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时临斋仪中的「三德六味」是何含义

2021-03-11 其他文章

佛教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临斋仪(即供养偈和供养咒),然后才可用斋。出家众饭食时,常念: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三德六味究竟是什么意思?

一般佛教徒午供时,亦要念: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诸圣贤,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随愿皆饱满,令今施者得,无量波罗蜜。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唵誐誐曩三婆缚袜日啰斛。

三德,指轻软、净洁、如法。六味,指苦、醋、甘、辛、咸、淡。系出自《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一序品,佛临涅槃时,诸优婆塞为佛及僧备办种种饮食,其食甘美,具有三德六味。至后世,成为寺院每日上供所念之供斋句:三德六味,供佛及僧。

分别是哪三德六味?

三德者,《涅槃经》云:诸优婆塞为佛及僧,办诸餐具,种种备足。其食甘美,有三德焉。

一、清净德,谓精洁无有荤秽。

二、柔软德,谓柔软甘和而不粗涩。

三、如法德,谓随时措办,制造得宜。

六味者,《俱舍论》云:凡调和饮食之味,各有所宜,无出此之六种。虽进修道行之人不尚于味,然滋益色力亦由于此,所谓身安则道隆故,有六味之须也。

一、淡味淡者,味之本也,能受诸味故。

二、咸味其性润,能滋肌肤故,调诸味必以盐为首。

三、辛味其性热,能暖腑脏之寒故,味之辣为辛。

四、酸味其性凉,能解诸味毒故,味之酸为酢。

五、甘味其性温,能和脾胃故,味之甜为甘。

六、苦味其性冷,能解腑脏之热故,味之冷者为苦。

更新于:2021-03-11 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