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声闻菩提之总相

2024-05-19 学佛正见一

正礼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上个单元我们介绍过三法印,这个单元我们要来总结整个声闻菩提的内容。那我们要总结三乘菩提的内容时,先要看看三乘菩提的总相。有人在修学佛法,或者在研究佛法的时候,他们会认为:声闻法中的部派佛教有各个部派,每个部派都有不同的说法,所以每个部派都要用每个部派独特的说法来理解。可是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并不是完全的赞成,因为我们所说的佛法,它是在研究法界(中本来无生)的实相,既然它是研究法界的实相,法界的实相不应该是由不同的部派,然后说不同的佛法;不可以由不同的部派,说不同的声闻菩提。所以整个声闻菩提,事实上它是有一个总相的;所以在研究声闻菩提的时候,不可以说这个部派用什么,那个部派用什么,然后每个地方说法不一致,这样是不符合法界的实相。如果要在正法中修学的话,它有一个属于法界实相的基本原则,就像我们现在要跟各位解说,声闻菩提所实证的内涵,就是一切的生灭法!既然它是一切的生灭法,所以凡是所说,都不能离开这个地方。可是要探讨一切生灭法时,也不能忽略还有另外一个法,就是不生不灭法;虽然在声闻菩提他们不实证它,可是所有的声闻菩提的修学者,都知道除了生灭法之外,还会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法存在,它就是涅槃、如来藏、本心、本识。

那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声闻菩提的总相,就是要了解生灭法本身的特性。生灭法它有什么样的特性呢?譬如我们观察我们的五阴(有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还有识阴),我们看这个色阴,不是只有我们的身体,还有外面的色法;我们观察这些生灭的色法,它有一些基本的原则,什么样的原则呢?就是生灭法它一定要互相依赖,一定是寿命短的要依赖寿命长的;以寿命长的作为依赖之后,寿命短的生灭法才能够存在。譬如说,我们说灯光,灯光我们可以切换开关,让灯光一下生起、一下灭除。那灯光从哪里出来呢?灯光是从灯泡、灯管出来,所以灯光它出现又灭了,它是生灭法。那灯泡、灯管呢?事实上它们也是生灭法,为什么呢?因为原来并没有灯管、灯泡的存在,是因为经过制造之后,才出现这些灯管、灯泡。所以灯管、灯泡也是生灭法,灯光就要依附于寿命比它更长的灯管、灯泡,它才能够存在;我们说那灯管、灯泡,它要依附于什么呢?才能够让它存在而运作呢?它还要依附于灯座,因为如果没有灯座,没有寿命更长的灯座,作为灯泡、灯管的依附,灯管、灯泡它也不能存在而产生运作。我们说那灯座呢?灯座也一样是生灭法,因为原来也没有灯座,是因为经过制造之后才有灯座,才可以让它来作为灯泡、灯管,乃至灯光的依附。那我们说灯座它是生灭法,它要不要依附?它也要依附,它也要依附于譬如说屋顶,因为如果没有屋顶让灯座依附,灯管、灯泡也没办法运作。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屋顶也是要作为灯座的依附,才可以让灯座存在、运作。那我们说,屋顶它要不要有个依附呢?也要依附,它要依附于整个房子,要依附于整个建筑物,因为整个建筑物也是生灭法,因为整个建筑物也是生灭法;因为原来没有房子,是经过建筑工人的建筑之后,才有房子,所以房子也是生灭法;有了房子这个生灭法,才可以让屋顶、灯座、灯管、灯光,能够存在而运作。

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生灭法之间的关系就是一层、一层、一层的依附,而且一定是寿命短的要依附于长的,然后一直辗转依附下去,它才能够存在而运作。我们说房子既然是生灭法,它要依附在哪里呢?房子要依附在土地,所以土地就是房子的依附。那土地是不是生灭法呢?土地也是生灭法,所以土地有时候是高山,有时候是大海,有时候是平地。我们再看高山、大海、平地,它是依附于什么呢?还要依附于整个地球。我们说整个地球难道是不生不灭法吗?还是生灭,因为地球总有一天也是坏灭,地球是后来才出生的。那我们说地球要不要依附呢?也要依附,依附于太阳系,太阳系就作为地球的依附。那我们说整个太阳系,要不要依附呢?还要依附,它依附于银河系。银河系是不是生灭呢?它还是生灭,它还要依附于更广大,寿命更长久的整个宇宙。整个宇宙又是怎么来的呢?事实上它也是生灭。科学家说宇宙能够产生,就是因为有一个大爆炸,爆炸之后才有这个宇宙的。那我们要说宇宙之前是什么呢?没有人知道。表示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到底是存在什么法呢?科学家没有答案!

