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子为何遁入空门

2015-10-19 佛教故事

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伶: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小生像个小生,起大面又很像个大面……都是“认真”的原故,说明了李先生人格上的第一特点。

李先生人格上的第二特点是“多才多艺”。西洋文艺批评家评价德国的歌剧大家瓦格纳有这样的话:阿波罗(文艺之神)右手持文才,左手持乐才,分赠给世间的文学家和音乐家。瓦格纳却兼得了他两手的赠物。意思是说,瓦格纳能作曲,又能作歌,所以做了歌剧大家。拿这句话评价我们的李先生,实在还不够用。李先生不但能作曲,能作歌,又能作画、作文、吟诗、填词、写字、治金石、演剧。他对于艺术,差不多全般皆能,而且每种都很出色。专门一种的艺术家大都不及他,向他学习。

作曲和作歌,读者可在开明书店出版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窥见,这集子中,载着李先生的作品不少,每曲都脍炙人口。他的油画,大部分寄存在北平美专,现在大概还在北平。写实风而兼印象派笔调,每幅都很稳健、精到,为我国洋画界难得的佳作。他的诗词文章,载在从前出版的《南社文集》中,典雅秀丽,不亚于苏曼殊。他的字,功夫尤深,早年学黄山谷,中年专研北碑,得力于《张猛龙碑》尤多。晚年写佛经,脱胎化骨,自成一家,轻描淡写,毫无烟火气。他的金石,同字一样秀美。出家前,他的友人把他所刻的印章集合起来,藏在西湖上“西泠印社”石壁的洞里,洞口用水泥封好,题着“息翁印藏”四字(现在也许已被日本人偷去)。他的演剧,是中国话剧的鼻祖。总之,在艺术上,他是无所不精的一个作家。艺术之外,他又曾研究理学(阳明、程、朱之学,他都做过功夫。后来由此转入道教,又转入佛教的),研究外国文。……李先生多才多艺,一通百通。所以他虽然只教我音乐图画,他所擅长的却不止这两种。换言之,他的教授图画音乐,有许多其他修养作背景,所以我们不得不崇敬他。

借夏丏尊先生的话来讲:他做教师,有人格作背景,好比佛菩萨的有“后光”。所以他从不威胁学生,而学生见他自生畏敬;从不严责学生,而学生自会用功。他是实行人格感化的一位大教育家。我敢说:“自有学校以来,自有教师以来,未有盛于李先生者也。”

年轻的读者,看到这里,也许要发生这样的疑念:“李先生为什么不做教育家,不做艺术家,而做和尚呢?”

是的,我曾听到许多人发这样的疑问。他们的意思,大概以为做和尚是迷信的、消极的、暴弃的,可惜得很!倘不做和尚,他可在这僧腊二十四年中教育不少的人才,创作不少的作品,这才有功于世呢。

这话,近看是对的,远看却不对。用低浅的眼光,从世俗习惯上看,办教育,制作品,实实在在的事业,当然比做和尚有功于世。远看,用高远的眼光,从人生根本上看,宗教的崇高伟大远在教育之上,但在这里须加重要声明:一般所谓佛教,千百年来早已歪曲化而失却真正佛教的本意。一般佛寺里的和尚,其实是另一种奇怪的人,与真正佛教毫无关系。因此,世人对佛教的误解,越弄越深。和尚大都以念经、念佛、做道场为营业,居士大都想拿佞佛来换得世间名利恭敬,甚或来生福报。

还有一班恋爱失败、经济破产、作恶犯罪的人,走投无路,遁入空门,以佛门为避难所。于是乎未曾认明佛教真相的人就排斥佛教,指为消极、迷信,而非打倒不可。歪曲的佛教应该打倒;但真正的佛教,崇高伟大,胜于一切。

读者只要穷究自身的意义,便可相信这话。譬如为什么入学校?为了欲得教养。为什么欲得教养?为了要做事业。为什么要做事业?为了满足你的人生欲望。再问下去,为什么要满足你的人生欲望?你想了一想,一时找不到根据而难于答复。你再想一想,就会感到疑惑与虚空。你三想的时候,也许会感到苦闷与悲哀。这时候你就要请教“哲学”,和他的老兄“宗教”。这时候你才相信真正的佛教高于一切。

所以李先生放弃教育与艺术而修佛法,好比出于幽谷,迁于乔木,不是可惜的,正是可庆的。

2024-02-04 21:58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青牛精是老君的坐骑,如来佛为何不敢明说?金丹砂是关键! 青牛精是老君的坐骑,如来佛为何不敢明说?金丹砂是关键!

