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诸相皆空,面对毁谤无需太在意

2018-04-26 其他文章

【原文】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后一字时,初字已灭。是乃风气鼓动,全无真实。若因此发嗔,则鹊噪鸦鸣,皆应发嗔矣!其说甚妙。而或谓:设彼作为谤书,则一览之下,字字具足,又永存不灭,将何法以破之?独不思白者是纸,黑者是墨,何者是谤?况一字一字,皆从篇韵①凑合而成,然则置一部篇韵在案,是百千万亿谤书,无时不现前也。何惑之甚也!虽然,此犹是对治法门。若知我空,谁受谤者?

【注释】

① 韵:古代检字的工具书。如现在的字典、辞典之类。

【译文】

《优婆塞戒经》上说:有智之人若遇恶骂,当作是念:是骂詈字不一时生。初字出时,后字未生;后字生已,初字复灭。若不一时,云何是骂?直是风声,我云何嗔?意思是谤骂之声直如风、气在鼓动,全无真实。如果因此而发怒,就连听到鹊噪鸦鸣,都应该发怒了。这话说得真妙。但有人问:假设他写成一部毁谤的书,则一看之下,字字具足,又永存不灭,该用什么方法来消除自己的愤怒呢?我告诉他:你何不试着这样想,那白的是纸,黑的是墨,哪还有什么谤呢?况且千字万字,都是从篇韵中凑合而成。如果认为这些白纸黑字是谤,那么置一部篇韵的书在桌案上,那岂不等于是百千万亿的谤书无时不现眼前了。难道你会这么笨吗?即使如此,这还只是用于对治的法门。若能了知我空的道理,谁是受谤的人呢?

【学文解读】

莲池大师用了《优婆塞戒经》里面的一句话,作为人们听到了毁谤别人啊对你毁骂、辱骂、诽谤,这时候怎么对治。那么诽谤的文字也好,语言也好,其实这些声音、文字都没有实相,关键看我们自己怎么对待。过去六祖遇到两位僧人去辩论,到底是 风吹动了幡还是幡自己动,六祖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人的心动。

同样是这样,我们听别人骂,如果你不把它看作是毁骂,那么呢它就不是毁骂,关键是在于我们自己怎么对待的问题。人家骂出声来,无非把这些文字在他的嘴里边说出来了,说出这些声音实际和风声、水声、其它的声音都是一样的。看在于我们自己怎么对待而已,你不把它理解为辱骂,它就不是辱骂,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怎么理解。同样毁谤的书也是,只不过是把那些文字凑在一起了。我们理解它是毁谤我们,我们就会生气,那么它这个毁谤就变成毁谤了;如果你把这些文字理解为是文字,你不认为它是毁谤,它就不是毁谤,是这样的。

同样莲池大师举个例子:就像找一本字典放在桌前,我们一般人都不认为这本字典是一本辱骂我们的书。因为字典什么字都有,骂人的话也在,骂人的字也有,但是不会认为这个字典它是辱骂人的话、辱骂人的文章,是这样的。

所以要明白诸相皆空的道理。一切都是空幻的,既没有谤者,也没有谤文,也没有被谤者,一切都是空幻。所以我们自己明白这个根本的道理,对于辱骂呢,不理会了,对一切呢都不理会了,无非都是因缘和合。各种文字、各种物质聚合在一起,产生的一种现象而已,有聚必有散,没有永恒的东西,都是虚假的。这样理解呢,我们就知道万事万物都不必执着,不必太在意,随缘就好,自自然然啊过去了就好了。最关键在于我们的心不要动,心要安宁,不因外界的各种因素动荡而产生动荡,那么我们的心就不会随着外缘而跑动,不会产生出后果,慢慢这样地保持下去,我们身心就安宁了,慢慢就走回本源了!

更新于:2018-04-26 19:43