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惑业苦 得究竟乐

2021-11-18 学诚法师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变化、不究竟,也是苦、空、无我,富贵不定、生命无常,无常、变化和不究竟就会产生痛苦。地狱,很苦!鬼道,也很苦!畜生道,分两类:家养和野生,家畜虽然不愁吃喝,但最终被宰杀、吃掉,痛苦!野生的生活困难,居无定所,四处寻找食物,时时担心天敌和人类捕杀,也是苦!就是天人,天天在欲乐或禅定中,基本上没有什么苦受,但业报完了,五衰相现,福尽而死,堕落受苦!

《杂譬喻经》说:昔佛与诸弟子入舍卫城欲乞食,道边见有一坑,举城污露诸不净物悉在其中,见一老母猪将诸肫子,共卧不净坑中。时佛微笑,现四十齿并出四牙,从四牙中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周及十方,其光明还绕佛身三匝,从胸上入。诸佛之法说地狱事光从足下入,欲说畜生事光从膊入,欲说饿鬼事光从髀入,欲说人事光从脐入,欲说诸天事光从胸入,欲说声闻事光从口入,欲说缘觉事光从眉间相入,欲说诸佛菩萨事光从顶入。阿难见光从胸入,知佛欲说诸天事,即时长跪白佛,请问其意。佛语阿难:过去无数劫,有一长者乏无儿息,唯有一女,端正殊妙,聪明辩慧。其女父母甚爱重之。女年既大,便说一偈问父母言:一切驶水流,世间苦乐事,本从何处出?何时当休息?父母闻之,庆其奇雅,不知何言以答此偈。其女欲解此义而不蒙答,便大愁忧,不复饮食。父母见女愁忧,便大恐懅,即时为设大会,请诸婆罗门及多智长老,众人云集。

供设既毕,于众会中施一小床,女坐其上,还说前偈以问众人,众人默然无能答者。长者即以七宝盛满一盘而宣令曰:其有能答者,以此与之。时有一婆罗门,形体端正而智慧鲜少,贪其珍宝,便言:我能答也。其女闻之,即说偈以问,婆罗门亦不解此偈义之所归,直言:此事都无所有也。女即思惟,即得无所有定,便自唱言:此真大师,益我不少!女后命终,上生无所有处,过四十劫,尽彼天寿,来生此间。尔时长者女者,此老母猪身是也,天福已尽,宿命罪至,于此世受猪形也。此女本说问时,若遇明师,即可得道。此女虽行禅定,无有智慧,定报既终,还堕恶道也。

人身苦乐参半,容易修道。如果不修道,所忙的无外乎吃、穿、住、行、享受等,往往会变成生命追求的主要内容,一生无所事事,碌碌无为,苦多乐少,甚至纯苦无乐。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的人生,从出生到死亡,往往历经种种坎坷,遭遇种种磨难,饱尝种种辛酸,承受种种痛苦。我们的亲友、事业也常有种种的不如意。我们所居住的世间,更是充斥着水火风灾、疾病饥饿、争斗战乱等天灾人祸。有时亦有一些乐受,但其实只是虚假的、表面的、短暂的快乐,不仅不能满足人类无穷的欲望,反而可能引发很多痛苦。就像热疮发痒,搔得痛快,以后更痒;也像口渴喝盐水,越喝越渴,始终热恼,其实是苦,没有一点真实安乐。

如《大智度论》说:是身生时死时,所近身物、所安身处皆为不净,如香美净水随百川流,既入大海,变成咸苦;身所食啖种种美味、好色、好香、细滑上馔,入腹海中变成不净;是身如是从生至终常有不净,甚可患厌。行者思惟:是身虽复不净,若少有常者犹差,而复无常;虽复不净、无常,有少乐者犹差,而复大苦。是身是众苦生处,如水从地生、风从空出、火因木有,是身如是,内外诸苦皆从身出。内苦名老病死等,外苦名刀杖、寒热饥渴等,有此身故有是苦。问曰:身非但是苦性,亦从身有乐。若令无身,随意五欲谁当受者?答曰:四圣谛苦,圣人知实是苦,愚夫谓之为乐。圣实可依,愚惑宜弃。是身实苦,以止大苦故,以小苦为乐。譬如应死之人得刑罚代命,甚大欢喜;罚实为苦,以代死故谓之为乐。复次,新苦为乐,故苦为苦。如初坐时乐,久则生苦,初行、立、卧亦乐,久亦为苦。屈申、俯仰、视眴、喘息苦常随身,从初受胎出生至死,无有乐时。

若汝以受淫欲为乐,淫病重故,求外女色,得之愈多,患至愈重;如患疥病,向火揩炙,当时小乐,大痛转深。如是小乐亦是病因缘故有,非是实乐,无病观之,为生慈愍。离欲之人观淫欲者亦复如是,愍此狂惑为欲火所烧,多受多苦。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身苦相、苦因。行者知身但是不净、无常、苦物,不得已而养育之,譬如父母生子,子复弊暴,以从己生故,要当养育成就。身实无我,何以故?不自在故。譬如病风之人不能俯仰行来,病咽塞者不能语言,以是故知身不自在。如人有物随意取用,身不得尔,不自在故,审知无我。行者思惟是身如是不净、无常、苦、空、无我,有如是等无量过恶。如是等种种观身。(卷第十九)

《百喻经》打譬喻说: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从本以来常无有乐,然其痴倒,横生乐想,如彼痴人于半番饼生于饱想。世人无知,以富贵为乐,夫富贵者求时甚苦,既获得已,守护亦苦,后还失之,忧念复苦,于三时中都无有乐,犹如衣食遮故名乐,于辛苦中横生乐想。诸佛说言:三界无安,皆是大苦,凡夫倒惑,横生乐想。(卷第三)

