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为何有种种不平等现象?

2016-09-28 其他文章

有情众生的贵贱由自业来加以划分

佛陀时代,一位叫轮跋的年轻求道者,对人世间存在的历历可数但又无法解释的不平等现象迷惑不解。他来到佛陀跟前,向佛陀提出这样的问题:

“世尊,在人类有情中,我们发现有的人长寿,有的人短命;有的人病魔缠身,有的人健壮安康;有的人丑恶,有的人漂亮;有的人弱不禁风,有的人身强力壮;有的人一贫如洗,有的人家有万贯;有的人出生低贱,有的人出生高贵;有的人愚昧无知,有的人聪明智慧;这是什么因缘?”

佛陀回答:“一切有情众皆有自业,以业为其果报,以业为其生因,以业为其亲依,以业为其依怙。有情众生的贵贱由自业来加以划分。”

接着,佛陀依因果规律解说了他们之间的差异。

若有众生伤害生命,以打猎为生,双手沾满鲜血,从事杀生之业,残害有情,再获人身时,因杀生之报,即受短命。

若有众生远离杀戮,放下屠刀,慈悲一切众生,再获人身时,因戒杀之报,即得长寿。

若有众生惯以拳头、瓦块、棍棒、刀剑伤害他人,再获人身时,百病缠身,此乃损伤之报。

若有众生无害人之习,再获人身时,即得享受健康之乐,此乃无害之报。

若有众生暴躁易怒,常被微不足道之言激怒而大发雷霆,嗔恚怨恨,再获人身时,面目狰狞,此乃易怒之报。

若有众生不燥不怒,不为阵阵诋毁声恼怒,无恶意怨恨,再获人身时,相貌庄严,此乃慈爱之报。

佛陀说法

若有众生嫉妒成性,看不惯他人的成功、荣誉和受到的尊敬,深藏嫉恨于心,再获人身时,身体虚弱,此乃嫉妒之报。

若有众生心胸豁达,不嫉妒他人的获取,随喜他人所受的尊敬和荣誉,无嫉妒之心,再获人身时,精力充沛,身强力壮,此乃无嫉妒之报。

若有众生不善行布施,再获人身时,穷困潦倒,此乃贪婪之报。

若有众生乐善好施,再获人身时,即得家富盈满,此乃好施之报。

若有众生顽固不化,骄傲自大,不敬应敬之人,再获人身时,生于低贱之家,此乃其贡高我慢,无恭敬之报。

若有众生恒顺众生,谦虚待人,尊敬应敬之人,再获人身时,生于高贵之家,此乃谦虚恭敬之报。

若有众生不亲善知识和善德之人,不求知何为善恶、对错。应修非修,应做非做,何为自利自毁之事,再获人生时,愚昧无知,此乃不善求好学之报。

若有众生亲近善知识和善德之人,善于向他们求学,再获人身时,智慧圆满,此乃上求好学之报。

2024-02-04 21:57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青牛精是老君的坐骑,如来佛为何不敢明说?金丹砂是关键! 青牛精是老君的坐骑,如来佛为何不敢明说?金丹砂是关键!

邪淫者身上必会出现的 8 种现象! 邪淫者身上必会出现的 8 种现象!

邪淫者身上经常出现的8种现象 邪淫者身上经常出现的8种现象

宣化上人:为何要受持五戒? 宣化上人:为何要受持五戒?

大安法师:面对乞丐行骗现象护持慈悲心更重要 大安法师:面对乞丐行骗现象护持慈悲心更重要

大安法师:什么是直心?为何说凡夫之心大多是弯曲的? 大安法师:什么是直心?为何说凡夫之心大多是弯曲的?

印光大师:为何有人作恶却获福,有人作善却遇殃? 印光大师:为何有人作恶却获福,有人作善却遇殃?

邪淫的你为何发不了财?深度解析邪淫与财富的关系! 邪淫的你为何发不了财?深度解析邪淫与财富的关系!

邪淫的人那么多,为何戒成功的却很少? 邪淫的人那么多,为何戒成功的却很少?

