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善知识”的八项条件

2024-07-30 佛法初识

什么样的师父才是真实的善知识。各位菩萨,我们要学佛,听闻正确的法义是最重要的,就好像我们都会说不要让小孩子输在起跑点一样。一个小孩如果一开始没有受到好的教导,将来会因为一切的知见、习惯的错误,不只在校成绩不好,长大到社会工作,也会受到错误价值观的影响,而无法与人在职场上共事,或者没有办法在职场上生存。同样地,如果我们一开始学佛时,接触到的是错误的佛法知见,就无法熏习到正确的佛法,往后即使每天跟着努力修学,也无法得到应有的解脱功德,或者要断我见都不可能,更别说要亲证生命实相。之所以会有这种结果,原因在于善知识所教导的内容;因为这位善知识不能如实理解 佛所说法的内涵,或者以错误的外道知见当作佛法来教导我们,那么我们就会被误导,努力修学却得不到 佛所讲的功德的显现。譬如有人说《弟子规》、《了凡四训》等是佛法的人天善法,拿这些内容来教导佛弟子,说修这个就是人天乘,这就不是在说佛法了,这就不是佛法中的善知识了。而 佛施设的人天乘法,是指施论、戒论以及生天之论。简单来讲就是布施、持五戒,以及修学十善业道和禅定,培植福德并调伏我们的心性,这些都圆满了,才具有可以继续生而为人,或生为天人的条件。

而佛法所谓的善知识,可以就广义及狭义来看。广义的善知识是指:十方三世诸佛、大乘胜义菩萨僧、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以及证悟菩萨所造论等等;狭义的善知识则指:在大乘法中明心开悟以上的菩萨,对实相法有所亲证,这些三贤位、初地以上圣位菩萨,不但断我见,并已悟得空性心如来藏,已入实相中,能为我们开示大乘实相法义,宣说第一义谛妙法,让我们将来有机会因为他们的教导,而触证空性心如来藏,使我们生起般若智慧,而远离不如理作意的思惟与观行,所以说他们是善知识。

平实导师在诸多著述中,对善知识的开示很多,综合而说,大概有以下这些条件:第一,自己已悟明真心,乃至已眼见佛性而不退转者;第二,愿意帮助学子建立求悟的信心者;第三,能演说禅法与知见,以帮助学子悟入者;第四,能教导学子参禅的功夫者;第五,能经常接受学子的咨询,摄受学子者;第六,能观察学子得度因缘,而随缘度化者;第七,能发大愿心助人得悟者;第八,悟后起修、慧力层层增上,并能帮助学子同样悟后起修者。由此可以知道,善知识的基本条件是要明心甚至见性而且不退转,如果悟后不能转依所悟真如心,而否定或退失,就不算开悟,就不算是善知识。这如同禅宗初祖 达摩祖师曾经说: 

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达摩大师血脉论》)

因此说,如果不能见到自己本具的真心本性,就不能称为善知识,即使读遍三藏十二部经,也能为人解说、宣演,依然不免要再轮回生死,于三界中受生老病死等苦,是无法出离轮回之苦的。

而在《六祖坛经》更说到:

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善知识有大因缘,就是能教导我们建立正知见,让我们可以亲见自性,一切善法也是;因为善知识的教导,而能发起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三藏十二部经所说一切法,在众生本性中本自具足。然而,众生因为知见、福德等等条件不足,故不能自己证悟,必须依止求教于善知识来指示我们参禅的知见及功夫,才能找到这个真心本性。各位菩萨,我们修学佛法首要目的,无非想要证悟真心如来藏,这样更须要依止大乘法中真实证悟的菩萨;因为这样的善知识,自己经历过这些过程,能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建立正知见,也能教导我们如何锻炼参禅的功夫,可以减少我们自己摸索的时间,就不会因为对实相法的知见缺乏或不正确,而参错方向。

而知见正确最重要的一点,是信受大乘方等经典,相信大乘经是 佛所说法,不是一些学术界所说的大乘经是后人编撰出来的,如果有这样的观念或知见,就不可能是证悟者,而说他能教导我们证悟,就更不可能了,这样的人绝对不会是善知识。如《大般涅槃经》卷25,佛开示说: 

善知识者,所谓菩萨、佛、辟支佛、声闻,人中信方等者。何故名为善知识耶?善知识者,能教众生远离十恶,修行十善,以是义故,名善知识。(《大般涅槃经》卷25)