《佛说五王经》有一故事说: 昔有五王,国界相近,共相往来,不相攻伐,唯作善友。其最大者,字普安王,习菩萨行,余四小王,常习邪行。大王怜愍,意欲度之,呼来上殿,共相娱乐,乃至七日,终日竟夜,作倡伎乐。七日已满,四王共白大王言:国事甚多,请还政治。大王语诸左右,严驾车乘,群臣吏民,都共送之。至其半道,大王怜愍,意欲度之,语四王言:各说卿等所乐之事!一王言:我愿欲得阳春三月,树木荣华,游戏原野。是我所乐。一王复言:我愿欲得常作国王,鞍马服饰,楼阁殿堂,官属人民,围绕左右,晃晃昱昱,椎钟鸣鼓,出入行来,路人倾目。是我之乐。一王复言:我所乐复异,愿得好妇好儿,端正无双,共相娱乐,极情快意。是我之乐。一王复言:我所乐复异,愿我父母常在,多有兄弟妻子,罗列好衣美食,以恣其口,素琴清衣,共相娱乐。是我之乐。各自说其所乐竟,四王俱回头白其大王:王所乐何事?

大王答言:我先说卿等所乐,然后说我之乐。卿一人言:阳春三月,树木荣华,游戏原野。秋则凋落,非是久乐。卿一人言:愿我常作国王,鞍马服饰,楼阁殿堂,官属人民,围绕左右,晃晃昱昱,椎钟鸣鼓,出入行来,路人倾目。往古诸王,隐隐阗阗,快乐无极,福德转尽,诸国相伐,忽然崩亡,非是久乐。卿一人言:愿得好妇好儿,端正无双,共相娱乐,极情快意。一朝疾病,忧苦无量,非是久乐。卿一人言:愿我父母常在,多有兄弟妻子,罗列好衣美食,以恣其口,素琴清衣,共相娱乐。一朝有事,为官所执,系闭在狱,无有救护,此非久乐。四人俱问:王乐何事?王言:我乐不生不死、不苦不恼、不饥不渴、不寒不热、存亡自在。此是我乐。四王俱言;此乐何处当有明师?大王答言:吾师号为佛,近在祗洹精舍。

诸王欢喜,各诣佛所,皆稽首作礼,退坐一面。大王胡跪,叉手白佛言:我等今得为人,钝闇无智,但深著世乐,不知罪福,愿佛为弟子等,说其苦谛。佛言:卿等善听,当为汝说。人生在世,常有无量众苦切身,今粗为汝等略说八苦。何谓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爱别苦、所求不得苦、怨憎会苦、忧悲恼苦,是为八苦也。何谓生苦?人死之时,不知精神趣向何道,未得生处,并受中阴之形,至三七日父母和合,便来受胎。一七日如薄酪母饱之时,迫迮身体,痛不可言;母饥之时,腹中了了,亦如倒悬,受苦无量。至其满月,忽然失声大呼。此是苦不?诸人咸言:此是大苦!

何谓老苦?父母养育,至年长大,自用强健,担轻负重,不自裁量,寒时极寒,热时极热,饥时极饥,饱时极饱,无有节度,渐至年老,头白齿落,目视  ,耳听不聪,盛去衰至,皮缓面皱,百节酸疼,行步苦极,坐起呻吟,忧悲心恼,识神转灭,便旋即忘,命日促尽,言之流涕,坐起须人。此是苦不?大王答曰:实是大苦!

何谓病苦?人有四大和合,而成其身。何谓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四百四病,同时俱作。地大不调,举身沉重;水大不调,举身膀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掘强。百节苦痛,犹被杖楚。四大进退,手足不任,气力虚竭,坐起须人,口燥唇燋,筋断鼻坼,目不见色,耳不闻声,不净流出,身卧其上,心怀苦恼,言辄悲哀,六亲在侧,昼夜看视,初不休息,甘膳美食,入口皆苦。此是苦不?答言:实是大苦!

何谓死苦?人死之时,四百四病,同时俱作,四大欲散,魂魄不安。欲死之时,刀风解形,无处不痛,白汗流出,两手摸空,室家内外,在其左右,忧悲涕泣,痛彻骨髓,不能自胜。死者去之,风去气绝,火灭身冷,风先火次,魂灵去矣,身体侹直,无所复知,旬日之间,肉坏血流,膀胀烂臭,甚不可道,弃之旷野,众鸟啖食,肉尽骨干,髑髅异处。此是苦不?答言:实是大苦!

何谓恩爱别苦?室家内外,兄弟妻子,共相恋慕,一朝破亡,为人抄劫,各自分张,父东子西,母南女北,非唯一处,为人奴婢,各自悲呼,心内断绝,窈窈冥冥,无有相见之期。此是苦不?答言:实是大苦!

何谓所求不得苦?家有财钱,散用追求大官吏民,望得富贵,勤苦求之,求之不止,会遇得之,而作边境令长,未经几时,贪取民物,为人告言,一朝有事,槛车载去,欲杀之时,忧苦无量,不知死活何日。此是苦不?答曰:实是大苦!

何谓怨憎会苦?世人薄俗,共居爱欲之中,共诤不急之事,更相杀害,遂成大怨,各自相避,隐藏无地,各磨刀错箭、挟弓持杖,恐畏相见,会遇迮道相逢,各自张弓 箭,两刀相向,不知胜负是谁。当尔之时,怖畏无量。此是苦不?答曰:实是大苦!

