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集 鹦鹉子供养盲父母

2022-10-11 佛典故事

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的电视弘法节目。在此先问候大家:少病、少恼否?色身康泰否?道业精进否?

目前正在演述的单元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是《杂宝藏经》卷1中所记载的关于孝养父母的故事。

《杂宝藏经》卷1:【佛在王舍城,告诸比丘言:有二邪行,如似拍毱,速堕地狱。云何为二?一者不供养父母。二者于父母所,作诸不善。有二正行,如似拍毱,速生天上。云何为二?一者供养父母,二者于父母所,作众善行。诸比丘言:希有,世尊!如来极能赞叹父母。】(~《杂宝藏经》卷1)

在《杂宝藏经》卷1中记载著:佛有一天在王舍城为比丘们开示说:有两种邪行就好像将羽球等,这类毛丸气球之类的东西拍向了天空,如同它们下堕那样地快速,可以让众生快速地堕于地狱之中。这会让众生速堕地狱的邪行,是哪两种呢?第一个是不供养父母;第二个就是伤害父母,以及让父母远离 佛的正法,令父母堕于生死轮回中,无法得到解脱。让父母今世及未来世,身心皆不得安乐与解脱,造作了如是种种不善业行,这就是第二种邪行啊!另外有两种正行,可以让众生如同下落的羽球般,快速生于天上:第一个是乐于供养父母;第二个就是为父母分忧解劳,乐于亲近孝顺,乃至方便劝请父母亲近修学诸佛正法,让父母能够获得三乘菩提的智慧,得到真实的解脱;这种种让父母今世得利,未来世无忧,乃至得到真正的解脱,造作了这些种种的善业,这就是第二种的正行。佛的这段的开示很清楚的明白告诉我们,有两种邪行会导致我们将来落入地狱,就像是从天空中的羽球,它落回地面一样的快速啊!第一个就是不供养父母,第二个就是于父母所作诸不善。

现在先来说第一个,不供养父母。不供养父母是说,这样的人他不会感念父母的恩德。所以就不会去做种种供养奉事父母的事情。譬如《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卷1中,佛说:【东向拜者,谓子事父母,当有五事:一者当念治生;二者早起勅令奴婢,时作饭食;三者不益父母忧;四者当念父母恩;五者父母疾病,当恐惧,求医师治之。】(~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以上这五件事对于不感念父母恩德的、不供养父母这一类人来说,他们是不会也不乐于造作的事。还有一类不供养父母者,他们反过来会要求父母供给他们三餐饮食居所,乃至种种的花用;譬如在中国社会里流传著这样一段对啃老族的形容: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这也是不念父母恩德的不供养父母者。还有一种更恶劣的不供养父母者,如果父母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甚至会做下杀害父母的五逆恶事,这类胆敢杀害父母的人,不仅是经中所说的不供养父母者,更是于父母所作诸不善的人。还有一类是于父母所作诸不善的人,譬如有人不遵守 佛所教导的清净戒律,反而错信假藏传佛教的双身邪法是抱身佛的境界,因此造下了如《梵网经》卷2中 佛所开示: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这种因为信受邪见,所生起的让父母蒙羞,亲人受害,破坏社会良善风俗、佛门清净戒律的邪淫之行;乃至因为信受邪见的缘故,阻挠父母闻熏修学三乘菩提正法等,这些也都是于父母所,作诸不善的人。因此不论是不念父母恩德的不供养父母者,还是于父母所作诸不善的人。如果不懂得忏悔改过,佛说这样的人一定是速堕地狱。反过来说,如果是懂得感念父母恩德,乐于供养父母的人,就会如经中所说,行于不让父母生起忧心,父母疾病会心生恐惧,求医师治之,这种种供养父母之事;乃至会施设种种方便,劝请父母亲近、闻熏修学佛的正法,不仅让父母远离邪见的束缚,未来也有因缘亲证三乘菩提,得到真实的解脱。喜欢造作这些让父母今世、未来世无忧,乃至得到解脱的种种善业,佛说这样的人,一定是速生天上。