慈法法师:安居第四十六日(一):当下一念平等安心 慈法法师:安居第四十六日(一):当下一念平等安心

惟传法师:利用神通看病、看事,属于哪种现象? 惟传法师:利用神通看病、看事,属于哪种现象?

六祖慧能大师与神秀大师为何合称南能北秀 六祖慧能大师与神秀大师为何合称南能北秀

佛陀为何拒绝回答这些问题? 佛陀为何拒绝回答这些问题?

大安法师: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大安法师: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大安法师:用平等广大心拜佛 大安法师:用平等广大心拜佛

善导大师:信愿法师:《观经》注疏者甚多,为何采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修学? 善导大师:信愿法师:《观经》注疏者甚多,为何采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修学?

净土法门法师:用她做挡箭牌,守护着自己的清净平等心 净土法门法师:用她做挡箭牌,守护着自己的清净平等心

寂静法师:为何总是入不敷出_总是入不敷出该怎么办? 寂静法师:为何总是入不敷出_总是入不敷出该怎么办?

为何藏式佛珠形状多为桶珠? 为何藏式佛珠形状多为桶珠?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的习性为何没带来今生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的习性为何没带来今生

邪淫家庭的一些共有现象,一人作恶全家遭殃!阿弥陀佛,回头是岸 邪淫家庭的一些共有现象,一人作恶全家遭殃!阿弥陀佛,回头是岸

惟贤法师:为何说抄写佛经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呢? 惟贤法师:为何说抄写佛经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呢?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用什么方法修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用什么方法修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法师:修行叁步曲,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法师:修行叁步曲,清净、平等、觉

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宣化上人:人为何有恶梦? 宣化上人:人为何有恶梦?

宣化上人:出家人为何晚间不能吃东西 宣化上人:出家人为何晚间不能吃东西

金刚萨埵为何能帮众生消业 金刚萨埵为何能帮众生消业

做同样的事为何果报不同 做同样的事为何果报不同

净土法门法语:为何佛教徒一见面就合掌称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法语:为何佛教徒一见面就合掌称阿弥陀佛?

迦那卡禅师演讲集 三、身心的现象的特别性质与共同性质 迦那卡禅师演讲集 三、身心的现象的特别性质与共同性质

本源法师:地藏菩萨为何把不孝“父母”列为第一重罪? 本源法师:地藏菩萨为何把不孝“父母”列为第一重罪?

轮回真实案例:婚姻为何成战争? 轮回真实案例:婚姻为何成战争?

面对乞丐行骗现象,我们该怎么办? 面对乞丐行骗现象,我们该怎么办?

夏日为何不能饮生蜂蜜? 夏日为何不能饮生蜂蜜?

营养专家:餐后吃糖可瘦身 有助抗痴肥现象 营养专家:餐后吃糖可瘦身 有助抗痴肥现象

佛法是最平等的 佛法是最平等的

史上四次灭佛,为何结局是雷同的?(图) 史上四次灭佛,为何结局是雷同的?(图)

闻名世界的少林寺,为何人们去了一次就不再去了?游客:被坑了 闻名世界的少林寺,为何人们去了一次就不再去了?游客:被坑了

为何打坐时心里的念头反而比日常平凡多呢? 为何打坐时心里的念头反而比日常平凡多呢?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往生品位为何有高低不同?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往生品位为何有高低不同?

智敏上师:为何我们修行了这么久,却一点进步都没有? 智敏上师:为何我们修行了这么久,却一点进步都没有?

广化法师:为何说出家后再还俗容易感到剧烈的痛苦? 广化法师:为何说出家后再还俗容易感到剧烈的痛苦?

星云大师: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星云大师: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印光法师:高僧们为何知道别人心里事? 印光法师:高僧们为何知道别人心里事?

圣严法师:为何说出家人也不一定六根清净? 圣严法师:为何说出家人也不一定六根清净?

佛门见面为何称念阿弥陀佛 佛门见面为何称念阿弥陀佛

佛陀规语:众生既然本来清净为何复生为众生 佛陀规语:众生既然本来清净为何复生为众生

持松法师:为何说唐密超胜? 持松法师:为何说唐密超胜?

