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懈怠与八精进法

2014-08-25 佛学入门

在《长阿含经》卷九中,佛陀游历鸯伽国,与千二百五十弟子一起到瞻婆城,夜宿于伽伽池边,当时正值十五日月满之时。佛陀露地而坐,大众围绕,彻夜说法。佛陀对舍利弗说:“现在各位比丘,都减少睡眠,各自精进,等待听我说法。只是我这几天得了背痛的毛病,想稍微休息一会再为大众说法。你现在可为诸比丘说法。”舍利弗按照佛之嘱托,对诸比丘说法。舍利弗说:“佛现在身体欠佳,现在我来代佛宣法,我所言说,都是佛法正义,义味具足,梵行清净。众等应当谛听,并深思维。”在众比丘欢喜听法之后。舍利佛分别为众比丘讲了十上法。在这些法中,舍利弗重点向众比丘讲了八懈怠法和八精进法。本文就对八懈怠与八精进法解说如下。

一、八懈怠法

八懈怠法是指比丘不愿精进用功时,为自己所找的八种偷懒懈怠的借口。舍利佛在经中向众比丘详细解说了八懈怠法:

“何谓八懈怠?比丘乞食不得食,便作是念:我于今日下村乞食不得,身体疲极,不能堪任坐禅、经行,今宜卧息。懈怠比丘即便卧息,不肯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是为初懈怠。懈怠比丘得食既足,复作是念:我朝入村乞食,得食过足,身体沉重,不能堪任坐禅、经行,今宜寝息。懈怠比丘即便寝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懈怠比丘设少执事,便作是念:我今日执事,身体疲极,不能堪任坐禅、经行,今宜寝息,懈怠比丘即便寝息。懈怠比丘设欲执事,便作是念:明当执事,必有疲极,今者不得坐禅、经行,当豫卧息,懈怠比丘即便卧息。

懈怠比丘设少行来,便作是念:我朝行来,身体疲极,不能堪任坐禅、经行。我今宜当卧息,懈怠比丘即便卧息。懈怠比丘设欲少行,便作是念:我明当行,必有疲极,今者不得坐禅、经行,当豫寝息。懈怠比丘即寻寝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是为六懈怠比丘。设遇小患,便作是念:我得重病,困笃羸瘦,不能堪任坐禅、经行,当须寝息。懈怠比丘即寻寝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懈怠比丘所患已差,复作是念:我病差未久,身体羸瘦,不能堪任坐禅、经行。宜自寝息,懈怠比丘即寻寝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

对于那些在修道上不愿精进用功的人来说,他们始终都能为自己的偷懒行为找到借口,从而为自己的苟且偷安找到理由。上面舍利佛所列举的八种懈怠的理由,都是懒散放纵的比丘为自己所做的开脱。比如上面所说,乞食的比丘因为没有化得所需的资粮,便为自己逃避修行找出理由——我于今日下村中乞食不得,身体疲惫不堪,无法进行坐禅、经行之事,所以我应该躺下来好好休息一番,虽然自己想通过精进用功来达到自己所渴望实现的目标,但为了保护好自己的色身,我现在还是休息吧。有的甚至还为自己的偷懒从佛经中来寻觅理论支持:诸如“法-轮未转,食轮先转”。自己现在饥肠辘辘,怎么能够静心修行呢?饥饿的人为自己寻找懒惰的理由有时还能被人理解,而那些已经饱食之人也会为自己的懈怠寻找理由。饱食之人认为,自己在村子之中乞食,吃饭过多,行动不便,不能适应坐禅、经行的活动,所以也应当多休息,至于渴望成就的道业那就等到以后再说吧。

不仅从饮食上找原因,有的懈怠之人还常常会从日常事务中为自己开脱。有的比丘做了一点事情,觉得自己的功劳很大,就不愿意再精进用功了。他们会认为自己因干活劳累,不能胜任坐禅、经行等修行活动,所以还是要先休息,等恢复体力之后才能更好地修行。有的还美其名曰: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他们做了一点事情就会为自己的清闲找理由。而那些将要从事劳作的人也不例外,他们会认为自己明天要做许多事情,今天的修行就免了吧,他们认为自己先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才会有更充沛的精力来劳作。至于修道嘛,来日方长,以后再说吧。

