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集 二乘菩提与如来藏(上)

2023-12-09 宗通与说通

由 正圜老师开示:二乘菩提与如来藏(上)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的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 平实导师所写的成佛之道《宗通与说通》。在上一集中,我们对大家讲述了轮回与解脱之三种缘起,也就是业感缘起、赖耶缘起和真如缘起。并且说明如果想要真正了解轮回与解脱之三种缘起,第一步必须先求大乘之宗通,也就是要开悟明心,能够亲自领受如来藏之自性,并且能够一一体验之;然后依照真善知识之教导,按部就班就能渐次的通达佛菩提道。所以说,佛菩提之宗通不离第八识如来藏;往后佛菩提道之进修,更是以亲证如来藏为基础。今天我们则要进入一个新的单元,也就是要来介绍第五章第三节、二乘菩提与如来藏。

各位菩萨,您是否听人说过,现在是末法时期,要开悟明心,证悟佛菩提非常的困难这样的话呢?然而现在真的是末法吗?什么叫作末法呢?是不是人间已经没有正法了呢?其实所谓末法的意思,是说众生的根器普遍越来越陋劣、福德浅薄、性障深重,多半不讲求实证,唯贪着于外境的攀缘。往往在法相的枝末上产生种种虚妄想,然后对这些虚妄想产生爱乐和执着,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称现在是末法。然而在末法时期,并非已经没有了义正法的存在、绵延与赓续;但是因为亲证的人非常的少,设使有因缘亲近真正的善知识听闻正法,也都因善根微少、福德浅薄而无法信受,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现在就是末法时期。

譬如台湾宝岛近年来多有法师、居士,因为大乘禅之见道极为困难,所以退而求其次,改学南传小乘佛法之内观禅,然而如法者少,不如法者多。所谓不如法的意思是说,修学者多半落入定境之中,追求定境之有境界法,将定境之修证误认为即是内观禅之修行;因此教人时时保持警觉清醒,不能昏沉睡眠,要让这种觉醒性不能中断,以为这觉醒性就是不坏的涅槃本际;而事实上,都是堕入了我见之中而不自知。因为这觉醒性正是意识之作用,并非不坏的第八识心体,而他们对此却一无所知,所以说这不是声闻内观禅的正确修法。

真正如法的内观禅,乃是在一切举止运为之中,体会色蕴之机械性,从而确认色身非我、非我所,这时候就可以断除身见,成就身念处观。然后必须继续转入受念处观、心念处观、法念处观,依序进修才能真正断除我见,于佛无疑。身见断了之后,疑见及禁取见也同时可以断除,就名为断三缚结,可以预入圣流,成为初果圣人。这样的声闻初果虽然可以断除我见,但却是无法断除我执,那是由于他们对了知心及明觉心之我执未断的缘故,所以仍然执着此心为我。然而大乘菩萨却不是这样,菩萨修大乘禅,在四禅见道的时候断除我见,也同时可以断除我执;这是因为大乘菩萨已经完全了知这个能知的明觉心是虚妄法的缘故,当然对于自我也就没有任何可以执着了,因此而得以断除我执。所以说,大乘法和二乘法在修、断上有许多层次浅深的差别,不可一概而论。

然而真正如法的南传佛法之内观禅,设使可以使人修成法念处观,断尽有爱住地,从此不再以四空定中之微细觉知心为我、为我所,我见完全断尽而得慧解脱,成为阿罗汉,舍报以后能够取证无余涅槃;却仍然无法了知菩萨修祖师禅,于见道时身见、我见俱断,所证得涅槃本际、中道实相的境界。由此来看,南传佛法如法修学者尚且无法了知涅槃本际如来藏,何况不如法修学者之落在意识定境之中,连二乘菩提之见道初果尚且无法证得,遑论能够取证四果解脱的无学果位呢!