何为回向?为何要回向?若何回向?附各类回向偈 何为回向?为何要回向?若何回向?附各类回向偈

为何说知识未必就是力量? 为何说知识未必就是力量?

他待人善良,为何会两天内突然痛失妻女? 他待人善良,为何会两天内突然痛失妻女?

“富二代”的他,为何因钱财深陷牢笼? “富二代”的他,为何因钱财深陷牢笼?

消除烦恼的方法:平等不二 消除烦恼的方法:平等不二

梅艳芳、张学友都在学佛,为何命运迥异? 梅艳芳、张学友都在学佛,为何命运迥异?

汉人对藏传佛教本就不熟悉,您为何总把人往犄角旮旯里引导? 汉人对藏传佛教本就不熟悉,您为何总把人往犄角旮旯里引导?

放生问答:为何要长期坚持放生 放生问答:为何要长期坚持放生

放生问答:为何可以杀吃植物,但杀吃动物就造业? 放生问答:为何可以杀吃植物,但杀吃动物就造业?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请修善业,不杀生而行放生,因为生命本原平等 请修善业,不杀生而行放生,因为生命本原平等

放生心得:口腹之欲为何要以生命来买单 放生心得:口腹之欲为何要以生命来买单

为何说七月半“鬼节”是“佛喜日”? 为何说七月半“鬼节”是“佛喜日”?

为何你做了这么多,却“实无功德”? 为何你做了这么多,却“实无功德”?

佛教徒对话风水师:“大师为何不让自己先大富大贵呢?” 佛教徒对话风水师:“大师为何不让自己先大富大贵呢?”

他学佛多年能掐会算有“神通”为何却重病缠身? 他学佛多年能掐会算有“神通”为何却重病缠身?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31)怎样才能做到众生平等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31)怎样才能做到众生平等

疫情之下,雪之静思,我们为何恐惧? 疫情之下,雪之静思,我们为何恐惧?

第85集 何谓“七情六欲”?为何要戒“七情六欲”? 第85集 何谓“七情六欲”?为何要戒“七情六欲”?

三业没清净,有这些现象全是假的 三业没清净,有这些现象全是假的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第58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四) 第58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四)

第57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三) 第57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三)

第56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二) 第56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二)

第55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一) 第55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一)

第53集 出家人为何要受供养、托钵? 第53集 出家人为何要受供养、托钵?

第40集 正觉所颂的开经偈是出自哪一部经,为何与一般的不一样?( 第40集 正觉所颂的开经偈是出自哪一部经,为何与一般的不一样?(

损人利己是表面现象,其实真相是什么 损人利己是表面现象,其实真相是什么

第39集 正觉所颂的开经偈是出自哪一部经,为何与一般的不一样?( 第39集 正觉所颂的开经偈是出自哪一部经,为何与一般的不一样?(

第38集 佛教说众生平等,佛与众生有无差别?(下) 第38集 佛教说众生平等,佛与众生有无差别?(下)

第37集 佛教说众生平等,佛与众生有无差别?(上) 第37集 佛教说众生平等,佛与众生有无差别?(上)

第031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下) 第031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下)

第30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上) 第30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上)

念了一辈子的念珠,为何变成了羊粪蛋? 念了一辈子的念珠,为何变成了羊粪蛋?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第002集 佛教不同于宗教的特色为何? 第002集 佛教不同于宗教的特色为何?

第001集 作人为何要学佛? 第001集 作人为何要学佛?

迷悟的不同为何就会创造十法界呢 迷悟的不同为何就会创造十法界呢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阿弥陀佛为何被尊称为「佛中之王」 阿弥陀佛为何被尊称为「佛中之王」

寺院每次过堂,为何要给众生出食 寺院每次过堂,为何要给众生出食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造同样的罪业,受的果报为何会有轻重差别 造同样的罪业,受的果报为何会有轻重差别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寺院外墙为何大都漆成黄色 寺院外墙为何大都漆成黄色

了知咒语和佛像平等一味的道理,咒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了知咒语和佛像平等一味的道理,咒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