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行时往往产生一种很令人沮丧的想法

2023-06-06 修断我见

问 、末学观行时往往不由自主地产生这样一种很令人沮丧的想法:当下的意识我还有色身,都是假的,暂时存在必然会灭掉的;我们所做的一切,包括修行、修福德,都是交给一个如来藏存放起来。可是既然我是假的,我们苦苦修行又有什么意义呢?意识我死后就断灭了,虽然有一个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在,但这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不知道如来藏躲在什么地方;而且下一世的意识已经是另外一个全新的觉知心,色身也已经是另外一个了,我死了就死了,这与断灭有什么区别?下一世如来藏生出另外一个有情,其修行好坏,福报大小,乃至是享乐还是受苦,那是别人的事情,与当下的我有什么关系?

不怕师兄们笑话,一想到这些我就起退心。南无阿弥陀佛!

先不说三世轮回,且先说今生今世!

请问师兄:

就色身来说,半小时前的你,还是现在的你吗?显然不是!

就意识来说,半小时前的你,还是现在的你吗?显然也不是!(这点务必认真观行确认!您的问题正出在这里!参见后注!)

那么,为什么半小时之前意识色身你吃饭,现在意识色身你还觉得饱!

不是早已经不是同一个色身,早已不是同一个意识了吗?为什么?何妨请您仔细想一想!

您的问题大抵出在以为只要转个世换个胎,我就不是我了(意识我!)!

事实则是,不待转世投胎,你已经不是十年前的你,不是十分钟前,乃至十秒钟前的你!不管就意识,就色身而言,都是如此!

然而,一个杀人犯可以说十天前杀人的那个我不是现在这个我,你们为什么要判我死刑?吗?

我们可以说三十年前生我的那对男女(父母),已经不是现在在我眼前的这对男女,我何必孝顺奉养他们吗?

答案很清楚,用不着我多说!

同样的!师兄可以说上辈子杀生无数的那个人不是我,为什么这辈子的我这么倒楣,还得帮他还杀债!吗?

显然亦不能!为什么?请花点时间认真想想!

想的通,自然就不会还有那种既然今世自己修道,来世却由他人享福,我又何必一世勤苦,空为他人忙呢?的想法了!

师兄之所以会误认同一辈子中,从生到死的意识是同一个,正是我见难死的最好示范!

师兄的意识以什么为我?师兄可曾仔细想过!

离开师兄的房子,师兄的电脑,师兄的爱人,师兄的父母,师兄的兄弟,师兄的身体........一切围绕于师兄身旁,可以让师兄的意识攀缘执取(意根部分且置不论;我见不断而说我执,正是缘木求鱼),反观而执为我、执为我所有的这些东西,师兄的意识还能以谁、还能以何为我?更尽言之,上面所举哪一项东西,又不是刹那生灭不实之法了?离开这些东西,师兄的意识又是什么?师兄何妨于此细作观行!更给自己一个答案!

(答案很简单~~意识不过是阿赖耶识的一种功能而已!一种功能而已!一种功能而已!)

以师兄现下情况,于此欲作体认,或许稍有困难!不妨暂举一例,请师兄读过之后,自问自答,更作观行,更成自己见地!

按照师兄发问主旨:不同分段生死,才有不同意识!同一分段生死,意识虽然有生有灭,还是同一个意识!

然而,师兄应该听过失忆症,听过多重人格、人格分裂症,听过阿兹海默症吧!

按照师兄的想法,

既然是同一分段生死,同一个色身,同一个大脑!您能说失忆症前的那个人不是现在这个人吗?

既然是同一分段生死,同一个色身,同一个大脑!您能说得阿兹海默症前的那个人的意识不是得病后现在这个意识吗?

师兄既然清楚知道不能!认为不能!

那么,为什么失忆症患者不知道未犯失忆症前的自己?不以罹患失忆症前的那个意识自己为现在这个意识自己?

为什么人格分裂症患者更可以有看似完全独立不同的意识与人格?不同人格间的差异有时甚至比两个陌生人还要炯异不同?

为什么?为什么?

想不通的话!不妨请师兄回顾一下前面红色部分那段内容!认真去思惟一下为什么师弟说意识只是一种功能!

想的通!那么师兄此题所问自然迎刃而解!自然知道那个自怨自艾的师兄意识自己,还是依他起,还是刹那不实生灭法!

不需轮回到下一世!今生今世,此时此刻,此分此秒,早早刹那生灭流转,非是同一!

但依不如理作意而自添自怨自艾法尘!

自添不算,还更加以不如理思惟,不如理自做卑劣想,不如理一向攀缘,不叫它形成习气,缠裹窒息自己,誓不甘心!如斯而已!