可是我们从生灭法的依附性,我们可以知道所有的生灭法,它一定要依附于寿命更长久的;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总相来看,所有的生灭法,它一定要依附于不生不灭法,它才能够存在。假设科学家说,宇宙由大爆炸而产生出来,而大爆炸之前是空无一物;那表示说整个宇宙,可以没有任何的因缘,就直接从无中来爆炸,来产生这个世界。如果说是这个样子,表示一切法,是可以从无中生有。如果可以无中生有,那我们在法界里面外太空里面,所有空无的地方,也应该随时都可以产生大爆炸,来产生另外的宇宙。可是我们从现前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宇宙的所有的空无之处,我们并不能看到随时有大爆炸产生,而让另外一个宇宙来生成,并没有这样一个事实。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并不是可以从无出生一切的生灭法(不能无中生有),一定是由于有个不生不灭法,作为一切生灭法的依持,才使得一切的生灭法,它可以存在而能够运作的;一定是这个道理,才符合法界的实相。

声闻人他所修学的,就是要把生灭的一切法的范围,把它确定下来,而且要知道它的边际。如果有任何的内容、边际不能确定的话,他有可能会把生灭法,把它当成是不生不灭法。可是如果他把范围扩大,扩得太大了,他连如来藏─连不生不灭法─也含摄下去的话,又会变成断灭,他又成为断灭见;所以修学声闻菩提,一定要先对于生灭法的范围,要能够完全确定!也就是说,我们一般人所说的生灭法,就叫作一切法!为什么叫作一切法呢?因为世间人所见,就是我所见的所有的事情,那就是我所见,那就是我所见的一切。因为这个样子,所以所有的生灭法是可见,而且是有相,所以那个范围就叫作生灭法,也叫作一切法。

可是不生不灭法,祂不属于这一类的,因为祂是不生不灭的(能含摄在生灭性的一切法中),所以祂不可以眼见,所以不可眼见的不生不灭法,它不属于一切法的范围。这表示世间人在谈论一切法时,他只能谈论到生灭法的部分,因为他不能含摄到如来藏,因为如来藏是属于大乘贤圣所证。我们也可以说,一切法就是指生灭的部分,而且一切法是不可以函盖如来藏的,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法性不一样,祂是不同的分类;祂在法的种类上面,就是完全不同;既然法的种类不同,所以不可以把不生不灭法,归到生灭法里面来说祂是属于一切法。因为法性不同,是不同的种类的缘故。

所以我们可以观察,色阴它一定是生生灭灭的。譬如我们的外色法,外面的色法是这样子,我们的身体呢?也是一样。我们的受阴呢?也是起起落落,一下苦、一下乐,一下不苦不乐,换来换去,所以也是生生灭灭。我们的想阴呢?事实上它也是一样生生灭灭,一下想吃东西,一下想要休息、想要走路游玩等等,所以也是生生灭灭。那行阴呢?行阴也是从一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从一个时间到另外一个时间,也是生生灭灭。我们的识阴呢?我们的识阴也是一样,譬如眼识白天可以看东西,可是到了晚上,我们就要休息,要让祂断灭。耳识呢?白天我们想要听声音,可是到了晚上我们就不希望有声音,因为我们要睡觉,要把祂断除掉。所以我们的识阴六识也是生灭,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我们的五阴身心是生生灭灭的,因为它是生生灭灭的,所以这个是生灭的法。它一定要依附于一个不生不灭的法,才可以让这个生灭的法,让这个五阴之法,可以在生灭不已之后,还能够继续出生,能够在灭尽之后,在轮回的时候,当我们命终之后,把五阴都灭除之后,还能够在未来世再继续出生;所以表示它(五阴)背后,一定要有一个不生灭法作为它的依持,因为生灭法的特性,就是需要有一个法的依持。

