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重的人为何会堕落

2021-01-10 梦参老和尚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纯想,想的单一,一点不复杂,单一就说纯。他死时候心里很乱,想不纯,死不下去,生不到天。纯想,想飞,一定上生天。但是他的想里头有福、有慧,有他恶业、有他善业。如果他福慧很具足的,净愿、清净的愿力很强,自然心得开朗,可以生到十方佛界去。这种很少,能够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他意愿,皆能往生。

【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碍。】

若相反的呢?相反的就是想法不对头,想得很多,情感很少,轻举非远。情少,想得多,就是他想得不纯。如果是想飞升的,但是出不到轮回,想飞升的是生天。有九种想一种情,九想一情能可以当飞仙,他死后变成仙人;大力鬼王,八想二情,如山岳诸神,山神、土地那些;飞行夜叉,七想三情。这种都是佛说的,一般人没有这种智慧。鬼神一类,鬼神分大力鬼神、飞行夜叉,或地行罗刹,这种鬼神。

【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

假使这里头他发的是善愿、善心,护持三宝,护持佛法,护持禁戒,临死的时候能念神咒,随时念这个神咒,是持它咒的力量能得生、得到法忍,那生下就不同了,生到诸佛世界去了。在临命终时候,修行的功力非常重要,看他心在临死时候念头是什么。

如净念多,上升,生三善道。恶念多,一定堕三途。善恶,临终时候一念间。为什么我们平常用功,用几十年就为最后一遭、临终时那一念?修行的目的,就是这样意思。不要动于感情,人要超脱感情、情想,静下心来,很有定力。

如果能到临命终时候,念三宝,念佛、念法、念戒、念僧,凡是三宝的圣事,这都是上生,生净土。智升情降,有智慧一定上升。咱们经常说感情用事,一定下降。情感是下堕的,情感爱流眼泪,眼泪都是往下滴的;思想观照都是由火力,火力都上升,智慧火力是上升的。

【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

想的跟他情感平等,那就不飞不坠,还来人间。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五情五想平等平等,不飞不坠。因为有五情不能飞升,生不了天当仙人,也当不了鬼神。由于五想他不能堕于地狱,也不会堕三途。

想明斯聪,情幽斯钝,就是既不往下堕、也不往上升,情想均等的意思。情跟想均等,在这个时候他不升不降,可能还来人间。他来到人间时候,他过去所做的,他布施,施舍多,他就变成财富多;非常贪吝的,他就堕落贫穷。这随各人的业报。

【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

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者变为毛群,轻者为羽族。情爱多,一定堕畜生。如果想得少,情感特别多,六情,想少一分,四想,堕入横生。横生有二类,毛群走兽,这是地行之类;身轻者,飞了,鸟类。空行的飞禽、地行的一切走兽,都因为他临终时候的想、因想而生。十方一切众生因想而成、因想而生。

【七情三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

七情三想,堕到水轮去了。若是气力很猛大,受气猛火,由于气分的关系,生于火际,这类东西就堕饿鬼,经常焚烧。水轮害自己无食,没有饮食吃,经百千劫。这里头分七情三想,沉于水轮之下。火轮中,猛火就是火力大变成饿鬼,没有东西吃,拿到东西想吃就变成火了,是饿鬼之类的。

佛说七情六欲,就看你想得多、想得少。但是是情感多,完全重于情感。咱们经常说人跟人之间,做什么事情不要太用情感了,咱们经常听到这话。不用情感用什么?用智慧。用智慧判断一切事物,不要用情感处理事物。这是七情三想。

【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

这说我们一切众生在受生的过程当中,比如我们现在的肉身命尽了,死了之后随你的情想,想重情轻,上升;情重想轻,下堕。前头讲佛、菩萨、声闻、缘觉,完了讲三界,就讲到我们的升降。这个轻重由什么来分?就说我们造的业,上升二十八重天,下降三途、六道、地狱。这个专指下降地狱说的。

情重,情感特别重,下地狱。情感愈重,下地狱堕得愈深。九情一想,就是情感太重了。下洞火轮,火轮是透过火而堕落地狱。这时幻想的这个身体,你也没有身形了,但是思想上有身形。这个身体,就是你所想像这个肉体。这时没有肉体了,但是思想上认为有。

身入风火,二交过地,风轮跟火轮两个交过的地方。身是堕地狱的身,已经下地狱了。这个身入于火轮,火轮跟风轮交界的地方,这是九情一想的众生所堕落的地方。二交过地,就是风轮跟火轮两个交叉的地方。如果是业障重的生到无间,轻的生到有间,有间地狱跟无间地狱。

九情一想,情感太重了,感情用事,堕的地狱就深;咱们经常说阿鼻地狱,堕到阿鼻地狱。唯有情感,咱们认为情感重,在人生当中情感重是好的,在佛教讲是罪业。

情是向下堕,凡是一动了感情流眼泪,眼泪是往下堕的,眼泪都没往上飞的。冒火了,火是向上升的。这是两种地狱:风地狱,火地狱。风轮跟火轮之间的,我们一般说的阿鼻地狱。但是九情一想,还有一想比较还算轻的,这一想也没有了,全是情感了,他堕得更深了。

