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惠老师主讲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佛典故事要讲的是一个持戒的故事,贫穷的人因为守戒,然后修善,能够免除灾难,得到福报的故事。我们这个故事,就来跟大家说明一下:从前有一位菩萨,因为家境贫穷的关系,生活困苦就接受商人的雇用,乘船只出海作贸易,想要采集更多有利润的货物。那出海之后,这个船只就在海中突然就静止不动,没办法继续航行;因为无风的话就没办法动,这个时候船上的大小商人大家都很害怕,不断地祈求祷告天地所有的神佛,希望能够帮忙他们获得平安。面对这样的危险,这个穷人,就是这位修行的菩萨,他是没有丝毫的恐惧,他只是一心一意地忆念著三宝的功德,能够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严守戒律不敢有所违犯;每天早晚三次,都能够诚心地忏悔自己的身口意三业的过失,能够自责其心、永不复作。因为有慈心的关系,又自己能够愿意发大愿,他发的这个大愿,就是希望十方所有的众生身心都能够解脱自在,没有烦恼恐怖,不会像现在的这个我这种状况,希望我将来如果成佛的时候,一定能够度脱这一类的众生,使这些众生也能够跟我一样的修行,解脱这些痛苦烦恼;希望于未来的无量劫,大家都能够修行、能够成佛。
经过七天这样的状况,这艘船只仍然在原来的地方没有办法移动分毫,后来海神就托梦给货主跟他说:你如果能够把那个穷人遗弃在海上,我便让你们的船离开这里。这个货主从梦中醒来之后,神情当然就是很哀伤,内心也感到很悲痛,不知道怎么办,就跟其他的商人在暗中商议怎么解决这件事情。这个穷人、这位修行人,面对这样的景象详细地观察之后,就完全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那就主动跟这个货主、这些商人说:你们千万不要为了我一个人的性命,而害了你们这么多人失去宝贵的生命,那绝对不是我所乐意见到的,所以我愿意自己离开这艘船只,让你们大家能够解除这一次的灾难。这个货主听到他的话之后,就准备好了竹筏,然后给他一些干粮,就把他放上这个竹筏上,然后就推著这个竹筏,让它远离这个船只;随后这只船、这些商人、货主,这个大船反而被大鱼攻击而翻覆了,商人统统落到海中被大鱼给吞食掉了。这位穷人、这个修行的菩萨,坐在这个竹筏上看到这种情形也无能为力,但是他随著海风的吹送,能够漂流到岸边,终于回到自己的故乡,家人都为他的安然归来感到非常的高兴。
这位穷人,也就是修行的菩萨,因为他有归依三宝、持五戒、奉行十善,能够持斋戒,使自己的身心清净,然后愿意忏悔往昔的这些业障,慈心地对待这些有情大众,才能够获得这样良好的一个果报。那位穷人就是 佛陀祂本身的前生,然后这个菩萨,他无量劫的修行都发这个愿,希望佛道无上誓愿成,众生无边誓愿度,因为这样的一个修行持戒,能够感得这样的福报,这个是这篇的整个故事。
那这个故事里面它有实际的意涵,稍微跟大家解说一下:
所谓的修习佛法,无非就是修福跟修慧这两样。那先说修福,事实上在我们的戒、定、慧三无漏学里面,戒本身是一个福业,定也是一个福业,只有慧才是最上的一个修行方法。如果是细分叫作戒、定、慧,如果分大类叫作福跟慧。为什么五戒十善是一个福呢?这里跟大家讲五戒的内容:五戒可以得人身,为什么五戒会得人身呢?因为他能够持不杀、盗、淫、妄、酒,这些对象都是在人间的一个基本,因为不侵犯到别人,所以这个戒可以让我们能够再降生到人间。至于十善就更进一步,那就是身三、口四、意三,从十戒里面再把它细分,譬如身三、口四、意三,身就是杀、盗、淫,这个都是身所造的,这三个恶业我们不作那就变成三个善了;口就是妄语、恶口、绮语、两舌,这个口四我们又不去造作,那就又增加了四个善;然后我们意变成什么?我们不贪、瞋、痴,这样能够善守这十个善业,那又比五戒更进一步,就可以生欲界天。欲界天福就是靠这十善,所以这个都属于戒所能够修习而上生,所以学佛要先清楚这个三界的整个架构,我们才知道整个修行的方向。
三界无非就分成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三界的架构,众生如何相应来投胎到这些各界去呢?因为随著我们的身口意业的心行、身行、口行,跟哪一界的众生相应,自然就投胎到这边去,所以我们的修行可变成三无漏,就针对三界来作这个修行,在小乘佛法里面说三无漏。那什么叫大乘呢?大乘佛法一定是包含小乘,这样才算是一个圆满的修行,所以我们在大乘的修法又叫作六度。六度就把戒、定、慧再把它细分,所以变成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因为菩萨是想要在人间成就佛道,所以他的福更需要广大的福德,所以在戒之前他要先布施。布施的真实义,就是布施我们对五阴十八界的贪爱,当然五阴十八界包括我们的财色名食睡这些东西,我们这些五欲都是我们布施的对象。持戒有办法能够持得好,因为前面先有布施的缘故,所以这个贪爱就会比较降低了,一般众生为什么戒持不好呢?都是因为喜欢财色名食睡的关系,所以往往就去造了这个业。造业,尤其是造恶业,戒就没有办法学好,戒已经受持了之后,不断地在受持中就要忍辱,这个忍辱翻译的话,应该翻作安住,继续能够再安住这个持戒的状况,心就不散乱、身不散乱、口不散乱,安住在这种状况久了,能够继续安住,不断地安住就叫作精进。继续地安住,久而久之他变成了一个习惯性,这样就叫作禅定,就是心得决定,一直在这个善法上用功,然后他自然而然能够受持了,这样就变成禅定。因为定的关系我们的智慧就能够展开,所以六度是一个很完整的修法,整个大乘佛法,这个六度是一一次第来修习。但是也可以说,这个六度里面都有互摄,那其中大乘佛法最尊贵的就是这个般若慧。般若慧里面包括两个部分:一个就是解脱道,一个就是佛菩提道;既然是大乘佛法,佛菩提道一定是含摄解脱道的修法,这个都是要不断地反复地修习,然后观行,才能够圆满这个修法。
