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佛教徒的三种责任

2023-01-23 索达吉堪布

第一是家庭的责任。本来,这不需要我来说明,但是在现实中,不强调这一点似乎不行;第二是工作的责任;第三,你是一个佛教徒,与世间之人不同,你有修行的责任。

一些佛教徒在学佛之后,对父母、丈夫或妻子儿女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他们每天念《普贤行愿品》、看光盘,引起家人强烈不满,致使家中硝烟弥漫,经常处于一触即发的紧张状态中。由于学佛受到了阻扰,他们对家人深生厌离,一心渴望像山里修行人那样,过清修的生活。

但是,他们出离尘世之心未必真实坚固,也许只是一时的逃避。出家后不久,由于环境艰苦、生活单调,修行艰难,他们又开始思念城市的舒适和便利,想回去过一种自由自在的世俗生活。如果佛教徒与家人长期冷战,对佛教团体乃至整个佛教的发展不一定有利。

在家人琐事缠身,今天同学生日,明天亲戚结婚佛教徒既不能和他们同流合污,也不能过于极端,有违世间的礼仪和规则。作为一个佛弟子,应该尽量随和、仁慈和体恤。

一些修行要诀中说:世人之所为与我之所为,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完全百依百顺也是不可能的。但至少,你要从内心关注他们暂时和久远的利乐,不能彻底抛下和放弃他们。在世间人非常重视的一些事情上,你要随顺他们;在不杀生等关键的问题上,你要把握原则。要利用一切剩余时间来修学佛法。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出家后,父母无人赡养,孩子没有人抚育,家中会出现一系列困窘的局面,甚至难以为继。我们都是在父母的温柔呵护下长大,父母和子女,是我们人生的一种责任。在我们短暂的此生中,如果尽自己的一生精进学修,学佛的时间也不算短。尽到家庭义务,是在家居士的第一个责任。

第二是对工作的责任。有的人本来拥有骄人的职业,但学佛后不久,就弃之如敝屣。在现代社会中,要找一个好职业相当不易。你有沉重的生活压力,因为一时看破红尘,就轻易抛弃了工作,最后走投无路,陷入非常可怜的境地。

其实,在工作的同时,你可以对你的领导、同事和下属慈悲以待,以大乘菩提心开显宇宙人生的实相,阐扬大乘佛法的宝藏。你的工作,就是度化众生的道场。你身边的人本来不信佛,由于你的悲心和智慧、你出众的能力、你的聪颖和善巧,最终,你可以让他们的心归向佛法。你要对工作认真负责,为你身边的人树立一个新时代佛教徒的形象,一个楷模。

有的佛弟子各方面都出类拔萃,有的人最初精进苦行,抛弃配偶子女和工作,一心想在今世就取得出世间的成就。但是,当所有压力都集于他一身,他又无法承受。最后,他为了现世的利益,与人同流合污,彻底放弃学佛,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

人们认为,只要生活优裕、家庭美满、工作出人头地,人生也就不过如此了。但我们是希求解脱之人,与世间人不同。所以,第三个最重要的责任,就是不间断修行。如果你天天高朋满座,就会断送自己的解脱慧命。因此,无论你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要坚持修学佛法。或许,你会遭遇家人、同事、朋友的不解和质疑。这时,你要有面对的能力,有应对的准备和方法。你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只要你具足机智和善巧,一切会吉祥如意的。

在汉地城市中,有许多成功人士。他们家庭和睦,在企业中肩负要职,个人的修行也相当优秀,基本圆满了所有课程。当然,他们疲惫不堪,没有娱乐和闲暇。学院里精进的修行人,连星期天也会用于学修,但大部分出家人还是会稍事休息;而学会的道友在一周紧张的工作之后,周六和周日都要共修学习。家人难以理解,你周末跑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不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作为佛教徒,相信你有能力让你的家人不仅信赖你,而且支持你。不间断修行,这就是在家佛教徒的第三个责任。

2024-02-04 21:54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宣化上人: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尤其是在繁忙中 宣化上人: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尤其是在繁忙中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的精进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三十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在家弟子不能向任何人(在世的和过世的)、以及其他道的众生行跪拜礼吗?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在家弟子不能向任何人(在世的和过世的)、以及其他道的众生行跪拜礼吗?