各位菩萨,以上所说的是南传佛法的情形。而北传佛法的大乘比丘们,也如同南传佛法一样,口中常说无常、苦、空、无我,虽然他们也在教导众生修学四圣谛、八正道等无常、无我之法,也有教授十二因缘之缘起性空者;但是我们观察他们的所说、所修以及所证,却都仍然落在意识我见之中。像这样的人,自身尚且无法断除我见,都是以意识细心作为涅槃本际,都是属于错悟之人,却反过来指责大乘真见道的菩萨亲证如来藏是外道神我,实在是没有这样的道理啊!这是由于意识不论如何的微细,终究不是涅槃本际,不是生死轮回之主体,因为意识必须依意根触法尘为缘然后生起现行啊!

各位菩萨,我们来想想看,为什么南北传大师如此认真的修证佛法,却始终无法证得二乘之见道呢?其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个:第一、是因为不了解基本佛法十八界之内涵。第二、是因为不了解涅槃本际的缘故。前者使得南北传大师无法证得二乘菩提之见道;后者使得南北传大师于二乘菩提生起种种的邪见,乃至以此邪见而误导众生。为了使大家能够远离这种种错误的见解,我们将针对前面所说的两个原因,来略述一下十八界和涅槃本际的意涵,以帮助菩萨们建立起未来能得二乘见道,乃至大乘见道之基础。如果能够确实了解十八界与涅槃本际的内涵,就能够信受 世尊在《阿含经》中所说的都是如实语,确实是有第七识及第八识的存在,一切有情都是八识心王具足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什么叫作十八界。所谓十八界,就是指六根、六尘和六识,这是一般学佛人都知道的道理。人间的六根即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以及意根;六尘则是指内、外相分的色、声、香、味、触、法;六识乃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如是六根、六尘、六识合称为十八界。所谓界,就是界限、局限的意思,也是功能差别的意思。也就是说根、尘、识各有各的功能差别。譬如眼根能触色尘,而不能触声尘,耳根能触声尘而不能触香尘;又譬如眼识能了别色尘,而不能了别声尘,耳识能了别声尘,而不能了别香尘;乃至如色尘与声尘作用不相混杂,声尘与香尘作用不相混杂。如是根、尘、识各有各不同之功能差别,不能也不会相滥。譬如色尘不能自知,而眼根虽能触色尘却不了知,唯有眼识能依眼根与色尘相触而现起了别色尘之功能;因此说六根、六尘、六识各有其界限,总称之为十八界。

六根中的前五根都属于色法所摄,即是名色中的色。眼根有扶尘根与胜义根之差别,眼之扶尘根就是指眼窝中之眼球及其所属的视觉神经,眼的胜义根则是指脑部掌管视觉的头脑之局部。其余四种有色根,也都有这两种根的差别,都各有胜义根与扶尘根。这五根都是随有色根立名,譬如眼根因为属于眼,而且是接收色尘的受器,所以立名为眼根;此根随眼立名,而为眼识生起及运作时的所依根,所以说为眼识的根,名为眼根;耳、鼻、舌、身根,乃至心法的随意立名,而为意识生起及运作时的所依根,说为意根。

五色根都各有扶尘根与胜义根,胜义根又叫作净色根。五色根的扶尘根就是指眼球、耳朵、鼻子、舌头和身体,它的所行境界是外相分五尘,属于外五入所摄;五色根的净色根就是指掌管视觉乃至触觉的各部分头脑,所行境界是内相分五尘,属于内五入所摄。这五根都是各自运行于自己的一尘境界,都不涉及到其他四根所运行的四尘境界;也就是说,眼根只能触取色尘,耳根只能触取声尘,乃至身根只能触取触觉上的触尘,这就是五根各自行于自己所行境界,所以说五根是异行异境界。换句话说,五根所行的是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境界,而五识则在五胜义根所在的处所,领纳五尘中各自应该领受的境界。

然而由于五根各自领受五尘中的一尘境界,无法统合领纳全部五尘境界而作应对,必须得要有另外一个心来统合五根对这五尘的领受,否则就会变成五个有情各自领受不同的境界了。那个统摄五尘境界相的心就是意识,祂是有情心理活动的综合中心,有情的思考、判断、记忆、逻辑、推理以及喜怒哀乐的情绪作用,都是意识的功能。前五识各有其所依之根,第六识也是依根而起。前五识是依于清净四大所组成的净色根,是色法之根;第六识则是依于第七末那识,是心法之根。前五识缘色声香味触等色法;第六识则是缘于法尘境,所以是心法。前五识只能了别自己界限以内的东西;而第六识则是前五识任何一识发生作用,第六识即与之同时俱起,共同了别五尘境界,所以又有五俱意识的称唿。

