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人吃饭,每个人看到的饭菜完全不同

2023-12-02 净界法师

讲到根、尘、识三法,佛陀为了让我们了解生命的因缘的相貌,他把生命分成三部份:第一个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个是能分别。第二个六尘,这是所分别,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第三个六根跟六尘一碰撞的时候,就创造我们一个心中的感受跟想法,这就是识。感受没有错,福报大的人,当然他六根跟色尘一接触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安乐的境界,这个感受没有错的,这个感受叫循业发现。

在这个《维摩诘经》上说: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天人一桌饭,十个人吃饭,每一个人他的眼根,跟这个饭菜接触的时候,每一个人看到饭菜完全不同。福报大的人,诶,今天饭菜特别好;福报差的人,诶,看今天的饭菜很糟糕!这个是循业发现。所以为什么讲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这是个人循业发现。

比方说,出家人有两种,有一种人是善根比较强,有一种人是善根较薄弱。善根强的人他出家的觉悟会快,他福报很大的时候就出家,也有些人是把人世间的福报都花得差不多了,才出家。那么来到僧团,僧团的特点就是平等,穿同样的衣服,住同样的寮房,吃同样的饭菜,这个基本上色声香味触五尘是完全一样。但是奇怪的是,有些人活得很快乐,有些人很痛苦。一些老参福报大的人,他在这个僧团当中活得可自在了。有些初学者,却是每天愁眉苦脸。

这个六根跟六尘一碰撞的时候,他产生的感受果然不同。这跟你的业力有关。但这一点,它还不是问题的所在,这个叫酬偿业力,这个是叫认命。

感受是没有错的。感受只是在反应你过去到底做了什么。你说:我前生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呢?你不要去问别人,你看你的六根跟六尘接触都是什么感受,你就知道了。你都是欢喜的感受,快乐的感受,你前生造的善业强。你耳朵一听到什么声音,你就起烦恼,眼睛看到什么东西,你也起烦恼,你前生造的罪业多。这个受是在表现过去。

所以我们的心态,蕅益大师说:我们的心是通于过去、现在、未来,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你要很认真的去看你的念头,这个念头就像一个万花筒,你看得到过去的你,也看得到未来的你,真的!怎么看呢?我们一念心本来就具足过去、现在、未来。你看你的感受,你就知道你过去做了什么事。你看你用什么想像力,你生起什么想法,你大概知道你未来要去哪里。这个很清楚的,骗不了别人。

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产生什么样的名言分别,名言分别是很专业化的名词,唯识说名言分别讲白话就是:你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想像,你都喜欢产生布施的想像,你来生是大富贵;你看到事情你都选择忍辱,算了、算了,退一步海阔天空,遇到别人刺激你的时候,你经常产生忍辱的想像,你来生必定是庄严。所以你可以从你的每一个想像当中,把它拼起来,就是来生你的相貌。

一个人到五十岁以后,其实你来生的相貌基本上成形了,当然可以改变,你学了楞严经,彻底的破妄显真就改变了。但如果你一天过一天,还是活在过去,昨天怎么样,你今天还怎么样,那就完了,那来生大概固定了。

佛陀讲根尘碰撞产生识,本来就是要破识的,这个识是没有自体的,因为你根尘碰撞才有,假借因缘而生,你把根尘拔掉了,识就没有了。佛陀讲这个是发明我空的真理,你看没有我,你的感受、你的想法,就是那个根尘碰撞创造出来的一个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它是在反应过去,它也是在反应未来,如此而已,哪有真实不变的自体呢?说:什么叫做我的心呢?我的眼睛看到花,我的心就住在这个花当中,我的心就住在花里面。我的心看到佛像,我就住在佛像里。那么根尘相碰撞产生的识,眼根是能分别,色尘是所分别,它是无知的。

识生其中,则为心在。我的心就住在我当时的感受跟当时的想法。一口道出攀缘心的相貌。我们一般人都是跟着感觉走,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盲点。如果你真的是要今生成就一个广大的功德,所谓广大的功德,就是出世间的功德,你一定要学习不要跟着感觉走。你老是跟着感觉走,你老是活在感觉当中,你就很难跳脱你的过去。生命的水流,生命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唯识学是这样形容:恒转如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现在流到未来。你一个人活在感觉当中,你很难改变你自己,你昨天是怎么样,你今天还怎么样。你昨天看到这个事情会产生什么反应,你今天还是产生什么反应,学佛对你来说没什么改变,所以你一定要能够摆脱这个识。

唯识学破这个识,这个八识是很严重的问题。什么叫生灭心?就是你的带有情感的一个心识叫做情识。这个情识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感受,二是想像。这个对我们修道是最大的一个问题。楞严经中说识生其中,则为心在。这是清楚的说明,凡夫的生灭心就住在自己的感觉,住在自己的想像。我想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也没有人可以管你,那当然这个就是产生了颠倒想,也就启动了我们无始劫的业力,就从这里开始。

2024-02-04 21:51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邪淫者和不邪淫的人有何不同?浅谈系统戒色的重要性! 邪淫者和不邪淫的人有何不同?浅谈系统戒色的重要性!