香烧越多越好吗?佛教徒不要迷信了!(宣化上人) 香烧越多越好吗?佛教徒不要迷信了!(宣化上人)

恒强法师:在家居士的健康生活 恒强法师:在家居士的健康生活

静波法师:佛教徒应当驾驭智慧之箭、挥智慧之刀 静波法师:佛教徒应当驾驭智慧之箭、挥智慧之刀

巨赞法师:从佛教青年服务团到湖南佛教徒抗敌后援会 巨赞法师:从佛教青年服务团到湖南佛教徒抗敌后援会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七、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七、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

戴上这三种文玩,还愁追不到女神 戴上这三种文玩,还愁追不到女神

宗萨仁波切:积聚福德的三种方法。 宗萨仁波切:积聚福德的三种方法。

济群法师:佛教徒人生态度——重生乎?重死乎?(3) 济群法师:佛教徒人生态度——重生乎?重死乎?(3)

济群法师:佛教徒人生态度——禁欲乎?纵欲乎?(3) 济群法师:佛教徒人生态度——禁欲乎?纵欲乎?(3)

济群法师:佛教徒人生态度——禁欲乎?纵欲乎?(2) 济群法师:佛教徒人生态度——禁欲乎?纵欲乎?(2)

济群法师:佛教徒人生态度——悲观乎?乐观乎?(1) 济群法师:佛教徒人生态度——悲观乎?乐观乎?(1)

根据这些香方,可以在家自制 根据这些香方,可以在家自制

实用佛教十七: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十七: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十四: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实用佛教十四: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吃一周皮肤排毒变白的三种食物 吃一周皮肤排毒变白的三种食物

在家居士的几大误区,你有吗? 在家居士的几大误区,你有吗?

戒律中有三种善男子,具足色力捷 戒律中有三种善男子,具足色力捷

净土法门法语:为何佛教徒一见面就合掌称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法语:为何佛教徒一见面就合掌称阿弥陀佛?

在家居士不小心犯戒后,应当如何进行补救? 在家居士不小心犯戒后,应当如何进行补救?

界文法师:《阿弥陀经》三种版本的对比 界文法师:《阿弥陀经》三种版本的对比

静波法师:佛教徒应该向别人布施什么?就两个字 静波法师:佛教徒应该向别人布施什么?就两个字

贤崇法师:快乐人生法则三种:奉献 使命 心量 贤崇法师:快乐人生法则三种:奉献 使命 心量

崇慈法师答:虽然在家学佛,但如果衣着华丽,会不会被人讥笑呢? 崇慈法师答:虽然在家学佛,但如果衣着华丽,会不会被人讥笑呢?

责任与荣誉:戒淫经验谈之一 责任与荣誉:戒淫经验谈之一

佛教的三种懊悔方法 佛教的三种懊悔方法

从网红"杀鱼弟"的人生悲哀,反思父母的责任 从网红"杀鱼弟"的人生悲哀,反思父母的责任

达真堪布:使供品变得殊胜圆满的三种力量 达真堪布:使供品变得殊胜圆满的三种力量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放生文库:放生是为他人的生命负责任 放生文库:放生是为他人的生命负责任

放生指南:在家居士放生要注意什么_在家居士如何放生? 放生指南:在家居士放生要注意什么_在家居士如何放生?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发?这三愿的异同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发?这三愿的异同如何理解?

佛教徒对话风水师:“大师为何不让自己先大富大贵呢?” 佛教徒对话风水师:“大师为何不让自己先大富大贵呢?”

