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习的道理

2024-08-01 佛法初识

为何能熏的心一定是识阴?特别是指意识心,因为识阴的六识特性,能别别了知各自相应的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境界,所以称为识。识就是了知、了别的意思,而识阴的了别性专门在六尘上运作,所以这个识阴的识,就是专门针对六尘而了别的。

譬如在《增壹阿含经》卷28中说:

【尔时世尊与数千万众前后围遶而为说法,说五盛阴苦,云何为五?所谓色、痛、想、行、识。云何为色阴?所谓此四大身,是四大所造色,是谓名为色阴也。彼云何名为识阴?所谓眼耳鼻口身意,此名识阴。】(《增壹阿含经》卷28)

这里所说的识阴共有六个识,因为色阴中只说了五色根,而六根中的心根(也就是意根),是识阴出生所依赖的助缘,并未含摄在识阴中,所以此处所说的识阴正是六识心。识阴六个识能熏习诸法,当然是能熏的心,但是因为意根有普遍计度而执着的心性,而意识不可能独立于意根之外作任何熏习,只能在意根的掌控下作,所以能熏的心,当然是识阴六识与第七识意根。

又譬如《杂阿含经》卷2 佛对识阴的开示说:

【别知相是识受阴。何所识?识色,识声、香、味、触、法,是故名识受阴。】(《杂阿含经》卷2)

这时也是将各各领受及了别六尘的六识定义为识阴,称为识受阴。所以识阴一定是能熏习的心,这是因为识阴有面对六尘各别加以了知、识别的功能,才能经由各别的了知而生起憎厌或好乐的心行,经历了憎厌或好乐的心行后,在心行结束之前都没有反悔变异,于是就熏习到入胎识中;明天的识阴生起之后,对同一法的憎厌或好乐就会比熏习以前的种子更强,这就是熏习的道理。若是没有一个能被熏习的心来持受所熏习的种子,而是由能熏习的识阴六识自己来持种的话,那么识阴在晚上睡熟断灭之后,所熏习的种子就会全部丧失不在了,第二天早上醒来以后,就完全不知道昨天所熏习的善恶法或无记法;那么所有人每天睡醒后,都会将如同初生婴儿一般的无智,这是因为会断灭的心,不可能受持熏习得来的种子,因为断灭之后就无法持种了,必须另有一个从来不断灭、不间断的坚固心常住无间,才能执持熏习所得的一切种子。所以入胎识就是被熏习的持种者,当熏习完成之后种子存在了,能熏习的识阴六识心在种子流注现行时,就会越来越趣向某一个方向:熏习善法的人,识阴六识越来越善良;熏习恶法的人,识阴六识越来越恶劣;熏习解脱道的人,识阴六识越来越没有我执;熏习佛菩提道的人,识阴六识越来越有智慧,这就是熏习的道理。

为什么被熏习的心是第八识如来藏呢?因为第八识心体的自性是无记性的,祂离六尘中的见闻觉知,所以永远不与一切受相应,没有苦乐受,当然不会生起贪厌简择的心行,祂必定是不具有六尘中的了知性,不受苦乐受,所以对一切果报都没有利害关系,不会作决定,不会思量诸法利害而有所决定,从来不作主,没有善恶性可说,才有可能成为被熏习的心及执行业报的心。因为有如此的心性,才能不加简择地收容一切善、恶业及无记业的种子,才能不作利害思量,忠实地执行因果律,这才是能够被熏习的所熏心。所熏习的心必定是常住心,心体永远坚固不坏,才有可能将所熏习的一切种子永远收藏而不散坏,这个心当然就是四阿含所说的如、本际、实际,识、我、如来藏。

更新于:1个月前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为什么会穷?为什么寿命短?丨因果报应的道理 为什么会穷?为什么寿命短?丨因果报应的道理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之后明白一点道理,这不是吓人、是骗人的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之后明白一点道理,这不是吓人、是骗人的

星云大师: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星云大师: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这些道理让你收益良多 这些道理让你收益良多

从教育孩子中领悟到的 佛教 修行道理 从教育孩子中领悟到的 佛教 修行道理

第48集 佛法因果的道理,是否与宿命论之说相同? 第48集 佛法因果的道理,是否与宿命论之说相同?

第43集 诵经时,如果不解其中的道理有没有利益? 第43集 诵经时,如果不解其中的道理有没有利益?

如何理解因果的道理 如何理解因果的道理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若真正深信了这些道理,还敢造业吗? 若真正深信了这些道理,还敢造业吗?

了知咒语和佛像平等一味的道理,咒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了知咒语和佛像平等一味的道理,咒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素食不会营养不良的道理与正确吃法

“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道理何在? “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道理何在?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12个小故事,道理深刻!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12个小故事,道理深刻!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许多人不懂的浅显道理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许多人不懂的浅显道理

六波罗蜜前后相互引生与增益的道理 六波罗蜜前后相互引生与增益的道理

太虚大师:以佛教的道理来使人类进步

佛与人生:学佛多年,为什么学到的道理在生活中还是不会用? 佛与人生:学佛多年,为什么学到的道理在生活中还是不会用?

佛学修行:性仁法师:为什么诵经念佛没有感应_感应道交的道理 佛学修行:性仁法师:为什么诵经念佛没有感应_感应道交的道理

培养孩子众生平等的道理,发自内心地去善待它们! 培养孩子众生平等的道理,发自内心地去善待它们!

16条做人的道理

三世因果的道理

教会孩子8个道理

人生应明白的8个道理

般若信箱----宇宙人生的道理茫茫无际,要从何处开始访道的旅程呢 般若信箱----宇宙人生的道理茫茫无际,要从何处开始访道的旅程呢

往生净土非常容易的道理

必须觉悟的三层道理 必须觉悟的三层道理

学佛要先懂得佛教道理 学佛要先懂得佛教道理

第031集 二官诤道理缘 第031集 二官诤道理缘

出家要达道理 出家要达道理

贫贱富贵二法,富含深刻的道理 贫贱富贵二法,富含深刻的道理

「怨亲平等」的道理何在 「怨亲平等」的道理何在

若是大根基,当下就能觉悟其中道理 若是大根基,当下就能觉悟其中道理

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有什么渊源和道理 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有什么渊源和道理

修净土宗的人至少要明白三个道理 修净土宗的人至少要明白三个道理

地藏菩萨讲因果报应的道理 地藏菩萨讲因果报应的道理

以吃菜为杀生,是不按道理之邪说 以吃菜为杀生,是不按道理之邪说

张尚德教授:修楞严咒的道理 张尚德教授:修楞严咒的道理

鬼谷子:一个人容易被激怒,不是心胸不够宽广,而是不懂3个道理

人生智慧:一个人应该知道的道理,知足的人,命最好

老人常说“四十岁三不比,五十岁三不亲”,具体是啥?有道理吗

俗语:“家有三年艾,疾病不再来”,古人这句话有科学道理吗

古人讲“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可有道理?看完佩服长知识了

农村俗语“远搬家穷三年,近搬家穷三天”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吗?

俗语“亲家登门,不值半文”,为何不值?看似无情实则道理很深刻

俗语“入土不拜客,热孝不登门”啥意思?老祖宗的话有道理吗?

俗语:“穷死不耕丈人田”,下半句更经典,两句话教你人生道理

农村老话:“姑娘顾家,两边不发”是什么意思,有道理么?

古人讲:“穷单身,富寡妇”,有道理吗?下半句才是重点少有人知

农村老人说:“蛇缠兔辈辈富”,有什么道理,我们能相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