有的人因为自己行脚归来,便自思维:我行脚回来,身体疲惫不堪,暂时还是不参加坐禅、经行等共修活动吧。所以,他们就去休息了,虽然他们当初曾经信誓旦旦地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但是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还有的将要行脚,也不愿精进用功。他们于是便想,我明天要行脚,那时一定十分辛苦,我的修行今天可以暂停一下,以便自己好好休息,这样才能完成行脚的任务。他们认为修行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成就的,既然是需要长期才能完成,占用一点时间休息还是可以理解的。

不同的人都能为自己的懈怠找出足够的理由。有的人生了个不影响正常修行的小毛病,却觉得自己得了了不起的贵恙,继而小病大养,至于坐禅经行的事情,以后有的是时间。他们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安下心来恢复建康。这类人在僧团当中不在少数,因为别的理由都不可以逃避精进用功,我生病了你总不能再逼我修道吧,不然别人还会说你不人道。生了小病的人如此,小病初愈的人也会为自己找理由:他们会认为自己刚刚病愈,身体还十分虚弱,不适宜精修用功,否则不利于自己身体的恢复。因此,他也能够冠冕堂皇地躲过禅坐、经行等活动了。

修行其实是人的一种自觉的行为,是用不着别人来督促的。修行的成就最终得益的是自己,与他人毫无关系。如果我们修行人不愿诵经、禅修,不过是“贫人数他宝,自无半分文”,你永远也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受用。

二、八精进法

舍利佛在列举了八种懈怠之人为躲避精进用功所说的理由之后,接着从上述八种懈怠理由的反面向众比丘讲述了八种精进之法。经云:

“云何八精进?比丘入村乞食,不得食还,即作是念:我身体轻便,少于睡眠,宜可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便精进,是为初精进比丘。乞食得足,便作是念:我今入村,乞食饱满,气力充足,宜勤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寻精进。精进比丘设有执事,便作是念:我向执事,废我行道,今宜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寻精进。精进比丘设欲执事,便作是念:明当执事,废我行道,今宜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便精进。精进比丘设有行来,便作是念:我朝行来,废我行道,今宜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寻精进。精进比丘设欲行来,便作是念:我明当行,废我行道,今宜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便精进。精进比丘设遇患时,便作是念:我得重病或能命终,今宜精进,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便精进。精进比丘患得小差,复作是念:我病初差,或更增动,废我行道,今宜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便精进坐禅、经行。”

舍利佛在经中所讲的八精进法是与八懈怠法相对而言的。八精进之第一、二精进与乞食有关。一是到村中乞食不得之人,他们始终专注于道业,当他们没有乞到食物,不是以饥饿躲避修行,而是认为没有进餐,正好身轻体便,还不易昏沉,是用功的最好时间,因此,他们会精进坐禅、经行,不浪费一点时光,以便修有所证。而对于已经乞食得足的比丘来说,他们会认为自己乞食饱满、气力充足,正好趁精力充沛之时,精进用功,成等正觉。

对于参加劳作的比丘而言,他们因为心中有道,并不将自己参加劳作作为躲避用功的理由。而是认为自己因为劳作占用了修道的时间,荒废了自己的道业,现在应当将失去的时间补回来。所以,应当抓紧时间修禅。还有一些将要参加劳作的比丘,他们会认为劳作会占用自己禅坐、经行等用功的时间,因自己参加劳动,有可能荒废自己的道业,因此,应当在没参加劳动前抓紧时间用功,如此,才不会浪费修行用功的时间。说不定,开佛知见就在这加紧用功的短暂时光中。

与行脚比丘偷懒相反的是,一个有道心的比丘,他不是将自己行脚作为懈怠道业的理由,而是认为自己因为行脚,并无所获,荒废了道业,现在应当精进禅坐、经行,以积功累德,成就佛道。而那些即将行脚之人也因为自己将要行脚,会占用自己禅坐、经行的时间,可能会荒废道业,他们认为在自己没有行脚之前,更应该精进用功,证得尚未证得的道果,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对于患病的比丘来说,他们由于认识到人生无常的道理。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说不定自己生了重病,不日将死,趁自己还没死的时间,抓紧时间禅坐、经行。说不定就是在未死前的一瞬间,就能够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还有一些患病初愈的人,他们认为自己生病妨碍了道业,现在正好疾病痊愈,适合充分利用一切时间来修持。在他们心中,即使一瞬间的时间也是非常宝贵的。岂不见,历代禅宗的高僧大德,常常是在茶杯落地、锄碰竹子、河中见影的一瞬间大彻大悟的。