各位菩萨,以上所说是前六识的概略状况。接下来我们要继续说明第七识,也就是意根,意根在大乘法中称为末那识。眼等五根中之扶尘根都属于外五入,是粗色根,譬如眼如葡萄、耳如荷叶、鼻如悬胆、舌如偃月、身如肉桶等,都可以看得见;但五根之胜义根则都是内入处,虽然也都是有色根,却是不可见、有对。而意根也是属于内入处,意根是心非色,不可见、无对;意思是说,意根是心体,不是属于有色根,无法以肉眼看得见,祂也不能像意识一样可以让凡夫们感觉到,所以不可面对。凡夫们都无法了知意根的存在,所以无法面对意根,乃至诸大师也多半无法了解意根;譬如有人竟然说大脑就是意根,也因此而产生种种的邪见。

各位菩萨,为什么大脑不是意根呢?因为 世尊曾经开示说,意根可以去到下一世的缘故,所以说大脑不是意根。譬如《杂阿含经》卷十四中,世尊开示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思量、若妄想者,则有使攀缘识住;有攀缘识住故,入于名色;入名色故,有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杂阿含经》卷十四)前面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如果有思量性不灭、如果有虚妄想不灭的话,则有结使攀缘之第八识存在;因为这个具有结使攀缘之第八识存在的缘故,所以进入母胎名色之中;进入母胎名色之中的缘故,便有未来世之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等。

为什么我们说有攀缘识住的识是第八识呢?那是因为 佛说此识入胎,住于名色中故。意思是说,刚入胎的时候有此识入于名色之中,而这个名还没有前六识,所以名唯是意根;而色则是指受精卵还没有分裂之单细胞而言。名摄在心,不是有色根,所以说意根是心。由于上一世死亡时,前六识俱灭,不能去到未来世,因此说,识所入住的名色之名,唯是意根;意根是心,不是有色根。名既然是指第七识意根,则能持名者必定是第八识,因为前六识还没有出生的缘故。所以,如果这时候意根之名是指大脑的话,则是违背了事实现象。

如果有人说刚入胎时唯有色而无名,也同样违背 世尊在四阿含中的开示,世尊说此际名色具足故。因此说意根是心,不是大脑,因为大脑不能去到未来世。一切为人母亲者,都不曾见到自己的小孩是带着上一世的大脑来入胎的,这是任何世间人都可以现前观察和了知的道理。

从以上的说明我们就知道,《阿含经》中佛语正真,已经证实有第七识意根以及第八识持名色之识,如此一来即已具足了八个识;不需像应成派中观师一样,在十八界外另行建立意识细心,以之作为前后生死轮回因果之连系者,以及建立这一个意识细心作为涅槃之本际。因为佛说意识需依意根才能出生,不是本来自有之心。佛说意识若在,即不能入无余涅槃。佛说意识之最细者,莫过于非想非非想定中之意识;此心若不永灭,则不能令第八识舍寿入胎故。

各位菩萨,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非常谢谢您的收看!下次再会。

阿弥陀佛!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放生因果:【菩提】_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_菩提代表什么意思 放生因果:【菩提】_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_菩提代表什么意思

第107集 菩提从大悲心生 郭正昌老师 第107集 菩提从大悲心生 郭正昌老师

第099集 佛说的菩提非密宗之菩提 林正仁老师 第099集 佛说的菩提非密宗之菩提 林正仁老师

第095集 死亡之过程——如来藏 刘正莉老师 第095集 死亡之过程——如来藏 刘正莉老师

第094集 结生相续识——如来藏 刘正莉老师 第094集 结生相续识——如来藏 刘正莉老师

第092集 十二因缘之因——如来藏 刘正莉老师 第092集 十二因缘之因——如来藏 刘正莉老师

第071集 广论四圣谛十六行的错谬(一)范正雯老师 第071集 广论四圣谛十六行的错谬(一)范正雯老师

什么是菩提 什么是菩提

第024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四 第024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四