而修菩萨行,欲成佛道之人,之所以一定要发大愿,一定要逐渐增广自己的慈悲心,原因正在这里!

舍弃自己自身不看!试问师兄如果知道路边那个臭疮烂衣,卧倒水沟的乞丐,是您前世的慈父慈母,您救不救?

您惜不惜自己一身锦衣华服,刚刚澡浴净身完毕?

您会不会以为你当我父母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这辈子你是死是活,与我无干!

师兄必当不至敢起此念!师兄敢起此念,莫说此生决定与佛法不相应,师兄纵下地狱,师弟亦鼓掌送行欢迎!

多言有过!语激亦错!然而今生有幸与兄同门共修正法,又岂小事小缘?岂敢惜语惜戒,隐忍不说?

师弟诚心相信:师兄若非善根匪浅,决定不与 导师遵依 世尊所传如来藏唯识正法相应!

今日相贴此文不过同如《大乘起信论》所说,一时畏怯而已!

然而,正法未亡,道侣皆在!相提互携,共习正法,岂非此处无尽灯,传无尽网海独耀,顾睦学人,唯一宗旨?

事缘既尽,不赘多说!更以经文一段,敬与 师兄共仰共勉!

净愿他日十方无来去敢有长路难尽,菩提退却之时! 师兄同等痛棒叫醒,为我慈悲! 阿弥陀佛!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 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 平实菩萨摩诃萨!

=============================================

《佛说无上依经》

阿难!是如来界自性净故,于众生处无异相故,无差别故,极随平等清亮润滑,最妙柔贤与其相应。

阿难!譬如水界自性清润,能摄能润能长一切药草树木。

如是,阿难!一切诸佛在因地中,依如来界修行善根利益众生。为此事故,来入三界现生老病死。

是诸菩萨,生老等苦非真实有。何以故?已如实见如来界故。

阿难!譬如豪富长者惟有一男,端正聪黠。保念爱惜,瞻视养护,情无暂舍。

是儿稚小,贪乐舞戏,不悟 脚!--gaiji,脚,1[脚-谷+去],2脚,3-- 跌,堕大深坑,粪秽死尸, 膀!--gaiji,,1[月*逢],2膖,3-- 烂臭处。

是诸亲属虽复悲号而身无力,怯弱不能入此深坑,救拔子苦。

是时长者速疾驰还,念子心重,不厌臭秽。自入坑中,捉子牵出。

如是,阿难!我作此喻以显实义!

所言死尸粪坑,譬于三界。其一子者,譬凡夫众生。母及眷属,譬声闻缘觉。

是二乘人见诸众生漂没有流沉溺生死,虽复忧念伤叹慈愍,无力无能济拔令出。

豪富长者即是菩萨!清净无垢,无秽浊心!已能证见未曾习法,来入生死,臭恶之处,而现受身,济拔众生。

阿难当知!如是菩萨大悲,希有不可言说。超出三界脱诸累缚,更入三界受三有生。

因沤和拘舍罗,摄持波若波罗蜜。虽有烦恼,不能点污。演说正法,灭众生苦。

阿难!是如来界大威神无变异柔润故,汝应知!

阿难!是众生界,是诸圣性,无修无不修,无行无不行,。无心无心法,。无业无果报,。无苦无乐得入是处。

是性平等!是性无异相!是性远离!是性随从!是性广大!是性无我所!是性无高下!

是性真实!是性无尽!是性常住!是性明净!

阿难!云何是性是诸圣性?一切圣法缘此得成,一切圣人依因此性而得显现!故我说之为诸圣性。

=============================================

1、你的现前这个我,感觉有苦么?有烦恼么? 清净么?

2、如果你这一世不修,下一世的我,仍然会重复今生这样的痛苦烦恼,并且会因为这一生的恶业而承受更多的苦报

3、到了下一生时,这一生的我没了,但下一生的新我同样是苦,而且对下一生的新我来说,依旧是我。

这就好象你现在学佛,知道苦的根源,难道你不认为正是你上一生、多生的业报的问题吗?

