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适度的精进(三项要领)
从佛陀本身证悟之前的修行方法,以及证悟之后教导弟子的方法来看,佛陀一向赞叹适度的精进。禅修者如果能把握三项要领,就能做到适度的精进。这三项要领如下:
第一项要领──平静
静坐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要平静,心不平静就谈不上静坐。佛陀开示说:「身平静的人住于快乐;快乐的人心能专一」,因此保持心情平静既是修行止禅培育定力的先决条件,也是修行观禅的重要基础。在静坐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正念是否保持得久、妄念是否发生得多,心情都不应该受到影响,只应该继续保持平静。
在实际禅修当中,接续前述的佛随念之后,将注意力放在心脏部位,平静地感受心由心脏部位生起。让那样生起的心平静地保持觉知,无论当下有什么身心现象发生, 都只是静静地知道就好。当没有任何特殊的身心现象生起时,就轻轻地觉知当下平静的状态。继续保持那样的平静的觉知一段时间。当心能如此保持平静时,精进就没有太过强。
第二项要领──觉知
这里所说的「觉知」特别指「觉知呼吸」。佛陀在谈到入出息念的每一部经里几乎都提到:「他只是保持正念地吸气,只是保持正念地呼气。」意思是应当保持单纯的正念,觉知呼吸。
接续上文,禅修者的心继续保持平静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知道呼吸,那时就让心照着那样继续知道呼吸。那样的觉知是自然的觉知,没有丝毫勉强。当心能如此保持觉知呼吸时,精进就没有太过弱。
如此觉知呼吸时,禅修者会知道有时吸气比较明显、呼气比较不明显,有时呼气比较明显、吸气比较不明显,有时吸气与呼气都明显,有时吸气与呼气都不明显。无论呼吸呈现出什么情况,都只须要照着所呈现的样子如实地知道它就好,不要加以评判或控制。
如此觉知时,禅修者的心不会跟随呼吸跑入身体内,也不会跟随它跑到身体外,只会在觉察到呼吸的当处知道它。如此就不需要去注意呼吸与皮肤接触的触点,因为需 要谈到触点的目的只是为了避免心随着呼吸跑进与跑出。由于同时知道呼吸与触点的心是比较不专一的,所以当心不随着呼吸跑时,不去在意触点而只觉知呼吸,如此能使心更平静与专一。
第三项要领──自然
这里所说的「自然」是指「自然的呼吸」。保持平静的心觉知呼吸时,应当照着当下呼吸本然的样子去觉知它,不要有任何控制。呼吸不明显时,应当照着不明显的样 子觉知它,不要感到不满意,也不要企图使呼吸变得明显。有一分清楚就觉知一分,有两分清楚就觉知两分,如此呼吸就会自然。呼吸自然时,身心才会自在。
身体会照着需要而自动调整呼吸,如果禅修者控制呼吸的话,由于不符合身体的正常需要,因此久了之后会造成身体的种种不适,乃至出现病态。保持自然的呼吸不但符合禅修的原则,而且符合健康的原则。
自然的呼吸往往是千变万化的,因为身体状态时时在变,所以对呼吸的需求量也时时不同。当禅修者以平静的心觉知自然的呼吸时,不必在意呼吸如何改变,只须轻轻 地知道呼吸即可。任由呼吸的形态如何千变万化,禅修者都知道那就是呼吸,保持这样的正念就够了。如果能留意只是保持「轻轻的」觉知,通常呼吸就会自然,觉知呼吸时也会感到身心自在、舒服。
当禅修者懂得觉知自然的呼吸时,可以不需要用数息法,因为数息法比较容易使心变粗、变得不安定,比较费力,同时也容易不知不觉地控制呼吸,使呼吸不自然。万一觉得必须用数息法,那麽最好只用短时间,心比较收摄时就改用随息法,单纯地觉知自然的呼吸。
五根与七觉支的平衡
当禅修者把握这三项要领,以平静的心轻轻地觉知自然的呼吸时,当下的精进就是适度的精进,当下的正念就是最佳的正念。这时禅修者已经做到五根与七觉支的平衡。
先就五根的平衡来说:禅修者对禅修方法与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才能如此善用,这种信心是「信根」;必须运用充分的理智才能如此掌握这三项要领,这种理智是 「慧根」,如此禅修者的信根与慧根达到平衡。必须付出适当的精进,才能继续保持觉知自然的呼吸,这种精进是「精进根」;持续保持对呼吸的正念时,定力会渐 渐加深,这种定力是「定根」,如此禅修者的精进根与定根达到平衡。让心不偏离这三项原则的正念就是「念根」,正由于这种念根强而有力,才能继续保持其他两 对根的平衡与茁壮。
再就七觉支的平衡来说:「念觉支」即是上文所说的「念根」,它使心不偏离三项原则,藉此来平衡以下的两对觉支。「择法觉支」是心了知呼吸,这与上文的「慧 根」是同义词。「精进觉支」即是「精进根」,它策使心保持觉知呼吸。「喜觉支」是对呼吸的喜悦,它可以有轻重程度的不同。一般而言,当择法觉支与精进觉支 持续作用时,喜觉支经常伴随着生起,只是其明显的程度未必都能令禅修者觉察到它的存在而已。当禅修者持续地觉知呼吸时,这三项觉支就会愈来愈强而有力。
「轻安觉支」就是心情保持平静,这能使身心保持舒适地觉知呼吸。「定觉支」就是心专一于呼吸,不去在意其他的任何目标。「舍觉支」就是心平衡不偏差的状态,既 不偏于兴奋,也不偏于沮丧;既不执取呼吸,也不排斥妄念。当禅修者的心保持平静,呼吸保持自然时,这三项觉支就会愈来愈强。
如此,当禅修者既能觉知呼吸,也能保持心平静与呼吸自然时,以上两对觉支就保持平衡。然而,有时禅修者会由于热衷于觉知呼吸而使心不平静,呼吸不自然,这时 择法、精进、喜这三觉支太过强,轻安、定、舍这三觉支太过弱。平衡它们的方法是将太强的欲求完全放下,以平静的心轻轻地觉知自然的呼吸,如此七觉支又能达 到平衡。
有时禅修者会由于禅修时太安稳舒适而使心对呼吸的觉知变弱,这时轻安、定、舍这三觉支太过强,择法、精进、喜这三觉支太过弱。平衡它们的方法是提起对呼吸的 兴趣,保持对呼吸的觉知,然后让心平静地继续觉知自然的呼吸,如此七觉支又能恢复平衡。如此,在修习入出息念时经常保持七觉支的平衡与茁壮,禅修者渐渐就能 体会佛陀在《入出息念经》中所说的「修习与多作入出息念能圆满四念处;修习与多作四念处能圆满七觉支」。
七觉支的平衡能保持得愈久时,正念就会持续得愈久,禅修也进展得愈好。七觉支平衡的保持正是禅修功力的所在,而加强这种功力的方法就是经常练习掌握上述那三项要领。三项要领的掌握愈善巧与熟练,禅修就愈进步。
更新于:27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