何谓忧悲恼苦?人生在世,长命者乃至百岁,短命者胞胎伤堕。长命之者,与其百岁,夜消其半,余有五十年;在醉酒疾病,不知作人,以减五岁;小时愚痴,十五年中,未知礼仪;年过八十,老钝无智,耳聋目冥,无有法则,复减二十年。已九十年,过余有十岁之中,多诸忧愁:天下欲乱时亦愁,天下旱时亦愁,天下大水亦愁,天下大霜亦愁,天下不熟亦愁;室家内外多诸病痛亦愁,持家财物治生恐失亦愁,官家百调未输亦愁;家人遭县官事闭系牢狱、未知出期亦愁,兄弟妻子远行未归亦愁,居家穷寒无有衣食亦愁,比舍村落有事亦愁,社稷不办亦愁,室家死亡、无有财物殡葬亦愁,至春时种作,无有犁牛亦愁。如是种种忧悲,常无乐时,至其节日,共相集聚,应当欢乐,方共悲涕相向。此是苦不?答曰:实是大苦!

尔时五王及诸群臣,会中数千万人,闻说诸苦谛,心开意悟为道修诸功德,日日不惓。

有智慧的人观察世间根本是苦,如《佛遗教经》说: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说苦谛,真实是苦,不可令乐。《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说: 能如实知此是苦圣谛,乃至广说,是名慧力。不仅小乘行者观察苦谛,大乘菩萨也观察苦谛,而且更深广。因为菩萨要自度度人,不仅观察自身的苦,还要观察和解除无量众生现世、后世的一切衰损和苦恼。

如《菩萨地持经》说:菩萨观察众生界,有百一十苦而修悲心。《瑜伽师地论》说:何等名为百一十苦?谓有一苦:依无差别流转之苦,一切有情无不皆堕流转苦故。复有二苦:一、欲为根本苦,谓可爱事若变、若坏所生之苦;二、痴异熟生苦,谓若猛利体受所触,即于自体执我、我所,愚痴迷闷,生极怨嗟,由是因缘受二箭受,谓身箭受及心箭受。

复有三苦:一、苦苦;二、行苦;三、坏苦。复有四苦:一、别离苦,谓爱别离所生之苦;二、断坏苦,谓由弃舍众同分死所生之苦;三、相续苦,谓从此后数数死生、展转相续所生之苦;四、毕竟苦,谓定无有般涅槃法诸有情类五取蕴苦。复有五苦:一、贪欲缠缘苦;二、瞋恚缠缘苦;三、惛沉睡眠缠缘苦;四、掉举恶作缠缘苦;五、疑缠缘苦。复有六苦:一、因苦,习恶趣因故;二、果苦,生诸恶趣故;三、求财位苦;四、勤守护苦;五、无厌足苦;六、变坏苦,如是六种总说为苦。复有七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怨憎会苦;六、爱别离苦;七、虽复希求而不得苦。

复有八苦:一、寒苦;二、热苦;三、饥苦;四、渴苦;五、不自在苦;六、自逼恼苦,谓无系等诸外道类;七、他逼恼苦,谓遭遇他手块等触、蚊虻等触;八、一类威仪多时住苦。复有九苦:一、自衰损苦;二、他衰损苦;三、亲属衰损苦;四、财位衰损苦;五、无病衰损苦;六、戒衰损苦;七、见衰损苦;八、现法苦;九、后法苦。复有十苦:一、诸食资具匮乏苦;二、诸饮资具匮乏苦;三、骑乘资具匮乏苦;四、衣服资具匮乏苦;五、庄严资具匮乏苦;六、器物资具匮乏苦;七、香鬘涂饰资具匮乏苦;八、歌舞伎乐资具匮乏苦;九、照明资具匮乏苦;十、男女给侍资具匮乏苦。

当知复有余九种苦:一、一切苦;二、广大苦;三、一切门苦;四、邪行苦;五、流转苦;六、不随欲苦;七、违害苦;八、随逐苦;九、一切种苦。一切苦中复有二苦:一、宿因所生苦;二、现缘所生苦。

广大苦中复有四苦:一、长时苦;二、猛利苦;三、杂类苦;四、无间苦。

一切门苦中亦有四苦:一、那落迦苦;二、傍生苦;三、鬼世界苦;四、善趣所摄苦。

邪行苦中复有五苦:一、于现法中犯触于他,他不饶益所发起苦;二、受用种种不平等食,界不平等所发起苦;三、即由现法苦所逼切,自然造作所发起苦;四、由多安住非理作意,所受烦恼、随烦恼缠所起诸苦;五、由多发起诸身语意种种恶行,所受当来诸恶趣苦。

流转苦中复有六种,轮转生死不定生苦:一、自身不定;二、父母不定;三、妻子不定;四、奴婢仆使不定;五、朋友宰官亲属不定;六、财位不定。自身不定者,谓先为王,后为仆隶;父母等不定者,谓先为父母乃至亲属,后时轮转反作怨害及恶知识;财位不定者,谓先大富贵,后极贫贱。

不随欲苦中复有七苦:一、欲求长寿,不随所欲,生短寿苦;二、欲求端正,不随所欲,生丑陋苦;三、欲生上族,不随所欲,生下族苦;四、欲求大富,不随所欲,生贫穷苦;五、欲求大力,不随所欲,生羸劣苦;六、欲求了知所知境界,不随所欲,愚痴无智现行生苦;七、欲求胜他,不随所欲,反为他胜而生大苦。

违害苦中复有八苦:一、诸在家者,妻子等事损减生苦;二、诸出家者,贪等烦恼增益生苦;三、饥俭逼恼之所生苦;四、怨敌逼恼之所生苦;五、旷野险难迫迮逼恼之所生苦;六、系属于他之所生苦;七、支节不具,损恼生苦;八、杀缚斫截捶打驱摈,逼恼生苦。

随逐苦中复有九苦:依世八法有八种苦,一、坏法坏时苦;二、尽法尽时苦;三、老法老时苦;四、病法病时苦;五、死法死时苦;六、无利苦;七、无誉苦;八、有讥苦,是名八苦;九、希求苦,如是总说名随逐苦。