下一生的我虽然和这一生的我感觉不一样,但下一生的我依然会象这一生的我那样去悔恨其前一生的修行不够呀。而且,你这一生的我,似乎没有办法感受到下一生的苦,你觉得你下一生的我,又是另外一个人了

可是,当你转为下一生的我时,那个我将会承受你今生的我的种种业报,而那个我同样不知道你今生的我在想什么,正如你今生的我受着苦,却不知道你上一生的我想过什么, 这其实是一样的。

4、从法理上来讲,就是经中所说的异阴相续,异作异受。

总结一下,

如果此生不修行,首先此生的我必定是烦恼丛生,痛苦不堪

投到下一生时,对于下一生而言,下一生的我又变成了切身的五蕴感受,仍然会烦恼丛生,痛苦不堪。这样,你就在不断地重复,而你的如来藏所出生的每一世的我,都会是如此苦痛不堪。

再来解释一下,问题在这里:

第N世的我,名叫A, A想:我干吗要修行,修不成,下一世又不是我。所以A不修行。

A命终,转生为B

第N+1世的我,名叫B,B还能够想象起他在N世时的A的情况么? 根本不会。 B根本不知道他的前世叫A。当然更不知道A到底做了些什么恶业。

反正,B只知道,自己(我)很痛苦,很烦恼,不知道上一辈子做了什么坏事,导致现在这样!

也就是说:

如果不修行,你的如来藏所出生的每一生的我,都会如B一样。 B的每一世的我都会感受到现实的痛苦和烦恼,这就象你现在所感受到的痛苦和烦恼一样。

再设想: 如果B是在地狱里,B会说:反正我不是A,所以我受苦没关系么? 显然,B并不会这样想。

师兄你会说:

反正这一世的意识我又不是上一世的意识我,所以这一世的我就可以饿肚子,就可以遭受各种灾祸么?

你根本就不会嘛。

那么,你的下一世所面临的情况,不正好是现在这一世的类似的情况么?

也就是说: 你站在这一世的意识我的角度来看,你当然感受不到下一世的意识我的感受

可是,下一世的意识我同样也不可能站在这一世的意识我的角度来感受,他只会从下一世的意识我的角度来感受

所以,对于每一世的意识我来说,他都是感受到当前这一世的苦

=============================================

只要有意識心生起,就一定會有喜、惡、不喜不惡三種覺受生起。也就是說盡管今世的意識我,不同往世的意識我,但生生世世的意識我的覺受都是一樣的,不外這三類。故今世意識我所生起的種種覺受,雖然會由于 ( 因緣 ) 的不同而有所改變,但都不外這三類。而其中的 ( 因 ) 就包括第八識所收藏的往世七識心的業識種子。也就是說往世意識我的種種身、口、意行是直接影響到今世的意識我的。而今世意識我的種種種身、口、意行則成為來世我們會成為何類眾生的主因 , 是直接影響來世的意識我的,關係重大啊師兄!阿彌陀佛!

众生从无始劫以来,依于对实相如来藏不知不证而有无明不觉,动心为业,现诸能取七转识与所取之六尘,于是众生七转识妄取六尘、攀缘六尘,不断执取六尘不肯舍弃,于生死大梦中游戏而不知,作诸善恶业,搜集后有之种子,故于六道中生死轮回不已而不能止息。若寻根究底,导致众生生死轮回于六道中的原因即是「无明」,也就是对实相不知、对五蕴、十八界、十二处等的缘生缘起、虚妄不实的无知而误导末那对我与我所的执著为因,所以生生世世都不肯自愿舍弃自我,不肯舍弃我所的贪爱,所以就生生世世受生,轮回不断,涅槃不证。所以,若想断除生死轮回之苦,就必须断除一念无明,也即是意识的我见与意根末那识的我执,更为简单地说,就是断除对五蕴、十八界、十二处等法之贪爱、执著,实证蕴处界法的缘生缘起,虚妄不实,意根愿意自我断除,不想再受生,在舍寿之时,将意根与意识断除不令生起,剩下如来***存的境界,不再出生蕴处界,不再受生于三界中,即是涅槃寂静的境界。

在没有佛住世的时候,诸外道不知不证解脱之法,有的以粗浅的未到地定为涅盘的境界,有的以初禅、二禅的定境为涅盘境界,或者以极细心住于非想非非想定中,不能反观自己住于非想非非想定,以为就是证得涅槃,这样以定境为涅槃、以意识住于某于定境中以为是涅槃的境界,如此定境皆不离行苦,不离识蕴,不离定境法尘。若将此定境为涅槃境界,正是意识的境界,皆不能取证无余涅槃,涅盘寂静是灭度十八界的缘故。佛陀大慈大悲,见诸外道众生欲证涅盘而不知不解取证涅槃之法,流落于三界九地之轮回中。由怜悯众生,故以一大事因缘出世,示现八相成道,以实相如来藏法应世救诸众生,但见此五浊世间之众生刚强难化,福德浅薄,难以接受如来藏深妙之法,故观机逗教,先将二乘解脱道的解脱法从佛菩提道中抽取出来先讲,想让众生断除生死忧患之后,对佛陀、佛法生起信心之后,再将大乘之法教导之,期待众生能通过自己的教导而修行,一起成佛。正是佛陀的慈悲,我们佛子方能得闻佛法,虽然现值末法,已远离佛住世之时期甚远,但也庆幸还有菩萨不舍悲愿,应愿出世,将佛陀之三乘佛法宣说出来,将己所证的般若总相智、别相智、甚至道种智免费地倾囊相授,也正因为菩萨们之慈悲故,我们愚痴佛子方得亲闻佛陀之纯正之了义正法,由此而远离恒河沙之多的邪见之误导,庶免一生之修学错修佛法,唐捐其功。此菩萨正是指佛教正觉同修会之圣 平实导师,依其所证之道种智,依其所发之大悲愿,悲智双运,慈悲拈提诸邪见之师,于邪法横行之漩祸中作师子吼,匡护佛陀命若悬丝之正法,期以延续佛陀正法,使正法源远流长。

