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养父母的福德等同供佛

2023-04-22 亲情子女

童谣儿歌常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另外小学课本也教导说:天这么黑、风这么大,爸爸捕鱼去,为什么还不回家?由此可知父母的辛苦与伟大。

我们都知道供佛或供养三宝的功德很大!但别忘了,我们每个人家里都有两尊活佛,也就是我们的父母亲大人。世间人每年都会庆祝母亲节与父亲节,而我们学佛人更应该孝顺父母,因为父母辛苦地生下我们以及养育我们,我们今天才能够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安身立命,乃至修学佛法及悟道解脱。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 6〈五戒品 第 22〉中说:

善男子!若得人身,多饶财物,兼得自在,先应供养父母、师长、和上、耆旧、持法之人,供给远至、初行之人、疾病所须;言则柔软多有惭愧。

佛陀在经典中说如果有人有很多财物,应该要先供养父母,然后再供养师长、和上、年高德劭的长者、已实证的修行人,还有供给远行或远来之人以及生病的人,并且言语要柔软,而且常怀恭敬惭愧之心。另外 佛陀也提到孝顺父母与供佛的功德是一样大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 2〈报恩品 第2 之上〉:

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

经典中说,如何是世间最富有的呢?如何又是世间最贫穷的呢?慈悲的母亲还在家中的时候名之为富有,慈悲的母亲不在的时候就称为贫穷;慈悲的母亲还在时就像中午的太阳高高挂在天上,慈悲的母亲往生后就如同太阳下山了;慈悲的母亲在的时候就像明亮的月亮,慈悲的母亲身亡时就像黑暗的夜晚。所以 佛陀说:我们应该要精勤地努力学习孝顺奉养父母,孝养父母的福德就跟供佛的福德是一样而没有差别的,我们应当要如此来报答父母的恩情。《杂宝藏经》卷 2 中也提到: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梵天即在家中;欲使帝释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即是帝释在家中;欲得一切天神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当知一切天神已在家中;但能供养父母,便为和上已在家中;欲得阿闍梨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即是阿闍梨在其家中;若欲供养诸贤圣及佛,若供养父母,诸贤圣及佛即在家中。

白话翻译:

我阿难是这么听 佛说的:有一次,佛在舍卫国的时候,佛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有人想要得到如同梵天王常住在自己的家中般守护着家人的话,这个人就必须供养孝顺父母如梵天王一般;能这样作的话,那么梵天王就已常住在家中了。假使有人希望能得忉利天主帝释住在家中守护着家人的话,就必须要恭敬供养孝顺父母如帝释,能够这样子作的话,就已得到忉利天主帝释常住家中守护。假使有人想要得到一切天神在家中护佑的话,他只要能够恭敬供养孝顺父母如天神一般,应当知道一切的天神护法龙天都已常住在家中。一个人只要能好好恭敬供养孝顺父母,一切具德之和上实已常住在家中。若有人希望能有具楷模德行的轨范师常住家中,他只要视父母如同轨范师般的恭敬供养孝顺,这样轨范师就是已常住在家中了。如果有人希望供养诸佛菩萨贤圣,但现前实无诸佛菩萨贤圣现在前得受供养,若能以此供养诸佛菩萨贤圣的至诚心来供养孝顺父母,那么,诸佛菩萨声闻缘觉等贤圣就像是已住在家中了。

供养父母的方法除了供养财物和生活必需品之外,恭敬礼拜、赞叹尊重也是很重要的。《优婆塞戒经》卷 3〈受戒品 第14〉:

言东方者即是父母,若人有能供养父母: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财宝,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是人则能供养东方。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 124─125 页中解释:

如果能以衣服、饮食、卧具、房舍或者生病时以汤药供养父母,乃至有能力的人以财宝供养,并且要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才是如法的供养东方,具备了受戒的第一个条件。佛门中常常有这样的在家弟子:剋扣父母的供养而去外面布施,这是假名布施,后面 佛会说到。真修布施的人,应当剋扣自己的享受来布施,对父母的供养绝对不该减少。学佛之后,对父母应当更懂得恭敬礼拜、赞叹尊重;可是有些人学佛十几年了,我看是没有学进去:因为父母来了,他并不恭敬;公公、婆婆来了,也不恭敬奉侍;泰山、丈母娘来了,也不恭敬探问,全都不看在眼里,当然更不可能礼拜了。并且有人还到处去讲:我公公、婆婆多坏!有的人到处去讲:我那个泰山好可恶!这不但不是赞叹尊重,反而是侮辱了。像这种人,纵使他有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财宝供养,仍然称不上如法的供养,还要有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才算是如法供养,因为这是从心中产生的善法。心中没有善意,专作一些表面功夫,那是没有意义的,表示这个人不能供养东方,没有受戒的第一个条件。

所以我们除了供养父母之外,态度上也要恭敬。而且,我们也不能因为学佛知道应该要布施,就去减少对父母的供养而拿去布施,若是为了供养三宝而剋扣父母的供养,那就是违背佛的教导而变成不孝了。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 226 页也说:

供养父母的福德不会比供养三宝少,这在后面经文中佛会说到;所以受持了优婆塞戒以后却不能供养父母、师父、家中的长辈,就是忘掉优婆塞的本分了,这就是失意罪:遗失了自己是优婆塞戒受持者的作意了,这就是失意罪。

更新于:2023-04-22 12:36

点赞 2

相关阅读

宣化上人:父母让你做这件事,就是强迫你往死路上走 宣化上人:父母让你做这件事,就是强迫你往死路上走

净土法门法语:哪一种人是善根福德因缘都具足? 净土法门法语:哪一种人是善根福德因缘都具足?

