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前要注意的三个先决条件

2021-02-26 明海法师

参禅要有绝对、不动摇的信心,这对我们的修行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当然,决定的信心不是凭空产生的,也要有因缘。要具足这样绝对的信心,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

人们常说,学禅是上根利器人的事情。那么,什么是上根利器的人呢?上根利器的人并不是那些聪明、伶俐、乖巧的人,而恰恰是有决定信心的人。

有信心、信得及的人就是上根利器。那种朝三暮四、见异思迁、进两步退三步、犹犹豫豫的人,不太适合学禅,因为他缺乏信心。

不过根性上利和钝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这个决定的信心是可以培养的。下面我从拥有决定的信心这个角度来谈一谈参禅要注意的几个先决条件。

第一点,持戒清净。在家居士有在家居士的戒,要守好五戒,修好十善;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沙弥、比丘要持好自己所受的戒体。

戒行清净使我们得到的首要功德就是,内心充满信心。戒行不清净、犯戒的人,不需要别人讲,本能地就觉得心里不踏实。这是信心受到了伤害。这也是修行的人应该反省的。

每天晚上,我们要好好想想,我现在修行对三宝的信心还很足吗?有时候你犯了错误,潜移默化地会使自己的信心受到影响,日久天长,就会从信到不信。

佛教心理学里的不信和疑,是两个概念。疑是一种主动的对佛法存有疑惑,能促使人进一步地追溯答案,而不信则是消极的,没有信心,换句话说,就是信心的疲惫、疲软、不振。

打个比方,有人告诉你,往这块地下挖一尺就会挖到黄金。如果你信得及,马上就会动手去挖;如果你不信,一会儿找找工具,一会儿这里挖挖、那里挖挖,永远也挖不到黄金。我们说我们信佛、信法、信僧、信这个法门,但反照一下,我们真信吗?

如果真信,就会精进、不懈怠地努力。为什么不能做到呢?说明心里有不信。要保持我们的信心清净,坚定有力,需要持戒清净。戒行不清净的人,信心就会受到影响,而且障碍会多。

第二点,要有健康的人格。这点与前面一点有关联。我们今生今世有健全的人格,是源于我们过去世戒行清净。如果我们过去一直以来止恶行善、戒行清净,那么我们今生今世就会有比较健全的人格、身心。

有健全的人格、身心,是我们修禅、坐禅的重要前提。我们不要指望通过坐禅,把心理上的某种疾病、精神上的某种扭曲治好,相反,比较健全的身心才是我们参禅的先决条件。

当然,完全健全的人只有佛菩萨,这里所说的健全,是从我们作为人道众生,在身体上,特别是在心理上相对健康来说的。如果我们内心压抑、严重扭曲,我个人觉得,参禅不太合适。因为参禅这个修行法门,是一种非常猛烈的修行法门。

刚开始下手,也许不觉得怎样,很温和,但到关键、全力以赴、需要把自己整个身心交出去的时候,健全的身心就很重要了。若身心不健全,在修行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障碍、出现偏差。

现代社会有心理问题的人很多,心理疾病患者越来越多。以禅的智慧自我观照、自我疏导来提高自己身心健康的水准,毫无疑问是有效的,但真正在禅堂里短兵相见,动真格的,昼夜不停地用功、参禅,要明心见性,这种状态,有心理疾患的人不适合,内心有严重郁结的人,也不适应。

因为参禅最后带给我们的是整个身体里的***,从根本上调整我们心和境的关系,以及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方式。这个时候既需要有比较好的老师,同时也需要自己有比较好的素质。这里大家再一次看到持戒有多重要。

第三点,要明理路。要参禅,首先要清楚修禅的理路。本来禅宗的风格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向心行处灭、言语道断的地方进前一步,没有什么理路不理路的。

但我们现代人没有那种根器,对这个法门还没有生起坚定的信心,还有疑惑,若能把这些疑惑在理路上弄清楚了,信心自然就坚固了。

禅宗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里本来就不以理论的论证为特长,而是以直指心性、直接从这里下手体证为特长。以教理基础为指导,逐渐地实践,这是渐悟,教的方法。禅宗被称为宗,是主张顿悟的,但宗和教也不可分。有一些简单的、大致的理路,事先需要弄清楚。

比如,我前几天讲到,在禅堂里一坐,我感到很舒服,可以一直坐下去,感觉入定了,开静的时候,还坐在那里不下来,可以吗?按禅堂里的规矩,不可以。禅堂用功,严格说来,不是要我们修四禅八定,而是修禅。禅是什么?禅是心灵的智慧。这个东西是活的。