由于导师的慈悲开示,愚痴的我熏习导师的法宝而得知,我见即为执著拥有能见、能闻、乃至能觉等自性功能的六识心为真常,误计见闻觉知心能贯穿三世,能延续到未来世中,落入常见外道中,也使生死轮回不断。也正是识蕴六识有能见、有闻...能了别、了知的六识自性,意识能以其证自证分来反观自己,反观六识心,从而谬执有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觉知等六识真实存在,从而误认真有我所享受财富、名利等我所的为六识心执取,认为真有我所享受一切财物,眷属,所领受的六尘真实有。正如圣 平实导师于《阿含正义》中的开示:「眾生自覺有真實我常住,都是因為有六識心的見聞覺知自性,所以會反緣自己而覺得自己真實的存在;因為覺得自己真實的存在,就感覺自我所擁有的一切享受與世間財物、眷屬都真實存在,因此就生起我執與我所執。但是見聞覺知性都是由六識心的功能顯現出來的,本屬於六識心的自性;假使識陰六識都是由無明為因,由根與法為緣和合而生的,那麼識陰六識的見聞知覺性當然更是因緣和合而出生的;由六識的見聞知覺性而感覺到實有的我與我所,當然是在虛妄的認識上才覺得是真實有的,所以說我與我所都是假有的,都是在六入的見聞知覺性上誤認為實有的。」接着导师又开示:「所以說我與我所都是假有的,都是在六入的見聞知覺性上誤認為實有的。如能依照佛這樣的教示,親自確實觀察,一定可以斷我見與我所的執著、斷除三縛結,取證聲聞初果。」我们应坚信只要按照导师所开示地如实精进地思惟观行,必定是能够断除我见的,必定是可以取证声闻初果的!

所谓闻思修证,闻即是听闻熏习佛法,听闻善知识所宣说正确无讹之知见。思谓在熏习正确的知见之后,就自己去对自己所熏习的知见进行思惟修,加以整理。修即是说去如实地观行。证就是进行如实观行修行之后修证得的智慧、果位,对佛法有如实的亲证。我们通过导师以上的开示及其他著作中的开示得知,若要断我见,必须在深入熏习五蕴、十八界、十二处等知见,然后深入思惟之后,对所熏习的知见加以整理疏通,再如实作意地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如实观行,去确认见闻觉知六识的虚妄不实。窃以为假使能深入去观行十八界,五蕴等法的缘生缘起,无常故空,并能于行住坐卧、一一境界中都能确认十八界的一一界的缘起,五蕴的一一蕴都缘起性空,于此见地安忍确信无疑,我见即断无疑。

由于众生在无始劫以来,无明尘垢污染非常之深厚,末那习惯于我执的习气,不但对末那自我的执著,也执取六法万法、前六识为我。正是因为末那的人法我执,不但阻碍众生断除分段生死,也阻碍众生得大菩提果成佛,所以众生对此理不知不证的话,就会于六道中头出头没,生死流转,永无出期。还好我们有幸,能于末法时代值遇平实导师,听闻了义正法,了知此导致众生不断生死的根本原因无明,所以就会想着去断除此「无明」,解脱生死。但能作主的是意根末那识,而不是意识,所以我们虽然知道「我见、我执 是轮回的根本原因,但是意根还是依于我执的习气而去运作,假如我们熏习的知见与末那的习气相违背、相抵触的话,末那识就会想着「反抗」,不愿意你这么做,还是依着他的习气那一套去运作,但是我们又必须不断地通过意识熏习正知,去熏习末那,去说服末那,所以会觉得矛盾,会觉得痛苦。譬如一个吸毒的人,他也很相戒掉毒瘾,但当毒瘾发作的时候,虽然当时意识告戒自己去戒,不再去吸,但末那识还是按照耽沉于毒瘾的习气去运作,但一次失败之后,肯定很痛苦,觉得很无奈、无助,但假使意识就这样放弃了,这可能永远也戒了不毒瘾了,唯有通过意识不断地去说服末那,消除对毒片的贪著,方能成就戒掉毒瘾的目的。断我见我执也应如是,但实际上,这种抵触,这种痛苦,是污染末那、意识在为自己作苦苦挣扎而已,千万别在此停下来,千万别因这种「痛苦」而退缩,别被这些「修行没什么用处」等邪见迷惑,应该更加努力进行进一步的观行断我见,甚至我执,再深入去观行十八界,五蕴的虚妄不实,从种种的正知见的思惟以及现前的观察中去证得,去确认蕴处界的虚幻不实,去说服末那识,去断除意识对六识自心的真实有的邪见,从而得到断除我见的解脱受用。正如 正闻师兄所说的「黎明前的黑暗」,这个时期是必须经过的,但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看,今夜的黑暗都快过去了,明早的光明还会远吗?希望明春师兄能继续努力,熏习正知见,真实观行断我见,试问:若不经一番寒彻骨苦,又怎得梅花扑鼻香呢?世间法尚且如是,更何况是殊胜之出世间法耶?末学愿与师兄共勉!