生灭法如何依持呢?它就要依持于不生不灭法的存在,一定是由于有不生不灭法的存在,才可以让一切的生灭法,可以一直不断的出生,可以在灭后之后重新出生。可不是从无中而出生,而是要从不生不灭法之中,借用各种因缘而让它出生,这就是声闻菩提的总相。如果声闻人,不能正确的了知生灭的范围,他一定会落入常见、断见;只有当他完全把生灭的范围,跟不生不灭的范围区别开来,他才能够实证声闻菩提。而声闻人,他只能实证生灭的部分,对于不生不灭他没有实证。不生不灭的部分,就要由大乘的菩萨来实证,所以大乘菩萨所实证的内容,是超越了声闻而含摄了声闻。

如果我们修学声闻菩提的内涵之后,我们要如何来修道呢?修道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出家,第二种就是在家。出家就是剃头、着染衣,然后住到寺院去,或者是三衣一钵,然后游行人间、乞食,最后把三界的欲爱断除掉,这就是出家的修行。再另外一种就是在家修行,那他要修清净行,或者是叫作梵行;不管是修出家之行,还是在家的梵行,事实上,他都可以解脱于这个生死流转,只要他有那个智慧。所以我们可以举示世尊的开示来作为证明,就是说:

【尔时世尊入城乞食。时,有众多比丘亦入王舍城乞食,闻有传说:阿支罗迦叶从世尊闻法,辞去不久,为牛所触杀;于命终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诸比丘乞食已,还出,举衣钵,洗足,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众多比丘入城乞食,闻阿支罗迦叶从世尊闻法、律,辞去不久,为护犊,牛所触杀。于命终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世尊!彼生何处?何处受生?彼何所得?佛告诸比丘:彼已见法,知法、次法,不受于法,已般涅槃,汝等当往供养其身。尔时,世尊为阿支罗迦叶受第一记。】(《杂阿含经》卷12)。

从这个经文我们可以看到,阿支罗迦叶跟世尊请法之后,就他离去之后,因为要保护小牛,所以就被其他的大牛,用牛角所抵触死掉。阿支罗迦叶就是在家的居士,阿支罗迦叶命终之后,这些声闻比丘就向佛陀请示,阿支罗迦叶被牛抵触而死之后,他是往生到何处?他是往生到哪里去呢?他有没有证果呢?因为这是修学声闻菩提,所有想要实证佛法的人,最关心的事情。释迦牟尼佛就跟这些比丘说:阿支罗迦叶已经般涅槃了,因为他已经知道法、次法。所以佛为阿支罗迦叶授第一记。什么是第一记呢?就是声闻的最高果位,就是阿罗汉果,表示这个阿罗汉已经可以般涅槃了,表示他可以入无余涅槃了。所以说这段经文就在说,阿支罗迦叶他是在家的修行,可是他一样可以实证声闻果,一样可以证得四果的阿罗汉果,所以从这段经文可以证明,在家修行、出家修行,事实上是没有差别的。因为解脱于三界,或者是成就佛道他所必要的,是智慧而不是在家或出家的表相。

除了在家、出家之外,事实上在佛法的实证里面,也不分男女,我们也来举一段经文来证明: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为如来说无上灭。】(《长阿含经》卷12)

这段经文说佛陀所说的内容,它是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是说,以前在古印度的时候,是有种性差别,也有男女的高下差别;可是在当时,比男人的地位还要低的女人,还是可以实证佛陀所说的所有微妙的法,乃至我们在声闻的十大弟子里面,也有看到首陀罗身分的弟子,也可以实证佛法。所以说我们可以知道,在佛法中是不管他的身相,只要他的智慧到达,他一样可以实证。所以不管出家、在家,不管是男众、女众,也不管种族是尊贵的、卑劣的,也不管是老的少的、贫的富的都一样,都是可以平等的修持,而且可以平等的证得这些果证的。因为佛法所说的就是平等的法,什么平等的法呢?表示说在一切的众生里面,只要他按部就班来修学,他就可以按照这个步骤,来实证佛法的智慧。而佛法的智慧是四众平等的,也就是说在家、出家、男众、女众这四众来说,都是完全平等而没有任何差异。

