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徒劳行--十九:若做利乐有情事,非由菩提心起为徒劳也

2023-08-31 学佛常识

修行 人为利乐有情事,大凡是由两种心生起,一种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一种是菩提心。

盖四无量心乃菩提心之基石,因此它们是一种先与后的承启关系,似乎没有绝对的界限,但有断我和执我的不同。从善益上讲,大致上可以说是一致的。

它们又各自有两类:自觉和非自觉。

谓自觉者,指由内心油然而生、不须借助某事某物的相关关系而迫使或促使自己为此利乐有情事,它是一种极其自然的、无需理会任何图报,就能做出的利他事;

非自觉者,它是由于某种牵涉到自己的要害、或是由他人、法纪等对自己的要挟、作用,故而引发的为利乐有情事,此类之事的起念即非自然、纯净。

比如说,社会要求的公众道德,对他人彬彬有礼、不打骂他人等,这也是一种利乐有情的形式。若人人因为顾忌此道德的原则性,害怕触犯而引起众矢之的,因而不得不遵守此道德要求,实际上也就是做利他事了,那么此种利乐有情事之所为就非由自觉而生,而是出于社会公德、法律等对自己的约束,所以它是隶属于非自觉类。

至于自觉类,其颇似世间之人常说的:天生就是如此。它是由多生累劫的善业因缘而致,为利他事时全然不会考虑个人得失,认为帮助他人是自己应尽的本份,而无其他心态存念。

除了此种利乐有情行为的出发点之外,还有一种非应由修行人所守持的观念,这种观念就是:利乐有情是出自于情非得已。关于这个问题,已于前文有所阐述,于此不再冗复。

简言之:其主旨即是因为此等修行人的心态极不纯净,将佛法当作是一种羁绊,把因果当作是逼不得已而需履行的承诺。

他们会由于法轨律仪、而勉强守持对他人的慈悲喜舍之利他行,但往往是极其有限的,有时就只是纯粹出于对自己有所进益的情况下而为的利乐有情事了。还有诸于心不甘情不愿而有所为等,就不一一举示了。

总之来讲,一个真正欲寻求了生脱死的人,就会自觉地去履行法规,内心极其纯净地去帮助其他众生,让其他有情摆脱苦难,以菩提心之驱使带动利乐有情;

而不会心中尚存芥蒂,还有什么疙疙瘩瘩,为自己不去增益他众而寻找理由或借口,或是以不健康的心态、不纯净的初衷去帮助利乐有情。

而菩提心生发的利乐有情,是无相之境所生,做了就做了,毫不为处境所迁,完全出自应该和自然,这就在于与四无量心的不同之处了。

是故无菩提心而利乐有情,是为徒劳之行也。

声明:这是阿王诺布帕母《子必依论》里面的一段,为了避免断章取义,如果要学习完整义理,请看完整经书。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圆瑛法师: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十九) 圆瑛法师: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十九)

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 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

仁清法师:戒律清净菩提心就能坚固起来 仁清法师:戒律清净菩提心就能坚固起来

候车厅遇“高人”辩佛理,方知自己修了 20 年徒劳行 候车厅遇“高人”辩佛理,方知自己修了 20 年徒劳行

四种恶法能够令菩萨忘失菩提心 四种恶法能够令菩萨忘失菩提心

从厌离心启发菩提心 从厌离心启发菩提心

发起菩提心的两个因缘 发起菩提心的两个因缘

第104集 喇嘛教密宗的外道“菩提心” 陈正源老师 第104集 喇嘛教密宗的外道“菩提心” 陈正源老师

菩萨一发菩提心顿断五欲 菩萨一发菩提心顿断五欲

发菩提心与求生净土有互相增上作用 发菩提心与求生净土有互相增上作用

念佛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念佛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为什么你发了菩提心会退转呢 为什么你发了菩提心会退转呢

念佛求往生如何发菩提心 念佛求往生如何发菩提心

梦参老和尚:生病的时如何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积德修行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 发菩提心:积德修行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

达真堪布:佛法里讲的慈悲心结果都是菩提心 达真堪布:佛法里讲的慈悲心结果都是菩提心

接受“菩提心”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接受“菩提心”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空行法教》莲师所传下的实修口决。|| 菩提心(上) 《空行法教》莲师所传下的实修口决。|| 菩提心(上)

菩提心师兄:关于一门深入,关于超度回向 菩提心师兄:关于一门深入,关于超度回向

菩提心师兄:关于打坐,再谈机在目 菩提心师兄:关于打坐,再谈机在目

纯智法师: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358-360) 纯智法师: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358-360)

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九、毁谤恶报 如影随形 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九、毁谤恶报 如影随形

达真堪布:发出菩提心之后,所想和所做的是不是就没有善恶分别了? 达真堪布:发出菩提心之后,所想和所做的是不是就没有善恶分别了?

达真堪布:先消业还是先发菩提心? 达真堪布:先消业还是先发菩提心?

二十徒劳行--十四:若不慕觉道,修精进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十四:若不慕觉道,修精进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十三:若常沉掉,修禅定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十三:若常沉掉,修禅定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十五:不除嫉妒及五毒,修般若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十五:不除嫉妒及五毒,修般若徒劳也

达真堪布:发菩提心的要点是什么? 达真堪布:发菩提心的要点是什么?

二十徒劳行--二十:看书闻法未懂义理、不能施行,为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二十:看书闻法未懂义理、不能施行,为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十六:若修大乘教法,无大悲心为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十六:若修大乘教法,无大悲心为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之--十八:若不实行,受口诀为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之--十八:若不实行,受口诀为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之--十七:若不知自性,修定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之--十七:若不知自性,修定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一至二十总汇 二十徒劳行一至二十总汇

索达吉堪布:发了菩提心之后,如何能长期护持呢? 索达吉堪布:发了菩提心之后,如何能长期护持呢?

达真堪布:学传统文化是不是也能修菩提心? 达真堪布:学传统文化是不是也能修菩提心?

索达吉堪布:发菩提心时,怎样提高心力和能力? 索达吉堪布:发菩提心时,怎样提高心力和能力?

历经生死劫方识人间苦,痛悟“自他交换菩提心” 历经生死劫方识人间苦,痛悟“自他交换菩提心”

念佛法门如此殊胜1:佛号功德福报无量,超出能发菩提心 念佛法门如此殊胜1:佛号功德福报无量,超出能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有三个层次 发菩提心有三个层次

《华严经》中佛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谓魔业。” 《华严经》中佛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谓魔业。”

真正发菩提心与密宗的假发菩提心 真正发菩提心与密宗的假发菩提心

黄念祖老居士: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

发菩提心的因缘 发菩提心的因缘

请教各位大德,请教教我,怎样修菩提心? 请教各位大德,请教教我,怎样修菩提心?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

众生云何发菩提心(三) 众生云何发菩提心(三)

众生云何发菩提心(一) 众生云何发菩提心(一)

发菩提心主要就是发四宏誓愿 发菩提心主要就是发四宏誓愿

劝请发大乘菩提心 劝请发大乘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