舍利佛之所以在千二百五十比丘云集一起之时,向众比丘讲说八懈怠法与八精进法,目的是为了告诉众比丘,人生时光十分有限。众人应当道心真切,善用一切时间来禅坐、经行,而不要为自己懈怠道业找借口,辜负出家的初衷。对于现代的修道者来说,不论你是在家还是出家,都应当从舍利佛尊者所说的八懈怠法和八精进法中得到警示,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精进用功,这样,你才会道业有成。

2024-02-04 21:59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冤亲债主:众恶莫为、不精进的时候看看,马上警醒 冤亲债主:众恶莫为、不精进的时候看看,马上警醒

念经要有精进心,能把你好多劫的罪都灭了 念经要有精进心,能把你好多劫的罪都灭了

师父自责 弟子精进 (晋 法遇) 师父自责 弟子精进 (晋 法遇)

德雄尊者:入出息念修法管窥 正行 第三节 基础三部曲 3-2适度的精进(三项要领) 德雄尊者:入出息念修法管窥 正行 第三节 基础三部曲 3-2适度的精进(三项要领)

心道法师:精进的生命 心道法师:精进的生命

80.你们要精进 80.你们要精进

净土法门法语:愈是精进修行的人找麻烦的就越多,为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愈是精进修行的人找麻烦的就越多,为什么?

如石法师: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译注 第七品 精进 如石法师: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译注 第七品 精进

大安法师:怎么精进念佛,家庭和事业都出现了很多逆缘? 大安法师:怎么精进念佛,家庭和事业都出现了很多逆缘?

达真堪布:精进是一切功德的基础 达真堪布:精进是一切功德的基础

15 年双癌症遇正法绝处逢生,精进修行从悲苦走向幸福! 15 年双癌症遇正法绝处逢生,精进修行从悲苦走向幸福!

学佛修行中为什么总发生阶段性懈怠? 学佛修行中为什么总发生阶段性懈怠?

被魔所持和懈怠懒惰的对治方法 被魔所持和懈怠懒惰的对治方法

不论修学哪个法门,都要有惭愧心精进心 不论修学哪个法门,都要有惭愧心精进心

第031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下) 第031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下)

第30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上) 第30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上)

至心精进,何愿不得 至心精进,何愿不得

人生短暂须自警,放逸懈怠生死径 人生短暂须自警,放逸懈怠生死径

第056集 克期取证 精进共修 第056集 克期取证 精进共修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

达真堪布:精进地断除三恶趣之因 达真堪布:精进地断除三恶趣之因

懒惰变精进

什么是真正的精进?看看自己是在精进吗? 什么是真正的精进?看看自己是在精进吗?

释门法戒录:师父自责 弟子精进 (晋 法遇) 释门法戒录:师父自责 弟子精进 (晋 法遇)

达真堪布:修行过程中,有时懈怠懒惰,不想修了,应该怎么办 达真堪布:修行过程中,有时懈怠懒惰,不想修了,应该怎么办

释门法戒录:修持懈怠 几遭枉死 (刘宋 僧规) 释门法戒录:修持懈怠 几遭枉死 (刘宋 僧规)

达真堪布:修行过程中经常懈怠懒惰怎么办? 达真堪布:修行过程中经常懈怠懒惰怎么办?

二十徒劳行--十四:若不慕觉道,修精进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十四:若不慕觉道,修精进徒劳也

我很精进,也想如法修行,可为何坚持多年生不起大受用? 我很精进,也想如法修行,可为何坚持多年生不起大受用?

达真堪布:如何才能真正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达真堪布:如何才能真正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索达吉堪布:修行很难克服贪玩懈怠的习气,修法也提不上日程,该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修行很难克服贪玩懈怠的习气,修法也提不上日程,该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修行过程中,如何激励自己的信心并精进修行? 索达吉堪布:修行过程中,如何激励自己的信心并精进修行?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如何激励自己不要懈怠、追求真义?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如何激励自己不要懈怠、追求真义?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四十回 拜大愿精进神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四十回 拜大愿精进神

念佛法门如此殊胜3:应该怎样念佛才算精进,你可以做到 念佛法门如此殊胜3:应该怎样念佛才算精进,你可以做到

六度,即六波罗蜜: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般若 六度,即六波罗蜜: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般若

精进念佛,勿投机取巧 精进念佛,勿投机取巧

源自佛门禅境地 日本寺庙的精进料理 源自佛门禅境地 日本寺庙的精进料理

平生精进念佛,誓得上品金台 平生精进念佛,誓得上品金台

顶级科学家精进佛弟子 顶级科学家精进佛弟子

切莫蹉跎,当下精进 切莫蹉跎,当下精进

净界法师:精进的释迦牟尼佛

达真堪布:有的同修不精进学修怎么办? 达真堪布:有的同修不精进学修怎么办?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26.精进求法的均儒邻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26.精进求法的均儒邻

达真堪布:精进不起来怎么办? 达真堪布:精进不起来怎么办?