所以不只是声闻菩提,是四众平等,乃至缘觉菩提乃至大乘菩提,也都是一样四众平等的。因为这样才是平等法,因为佛法所说就是一切众生平等。既然说是一切众生平等,当然它的修证也都是一样的平等,只是有智慧跟没有智慧的差别。所以我们从这个道理,就可以知道佛法的所有的内容,我们所说的三乘菩提的内容,是一切人都可以来修学;也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来一同来修学,一同来实证。可是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来具足自己的福德因缘?如何具足我们的慧力、定力,让因缘成熟而能够来实证真正的菩提?所以关键在于说我们是不是有那个决心,有那个毅力,想要来培植我们的福德,来让我们的因缘能够具足成熟!如果我们能够这样来做的话,不管任何人都可以实证佛法,这就是佛法的平等。

那我们总结整个声闻菩提,就是告诉各位:佛法的实证是在智慧,也在于实证的方法。这些方法,我们在后面还会跟各位介绍缘觉菩提,还会跟各位介绍佛菩提。下一次由其他的亲教师跟各位介绍(声闻菩提)断我见的部分,谢谢各位菩萨的收看!阿弥陀佛!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百业经》:一只乌龟,血肉施蚁获证菩提 《百业经》:一只乌龟,血肉施蚁获证菩提

使人着迷的十大菩提手串 使人着迷的十大菩提手串

如何是触目菩提? 如何是触目菩提?

海云继梦:七菩提分作生命定位 海云继梦:七菩提分作生命定位

非人哉:九尾狐“尾巴毛兔兔”甚是惊艳?菩提:戳的我漏气了! 非人哉:九尾狐“尾巴毛兔兔”甚是惊艳?菩提:戳的我漏气了!

弘一法师:为什么药师法门既维持世法又能速证菩提 弘一法师:为什么药师法门既维持世法又能速证菩提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十二品 自己品 菩提罗迦玛拉王子 培养善德珍爱自己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十二品 自己品 菩提罗迦玛拉王子 培养善德珍爱自己

净土法门法语:回向给众生、回向给菩提、回向给实际 净土法门法语:回向给众生、回向给菩提、回向给实际

骂声闻众像饿鬼 五百居士堕鬼道 骂声闻众像饿鬼 五百居士堕鬼道

须菩提对金刚经提出质疑,看看佛是如何回答的! 须菩提对金刚经提出质疑,看看佛是如何回答的!

一茶一天地 一书一菩提 一茶一天地 一书一菩提

禅茶相融:入世觅菩提 禅茶相融:入世觅菩提

劝菩提 劝菩提

慈舟法师:邪淫乱静损德障菩提 慈舟法师:邪淫乱静损德障菩提

济群法师: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济群法师: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放生因果:【菩提】_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_菩提代表什么意思 放生因果:【菩提】_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_菩提代表什么意思

第107集 菩提从大悲心生 郭正昌老师 第107集 菩提从大悲心生 郭正昌老师

第099集 佛说的菩提非密宗之菩提 林正仁老师 第099集 佛说的菩提非密宗之菩提 林正仁老师

什么是菩提 什么是菩提

第024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四 第024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四

第023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三 第023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三

第022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二 第022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二

第021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一 第021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一

第029集 须菩提问疾(下)  正超老师 第029集 须菩提问疾(下) 正超老师

第028集 须菩提问疾(上)  正超老师 第028集 须菩提问疾(上) 正超老师

第022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四)  正彝老师 第022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四) 正彝老师

第020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二)  正彝老师 第020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二) 正彝老师

第019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一)  正彝老师 第019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一) 正彝老师

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人共同亲自听闻大乘经典 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人共同亲自听闻大乘经典

第072集 二乘菩提与如来藏(下) 第072集 二乘菩提与如来藏(下)

第071集 二乘菩提与如来藏(上) 第071集 二乘菩提与如来藏(上)

第043集 三乘菩提异同 第043集 三乘菩提异同

06、宗门与教门(第6集) 正德老师 06、宗门与教门(第6集) 正德老师

“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 “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

梦参老和尚: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每天像修整鲜花一样修正自己的心行,才能结菩提之果! 每天像修整鲜花一样修正自己的心行,才能结菩提之果!

诵此佛号,让您身出香气不曾休息。亦不废忘菩提之心! 诵此佛号,让您身出香气不曾休息。亦不废忘菩提之心!

达真堪布:如何将烦恼转为菩提? 达真堪布:如何将烦恼转为菩提?

