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头与参禅

2024-06-23 学佛正见

接下来说第二节:体究念佛前,应具备第一义的知见。所谓体究念佛,说穿了其实就是参禅,只是话头不同,它的本质其实是相同的。我们来看看到底什么是话头,很多人学佛学了很久,知道有这个话头的名称,但是却不知道它的内涵。我记得我在初学佛的时候,大概民国八十几年了,那时候刚好初学佛法,我也接触到了一些禅门的书籍,但是看到话头这样的字眼,我其实根本就不明白,因此有一天我就问一位经常在一个名寺打禅七的师兄,问他说:到底什么是话头?那位师兄就跟我说,他曾经在打禅七的时候问他的师父说:到底什么是话头?他的师父跟他说:话头就是啊。那时候我其实因为不明白为什么啊是话头,所以一直想不通。后来到了民国八十八年来到正觉讲堂修学无相念佛的时候,终于知道什么叫作话头了--话头其实就是话的前头。  那什么是话的前头?我打个比方说:当你要跟别人讲话的时候,你为什么讲出了那一句话?那一句话是因为你要表达你心里面的意思,所以讲出的那一句话。譬如说,你早上去公司上班,你碰到同事你会说个早安或者说是搞早,早安、搞早这个话虽然不一样,但是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你因为要表达你心里的意思,所以用话把你的意思讲出来,当别人听到你说话的时候,他就知道你心里的意思了。那这样子看来,话头就是话的前头,那话的前头其实就是你心中所起的那一念,所以说,话的前头其实就是念头。  我们再来看说:无相念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说无相念佛就是想佛,但是不起语言、文字、形像还有圣号来想佛。基本上,他因为还没有说出阿弥陀佛这一句话,所以你的心其实是安住在话的前头,所以说无相念佛其实就是照顾话头。  再来说:照顾话头跟参话头,那这中间又有什么样的差别?基本上两个都是话头,但是参话头它有参究的意思,也就是说要去参究一定要有个疑,所以参话头,譬如说念佛是谁?一定要有个疑啊,才能让你去体究啊。所以无相念佛其实是照顾话头,参究念佛者是谁?就是参话头,也就是体究念佛。  再来说,一般人修不成体究念佛的原因,大概有底下两种。第一种就是一念相续的功夫不够,也就是没有忆佛的功夫,因为没有忆佛的功夫,所以他就不能转入参话头的阶段。从刚刚我们讲参话头跟照顾话头这样的差别,你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你想要参话头,想要体究念佛,就一定要先学会无相忆念拜佛的功夫。再来说第二种原因就是知见不够,不知道自性弥陀到底指的是什么。不知道自性弥陀其实是无形无相,一直在相上面转,把有形有相的 阿弥陀佛当成是自性弥陀,其实是错的!所谓自性弥陀其实就是真如佛性,祂无形无相、不可称、不可量;只要是有形有相,统统都不是自性弥陀。  接下来说,很多学佛人都有了一个错误的知见,就是以为说:无余涅槃的境界当中有一个清净无染的境界相可以让觉知心安住其中。因为有了这样一个错误的知见,所以把意识相应的一念不生境界,当成开悟,其实了是落在我见当中,怎么可能开悟?所以说,我们如果要具备第一义的知见,首先要研究佛法根本的教典,也就是要去研读《阿含经》里面的内容。  再来说,当我们研读了《阿含经》里面的内容以后,知道了说五阴是空相、五阴是空的、世界也是空的,也知道了五阴的内涵,知道五阴的功能,他就可以继续深入来研读大乘的经典。大乘经典,譬如说《般若经》六百卷,如果没有时间去读,你就只要研读《心经》、《金刚经》,这也是属于般若的经典,还有《胜鬘经》、《维摩诘经》,还有《大般涅槃经》、《法华经》这样的经典其实也都是可以的,你都可以去研读。研读以后你还要再去思惟它的法义,然后如果不懂,就要去请教善知识,把这个法义弄清楚。你这样的经过了知道五阴的空相,也具备了第一义的知见,如果说你已经修学无相念佛的功夫,你就可以开始进入体究念佛的阶段。  假设说,如果说你最后体究念佛没有完成,没有证得实相的境界,你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还是可以上品中生,在《观经》里面也讲说:善解第一义而心不惊惧,可以得上品中生。(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当然你还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要发菩萨的大愿,也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当你发了这个大愿以后,你就是菩萨了,也就是你就可以得到上品中生的机会了。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 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参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参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倓虚法师:参禅的和尚与念佛的和尚 倓虚法师:参禅的和尚与念佛的和尚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参禅透三关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参禅透三关

海云继梦:紧守疑情,深参话头 海云继梦:紧守疑情,深参话头

梦参法师:末法时代培养善根 相信因果努力参禅 梦参法师:末法时代培养善根 相信因果努力参禅

本焕法师:念佛比较好,还是参禅? 本焕法师:念佛比较好,还是参禅?

圣严法师: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现代人的修养工夫 圣严法师: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现代人的修养工夫

虚云法师:反闻闻自性即是参话头 虚云法师:反闻闻自性即是参话头

莲池大师:历代祖师,皆因参禅得悟。念佛亦有悟否? 莲池大师:历代祖师,皆因参禅得悟。念佛亦有悟否?