一切种苦中复有十苦,谓如前说,五乐所治有五种苦:一、因苦;二、受苦;三、唯无乐苦;四、受不断苦;五、出离远离寂静菩提乐所对治家欲界结寻异生苦,是名五苦;复有五苦:一、逼迫苦;二、众具匮乏苦;三、界不平等苦;四、所爱变坏苦;五、三界烦恼品粗重苦,是名五苦,前五此五,总十种苦,当知是名一切种苦。前五十五,今五十五,总有一百一十种苦,是菩萨悲所缘境界。缘此境故,诸菩萨悲生起、增长、修习、圆满。(卷第四十四)

又说:诸圣声闻已得证入,苦谛现观已到究竟,于苦深远厌俱行心相续而转,不如菩萨于诸有情悲前行心,正观堕在百一十种极大苦蕴。

《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卷第二)

种种苦恼的现实,使我们对人生是苦有深刻的体会。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不苦,不仅让现世的生命不苦,而且让后世、后后世的生命越来越好?这就需要了解痛苦的由来,进而截断痛苦的根源,消除痛苦而得到安乐。

为什么人生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佛陀告诉我们,世间上一切痛苦都是从有情自身业力的召感而得到的,业又是由烦恼而引发的。内心的贪欲、瞋恚、愚痴等烦恼推动着身口造业,造业的当下可能会感得苦果出现,而且肯定会留下苦的隐患,招致更大的苦报,还会增长更多的贪、瞋、痴。由烦恼而造业,造业而感苦果,构成了惑(烦恼)、业、苦的生死轮回。我们便在这惑、业、苦的轮回圈内循环往复,在茫茫的六道苦海中头出头没。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烦恼业苦从妄起,业苦还为烦恼因。(卷第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说:烦恼业苦展转为缘,谓烦恼生业,业生苦,苦生苦,苦生烦恼,烦恼生烦恼,烦恼生业,业生苦,苦生苦。(卷第二十四)

《瑜伽师地论》说:由五种相,诸烦恼魅甚于鬼魅:一者,若为一鬼所魅,唯即为此一鬼所魅,若为一烦恼所魅,必为无量烦恼所魅;二者,若为鬼魅所魅,或以咒术、或以缚害、或以资具、或以众药易可治疗,若为烦恼魅之所魅,不可治疗;三者,若为鬼魅所魅,当于魅时易可识别,下至婴儿亦能觉了,若为烦恼魅之所魅,当于魅时难可识别,世聪慧者尚不能了;四者,若为鬼魅所魅,此魅是客易可摧伏,非是俱生,不即由彼成其自性,若为烦恼魅之所魅,此魅非客,难可摧伏,而是俱生,即由彼故成其自性;五者,若为鬼魅所魅,不与一切余有情共,若为烦恼魅之所魅,必与一切余有情共。(卷第七十)

我们出生之后,就会生病、衰老、死亡,还常常会有贪欲、瞋恚等烦恼忧苦,避免不了,只能拼命努力,以便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改善。佛陀的修证经验告诉我们,这些苦痛是可以彻底解除的,方法就是摆脱所有烦恼、恶业和痛苦,获得清净、恒常的安乐,并且能够生死自在,利益一切众生!大致是佛陀的大般涅槃境界。

如《大智度论》说:释迦文尼佛王宫受身,现受人法,有寒热、饥渴、睡眠,受诸诽谤、老病死等,内心智慧、神德,真佛正觉无有异也!欲满众生所愿,悉皆能满,而不满者,以无数世来常满众生衣食之愿,而不免苦,今但以涅槃无为常乐益之,如人怜愍所亲,不与杂毒美食,如是世间愿者,生诸结使,又复离时,心生大苦,是故不以为要。(卷第三十)一切佛法皆为涅槃故说,譬如众流皆入于海。(卷第三十一)

很多人将涅槃理解为死亡、空无,身如虚空、心如土石,因此对涅槃畏惧、排斥,没有好乐心,或者执著空无,盲修瞎炼,这是大误解。

《大智度论》说:于诸乐中第一者,断诸渴爱灭狂法,舍五众身及道法,是为常乐得涅槃。(卷第十九)

《瑜伽师地论》说:了知涅槃所有喜乐,于诸喜乐为最第一。(卷第七十)

《大智度论》说:若作恶人及出家,诸天世人及蠕动,一切十方五道中,无不好乐而恶苦,狂惑颠倒无智故,不知涅槃常乐处。(卷第十九)

《瑜伽师地论》说:云何为涅槃?谓法界清净、烦恼众苦永寂静义,非灭无义。问:若唯烦恼众苦永寂名为涅槃,何因缘故非灭无义?答:如外水界唯离浑浊,得澄清性,非离浊时无澄清性;又如真金唯离刚强,得调柔性,非离彼时无调柔性;又如虚空唯云雾等翳障寂静,得清净性,非彼无时其清净性亦无所有。此中道理当知亦尔。(卷第七十三)问:于无余依涅槃界中,般涅槃已所得转依,当言是有?当言非有?答:当言是有。问:当言何相?答:无戏论相,又善清净法界为相。问:何因缘故当言是有?答:于有余依及无余依涅槃界中,此转依性皆无动法,无动法故,先有后无不应道理;又此法性非众缘生,无生无灭,然譬如水澄清之性,譬如真金调柔之性,譬如虚空离云雾性,是故转依当言是有。问:当言是常?当言无常?答:当言是常。问:何因缘故当言是常?答:清净真如之所显故,非缘生故,无生灭故。问:当言是乐?当言非乐?答:由胜义乐,当言是乐,非由受乐,说名为乐。何以故?一切烦恼及所生苦皆超越故。(卷第八十)

