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中佛为何提出净业行人要读诵大乘经典?因为念佛往生法门是大乘圆顿之法。有人觉得念佛求往生是小乘自了汉的心态,不是大乘菩萨所为,一位大乘菩萨应该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这个苦难的地方度众生,哪能离开这个世间去自己求安乐呢?
对于这个观点,我们要用智慧来辨识。要知道念佛法门求往生的目的是什么?是成佛。成佛的目的是什么?是普度众生。这一念往生成佛度众生的心,就是大乘菩萨心啊。现在我们是烦恼具足的罪恶生死凡夫,是不能唱高调的。如果我们要在这个世间去度众生,那到底是自己去度众生,还是众生把我们度去了?
我们要有自知之明。就好像有人掉在水里了,有两个人同时都看到了,都想救落水的人,但这两个人都不会游泳。有一个慈悲心很切,看到人在水里挣扎,不顾自己不会游泳,就扑通一下跳下去救人,落水的人一看有人来了,就紧紧地把他抓住,这样两个人都沉下去同归于尽了。另外一个很有智慧,尽管他也很想救人,但是他知道自己救不上来,赶紧去另外一个地方撑一条船来救人,既可把水里面的人救上来,自己也不会淹死。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回到这个世间度众生,就像是找到了一条船,这才是智慧。所以,龙树菩萨说,没有证到无生法忍的菩萨,要在这个五浊恶世度众生,是不可能的,无有是处。所以念佛往生一法就是大乘行门。
净土宗的一位大德,灵芝元照律师,也是律宗的祖师,早年也是发心很大的,认为与其到西方极乐世界莲华中十二大劫不能出来,倒不如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救度苦难的众生。所以,他对念佛往生不感兴趣。在三十一岁的时候,他得了一场重病,一切治疗都不见效果,神识迷茫,不能做主。身体康复之后,他才突然觉悟到自己以前的过失,悲泣感伤,内心深深地自责。
这次经历让他觉悟到:虽然有救助众生的大心,然而自己的能力不够。从此有后,他对念佛往生法门就一往情深,三十多年对念佛法门孜孜不倦,教在律宗,行在弥陀,成就往生大业。
《无量寿经》告诉我们,念佛行人不是小乘,是佛的第一弟子,念佛法门是大乘圆顿的行门。三福里面讲读诵大乘方等经典,就是要我们的知解一定要广一些。但是这也要有次第,所以我们提出精中求博的理路。在解门当中,先从《净土五经一论》和中国净土宗祖师的思想入手,在解门当中建立一个正信正知正见,把信根牢牢地扎下来,令其产生信心的力量,不受一切其他的见解和法门的动摇。
在这种前提之下,我们再扩大读一些大乘方等经典,比如《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圆觉经》《金刚经》等,不能说一个念佛行人什么经都不读。一切大乘经典都是佛慈悲心里流露出来的智慧灵文,透过文字般若启发我们的观照般若,契证实相般若,所以要读诵大乘。行要专一,解要广解,这是善导大师给我们的一个开示。
更新于:2024-01-07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