平实导师开示云:「念头(没有语言文字的妄念)为什么会出现?其实是由意根的攀缘执着而来出现的;意根末那识无始以来就具有的遍计所执性,祂从无始以来就不断地在执取一切法,这个不断在执取的,就是你自己。我们且先不说这个不断在执取的你,先来说一说大家所知道的自我意识。大家都没有真的认识意识,老认为意识就是自己,所以往往以这个能知能觉的见闻觉知心为自己,将意根的自己以为是不可知的心,有的人更荒唐,以为意根是大脑,如果意根是大脑的话,那么每一对父母都会看到婴儿带着大脑来入母胎,可是明明每一对父母都不曾看到有什么大脑来入胎啊!意根是心,不是有色根;佛说人死之后,意根带着前世名色所缘的识来入母胎;这个意根,就是处处作主思量的你;意识只是被你所运用的心而已。但是众生不了解,往往将见闻觉知的意识误认为自己,反而将真正的自己给忽略了,其实意根处处作主恒审思量的心才是真正的你自己,才是凡夫众生我见的我。可惜的是不但众生都不知道,甚至连正在学佛的佛子们也不知道,乃至连佛学大师的印顺法师都跟着误会了。

那么外面学佛的人听了我的这个说法,可能就会向我抗议:你说末那识就是真正的众生我,可是当我睡着无梦时,明明没有我存在,我明明消失了。如果我还在的话,而这个意根的我还是会作主的,此时应当知道有我存在啊,可这个处处作主的我,明明消失了啊!如果你也像他们那样想的话,那你可大错特错了。因为意根不像意识能返观自己,意根是不返观自己的;从狭义的种智来说,祂就没有证自证分,(从更微细深入的种智来说,祂也是有证自证分的;但这不是初悟菩萨的般若慧所能知之),因为没有证自证分,所以祂不能返观自己,所以当祂仍然存在,仍然在不停运作时,祂不知道自己是存在的。因为没有这个证自证分,所以你在睡着无梦时,意识的证自证分消失了以后,没有意识的证自证分,来证知自己仍然存在,就不知道自己仍然存在;但是众生睡着了以后,末那的自己其实是仍然存在的,只是因为祂没有证自证分返观自己的能力,所以就不知道自己其实是存在于当下的,醒来以后就以为能见闻觉知的意识才是真正的自己,而不知道意识因为睡着而断灭以后,仍然还有处处作主的末那存在。所以众生往往要等到醒来之后,才又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因为意识重新现行后,就又有证自证分自觉存在了。」正如导师所开示的:「其实意根处作主恒审思量的心才是真正的你自己,才是凡夫众生我见的我」,众生容易觉察的见闻觉知心的我,都是依他起性,唯有一世,但真正的众生我意根末那识,却可以延续到未来世,永无断灭,唯除进入无余涅盘。虽然今生的意识我不能够延续到未来世,但今生所造的业,未来世的众生我还是得去受报,虽然今生六识我不是今生的六识我,但未来世的意根我还是今生的意根我,因果昭昭不爽,不会错报漏报故。