【纯情即沉。入阿鼻地狱。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纯情,纯是情感,没有想,唯堕不升。只是向下堕,不能向上升。纯情,咱们经常讲的阿鼻地狱,纯情就沉入阿鼻地狱。咱们经常说鸳鸯鸟,男女相恋死了之后堕鸳鸯。这个堕鸳鸯得在地狱出来,在地狱出来不堕到人类,转为鸳鸯。

你得先下地狱,这个过程很长很长的。到地狱不是人间的年岁算,千年、百年、万年,不是的,讲多少劫。那个劫的寿命是无法算的,劫的时间不是咱们人类数字所能算得到的,时间非常长。

怎么算一劫?人从十岁开始,过一百年增加一岁、过一百年增加一岁,增到八万四千岁;再从八万四千岁过一百年减一岁,减到人的寿命十岁;一增一减算一个小劫,叫劫波,时间是这么算的。

你想,十岁,过一百年增一岁,增到八万四千岁,这个数字要算多少多少年?再从八万四千岁过一百年减一岁,减到人的寿命十岁,一增一减算一小劫。集小劫一千,算一中劫。集中劫一千,算一大劫。大劫经过一千到阿鼻,无量数了,这个数字简直很难算。

人纯粹感情用事,咱们经常讲感情用事,纯情,没有想;思想是向上升,纯情就往下堕。堕到什么地方?阿鼻地狱。阿鼻是印度话,翻我们中国话叫无间。什么无间?受苦一点间断时间没有,一直在苦中。此云无间,就是不间断的意思。受苦无间、时间无间,那个时间非常长。

乃至从地狱出来堕有情界,堕了鸳鸯,或是一些鸟类、虫类,还不得变人,这个过程可就长了。纯情就堕到阿鼻地狱,就是无间地狱,就是罪大恶极,这是他所住的处所。

《楞严经》

2024-02-04 21:55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青牛精是老君的坐骑,如来佛为何不敢明说?金丹砂是关键! 青牛精是老君的坐骑,如来佛为何不敢明说?金丹砂是关键!

宣化上人:为何要受持五戒? 宣化上人:为何要受持五戒?

大安法师:什么是直心?为何说凡夫之心大多是弯曲的? 大安法师:什么是直心?为何说凡夫之心大多是弯曲的?

印光大师:为何有人作恶却获福,有人作善却遇殃? 印光大师:为何有人作恶却获福,有人作善却遇殃?

邪淫的你为何发不了财?深度解析邪淫与财富的关系! 邪淫的你为何发不了财?深度解析邪淫与财富的关系!

邪淫的人那么多,为何戒成功的却很少? 邪淫的人那么多,为何戒成功的却很少?

六祖慧能大师与神秀大师为何合称南能北秀 六祖慧能大师与神秀大师为何合称南能北秀

佛陀为何拒绝回答这些问题? 佛陀为何拒绝回答这些问题?

大安法师: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大安法师: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善导大师:信愿法师:《观经》注疏者甚多,为何采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修学? 善导大师:信愿法师:《观经》注疏者甚多,为何采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修学?

寂静法师:为何总是入不敷出_总是入不敷出该怎么办? 寂静法师:为何总是入不敷出_总是入不敷出该怎么办?

为何藏式佛珠形状多为桶珠? 为何藏式佛珠形状多为桶珠?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的习性为何没带来今生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的习性为何没带来今生

惟贤法师:为何说抄写佛经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呢? 惟贤法师:为何说抄写佛经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呢?

宣化上人:人为何有恶梦? 宣化上人:人为何有恶梦?

宣化上人:出家人为何晚间不能吃东西 宣化上人:出家人为何晚间不能吃东西

金刚萨埵为何能帮众生消业 金刚萨埵为何能帮众生消业

做同样的事为何果报不同 做同样的事为何果报不同

净土法门法语:为何佛教徒一见面就合掌称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法语:为何佛教徒一见面就合掌称阿弥陀佛?

本源法师:地藏菩萨为何把不孝“父母”列为第一重罪? 本源法师:地藏菩萨为何把不孝“父母”列为第一重罪?

轮回真实案例:婚姻为何成战争? 轮回真实案例:婚姻为何成战争?

夏日为何不能饮生蜂蜜? 夏日为何不能饮生蜂蜜?

史上四次灭佛,为何结局是雷同的?(图) 史上四次灭佛,为何结局是雷同的?(图)

闻名世界的少林寺,为何人们去了一次就不再去了?游客:被坑了 闻名世界的少林寺,为何人们去了一次就不再去了?游客:被坑了

为何打坐时心里的念头反而比日常平凡多呢? 为何打坐时心里的念头反而比日常平凡多呢?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往生品位为何有高低不同?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往生品位为何有高低不同?

佛教你看前世因缘贪腐堕落官员死后会下地狱 佛教你看前世因缘贪腐堕落官员死后会下地狱

智敏上师:为何我们修行了这么久,却一点进步都没有? 智敏上师:为何我们修行了这么久,却一点进步都没有?