接下来 佛就举出一则往昔祂在因地时,当鹦鹉子而供养盲父母的故事。这故事的大意是说:有一只鹦鹉因为田主发愿,将自己所种的稻谷布施给一切众生,所以鹦鹉就前往取谷。可是有一天鹦鹉却被田主用罗网抓住了,于是鹦鹉就对田主说:你之前有布施的心,所以我才不害怕,敢前来你的稻田中拾取稻谷,田主你今天为什么要抓我呢?鹦鹉接著说:你不应该舍弃当初布施的善心,应当思维:田就像母亲、种子就像父亲,你所说出来的话,就像你出生的孩子,田主你就好像是这片田的国王一样,你应当拥护自己当初所发的布施善心。听了鹦鹉这么一讲后,田主心中很欢喜,于是田主就问鹦鹉说:你为什么要来我田里拾取我的稻谷?你到底要供养谁呢?鹦鹉说:我拾取田主您的稻谷是为了奉养我的父母,因为它们眼睛都已经看不见了。田主听完以后就说:从今以后,你可以安心来我田里取谷,不要再起疑惑或担心我是否会抓住你。最后 佛为我们开示说:鹦鹉子因为拾取稻谷供养盲父母的缘故,所以未来世会有可爱的异熟果报;田主则是因为能够拥护自己播种时的布施善心,未来世同样也会有可爱的果报可以受用。而这个鹦鹉子,就是我 释迦牟尼佛的前身,布施的田主就是舍利弗,鹦鹉子当时所供养的盲父母就是佛世的净饭王及摩耶夫人。

从 佛自说祂在因地时,虽然身为鹦鹉子却知道要供养父母,这其中就显示出了一个道理:表示鹦鹉子知恩报恩的孝顺心性,其实是熏习了很久,所以纵然是身为鹦鹉,还是会做出供养父母的孝行。然而孝顺的心性,为什么说是熏习而来的呢?《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卷1中,【佛言:人于世间孝顺父母,敬事长老,恭执谦卑,先跪后起,后言先止,常教恶人为善,从是得五善。何等五?一者,为人所敬爱;二者,人皆道其善;三者,自意欢喜;四者,得上天,为诸天所敬爱;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为众人所媚爱。今见有善心孝顺,为众人所媚爱者,皆是故世宿命孝顺、敬事长老所致。经中 佛说孝顺的人,有五种功德:一、他是大众所敬爱的人,二、大众皆乐于宣扬他的孝顺善行,三、孝顺的人,对于供养父母等孝顺心行是自己心中所乐意,并且欢喜去造作的啊!四、将来出生在天界,是被诸天所敬爱的,五、从天界舍报后下生到人世间,一样为众人所喜爱。佛在开示完孝顺的五种功德后接著继续开示说:善心孝顺为众人所媚爱者皆是故世宿命孝顺、敬事长老所致。这个就是说,一个懂得知恩报恩而供养父母的孝顺之人,他之所以会被众人所深深地喜爱,都是因为从往世以来,他就一直不断地熏习长养孝顺父母、恭敬奉事师长的心行所致。这就是说孝顺心性的熏习长养并不是一世就能够完全成就的。而是要累世不断地去做,最后才能让心性转变成功,成为众人所敬爱的善心孝顺之人。佛说这样的人对于孝顺父母是自意欢喜的,是可以生于欲界天,也是诸天所敬爱的;而孝顺的人,是因为一世又一世不断熏习的结果,心性才会转变,所以才能如同 释迦牟尼佛在菩萨因地的前身鹦鹉子一样。就算是受生为鹦鹉,同样还是懂得孝顺父母。

接下来要为大家说的是,佛既然为大家开示说应该于父母所作众善行,这就是告诉我们,要懂得报父母恩。那什么是真正的报父母恩呢?《本事经》卷4:【世有二种补特伽罗,恩深难报。云何为二?所谓父、母,假使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担母,尽其寿量曾无暂舍,供给衣食、病缘医药种种所须,犹未能报父母深恩。所以者何?父母于子,恩极深重。所谓产生,慈心乳哺、洗拭将养,令其长大,供给种种资身众具,教示世间所有仪式,心常欲令离苦得乐,曾无暂舍,如影随形。父母于子,既有如是所说深恩,当云何报?若彼父母于佛、法、僧无清净信,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生净信。若彼父母无清净戒,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其受持清净禁戒。若彼父母无有多闻,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其听闻诸佛正法。若彼父母为性悭贪,不乐布施,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行布施。若彼父母为性闇钝,无有胜慧,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修胜慧。其子如是,乃名真实报父母恩。尔时,世尊重摄此义而说颂曰:二补特伽罗,恩深重难报,所谓父及母,能生长世间;假使以两肩,尽寿荷父母,常供养恭敬,犹未为报恩。父母于世间,能生育教导,慈心求利乐,如彼影随形。若父母先无,信戒闻舍慧,子令其修习,名真实报恩;恭敬给所须,唯现世安乐,令修信戒等,究竟证涅槃。】