梦参老和尚:狂心顿歇即菩提

障碍大乘的32种因缘与速得成就菩提的32种因缘

念佛法门如此殊胜6:常得值佛,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念佛法门如此殊胜6:常得值佛,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一个善念就是一颗菩提的种子|小女孩的善良举动, 改变了妈妈 一个善念就是一颗菩提的种子|小女孩的善良举动, 改变了妈妈

菩提之心,凡有三种 菩提之心,凡有三种

菩萨异生性深且广,仍然有可能退失佛菩提 菩萨异生性深且广,仍然有可能退失佛菩提

如何增长佛菩提种子? 如何增长佛菩提种子?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6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6集

妙华法师: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达真堪布:清净心本无菩提可证,亦无净土可生,是这样吗? 达真堪布:清净心本无菩提可证,亦无净土可生,是这样吗?

钟茂森:《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学习心得 第6集 钟茂森:《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学习心得 第6集

佛教名词:【声闻】-声闻是什么意思 佛教名词:【声闻】-声闻是什么意思

佛教名词:大菩提 佛教名词:大菩提

一只乌龟—血肉施蚁 获证菩提 一只乌龟—血肉施蚁 获证菩提

黄念祖:无量寿经(第6集) 黄念祖:无量寿经(第6集)

佛教音乐-大悲咒-除恶运 解千愁 了生死 证菩提 佛教音乐-大悲咒-除恶运 解千愁 了生死 证菩提

人人都知菩提好,可菩提心究竟怎么发? 人人都知菩提好,可菩提心究竟怎么发?

菩提代表什么意思?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 菩提代表什么意思?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

如何修证声闻菩提 如何修证声闻菩提

净土之修行法门,最后也不离于佛菩提之亲证 净土之修行法门,最后也不离于佛菩提之亲证

知足的人才能转烦恼为菩提

二乘声闻及缘觉如何实证“我与无我 二乘声闻及缘觉如何实证“我与无我

【佛对声闻人的最后遗教】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佛对声闻人的最后遗教】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佛对声闻人的最后遗教】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佛对声闻人的最后遗教】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能令众生解脱于三界牢狱之苦的唯有三乘菩提 能令众生解脱于三界牢狱之苦的唯有三乘菩提

第三章 第一节 大菩提道--般若 第三章 第一节 大菩提道--般若

种下菩提 种下菩提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菩提道场出圣人 菩提道场出圣人

菩提自性 菩提自性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31 附录四: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 31 附录四: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

【三乘菩提】实证佛教 [英文] The Positivist Buddhism 【三乘菩提】实证佛教 [英文] The Positivist Buddhism

大光明王发菩提心的故事 大光明王发菩提心的故事

第068集 须菩提恶性缘--应断瞋恚习气  陆正元老师 第068集 须菩提恶性缘--应断瞋恚习气 陆正元老师

佛陀十大弟子传 - 解空第一须菩提 佛陀十大弟子传 - 解空第一须菩提

恶性须菩提

我向地藏王菩萨求得美满菩提姻缘!欲求姻缘、事业、家庭幸福者快进来 我向地藏王菩萨求得美满菩提姻缘!欲求姻缘、事业、家庭幸福者快进来

证悟佛菩提发菩萨心 证悟佛菩提发菩萨心

离是菩提 离是菩提

断是菩提 断是菩提

声闻菩提不离如来藏 声闻菩提不离如来藏

缘觉菩提不离如来藏 缘觉菩提不离如来藏

缘觉菩提 缘觉菩提

远超越二乘菩提的解脱境界 远超越二乘菩提的解脱境界

障是菩提 障是菩提

菩萨所证的佛菩提,与二乘菩提不同 菩萨所证的佛菩提,与二乘菩提不同

菩提智之种智 菩提智之种智

须菩提之意 须菩提之意

菩提智 菩提智

菩提性向尚不可得 菩提性向尚不可得

等是菩提 等是菩提

顺是菩提 顺是菩提

无为是菩提 无为是菩提

虚空粉碎、大地落沈与佛菩提道的开悟无关 虚空粉碎、大地落沈与佛菩提道的开悟无关

通达无我法,帮众生修证佛菩提 通达无我法,帮众生修证佛菩提

寂灭是菩提 寂灭是菩提

修学佛菩提要先修对治门 修学佛菩提要先修对治门

真菩提离言说 真菩提离言说

真正的佛菩提路 真正的佛菩提路

若悟菩提 若悟菩提

长挹世间证菩提 长挹世间证菩提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