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这才是李娜的原声《信天游》,至今无人敢超越,好听经典!

2020-05-23 佛学音乐

(一)公案本文

僧问诲机超慧禅师曰:「如何是君王剑?」

(识起迷情于本体君王之剑,本性已具,随意能用,惟乱用者昧。)

禅师曰:「不伤万物!」

(配仁者之剑者,均能以德服人,不得以剑触伤万物。)

僧问:「佩者如何?」

(佩带君王剑者有何用?)

禅师曰:「血溅梵天!」

(保护自己不落他道而已。)

曰:「大好不伤万物!」

(既言不伤万物,何在梵天溅血?)

师便打。

(徒逞口舌,该打!)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一般民间侠客都是好打不平,常做除暴安民事,虽言救度善良,却也伤害生命无数。君王者若是仁心仁术,怜民爱物,不发起征战、杀戮,而能使国泰民安,此等真是君王者也。佛法修行上比较与他教或外道不同者,是以无为法为依归,证入真如无为。另以平等性智圆满一切法,故能冤亲平等,所做佛事均能圆满成就。

在修行上,一般外道禅修者,均是以念力、心力来成就一切所愿做之事,包括善、恶等事情,故其心是依其所好而起心用,但外道行者心力有限,不能与佛教禅修者相比。佛教的声闻、缘觉者能证得无我之心,诸法无我,即得自我解脱。故小乘行者修四禅八定,能得十八空观,空、无相、无愿等三三昧,修陀罗尼门,入三摩地门等,故佛教行者能得无心之用,不用心之用,即是仁民爱物,不会伤及众生。

若谈大菩萨、佛的境界者,更有仁民爱物之心,常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其圣欲无减,具足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常为度众生恒行种种方便,无有休息。一切身口意业随智慧行,造作身、口、意三业时,先观察得失,后随智慧而行,故无过失,皆能利益众生。不管大阿罗汉、菩萨等众,当证得一切智时,常能以空无心等观一切众生,济度一切众生,而不伤及一切众生等。

2.释题

本公案名为「仁者之剑」,一般的剑是有形有像的,能砍杀他人或生物。有德者称君,君者需具王道精神,所拥有之剑称为「君王剑」,又可称为「仁者之剑」。而无德者则称为昏君,其生杀大权在握,残害无数生灵。世间的「仁者之剑」是杀当杀之人,非不得已应不会出剑杀人。本公案的「仁者之剑」是无形之剑,是发起慈悲心的菩萨,菩萨的「仁者之剑」随心而发,但发而不会伤人只会救人,而且冤亲平等,均能获得救度。这跟一般道教或民俗中,为众生排难治病的方法不同。

当然为民除害是用正义之剑,度化众生的菩萨用的是「仁者之剑」。如果是心地不清净的人,不能叫做仁者,因为邪人之剑会乱飞,且到处伤人。本公案在讲心用方面的情形,或许您们很难去理解。但要知道当心地清净后,才能得到君王剑,也才能来用「人者之剑」。

3.语体文解

僧问诲机超慧禅师曰:「如何是君王剑?」

有一僧人问诲机超慧禅师说:「怎么样子才能称为君王剑?」君王的剑,在古代君王是要有德行的才能当君王,此处禅宗行者讨论君王剑,系指本体界之事,本性具足,本性已具,所以随心所欲都能够用,但是不会乱用。多用、乱用的话就会昏昧,本性当会消失,也就是法融禅师所说:「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无心就是空真如体的状态,你的灵知灵觉越敏感,心越能清净,对一切业缘就越能感知。若是行者不能守住空寂,心常用久了以后,灵力就没有了,就不能称为「君王剑」了。临济禅师也说:「吹毛用了急须磨。」也就是说吹毛剑是很锐利,但用了剑后还要急需要再磨,吹毛剑是锐利的,用了以后还是要马上磨。所以有些出家师父,因缘比较好,过一阵子时间就能闭关磨剑,磨后则又有「君王剑」的威力。