假如会起「下一世的意识心如何想,与我何干?」这些念头的话,应当相信这些都还是在无明的笼罩之中,应当深入地思维真正的众生我意根,假如今生所造的业还是于未来世中还是由你今生的意根我去受报的话,您还会认为「下一世的意识心如何想,与我何干?」菩萨来受生,无非就是为了自度度他,在修学的过程中,以己所修学的智慧去救度其他众生,慈心摄受众生以成就自己未来的佛国,世间的一切享受,都不过是我所所取的六尘罢了。更何况,不但外面的器世间的外相分是虚妄,是四大和合而成,是共业有情的如来藏共同所变现;我们七转识所受用的内相分更是虚妄不实了,我们众生的七转识不曾接触外相分六尘,只不过接触到的是如来藏所变现的与外相分一模一样的带质境内相分,或纯由如来藏所流注的独影境,都摄属于色蕴,都是虚妄不实的,能取的七转识自我尚且是虚妄的,更何况能取的七转识所取的六尘?可见能取与所取皆是虚妄,並非眞正地存在着什么享受,财富、名闻利养、眷属、爱情、学问、事业等等这些只不过一世而已,尚且去不到未来世,说什么天长地长,說什麽永遠享受,那只不过是自欺欺人。一切法皆自心現量,我所享受的一切財富、名利、眷屬、愛情,無不是如來所變現的內相分罷了,我們七轉識妄心所領受的不過是如來藏所變現的內相分,不曾接觸過外相分。要說有所取的話,那也只不过是自己取自己罢了,也只不过自己在自己心中游戏罢了,況且,能取與所取皆虛妄不實,根本無所得,無得受,無所取。正如晚上做梦的时候不知道是梦,而在梦里执著不断,而在那里游戏不已,等醒来的时候方知是梦,一无所得。人生也不过如此,也同样是这样的道理,说之为人生大梦,一点也不虚假。唯有修行一途方是真实,唯有成道之路方是應所努力的,不但可以利益今世,更可以利益未来无量世,不受诸苦,亦可利益无量众生。也唯有成佛之后断了分段生死,又断了变异生死的「乐」方是真正的「乐」,世间之享乐虚幻不实,唯一世耳。因此,今生最为真实的东西,就是唯有跟随着导师修学,护持正法,更以自己所学救护有缘之众生,自度度他,以期佛法不被众邪见所替代。所学习的世间的一切学问,都是为正法报务;自己的一切念头、一切想法,都应以正法为出发点,都应以正法为大局,所做所为都应考虑是否有利同修会的正法的弘传,其它的财富、名闻就让其他众生享去吧!

另外,从实相的角度来说,单以真心的立场来看,生死流转只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一切的生死不断,都依于实相阿赖耶识而有,进入无余涅盘,其实也就是明心时所亲证的实相阿赖耶识的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所显示出来的,不离阿赖耶识的而有涅盘,不离阿赖耶识而有生死,生死涅盘不二的。但是,假如在没有证得出离生死的解脱果,没有亲证明心的七住境界,便道「既然此意识色身我非真我,分段生死,一世坏灭,所觉苦乐亦如水月镜花,非真实有;而真我如来藏又无生无灭,常住自性清净涅槃,无苦乐觉受。真我假我都无苦乐,这样一来,何须修行?」这一类话,末学觉得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在没有证得四果或三果解脱,没有有进入无余涅盘的能力的话,其实这样的念头还是不离我执我见等二十六烦恼,因为末那不愿意断除自己,也想着阻止与自己「我执习气」不相应、不相同的见解、知见的熏习,正是轮回的根本原因,正是污染末那意识为自己不愿自己断灭消失所做的苦苦挣扎。虽然真心无论在涅盘还是在生死中,都保持自己所独有的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性,但是要说「根本不用修行」的话,应该是明心的菩萨才有资格说的,因为明心的菩萨能够现观真心非假修而得,本自具足,本自具足无量的功德性,具有出生万法的真实性,本自于六尘中如如不动,无始劫就是法尔如是,亦延续到未来无量中,永不断灭。或者说是具有四果解脱的大乘证悟菩萨才有资格说这一类话,因为他们不但明心证悟,而且已断四住地烦恼,已断分段生死,亲证实相无得无失。若要真正确切地讲的话,就唯佛才有资格讲「何须修行」这一类话了,因为唯佛方是无上正等正觉,已具足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于一切法种都具知了知,不用再修行了。

