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是行六度波罗蜜

2022-08-27 宣化上人全集

紧了绷,慢了松,不紧不慢才成功。

做维那要注意,在开静的时候,先打一下引磬,令大家准备站起来;看看准备妥当,再打第二下引磬。这时,大家一起站起来,然后,再打两声木鱼。大家开始行起来,在跑香的时候,分为内外两圈,跑快的人在外圈跑,跑慢的人在内圈跑。这是折衷办法,自在来修行,快慢均可。所谓:“紧了绷,慢了松,不紧不慢才成功。”这是没有定法。

在《金刚经》上说:“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说一定,就会发生毛病。在《金刚经》又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修行这个法,都要平等。佛虽然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可是佛不觉得和众生有什么不同,所谓“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心是佛,佛是众生;众生是佛,佛是心。

走得快也是参禅,走得慢也是参禅,随自己的体力来决定。要任运自然,一点也不造作,一点也不要勉强,要这样精进、用功、忍耐。腰酸腿痛,不要管它。什么也不要了,这就是布施。身不去作恶,这是身业清净;口不说是非,这是口业清净;心不打妄想,这是意业清净。三业清净,就是持戒。能忍受一切痛苦,就是忍辱。能不断的用功修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而不退心,就是精进。能坐下来,如如不动,了了常明,就是禅定。由禅定而生智慧,就是般若。六度圆满,便到彼岸。

到止静的时候,维那要看班首已到他的座位前,便敲一下木鱼。大家各站各人的座位前。等都站齐,再敲一下木鱼,这时,要端然正坐,把脊背挺直,不可低头弯腰,所谓“坐如钟”,头要正,腰要直,好像一个大钟,四平八稳。

参“念佛是谁?”不是念这句话,而是参这句话。研究这个“谁”字。有人说:“我知道,念佛是我。”这是不对的。这句话头,若是明白了,就是明心见性,彻法底源,借道还家。不是像你所说那么样的简单,那样的容易。“就是我嘛!我在念佛。”那么,人死了之后,还有人在念佛吗?是没有的,既然没有,怎会是你在念佛?要晓得念佛的人,是不会死的。你会死,念佛不是你。念佛成佛,成佛又是谁?谁去成佛?你已经死了。所以就在这个地方要参,参到海枯石烂的时候,也不放松,追根究底的参,终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豁然大悟,原来如此!

2024-02-04 21:54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 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参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参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倓虚法师:参禅的和尚与念佛的和尚 倓虚法师:参禅的和尚与念佛的和尚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参禅透三关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参禅透三关

梦参法师:末法时代培养善根 相信因果努力参禅 梦参法师:末法时代培养善根 相信因果努力参禅

本焕法师:念佛比较好,还是参禅? 本焕法师:念佛比较好,还是参禅?

圣严法师: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现代人的修养工夫 圣严法师: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现代人的修养工夫

达真堪布:行菩提心修持六度之般若(智慧)度 达真堪布:行菩提心修持六度之般若(智慧)度

莲池大师:历代祖师,皆因参禅得悟。念佛亦有悟否? 莲池大师:历代祖师,皆因参禅得悟。念佛亦有悟否?

参禅打坐都有哪些讲究? 参禅打坐都有哪些讲究?

宣化上人:参禅是行六度波罗蜜 宣化上人:参禅是行六度波罗蜜

明昆长老: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十篇:什么是修习波罗蜜之详细与深入的方法? 明昆长老: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十篇:什么是修习波罗蜜之详细与深入的方法?

佛教中的六度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的六度是什么意思

十波罗蜜是哪十种? 十波罗蜜是哪十种?

首愚法师:六度万行体中圆 --浅谈「准提法与六波罗蜜之关系」 首愚法师:六度万行体中圆 --浅谈「准提法与六波罗蜜之关系」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话头参禅,假如明心见性后,话头还用不用?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话头参禅,假如明心见性后,话头还用不用?