广化法师:为何说出家后再还俗容易感到剧烈的痛苦? 广化法师:为何说出家后再还俗容易感到剧烈的痛苦?

星云大师: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星云大师: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印光法师:高僧们为何知道别人心里事? 印光法师:高僧们为何知道别人心里事?

圣严法师:为何说出家人也不一定六根清净? 圣严法师:为何说出家人也不一定六根清净?

佛门见面为何称念阿弥陀佛 佛门见面为何称念阿弥陀佛

佛陀规语:众生既然本来清净为何复生为众生 佛陀规语:众生既然本来清净为何复生为众生

持松法师:为何说唐密超胜? 持松法师:为何说唐密超胜?

何为回向?为何要回向?若何回向?附各类回向偈 何为回向?为何要回向?若何回向?附各类回向偈

为何说知识未必就是力量? 为何说知识未必就是力量?

他待人善良,为何会两天内突然痛失妻女? 他待人善良,为何会两天内突然痛失妻女?

“富二代”的他,为何因钱财深陷牢笼? “富二代”的他,为何因钱财深陷牢笼?

梅艳芳、张学友都在学佛,为何命运迥异? 梅艳芳、张学友都在学佛,为何命运迥异?

汉人对藏传佛教本就不熟悉,您为何总把人往犄角旮旯里引导? 汉人对藏传佛教本就不熟悉,您为何总把人往犄角旮旯里引导?

放生问答:为何要长期坚持放生 放生问答:为何要长期坚持放生

放生问答:为何可以杀吃植物,但杀吃动物就造业? 放生问答:为何可以杀吃植物,但杀吃动物就造业?

妻杀妾 堕落为羊 妻杀妾 堕落为羊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放生心得:口腹之欲为何要以生命来买单 放生心得:口腹之欲为何要以生命来买单

为何说七月半“鬼节”是“佛喜日”? 为何说七月半“鬼节”是“佛喜日”?

为何你做了这么多,却“实无功德”? 为何你做了这么多,却“实无功德”?

佛教徒对话风水师:“大师为何不让自己先大富大贵呢?” 佛教徒对话风水师:“大师为何不让自己先大富大贵呢?”

他学佛多年能掐会算有“神通”为何却重病缠身? 他学佛多年能掐会算有“神通”为何却重病缠身?

疫情之下,雪之静思,我们为何恐惧? 疫情之下,雪之静思,我们为何恐惧?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红庙僧堕落轮回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红庙僧堕落轮回

第85集 何谓“七情六欲”?为何要戒“七情六欲”? 第85集 何谓“七情六欲”?为何要戒“七情六欲”?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第58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四) 第58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四)

第57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三) 第57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三)

第56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二) 第56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二)

第55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一) 第55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一)

第53集 出家人为何要受供养、托钵? 第53集 出家人为何要受供养、托钵?

第40集 正觉所颂的开经偈是出自哪一部经,为何与一般的不一样?( 第40集 正觉所颂的开经偈是出自哪一部经,为何与一般的不一样?(

第39集 正觉所颂的开经偈是出自哪一部经,为何与一般的不一样?( 第39集 正觉所颂的开经偈是出自哪一部经,为何与一般的不一样?(

第031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下) 第031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下)

第30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上) 第30集 学佛贵在精进!精进的定义为何?(上)

念了一辈子的念珠,为何变成了羊粪蛋? 念了一辈子的念珠,为何变成了羊粪蛋?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第002集 佛教不同于宗教的特色为何? 第002集 佛教不同于宗教的特色为何?

第001集 作人为何要学佛? 第001集 作人为何要学佛?

迷悟的不同为何就会创造十法界呢 迷悟的不同为何就会创造十法界呢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阿弥陀佛为何被尊称为「佛中之王」 阿弥陀佛为何被尊称为「佛中之王」

寺院每次过堂,为何要给众生出食 寺院每次过堂,为何要给众生出食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造同样的罪业,受的果报为何会有轻重差别 造同样的罪业,受的果报为何会有轻重差别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寺院外墙为何大都漆成黄色 寺院外墙为何大都漆成黄色

一辈子造罪业,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一辈子造罪业,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为何临终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 为何临终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

念佛法门为何是圆顿之教 念佛法门为何是圆顿之教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很多大菩萨为何还要求生极乐世界呢 很多大菩萨为何还要求生极乐世界呢

为何偏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为何偏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十地为何称为「法云地」 十地为何称为「法云地」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幸福的源泉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幸福的源泉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一道隔墙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一道隔墙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只要一点点爱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只要一点点爱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牵着母亲的手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牵着母亲的手

愚夫愚妇没做利他之事,为何也能往生 愚夫愚妇没做利他之事,为何也能往生

净业行人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净业行人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万德洪名为何对每个人的加持力不一样 万德洪名为何对每个人的加持力不一样

为何世人多把关公作为财神来供奉 为何世人多把关公作为财神来供奉

精进修为何更容易出业障呢 精进修为何更容易出业障呢

佛陀为何主动宣说净土法门 佛陀为何主动宣说净土法门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