第023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三 第023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三

第022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二 第022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二

第021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一 第021集《广论》所言与三乘菩提佛法圣教相违背,全无殊胜可言一

第011集 要证如来藏的六个条件 章正钧老师 第011集 要证如来藏的六个条件 章正钧老师

佛陀跟人天二乘功德的差别 佛陀跟人天二乘功德的差别

第095集  大乘与二乘之三三昧  正国老师 第095集 大乘与二乘之三三昧 正国老师

第071集 菩萨如何看待众生? 正才老师 第071集 菩萨如何看待众生? 正才老师

第070集 涅槃、如来藏、不思议(四)  正洁老师 第070集 涅槃、如来藏、不思议(四) 正洁老师

第069集 涅槃、如来藏、不思议(三)  正洁老师 第069集 涅槃、如来藏、不思议(三) 正洁老师

第068集 涅槃、如来藏、不思议(二)  正洁老师 第068集 涅槃、如来藏、不思议(二) 正洁老师

第067 集涅槃、如来藏、不思议(一)  正洁老师 第067 集涅槃、如来藏、不思议(一) 正洁老师

第060集 不证如来藏而断诸漏者,为未具佛法  正源老师 第060集 不证如来藏而断诸漏者,为未具佛法 正源老师

第052集 菩萨转依如来藏之净行  正祺老师 第052集 菩萨转依如来藏之净行 正祺老师

第029集 须菩提问疾(下)  正超老师 第029集 须菩提问疾(下) 正超老师

第028集 须菩提问疾(上)  正超老师 第028集 须菩提问疾(上) 正超老师

第022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四)  正彝老师 第022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四) 正彝老师

第020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二)  正彝老师 第020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二) 正彝老师

第019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一)  正彝老师 第019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一) 正彝老师

修学大乘禅的目标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的「密意」 修学大乘禅的目标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的「密意」

第072集 二乘菩提与如来藏(下) 第072集 二乘菩提与如来藏(下)

第043集 三乘菩提异同 第043集 三乘菩提异同

永嘉大师以亲证如来藏而言证道---永嘉大师《证道歌》 永嘉大师以亲证如来藏而言证道---永嘉大师《证道歌》

“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 “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

极乐世界为何没有二乘、女人、根缺之名 极乐世界为何没有二乘、女人、根缺之名

梦参老和尚: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每天像修整鲜花一样修正自己的心行,才能结菩提之果! 每天像修整鲜花一样修正自己的心行,才能结菩提之果!

诵此佛号,让您身出香气不曾休息。亦不废忘菩提之心! 诵此佛号,让您身出香气不曾休息。亦不废忘菩提之心!

达真堪布:如何将烦恼转为菩提? 达真堪布:如何将烦恼转为菩提?

梦参老和尚:狂心顿歇即菩提

障碍大乘的32种因缘与速得成就菩提的32种因缘

念佛法门如此殊胜6:常得值佛,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念佛法门如此殊胜6:常得值佛,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索达吉堪布:一般人都难以观察和体悟如来藏,宣说又有什么用呢? 索达吉堪布:一般人都难以观察和体悟如来藏,宣说又有什么用呢?

一个善念就是一颗菩提的种子|小女孩的善良举动, 改变了妈妈 一个善念就是一颗菩提的种子|小女孩的善良举动, 改变了妈妈

真心如来藏与佛心有什么区别? 真心如来藏与佛心有什么区别?

菩提之心,凡有三种 菩提之心,凡有三种

菩萨异生性深且广,仍然有可能退失佛菩提 菩萨异生性深且广,仍然有可能退失佛菩提

如何增长佛菩提种子? 如何增长佛菩提种子?

妙华法师: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达真堪布:清净心本无菩提可证,亦无净土可生,是这样吗? 达真堪布:清净心本无菩提可证,亦无净土可生,是这样吗?

十信位需要依于如来藏心,如理思维,心得决定,成就五根! 十信位需要依于如来藏心,如理思维,心得决定,成就五根!

佛教名词:大菩提 佛教名词:大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