菩萨的修行方法(六度) 菩萨的修行方法(六度)

放生因果:【六度】_什么是六度_佛教六度是什么 放生因果:【六度】_什么是六度_佛教六度是什么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参禅与彻悟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参禅与彻悟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

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 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

参禅的人要把种种妄想分别都放下 参禅的人要把种种妄想分别都放下

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虚云法师-参禅与念佛 虚云法师-参禅与念佛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参禅打坐应以什么样的精神来用功 参禅打坐应以什么样的精神来用功

以道念为家庭,以参禅为事业 以道念为家庭,以参禅为事业

菩萨所行法门无量,以六度为其根本 菩萨所行法门无量,以六度为其根本

参禅人最重要是的细行 参禅人最重要是的细行

参禅人在修行中会出现的种种境界 参禅人在修行中会出现的种种境界

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 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

什么是禅,参禅又是什么 什么是禅,参禅又是什么

无这「四心」不能参禅 无这「四心」不能参禅

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 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

参禅人,无长远心 参禅人,无长远心

宽严法师:六度与生死轮回

憨山大师:念佛与参禅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 卷之下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 卷之下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 卷之上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 卷之上

星云法师《如何实践佛法》之三:六度四摄篇 星云法师《如何实践佛法》之三:六度四摄篇

佛教基础知识-二:六度法 八正道 断绝凡情二十法 佛教基础知识-二:六度法 八正道 断绝凡情二十法

星云法师:参禅念佛想求神通就有毛病了 星云法师:参禅念佛想求神通就有毛病了

六度,即六波罗蜜: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般若 六度,即六波罗蜜: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般若

到底什么是佛教说的“六度”? 到底什么是佛教说的“六度”?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一章 六度出家与还俗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一章 六度出家与还俗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十四回 榜文叩阍惊天子 酒令参禅动宰官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十四回 榜文叩阍惊天子 酒令参禅动宰官

十二因缘与六度万行 十二因缘与六度万行

施波罗蜜 施波罗蜜

布施与波罗蜜 布施与波罗蜜

倓虚法师讲故事:参禅的和尚与念佛的和尚 倓虚法师讲故事:参禅的和尚与念佛的和尚

佛教名词:【参禅】-参禅是什么意思 佛教名词:【参禅】-参禅是什么意思

应受菩萨戒 修六度万行 应受菩萨戒 修六度万行

道证法师:六度总修?六度总休?

布施是菩萨“六度”万行之一 布施是菩萨“六度”万行之一

那烂陀:十波罗蜜 那烂陀:十波罗蜜

药师经里的六度 药师经里的六度

打坐参禅要领 打坐参禅要领

佛学入门须知:到底什么是佛教说的“六度”_佛门六度是哪六度? 佛学入门须知:到底什么是佛教说的“六度”_佛门六度是哪六度?

什么是六度_佛教六度是什么_ 什么是六度_佛教六度是什么_

花朵的六度精神

六度的感应

参禅必修的课程

实修大乘之行门--参禅开悟 实修大乘之行门--参禅开悟

末法时期修念佛还是参禅

参禅见佛-孙东柏 文 参禅见佛-孙东柏 文

打坐不是参禅

参禅与念佛是一件事

从六度看人生 从六度看人生

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先决条件

脚不痛才是正式参禅 脚不痛才是正式参禅

参禅如猫捕鼠、龙养珠 参禅如猫捕鼠、龙养珠

行住坐卧都在参禅 行住坐卧都在参禅

参禅打坐才能开悟 参禅打坐才能开悟

常行六度 常行六度

适合职场发展的「六度」 适合职场发展的「六度」

念佛与参禅 念佛与参禅

参禅不要被境转 参禅不要被境转

怎样才够资格参禅? 怎样才够资格参禅?

参禅要先打地基  参禅要先打地基

参禅要念兹在兹 参禅要念兹在兹

菩萨布施无畏惧--《六度集经》 菩萨布施无畏惧--《六度集经》

怎样才够资格参禅 怎样才够资格参禅

参禅的境界 参禅的境界

参禅打七的四种境界及对治之药 参禅打七的四种境界及对治之药

参禅--难耶?易耶? 参禅--难耶?易耶?

坚忍恒心来参禅 坚忍恒心来参禅

参禅──难耶?易耶? 参禅──难耶?易耶?

参禅是开悟的方法 参禅是开悟的方法

佛菩提道广修六度万行 佛菩提道广修六度万行

参禅要回光返照 参禅要回光返照

参禅就是持戒 参禅就是持戒

参禅要有择法眼 参禅要有择法眼

参禅要克服痛关 参禅要克服痛关

参禅秘诀: 专一 参禅秘诀: 专一

念佛与参禅的关系 念佛与参禅的关系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