宣化上人:吃饭的时候乱打妄想,就会生病 宣化上人:吃饭的时候乱打妄想,就会生病

嘎玛仁波切:这是佛法的因果论和宿命论最大的不同之处 嘎玛仁波切:这是佛法的因果论和宿命论最大的不同之处

沉香佛珠不同颗数代表什么 沉香佛珠不同颗数代表什么

惟传法师:高等心灵世界众生的互动与凡夫的不同 惟传法师:高等心灵世界众生的互动与凡夫的不同

初乳和成熟乳营养有啥不同 初乳和成熟乳营养有啥不同

121 什么业力让我的家庭支离破碎,每个人造过什么样... 121 什么业力让我的家庭支离破碎,每个人造过什么样...

邪淫是我一生的痛,痛心忏悔,希望看到的人能够警醒 邪淫是我一生的痛,痛心忏悔,希望看到的人能够警醒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每听人言,有很多和尚和在家人,坐着十天八天不吃饭,名为入定,是何道理?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每听人言,有很多和尚和在家人,坐着十天八天不吃饭,名为入定,是何道理?

海云继梦:行者与凡夫的不同就在于能走出自己的天地 海云继梦:行者与凡夫的不同就在于能走出自己的天地

妙莲老和尚:要吃二三十年素,才能把浑身的骨髓换掉,完全换一个素身 妙莲老和尚:要吃二三十年素,才能把浑身的骨髓换掉,完全换一个素身

净宗法师:往生完全靠佛力,不是自己的道力(印祖法语) 净宗法师:往生完全靠佛力,不是自己的道力(印祖法语)

使用沉香的人,都有哪些不同常人之处? 使用沉香的人,都有哪些不同常人之处?

不同年龄女性秋季养生妙招 不同年龄女性秋季养生妙招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梦参长老:佛教的忍辱波罗蜜和阿Q精神有什么不同 梦参长老:佛教的忍辱波罗蜜和阿Q精神有什么不同

是不是生不同的病要念不同的经? 是不是生不同的病要念不同的经?

一位禅修者看到的过去五世 一位禅修者看到的过去五世

做同样的事为何果报不同 做同样的事为何果报不同

净土法门法语:如果境界现前,喜怒哀乐、七情五欲就现前的话,那他的功夫可以说完全没有 净土法门法语:如果境界现前,喜怒哀乐、七情五欲就现前的话,那他的功夫可以说完全没有

达照法师:我们的每个念头象无线电波传遍虚空法界,心只要动 达照法师:我们的每个念头象无线电波传遍虚空法界,心只要动

乘宗法师:看到之后就放松 乘宗法师:看到之后就放松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人不同的果报(非常重要)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人不同的果报(非常重要)

不同的粗粮有不同的功效 不同的粗粮有不同的功效

阿姜查:不同根基的人学佛,会有这几种不同表现 阿姜查:不同根基的人学佛,会有这几种不同表现

宣化上人:每个人都可以知道自己前生是个做什么的 宣化上人:每个人都可以知道自己前生是个做什么的

净土法门法语:看到这些人,可怜。可怜在哪里? 净土法门法语:看到这些人,可怜。可怜在哪里?

达真堪布:看到“法师的缺点”应当如何思维? 达真堪布:看到“法师的缺点”应当如何思维?

三女诚心拜梵音各人所见皆不同 三女诚心拜梵音各人所见皆不同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往生品位为何有高低不同?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往生品位为何有高低不同?

佛说阿罗汉也会生病但和凡人大有不同 佛说阿罗汉也会生病但和凡人大有不同

开胃下饭菜:豆豉烧青椒 开胃下饭菜:豆豉烧青椒

省了一元钱,却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丑,太亏 省了一元钱,却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丑,太亏

海云继梦:完全守住一个念头 海云继梦:完全守住一个念头

达真堪布:一位普通人讲法和一位阿罗汉讲法,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达真堪布:一位普通人讲法和一位阿罗汉讲法,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生老病死人生苦,两位长寿老人,结局却不同 生老病死人生苦,两位长寿老人,结局却不同

在观音大悲加持法会中,我看到耀眼金光,融入其中飘逸轻安 在观音大悲加持法会中,我看到耀眼金光,融入其中飘逸轻安

是爱还是害,值得每个家长深思! 是爱还是害,值得每个家长深思!

把禅定融解在修行与生活的每个过程中 把禅定融解在修行与生活的每个过程中

放生文库:吃素与放生的不同 放生文库:吃素与放生的不同

寂静法师:你绝对不知道吃饭都能改善你的家庭和事业 寂静法师:你绝对不知道吃饭都能改善你的家庭和事业

慈悲始于小善:看到路边奄奄一息的动物,你会怎么做? 慈悲始于小善:看到路边奄奄一息的动物,你会怎么做?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发?这三愿的异同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发?这三愿的异同如何理解?

本教需要说清楚,它与佛教到底有没有不同? 本教需要说清楚,它与佛教到底有没有不同?

两人都扎了青蛙,结局却不同,值得省思 两人都扎了青蛙,结局却不同,值得省思

坐禅与静坐有何不同? 坐禅与静坐有何不同?