《大智度论》说:不得言涅槃无,以众生闻涅槃名生邪见,著涅槃音声而作戏论:若有、若无,以破著故说涅槃空。若人著有,是著世间;若著无,则著涅槃。破是凡人所著涅槃,不破圣人所得。何以故?圣人于一切法中不取相故。复次,爱等诸烦恼假名为缚,若修道解是缚得解脱,即名涅槃,更无有法名为涅槃。如人被械得脱,而作戏论:是械,是脚,何者是解脱?是人可怪,于脚械外更求解脱!(卷第三十一)若人舍有为,著无为,以著故,无为即成有为。

(卷第三十一)佛但为度众生故住,以是故知有可利益众生,随事为说:观诸有为法虚诳故,涅槃为实,不变不异。有新发意菩萨著是涅槃,因是著起诸烦恼,为断是著故,说涅槃如化;若无著心,是时则说涅槃非如化。(卷第九十六)

涅槃有小乘涅槃和大乘涅槃,大乘涅槃也就是大般涅槃,是更究竟、圆满的,是我们应追求的。

《大智度论》说:涅槃有三分:声闻涅槃、辟支佛涅槃、佛涅槃。般若能与大乘涅槃故,名无等等。(卷第七十)声闻辟支佛法中,不说世间即是涅槃,何以故?智慧不深入诸法故,菩萨法中说世间即是涅槃,智慧深入诸法故。(卷第十九)如人闭狱,破坏桎梏,伤杀狱卒,随意得去;又有怖畏,盗穿墙壁,亦得免出。声闻者但破吾我因缘生诸烦恼,离诸法爱,畏怖老病死、恶道之苦,不复欲本末推求、了了坏破诸法,但以得脱为事。大乘者破三界狱,降伏魔众,断诸结使及灭习气,了知一切诸法本末,通达无碍,破散诸法,令世间如涅槃同寂灭相,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将一切众生令出三界。(卷第三十一)法性生身大菩萨,是中无有结业生身,但有变化生身,灭三毒,出三界,教化众生、净佛世界故,住于世间。(卷第七十二)

《瑜伽师地论》说:菩萨如是戏论灭故,能证大乘大般涅槃,于现法中胜真实义所行处智极清净故,普能获得一切自在,谓诸菩萨于种种化获得能化神通自在,于种种变获得能变神通自在,普于一切所知境智皆得自在。若欲久住,随其所乐自在能住,若欲终殁,不待害缘自在能殁。由诸菩萨得如是等无量自在,于诸有情最胜无上。菩萨如是普于一切得自在故,获得五种最上胜利:一者,获得心极寂静,由住最静故,不由烦恼寂静故;二者,能于一切明处无所挂碍,清净鲜白,妙智见转;三者,为利诸有情故,流转生死无有厌倦;四者,善入一切如来密意言义;五者,所得大乘胜解不可引夺、不从他缘。当知如是五种胜利有五种业:一者,菩萨成就最胜现法乐住,能灭一切为趣菩提精勤加行所生身心种种劳倦,当知是名心极寂静胜利之业;二者,菩萨普能成熟一切佛法,当知是名于诸明处无碍清白、微妙智见胜利之业;三者,菩萨普能成熟一切有情,当知是名流转生死无有厌倦胜利之业。四者,菩萨能正除遣所化有情随所生起疑惑,护持如来妙正法眼,令得久住,于能隐没如来圣教像似正法,能知能显,能正除灭,当知是名善入如来密意言义胜利之业;五者,菩萨能摧一切外道异论,精进坚牢,正愿无动,当知是名大乘胜解不可引夺、不从他缘胜利之业。如是菩萨所有一切菩萨所作,皆为如是五胜利业之所摄受。(卷第三十六)

因此,我们作为学佛者,在积福修慧时,不要忘了终极目标大般涅槃。尤其出家人,要信解涅槃,真心希求涅槃。

《大智度论》说:一切众生中,佛为第一;一切诸法中,涅槃为第一。(卷第四十三)如众川万流,大海为上;诸山之中,须弥为上;一切法中,虚空为上;涅槃亦如是,无有老病死苦,无有邪见、贪恚等诸衰,无有爱别离苦,无怨憎会苦,无所求不得苦,无常虚诳、败坏变异等一切皆无。以要言之,涅槃是一切苦尽,毕竟常乐,十方诸佛菩萨弟子众所归处,安隐常乐无过是者,终不为魔王、魔人所破。如阿毗昙中说:有上法者,一切有为法及虚空,非智缘尽;无上法者,智缘尽,所谓涅槃。是故知无法胜涅槃者。(卷第五十五)

《瑜伽师地论》说:由五因缘当知涅槃是无上法。何等为五?一、集谛寂灭故;二、苦谛寂灭故;三、离怖畏、灾横、疾疫,大安隐故;四、无上现法乐住所缘故,谓无相住故;五、常住、究竟、安义、乐义,不虚诳故。如是五因,非于余处总集可得,唯于涅槃一切可得,是故涅槃名无上法。(卷第六十六)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忻乐涅槃,应于涅槃而生厌背,于诸烦恼及随烦恼,不应怖畏而求断灭,不应一向心生厌离,以诸菩萨三无数劫流转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说,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何以故?如诸声闻于其涅槃忻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如是菩萨于大涅槃忻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其倍过彼百千俱胝。以诸声闻唯为一身证得义利、勤修正行,菩萨普为一切有情证得义利、勤修正行。是故菩萨当勤修集无杂染心,于有漏事随顺而行,成就胜出诸阿罗汉无杂染法。(卷第四十一)

云何名为最初恶受尸罗律仪?谓如有一王所逼迫而求出家,或为狂贼之所逼迫,或为债主之所逼迫,或为怖畏之所逼迫,或不活畏之所逼迫而求出家,不为沙门性,不为婆罗门性,不为自调伏,不为自寂静,不为自涅槃,而求出家,如是名为最初恶受尸罗律仪。(卷第二十二)