经中 佛为我们开示说:世间有两种人对我们的恩德是深广而且难以回报的,这两种人就是父与母。佛举了一个譬喻说,假使有一个人,他一肩荷担著父亲,另外一肩负担著母亲,尽其一生直到寿命终了都不曾放下,同时他还供给父母所需的种种饮食、衣服,乃至生病时的种种医药,以及父母所需的一切事物,这些都无所欠缺的供养奉事,这样还是不能报答父母对于子女的深恩。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父母对于子女,恩德极为深重的缘故啊!譬如母亲生产时的痛苦、慈心哺育子女、为子女小时候洗拭身体乃至种种衣物、提供种种饮食,让子女能够健康长大,同时还供给种种衣服卧具、医药等资身众具,并且还教导子女所有礼仪规矩等一切世间生活所需的礼法,心中又时时刻刻想要帮助子女离苦得乐;这种无时无刻爱护、担忧子女的心行,如影随形,从来不曾暂时舍离。父母对于子女既然有如上所说的种种深恩,那作为子女的,又应该如何回报父母这样的深恩呢?佛说,若是父母对于真实的佛、法、僧三宝是清净的这件事尚未生起信心,子女就应该用种种方便,或是示现、赞励三宝的清净相,或是劝导、庆慰父母对于真实三宝是清净的,应该生起或是已经生起了信心;这样让父母对于真实三宝是清净的,生起清净的信心。若是父母不受持五戒十戒等种种清净的戒律,子女应该藉种种因缘为方便,为父母宣说因缘果报的真实不虚。并劝请父母持受清净的戒律,并赞励持戒的殊胜功德;乃至庆慰父母生起了愿意持戒的清净心,使得父母能够受持清净的禁戒,离开了堕入恶道的因缘。若是父母对于 佛说的三乘菩提等正法,一切诸佛正法都不曾听闻,或是听过了就忘记了,子女应该藉由种种方便为父母说明诸佛正法,并应劝请父母生起乐于听闻诸佛正法的欢喜心;同时还要经常赞励佛法的清净殊胜,能令人得到真实解脱等种种胜妙功德;乃至庆慰父母对于所听闻、熏习、受持的诸佛正法生起了欢喜爱乐之心,令父母能够常常听闻、受持诸佛正法,于佛正法能够生起多闻熏习的殊胜功德。若是父母心性是悭吝的,对于布施更是心无爱乐,子女应该藉由种种的因缘作为方便,为父母宣说悭贪得贫穷果报、布施得大富贵、饶益诸眷属的可爱果报。并劝导父母应该舍离悭贪,行于布施,并时时赞励布施的殊胜、诃责悭贪的过失;乃至庆慰父母终舍悭贪,勤于布施的良善心行,令父母乐于布施。若是父母学习诸佛正法,因为无法了解其中的义理,所以心常处于昏闇而没有智慧光明的照耀,也无法生起殊胜的智慧,子女应该藉由种种方便,为父母解说诸佛正法中的真实义理,令父母易于了解,并劝导父母应多亲近、闻熏诸佛正法,常常赞励诸佛正法的胜妙殊胜,以及令人成就真实解脱,乃至成佛的种种胜妙之处,庆慰父母对于亲近闻熏乃至修学诸佛正法,生起了爱乐喜乐之心,令父母能够修学诸佛正法的殊胜智慧。佛说如果父母先前对于诸佛正法,尚未生起信、戒、闻、舍、慧这五种功德,子女藉由劝导、赞励等种种方便,使得父母能够生起这五种功德;这将可以让父母藉由亲近修学诸佛正法的因缘,将来也能够亲证三乘菩提,获得解脱乃至究竟证得涅槃,成就佛果。佛说这种将父母方便安置于诸佛正法中,藉由示现、劝导、赞励等种种方便,让父母于三宝生起信、戒、闻、舍、慧这五种功德,让父母于今世、未来世都能够安稳无忧,这样子的报恩才是真实报恩。如果只是对于父母恭敬事奉、供给一切所需,这样只能够让父母得到现世的安乐,如果让父母对于三宝能够生起清净的信、戒、闻、舍、慧这五种功德,这样就能帮助父母在未来世,究竟证得涅槃,成就佛果。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就先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郭正昌老师)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善导大师:佛自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孝养 善导大师:佛自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孝养

星云大师:五个很简单的方法,教你如何孝顺父母 星云大师:五个很简单的方法,教你如何孝顺父母

从网红"杀鱼弟"的人生悲哀,反思父母的责任 从网红"杀鱼弟"的人生悲哀,反思父母的责任

我的父母在哪里? 我的父母在哪里?

