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必须要符合三法印,涅槃并不是修来的!

2024-07-28 佛法初识

一般人所知道的解脱就是涅槃,可是他们所认知的涅槃,就只是灰飞烟灭、灰身泯智,是人死了叫作解脱、叫作涅槃,那是二乘人所能够认知的,也是一般人想象所知道的涅槃。可是在大乘实相法中,并不是说人死了叫作解脱、叫作涅槃,而是说实证菩萨在活着的当下,就已经能够实证解脱,就已经能够实证涅槃了。事实上,是在活着的当下,就可以看见阿罗汉所入无余涅槃中无境界的境界,那么这种解脱,是二乘圣人还有一切凡夫,他们所无法想象的,所以才叫作不可思议解脱。

涅槃的法义之中,包含有这个二乘声闻的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也包含了大乘菩萨所实证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以及佛地的无住处涅槃,这是一般学佛人往往弄不清楚的地方。大乘法所讲的解脱境界,那是二乘圣人所无法思议的境界,因为他们都无法去思惟、无法去想象、无法去议论。那么我们就以二乘的涅槃来说,假使有凡夫外道不承认有第八识住胎识能够出生名色,那就一定会变成断灭法,就一定是断灭的境界。所以,必须要以大乘法的空性心第八识住胎识来支持、来说明、来建立二乘人所证的涅槃,这样子才不会落入到断灭的境界。因为二乘人所证的涅槃,那是十八界法都灭掉了之后,仍然有各自的如来藏单独存在,而如来藏祂是离见闻觉知,祂没有六尘的境界,所以叫作涅槃寂静。

说到涅槃寂静,当然就要谈到涅槃必须要符合三法印。三法印就是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槃寂静,在今天还是有许多凡夫大师们,他们仍然是想要以这个离念灵知的意识心,当作无余涅槃中的常住法;但是佛有开示说: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如果说离念灵知心这个法可以进入到无余涅槃之中的话,那么涅槃之中不就是有意识心这个法吗?不就是有知吗?如果有知,那就一定能够了知六尘、了知法尘,有知、有尘就一定不会是寂静的!事实上,无余涅槃的境界是离六尘的,离六尘当然就是寂静!在无余涅槃之中是没有觉知心存在,因为十八界法都灭掉了,觉知心不存在了,当然是寂静的,这样子的涅槃才能够符合三法印。如果有人说离念灵知是涅槃心,那就表示说离念灵知可以进入无余涅槃之中常住,那么涅槃显然就不寂静,因为他所讲的涅槃还有觉知心存在,还有六尘存在,那就违背三法印。

佛在经典中有开示说佛乘唯有一乘,也就是佛菩提----唯一的佛乘,而佛为了度众的方便说有三乘。事实上,唯有一佛乘,唯一佛乘也就是大乘;大乘法也是在帮助圆满建立二乘的有余涅槃以及无余涅槃。因为在无余涅槃之中,那是空性心如来藏单独存在的境界,如来藏祂是离见闻觉知,祂也离六尘,所以是寂静的。如来藏祂既没有我,也没有我所,所以是诸法无我,这就符合三法印。而如来藏祂从来就不会堕于诸法之中,而诸法却都是从祂而生。但是,如来藏祂是离人、我、众生、寿者相,所以祂没有诸法我的我性;也就是说,在诸法存在的当下,祂本来就是无我,所以称为诸法无我,不必等到灭掉了诸法入无余涅槃的时候,才说诸法无我。

讲到诸行无常的这个法义,是说凡是行,都是无常的:身行是无常,口行是无常,意行也是无常的。但是入了无余涅槃之后,就只剩下空性心如来藏单独存在,所以说如来藏是真实无我,而又不会堕入断灭空的境界。这样子既是符合三法印,也不会落于断灭见之中。

我们知道大乘如来藏法,之所以能够称为是二乘法的根本,就是因为大乘法所实证的解脱,是不可思议的解脱,那是无余涅槃中的本际,这不是二乘人所能够了知的,所以称为不可思议解脱。而大乘法的不可思议解脱,之所以能够称为不可思议解脱,那也是因为所有一切的众生都是本来常住涅槃。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证悟,一切的众生都是本来就常住在涅槃之中;假使你证悟了如来藏,那你就是证得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所实证的这个涅槃并不是修来的,而是本来就存在的本来涅槃,但是如果不修大乘行,那也是没有办法证得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因为祂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缘故,所以才能够成就二乘的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也才能够成就最后佛地的无住处涅槃。而这个本来涅槃必须是依于空性心如来藏而建立的。