弘一大师在《征辨学律义八则》说:南山律祖《行事钞》云:《善见律》檀越请比丘,沙弥虽未受具,亦入比丘数。《(大般)涅槃(经)》:乃至未受十戒,亦得受请。灵芝律师《资持记》释云:论约法同(沙弥),经听形同(出家优婆塞);无非皆为解脱出家,即堪受供。故知不为解脱出家,虽是比丘,亦应云虚消信施。若为解脱出家,虽优婆塞,亦堪为人世福田。

怎样证得大般涅槃呢?这就必须勤修佛道。虽然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涅槃 (《大智度论》卷第十九),但我们凡夫有众多烦恼恶业,有众多妄想执著,所以有众多痛苦,陷溺生死中,不能体证涅槃乐,只有通过修行,断除烦恼、恶业,成就清净功德,才能虽处生死,不异涅槃,自在安乐而利益无量众生。

如《瑜伽师地论》说:问:若此灭谛先无后有,云何是常?若常时有,何不一切有情于一切时般涅槃耶?答:不流转相、不现行相,是灭谛相。此谛云何先无后有?又无生相、无灭相,是常相,灭谛亦尔,是故名常。若有证得一切粗重永息灭者,彼般涅槃;若未证得者,彼不般涅槃。有灭谛故,诸有情类有证得者。是故涅槃是证所显,非生所显。(卷第六十八)

因此,我们想要改变现前和将来的苦迫,就要努力修行。修行即要由世间道趣入出世间,由增上生(善根、福德不断增上,一生比一生好,乃至一天比一天好)趣入决定胜(涅槃)。

《瑜伽师地论》说:问:何等名为涅槃法缘,而言阙故、无故、不会遇故不般涅槃?答:有二种缘。何等为二?一、胜,二、劣。云何胜缘?谓正法增上他音,及内如理作意。云何劣缘?谓此劣缘乃有多种,谓若自圆满(善得人身、生于圣处、诸根无缺、胜处净信、离诸业障),若他圆满(诸佛出世、说正法教、法教久住、法住随转、他所哀愍),若善法欲,若正出家,若戒律仪,若根律仪,若于食知量,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乐远离,若清净诸盖,若依三摩地。彼由如是渐次修行,后后转胜、转增、转上,修集诸缘。(卷第二十一)初善住根本,次乐心寂静,后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渐次为因缘,纯杂而修习,最先离恶作,最后乐成满。(卷第十六)世间法引出世法。(卷第六十六)由四因缘,出世间道用世间道以为助伴:一、隐障诸盖故;二、远分制伏故;三、厌患朽坏故;四、法力滋润故。(卷第七十)

《大智度论》说:问曰:须菩提,何以故先问世间善法,后问出世间法?答曰:先问粗,后当问细;先知世间相,后则能知出世间相。世间善法者,知有罪有福果报,有今世后世,有世间、有涅槃,有佛等诸贤圣、今世后世及诸法实相证,所谓孝顺父母等,乃至十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善、念安般、念身、念死)。(卷第四十四)

《瑜伽师地论》说:诸有情有二种满:一、增上生满;二、决定胜满。增上生满者,谓往善趣;决定胜满者,谓爱尽离欲,寂灭涅槃。若于一切种、一切因缘、一切处所,不作恶行,彼便能断增上生满所有障碍,亦能证得增上生满。若于受用欲乐行边,及于受用自苦行边,决定远离彼,便能断决定胜满所有障碍,亦能证得决定胜满。(卷第十七)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说:波罗蜜多数唯有六,不增不减。何以故?一切菩萨道略有二种:一、增上生道,二、决定胜道。如其次第,三三摄故。所以者何?增上生有三种:一、大资财,二、大自体,三、大眷属。施波罗蜜多感大资财果;戒波罗蜜多感大自体果,由持净戒生善趣中,得尊贵身故;忍波罗蜜多感大眷属果,能行忍者一切众生咸所归附故。决定胜道有三种:一、伏诸烦恼、修习善品方便;二、成熟有情方便;三、成熟佛法方便。如是三中随阙一种,菩萨决定胜道必不成就。成熟有情方便者,谓静虑波罗蜜多,依此发神通成熟有情故。复次,波罗蜜多是无住处涅槃方便故,其数唯六。所以者何?由诸菩萨为翻住涅槃故,于生死中摄增上生;为翻住生死故,即于生死而不染污。是故前三是得增上生方便,后三是不染污方便,随其所应如前应知。不染污方便者,由精进故修习对治,由静虑故伏诸烦恼,由智慧故永害一切烦恼随眠。次第者,谓前前波罗蜜多能为后后所依止故。所以者何?菩萨摩诃萨由施波罗蜜多串习舍施内外事故,不顾身命,弃大宝藏,受持禁戒;由护戒故,他所毁骂,终不反报,由如是等,遂能堪忍;以能堪忍寒热等苦,虽遭此缘,加行不息,发勤精进;精进方便,证究竟果,成满静虑;静虑满已,由净定心如实知故,证得出世究竟大慧。

复次,前前波罗蜜多后后所持故,谓戒能持施,乃至慧能持静虑。由具尸罗,施得清净。何以故?由行布施,摄益有情,由具尸罗,不为恼害,是故菩萨于受施者,以离恼害,善能施与,清净乐具故,由净戒力,施得清净。如是由忍力故,戒得清净。何以故?由能忍受他不饶益,终不毁犯所学处故。由精进故,忍得清净。何以故?由勇猛力故,久处生死不以为难,能受众生违逆等苦。由静虑故,精进清净。何以故?由喜乐俱,能勤修习一切善法无休息故。由具慧故,静虑清净。何以故?若由无量门数数观诸法,能证内寂静,增长三摩地。又伽他说:无有静虑而不因慧。复次,由粗细故,波罗蜜多前后次第。所以者何?于诸行中施行最粗,故先建立;于忍等行,戒复为粗,故次建立;乃至于慧,静虑为粗;一切行中,慧为最细,故最后立。(卷第十一)