但是,要开发心地的智慧,没有定可不可以呢?不可以。因为如果我们的心很粗、很浮躁、很散乱,要认识自心的智慧是不可能的。

这里有个问题:我们要认识内心本具的智慧,这个最初水准、最起码的禅定,是哪一个层次的禅定呢?依佛教的教理来说,见到无漏慧最起码的禅定,是未到地定。

未到地定是从欲界到色界的过渡欲界是没有禅定可言的,色界有四禅。四禅的第一禅是初禅,四禅的每一个禅定之前有一个过渡,叫近分定。初禅的过渡定还在欲界的状态,所以称之为未到地定,正要到那边但还没有到,这个是见到无漏智慧最起码的禅定指标。

这里所说的最起码,意思是说:你有高于未到地定的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当然更好;你可以没有色界四禅,但你起码要有未到地定,这样你才有可能开发无漏智慧,明心见性开悟。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你的心完全在散乱的境界里是不可能见到自性光明的。

以参禅的方法来说,你不必专修禅定,只要一心一意地参一个话头、起一个疑情,得不得定甚至都不要管,自然就会把我们带向那种境界。你的功夫得力,力量积累够了,自然就会进入相应的禅定境界。

当然,最重要的是觉照、观察,观察的力量会将我们向前推动一直到见性。这是依佛教的教理对参禅所做的一种分析。这种分析是多余的,内行人看了会笑话的,因为哪有这么多的啰嗦!单刀直入!

说这些已经是落二落三了,但对我们还没有入门的人来说,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也有一定的必要。你心里弄明白了,疑惑没有了,信心就增强了。所以希望大家在禅堂里用功,要继续坚定信心,全力以赴。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吃素≠减肥 跟风减肥但8项注意你不可不知: 吃素≠减肥 跟风减肥但8项注意你不可不知:

放生指南:放生需务必知道的注意事项 放生指南:放生需务必知道的注意事项

放生指南:佛教放生的功德和福报和注意事项 放生指南:佛教放生的功德和福报和注意事项

放生指南:在家居士放生要注意什么_在家居士如何放生? 放生指南:在家居士放生要注意什么_在家居士如何放生?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参禅与彻悟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参禅与彻悟

年轻妈妈必学:这三个重要期的早教方法,直接关系你宝宝的一生 年轻妈妈必学:这三个重要期的早教方法,直接关系你宝宝的一生

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 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

修唯识止观的三个重点 修唯识止观的三个重点

拍摄佛像的照片要注意些什么 拍摄佛像的照片要注意些什么

从点滴处注意节俭惜福 从点滴处注意节俭惜福

参禅的人要把种种妄想分别都放下 参禅的人要把种种妄想分别都放下

做事常常半途而废,三个问题找到病根 做事常常半途而废,三个问题找到病根

佛教故事:三个上海男人的创富故事 佛教故事:三个上海男人的创富故事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慧远大师示现的三个修行特点 慧远大师示现的三个修行特点

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住寺院应注意哪些问题 住寺院应注意哪些问题

夏吃生姜的好处与注意事项 夏吃生姜的好处与注意事项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虚云法师-参禅与念佛 虚云法师-参禅与念佛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请回家的经书该如何安放、阅读,有什么注意事项? 请回家的经书该如何安放、阅读,有什么注意事项?

平时念诵佛经时,一定要注意这十个问题! 平时念诵佛经时,一定要注意这十个问题!

平时念诵佛经时,一定要注意这十个问题 平时念诵佛经时,一定要注意这十个问题

临命终的三个忆念 临命终的三个忆念

参禅打坐应以什么样的精神来用功 参禅打坐应以什么样的精神来用功

念佛时有两点要注意 念佛时有两点要注意

静坐时出现境界该注意什么 静坐时出现境界该注意什么

以道念为家庭,以参禅为事业 以道念为家庭,以参禅为事业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三个过路人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三个过路人

参禅人最重要是的细行 参禅人最重要是的细行

现在千万要注意网络上的各种平台。【索达吉堪布】 现在千万要注意网络上的各种平台。【索达吉堪布】

参禅人在修行中会出现的种种境界 参禅人在修行中会出现的种种境界

如果你做事常常半途而废,请自问三个问题找到病根 如果你做事常常半途而废,请自问三个问题找到病根

受持八关斋戒,卧具和饮食应注意哪些 受持八关斋戒,卧具和饮食应注意哪些

什么是禅,参禅又是什么 什么是禅,参禅又是什么

无这「四心」不能参禅 无这「四心」不能参禅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 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

大乘佛教修学的三个次第 大乘佛教修学的三个次第

成就临终往生,要注意哪三大要事

鼻根、香尘、鼻识三个法界互相关联,并依如来藏而建立 鼻根、香尘、鼻识三个法界互相关联,并依如来藏而建立

参禅人,无长远心 参禅人,无长远心

寂静法师:影响人生命运的三个关键因素 寂静法师:影响人生命运的三个关键因素

当你修行灵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当你修行灵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悬挂和使用佛教教旗五色旗的注意事项 悬挂和使用佛教教旗五色旗的注意事项

修行中常见的三个毛病

接受“菩提心”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接受“菩提心”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人生道路中的三个不怕

憨山大师:念佛与参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