宝贤龙子——供养皈佛 授记独觉 宝贤龙子——供养皈佛 授记独觉

全职妈妈学佛七年走出育儿误区,感悟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教材 全职妈妈学佛七年走出育儿误区,感悟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教材

警惕寺院另类“商业化”,邪师骗供养 警惕寺院另类“商业化”,邪师骗供养

放生因果:供养_供养的意思是什么_佛教对供养的解释 放生因果:供养_供养的意思是什么_佛教对供养的解释

寂静法师:父母如何有效的与孩子谈判 寂静法师:父母如何有效的与孩子谈判

频毗娑罗王诣佛供养经 频毗娑罗王诣佛供养经

你也被父母催婚了吗?一位学佛母亲的思想转变 你也被父母催婚了吗?一位学佛母亲的思想转变

供养药师佛:金志骞久瘫忽能步 供养药师佛:金志骞久瘫忽能步

弟弟早逝又连父母双亡,此痛何消?何以为孝? 弟弟早逝又连父母双亡,此痛何消?何以为孝?

能持子:供养独觉并发愿,出生富贵证不还 能持子:供养独觉并发愿,出生富贵证不还

这样的供养!让你随时随地积累福报资粮! 这样的供养!让你随时随地积累福报资粮!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邪淫害命 父母痛惜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邪淫害命 父母痛惜

供养三宝的钱,最好别指定用途 供养三宝的钱,最好别指定用途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本来父母”在哪里?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本来父母”在哪里?

第53集 出家人为何要受供养、托钵? 第53集 出家人为何要受供养、托钵?

含泪记录父母临终往事,解密丧事中民俗迷信与佛门孝道的迥异 含泪记录父母临终往事,解密丧事中民俗迷信与佛门孝道的迥异

将冤亲作父母孝,作诸佛敬 将冤亲作父母孝,作诸佛敬

金色僧人代受刀灾,父母由此深信佛法 金色僧人代受刀灾,父母由此深信佛法

供养时不可以像外道那样烧酥、烧大麦来供养 供养时不可以像外道那样烧酥、烧大麦来供养

世有诸天鬼神其数甚多,何唯供养此十二天 世有诸天鬼神其数甚多,何唯供养此十二天

他以沙土供佛成转轮圣王,我们以怎样的供养而成就? 他以沙土供佛成转轮圣王,我们以怎样的供养而成就?

父母未生之前你是谁 父母未生之前你是谁

第071集 广论四圣谛十六行的错谬(一)范正雯老师 第071集 广论四圣谛十六行的错谬(一)范正雯老师

佛像缺损还能继续供养​吗 佛像缺损还能继续供养​吗

造寺供养舍利,非比丘正业 造寺供养舍利,非比丘正业

第046集 三宝所勤修供养 詹正墩老师 第046集 三宝所勤修供养 詹正墩老师

极乐众生如何做到同时去多处佛那里供养 极乐众生如何做到同时去多处佛那里供养

第129集 如何是法供养(三)  正旭老师 第129集 如何是法供养(三) 正旭老师

第128集 如何是法供养(二)  正旭老师 第128集 如何是法供养(二) 正旭老师

第127集 如何是法供养(一)  正旭老师 第127集 如何是法供养(一) 正旭老师

第126集 法供养  正益老师 第126集 法供养 正益老师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天帝释供养佛缘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天帝释供养佛缘

八位祖师以出家身孝养父母的故事 八位祖师以出家身孝养父母的故事

不要把父母当成保姆,不要把上师当成垃圾桶 不要把父母当成保姆,不要把上师当成垃圾桶

第071集 菩萨如何看待众生? 正才老师 第071集 菩萨如何看待众生? 正才老师

新春的供养 新春的供养

吾今此身,父母遗体也 吾今此身,父母遗体也

第071集 二乘菩提与如来藏(上) 第071集 二乘菩提与如来藏(上)

梦中梦因果问答:50 我供养佛像给亲人们之后,母亲就会梦到他们 梦中梦因果问答:50 我供养佛像给亲人们之后,母亲就会梦到他们

梦中梦因果问答:31 为什么父亲会常中乐透?我为他供养了自身佛像... 梦中梦因果问答:31 为什么父亲会常中乐透?我为他供养了自身佛像...

法供养虽胜,仍不废财施,诸物若能观空不著,便属法供养 法供养虽胜,仍不废财施,诸物若能观空不著,便属法供养

信佛的人为何要供养佛像 信佛的人为何要供养佛像

如何供养才如法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请为你的父母骄傲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请为你的父母骄傲

父母恩,重如山

宽运法师:清净供养 无上福田──东林念佛堂斋僧法会 宽运法师:清净供养 无上福田──东林念佛堂斋僧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