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放下我

2018-02-08 菩提书院

从2015年12月到现在,前前后后做了多期辅助员。其实每一期都给了我不同的感受,从一开始上岗的紧张和诸多设定,到后来的越来越欢喜,做辅助员对个人修学的促进,对自我心态的提升,对修学方法的促进,都有很大帮助。我归纳总结一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辅助中重新认识辅助员这个义工岗位

刚开始带小组的时候,特别用力气,希望所带的小组不要被我带散,希望师兄们安心修学。总之,因为内心有着种种设定,很用力气。有时还会用一些人间温情希望将小组的氛围带动起来。后来发现,人间温情的效果,远不及修学受益后的法喜更能令师兄们安住。随着修学的向前和做义工期间的心行观照,我发现,作为辅助义工,自己首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放下设定,以缘起来看待每一位师兄。用缘起的因缘观照每一位师兄学佛的不同因缘、不同的客观条件后,自己的内心首先会比较调柔,然后更能发现师兄们身上的优点,进而真诚地去随喜他们。而那种放松和随喜,是相互之间都能感受到的,能促进小组氛围的改善。

2.引导要善巧。不同的师兄个性不同,那么在方法上也要有所区别。有的师兄比较内向害羞,那么要以多多鼓励为主;有的师兄比较活跃,分享时比较容易跑题,那么也要引导师兄们按照六和敬利和同均,适时地拉回来。

3.模式才是最大的慈悲。首先自己对模式要有高度的认同,个人修学上去了,心行稳定了,在引导过程中自然会有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是相互之间能够感知到的。在引导师兄们八步骤的时候,自己信心也强了。自己要先将修学方法落实到位,才能感染师兄们去做笔记、列提纲、写心得。而这一切都要在师兄们需要的基础上去善巧引导。

总之,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放下我执,以学员为中心。没有设定,接受缘起,才能做得欢喜。在看到师兄们优点的同时,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进而调整发心,调整方法。

二、对十八字方针有了新的体会和认识

在辅助员的实践和学习期间,我对十八字方针有了新的体会。我认识到,态度是修学的根本,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法的接受和落实。

在跟班过程中,看到师兄们迷惑和烦恼的时候,或者对十八字方针不能完全接受的时候,我就会看到曾经那个深陷于自我感觉的自己。如果不能落实态度,首先,法在自己的心行上是无力的,学佛和生活仍然打成两截。如果不能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轮回中的重病患者,没有六种想,就不能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法器。如果没有运用八步骤修学,进步就微乎其微,也无法调动内心对于法和法师的恭敬心。

做辅助员,不是我在引导,是我在不断学习。通过践行服务模式,会感受到自己的修学背后原来有那么多人在成就。从学员到辅助员的角色转换,将我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角度转换出来。我深深地看到,自己有那么多的不足。如果没有病者想,内心也像包裹着一层厚厚的壳,关注的总是自己,没法了解导师和我的辅导员们,是以一种怎样的发心在践行服务模式。

一期一期的辅助员实践,是一个不断深入了解八步骤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

当有了态度,当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轮回中的那个重病患者的时候,当认识到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缘起、无常的,只有佛法才能将自己解救于无明和烦恼困惑中的时候,我发现,对佛法的希求之心有了,对导师、对三级修学的感恩之心也生起来了。这时候,我也猛然发觉,曾经一直寻求的学佛方法,让佛法能真正与自己联系起来的法宝,其实一直都在。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就像失而复得的宝贝终于又回来后的那般珍贵。

有了态度,这时才是真正学佛的开始,也愿意按八步骤所要求的,一步一步地去落实,一步一步地去践行。感恩导师的悲愿无尽,也感恩我的辅导员师兄们的善巧引导。

在辅助过程中不能接纳的地方,也是自己心行不达标的地方。可以说,是对八步骤认识不清晰,有缺失。

以前我片面地认为,对师兄们要慈悲,要善巧。模式么,等师兄们以后稳定了慢慢来。学到后来,他们认识到法的重要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接纳模式了。而这样一种心行,虽然让我在和师兄们相处的时候很放松,氛围也很好,初发心都是希望师兄们好,可是,我们所认为的好,是不是真正对他人好呢?这其实是需要智慧的。而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自己对模式认识不清,没有真正理解八步骤对改变我的错误认识到底起着怎样重要的作用,所以践行时内心不坚定。

