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以来便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光尊寺,位于板桥镇世科村东首边一座如馒头状的“五凤山”上。从远处看,其身后是一片鳞次栉比逐级高起的丘陵地带,逶迤苍凉的官坡古驿道在绿荫中时隐时现,攀援而上,直达怒山山脉尾翼,剑指峥嵘巍峨的古代关隘——牛角关。具有一种虎踞龙盘的王者气势。
远望山门,只见数十级台阶上的斗拱三开山门大气磅礴,高耸如云,四角飞檐如鲲鹏展翅,直逼云天。红底金色的“光尊寺”赫然入目。门两侧高大的汉白玉石狮昂热拱卫,山门立柱上的对联“硝烟岚烟国土永葆吊英雄,出世入世玄坎共处清尘垢”展示了光尊寺的与众不同。 进得山门,左边是一泓春水,右边是一间简易的歇客房,两边石栏台阶在翠竹掩映中曲折而上。台阶尽头,左右两侧各有一道侧门,中间是一栋单层的过厅“天王殿”。我从左侧进入,顺着石级回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两个多小时,终于将光尊寺看了个大概。
光尊寺保山历史上典型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院。其占地十五亩左右,共有殿宇楼阁斋房二十三幢,主体为玉皇、华严两阁,文昌药王二宫,天王、观音等六殿和一个戏台。在隆阳区境内已公布的省级重点保的古建筑中,光尊寺是建筑规模最大,建筑物保护较为完整的一大古建筑群。寺内建筑均为传统的中式土木结构院落式建筑,现存建筑以清代民国时期建筑特色为主。正自思量光尊寺上千年的沧桑历程,见檐下几位老者闲聊,遂上前行礼攀谈,方知此寺“光尊”还不止于此。 七十多年前,为粉碎日军侵占缅甸,蚕食云南,威逼重庆的阴谋。
1942年初,十万远征将士走出国门,远征异国,抗击日寇,滇西抗战正式打响。而光尊寺作为横跨沧江,翻越怒山山脉后位于滇缅公路旁的第一所寺院,由于交通方便,建筑众多,又靠山多荫便于隐蔽的优势,很快被远征军看中,成为军队行营驻地。 在长达近三年的滇西抗战中,光尊寺一度被选作远征军司令部驻地,并一直被用作军火库。卫立煌、李根源等抗战名将多次在这里召集军事会议,制定抗日策略。许多重大战略、战役决策就是在这里形成,并由此通过电波传到战场前线,直到把日军大部队歼灭在滇西,赶出国门。
另外,近年出版的描写滇西抗战的记实出版物《马力生日记》的作者马力生曾担任光尊寺小学校长。1940年起,马力生以日记形式,记录下1940至1943年日军对滇西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堪称中国的《拉贝日记》。期间马力生的众多亲人也相继殒命于日寇轰袭之下,这一笔笔血海深仇都在他的日记中真实记载下来。 沧海更迭,历史作证。光尊寺和那段血与火的抗战史必将永载史册,代代相传。
更新于:2015-10-21 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