第81集 在家居士组成团体共修如不如法? 第81集 在家居士组成团体共修如不如法?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如何对待三种病人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如何对待三种病人

蕅益大师开示三种念佛 蕅益大师开示三种念佛

参加龙华三会的三种资格 参加龙华三会的三种资格

在家居士早晚课须知 在家居士早晚课须知

在家也可以修行,为什么还要出家 在家也可以修行,为什么还要出家

喝同样一杯水也可能有三种不同结果 喝同样一杯水也可能有三种不同结果

心住在外境,生命就产生了三种障碍 心住在外境,生命就产生了三种障碍

钟茂森:遇到一点风凉话,不愿意承担责任 钟茂森:遇到一点风凉话,不愿意承担责任

「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极乐」的三种解释 「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极乐」的三种解释

极乐世界的三种庄严 极乐世界的三种庄严

忏悔依教理有三种 忏悔依教理有三种

板栗的三种食疗功效(图文) 板栗的三种食疗功效(图文)

在家居士如何做到修行与工作两不误? 在家居士如何做到修行与工作两不误?

阿赖耶识把种子转成果报时,有哪三种差异 阿赖耶识把种子转成果报时,有哪三种差异

《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佛教徒可以吃「香菜」吗 佛教徒可以吃「香菜」吗

国土有哪三种 国土有哪三种

这些在家居士团体,易养成我慢之心 这些在家居士团体,易养成我慢之心

佛教故事:名人轶事:乔布斯:从嬉皮士到佛教徒 佛教故事:名人轶事:乔布斯:从嬉皮士到佛教徒

我真的是一名合格的佛教徒吗? 我真的是一名合格的佛教徒吗?

在家居士可以为动物做皈依吗 在家居士可以为动物做皈依吗

出家在家因缘不同,切莫强求 出家在家因缘不同,切莫强求

灵隐寺腊八粥的熬制秘方,在家也能做 灵隐寺腊八粥的熬制秘方,在家也能做

受菩萨戒要发起三种决定的信心 受菩萨戒要发起三种决定的信心

第070集 轮回与解脱之三种缘起(下) 第070集 轮回与解脱之三种缘起(下)

第069集 轮回与解脱之三种缘起(上) 第069集 轮回与解脱之三种缘起(上)

第048集 三种能变(三)、真实唯识门(一) 第048集 三种能变(三)、真实唯识门(一)

第047集 三种能变(二) 第047集 三种能变(二)

第046集 受学大乘之因缘(二)、种子的意义、三种能变(一) 第046集 受学大乘之因缘(二)、种子的意义、三种能变(一)

修行要发三种心 修行要发三种心

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这三种力量 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这三种力量

修行中的三种错乱过失 修行中的三种错乱过失

修行的三种方法 修行的三种方法

三种情形来判定业的轻重 三种情形来判定业的轻重

学道者应具备这三种心 学道者应具备这三种心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佛教徒如何贡献社会国家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佛教徒如何贡献社会国家

慧律法师:在家众要怎么修行

慧律法师:佛教徒对风水要持什么样的态度

印光大师:为在家弟子略说三皈五戒十善义

一个佛教徒的嘴巴

在家学佛男众的模范人物 在家学佛男众的模范人物

在家学佛的七个条件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

印光大师:在家如何学佛? 印光大师:在家如何学佛?

念佛三昧宝王论|念三身佛破三种障门第十三 念佛三昧宝王论|念三身佛破三种障门第十三

佛学院为什么不招收在家居士? 佛学院为什么不招收在家居士?

佛弟子称呼在家女居士为“师姐”,是否正确? 佛弟子称呼在家女居士为“师姐”,是否正确?

印顺法师:为在家居士说法

三种乐

慧律法师:学佛要发三种心

欲求极乐世界上品上生,当发三种心 欲求极乐世界上品上生,当发三种心

纯智法师:什么是律师?《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343-346) 纯智法师:什么是律师?《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343-346)

星云法师:为在家信众祈愿文 星云法师:为在家信众祈愿文

索达吉堪布:身为佛教徒,想澄清对方的错误观点却力不从心,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身为佛教徒,想澄清对方的错误观点却力不从心,怎么办?

星云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布置佛堂 星云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布置佛堂

达真堪布:出家和在家的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样的责任? 达真堪布:出家和在家的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样的责任?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