菩萨证悟的时候,其实也只是实证了这个本来就存在的涅槃,所以叫作本来。如果说涅槃是修来的,那么所修来的涅槃,将来一定会坏失掉,因为凡是修来的,那都是有生之法;而有生之法的本质,就是本无而今有的法。如果说是本无而今有的涅槃,那就一定不是真实的涅槃,因为那是有生之法。有生之法都是从缘而起的法,未来有一天当缘散了,它就一定会坏灭掉,所以涅槃绝对不是修来的,而是本来就一直存在的。因为本来存在,所以是不生,也就是说,祂从来不曾出生过;既然不曾出生过,那么未来就不会有坏灭,因为那是本来有的,不是修来的,并不是假借因缘而成就的。

至于外道们所讲的现前本来涅槃,其实都不外乎所谓的五现涅槃。外道所谓的五现涅槃,那都是修来的,都不是本来就有的涅槃,所以外道所谓的五现涅槃,那都是有生之法;有生之法,它将来必定都会坏灭掉,因为五现涅槃全部都是落在意识境界中的生灭法。至于二乘阿罗汉的涅槃,那也是修来的,因为阿罗汉在入灭之前叫作有余涅槃,入灭之后叫作无余涅槃,无论是有余涅槃或者是无余涅槃的本际,其实就是菩萨所实证的本来涅槃。二乘有余涅槃的有余,是说阿罗汉在入灭之前还有微苦所依,譬如还有冷热、饥渴、寒暑、痛痒等等这些苦,这是他所剩下最后的苦,那么等到他入了无余涅槃,这些微苦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在还没有入无余涅槃之前叫作有余涅槃。如果入了无余涅槃,那么十八界法都灭尽了,所以无人、无我,更无我所;意根断了,五根断了,六尘断了,六识也断了,那么这个时候余苦灭尽,就叫作无余涅槃。

二乘涅槃为什么说是修来的呢?而二乘涅槃又为什么能够被大乘法支持,而可以变成不是修来的呢?那是因为二乘涅槃是要断烦恼,所要断的烦恼就是断我见和断我执。也就是说,要断除掉误认五阴为真实我、为常住法的这个错误的见解。所以,要先把我见确实地断除掉,之后再进一步修断外我所、内我所,还有对自我的执著,才能够成为阿罗汉。在成为阿罗汉之后,对于十八界任何一界的粗相和细相,完全没有执著了,又因为信受佛所说,所以阿罗汉在舍报的时候,他灭除掉一切的觉观,不再让自己存在,他也没有恐惧而入了无余涅槃。其他还有像是外道证得四禅,他们在死亡的时候,是作涅槃想而想入涅槃,正是因为这个样子的缘故,而入不了无余涅槃,那就只能够去到无想天。但是阿罗汉就不是这个样子,阿罗汉他是把六根、六尘和六识全部都灭尽,把五蕴十八界都灭尽,让自我不存在,所以这个才是究竟的寂灭。

阿罗汉所入的无余涅槃,其实还是大乘菩萨所证的本识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他舍报之后,十八界全部都灭尽,就只剩下涅槃中的本际存在;在四阿含的诸经当中,佛有的时候称为本际、称为实际,称为如或者称为真如,有的时候称为我,说那个涅槃里面是我,但是那并不是讲十八界我,而是在讲空性心如来藏真实我,有的时候又称为如来藏,在南传《阿含经》----《尼柯耶》,则称为阿赖耶识。所以,二乘法必须依靠著大乘法来支持、来建立,依靠著大乘法而存在,所以说二乘法是以大乘法为根本。

佛为了救度众生,所以说法的顺序是以二乘法为先,那是因为二乘法比较粗浅,不深妙,众生容易懂、容易修、容易证。但是,事实上二乘的解脱道,其实是从唯一佛乘的佛菩提当中抽出来的一个小部分,主要是要让众生能够先证得解脱,要让众生对于佛陀圣教所讲的佛菩提能够生起大信心,才不至于未来要面对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而会有退转。所以,二乘涅槃本来就是大乘法中的一个小部分,是先要让众生确实可以出离三界生死之后,佛再来演说般若,最后再来讲唯识增上慧学方广经典,未来众生五法具足了,终究能够圆成大乘成佛之道。所以,从佛为众生说法的顺序先后来看,佛是先宣说《阿含》,而《阿含》的根本就是以大乘法为宗本。所以阿罗汉入了二乘涅槃以后,他们在生前并没有实证如来藏本际。

所以无余涅槃中的如来藏在哪里?阿罗汉其实不知道。因为入无余涅槃之后,那是如来藏自身单独存在的境界,所以阿罗汉并不知道。而且入无余涅槃的时候,是把自己给灭掉成为无余涅槃,当他灭掉自己以后,已经没有一个自我可以知道无余涅槃里面的境界,已经没有一个自我能够住在无余涅槃的境界之中,当然就没有办法知道涅槃之中无境界的境界相。但是菩萨是在觉知心存在的当下,实证了空性心如来藏,所以可以现观无余涅槃,而不必灭掉蕴处界,就能够实证无余涅槃中的本际。等你找到了如来藏,那你就能够清楚知道:原来如来藏自己的境界是这个样子。这就是菩萨不断思惑,而能够证得无余涅槃中的本际,所以菩萨所证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真的是不可思议。