窃以为,就算是已有多分解脱的证悟菩萨,也应当在深观蕴处界等法缘起性空之后,深入确认之后,也得观行七转识与真心非一非异,若从真心的角度来看,七转识也是真心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真实不虚的,也可以说是常住的,如此不至于落入过于寂静中而不对唯识增上慧力更生信心,应当更发受生菩萨大愿,继续受生,自度度他,不但庄严自己的菩萨智慧、福德璎珞,更利益无量无数众生。我们凡夫怎么可以不思进修初果解脱,不思大乘更为殊胜的妙法,不思继续增上,不思更发菩萨大愿?无论是已证解脱亦或未证的佛子,都应发大愿发大心,努力熏习大乘法义。未断我见的更应努力进修断我见之观行,若能断我见,一可更进修解脱道,二可更求大乘见道,庶免被众常见诸师误导,也免参禅之时以意识及意识变相为真心,何其殊妙?末学一直都这样告诫自己:「就算自己无修无证,也得将菩萨性发起来,也得努力护持正法,也得努力为正法出力,这样努力去做,我想佛菩萨也不会舍弃我们,佛菩萨肯定照顾我们的,肯定会有证悟的机缘。假如能对佛法起了一知半解,必是因为佛菩萨导师之教导之恩,那更应行救度众生的菩萨行,更思向上增进,以报佛、师海恩于点滴,」。末学何其庆幸得遇导师平实菩萨,像末学这样愚痴的人,若不是因导师之说法之恩,也不会得闻佛法,必定是流转于生死,不知何时方能得闻佛法,何时方能再遇如此大悲大愿,深具道种智的大菩萨?一定要珍惜之!

末学无修无证,无才无德,不揣鄙陋,书写此文,期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普愿众师兄都能依于导师之开示的次第一步一步地向上进修,从断我见到参禅证悟明心,悟后起修,不断地迈向初地、二地...超劫迅速成就佛道,以此与众师兄共勉!阿弥陀佛!

=============================================

观行意识和色阴无我而感到沮丧,这是观行阶段必经的过程,不要退心。虽然,后学说这番话您可能觉得隔靴搔痒,没有触到您的实际问题,但是,观行的过程就是这个样子。在您感到沮丧的时候,您要说服自己的末那安忍。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修行就是在安忍之中,看清自己的染污种子,慢慢汰除清静。在安忍的过程中,多拜佛,多拜读 地上菩萨的著作,如果有不通透的地方,在下建议师兄您把法宝放到佛龛上礼拜,这是师弟一贯的做法。这样时间长了,就会比较容易与法相应。

修行在众生眼里本来就是苦中作乐的事情,所以必须也只能安忍。另外,加强拜佛会慢慢增加我们和佛菩萨(包括我们地上菩萨)之间的感情,久而久之,您会突然体会到:其实,佛菩萨就是住在我们堂上的老人,很亲切,很现实,而不是三十三天以外的神话。到那个时候,您在仰礼佛菩萨圣像的时候,会发现,佛菩萨像不再是一个铜筑石雕泥塑的像,而是三身具足;到这个时候,您再拜读经书和地上菩萨的著作的时候,会觉得佛在为您一个人讲这部经书或者地上菩萨在为您一个人开示这部法宝。对于经书法宝的理解和以前就会大不一样的,会有受用,解脱的功德受用。那个时候,您会自然安住在意识和色阴虚幻的这个事实当中,不再理会他们,也不在执著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完全建立在一个大前提上:那就是如来藏永远不生不灭,虽然它本身是完全的无我,却是真实存在的,是可以作为我们生生世世的意识觉知心和末那的依靠的,因为您相信如来藏真实有且永不生灭永远无我,就会渐渐安住在亿佛当中,而不再沮丧。所以,意识尽管一世和一世的不一样,但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令它出生的末那每一世都是一样的,出生它的如来藏每一世也是一样的,这个一样,是它们自身的一样,不是指内涵的完全一样,因为修行本身就是改变如来藏和末那的内涵。那么,既然您知道意识只是工具,只要深入思维,也就不会沮丧了,就如同我们家中有一件自己特别喜爱的工具,不会因为每天不能随时把它戴在身上而沮丧,除非,您对它过于执著这也是您目前修行的盲点您的末那不愿意自己得力的工具是生灭的虚幻的,希望它永远长存。也许您一是还不能接受在下的上面说的这句话的观点,只要您的心够细致,在意识起起落落的当下都能够看得比较清楚,就会发现,在下所说的是事实您的末那不愿意意识是生灭的虚幻的。

其实真正的修行本身谈不上苦乐,说苦的人是不知道怎么修行,说乐的人是他的修行还不够深入,到后来,修行深入了,就会发现,修行其实是法尔如是的事情,是寂灭(不是一念不生的石头压草,而是自然而然的结果)的事情,与苦乐无关。

说得再多,还是要多多拜佛,多多拜读地上菩萨的著作,生起具足的恭敬心,就会和佛菩萨培养出具足的感情,那时候,您人每天都会很自在,虽然也许很忙,有很多不喜欢的应酬,但是很自在,所以我们形容它叫做快乐。晚上临睡前,想想今天一天的事情,发现没有什么可以让您放不下的,没有什么可以让您牵挂着它入睡的。

其实师兄您现在的修行程度,正是一个转折的时候,遇到沮丧烦恼的时候,就在佛菩萨前面祈求和忏悔,慢慢就会过去。其实佛菩萨圣像不仅仅是表法,是实义三宝。要相信三宝永远不会放弃我们,也没有一刹那离开过我们,只是我们因为感情不到暂时体会得不够深刻而已。

大概就是这样子。希望对您目前的困惑能有所帮忙。阿弥陀佛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如何对治学佛后的另一种烦恼? 如何对治学佛后的另一种烦恼?