这里除了诸佛菩萨及二乘圣者外,佛特别指出,人趣中相信大乘方等经典的人是善知识,可见相信大乘经是 佛说的重要性了。又如果能够接受善知识的教导,而如实去实行十善业的人,将来可以由这个基础进而修学更深的二乘解脱道法,乃至因为福德的增长,及心性的调伏,在善知识的教导下,更能修学大乘成佛之法,终有亲证生命实相的时候。

由此可以知道,佛法中浅如人天乘的法,都需要善知识的正确教导,那么甚深极甚深的成佛之道的法,更不能没有善知识的教导。

更新于:1个月前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宣化上人:修道人,天天所行所做都不离这六种条件 宣化上人:修道人,天天所行所做都不离这六种条件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一节 释有支还灭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一节 释有支还灭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三节 直趣还灭之道——三十七菩提分法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三节 直趣还灭之道——三十七菩提分法

道坚法师:出家修学生涯之参访善知识 道坚法师:出家修学生涯之参访善知识

律航法师:佛化家庭几个基本条件 律航法师:佛化家庭几个基本条件

为何说知识未必就是力量? 为何说知识未必就是力量?

放生问答:放生问答之基础知识篇 放生问答:放生问答之基础知识篇

放生仪轨:放生基础知识问答 放生仪轨:放生基础知识问答

怎样的生命才堪称最有价值? 怎样的生命才堪称最有价值?

这种条件下修行,基本上不会出现违缘! 这种条件下修行,基本上不会出现违缘!

往生在功夫上需要什么条件 往生在功夫上需要什么条件

如何才堪称为净土宗祖师 如何才堪称为净土宗祖师

第020集 为什么学佛要亲近善知识? 第020集 为什么学佛要亲近善知识?

出家有些什么样的条件 出家有些什么样的条件

如何选择善知识 如何选择善知识

东林寺出家需具备什么资格条件 东林寺出家需具备什么资格条件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居上位的条件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居上位的条件

第028集 如何选择善知识? 高正龄老师 第028集 如何选择善知识? 高正龄老师

第027集 修学佛法当随真善知识 何谓真善知识?何谓恶知识?(下) 第027集 修学佛法当随真善知识 何谓真善知识?何谓恶知识?(下)

第026集 修学佛法当随真善知识 何谓真善知识?何谓恶知识?(上) 第026集 修学佛法当随真善知识 何谓真善知识?何谓恶知识?(上)

第011集 要证如来藏的六个条件 章正钧老师 第011集 要证如来藏的六个条件 章正钧老师

纵遇善知识,遇而不识,当面错过 纵遇善知识,遇而不识,当面错过

〈佛教咒语知识大全〉恭请十方善信布施传法,功德无量! 〈佛教咒语知识大全〉恭请十方善信布施传法,功德无量!

【佛学知识】百句佛教经典名句,总有一句能渡你! 【佛学知识】百句佛教经典名句,总有一句能渡你!

说四众过罪的四个条件 说四众过罪的四个条件

存什么心太重要了,这是保持人身的条件 存什么心太重要了,这是保持人身的条件

第130集 欲求二通,当求真善知识(二) 第130集 欲求二通,当求真善知识(二)

第129集 欲求二通,当求真善知识(一) 第129集 欲求二通,当求真善知识(一)

教育的条件 教育的条件

有关佛教上香有关的知识 有关佛教上香有关的知识

念佛的心不能带条件 念佛的心不能带条件

为何开始信净土,知识学多了,反而起疑 为何开始信净土,知识学多了,反而起疑

达真堪布:智慧和知识有什么区别? 达真堪布:智慧和知识有什么区别?

梦参老和尚:如何寻觅善知识

发菩提心:积德修行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 发菩提心:积德修行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

在家学佛的七个条件

沩仰宗知识 沩仰宗知识

《华严经》教导承事善知识的21种心 《华严经》教导承事善知识的21种心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真正的善知识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真正的善知识

赵朴初老居士佛教知识答问集六 赵朴初老居士佛教知识答问集六

接受“菩提心”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接受“菩提心”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慧律法师:学佛要具足的三个条件

衍慈法师:明辨善知识

达真堪布:供养时需要具足的六个条件是什么? 达真堪布:供养时需要具足的六个条件是什么?

达真堪布:具足什么条件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达真堪布:具足什么条件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达真堪布:出家人具足什么条件才可以接受供养 达真堪布:出家人具足什么条件才可以接受供养

达真堪布: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修本尊法 达真堪布: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修本尊法

达真堪布: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修本尊法? 达真堪布: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修本尊法?

达真堪布:具足什么条件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达真堪布:具足什么条件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教基础知识-二:六度法 八正道 断绝凡情二十法 佛教基础知识-二:六度法 八正道 断绝凡情二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