参禅打坐都有哪些讲究? 参禅打坐都有哪些讲究?

宣化上人:参禅是行六度波罗蜜 宣化上人:参禅是行六度波罗蜜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话头参禅,假如明心见性后,话头还用不用?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话头参禅,假如明心见性后,话头还用不用?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参禅与彻悟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参禅与彻悟

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 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

参禅的人要把种种妄想分别都放下 参禅的人要把种种妄想分别都放下

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虚云法师-参禅与念佛 虚云法师-参禅与念佛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参禅打坐应以什么样的精神来用功 参禅打坐应以什么样的精神来用功

以道念为家庭,以参禅为事业 以道念为家庭,以参禅为事业

参禅人最重要是的细行 参禅人最重要是的细行

参禅人在修行中会出现的种种境界 参禅人在修行中会出现的种种境界

什么是禅,参禅又是什么 什么是禅,参禅又是什么

无这「四心」不能参禅 无这「四心」不能参禅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 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

参禅人,无长远心 参禅人,无长远心

憨山大师:念佛与参禅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 卷之下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 卷之下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 卷之上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 卷之上

星云法师:参禅念佛想求神通就有毛病了 星云法师:参禅念佛想求神通就有毛病了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十四回 榜文叩阍惊天子 酒令参禅动宰官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十四回 榜文叩阍惊天子 酒令参禅动宰官

倓虚法师讲故事:参禅的和尚与念佛的和尚 倓虚法师讲故事:参禅的和尚与念佛的和尚

佛教名词:【参禅】-参禅是什么意思 佛教名词:【参禅】-参禅是什么意思

有道禅师——参古镜话头 悟自性本清净 有道禅师——参古镜话头 悟自性本清净

打坐参禅要领 打坐参禅要领

如何加强看话头锻炼动中功夫 如何加强看话头锻炼动中功夫

看话头的功夫一定要有动中的定力为基础 看话头的功夫一定要有动中的定力为基础

参禅必修的课程

实修大乘之行门--参禅开悟 实修大乘之行门--参禅开悟

看话头 看话头

末法时期修念佛还是参禅

参禅见佛-孙东柏 文 参禅见佛-孙东柏 文

打坐不是参禅

参禅与念佛是一件事

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话头是紧箍咒 参话头是紧箍咒

脚不痛才是正式参禅 脚不痛才是正式参禅

一个话头专心参究 一个话头专心参究

参禅如猫捕鼠、龙养珠 参禅如猫捕鼠、龙养珠

行住坐卧都在参禅 行住坐卧都在参禅

参禅打坐才能开悟 参禅打坐才能开悟

念佛与参禅 念佛与参禅

参禅不要被境转 参禅不要被境转

23 附录三:如何加强看话头 锻炼动中功夫 23 附录三:如何加强看话头 锻炼动中功夫

怎样才够资格参禅? 怎样才够资格参禅?

参禅要先打地基  参禅要先打地基

参禅要念兹在兹 参禅要念兹在兹

怎样才够资格参禅 怎样才够资格参禅

参禅是行六度波罗蜜 参禅是行六度波罗蜜

参话头 参话头

参禅的境界 参禅的境界

参禅打七的四种境界及对治之药 参禅打七的四种境界及对治之药

参禅--难耶?易耶? 参禅--难耶?易耶?

坚忍恒心来参禅 坚忍恒心来参禅

参禅──难耶?易耶? 参禅──难耶?易耶?

参禅是开悟的方法 参禅是开悟的方法

参禅要回光返照 参禅要回光返照

参禅就是持戒 参禅就是持戒

参禅要有择法眼 参禅要有择法眼

以妄制妄参话头 以妄制妄参话头

参禅要克服痛关 参禅要克服痛关

参禅秘诀: 专一 参禅秘诀: 专一

念佛与参禅的关系 念佛与参禅的关系

参禅,究竟是坐还是卧 参禅,究竟是坐还是卧

参禅的下手方法 参禅的下手方法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

憨山大师示参禅切要 憨山大师示参禅切要

参禅破宗门三关 参禅破宗门三关

参禅如何起疑情看话头 参禅如何起疑情看话头

无异元来禅师的参禅警语 无异元来禅师的参禅警语

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 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

参禅的入门方便 参禅的入门方便

调和五事助参禅 调和五事助参禅

参禅的方法究竟是怎样的 参禅的方法究竟是怎样的

参禅前要注意的三个先决条件 参禅前要注意的三个先决条件

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 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

真参禅人,二六时中俱用持久之心 真参禅人,二六时中俱用持久之心

参禅之四易四难 参禅之四易四难

如何参究「念佛是谁」这个话头 如何参究「念佛是谁」这个话头

唯有一念话头,是当人命根 唯有一念话头,是当人命根

要得在世不造过者,只有参禅一法 要得在世不造过者,只有参禅一法

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 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

只要话头得力,不拘动静,自然不被他转 只要话头得力,不拘动静,自然不被他转

宗赜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宗赜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参禅与修净土的人,还需要研读经教吗 参禅与修净土的人,还需要研读经教吗

超然法师:虚云老和尚关于参禅的一段开示 超然法师:虚云老和尚关于参禅的一段开示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