如果是一个真正心开的人,常常这样劳累度化众生,常用心意念协助众生,用之后还是要磨剑的。这个状况比较好一点,磨一阵子就好,就锐利无比了。因为心通的话,磨起剑来是很快的,打打坐、调调息,经脉气通顺了,此「君王剑」又是锐利无比。如果不是真正心通的人,或者是身体的气慢慢被闭死的话,这个状况就要长久的用功,可能要闭关三个月或半年什么的,好好的在闭关中去磨其剑。故按语说:「识起迷情于本体君王之剑,本性已具,随意能用,惟乱用者昧。」

禅师曰:「不伤万物!」

「君王剑」本来就是有德行的人所佩带的,诲机超慧禅师回答说:「不伤万物!」既然佩了「君王剑」的人,就不会去伤害芸芸众生,不管是有形的或是无形的众生,都不会去伤害它们。纵使说那个人是坏得很离谱,以诸佛、菩萨来讲,佛祖不去讲他,我们说菩萨好了,菩萨是觉悟的有情,他可以觉一切境,也觉悟了知一切因缘法,他很有忍辱的心,法、我二执都没有了,所以那一个人坏到极点,那一个怎么样地离谱,或是欺负到自己头上来,他也不会用「君王剑」去整他、去害他。

我们反观一些外道行者,不知修解脱道者,在禅修中学习一些心法,自认为已经不得了了,可惜还未达我、法二空之证。此等人看到世间事或其它修行人不顺眼,就会乱用心法想害人。更有些藉用一些心法,招摇撞骗,骗财骗色,真正造地狱业因而不自知,以为神通广大,肆无忌惮地为非做歹。

不管什么宗教都有他们的护法神,佛教当然也有护法神在护持各道场,会赶走不好的众生,有时候该杀的就杀,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嫉恶如仇的人,死后最适合做护法神,这家伙这样不对,那样也不对时,他就会想办法去修理他。菩萨没办法如此做,因为他已证得我法二空,什么都是无所谓的,你坏就坏吧,看着办!没办法!所以菩萨有时当不起护法神。

「君王剑」就像菩萨一样,菩萨虽然佩带了剑,但他不会去伤害万物的,他都是以德服人,既然是君王、菩萨的话,就是要以德服人,不能够以你所学、所知道的,心法很好用,就随便起了一个心法,然后将对方困住了,甚至害死人了。但是菩萨是不会去用它,因为你是君王,君王是有德行的,所以佩了这把剑,就不能乱用这把剑去乱杀人、去乱整人。

按语说:「配仁者之剑者,均能以德服人,不得以剑触伤万物。」佛教度人的精髓,就在「以德服人」,禅宗祖师大德也是一样,他们不现什么神通,却能以空无的心去跟你磨,所以禅宗十牛图里面的第十图,颂中有句话说:「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禅宗祖师大德的风范,就是不用神仙真秘诀,神仙的神变功夫很大,所以才叫做神仙,但不用功夫,却能叫枯木开花,顽石点头。若用神仙的神通异能去度众,这就不是真的佛教徒,可说是外道一个!但是可以叫枯木开花,顽石点头,就是这句「以德服人」,所以配带「仁者之剑」者就像这样子。

僧问:「佩者如何?」

什么是君王剑?不伤万物就是君王剑,那佩带这把剑的人又怎么样呢?按语说:佩带君王剑者有何用?

禅师曰:「血溅梵天!」

奇怪!君王剑不是不伤万物吗?禅师却反而说:「血溅梵天!」梵天者有三天,在娑婆世界里来讲,管我们四大部洲所有人类的是梵天王,色界初禅天有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佩带君王剑不是在人世间里耍弄,而是用在梵天上。在梵天上用「君王剑」有个什么道理?梵者又称清净行,有禅修的人具有清净心,但会受感召各天界而出生到各天处。君王剑刚好可用在此,斩断各个种性业缘,而悟得无生法忍,不落入诸天界中,得有余依涅槃或无余依涅槃。

梵众天是禅修德行稍好的,感召了生初禅第一天,再修得清净一点的就会出生到色界的初禅第二天梵辅天,辅助梵天王来统御梵众天、统御四天下,甚至于六欲天。修得清净行最好的就生大梵天,其梵天王就是我们娑婆世界里面最高的天主。