当我通过深入修学,通过辅导员师兄一步步善巧的引导,真正发现了八步骤的殊胜,内心真正接受后,自然愿意在修学的过程中落实八步骤。在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以前,尽管一直在修学,但这种修学像机械式的学知识,缺乏主动性,也缺乏法义与自身的结合。而有了正确认识后,佛法也变得灵动起来,运用起来也不再觉得那么困难。在带小组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地去和师兄们分享八步骤的好处。因为内心坚信,这种信心和依止也是有感染力的。

现在我会在一开始就和师兄们分享八步骤对修学的重要性,也会在分享时举例说明。我发现,传递模式和善巧引导两者之间毫无冲突。以前的发心固然也是为师兄们好,可是自己的修学上不去,除了会在师兄们有疑问时感觉无力外,实际上是不能让师兄们有更多受益的。

三、辅助员是为成为实习辅导员做好准备

辅助员岗位上的实践和经历,也是为实习辅导员做准备。这个过程于我有些漫长,是一个心灵逐渐苏醒的过程。从一开始的迟迟不敢发心,到现在的欢喜期待。重新回望心路历程,我罗列了一下,大约有三点。

1.心行上的准备:以前我一直觉得时间不够,也没有信心去承担。因为一承担,这代表着一种承诺,长久的陪伴。随着修学的向前,我认识到,不发菩提心是没有出路的。特别是参加曾经担任辅助的师兄们的升班活动,眼中看到他们的改变,耳中听到他们的分享,看到他们变得开心了,看到他们修学后的精神面貌、他们对于佛法的修学意乐,我的内心真正感受到心瞬间被打开了,变柔软了。

我发现,模糊了那么久的初心又悄然回来了。因为那一刻,我想到了曾经不能自主地活在自我认识里的自己。我希望更多的师兄们,每一个在烦恼中不能自由的心灵都可以因为走近佛法而获得究竟解脱。我走近了三级修学,接受了温暖,获得了佛法的浸润。而作为大乘佛子的每一员,都有传灯点灯的责任。我怎么可以忘了初心,忘了那份初初走进三级修学就生起的心愿?想起导师明明可以清修却忘己济群生,想想我的辅导员慧昭师兄一个人带了那么多班,对我们那么好,那么善巧地引导。再对比自己,内心就倍感惭愧。终于,想要承担的发心慢慢生起并有力起来。

2.模式和方法上的准备:以前,没有信心,更多的是因为自己没有好好地践行模式,没有真正受益,心行上的改变不大。每次对境来临还是会被烦恼左右,信心自然被赶跑了。当我认识到所有这一切的中心,都是因为我没有好好地落实态度模式和方法模式,当我一步步去改变、调整,真正感受到佛法的力量后,我发现,信心也随之生起来了。

落实好八步骤的前三步,才能对法义有全面的了解,进而找出重点,即正见,再结合自身去对照,得出事实的正见,进一步思维利益和过患,让佛法在内心形成强有力的力量。我发现,修学不再那么难了,怎么去运用也不再那么不可捉摸。进而发现随着态度和方法的调整,我也能感受到对境来临时观照力比以前强了。这一切都增强了我的信心。

3.角色上的转换。前几次担任辅助员,因为还没发心做实习辅导员,每次集体备课轮到我们辅导团队轮值了我就说几句,也不会去刻意准备什么,不轮值就随缘听听。但是当我有了发心后,参加每一次集体备课都会觉得特别受益,我会先罗列一下重点,如果是自己带班准备怎样去引导。再和辅导员师兄的引导思路和重点作对比,为什么要这样引导,导师为什么要这样讲,发心是什么。这样思维后,发现每一课都很受益,每一次集体备课就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经历。

回望两年的辅助员历程,这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不足、改正自己不足的历程,也是一个身心越来越欢喜自在的过程。这种转变来自师兄们身上慈悲力量的感染,也来自重新认识三级修学模式后的欢喜。

更新于:2018-02-08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