦受跟乐受。在娑婆世界你很难十全十美,你有这一部分如意安乐的果报,你就有另外一分不如意。你看,福报很大,你身体就不好;你身体很健康,你就是为了衣食而奔忙。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叫业报身,是业力所招感的身心。

如果我们今天反省一下,就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在造业的时候,你一天不是全部造善业。哪有一个人白天到晚上全部造善业的?你可能大部分造善业,偶尔会起一些恶念,所以我们一般人是造了善业,也造了恶业。这个善恶业夹杂在阿赖耶识当中,所以你得果报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出来了,有一些果报让你如意,有些果报让你就不如意了。这个很正常。甚至于我们可以说,娑婆世界应该是苦多乐少。我们在过去没有学佛的时候,造的罪业是多,偶尔造造善业,所以苦乐相杂。

但是,依据这样子的苦乐相杂的果报,这样认识身心世界是很粗浅的。如果是从本质上来看,其实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你不如意的果报是痛苦、短命、多病、贫穷等等,这个让我们感到一种逼迫,一种不称心如意,这个容易理解。乐是坏苦,不久住故。这个地方,很多人,包括修行人很难参透。说我过去造了善业,富贵从布施中来,尊贵从持戒中来,庄严从忍辱中来!你得到这个富贵、庄严的果报,你应该感到满意吧?不对!其实这个快乐的感受本身是苦。为什么?因为它有无常败坏的危机。你得到这个安乐的果报,你心中有一种不安全感在里面,你不知道它随时会破坏。

比如说你一个房子盖得很漂亮,但这个房子盖在地震带,说不定你哪一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就发现房子被破坏了。所以,我们凡夫对果报体是有所执着,心有所住。你对快乐的果报已经产生了习惯性的执着,等到失掉的时候你就很痛苦。所以说,快乐的果报,因为它有一种不安稳性,所以这个就是苦。这个诸位要参透。

第三,非苦非乐是行苦,性迁流故。你说我也没有什么快乐,也没有什么痛苦,安住在一个平等的舍受,其实这个也是苦。为什么?因为它这种流动性,相对涅槃来说也是一种不寂静的痛苦。这个很微细的。

总而言之,娑婆世界,如果从本质上来说,完全是痛苦的,没有快乐的感受。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道证法师:心心回向:善根回向西方极乐,还是回向六道苦海 道证法师:心心回向:善根回向西方极乐,还是回向六道苦海

索达吉堪布:佛看众生都是佛,魔看众生都是魔 索达吉堪布:佛看众生都是佛,魔看众生都是魔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极乐之光:四如意足(四神足) 极乐之光:四如意足(四神足)

极乐之光:佛法应知:经.律.论 极乐之光:佛法应知:经.律.论

药师佛大慈悲摄受怨念众生 药师佛大慈悲摄受怨念众生

印祖故事:促妙真继任住持,示微疾回归极乐 印祖故事:促妙真继任住持,示微疾回归极乐

聋哑人念佛,火车撞摔竟无碍;真诚忏悔一心念佛,求生极乐二 聋哑人念佛,火车撞摔竟无碍;真诚忏悔一心念佛,求生极乐二

“煮熟的饭能变为生米吗?”禅师妙喻说佛与众生 “煮熟的饭能变为生米吗?”禅师妙喻说佛与众生

放生问答:中药用动物众生算不算杀生? 放生问答:中药用动物众生算不算杀生?

大孝王锡璠居士是这样助念送母亲往生极乐的--学佛网 大孝王锡璠居士是这样助念送母亲往生极乐的--学佛网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发?这三愿的异同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发?这三愿的异同如何理解?

放生心得:每一个众生最珍贵的是自己的生命 放生心得:每一个众生最珍贵的是自己的生命

放生:慈怀悯众生,大勇太子舍身饲虎 放生:慈怀悯众生,大勇太子舍身饲虎

慈满中秋温暖福利院,孺尊圣僧率佛弟子探访关爱智障残疾众生 慈满中秋温暖福利院,孺尊圣僧率佛弟子探访关爱智障残疾众生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31)怎样才能做到众生平等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31)怎样才能做到众生平等

地藏菩萨能灭众生一切重罪 地藏菩萨能灭众生一切重罪

反思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众生 反思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众生

韦提希夫人替末法众生请法 韦提希夫人替末法众生请法

为什么要移民到极乐净土 为什么要移民到极乐净土

吃肉就是度这些众生,这种说法对吗 吃肉就是度这些众生,这种说法对吗

第38集 佛教说众生平等,佛与众生有无差别?(下) 第38集 佛教说众生平等,佛与众生有无差别?(下)

第37集 佛教说众生平等,佛与众生有无差别?(上) 第37集 佛教说众生平等,佛与众生有无差别?(上)

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寺院每次过堂,为何要给众生出食 寺院每次过堂,为何要给众生出食

菩萨化身淫女度众生 菩萨化身淫女度众生

回向给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利益 回向给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利益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花季在极乐绽放——肺癌少女往生故事 花季在极乐绽放——肺癌少女往生故事

判断众生是否往生,唯一标准是头顶热吗 判断众生是否往生,唯一标准是头顶热吗

这样做,不但使自己不造恶因,也救拔三恶道众生 这样做,不但使自己不造恶因,也救拔三恶道众生

现阶段你还无法度仙界冥界的众生 现阶段你还无法度仙界冥界的众生

真能这样做,决定可生西方极乐 真能这样做,决定可生西方极乐

面对很多的众生,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面对很多的众生,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腊八节,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佛光普照,众生安康! 腊八节,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佛光普照,众生安康!

畜生道众生能直接超度往生净土吗 畜生道众生能直接超度往生净土吗

病是众生之良药 病是众生之良药

往生到极乐后的正报身心相貌 往生到极乐后的正报身心相貌

我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是我心中之佛 我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是我心中之佛

虚云法师开示录-众生与佛的差别 虚云法师开示录-众生与佛的差别

虚云法师开示录-众生的习气 虚云法师开示录-众生的习气

佛度众生喻 佛度众生喻

莲师像,对佛法和众生都有着不可思议的利益 莲师像,对佛法和众生都有着不可思议的利益

宽运法师:善调众生 以身说法 宽运法师:善调众生 以身说法

念念为众生,事事皆佛法 念念为众生,事事皆佛法

佛知佛见无他,众生现前一念心性而已 佛知佛见无他,众生现前一念心性而已

极乐莲华的状态,是当下心理状态的折射 极乐莲华的状态,是当下心理状态的折射

极乐众生如何做到同时去多处佛那里供养 极乐众生如何做到同时去多处佛那里供养

药王菩萨以良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 药王菩萨以良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