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修、念诵《心经》竟然好处这么大

2023-04-02 禅霖小筑

佛陀依众生不同的根器程度与不同的需要,开示了众多的法门,其中一部分称作“般若”部的开示;在这系列的开示中,有多部长短与程度深浅不同的版本,包括《般若十万偈经》(即《大品般若经》)、《般若二万五千偈经》(即《放光般若经》)、《般若四千偈经》(即《小品般若经》)及《般若三百偈经》(即《金刚经》)等,在这系列的经典中,佛陀开示了最究竟之教授,三世诸佛之微妙心髓证悟;

《出有坏母般若波罗多心》(简称《般若心经》)是这系列中最精简的一部经典,故被称为《心经》,即指它是一切“般若”部教法之心要精华。“般若”部教法是教授空性的开示,而空性之证悟是欲求解脱自在的小乘行者与欲证无上佛果位的大乘佛子都必须达致的,不论你修持的目的是了成佛还是为了得到解脱自在之境,你都必须证悟空性,成就“般若”。

在普遍情况下,“出有坏”(或“出有坏母”)是我们对诸佛之尊称,但在这经名中,“出有坏母”这个名称被用作经文之尊称;因为修行者必须证悟了“般若”空性方可成佛,诸佛可以说是由“般若”而出生,所以“般若”被喻为三世诸佛之母;因这部经开示“般若”部妙法,所以才被称为“佛母”(“出有坏母”)。

在念诵《般若心经》时,有能力的人应尽力去参想“空性”的意义,在击掌三次的时候,也要去参思“空性”,在这里顺便简略说一说击掌的意义:我们透过禅思声音与“空性”的关系,从而去体悟事物的实谛,这声音是有自性地存在吗?如果它是存在的,它到底在哪里呢?是在左手?在右手?在两掌之间?我们透过抽丝剥茧地去分析,会发现声音的自性其实是找不到的,但却不能说声音是不存在的,藉此去明白及接近缘起性空的体悟。

“空性”的体悟是最有效、最彻底的忏罪、息灾及除障的究竟方法,在除去了我执以后,便不可能有粗实的痛苦与障碍了,这就是修诵《般若心经》来除障及忏罪的原理。对一般人来说,想要去真正去体悟“空性”不是容易的一件事,但单单藉着念诵此经来作除障也仍会生起很大的效果!大家应当有恒心地持久念诵。

我们虽不是什么大行者之辈,但修持佛法的持久恒常性是有其神效的。即使是凡夫,只要有信心而恒常地去持诵同一经文或真言,自然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力。

我们要明白:信心与恒久性是很有力量的,若果等到遇上障碍时才念几遍经文来除障的话,是不易有力量的,这个当然不能说是佛法缺乏力量,这只是个人的修持缺乏力量!

更新于:2023-04-02 23:38

《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