事实上来说,十八界我和如来藏是同在一起,当菩萨实证了,现前观察如来藏自身的境界,那就先把十八界自我的境界推到一边,再把如来***住的境界推到另外一边,就这样子来看如来藏祂自己独住的境界,那就是无余涅槃的境界;如来***住的境界,没有十八界法而祂单独存在,那么祂离见闻觉知,既不思量也不作主,也没有任何的这些贪厌,一切的心所法也都全部没有,这就是无余涅槃的境界。当菩萨证悟了如来藏,就可以知道十八界可以依止于离十八界境界的如来藏而存在;所以《菩萨优婆塞戒经》中佛有开示说菩萨有般若也有波罗蜜,阿罗汉没有般若也没有波罗蜜,道理就在这里。

般若指的是法界真实相的智慧,有这个智慧才叫作般若智慧;波罗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阿罗汉因为没有实证三界万法的根源,所以不知道彼岸的境界,因此阿罗汉没有实相的智慧,阿罗汉没有般若。但是菩萨就不是这个样子,菩萨实证了法界万法的根源----空性心如来藏,菩萨能够把祂找出来,然后观察祂,所以菩萨是现前观察,而不是依靠思惟想象的。菩萨能够现观到:这个空性心如来藏跟我是完全的不同,我在这里有见闻觉知,有苦乐受,所以我就不得不要去思量要怎么样离苦,要怎么样能够去获取快乐,所以就会去思量、会去作主。可是会作主的心,那是生灭的心,那是流转生死的根源;而菩萨所证得的空性心如来藏,祂从来就不作主。菩萨确实断了我见,也断了我执,自然就不会想要去作主,那就有实证解脱的大功德,就可以在三界之中,随顺于如来藏的法性来运作。当菩萨实证了如来藏,那么他对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这个本来性,就能够作现观,知道涅槃本来性不是修来的,这是证悟菩萨都会有的本来性的第一个现观。

而空性心如来藏,祂并不是一个空无的、虚无的想象空,祂是有种种的自性。但是祂的自性,并不是自性见外道所讲的那些自性,自性见外道所讲的自性,都是六识的虚妄自性,所以绝对不能够和如来藏的真实自性来等量齐观、相提并论。当你证得如来藏的时候,就可以现前观察到如来藏的种种的这些法性:轮转生死要靠祂,成佛要靠祂,入二乘涅槃也是要靠祂。所以如来藏是有祂真实的自性,如来藏也有祂的清净性,而且本来就是清净的自性。

那为什么说祂是清净?是因为众生都想要离苦得乐,但是却都落在五阴之中,落在十八界法之中。自古至今都有一些错悟的大师们以及大居士们,他们往往想要死了之后还能够作主,那也是落在五阴之中,落在十八界法之中,所以也是不清净的。而如来藏祂的清净性,是从来就无所得,因为祂从来不在六尘之中起任何的这些贪厌取舍,祂从来都不作主,所以说祂是清净的;但是,众生都是时时要作主、处处要作主,所以不清净!众生为什么想要作主?是因为众生想要离苦得乐,而且都只想要单独有乐,而不要有苦。

那么有又是什么呢?有就是十八界法,有不外乎三界有。其实,有就是意识有,就是意识想要离苦得乐;而能够作主的那个心,那就是我,所以只要有我存在,那就一定会有知觉,有知觉就一定会领受苦乐。所以对于见闻觉知,祖师就这么说,说:见闻觉知是解脱的根本。又说:见闻觉知是生死的根本。其实这是同一个东西,但是有两面。也就是说,如果见闻觉知心能够懂得断我见,那就可以解脱;如果见闻觉知心不懂得断我见,而想要让自己永远存在,那就会永远在轮转生死。

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个单元就为您讲到这里。

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更新于:1个月前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净土法门法语:喜欢说话、喜欢表现,这不是一个学佛的人 净土法门法语:喜欢说话、喜欢表现,这不是一个学佛的人

释迦牟尼佛只是“他”的一个应身!与他站在一起竟不是C位! 释迦牟尼佛只是“他”的一个应身!与他站在一起竟不是C位!

第一卷 第十六章   能见不是眼见 第一卷 第十六章 能见不是眼见

徐文明:文明宗教的实现必须和谐宗教的自身 徐文明:文明宗教的实现必须和谐宗教的自身

达真堪布:觉受不是境界 达真堪布:觉受不是境界

第四十八节 涅槃 第四十八节 涅槃

宣化上人:超度去世的人为什么必须在七七四十九日内? 宣化上人:超度去世的人为什么必须在七七四十九日内?