《大智度论》说:慧地调意者,是菩萨先忆念老病死、三恶道,慈愍众生故调伏心意;今知诸法实相故,不著三界,不著三界故调伏。心寂灭者,菩萨为涅槃故,先于五欲中折伏五情(眼、耳、鼻、舌、身情),意情难折伏故;今住七地,意情寂灭。(卷第五十)

又说:佛亦名为宝,亦名为无上福田。若人从佛种善根,必以三乘法入涅槃不虚。如《法华(经)》中说:有人或以一华、或以少香供养于佛,乃至一称南无佛,如是等人皆当作佛。若尔者,有人作是念:但行五波罗蜜,欲作佛时乃观空,何用常行般若波罗蜜难知、难得空行?答曰:以是事故佛自答:阿难,于佛福田中虽不虚诳,要得三乘入涅槃,应当了了行六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了了行故,疾得佛道,不久受生死苦。(卷第七十九)

落实到眼前,我们一般人应该怎样修行呢?就是要从修改自己的坏习气、坏习惯、坏毛病,修改自己身语意三业不如法、不如理的种种恶业、恶行开始。如《大智度论》说:佛告释提桓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终不中毒死,兵刃不伤、水火不害,乃至四百四病所不能中,除其宿命业报。除其业报者,一切法和合因缘生,无有作者,无有作者故,必受业报,佛所不能救,何况般若?(卷第五十八)初学不得便为说空,先当分别罪福。(卷第五十二)恶业得受乐报,无是处;恶业尚不能得世间乐,何况出世乐?若恶行生天,无是处;恶行尚不能得生天,何况涅槃?(卷第二十四)佛陀教导我们,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简单地讲,就是要做好事,不要做坏事;说好话,不要说坏话;存好心,不要起恶念。不仅要改善外在的语言和行为,而且要深入到内在心灵的净化。举例来说,大家参加法会,透过绕佛、拜佛、念佛、学佛,逐渐平息贪欲、瞋恚、愚痴等内心的烦躁恼乱,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修行就是首先要让我们存好心、说好话、办好事、做好人。这些就是修行的最基本、最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在家的居士要做好,出家人同样也要努力去实践,学佛首先就是学习这些内容。

真正深入修行,首先要具备两种条件: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外缘。

内因是暇满人身,这是我们能够修行的主因。如《瑜伽师地论》说:四因缘故,不般涅槃。何等为四?一、生无暇故;二、放逸过故;三、邪解行故;四、有障过故。(卷第二十一)我们今生今世六根具足,头脑灵敏,又能够发心学佛,能够听闻到正法,因此要珍惜宝贵的光阴,珍惜种种殊胜难得的修道因缘。

外缘就是有好的善知识、好的同行、好的修行道场,这些都是修道的助缘。如《大庄严论经》说:应近善知识,近善知识者,结使炽盛能得消灭。谁有得解脱不依善知识?唯有痴者不依善友。(卷第十二)

《阿毗昙毗婆沙论》说:若有众生虽有内因,无外缘者,终不能修胜进之行,若遇外缘则能修行。譬如钵头摩、分陀利、拘物头、优钵罗华在池水中,日光不照,不开、不敷、不香,日光若照则开敷出香;如闇室中有种种物,若无灯照,终不可见,有灯则见。众生亦然,虽有内因,若无外缘,终不能修胜进之行;若遇外缘,则能修习胜进之行。以是缘故,佛说偈言:譬如闇室中,虽有种种物,若无灯明照,有目不能见。若人虽有智,不从他闻法,是人终不能,分别善恶义。譬如有目人,因灯见众色,有智依多闻,能别善恶义。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离无义,多闻得涅槃。(卷第一)

如果没有体会到善知识、同参道友和修行道场对我们的帮助,就会常常遇到障碍,容易产生各种毛病,很难顺利修行。所以,我们要珍惜难得的暇满人身,珍惜良好的修行助缘,把握这改善生命品质的殊胜因缘,走好修学佛道的每一步。

其次,应该认清三个毛病。这三个毛病,分别对应于学佛的三个不同层次。

一是最初发心太过猛烈。刚刚学佛的人,通常容易犯这个毛病。每天一定要念多少声的佛号、诵多少卷的经典、做多少件的事情,发心非常地猛烈。结果往往是这几天做做这个,过几天又干干那个,做一做就歇一歇,做一做就换一换,弄得又疲惫又散乱,没有办法持续修学。所以,初学佛的人应该发持久心,发长远心,踏踏实实地修学,平平稳稳地进步,初发心切忌过于猛烈,急于求成。

二是修行当中彷徨不定。克服了发心过猛的毛病,修学了三五年以后,就进入学佛的第二个层次。在这一阶段,容易彷徨、迷惑,觉得修行好几年了,进步反而没有刚学佛时那么明显,于是开始怀疑修行道路的可信性,怀疑修行方法的正确性。这种种的疑惑,导致懈怠放逸,甚至中途退却,不再继续修行了。所以,处在第二个层次的学佛人应当勇猛精进,突破彷徨心理的障碍,排除对修行的疑惑,才可以进一步向上修学。

三是稍有成绩高慢自大。学佛的人精进用功了十年以上,在学问、修行、做事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成绩以后,就到达了第三个层次。在这一阶段,容易产生高慢,认为自己的修行工夫很好,修行的法门很殊胜,学问渊博,事业有成,自利利他非我莫属,别人都比不上我。因为高慢自大,增长了我法二执,障碍了更加长远的修学,也就不可能获得修行上真正的成就。所以在历经了十年、二十年乃至更加长久的修学过程,在某些方面有了一点成绩以后,就要注意韬光养晦,不要急于张扬,而是要更加谦逊地反省自己,更加努力地用功修行,以期达到工夫的成片、修行的纯熟。以上三个毛病,在修行之前就应该了解清楚,才能够在修行当中积极防止。