一次小施舍的福德 一次小施舍的福德

本源法师:地藏菩萨为何把不孝“父母”列为第一重罪? 本源法师:地藏菩萨为何把不孝“父母”列为第一重罪?

遇害无怨,孝养无违 遇害无怨,孝养无违

农历七月十五,这样做可以利益七世父母 农历七月十五,这样做可以利益七世父母

宣化上人:孝顺父母就有这种感应──孝感动天 宣化上人:孝顺父母就有这种感应──孝感动天

老人道、父母道、夫妻道、丈夫道、妻子道、婆媳道 老人道、父母道、夫妻道、丈夫道、妻子道、婆媳道

邪淫害命 父母痛惜 邪淫害命 父母痛惜

顶撞父母导致婚姻不顺!会漏的功德和火烧功德林 顶撞父母导致婚姻不顺!会漏的功德和火烧功德林

父母的手需要我们 父母的手需要我们

净土法门法语:这个果,是无量无边无尽的福报,智慧福德圆满 净土法门法语:这个果,是无量无边无尽的福报,智慧福德圆满

身无正气福德,戒邪淫难以为继 身无正气福德,戒邪淫难以为继

正如法师:做善事是福德还是功德? 正如法师:做善事是福德还是功德?

“一福压百祸。”有了福德,便能遣除一切违缘。【索达吉堪布】 “一福压百祸。”有了福德,便能遣除一切违缘。【索达吉堪布】

真圆法师答:父母都过世了,想供养俩位照片,可在夫家供吗 真圆法师答:父母都过世了,想供养俩位照片,可在夫家供吗

善导大师:佛自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孝养 善导大师:佛自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孝养

达真堪布:利他才能快速圆满自己的福德 达真堪布:利他才能快速圆满自己的福德

星云大师:五个很简单的方法,教你如何孝顺父母 星云大师:五个很简单的方法,教你如何孝顺父母

从网红"杀鱼弟"的人生悲哀,反思父母的责任 从网红"杀鱼弟"的人生悲哀,反思父母的责任

福德的力量 福德的力量

我的父母在哪里? 我的父母在哪里?

全职妈妈学佛七年走出育儿误区,感悟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教材 全职妈妈学佛七年走出育儿误区,感悟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教材

寂静法师:父母如何有效的与孩子谈判 寂静法师:父母如何有效的与孩子谈判

你也被父母催婚了吗?一位学佛母亲的思想转变 你也被父母催婚了吗?一位学佛母亲的思想转变

弟弟早逝又连父母双亡,此痛何消?何以为孝? 弟弟早逝又连父母双亡,此痛何消?何以为孝?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邪淫害命 父母痛惜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邪淫害命 父母痛惜

古德论《阿弥陀经》少善根福德因缘与多善根福德因缘 古德论《阿弥陀经》少善根福德因缘与多善根福德因缘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本来父母”在哪里?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本来父母”在哪里?

含泪记录父母临终往事,解密丧事中民俗迷信与佛门孝道的迥异 含泪记录父母临终往事,解密丧事中民俗迷信与佛门孝道的迥异

将冤亲作父母孝,作诸佛敬 将冤亲作父母孝,作诸佛敬

金色僧人代受刀灾,父母由此深信佛法 金色僧人代受刀灾,父母由此深信佛法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

父母未生之前你是谁 父母未生之前你是谁

「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极乐」的三种解释 「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极乐」的三种解释

八位祖师以出家身孝养父母的故事 八位祖师以出家身孝养父母的故事

不要把父母当成保姆,不要把上师当成垃圾桶 不要把父母当成保姆,不要把上师当成垃圾桶

福德和功德的有什么共同点? 福德和功德的有什么共同点?

第084集 宗通之究竟须具四法之一—福德(二)+之二—无量三昧 第084集 宗通之究竟须具四法之一—福德(二)+之二—无量三昧

第083集 宗通之究竟须具四法之一—福德(一) 第083集 宗通之究竟须具四法之一—福德(一)

吾今此身,父母遗体也 吾今此身,父母遗体也

这人好像很富有,但是这个不是福德 这人好像很富有,但是这个不是福德

修慧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缘作基础 修慧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缘作基础

多善根福德因缘来自于阿弥陀佛 多善根福德因缘来自于阿弥陀佛

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福德 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福德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请为你的父母骄傲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请为你的父母骄傲

父母恩,重如山

修了多少世的福德你才能闻佛法入佛门? 修了多少世的福德你才能闻佛法入佛门?

本焕老和尚:父母恩德难报一定要报

宗萨钦哲仁波切:好的上师像父母,让你建立起最好的习惯! 宗萨钦哲仁波切:好的上师像父母,让你建立起最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