宣化上人:为何要受持五戒? 宣化上人:为何要受持五戒?

大安法师:什么是直心?为何说凡夫之心大多是弯曲的? 大安法师:什么是直心?为何说凡夫之心大多是弯曲的?

印光大师:为何有人作恶却获福,有人作善却遇殃? 印光大师:为何有人作恶却获福,有人作善却遇殃?

邪淫的你为何发不了财?深度解析邪淫与财富的关系! 邪淫的你为何发不了财?深度解析邪淫与财富的关系!

邪淫的人那么多,为何戒成功的却很少? 邪淫的人那么多,为何戒成功的却很少?

六祖慧能大师与神秀大师为何合称南能北秀 六祖慧能大师与神秀大师为何合称南能北秀

佛陀为何拒绝回答这些问题? 佛陀为何拒绝回答这些问题?

大安法师: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大安法师: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黄柏霖:善恶不相抵,一代圣主下地狱 黄柏霖:善恶不相抵,一代圣主下地狱

善导大师:信愿法师:《观经》注疏者甚多,为何采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修学? 善导大师:信愿法师:《观经》注疏者甚多,为何采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修学?

寂静法师:为何总是入不敷出_总是入不敷出该怎么办? 寂静法师:为何总是入不敷出_总是入不敷出该怎么办?

为何藏式佛珠形状多为桶珠? 为何藏式佛珠形状多为桶珠?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的习性为何没带来今生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的习性为何没带来今生

惟贤法师:为何说抄写佛经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呢? 惟贤法师:为何说抄写佛经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呢?

宣化上人:人为何有恶梦? 宣化上人:人为何有恶梦?

宣化上人:出家人为何晚间不能吃东西 宣化上人:出家人为何晚间不能吃东西

金刚萨埵为何能帮众生消业 金刚萨埵为何能帮众生消业

做同样的事为何果报不同 做同样的事为何果报不同

净土法门法语:为何佛教徒一见面就合掌称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法语:为何佛教徒一见面就合掌称阿弥陀佛?

本源法师:地藏菩萨为何把不孝“父母”列为第一重罪? 本源法师:地藏菩萨为何把不孝“父母”列为第一重罪?

轮回真实案例:婚姻为何成战争? 轮回真实案例:婚姻为何成战争?

夏日为何不能饮生蜂蜜? 夏日为何不能饮生蜂蜜?

史上四次灭佛,为何结局是雷同的?(图) 史上四次灭佛,为何结局是雷同的?(图)

闻名世界的少林寺,为何人们去了一次就不再去了?游客:被坑了 闻名世界的少林寺,为何人们去了一次就不再去了?游客:被坑了

为何打坐时心里的念头反而比日常平凡多呢? 为何打坐时心里的念头反而比日常平凡多呢?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往生品位为何有高低不同?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往生品位为何有高低不同?

智敏上师:为何我们修行了这么久,却一点进步都没有? 智敏上师:为何我们修行了这么久,却一点进步都没有?

大安法师:净土宗在佛的一代时教中占据何等地位 大安法师:净土宗在佛的一代时教中占据何等地位

广化法师:为何说出家后再还俗容易感到剧烈的痛苦? 广化法师:为何说出家后再还俗容易感到剧烈的痛苦?

星云大师: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星云大师: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印光法师:高僧们为何知道别人心里事? 印光法师:高僧们为何知道别人心里事?

圣严法师:为何说出家人也不一定六根清净? 圣严法师:为何说出家人也不一定六根清净?

佛门见面为何称念阿弥陀佛 佛门见面为何称念阿弥陀佛

佛陀规语:众生既然本来清净为何复生为众生 佛陀规语:众生既然本来清净为何复生为众生

持松法师:为何说唐密超胜? 持松法师:为何说唐密超胜?

何为回向?为何要回向?若何回向?附各类回向偈 何为回向?为何要回向?若何回向?附各类回向偈

为何说知识未必就是力量? 为何说知识未必就是力量?

他待人善良,为何会两天内突然痛失妻女? 他待人善良,为何会两天内突然痛失妻女?