越是能成事的人,往往有这三​个特征! 越是能成事的人,往往有这三​个特征!

寂静法师:帮助高考产生奇迹的几个秘诀 寂静法师:帮助高考产生奇迹的几个秘诀

星云大师:开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星云大师:开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有一种牵挂是生生世世的承诺与爱 有一种牵挂是生生世世的承诺与爱

生食:一种养生好选择 生食:一种养生好选择

换一种心态看成败,生命更精彩 换一种心态看成败,生命更精彩

宁静下来的心一定能产生智慧 宁静下来的心一定能产生智慧

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监狱与地狱的对比,朴槿惠从总统到阶下囚未必不是一种“幸福” 监狱与地狱的对比,朴槿惠从总统到阶下囚未必不是一种“幸福”

人与人之间的误解是如何产生的? 人与人之间的误解是如何产生的?

陈小春谈育儿心经 直言:放手也是一种爱 陈小春谈育儿心经 直言:放手也是一种爱

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 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

风水师说新房地下有骨头,挖开后结果令人意外 风水师说新房地下有骨头,挖开后结果令人意外

寂静法师:生命究竟如何才能产生价值? 寂静法师:生命究竟如何才能产生价值?

心住在外境,生命就产生了三种障碍 心住在外境,生命就产生了三种障碍

慧僧法师:不清净的行为,正是一种生死轮回的根本 慧僧法师:不清净的行为,正是一种生死轮回的根本

在唐朝,出家是怎样一种体验 在唐朝,出家是怎样一种体验

疫情之下“龙抬头”,有一种苦笑叫“心酸” 疫情之下“龙抬头”,有一种苦笑叫“心酸”

在凡圣同居的世间,还有这么一种感应 在凡圣同居的世间,还有这么一种感应

不要把修行修到内心产生严重的反弹 不要把修行修到内心产生严重的反弹

第七意识在心中所产生的影响力 第七意识在心中所产生的影响力

在观想的过程中,生命产生了两道力量 在观想的过程中,生命产生了两道力量

这种境界并非功夫,而是一种可怕的幻妄相 这种境界并非功夫,而是一种可怕的幻妄相

要消灭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我」是最重要的 要消灭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我」是最重要的

不了解生命,生命对我们就是一种惩罚 不了解生命,生命对我们就是一种惩罚

走出颠倒的妄想,弥陀才能产生加持

星云大师宽心:保密是一种涵养 星云大师宽心:保密是一种涵养

无明的产生

达真堪布:吃饭、睡觉、游玩都会不断产生无量功德的殊胜方法! 达真堪布:吃饭、睡觉、游玩都会不断产生无量功德的殊胜方法!

修行从细节开始,每天变化0.01,结果令人瞪目 修行从细节开始,每天变化0.01,结果令人瞪目

索达吉堪布:福报大的人拥有财富、地位,可是他们往往不幸福 索达吉堪布:福报大的人拥有财富、地位,可是他们往往不幸福

制作视频产生烦恼,引发了我的思考 制作视频产生烦恼,引发了我的思考

达真堪布:如何去对治一些负面的想法呢? 达真堪布:如何去对治一些负面的想法呢?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活着就是一种美丽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活着就是一种美丽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佛教故事:禅·看开:突然而至的好运往往是厄运 佛教故事:禅·看开:突然而至的好运往往是厄运

达真堪布:如果我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这种想法是不是一种执着 达真堪布:如果我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这种想法是不是一种执着

达真堪布:家人产生幻听,怎样帮助他? 达真堪布:家人产生幻听,怎样帮助他?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好个性产生好主见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好个性产生好主见

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

达真堪布:帮助让别人产生依赖该怎么办 达真堪布:帮助让别人产生依赖该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佛法所说的贪心,实际上就是一种进取心,为什么要断除呢? 索达吉堪布:佛法所说的贪心,实际上就是一种进取心,为什么要断除呢?

达真堪布:将善根做回向,是不是一种执着? 达真堪布:将善根做回向,是不是一种执着?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以感恩的心来布施供养也是一种修行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以感恩的心来布施供养也是一种修行

生气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满足,就是一种幸福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满足,就是一种幸福

随和是一种素质,低调是一种修养 随和是一种素质,低调是一种修养

食素不再是戒律 而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 食素不再是戒律 而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

积聚福慧是一种执著吗? 积聚福慧是一种执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