利益有情,精进修行才能谈得上脱离轮回 利益有情,精进修行才能谈得上脱离轮回

“精进”可提早享受福报,犹如雨水滋润种子! “精进”可提早享受福报,犹如雨水滋润种子!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80.你们要精进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80.你们要精进

地藏菩萨感应录:心想事成得如意 业力需转待精进 地藏菩萨感应录:心想事成得如意 业力需转待精进

佛教名词:精进_精进是什么意思_佛教精进的含义 佛教名词:精进_精进是什么意思_佛教精进的含义

道心如何保持精进而不退转? 道心如何保持精进而不退转?

佛教名词:佛教名词之懈怠_懈怠的意思_学佛为什么会懈怠 佛教名词:佛教名词之懈怠_懈怠的意思_学佛为什么会懈怠

菩萨当精进 菩萨当精进

超劫精进的诀窍 超劫精进的诀窍

云何修精进门 云何修精进门

超劫精进实修方法 超劫精进实修方法

精进-佛以岸喻度难陀比丘 精进-佛以岸喻度难陀比丘

 精进即是摄受正法 精进即是摄受正法

精进与如来藏的关系 精进与如来藏的关系

精进学佛也要深观眷属跟环境的因缘 精进学佛也要深观眷属跟环境的因缘

如何能在菩萨道上精进修行,勇猛不退? 如何能在菩萨道上精进修行,勇猛不退?

精进之真实义 精进之真实义

精进学佛也要有张有弛,善观因缘! 精进学佛也要有张有弛,善观因缘!

精进学佛也要善观因缘! 精进学佛也要善观因缘!

佛与人生:悟通法师:把握当下去精进修行 佛与人生:悟通法师:把握当下去精进修行

佛学修行:法量大和尚:学佛过程中出现懈怠怎么办? 佛学修行:法量大和尚:学佛过程中出现懈怠怎么办?

佛学常识:如何保持学佛精进的长久心_学佛精进的五个诀窍 佛学常识:如何保持学佛精进的长久心_学佛精进的五个诀窍

初学菩萨四种精进学佛上的障碍及修除 初学菩萨四种精进学佛上的障碍及修除

济群法师:如何区分精进和执著 济群法师:如何区分精进和执著

不应懈怠每天的念诵功课 不应懈怠每天的念诵功课

懈怠修行的梵志

珍惜每一秒,精进学佛法

精进修行并非要远离众生! 精进修行并非要远离众生!

三贤位的菩萨应如何精进? 三贤位的菩萨应如何精进?

放下我执,精进努力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懈怠

念佛的精进与调适 念佛的精进与调适

常思无常,精进修持 常思无常,精进修持

不精进,业障很重该怎么办

勤修精进 勤修精进

真精进 真精进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 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

精进与贪欲的差别 精进与贪欲的差别

精进程度取决于对苦的了解程度 精进程度取决于对苦的了解程度

​界诠法师 :但念无常,当勤精进 ​界诠法师 :但念无常,当勤精进

悟道后的“精进”,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形 悟道后的“精进”,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形

乞丐精进念佛往生 乞丐精进念佛往生

净界法师:给净土宗人的三点建议,愿你保持精进,道心坚固 净界法师:给净土宗人的三点建议,愿你保持精进,道心坚固

精进-兔王求道舍身供养 精进-兔王求道舍身供养

菩萨道上精进修行,不畏艰难勇猛不退! 菩萨道上精进修行,不畏艰难勇猛不退!

大精进菩萨观像念佛 大精进菩萨观像念佛

精进要有节度,不能太急,也不能太缓 精进要有节度,不能太急,也不能太缓

五百蝙蝠精进听法的故事 五百蝙蝠精进听法的故事

玄奘菩萨精进修行的故事 玄奘菩萨精进修行的故事

不肯精进修习,又奢望安乐,这怎么可能呢? 不肯精进修习,又奢望安乐,这怎么可能呢?

你越用功越精进、道力越增高,魔障越大 你越用功越精进、道力越增高,魔障越大

顺逆皆精进 顺逆皆精进

最好的加行,就是精进 最好的加行,就是精进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