最后,真正的修行,必须遵循四个步骤。

比如说,我们要打造一把好的剑,首先要选择好的铜、铁等原材料;第二步就是对原材料的冶炼、陶铸,让剑的毛坯显露出来;第三步,经过一番的敲打、淬火、磨光,将粗糙的剑坯琢磨成闪闪发亮的剑;第四步,还要将打造好的剑埋在土里,等到把剑上咄咄逼人的气焰去掉,再从土里拿出来。这时候,一把锋利的好剑就形成了。手持这把利剑,便可以削铁如泥、所向披靡了。

修行也是如此。我们要把自己锻炼成能断烦恼的法器,第一步要培育好根基;根基不够就会时时处处遇到障碍,处处存在困难,不堪成为法器。所以,要多忏悔,多集资粮,让业障渐渐减少,善根逐步增长,培养对师长、三宝清净的信心,培育良好的根基;第二步,有了良好的根基,还要仰仗善知识的教授、教诫,依靠同行的鼓励、帮助,加上自身不懈的努力,深入经律论三藏,思维善恶因果,树立起对佛法的基本正见;第三步,虽然具备了正确的见解,但还缺乏具体的实践,因而需要面对顺逆各种境界时的历练。经历了一番长时间的身心磨练,不断规范言行举止,逐渐清除内心尘垢,让三业清净、三学增上;第四步,虽然修行上有了一些心得,但不能骄傲自满、得少为足,认为仅此便可应对自他身心种种烦恼,而是应该继续精勤修学,让自己的修行工夫纯正、熟练。这时候,能断烦恼的法器就炼成了,我们也就拥有非常猛利、深广的智慧,能够洞察种种幻相,应对种种境界,调伏种种烦恼,成就种种胜利。

只要我们具备两种条件,认清三个毛病,遵循四个步骤,一定能够追随佛陀的身影,履践佛陀的大道。

在这修行的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自身的提升,同时还要发心利益众生。因为自己与众生是息息相关的,自利与利他是一体的。不认识、不相信这个道理,也是一种无明烦恼。佛教的宗旨就是要引导一切众生究竟远离痛苦、得到快乐,这是佛教慈悲的精神。如《大智度论》说:菩萨远离怜愍众生心,但行般若波罗蜜,求诸法实相,或堕邪见中。是人未得一切智,所求一切智事心未调柔故,堕诸边,诸法实相难得故。是故佛说菩萨从初发心怜愍众生故,著心渐薄,不戏论毕竟空:若空有此过,若不空有彼过等。(卷第九十五)《瑜伽师地论》说:当知此中正行功德殊胜菩萨,为利自他勤修正行,用利他事以为自事,声闻独觉则不如是。由诸菩萨用利他事为自事故,于一切有情起如自己平等之心,由起如是平等心故,于诸有情常施恩惠,不望其报。菩萨如是勤修行时,常于有情发起希望,欲令彼得利益安乐,由是利益安乐意乐,常能起作不虚加行,当知是名展转引发正行功德殊胜。(卷第五十)那么,如何去引导众生得到快乐、远离痛苦呢?要有大智慧,要有大福德。

《大智度论》说:众生有无量劫罪因缘故,不得如愿,虽行福德而智慧薄少,虽行智慧而福德薄少,故所愿不成。菩萨求佛道故,要行二忍:生忍、法忍。行生忍故,一切众生中发慈悲心,灭无量劫罪,得无量福德;行法忍故,破诸法无明,得无量智慧。二行和合故,何愿不得? (卷第二十九)具足大智慧,我们才能够解决自己内在的痛苦与别人心灵的问题;具足大福德,我们才能够在具体的生活上给更多的众生提供帮助。因此我们要依照佛法来修行,增长福德和智慧;同时要去利他,在利他过程中,成就大福德、大智慧;自利与利他展转增上,最后福德智慧的圆满就是成佛。成佛以后能够更自在圆满地利益众生。

我们在这修学佛法过程中,福德智慧不断增长,自己的身心得到很大受益,同时还要效学佛陀,将所得到的佛法利益毫不吝惜地传递给他人出家人可分享给僧团的同修和护持寺院的居士,居士可把在寺院里获得的喜悦,带到家里去,让自己的家人,也能够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进一步把佛法传播到社会上去,让社会上方方面面、许许多多的人,也同样都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自己也增长更大的福德和智慧。我们信仰佛法,首先就是要信仰这些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要相信我们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努力、所有的修行,都会有结果。你如果不去修行,就不会有结果,不会有好的结果。这些因果法则,无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是一样的。我们的人生非常短暂,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非常迅速,所以在这非常快速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应该把握好自己生命历程上的每一个步骤、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每一个小时,甚至分分秒秒,都不要让它白白空过。要利用分分秒秒的宝贵时间,多去做利益众生的事业;利用分分秒秒的时间,多去做弘扬佛法的事业;利用分分秒秒的时间,多去积聚自己的福德智慧资粮。

我们六根具足,就是要利用自己的身心,去努力、去实践,将我们自己的身心,奉献给常住,奉献给三宝,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众生。

世间上有种种苦迫,人生也常有诸多不如意。我们希望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等种种的痛苦不再与我们相伴,希望自己及家人、亲朋好友乃至三界六道一切如母有情身心都能免受诸苦的煎熬,希望所有众生都能远离惑、业、苦的纠缠,迈向究竟安乐的涅槃,这就需要大家共同发心,共同努力,共同勉励,共同承担,共同将佛陀的家业发扬光大。特别要发心共同来建设清净的师、法、友和合增上的团队,依着团队来学佛修行、弘法利生。

更新于:2021-11-18 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