初禅天的梵众天就能得离生喜乐地,离开欲界生死的离生喜乐地,第二禅天是定生喜乐地,第三禅天是离苦妙乐地,第四禅天是舍念清净地,入一境性中。离生喜乐地是离开欲界的生死,就出生到色界四禅中的天界里。我们人都在欲界中,六欲天也还是在欲界中,此等都有分段生死,出生然后又死亡。修到小乘的声闻、缘觉行者,就祇有变易生死,前者是色身的分段生死,后者是心地的变易生死,心生即生,心灭就死,这是小乘的行者,或是还不清净的菩萨都有这个生死。你要修解脱道,就要有能力去超越这部份的感召,要修解脱道,就要能用此空无、无为的君王剑。在欲界要能超越,要去解脱的话,就要超越梵天,带着你的君王剑,君王剑是有德行,又能修到空观这种境界的人,才能够突破梵天的这一关。

我们修行常说的四种魔:一者是五蕴魔,二者是烦恼魔,三者是天子魔,四者是生死魔。这四种魔是你修行时定要突破的,色、受、想、行、识这五蕴要突破,就有五十种阴魔都要断灭,当然内心的烦恼魔也要灭,这样就可以解脱人间的生死。但是天上的天子魔这一关有没有过呢?天子魔就是欲界第六天里有个哦 魔天,第六天中有一个是福报天,有一个是魔天。福报天宫当然是德行不错,行善行者居住的,其实这一天的天主是谁呢?就是天主教的教主,是所有不修禅定者,只会做善事最高的一天。他们的神父和修女是不结婚的,戒律很严紧,衣服包得密密的,连头发也不给人看到,他们的欲望很淡薄,所以能进第六欲天,当然其天主是菩萨之一。在那一天同时有一个天魔,「魔」是来考验你修得好不好,有没有资格跳出欲界去,跳不出去还是欲界的众生,既然要脱离这个管辖区,你的德行就要好,要有空无的证悟,没有的话,怎么跳得过去呢?所以这里就有天 子魔来守护。按语说:「保护自己不落他道而已。」他道者即指色界诸天,无色界诸天。生死魔是你自己的果报,自己分段生死要断,所以他说:「血溅梵天!」

僧曰:「大好不伤万物!」

此僧不解禅师意境,还在剑能伤人、不伤人中打转,僧想说您禅师刚讲「君王剑」配带者不伤万物,现在却讲配带者会血溅梵天,因此此僧大叫:「大好个不伤万物!」不伤万物也是您说,血溅梵天也是您说,这是什么意思?其实禅师讲配带「君王剑」者,能以空无不执着心,以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在梵天界生死因缘中,打出一条血路出来,也就是能不被诸天界因缘感召,而出生到各个梵天去,甚至不生于色界四禅中任何一天界去。要去的可能是以「君王剑」杀入四禅五后居天,得个生死解脱的小乘声闻、缘觉等果位。按语说:既言不伤万物,何在梵天溅血?此处伤万物与突破修证境界的执着,禅师是在讲两回事情,我们要认知禅师的意境,不要以世俗的眼光在看禅师的机锋对语。

师便打。

要超出色界四禅天,刚好要用这个「君王剑」来突破,听不懂的,当然还是听不懂。僧又说你刚刚讲不伤万物,但现在又怎么说血溅梵天呢?「大好不伤万物!」他不懂!不知道禅师在讲什么?所以说了,禅师刚刚讲君王剑不伤万物,现在却说佩剑的人刚好血溅梵天,既言不伤万物,何在梵天溅血呢?按语说:徒逞口舌之能,该打!未悟者不知禅师所说的禅机,祇以自己的妄想念提出疑问,这是逞口舌之能,所以禅师就揍他,让他能闭其尊口。

本公案是在讲心地的灵用,都是高层次的阐述,也是很真实的境界,不是用嘴巴吹吹牛皮而已,真的在修行过程中要受考试的,考您到底有没有真的解脱知见,能不能以君王剑利益群生,以平等性智对待一切众生,使冤亲能同时离苦得乐。不是你用嘴巴讲讲就好了,每一个层次都有种种的考验及其真实修证的境界,即能发挥心用的功夫。

(87年9月8日讲于龙潭)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看电影《西虹市首富》感受无奈世界,善良才是最大财富 看电影《西虹市首富》感受无奈世界,善良才是最大财富

何种情况下,沉默才是金? 何种情况下,沉默才是金?