星云大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是怎么样?02 星云大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是怎么样?02

嘎玛仁波切:想要坦然随缘,必须谨慎因果 嘎玛仁波切:想要坦然随缘,必须谨慎因果

净土法门法语:这不是天性,这是习性 净土法门法语:这不是天性,这是习性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之后明白一点道理,这不是吓人、是骗人的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之后明白一点道理,这不是吓人、是骗人的

怡僧法师:《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4 渐修渐悟不是佛陀传承的思想宗旨 怡僧法师:《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4 渐修渐悟不是佛陀传承的思想宗旨

远凡法师:破的是杯不是心 远凡法师:破的是杯不是心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二节 法空性是涅槃的异名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二节 法空性是涅槃的异名

创古仁波切​:想要让善行不断增长,必须发菩提心! 创古仁波切​:想要让善行不断增长,必须发菩提心!

学佛的简明标准,看看你符合吗? 学佛的简明标准,看看你符合吗?

咒语,它不是让你去探讨义理,它是靠音声来造成一种不思议的熏习 咒语,它不是让你去探讨义理,它是靠音声来造成一种不思议的熏习

倓虚法师:学佛不是迷信 学佛为的是破解迷信 倓虚法师:学佛不是迷信 学佛为的是破解迷信

我吃素不是因为我高尚 我吃素不是因为我高尚

心不是圆的 心不是圆的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四十七、涅槃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四十七、涅槃

圣严法师:洞山宗旨 七 三渗漏 圣严法师:洞山宗旨 七 三渗漏

媳妇不是闺女,婆婆不是娘,如是说 媳妇不是闺女,婆婆不是娘,如是说

第三篇 三法印 第三篇 三法印

飞往三亚的飞机,为什么要在南海观音上空绕一圈?原来不是迷信! 飞往三亚的飞机,为什么要在南海观音上空绕一圈?原来不是迷信!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三下 七、好坏不是名字定的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三下 七、好坏不是名字定的

多数人的悲伤,不是因为自己失去了,而是因为别人得到了 多数人的悲伤,不是因为自己失去了,而是因为别人得到了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学启蒙:第八课、佛陀进入涅槃 佛学启蒙:第八课、佛陀进入涅槃

净土法门:念佛必须要念成习惯 净土法门:念佛必须要念成习惯

《西游记》不是神话故事,讲的是修行 《西游记》不是神话故事,讲的是修行

这八种逆境修行必须克服 这八种逆境修行必须克服

放生因果:【涅槃】_涅槃是什么意思?_涅槃怎么读 放生因果:【涅槃】_涅槃是什么意思?_涅槃怎么读

感觉不是加持、感觉强烈并不代表解脱 感觉不是加持、感觉强烈并不代表解脱

陈大惠:有人他今天就相信钱,我就告诉他,我说那个钱不是你 陈大惠:有人他今天就相信钱,我就告诉他,我说那个钱不是你

寂静法师:爱,不是牺牲和委屈!爸爸妈妈,你们爱对了吗 寂静法师:爱,不是牺牲和委屈!爸爸妈妈,你们爱对了吗

一切的幸福都不是理所当然─疫情下我的观心念、正行为修行生活 一切的幸福都不是理所当然─疫情下我的观心念、正行为修行生活

我的苦难不是宿命,只为了母亲不再受苦 我的苦难不是宿命,只为了母亲不再受苦

警惕,您这不是“佛系”,而是忘了初心在颓废 警惕,您这不是“佛系”,而是忘了初心在颓废

必须知道的健康素食原则 必须知道的健康素食原则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无住涅槃的境界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无住涅槃的境界

赵州禅师棒喝秀才:我不是佛 赵州禅师棒喝秀才:我不是佛

不是你想不开,而是你的心没学会拐弯 不是你想不开,而是你的心没学会拐弯

佛说的三法印 佛说的三法印

放下是境界,不是方法 放下是境界,不是方法

选择法门不是分别心 选择法门不是分别心

监狱与地狱的对比,朴槿惠从总统到阶下囚未必不是一种“幸福” 监狱与地狱的对比,朴槿惠从总统到阶下囚未必不是一种“幸福”

自己不是坏人,可邪淫的确使曾经的我过的不如意 自己不是坏人,可邪淫的确使曾经的我过的不如意

小药师钵(药叉盏广而告之•不是所有“盏”都能叫药叉盏)连载1005•1005尊小药师钵(药叉盏) 小药师钵(药叉盏广而告之•不是所有“盏”都能叫药叉盏)连载1005•1005尊小药师钵(药叉盏)

信愿不是很足,这样念佛可以往生吗 信愿不是很足,这样念佛可以往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