心强业重,得果报时那个势力就不同 心强业重,得果报时那个势力就不同

果报的不同,源于认知的差别 果报的不同,源于认知的差别

第017集 学佛与佛学有何不同? 第017集 学佛与佛学有何不同?

迷悟的不同为何就会创造十法界呢 迷悟的不同为何就会创造十法界呢

角度不一样,看问题也不同 角度不一样,看问题也不同

寂静法师:这是每个人都需要上的一堂课 寂静法师:这是每个人都需要上的一堂课

喝同样一杯水也可能有三种不同结果 喝同样一杯水也可能有三种不同结果

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 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

达真堪布:每个众生都在渴求这样的结果! 达真堪布:每个众生都在渴求这样的结果!

佛门常用咒 语大全,每句对应的功效都不一样,每个佛弟子都不容错过! 佛门常用咒 语大全,每句对应的功效都不一样,每个佛弟子都不容错过!

出家在家因缘不同,切莫强求 出家在家因缘不同,切莫强求

凡夫的心与佛陀的心有什么不同 凡夫的心与佛陀的心有什么不同

彼方殊胜事无穷,依正由来总不同 彼方殊胜事无穷,依正由来总不同

开悟和没开悟的人有什么不同 开悟和没开悟的人有什么不同

要把这件事当做日常穿衣吃饭来对待 要把这件事当做日常穿衣吃饭来对待

看到别人修的法门,万不可生怠慢轻视心 看到别人修的法门,万不可生怠慢轻视心

三藏十二部经,没有看到哪部是讲气功的 三藏十二部经,没有看到哪部是讲气功的

遇茶吃茶,遇饭吃饭 遇茶吃茶,遇饭吃饭

慧律法师:给每个佛弟子的「三千万」遗产

在这十日念圣号、诵经的功德特别不同 在这十日念圣号、诵经的功德特别不同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兄弟二人同进裸人国做生意,却是不同待遇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兄弟二人同进裸人国做生意,却是不同待遇

达真堪布:吃饭、睡觉、游玩都会不断产生无量功德的殊胜方法! 达真堪布:吃饭、睡觉、游玩都会不断产生无量功德的殊胜方法!

慈航法师:做一个完全的人

认真体会人生的每个细节

宗萨钦哲仁波切:布施就是培养把东西完全放弃掉的心态! 宗萨钦哲仁波切:布施就是培养把东西完全放弃掉的心态!

索达吉堪布:看到了他的私心以及不如法现象,请问是视而不见 索达吉堪布:看到了他的私心以及不如法现象,请问是视而不见

像打电话摁号码一样听清自己的每个佛号 像打电话摁号码一样听清自己的每个佛号

索达吉堪布:正因为每个人都必定会死,所以要及时行乐,不是吗? 索达吉堪布:正因为每个人都必定会死,所以要及时行乐,不是吗?

索达吉堪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福德绵长、健康长寿,如何才能得到? 索达吉堪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福德绵长、健康长寿,如何才能得到?

不同颜色食物的营养密码 不同颜色食物的营养密码

索达吉堪布:前世业力是如何决定每个人的苦乐? 索达吉堪布:前世业力是如何决定每个人的苦乐?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不同的观点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不同的观点

陈大惠:你会吃饭吗?你会睡觉吗 陈大惠:你会吃饭吗?你会睡觉吗

陈大惠:你会真正吃饭和睡觉吗? 陈大惠:你会真正吃饭和睡觉吗?

人命在呼吸间,把握每个当下修福修慧,才能成就解脱 人命在呼吸间,把握每个当下修福修慧,才能成就解脱

法云法师文集:吃饭有学问 法云法师文集:吃饭有学问

索达吉堪布:佛教提倡的爱与世间的爱有什么不同? 索达吉堪布:佛教提倡的爱与世间的爱有什么不同?

陈胜英:催眠看到的爱情真相 陈胜英:催眠看到的爱情真相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佛经对世界的描述跟目前科技发现并不完全一致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佛经对世界的描述跟目前科技发现并不完全一致

四种马喻:从不同根器 顿悟人生 四种马喻:从不同根器 顿悟人生

看到美女后的五种境界

四种马喻不同根器

韩廷杰教授:《心经》不同版本论 韩廷杰教授:《心经》不同版本论

看到有人准备行凶,作为学佛者当如何应对? 看到有人准备行凶,作为学佛者当如何应对?

生西法师:如何理解佛经对于地狱的不同解释 生西法师:如何理解佛经对于地狱的不同解释

生西法师:如何理解佛经对于地狱的不同解释? 生西法师:如何理解佛经对于地狱的不同解释?

科学家指出:阿尔卑斯山冰川40余年后完全消失 科学家指出:阿尔卑斯山冰川40余年后完全消失

吃素与吃斋有何不同? 吃素与吃斋有何不同?

50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50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净界法师:同一句佛号,心态不同功德便不同

51个人自修和集体共修有什么不同? 51个人自修和集体共修有什么不同?

明旸法师:出家有三种不同的意义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