致少年——什么才是您真正需要的爱? 致少年——什么才是您真正需要的爱?

达真堪布:怎样的回向才是如理如法的 达真堪布:怎样的回向才是如理如法的

达真堪布:怎么样才是真正的有修行? 达真堪布:怎么样才是真正的有修行?

只有净土念佛才是能够成就解脱往生极乐世界吗? 只有净土念佛才是能够成就解脱往生极乐世界吗?

童言无忌却触动妈妈的心,谁才是被教育者? 童言无忌却触动妈妈的心,谁才是被教育者?

什么才是真孝、大孝之道? 什么才是真孝、大孝之道?

没有哪部经典能够超过圣大解脱经的,它是无与伦比的。 没有哪部经典能够超过圣大解脱经的,它是无与伦比的。

宽恕别人才是善待自己 宽恕别人才是善待自己

第70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三) 第70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三)

第69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二) 第69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二)

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第68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一) 第68集 大乘经典是后人编造的吗?(一)

要经过很大的折磨,才能超越痛苦的错觉 要经过很大的折磨,才能超越痛苦的错觉

忏悔达到这个境界才是真忏悔 忏悔达到这个境界才是真忏悔

至今未受三皈五戒,这样算盲修瞎练吗 至今未受三皈五戒,这样算盲修瞎练吗

寺院由谁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寺院由谁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佛经与道教的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佛经与道教的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什么都不怕,才是最可怕 什么都不怕,才是最可怕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第098集 阿赖耶识才是结生相续识 林正仁老师 第098集 阿赖耶识才是结生相续识 林正仁老师

静中的生活才是安详富有的 静中的生活才是安详富有的

虽读大乘经典,仍以念佛为正行 虽读大乘经典,仍以念佛为正行

这才是究竟的快乐 这才是究竟的快乐

这个才是往生的关键 这个才是往生的关键

经典的戒杀文和戒淫文 经典的戒杀文和戒淫文

唯了生脱死才是生命里的大事 唯了生脱死才是生命里的大事

第020集 什么才是殊胜法 林正才老师 第020集 什么才是殊胜法 林正才老师

净业行人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净业行人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佛学知识】百句佛教经典名句,总有一句能渡你! 【佛学知识】百句佛教经典名句,总有一句能渡你!

这些佛经中的经典语录 这些佛经中的经典语录

读诵佛经的十二个诀窍(附经典合集) 读诵佛经的十二个诀窍(附经典合集)

百句佛教经典名句,总有一句能渡你 百句佛教经典名句,总有一句能渡你

佛教十部必读经典佛经(收藏) 佛教十部必读经典佛经(收藏)

修佛必读的十大经典佛经,蕴含无穷的奥妙与智慧! 修佛必读的十大经典佛经,蕴含无穷的奥妙与智慧!

觉醒生命,才是真正的活着! 觉醒生命,才是真正的活着!

大多数人走向了生老病死,可他们却超越了轮回 大多数人走向了生老病死,可他们却超越了轮回

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人共同亲自听闻大乘经典 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人共同亲自听闻大乘经典

达真堪布:出离,不是逃避是超越 达真堪布:出离,不是逃避是超越

达真堪布:怎样爱儿女才是最聪明的爱 达真堪布:怎样爱儿女才是最聪明的爱

以真空妙有来调伏内心,这才是真正的阿练若 以真空妙有来调伏内心,这才是真正的阿练若

这才是有大善根的畜生 这才是有大善根的畜生

先超越妄想,才有办法放下主宰 先超越妄想,才有办法放下主宰

如何才是真念佛 如何才是真念佛

在念不退当中,顿然超越四十一个因位 在念不退当中,顿然超越四十一个因位

佛教故事:禅·看开:只有自在,才是生命的至宝 佛教故事:禅·看开:只有自在,才是生命的至宝

值得学习的经典人生箴言 值得学习的经典人生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