“富二代”的他,为何因钱财深陷牢笼? “富二代”的他,为何因钱财深陷牢笼?

梅艳芳、张学友都在学佛,为何命运迥异? 梅艳芳、张学友都在学佛,为何命运迥异?

汉人对藏传佛教本就不熟悉,您为何总把人往犄角旮旯里引导? 汉人对藏传佛教本就不熟悉,您为何总把人往犄角旮旯里引导?

放生问答:为何要长期坚持放生 放生问答:为何要长期坚持放生

放生问答:为何可以杀吃植物,但杀吃动物就造业? 放生问答:为何可以杀吃植物,但杀吃动物就造业?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放生心得:口腹之欲为何要以生命来买单 放生心得:口腹之欲为何要以生命来买单

为何说七月半“鬼节”是“佛喜日”? 为何说七月半“鬼节”是“佛喜日”?

为何你做了这么多,却“实无功德”? 为何你做了这么多,却“实无功德”?

佛教徒对话风水师:“大师为何不让自己先大富大贵呢?” 佛教徒对话风水师:“大师为何不让自己先大富大贵呢?”

他学佛多年能掐会算有“神通”为何却重病缠身? 他学佛多年能掐会算有“神通”为何却重病缠身?

疫情之下,雪之静思,我们为何恐惧? 疫情之下,雪之静思,我们为何恐惧?

第85集 何谓“七情六欲”?为何要戒“七情六欲”? 第85集 何谓“七情六欲”?为何要戒“七情六欲”?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第58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四) 第58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四)

第57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三) 第57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三)

第56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二) 第56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二)

第55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一) 第55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一)

第53集 出家人为何要受供养、托钵? 第53集 出家人为何要受供养、托钵?

第40集 正觉所颂的开经偈是出自哪一部经,为何与一般的不一样?( 第40集 正觉所颂的开经偈是出自哪一部经,为何与一般的不一样?(

第39集 正觉所颂的开经偈是出自哪一部经,为何与一般的不一样?( 第39集 正觉所颂的开经偈是出自哪一部经,为何与一般的不一样?(

第031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下) 第031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下)

第30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上) 第30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上)

念了一辈子的念珠,为何变成了羊粪蛋? 念了一辈子的念珠,为何变成了羊粪蛋?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第002集 佛教不同于宗教的特色为何? 第002集 佛教不同于宗教的特色为何?

第001集 作人为何要学佛? 第001集 作人为何要学佛?

迷悟的不同为何就会创造十法界呢 迷悟的不同为何就会创造十法界呢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阿弥陀佛为何被尊称为「佛中之王」 阿弥陀佛为何被尊称为「佛中之王」

寺院每次过堂,为何要给众生出食 寺院每次过堂,为何要给众生出食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陈大惠:家族一代旺过一代的秘密! 陈大惠:家族一代旺过一代的秘密!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造同样的罪业,受的果报为何会有轻重差别 造同样的罪业,受的果报为何会有轻重差别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寺院外墙为何大都漆成黄色 寺院外墙为何大都漆成黄色

一辈子造罪业,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一辈子造罪业,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为何临终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 为何临终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

念佛法门为何是圆顿之教 念佛法门为何是圆顿之教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很多大菩萨为何还要求生极乐世界呢 很多大菩萨为何还要求生极乐世界呢

为何偏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为何偏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十地为何称为「法云地」 十地为何称为「法云地」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愚夫愚妇没做利他之事,为何也能往生 愚夫愚妇没做利他之事,为何也能往生

净业行人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净业行人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万德洪名为何对每个人的加持力不一样 万德洪名为何对每个人的加持力不一样

为何世人多把关公作为财神来供奉 为何世人多把关公作为财神来供奉

精进修为何更容易出业障呢 精进修为何更容易出业障呢

佛陀为何主动宣说净土法门 佛陀为何主动宣说净土法门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读《华严经》为何我们只有「随喜赞叹」的份 读《华严经》为何我们只有「随喜赞叹」的份

出了三途的众生为何又回来了 出了三途的众生为何又回来了

净土修行为何也需要明师、看经教 净土修行为何也需要明师、看经教

一生广修功德福报,为何堕为蛇身? 一生广修功德福报,为何堕为蛇身?

中国名人故事:一代艺术大师梅兰芳的故事 中国名人故事:一代艺术大师梅兰芳的故事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