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已婚爱人结局吞枪 引发维特效应自杀潮 却是教人求生之路
追求已婚爱人结局吞枪 引发维特效应自杀潮 却是教人求生之路
歌德写了一本书,名叫《少年维特的烦恼》。书中的男主角追求已婚的爱人,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最后竟然吞枪自杀。听闻当年引来读者模仿,《少年维特的烦恼》更一度成为禁书,模仿的自杀行为更被称为「维特效应」。
只是,或许「作者已死」,很多人不知道歌德写这书,是为了求生,而不是求死。
(《少年歌德的烦恼》剧照)
「维特效应」是什么?
我们时时提到的「维特效应」,其实是1974年研究人员提出的,指媒体报导自杀事件会引起模仿效应,激发更多自杀,令人觉得以相似的方法便可以消除痛苦。
而受影响的人大多都是年老或年轻的人,甚少中年人。而他们也会模仿自杀方式,时间也会在报导后数天至一星期内发生。不过,以他的作品来命名的歌德可不这样「认同」,歌德也曾想过结束,但《少年维特的烦恼》却是用来自嘲自己曾经那么「愚不可及」。
*歌德的故事也曾被改编拍成电影:
歌德写《少年维特的烦恼》,不是为了求死
「维特效应」来自《少年维特的烦恼》,而这却不是一本求死之书。
悲剧即使反映现实,也顶多只是一面。《少年维特的烦恼》固然是经典,但读毕便跟随书中主角离去,实是夸张了点。
当年《少年维特的烦恼》出版,便非常畅销,也有不少传闻引来不少模仿,在1784年英国杂志《The Gentleman’s Magazine》更刊登了一则讣闻,称在伦敦有位舞蹈家自杀,枕下正是《少年维特的烦恼》,指值得反省这书对读者的影响。自书本出版以来,也有零星的自杀事件,传闻他们身旁也总有本《少年维特的烦恼》。
不过,自杀的原因多样,事情也久远,要考证也有一定难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要是读者真的为了歌德的作品而去寻死,那便是完全误解了作者的意思。歌德在他的自传中写道:「我搜集不少刀剑,其中有一柄经打磨的名贵短剑。我常把它放在床边,在每晚熄灯以前,我自己会以剑抵胸口,看有没有决心把锐利的剑锋刺入两三吋深,可是我总没有一次做得出来,后来我终于自嘲愚不可及,此后我便抛去一切忧郁,决心活下去。」
(《少年歌德的烦恼》剧照)
而这活下去的决心,他决意要在文艺作品表现出来,便写成《少年维特的烦恼》。因此,这书不是求死,而是求生。当然,我们不是文豪,夜夜磨刀剑也能磨出生存意,也能磨出经典作品;平凡人自有平凡人的解决办法,想不开不如吃宵夜,大肚能容天下事,吃到发福便运动,不就又找到生存动力了吗?
你又哪知道,要是你待多一阵子,就多一阵子,事情或许就不一样了呢?就如要是少年维特没有吞枪,再等多数年,或许他也会遇上另一个她,结婚生子?
更新于: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