我们整个布施度开始,就是从断除三界爱这边作起,一般我们说布施,都要有三个很重要的重点:一个就是我们布施的心有没有胜?对方就是那个田,被布施的这个田有没有殊胜?再来就是我们布施的物有没有殊胜?都是以这三样心、田跟物来布施,它的功德跟福德就能够起种种的受用,这样的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那布施,我们也不是没有智慧的布施,所以整个布施都是要让我们能够成就佛道、利益众生,就是要有福又要有慧。布施的内容,当然是以法布施为最,所以佛菩萨在经论里面都讲,所有的供养以法布施为最,法布施其实就是如法的修行,整个教法一般来讲,大家如果只有把这个名相这样背起来,这样只得闻慧,佛法一定要透过闻慧、思慧然后修慧这三个步骤,后面的思慧,闻、思、修里面的思,就是要把我们听闻佛法或者是看到的这些经论,能够自己思维、融会贯通,然后如实地一一地现前去观察。所谓观察就是观行,就是观察诸法的运行,这时候般若慧才能够打开、才能够开启,所以整个过程就是要反复地练习。
一般来讲,为什么在般若慧开之前要有禅定?禅定的意思就是心得决定,也就是在这个法上我们能够决定依止这个法,譬如说我们参禅,你参禅的时候,能不能二六时中保持在参禅的状况呢?因为每个人破参的因缘都不太一样,所以随时随地都会能够跟自己有相应,所谓六根、六尘、六识,都是我们悟入的因缘,如果我们都在参禅的状况下,有时候这个机缘到了,那就容易相应破参。所以禅定就是说,我们参禅成片也谓之禅定,我们修解脱道亦复如是,解脱道跟禅定更有息息相关,譬如说我们初果,你跟未到地定要相应,三果人要跟初禅相应,为什么呢?我们以三果来讲,三果人又叫作离地,整个阿罗汉的修法四果,一一跟大家报告,初果是见地、二果是薄地、三果是离地、四果是毕地;地就是境界的意思,这个见地,就是初果人他的见地正确了,就是要断这个三缚结,三缚结就是凡夫的错误知见,这个错误知见要把它断除。第一个就是身见或者叫作我见,以我们五蕴身为我,或者修禅定的人会以意识心的禅定为我,这个我见要断除;第二个就是什么?初果的见地之后,第二个叫作薄地薄贪瞋痴,薄哪一个贪瞋痴?薄欲界爱的贪瞋痴,二果人就是薄地;三果人叫作离地,能够离开欲界爱,离欲界爱又有一个名称,叫作断五下分结;那当然他就能够离开欲界,离开欲界之后呢,再上一个在四果叫作毕地,他能够离开色界、无色界就是能够离开三界,在这三界里面他已经毕业了,他出三界,其实出三界就是不到三界来现身、语、意,就是不在三界里面投胎,这样就是真的出三界。出三界只不过是不在三界里面现身语意而已,所以依我们的三果人离欲界爱,那能够离欲界的人,其实初禅就一定要现起,因为初禅也是离开欲界,只不过初禅是伏欲界的爱,伏欲界爱,然后三果人,他是一一如实观察欲界的不可爱,欲界的无常、苦、空、无我,然后他愿意把它断除掉,断除什么?贪爱,贪爱一断了,后面的贪、瞋、痴、慢、疑、不正见就继续地跟随它一起断了,所以整个修行的次第它是互相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大乘佛法包含小乘的这些三无漏,至于大乘又加一个,就是说我们要如实地证知,我们在这个五阴十八界运作中,它有一个真心的如来藏,在那边能够圆满成就一切法之实性,如果没有一个真实的如来藏,那我们所谓的断尽五阴十八界,就跟断灭空没有什么两样,大乘佛法的殊胜就在这边,能够了知众生的五阴十八界,是建立在如来藏这个法,才能够产生种种的功德受用。所以大乘佛法不只是要断五阴十八界的贪爱出三界,他还要能够在我们的人间修行,就是不断烦恼而能够证菩提。什么菩提呢?就是佛菩提也就是般若,又叫作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就是如来藏这个法。然后依于所证的如来藏这个法,能够现观祂如何跟五阴十八界这个虚妄法,产生祂种种的配合,然后种种的妙用,这个部分就属于种智的范畴。
我们初学者一般来讲,都从布施、持戒这边先下手,然后能够继续用功,就能够成就忍辱跟精进;如果能够成片,就是让他自己能够调伏自己,让他无时无刻在忆佛、在参禅这种状况,就是能够自动地保持在这种状况,这时候就叫作制心一处,制心一处自然就有禅定的现起,禅定的现起自然身心都会起受用,这时候才算是禅定有一点功夫,依于这个禅定的成片,因缘际会我们就能够成就般若慧。这整个故事告诉大家,能够好好地持戒,自然就有无上的功德。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祝福各位,学法无碍,功德圆满,能够好好地精进。
阿弥陀佛!
更新于:2022-10-05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